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40900000016

第16章 天下大乱(3)

“丞相也是人。”赵高笑道,“自打他决定秘不发丧,我就知道他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二世降临

皇帝驾崩的第二天晚上,车驾宿于井陉驿站。

赵高独自来到了李斯住处。在请李斯的亲随退下之后,他将皇帝遗诏拿出来给李斯看。李斯捧着,仔细看了两遍,知皇帝真迹,厉声道:“既有遗诏,为何不及时发出?”

“我特意将遗诏拿来,就是想听听丞相您的意见。您如果没意见了,我再发出不迟。”

“这话是什么意思?”

“是这样的,到目前为止,这封遗诏只有您知我知。也就是说,大秦帝国未来的皇上是谁,全凭您和我二人决定,您难道就没有一些考虑吗?”

赵高说出这样的话,是李斯完全没有料到的。他本以为,只有自己在打着小算盘,现在看来不是,原来连赵高这个阉人都有想法!李斯的头脑飞速运转,神情却更为严厉了。

“住嘴,这种事情难道是臣子应该议论的吗?”李斯死死盯着赵高的眼睛,仿佛要看透他的心肝脾肺肾。

“您别急,别急。”赵高还是皮笑肉不笑,“说这话之前,请让我问您几个问题,行不?”

“快讲。”

“请问丞相,若以才能而论,您比得上蒙恬吗?以功勋而论,您比得上蒙恬吗?以谋略而论,您比得上蒙恬吗?在世人面前的口碑,您比得上蒙恬吗?与太子的关系密切,您比得上蒙恬吗?”

“我都比不上,可这关你什么事呢?”

“当然不关我事,可是关系到您的前途安危呀。您想想看,太子即位,必用蒙恬为丞相。到那时,朝廷上还会有您的位置吗?”

“这事不劳你操心。想我李斯,本来不过是上蔡布衣,承蒙皇上重视,擢为丞相,封为通侯,儿子孙子都位高禄重。就凭这份恩情,我岂可违背他的遗愿?再说了,就算蒙恬当了丞相,朝廷没我的位置,我大不了回到上蔡去养老,当个子孙满堂的寓公,也没什么不好。”

说到“子孙满堂”,李斯故意看了赵高的裤裆一眼,嘴角露出轻蔑的一笑。

“哎哟!”赵高并不不理会李斯的挑衅,继续游说,“我的丞相,我的君侯啊,您是博古通今,无所不知,难道就不知道秦国的历史上,还没有一位丞相功臣退下来后能够得以善终的?远的不说,就说近百年,穰侯魏冉,他有好下场吗?应侯范睢,有好下场吗?武安君白起,有好下场吗?文信侯吕不韦,他得了善终吗?您想在上蔡养老,那只是您个人的良好愿望,能不能够实现,可就难说了。您听我说,我赵高虽然只是一介宦官,可是很早就奉命教胡亥读书。胡亥为人仁慈厚道,轻财重士,如果他当了皇帝,必定继续重用丞相,国家可保安定,丞相也可颐养天年,又何乐而不为呢?”

“胡亥?你终于说出来了,你早有想法是不是?别开玩笑了,你快走吧。我只知道奉先皇之诏,维护江山社稷。至于个人得失,听天由命,不在考虑之列。”

“您这个人呐!平安可以变成危险,危险可以变成平安,一个人在安危转换之际不能拿定主意,迟早会后悔的。”

“别再说了,再说我便叫人进来逮捕你,免得连累我犯叛逆之罪。”

可赵高仍然不停地劝说。

赵高在宫中生活了几十年,深知政客们的表里不一和言不由衷。只要李斯不马上叫人进来逮捕他,就说明李斯已经心动,被拉下水只是迟早的事。

像李斯这种人,无论如何是不愿意放弃官位,回上蔡当什么寓公的。只要一天让他离开朝廷,不让他处理政事,他便会浑身不自在,仿佛失魂落魄一般。他能眼睁睁看着蒙恬取自己而代之?不可能。

“做人呢,就应该变化无常,根据时局的变化而随机应变,要善于看苗头,看动向。事物本来就是变化的,哪有什么不变的道理?如今天下的大权,就掌握在我们手中,完全可以按照我们的意志行事。”说到这里,赵高叹了口气,“您看,秋霜一降,草木就要凋零;冰雪一化,万物就能生长。这就是自然规律,您怎么就认识不到这一点呢?”

李斯还是拒绝,但是口气已经软了许多。

最后,赵高说道:“您既然决心已定,我就不再劝说了。本来是一件好事,只要您和我同心协力,便可世代封侯拜相,永享荣化。放弃了这个机会,灾难很快就会降临,那就真是太可惜了。”

赵高说着,起身欲走,手却被李斯拉住。

“容我考虑一宿,再作答复。”李斯声音颤抖着说。

“没问题。”

赵高脸上露出胜利的微笑。

*

次日清晨,李斯被召入皇帝车中。半个时辰之后,一封诏书加盖了皇帝大印,被快马加鞭送往上郡。

诏书是发给扶苏和蒙恬的,大意是:太子扶苏与将军蒙恬,率领数十万大军戍守边疆十余年,消耗士卒,浪费粮饷,没有立下丝毫战功,反而不断上书诽谤朕之所为,分明是对朕心怀不满,日夜怨恨。扶苏身为皇子而不孝,蒙恬身为臣下而不忠,均为死罪,赐尔等即刻自裁以谢罪!上郡兵将,全部交由副将王离统率。

使者当着蒙恬军中数十名将领公开宣读了诏书,然后将诏书交给扶苏。

军帐中死一般寂静。

扶苏双手接过诏书,看了一遍,眼泪就流下来了。跪在他身后的众将,以蒙恬为首,只看见他肩膀耸动,却听不到哭声,显然在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

这是为什么?几乎每一个人都在问这个问题。数十万人为了防御匈奴,在这苦寒之地驻扎了十余年,没有放匈奴一兵一卒南下,打造了一个固若金汤的北边要塞。可是没有任何征兆的,他们的统帅却被下令自杀,其中一位还是大秦帝国未来的皇帝——始皇帝的这道命令,着实令人费解。

“太子!”王离的一声呼叫刺破凝结的空气。

王离跪行几步,伏倒在扶苏面前,道:“请太子上书皇上,问清原由。我王离愿以身家性命,为太子和大将军证明清白。”

王离的祖父王翦,是战国末期四大名将之一。

后世流传的儿童起蒙读物《千字文》中,有“起翦颇牧,用兵最精”之句,其中的“翦”即王翦。

王离的父亲王贲,也秦军重要将领。秦灭六国,其中倒有五国是由王翦、王贲父子操刀。因此,王氏家族在秦国声名显赫,非同小可。

王离此言一出,其他将领也都跟着表态:“我等皆愿为太子和大将军证明清白。”

扶苏站起来,面向众将作了一个揖,说:“诸君高义,扶苏没齿不忘。然而君令臣死,臣不得不死;父令子亡,子不得不亡。父皇的旨意写得清楚,申辩即是违命。扶苏不才,这些年来与诸君共事,获益良多,在此一并谢过。请诸公遵从圣意,在王离将军的领导下继续镇守北边,固我大秦江山,卫我大秦社稷。”

扶苏说着,拔出佩剑。

“太子且慢,臣有话说!”一直沉默不语的蒙恬开口了。

“臣率领三十万大军镇守边疆,太子是监军,此乃皇上将天下安危托付给我们的重任。现在突然派使者来,不由分说,便命我们自杀,实在是不合情理。并非我蒙恬爱惜生命,只是不愿意冤死,请太子上书给皇上,问明了理由,再死不迟。”

蒙恬说着,手按到了剑柄上。

使者脸色大变。

他知道,只要扶苏点头,这帐中所有的将领,包括王离都会遵从蒙恬的意愿。蒙恬挥挥手,三十万精锐大军便会滚滚开向咸阳,无人可挡。

从当时的情形看,这种可能性很大。

可是,就在这时候,扶苏长叹了一声。

“大将军请自便,我是无论如何不敢违抗父命的。”扶苏有气无力地说道

说完,将剑往脖子上一横,鲜血喷涌而出。

帐内一片哭声,蒙恬泪如雨下。

使者喝道:“太子已经伏法,蒙恬还不快动手?”

蒙恬瞪了使者一眼。使者的目光与他一接触,腿就发软,强自镇定道:“难道你敢抗命?”

蒙恬冷笑:“蒙氏三代侍奉秦君,从未有抗命之举。只不过今日之君命太过蹊跷,令人难以信服。我要跟你回去面见皇上,听皇上当面把话说清楚。”

蒙恬也是武将世家。蒙恬的祖父蒙骜、父亲蒙武都曾为秦国立下赫赫战功。蒙恬本人自幼侍奉始皇帝,深受其信任,从未想过会有这样的结局。

“皇上必是受了某些小人的挑拨离间,才下此诏书。我要亲耳听到皇上下令,才会去死!”

带着这样的念头,蒙恬跟随使者回到了咸阳。还没进城,使者便下令将他逮捕,直接送入大牢。

几个月后,蒙恬死在了监狱里。

据说,他临死之前曾经扪心自问:自己从来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为何有此下场?思索良久,终于找到了答案——

“我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延绵万里,岂能不损害地脉?也许这就是我的罪过吧!”

百年之后,司马迁写到这段历史,不无嘲讽地写道:

我到过北部边境,看过蒙恬修筑的长城要塞,挖山填谷,气势雄伟,这可是十分耗费百姓劳力的事啊!那时候,秦国刚刚消灭诸侯,统一天下,民心未服,战争带给百姓的创伤还没有平复。蒙恬作为一代名将,不顾百姓疾苦,一味阿谀奉承,迎合皇帝的意志,好大喜功,最终被诛,难道不是罪有应得吗?关地脉什么事!

*

同年八月,始皇帝车驾回京,由李斯、赵高、胡亥联合公布了皇帝的死讯。

在李斯的支持下,胡亥顺利登上皇位,成为了历史上的秦二世。

同类推荐
  • 初吻

    初吻

    张贤亮,男,江苏盱眙县人,1936年 12月生于南京。1957年因在《延河》文学月刊上发表长诗《大风歌》而被列为右派,遂遭受劳教、管制、监禁达十几年,其间曾外逃流浪,讨饭度日。1979年9月获平反,1980年调至宁夏《朔方》文学杂志社任编辑,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1年开始专业文学创作。先后发表了短篇小说《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灵与肉》、《肖尔布拉克》、《初吻》等;中篇小说《土牢情话》、《龙种》、《河的子孙》、《绿化树》、《浪漫的黑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长篇小说《男人的风格》、《习惯死亡》等。本书集结了《初吻》、《河的子孙》、《普贤寺》、《肖尔布拉克》、《邢老汉和狗的故事》
  • 雪青色的洋卓花

    雪青色的洋卓花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光荣的草原

    光荣的草原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教子

    教子

    教子继承了教父全部的智慧、手腕与意志,却与教父走上了针锋相对的道路。他必须提防教父,但他更要提防自己。
  • 她是他们的妻子

    她是他们的妻子

    《她是他们的妻子》一书的审美世界是由阳刚血性和阴柔温婉两条河流交汇而成的。作者对军事题材的独特的富于时代水准的崭新处理联系在一起,他是新派战争小说家中的中坚。他善于写战争,他出生红军家庭,他的父亲曾是一位红军战士,而他的母亲则是蒙族,他有一半蒙族血统,他的身体里流淌着好斗嗜血的天性。他的小说总是被一种莫名的悲壮苍凉的气息裹挟着,血性人物形象在他的小说中是一个基础性的审美元素。笔下人物的命运似乎不是操纵在历史的必然性的手中,也不是操纵在大自然的威猛之下,更不是掌握在现代理性精神和知识素养之中,而是支配在一种血性的人格之中。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恶魔弟弟他吃肉

    恶魔弟弟他吃肉

    【新文《妖孽校草,给我站那!》已经发表,男女主角是本文主角的下一代哦!】听说过冤家宜解不宜结,但你们听说过冤家宜结不宜解?因为在饰品店里淘选一件礼物,林相依和一个突然闯进她世界里的俊美少年起了争执,气急之下,她拿出一颗石榴砸中他的脑袋,最后逃之夭夭。本以为会相安无事,没想到等到爸爸结婚当日,林相依又碰到了那个少年,而此时,骚年的嘴角上却噙着一抹不怀好意的浅笑:“林相依,你往哪里逃?”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蓝颜

    蓝颜

    就是一个孤独症女生喜欢上了个富二代,富二代喜欢白富美,有一天孤独症女生遇到了富二代的双胞胎哥哥。
  • 绝世倾情:王妃太狂傲

    绝世倾情:王妃太狂傲

    【穿越幻情】一朝穿越的她,沾着为国捐躯的将军爹爹的光,荣登正妃位。<br/>新婚夜,她的夫君不屑的对她说:“记住,本王只给你这位子,其他的,想都别想!”<br/>她冷眼相待,这位子她也不想要。<br/>可是,终是逃脱不了他的纠缠,被他禁锢在床榻,夜夜被迫承欢。<br/>他说,你就是没心,本王也要你的身子陪在本王的身边!死都别想离开!<br/>然,又有谁知,她的心到底在哪儿……
  • 我是大美人

    我是大美人

    镁光灯下的明星们,对于美的要求那可是非常的严苛,绝不允许脸上出现任何瑕疵。纵然工作缠身,却仍然“国色天香”,想不想探究一下她们美丽的秘密呢?都说女明星们驻颜有术,演艺界的大美女说起养颜来,可是各有想法各有妙招。偷偷告诉你明星们的私房养颜绝招,只要照着做,你也会越来越漂亮喔!
  • 家庭生活医学小常识(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家庭生活医学小常识(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人一生总会有生病的时候,家庭常备药物是很多人都需要的。但在备药时,要明确自己得的是什么病症,应该选用哪种药,明确后再去药店购买。《家庭生活医学小常识》告诉你用药上的注意事项,更有食物中毒、急救、伤风感冒、呼吸类疾病等日常处理的小常识。
  • 一学就会做炒菜

    一学就会做炒菜

    《一学就会烹饪丛书》精选了近1500种美食的烹饪方法,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内容实用,一学就会,是饮食男女应该了解的上选读本。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14堂心灵修行课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14堂心灵修行课

    戏曲、中医、文字、书法、诗词文赋、香茗、俗词俚语……悠悠千载,中国文化莫不徜徉在易儒释道的玄妙境界里,诉说着千载岁月中的至情至景至人,追寻着至真至纯至美的心灵胜境。在字里行间感知人生欢喜,在烦扰的尘世间修得一颗清净空灵之心,饮足幸福之泉,畅然游于红尘俗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