登陆注册
2160700000002

第2章 屠蛟(2)

崔元之拿起桌布,走回门口,用布裹了手,捡起那半截长剑,包裹好了,交给了袁度。袁度见他谨慎,点了点头,以示赞许,才接过细看。原来那并非是两面开刃的剑,而是短刀,只有一面有锋,也不甚利,刀身笔直,与常见的弧形短刀不太一样,上面却没有喂毒。袁度轻轻在刀的侧面上弹了一下,“宕”的一声,十分清脆。袁度用布包了手,从板凳上拔下一个十字镖,轻轻地从刀刃上擦过,悄无声息地那镖便分被成了两半。“好刀!”袁度不禁赞叹道,“百炼成钢,削铁如泥,能造出如此好刀的人,当今世上已不多见了。不过你的赤心珠更是厉害,连这样的宝刀都能打断。”

“那也不一定啊,祝姐姐的宝剑我就打不断,难道她的剑比这把刀还要坚硬不成?”崔元之问。

“此刀虽然锋利,却也是件凡物,怎能和神女宫的神兵相比?神女宫相传有四把神剑,也以风霜雨雪命名,四大弟子各有其一。祝姑娘手中的那把长剑,显然正是其中之一,自然可以与你的赤心珠一较高下了。”袁度将手中的半截刀放下,拍拍手道,“好了,刺客一击不中,今夜应该不会再来了,早点休息去吧。如果我没猜错的话,那人也活不过今晚,自有人会收拾他。”

“谁?”崔元之有些好奇。

“当然是那个救你的人啊。”袁度笑道。

崔元之诧异道:“刚才不是袁大哥你……?”

“这等高明的暗器手法我可不会。”袁度指着外间道,“你自己出去看看那些镖吧。”

崔元之走出房间,见板壁上钉着那些刚才无端在空中转向的十字镖,借着房间里射出的灯光,他发现在每一枚镖的中心,都有一丝闪着光的东西。他走近细看,原来那是一根根细如牛毛的银针,正钉在十字的中心。

“真的是她……”崔元之心中猛地颤动了一下。

天色十分暗,云层将月亮遮盖得严严实实,不见一丝亮光。在西湖边吴山上的一片树林中,急速地奔着一个灰色的人影。忽然,他停了下来,回转身,沉着声音,用怪异的语调说道:“你的,跟了我时间很久,速速现身吧。”

树林中一片寂静,除了间或有几声猫头鹰的怪叫。灰衣人手中早已捏好了数十枚十字镖,只要对手一现身,便可以用漫天花雨的手法打出,就算是武功再高强的人也绝难躲过。可是对手却没有现身,在他面前依然是沉沉的夜色。他知道每一棵树后面都可能藏着那个敌人,这个敌人出手救了那个少年,并且从离开客栈起就开始跟踪在他身后,一直到了这里,一个没有人烟的小树林,倒是个解决问题的好地方。

背后似乎有衣袂飘动的风声,灰衣人头也不回,双手交替往后挥出,无数银光星星点点,像下雨一样撒向他身后。“噗噗噗”,密密麻麻地都是打在木头上的声音。灰衣人心中一颤,敌人竟躲过了自己的暗器,在他的记忆里,只有头领父子才有这般本事。到底对方是什么样的身手,是何方神圣?

“嗖嗖嗖”,风中传来轻微的声音,像是虫子在飞舞。灰衣人只觉得肩膀、膝盖、手肘、脚踝等关节处一阵刺痛,登时全身酸软无力,缓缓躺倒在地。一声娇叱,从树上扑下一个白色人影,长剑银光闪烁,刺穿了灰衣人的咽喉。灰衣人尚未看清楚对手的样貌,便已砰然倒地。

那个白影将长剑入鞘,月亮从云层的空隙中露出了一小部分,清光正照映在她的脸上,正是神女宫弟子祝飞雪。她看了看灰衣人的尸体,掏出一张黄符,手一挥,黄符无火自燃,片刻便化为了灰烬。“算时间师姐妹们也该下山了,希望能及时通知到她们。”她又朝山下客栈的方向看了一眼,自言自语道:“我也只能帮到这里,也算是报过了你的救命之恩,我要赶去嶂山。下次再见面时,我必定会拿回我要的东西的。”

一夜无话,清早崔元之醒来的时候,若不是那些十字镖,他还真的以为昨晚只是做了一个梦。看看已近巳时,他打坐运功完毕,前去找袁度,两人用过早餐,收拾好了行李,便退了房,向西走到涌金门,一路沿西湖而行。

涌金门边就是西湖着名景色——柳浪闻莺,只不过此刻秋风萧瑟,柳条上光秃秃的,很是肃杀。再行得片刻,远远便望见那高高的雷峰塔了。那雷峰塔始建于北宋初,是吴越王为妃子庆生所筑,因在雷峰之上,故而以山为名,与北山的保俶塔隔湖相对,后在嘉靖年间被倭寇所焚,仅剩塔身,通体赤红,一派苍凉,故古人曾有“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之说。但是崔元之更感兴趣的还是《白蛇传》里的雷峰塔,他自小在镇上茶馆里听评弹,这《白蛇传》的故事不知听了多少遍,甚至能接着台上的先生往下续唱。他一见到雷峰塔,不由得摇头晃脑,哼唱了起来。袁度听得他唱什么“你在塔中受尽千般苦,但不知你何日方能出牢笼……”,只觉得好笑,也不阻他的兴,由得他去。那雷峰塔对面就是南屏山,山下有净慈寺,相传为济公圆寂之处,向来为西湖边一大名刹,香火鼎盛,可如今也是冷冷清清,可见世道之艰难。崔元之望着残破的山门,不觉叹气道:“连着千年古刹也落得如此模样,更不要说学堂了。”

袁度见他感慨,怕他又难过,忙打岔道:“这净慈寺中有一口古井,相传是济公运木之井,那巨木从四川千里迢迢运过来,在此井中出现,乃是佛家神通。时辰还早,你可要进去随喜一番?”

崔元之素来听过《济公传》的评弹,自然也想看看那运木井是何模样,便和袁度入寺观览。那井在大殿西侧,名为“醒心”,两人走近,见到井边站着一人,正探头往井中看。

崔元之迫不及待跑上前去,见那井中黑黝黝地,水面之上果然露着一截木头,合抱粗细,杵在井中。崔元之看了会,向袁度道:“这木头竟能从井里出来,倒也奇怪得紧,真是佛法无边啊。”

袁度尚未答话,边上那人却道:“这也不是什么佛法无边,这古井之下自有一道暗河,名叫大禹水道,乃是上古遗迹,沟通九州,济癫禅师自四川化得巨木,本想沿长江而下,但又恐江中老龙前来攮夺,故使此暗渡陈仓之计,从水道运送木材至此,遂成此井。”这人声音又清又脆,听上去十分悦耳,只是有些尖,像是童声未退一般,倒是崔元之的声音要低沉得多。

袁度听见“大禹水道”四个字,心中猛地一动,此人竟也知道大禹水道,很不简单。他抬眼细细打量,见那人年纪很轻,比崔元之大不了多少,戴着一顶小帽,相貌俊美,清秀闲雅,尤其是那双眼睛,黑白分明。嘴角微翘,似带着些嬉笑,但眉头稍皱,又仿佛透着些矜持。

崔元之见那人穿着对襟的皮袄,外面套着一个貂皮坎肩,下身着一条缎子长裤,蹬一双皮靴,看上去像是富贵人家的公子。那少年腰间佩着一把入鞘的短剑,剑柄中央端端正正地镶嵌着一块鸽蛋大小的红宝石。崔家也算是小镇上的富贵人家,崔元之平日所穿衣服,所用器具,自然是极为精致的,宝石珍珠也是时常能见到,但与眼前这位少年身上之物相比就黯淡不已了。他朝着那少年作了一个揖,笑道:“原来有这番缘故,这位兄弟见识广博,佩服佩服。”

那少年嘻嘻一笑,也回了一礼道:“算不上什么见识,只是从书上看了一些怪力乱神的东西,胡诌一下罢了,见笑见笑。”

袁度朝少年腰间的佩剑又看了几眼,问道:“看小哥这等装扮,像是江湖中人,敢问尊姓大名,师承何处?”

那少年忙回道:“不敢不敢,在下李丘南,家师久居山中,名讳却不能说,还望先生见谅。”袁度点头道:“世外高人,不惹红尘俗事,自然令人钦佩。在下杜原,这位是崔元之,今日能在此遇上李兄弟,也算是有缘。可惜我们尚有要事在身,不能多留,就此别过吧。”说完,便拉着崔元之急急而走。

崔元之见袁度神色有些异样,也不多说,跟着他出了山门,这才问道:“袁大哥怎么了,那人是不是有些古怪?”

袁度先回头看了看,见那李丘南未曾跟来,这才悄悄说道:“那公子是术派中人,刚好在此出现,我怕他和昨晚那刺客有些关联。”

崔元之想了一想,小声说道:“说的也是,那人早就候在井边,又故意与我们攀谈,似乎早有准备,的确有些古怪。”

“还不止这些,”袁度一边走一边又道,“进寺观览只不过是我临时决定,那人却能早候在井边,也就是说……”

“他一直在跟踪我们?”崔元之也想到了此节,不禁低声叫道,“天呐,我们竟丝毫没有发觉。”

袁度脸色愈发凝重,望着西湖道:“这也正是我最担心的。这李丘南是敌是友尚未分明,我们须得更小心才是。”他轻轻拍了拍崔元之的肩膀,低声道:“我们还是快点赶路吧,莫要耽搁了时间。”二人便不再停留,急急往南而行,到了钱塘江边六和塔下方稍作休息。袁度的心始终都是提拎着,见那人似乎未曾跟来,这才稍稍放了些心,去江边码头雇了艘小船,两人乘舟沿着钱塘江溯流而上,经富春江抵桐庐,一路上山水风光,美不胜收。富春江流过的地形属江南丘陵,向来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之称。崔元之身处水乡,平原广袤,更无丘壑,几曾见过如此秀丽的山水,一路行来,竟看呆了,连晚上都在观赏富春夜色,一夜不寐。

第二日傍晚时分,船抵桐庐,两人下了船,就见到埠头上站着一人,锦衣貂裘,正是净慈寺中见过一面的李丘南。他一见到袁度和崔元之,便迎了上来,笑着说道:“没想到在此又遇到两位了,真是有缘啊。”

袁度眉头微皱,不过还是点头答道:“实在是巧极。李公子是在此等人?”

李丘南忙摇头道:“不是不是,我也是刚好到这里,想找个客栈落脚,这不正找人问路呢,恰好遇到你们。”他看了看崔元之,指着远处的集市道:“刚才我打听好了,由此往西有一家东河客栈,不远,两人想必也是要去那儿投宿的吧?”

袁度脸上浮起一丝笑容,说道:“也好,那咱们就去那儿吧。”李丘南便在前带路,引着两人往镇上而去。

崔元之见李丘南在头里走,忙悄声问袁度道:“会不会是陷阱?”

袁度摇了摇头道:“说不准,咱先过去看看,到时再见机行事,你且跟紧我。”

崔元之见袁度似乎有所把握,便不再多问。三人来到东河客栈,去柜台上取了钥匙,小二领着三人上楼而去,那楼板年岁已久,踩上去吱呀作响,像是随时会断裂一般。那客栈甚小,楼上不过五六间房,李丘南住在东首第一间,袁度和崔元之的房间却在西首。

两人进了房间,小二泡好了茶,交代了几句,便告退了。崔元之见小二一走,忙忍不住问道:“袁大哥,我们真的要住在这里?”

袁度看了看四周,笑道:“姓李的公子后发先至,反倒在我们前头,我们还能走到哪里去?”

“可是……”崔元之有些发急。

袁度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别可是了,好好睡一宿。看来他没有什么恶意,否则在净慈寺里就可以下手了,何必到现在?”

“说得也是!”崔元之想了想,同意了袁度的看法,又问道:“那我们还有几天路程才能到兰溪?”袁度倒了一杯茶水,抿了一口,答道:“我们明日换小舟沿兰江而上,大约一日水程便可到,然后便可去找大禹水道的入口。”

“那袁大哥你知道入口在哪里?”崔元之继续问道。

袁度点了点头:“大禹治水,工具有限,全靠人力,若要凭空开凿万里地下水道,尽天下所有人之力都不可成。应该是大多利用天然潜水,后用人力开辟沟通洞渠连接而成。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应该在兰溪东郊的六洞山,那儿有一条天然地下河,据《徐霞客游记》所载,徐霞客曾入内一探,有所得,故我推测那儿会是水道的入口,再不济也会是一个气口。说什么我们也须前往一看究竟。”

“那要不是入口呢?”崔元之又问道,“我们该往何处去?”

袁度呆了一下,尽管有充分的理由和根据证明水道入口必在兰溪,但,自己万一错了该怎么办?他袁度会犯错么?在他的记忆中,曾经只犯过一次错,而正是那次错,使得自己的命运发生了天大的改变,也使他走上了一条从未想过的人生之路。他摇了摇头,用一种很无奈的口气说道:“那我们只能走陆路,往西便是衢州,入江西湖南诸省,而后北上至重庆。唉,只怕到时候一路不得安稳了。那李公子现在虽不是敌人,但防人之心不可无,明日我们到兰溪后,自有打算。”崔元之见袁度脸色凝重,也不敢多问,乖乖地自去睡觉了。

一夜无话,第二日鸡鸣,两人早早地起了床,也不去叫那李丘南,悄悄离店而去。在集市用过早饭后,袁度便去雇了一艘小舟,沿兰江而上,幸好秋风自东北而来,甚劲,逆水行舟倒也不难。又行了约百里之遥,已是夜已过半,方泊于兰溪。虽已是夜半,袁度见码头上虽没有人,但也不敢大意,拿出早上在估衣铺中购的两件杂衣,悄悄与崔元之换上,打扮成当地人模样,又抹了脸,相信已无人识得。挨到天亮,悄悄混在上岸采购的船夫之中进了镇,先在镇上兜了几圈,先出东门,再绕到镇西,往六洞山而去。

那兰溪为衢江婺江兰江三水交汇之处,自古属金华府所辖,六洞山在城西约十多里处,山中多溶洞多暗河,绵延数里,不知其源,或云与十数里外金华双龙洞相通。两人均是初次来此,不太识得路,在山中乱走了一番,翻过一道山岭,忽见树丛中有一地洞,脸盆大小,岈然下坠,洞口怪石犬牙交错,古藤纵横其上,袁度道:“这是洞窗,洞门离此不远,当往山脚处寻找。”两人又朝岭西而下,再转向南,崔元之已听见不远处水声潺潺,寻到一条山涧,奔流往西,两边不时有水汇入,渐行渐宽。袁度大喜道:“沿着水走,必定能到水源洞。”

既然找到了正确的方位,两人脚下便更有了力气,循涧而东,忽见一道石梁飞架涧上,后面是一个三角形的洞口,朝西,涧水便是从那洞中流出。袁度指着那水洞道:“我们到了,沿着这条地下河上溯,必能找到水道的入口。”

“可这洞口一半没在水中,我们又没有船,怎么进去呢?”崔元之望着从洞中不断涌出的涧水,很是为难。

“这不难。”袁度望着涧水远去的方向,“河中有鱼,必有打鱼之船,等我往下游去找找。”正说间,就听见铃声叮当,从洞中传出,一艘小竹筏从洞中缓缓撑了出来,筏上之人脸色黝黑,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手握竹篙,腰间挂着一个铃铛;船头站着几只黑色鱼鹰,项上套着皮圈,乖乖地站成一排。

“说曹操曹操就到了。”袁度笑着道,“还真来了打鱼的。”他朝着那渔夫使劲招了招手。渔夫将竹筏缓缓靠岸,见袁度与崔元之眉清目秀,肤色白皙,虽然穿着农夫的衣衫,却像是读书人一般,于是便很是客气地问道:“两位相公,有什么事么?”

袁度指了指水洞说道:“我们想进洞去,能雇你的竹筏么?”

渔夫上下打量了袁度一番,问道:“你们想进洞做什么?里面可危险得紧。”

袁度笑了笑,指着崔元之道:“我是省城学堂的地理老师,这是我的学生,我们想进去考察地理的,又没有船,所以想请你当个向导。”

“原来是省城来的先生啊!”那渔夫听到是老师,态度顿时改变了。原来当地文风极盛,最是尊师重道,就连贩夫走卒,樵子渔人都无不将子女送入私塾学堂念书,故那渔夫听到袁度是老师,更是恭敬万分。但是他续道:“不是我不愿意,我在这洞源溪中打鱼已经几十年了,可这水源洞里我只进到前洞,至于更里面我却从未驶进去过,传说里面关着一头吃人的怪物,凡是进去的人一定是有去无回,给怪物当了点心,我看先生还是不要进去得好。”

同类推荐
  • 我是如何失踪的

    我是如何失踪的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天魔舞

    天魔舞

    《天魔舞》是一部描写抗日战争后期大后方成都社会风貌及世态人情的 长篇小说。故事以1938年国民党迁都重庆后的时代为背景,描写了“国战” 期间跑到成都的国民党政府大小官员、普通下江百姓和生活在成都本土的平 民百姓的生活画卷,反映了那个特殊时代下行行色色人等的真实生活。李劼 人先生以他如椽的大笔,刻画了如陈登云、陈莉华等一批发国难财的政府官 员下的小爪牙和红男绿女,如白之时、唐淑贞等平民百姓,同时生动地再现 了抗战时期大后方成都的风土人情,特别是成都的都市生活,成都的乡郊风 景,青年学生从军的爱国热情,美国盟军的加入,普通人们飘摇的生活。
  • 如果下一秒再爱你

    如果下一秒再爱你

    她爱过一个人,爱了很久。可当初的她只是丑小鸭,不敢说出那个字。她认为只要她默默地守候在他身边,就已经如沐春风,就已经此生足矣。这段记忆印象如此深刻,以至于让她看不到,有人在一旁,深深地看着她,关注着她,爱着她。终于,她明白一个道理,她虽然没有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但是,在经历了似水流年后,却能爱上那么一个人,以及与那个人彼此相爱。一颗早已知道名字的树,在她心中生根发芽,终是硕果累累,亭亭如盖。
  • 血路

    血路

    小说以清末革命先驱熊克武为主人公,通过描写百年前以他为代表的仁人志士在四川泸州、成都、叙府、广安、嘉定、屏山等地发动的数次革命武装起义,真实再现了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辛亥风云。小说成功刻画了孙中山、熊克武、但懋辛、谢奉琦、佘英、喻培伦等英雄人物,讴歌了他们为推翻封建帝制,前仆后继、屡败屡战、不畏牺牲、英勇拼搏的奋斗历程。这是一部以清末革命先驱熊克武为主人公,全景式展现波澜壮阔的辛亥革命为主线的历史小说,讴歌了革命志士们为推翻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国家,不畏牺牲、英勇拼搏的奋斗历程。作者文笔清晰流畅,描写细腻生动,是一部比较优秀的作品。
  • 夏了夏天

    夏了夏天

    曾几何时,少年和少女们不知忧惧地穿梭在夏日校园,升学率、排名等词汇只是生活的镶嵌,真正连绵成广阔世界的是真实、单纯与爱。总有人说,初三能让人一夕成长,但是,这样的成长,是否也是最后青葱岁月的心灵的祭奠?少年和少女们在校园里穿行,分数已经成了生活的镶嵌,充盈他们的是真实、单纯与爱。只是最后,他们终将离开。
热门推荐
  • 参加猜谜俱乐部(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参加猜谜俱乐部(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 销售人脉的累积

    销售人脉的累积

    商业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拥有一个广泛的人脉时销售人员成功与否的必备因素。如何经营好自己的人脉,本书已经为您找到了答案。
  • 当年遇见你

    当年遇见你

    很多年前,我遇到了你;很多年后,分别后的我们再次相遇。你说,这世上最美好的事是什么?我说,莫过于,我爱的人恰好在我爱着他的时候也爱着我。当年遇见你,从此我便陷入爱你的漩涡不可自拔。如果这次再遇见,那就不要再分开了。这不是最美的单思,只是恰好在我爱着你的时候你也爱着我。
  • 君临天下之一代女皇

    君临天下之一代女皇

    谁说女人只能藏于闺房之中,谁说女人不能干预政权,谁说女人不能君临天下。宝华殿里,台基上点起的檀香,烟雾缭绕歌舞升平,衣袖飘荡,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大殿的正中央金漆雕龙宝座上,坐着一位睥睨天下的王者。今天是她君临天下的日子,文武百官都要进行朝拜,她就是云幻大陆上的第一位女皇帝——王旭尧。她曾经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官宦人家的小姐,可是父亲遭奸臣陷害,她的世界一夕间风云色变,成了一个孤苦无依的孤儿。她曾经想过嫁一个好男儿终了一生,可是命运似乎不肯放过她,先是被拐卖沦落青楼,阴差阳错地结识了生命中最重要的男子,以为这辈子终于找到了依靠,谁知道事情往往不如人意,竟然被宣召入宫成了皇帝的妃嫔。或许,或许一切都是注定的,注定这一生都得不到爱情,注定这一生都要在政权中打滚,注定这一生都不走寻常路。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茶者圣:吴觉农传

    茶者圣:吴觉农传

    ,如果说,当我们祖国的茶叶在危难中面临枯萎凋零之时。吴觉农先生,像一位高瞻远瞩的船长,在那悠远的唐代,茶圣陆羽曾架一叶扁舟探索了茶之源流的幽深与浩瀚,那么20世纪以降,引领着中国一代茶人走出困境、饶过激流险滩。本书传记了吴觉农先生将学者与茶人高尚的人格力量结合、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的伟大一生
  • 走进格林童话

    走进格林童话

    本书对格林童话在德国的诞生追本溯源,捋清它在中国的特殊读者群--译者的不同接受与传播历程,分析研究由格林兄弟创建的“童话范式”,并深挖儿童文学背后更深层的秘密,拓展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学术空间,促进儿童文学研究的深化,重新架构儿童文学理论风景,提升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地位。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美洲现代文学大作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美洲现代文学大作

    哥伦比亚现代文学精品,巴西现代文学精品,墨西哥现代文学精品,拿大现代文学精品,美国现代文学精品等美洲地区国家现代文化大作。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
  • 穿越帝世纪

    穿越帝世纪

    这本传奇故事集作品题材丰富,写作手法多样。里面有令人欲罢不能的悬疑,有叫人瞠目结舌的惊险,有抽丝剥茧般的探案侦破,还有使人振聋发聩般的历史纪实……作者将那些精彩故事娓娓道来,读者一定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渐入佳境,与故事中的主人公产生共鸣;当您掩卷深思时,方能领悟到故事艺术的魅力所在。它的可读性和趣味性,都能使你得到教益和快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