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2600000002

第2章 第1法则 丛林生存法则

狼不论是在严酷、恶劣的气候环境里,还是在动物界残酷的竞争环境中,都能够不断地去适应环境,以自己的智慧、顽强的奋斗精神不断地去改变自己的命运。与天斗、与人斗、与兽斗,它以顽强的生命,傲立于世。

在人类繁荣昌盛以前,狼曾是世界上分布最为广泛的野生动物。它们不需要人类的施舍,只希望能不被打扰,按自己的社会秩序和生活方式生存。正是它们的这种坚持,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练就了自己顽强的生命力,使它们能够自由地游荡于遥远偏僻的地方。

1.从狼性生存到人的竞争

人类与狼族,从远古时代一直到现在,经过无数的风霜雪雨、残酷的竞争环境,并存于世。人类与狼族,是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劣者淘汰”的自然铁律保留下来的两类不同的动物。本应相依相存,互为关怀,但人类与狼族却互相攻杀,彼此仇视。人类视狼为贪婪、残暴、冷酷的动物,而狼族视人类为其最大且最可怕的敌人。

今天,我们抛开人类与狼族的种种成见,重新审视狼族,我们发现人类应该向狼族学习的东西太多了!过去,我们对狼族有太多的误解!

下面我们来看一位到明尼苏达州艾利市的国际野狼中心参观的人所发出的感慨吧!

就在我进门隔着玻璃墙看到狼身的一刹那,我的目光立即就被一对美丽而深邃的眼睛吸引住,再也无法移动视线。我试图看清这道注视着我,又深深吸引住我的眼光,但却徒劳无功。于是,只好先移开自己的双眼。

当我再次试着迎向这迷人的目光时,我第一次真正经历到属于“自己”的狼族体验,而非属于时代记忆的狼族体验。那威武的阿尔法公狼的眼睛似乎只对我感兴趣。它的凝视,让我从心底升起了一丝胆怯和恐惧。我相信这只狼绝对可以看透我的灵魂,辨析我的气息。在那个时候,彼此之间有没有玻璃墙的间隔,已不再重要。

从那时起,我愈加了解狼族,也就愈加惊讶于人们对狼群的误解还如此之深,很多地方的人们都认为狼是凶恶的,这种观点存在于众多的文明中。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人们对狼如此畏惧?一种解释是:在基督教教义中,羔羊代表着基督,狼以羔羊为猎食对象,自然而然地人们就将狼当成邪恶、恐怖的象征。

当我们认为一种东西是善的,必然将其对立面看成恶。于是,狼因为是羔羊的敌人,所以被认为是邪恶的。

除了信仰和文化的心理因素外,对狼的畏惧还源于一种现实原因:狼与人类需求如此高度相似,彼此在食物和生存空间上存在着持续性冲突。狼也许是与人发生正面冲突最多的动物之一。这种争斗如此频繁,其纠葛如此错综复杂,以至于人类将狼视为贪婪、残暴、冷酷的动物。

过去,出现狼的踪影,如同出现恶魔一般可怕。由对狼的恐惧,引出应对的办法是复仇———对狼的围捕和屠杀。早期欧洲人捕杀到狼时,往往将其吊在木桩上,浇上油,点上火,活活烧死;或者用铁丝将狼口紧紧捆住后再将其释放,任其饿死荒野……

爱恨交织,一方面是恐惧和仇恨,另一方面却是爱和敬仰。狼的傲人特质———猎者般的狡黠、战士般的勇猛,为欧洲的贵族所尊崇。于是,饲养野狼风行于中世纪,许多王公贵族将在宫廷内饲养狼视为统治者显现权势和威严的象征。

在美洲,印第安人对狼的勇气、智慧和不可思议的狩猎技巧充满了敬畏,他们以身披狼皮的方式,祈祷狼灵附身,以期继承狼族伟大的技巧与能力……

人类说服自己去相信这些从远古繁衍至今的狼群与人类的生活仍保持着以往的平衡关系。但是,人类对狼族的迷思与现实情形相距太远了。人们仍然固守着他们对狼族既有的想像,并未与现况相连结。

2.人的血红与狼的血腥

千百年来,人类的“屠狼运动”始终未曾停止过。无论作为“羊羔”对狼的恐惧,还是彼此之间生存空间的竞争,人总是以“万物之灵”、“自然主宰”的姿态对待狼,人和狼的战争一直持续着。直到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在寂寞的宇宙中,人类需要狼。

在草原上,鹿吃草,狼吃鹿,猎人捕杀狼,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自然规则。有一天,猎人变成了牧人,于是就想方设法将狼彻底除去,让鹿能更安全地生活。时间不长,在漫漫原野里,鹿影随处可见,而狼迹罕见。

然而,危机很快出现了,没有生命威胁的鹿大量繁殖,很快就吃光了草原的草,没有了食物,鹿也难逃厄运。

这时,人们在森林中发现了狼,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因为它们可以解决这里生态平衡的问题。

聪明的人类从中得到了智慧的启迪,开始了一次大胆的尝试。

在一个寒冷的冬夜,美国苏必利尔湖早已结了厚厚的一层冰。生物学家彼得逊教授带着一只装着4只幼狼的铁笼,驾着雪橇通过冰封的湖面,向洛耶耳岛驶去。他此行的目的是为了进行一次生物史上从未有过的试验———把4只幼狼带到洛耶耳岛上。不料几年后,这里会展开一场狼与鹿的大战。

苏必利尔湖中的洛耶耳岛以驼鹿众多而闻名,但是驼鹿大量繁殖使岛上的花草灌木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仅仅10年工夫,洛耶耳岛便灌木稀疏,一片荒凉了。

于是,生物学家们决定进行一次大胆的实验———依靠4只幼狼来拯救洛耶耳岛上的植被。因为狼为了繁衍后代,会吃掉大量的驼鹿,而驼鹿减少了,洛耶耳岛就会再现葱茏。

经过几天的艰苦跋涉,彼得逊教授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他把雪橇平稳地停靠在小山脚下,然后把铁笼的门打开,获得自由的4只幼狼箭一般冲出,朝岛上跑去……几年过后,岛上因为有了狼,又重现一片葱郁。

可见,我们需要狼,因为它与人类一样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界需要一种平衡。作为猎食者,狼将那些虚弱、生病、年老和幼小的动物吞噬,对于个体来说是残酷的,但对整体而言却是一种福音———控制了整个族群的数量。

我们需要狼,因为它是人类最直接的竞争者。自然界需要竞争,竞争和捕猎让动物更加健康。如果狼群从自然界中彻底消除,恐怖的饥荒与肆虐的疾病将随之而来。爱斯基摩人和印第安人深谙其中的道理———没有野狼,他们赖以为生的动物将变得越来越虚弱,越来越不健康。

我们需要狼,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拯救我们的心灵。狼是集美丽、高贵与智慧于一身的楷模。它们坚忍而强壮,足以应付地球上的所有挑战,除了枪炮、毒药,以及陷阱之外(简言之,除了人类)。另外,它们的家庭规范也是无人能及的伟大典范。狼可以说是全心全意地献身于家庭的。它们有灵敏纤细的感受,能够察觉家庭中其他成员的需要。狼对族群极度地忠诚,对于伙伴充满热情,它们绝对不会吝于付出情感。

我们需要狼,因为狼是自然界中最复杂的生命之一,属于它们的神秘绝非人类世界所能简单解释与体会的。探求这种秘密,是我们需要狼的另外一个原因。

3.狼的野性与人的驯化

在所有关于狼的描述中,顽强不屈的性格、不可侵犯的自由、独立是最不容置疑的,也是狼身上最显著的特点。

到目前为止,人类驯服了所有的动物,但只有狼还没有被人类驯服。

想想看,我们在马戏团看到了老虎、狮子、猎豹等等在驯兽员的指挥下做着各种动作,它们在人的眼里都算得上兽中之王。但没有任何一个人在马戏团中看见过狼的身影。

其实,很多驯兽员都做过努力,希望狼能登台表演,但都没能成功。即使是从狼出生的那一刻起,就用饲养家畜的方式去喂养,也同样不能使狼的野性消失。相反,这种野性会因为失去自由而变得更加强烈。

祖祖辈辈生活在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上的老牧民克雷姆斯痛苦地讲述他的经历:

在我11岁的时候,我父亲在一次打猎时找到了一个狼窝,得到了3只还没有睁开眼睛的小狼。当时,我高兴极了。饲养一条小狼一直都是我的梦想。等小狼长到两个月的时候,父亲给它们加上了锁链,以前可以自由活动的小狼失去了自由。

每天傍晚,父亲都会牵着它们到离家不远的地方散步。突然有一天,直到晚上8点多,父亲还是没有回来,我和母亲都很焦急。于是,请邻居和我们一起出去寻找。

后来,终于发现受伤的父亲,父亲的右腿上都是鲜血,正在朝家的方向艰难地爬行。

3条小狼咬伤了父亲之后逃回了荒野。父亲幸亏被及时送到医院,才保住了性命,但父亲的右腿却不能再走路了,拐杖陪他度过了一生。

在那之后,我就不再对驯养野狼抱有任何幻想。狼,的确是不能被驯服的动物。

但是,不要由此以为,狼是一种十恶不赦的动物,以为我们应该杀死所有的狼。其实,狼是一种伟大的动物,我们应该抛弃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狼的误解。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动物,包括人,能够像狼那样不屈不挠地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来抗击几乎不可抵抗的敌对力量。这是一种多么可怕而巨大的力量!

在自然界,动物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生存,动物之间的所有斗争都是为了生存。狼在与其他动物进行的搏斗中,充分表现了誓死战斗、决不屈服的精神。

当狼遇到比自己强大的动物,一般都采取群攻战略。狼的自身条件并不突出,与老虎、狮子、犀牛等动物相比,它们显得非常弱小,即使是群攻,也会造成狼群很大损失。但狼绝对不会退缩,不管牺牲多少,它们都不会退缩,直到将强大的对手杀死或者赶跑。

看,这就是桀骜不驯、决不屈服的狼,狼的身上有着那种让我们的心灵为之震颤的力量!那就是狼的尊严,正是这种尊严,形成了桀骜不驯的狼性,这是生物界强者生存的法则。狼就是这种强者!

4.狼的目标只有猎物

狼之所以在地球上生存了几百万年而不灭,就是依靠其顽强的意志力。由于人类对狼的偏见和憎恨,人类曾经对狼进行过大规模的屠杀,但狼仍然顽强地生存至今。

现在,越来越多的物种从这个星球上消失了,越来越多的物种被人类列入被保护的行列,狼却一直没有被人类驯服,也没有弱小到需要靠人类的保护才能继续在地球上生存下去。

虽然我们不能否认狼群的数量一直在减少(难道这不是野生动物们共同的命运吗),但在辽阔的草原,在潮湿的热带雨林,在干燥的沙漠,在寒冷的北极,在世界上的每一个地方都有狼群。这是何等顽强的生命,多么令人感慨的物种!

在动物界,狼并不是上帝的宠儿,尤其是在食肉动物中,狼没有丝毫优于其他动物的身体条件。它们没有绝对的速度,也没有庞大的身躯,即使是它惟一的锋利武器———牙齿,也是绝大部分食肉动物都具有的。

狼是不冬眠的动物,它们也很少像其他动物那样贮藏食物。因此,在漫长而寒冷的冬季,它们就必须四处寻找食物。这对狼群来说,是最大的考验。它们的捕食对象,有很多都躲在温暖的洞穴中沉睡,即使是不冬眠的动物,也在洞穴里储存了足够的食物,因此也很少到野外寻找食物。草原上的狼群,一到冬季,就会由于恶劣的自然条件而被淘汰一部分,但这种淘汰在无形中优化了狼群。经过冬季的考验,生存下来的狼群有着比原来更顽强和坚韧的生命力。

一只狼连同它捕获来的猎物落入了猎人设置的陷阱里,在凄惨地嚎叫了一阵之后,它意识到,再呼唤非但招不来帮助,说不定还会把猎人和猎犬招来,一切只有靠自己了。

这头狼休息了一会儿之后,开始从阱壁上进行挖掘,它要干的是一项大的工程:把阱壁扒出一条稍稍倾斜的坡,就可以跳出来。幸亏陷住的是狼,若是别的野兽,恐怕这会儿早就因为绝望的嚎叫而招来死亡。

狼扒着、挖着,用头拱,用全身每一个可以救命的动作在自救着。和巨大的陷阱相比,狼显得是那么渺小,然而惟一不同的是,狼拥有不屈不挠的意志,它明白:挖一点儿就少一点儿,爪子折了,头破了,皮毛被刮蹭得流血了,狼仍在继续挖着,陷阱虽能困住狼的身体,却困不住狼的斗志。

经过了一个昼夜的拼死挣扎,一条血肉模糊、伤痕累累的狼走出了陷阱,它用顽强换回了自由,它用不屈重获了生命。步履踉跄的狼在阳光刺破林海的那一刻,仰天长啸,像是在向上苍示威。狼重获自由,重新回到了家族中。不但如此,它甚至连猎物都没有丢下。

我不明白狼为什么而活着,这对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类来说,也是深奥无解的问题。也许仅仅是为了生存,为了狼群的存在。这并不应该是我们关注的所在,至少在这里是如此。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并不被上帝所宠爱的狼,在残酷的自然环境下、在与各种动物你死我活的争斗中、在最可怕的敌人———人类的屠杀后依然顽强地在这个地球上生存。

狼,的确是地球上生命力最为顽强的动物之一。这正是我们现代人应该关注并认真去思考的。

5.永不屈服而苟活的狼

狼为争取自由而坚决不受嗟来之食的崇高品质,比人类咏叹的“自由之歌”更加高尚。这样的话,狼的近亲狗就更加不值一提了。

在远古时代,人类就驯服了狗,并为狗提供食物和居住的地方,让狗为人类服务。直到现在,狗伴随人类走过了漫长而坎坷的道路。在情感上,人类已经离不开狗,狗是人类最忠诚的伙伴。

在无垠的旷野中,生活着一只饿得只剩皮包骨头的大灰狼。

一天,它在寻找食物时碰到了一只大黄狗。这只狗胖胖的,毛色光亮,看上去很有精神。但由于不小心,这只狗迷了路,显得极为恐慌。饿狼想趁机上去袭击它,把它撕得粉碎。但饿狼想到那只狗十分强壮,自己可能不是它的对手,于是先与它交谈起来。在交谈过程中,狼极力称赞狗长得英武强壮。

狗说:“狼先生,你们每天为了食物而四处奔波争斗,实在太苦了,我建议你们投靠人类,那样你们就无须为食物而东争西斗了。”

狼说:“按照你的意思,我到了人类身边应该干些什么呢?”

狗回答:“几乎什么都不用干,你只要赶走拿棍子的人和乞丐,在平时多拍拍家里人的马屁,讨主人的喜欢,这样你所得到的报酬,就是各式各样的残羹剩饭、鸽子骨头鸡骨头,还有千百次的爱抚。”

狼想像着那种幸福与快乐,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突然,狼看到狗脖子上的毛已经脱掉了许多,便问:“这是怎么回事?”

“啊,没什么,你看到的也许是我带过颈圈的地方。”

“带颈圈?”狼瞪大眼睛说,“如果那样的话,你岂不是不能自由自在地跑来跑去了吗?”

“噢,不总是这样。即使总是这样,又有什么关系?”

“不!”狼坚定地说,“这大有关系!如果真是那样,我可不稀罕你所说的那些饭菜。就算比那更好,我也决不稀罕。”

说完,饿狼拔腿就跑,身影眨眼间消失在丛林深处。

如今,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越来越大,又是狗让众多孤独的心灵得到了慰藉。所以,人类常用许多美好的词汇来赞美狗。客观地讲,狗却是很可怜又很可悲的动物。它早已丧失了生存的能力,离开人类,它们不可能在地球上生存下去。为了生存,狗不得不依靠人类,它们摇头晃尾地讨好主人,仅仅是为了获得一点食物。它们失去了最为宝贵的自由。

而狼知道,如果为了得到一点食物而向人类低头,自己便失去了自由。与其在失去自由的状态下苟活,还不如就此让生命完结。刚烈不屈的狼把自由视为最宝贵的东西,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自己的生命。

6.做最高食物链的终极强者

狼的一生是充满艰辛的,但无论在任何险恶的环境下,狼都是自然界的强者。

在狼族中,我又一次发现了我们人类需要学习的精神———强者心态。狼并不是上帝所宠爱的动物,与自然界的各种生命相比,狼的确不是强者,上帝没有赋予它猎豹的速度、狮子的雄悍、犀牛的体魄。

虽然从各种条件来说,狼都算不上强者,甚至与某些动物相比,狼还处于弱者的位置,但狼却从来不以弱者自居,相反,狼以强者自居。也许是这种心态决定了它们的行动,也许是它们的性格决定了它们要具有这样的心态。不管怎样,它们都是以强者自居,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敌人,这种强者心态都不会改变。面对弱小的羊群,自不待言,即使是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动物甚至人类,它们也丝毫不会示弱。它们决不会不战而退,不战自败。

在世界各地,都有关于“狼孩”的传说,狼用自己的奶水养育了被人遗弃的婴儿。同样,在狼群出没的地方,人们也饲养一些失去了母亲的幼狼。威尔金斯教授在他对草原狼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过程中,他也饲养了一只幼狼。他回忆了那段难忘的经历。

有一次,几个牧民在放牧羊群时发现了一个狼穴,他们合力打死了母狼,得到了6只幼狼,并决定将这些幼狼全部杀掉。

最后,在我的强烈要求下,我得到了两只幼狼。我把这两只幼狼和狗养在一起。正好这时我的一只母狗莎莎也生了两只小宝贝。开始它们还能和平相处,但过了几天,两只小狼就霸占了莎莎的所有奶头,两只小狗只有可怜的份了。

我想,在这个时候狼还不能分辨出自己与狗的区别,它们一定以为那两只小狗是自己的兄弟姐妹呢,它们并不清楚自己是狼。但它们身上那种以强者自居的本能却表现了出来。即使是在兄弟姐妹中,它们也遵循能者为王的原则,以强者自居,并且这种心态的确从它们出生的那一天起就表现了出来。

“强者消灭弱者”、“强者剥削弱者”是生物界的铁律。

在狼的世界里,适者生存的大自然法则依然持续运行着。狼的生存主要依托是在战胜对手、吃掉对手的方式上,否则它会被饿死。而捕猎是最危险的,狼在捕获猎物的时候,常常会遇到猎物的拼死抵抗,大型猎物有时还会伤及狼的生命。正是在这种险恶的环境中,狼才得以战胜对手,成为处于陆地上食物链的最高地位者之一。狼拥有了这种冷峻达观的强者心态,创造了动物界的一个生存奇迹。

狼,是陆地生物最高食物链终结者之一。由于有了狼的存在,其他的动物才得以淘汰老、弱、病、残的不良族群;也因为有了狼的威胁存在,其他动物才被迫进化得更优秀,以免被狼淘汰,这就使得生态界处于一种平衡状态。没有狼的存在,生态点将出现良莠不齐的局面,不利于生命的稳定、健康、平衡发展。

所谓强者心态,并不是说以强者自居,对对手或朋友居高临下,甚至侍才傲物。强者心态,是一种面对困难时的坚强,是一种面对困境时的临危不乱,更是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韧。

7.在造物者赋予的生存意义下生活

狼不会为了嗟来之食而不顾尊严地向人摇头晃尾。因为狼知道,虽不能有傲气,但决不可无骨气,所以,狼有时也会独自高唱自由之歌。

下面就让我们再一次去观察狼,观察狼群,看看自由是如何生动真实地体现在狼的身上的。在威尔金斯教授的著作《狼族》中,我看到了一个故事,也正是这个故事让我看到了狼对自由的追求。

在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上,牧民舒梅克尔抓到了一只母狼,但没有把它打死,而是想尽各种办法给这只狼套上了铁锁链。狼失去了最为宝贵的自由。一般来说,在被人抓到以后,狼会为了生存,为了有机会逃跑而接受人们给它的食物。但是,它们在接受这些食物时,没有任何感恩的表示,相反,它们在吃食物时,谁都不能靠近,否则狼会近乎疯狂地冲上去撕咬。

牧民舒梅克尔抓到的这条狼向人们展示了狼的另一方面的特性,为了自由它可以抛弃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这条母狼拒绝人们抛给它的任何食物。每到晚上,它就会对着天空嚎叫,声音是那么凄凉、悲壮,周围的老牧民们听到这样的狼嚎,都忍不住流下了热泪。这条狼连续几天拒绝进食,连续几天在夜里长嚎。每当有人走近它的时候,它的眼里就冒出仇恨的目光。即使再可怜,牧民们也不会放了它,终于牧民们杀掉了这只七天没有吃食物的狼。在即将死亡的那一刻,牧民们惊奇地发现,狼眼里那仇恨的目光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善良,是感谢,也许是在感谢牧民们让它的灵魂重获自由吧!

如果狼不慎被人捕捉,被关在笼子里,它决不像那些徒有华丽的皮毛和高大身躯的狮、虎、豹之类,只会蜷在铁笼一隅,昏然若睡,无精打采,丝毫不见往昔称霸林莽的威仪;更不像素有“大力士”之称的熊,熊只能将其无穷的力气用来向游人打拱作揖和转圈,为了乞讨那可怜巴巴的一点零食。

狼双目低垂,视游人而不见,神情坦然,对铁栅仿佛毫不在乎。它不发威,不倦怠,不虚张声势地吼叫,不肯安于现状地昏睡,更不屑于低三下四地向人们乞讨食物。它那富有弹性的脚步和表面松弛实则充满活力的肌肉总是有一种向前的节奏感;它在笼子里迅速走动,撞到铁栅扭头便走,不卑不亢,无休无止;它使人感到,它时刻准备着破笼而出,有一种不返山林誓不罢休的精神和决心。

从悲观的角度来看,狼族维护它们的生活秩序及生活的方式,到最后可能会使它们面临被大自然所淘汰的命运;但是,当它们必须适应各种严酷的气候条件的时候,它们仍然会坚持着自己原有的生活方式。它们不需要人类施舍,更不要人类教导它们如何生存。它们只是渴望自由地生活,并且在造物者赋予它们的生存意义下生活。

即使是人类的自由之歌,也没有狼嚎的那种悲壮、激昂。

同类推荐
  • 我最想要的人脉书

    我最想要的人脉书

    人脉资源是到达成功彼岸的不二法门。纵观那些社会上的成功人士,都对“人脉”情有独钟,他们在很早的时候就发觉了人脉对于一个人的事业成功的重要性,所以他们对自己的人脉造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而后的结果也证明他们的做法是明智的。要知道,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比金钱投资、技术投资等要稳定可靠的多。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待你,这就是一个社会交往的规则。通过本书,你可以读到成功人士经营人脉的具体策略,以及在交往中需要注意的操作细节,让你掌握与人交往的秘诀,让你拥有良好的交往心态,瞬间通人脉穴道,快速拓展你的人脉网络,从而拥有良好的人缘。希望本书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让你在人际交往中争得主动,在人生的舞台上游刃有余,坐拥成功!
  •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88种黄金心态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88种黄金心态

    积极、健康如同太阳般充满光辉的心态正是世界500强企业员工成就事业辉煌、拥有高品质人生的秘密。本书总结了88种黄金心态,帮助员工培养良好的职业心态。并简单生活、乐观接受挑战,快乐高效工作,从而提高个人职业“含金量”,用智慧与坚韧将工作中的“不能”变成“能”,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金牌员工。
  • 名人的处世学问

    名人的处世学问

    想成功,先学会处世。学会处世,我们可以在商海官场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应对自如。本书汇集了许多成功的经验,通过一个个生动而有趣的事例,对现代社会的处世哲学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诠释。细心体会书中的妙文智语,将名人们的处世学问融进我们的一言一行,助我们走向成功。向名人学处世,像名人一样成功。
  • 曾国藩成大事八字箴言

    曾国藩成大事八字箴言

    曾国藩是传统社会最后一位成大事的人,可以说他的一生是一部全方位、多视角的成功学全书。在他身上集中反应了中国五千年传统谋略精华。八字箴言是曾国藩官场、战场的独特心得,是他阅历了人生、事业后得出的黄金定律,并以深刻的洞见力著述于后人。
  • 事半功倍的生活法则:懒人非常成功的14个秘密

    事半功倍的生活法则:懒人非常成功的14个秘密

    无数人证明了这一点,努力工作并不能如预期的那样给自己带来快乐,勤劳也并不一定能为自己带来想象中的,生活。或许,有的人通过勤劳得到了相应的回报,但虽有所成,却郁郁寡欢,不断陷入人生的困境。也许你一直在努力工作,而且坚信勤奋会有回报,这无可厚非,但你是否更成该考虑减少无谓遗精力、时间的浪费,用高效的工作方法来获取最大的成功呢?打开本书,你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热门推荐
  • 那个价值不斐的清洁夏天

    那个价值不斐的清洁夏天

    那年的夏天,到现在,田斐都记得十分清楚。他第一次注意到夏小洁的时候,那是一个很特殊的日子,全国统一高考。而那平凡的女孩到底有什么吸引着自己,从而一步步不自觉的靠近,步步靠近,只为探寻她的与众不同。那年夏天,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价值不菲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百炼成仙

    百炼成仙

    仙路崎岖,百般磨练终成正果一个没有灵根的少年,一个被认为是废物的家伙,在修真界不断地收购着各种废品……无论是废丹还是下品材料,来者不拒,有多少要多少!
  • 培根人生论、蒙田随笔集、帕斯卡思想录(超值金版)

    培根人生论、蒙田随笔集、帕斯卡思想录(超值金版)

    《墙根人生论》一部与《论语》相媲美的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经典,自问世以来,文思流畅,历四百年而不衰,处处体现了培根对人生世态的通透理解。全书语言优美凝练,充满哲学的思辨,堪称世界散文和思想史上的传世瑰宝。与《蒙田随笔集》《培根人生论》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蒙田随笔集》蒙田是文艺复兴后期法国人文主义最重要的代表,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尊敬和接受。《蒙田随笔集》于1580-1588年分三卷在法国先后出版,清明如水,它开创了近代法国随笔式散文之先河。全书语言平易通畅,妙趣横生,充满了作者对人类感情的冷静观察。《帕斯卡思想录)》是帕斯卡生前尚未完成的手稿
  • 网游之紫风传说

    网游之紫风传说

    武学高手进网游,穿着新手服,左拥美女,右揽神器,声名远扬……
  • 傲游九天

    傲游九天

    一代剑仙,被迫使出全力与最强仙帝拼命一击,莫明的被传送到了异世大路。一代剑仙,在异世的成长称霸之路。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傲天做不到的。
  • 做纯洁的共产党员:谈谈入党动机

    做纯洁的共产党员:谈谈入党动机

    所谓入党动机,就是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在入党前固然要端正入党动机,入党后更要不断端正入党动机。端正入党动机需要每个共产党员一生的不懈努力。本书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展开:端正入党动机是解决从思想上入党的首要问题;正确入党动机是成为合格党员的第一个关口;错误入党动机的主要类型及其表现;现阶段影响入党动机的环境因素分析。等等。本书的读者对象是广大入党积极分子、新老共产党员以及党的各级干部。本书有助于大家思考“我为什么要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应当做什么、如何做”这些问题,也就是说,怎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名合格党员。
  •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立场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立场

    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领衔”“立场”“虚构”“叙事”“重建”“前世”栏目中刊发的短篇小说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
  • 中外历史上著名思想家智慧、情操和人格魅力

    中外历史上著名思想家智慧、情操和人格魅力

    全书主要介绍中外著名思想家,例如孔子,老子,孟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等中国思想家的智慧、情操和人格魅力,还有外国思想家,例如苏格拉底,百拉图,亚里斯多德,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黑格尔等外国思想家的思想智慧,情操和人格等等。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魏晋玄学“三大派”

    魏晋玄学“三大派”

    中华学术,源远流长。魏晋之际,儒家经学受到严重挑战,玄虚之风大为兴盏。《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魏晋玄学“三大派”》讲述在我国历代的学术思想中,可以说玄学是最具有内在意蕴、对文人最具有吸引力、更加具有文学内涵的一种思维模式。其在发展过程中,内部又分为三个派别:何晏、王弼主张名教本于自然;阮籍、嵇康认为“越名教而任自然”;郭象认为名教即自然,此三者即为魏晋玄学“三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