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宝说,“钱给了,面也下锅了。”
老板应声道,“就是就是。”
有根娘只得也坐下了,不过还是心疼地说,“元宝啊,这钱可不能这么花的啊!”
元宝一脸天真地看着有根娘,“那婶子说,我的私房钱该咋花?我打络子赚的钱都算是给娘交的饭钱。”
有根娘想告诉元宝,同样的面条在家里做着吃,分量更足更实惠,有钱了也不该只想买吃食,男孩子要攒钱娶媳妇,女孩子该存点嫁妆。
可再想想,苏家有好吃的,能落到元宝嘴里吗?元宝的私房钱不花了的话,能攒到她自己手里吗?
元宝本来就是个没权力拥有嫁妆的童养媳,现在竟然还要另外交饭钱,可见过的是什么日子,这让有根娘不禁越发觉得元宝的不易和可怜,便转言道,“我是说,你花是应当的,还带着我们就不应当了。”
元宝笑了,“婶子这意思是,以后再有事儿,婶子就不打算带着我这个麻烦了?”
“那哪能?”有根娘笑道,已不再那么见外了。
元宝又说,“婶子,对我好的人,我都会记得的,等我发了财,我一定会想法子报答的。”俏皮地笑笑,“婶子说,我能发财不?”
有根娘连连点头,“能,一定能。”她不是随口哄孩子,而是元宝的表现已让她真的相信了。
“我也知道能。”有根跟上了一句,他对元宝除了信任外,还有点盲目的崇拜。
面端上来了,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元宝一看碗的大小,果断地又要了一个空碗。
这一大碗面,是大约一个成年男子的饭量,有根娘和有根合起来吃一碗正好,关键问题是,元宝吃不了那一小碗儿,好在,他们都饿了,最后本着不浪费的原则,他们把所有的面条都吃完了,不过都有点吃撑了。
有根娘没想到元宝出手这么大方,买了两碗面,实际上他们三个人吃一碗的话,虽然都欠着点儿,可也说得过去了。
上牛车时,他们自然又遇到了元氏,回村的车只有这一趟,还是隔天才有,一旦错过了就只能走回去了。
元氏两手空空什么都没买,不仅如此,车夫问她要车钱时,她都说回村再给。
有根娘这心里还压着一肚子火儿呢,她不怪元宝,不等于她不记恨元氏,越对元宝愧疚,有根娘就越发讨厌元氏,当下冷嘲热讽了起来,“吆,还有脸说别人,自己出门连车钱都带,合着就指望着昧下人家的钱自己用呢,真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一牛车的人连大人带孩子有十几个,除了一起卖绣品的,旁人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马上就有人问了出来,有根娘也不瞒着,当下把当时的情况绘声绘色地讲了出来,不足之处自有其他的在场人补充。
“逼的人家孩子都下跪了,哭的那叫一个可怜啊,你说说这得什么心肠才忍的下去,还要打人家孩子呢!”这是心地善良的。
“平日里就没少沾人家苏家的便宜,还腆着脸到处显摆呢,没想到是这么来的。”这是往日就心存嫉妒,抓住机会落井下石的。
“还口口声声说是亲戚呢,哪有这样的亲戚,以后可得小心了,这刘家是沾不得的。”这是讲人情世故的。
“哼哼,等着吧,等苏家当家的回来,准又有好看的了……”这是不怀好意存心看热闹的。
元宝一边听着这些议论,一边暗暗观察,留心记住这些人的性格,分析哪些人值得交往,哪些人需要防范,不过听到最后一句话时,元宝心头一跳,默默地垂下了头,假装没听见,或是没听懂。
在这些议论声中,元氏的脸由红转青最后变成了灰败,不过这回她学乖了,没再出声儿为自己辩解,实际上,事实摆在很多人的面前,也由不得她再说什么了。
元宝估计着,这次是彻底把元氏搞臭了,不仅在镇上的绣庄里,还包括在村子里,最好呢,是能让刘家和苏家以后少些来往。
这不是元宝心狠,实在是刘家人太贪婪,像吸血鬼一样扒在苏家身上,有他们在,苏家就没个好,尤其是以后,元宝能预见到自己赚钱的能力会越来越强,而她是不可能瞒过所有人的,到时候刘家还指不定想出什么办法来欺负苏家呢!
刘桂荣那人又笨又虚荣还懦弱,即使明白了这一点,也不敢反抗,根本指望不上,所以元宝只能自己动手了。
当然了,元宝也没奢望通过这一件事就彻底摆脱刘家,只不过想让这件事的影响力更大一点,刘家多消停几天,这样苏家的损失就少一些。
卖绣品的过程说到了最后,大家又谈论起了元宝给相公攒私房钱的事儿,于是新的一轮话题又来了。
“哈哈哈,要说苏家这童养媳儿可买着了,又能赚钱又能顾家!”打趣中带着毫不掩饰的羡慕。
还有故意来逗元宝的,“你相公就对你那么好?你连私房钱都舍得给?”
元宝红着一张脸,坚定地点头,结果又引来一阵哄笑。
大家从元宝说到了苏家兄弟,又开始比较各家的童养媳,以及这些人家是否心善等等。
虽然买童养媳的风俗由来已久,但不管怎么说童养媳对平民百姓之家来说还属于“奢侈品”,而且买到合适的也不容易,就拿歇脚村这个比较富裕的村子来讲,有童养媳的人家也不到十户,还多大年龄的女孩子都有。
元宝见缝插针地做些小动作或者说上几个字,以便让这话题持续得时间长一些,讨论得更热烈一点,她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在外面造成一定的影响,用以巩固今天取得的第二个胜利成果,更好地保住自己的私房钱。
说说笑笑中,时间就过得特别快,在天擦黑前牛车就到了村口,一下了牛车,元氏就疯了似得的往下冲,就连车老板叫她,她都不应。
有根娘脸上显出忧色,元宝劝她,“婶子,这个时辰我相公已经下学了。”就是算计到了这一点,元宝才敢把元氏得罪到这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