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小时后小林再次来电。电话里传来户外的嘈杂声,他说因我推迟了通话时间,他便先进城买些东西,天气预报说明后几天有大雨。这次他的语气明显地多了些恭敬。他说确是难以想象啊,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人架起了横跨长江的浮桥,这该是怎样的壮举!他说书中写到徐铉的棋书,那其实是围棋史上第一部棋战著作,而女道耿先生事迹也有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耿先生炼雪图》为佐证。他也说到南唐周文矩的名作《重屏会棋图》,而此书给人的启示是,北京故宫博物院那幅很可能只是仿作,美国弗利尔美术馆那幅才是真品。
从收到稿件到他再次来电,这三个月间我压根就没看他的书稿,事实上,我已找不到他的稿件了。我也懒得找,也忙得顾不上。他忽然急着要收线,说是改天再来电聊,他说“前边像是有情况”。
就这样懒着忙着,命运之手却在暗中拨快了表针。一个多月之后的某一日,我突然接到上海一家出版社的来电,那位同仁并不给我以应有的客套,他的声音甚至带有明显的火气。他说小林已在去上海送稿途中遇害。
小林显然是不再对我有所期待。他应约带着原书和译稿去上海,也带着南北两京的专家鉴定。他在一条涨水的河边遇袭。他身中数刀跳到河里。那些书稿的纸页也散落在水中。河流湍急,警方最终未能寻获他的尸身,水草中却有几片古书的纸页……
若是那天我没推迟与他的通话,小林就不会碰巧撞见那强拆碾人的现场(那是别人家祖传的老宅),也就不会成为那起命案的证人,也就不会招致杀身之祸;若是我能主动地与他有些沟通,第二次通话就不会发生在那样一个子夜时分;若是我能及时看稿,他就大可不必再去上海送稿,也就不会死在那河里……
愧疚,自责,痛心,我用三个钟头在那些书稿堆中找出小林的邮件。我通宵一气读完这译稿,又比照那几十页原文图片看了半天。——我无以表述那种震撼和惊喜,我这麻木已久的心分明是又有了神秘的悸动。这译稿的扉页上居然是以西格夫里·萨松的诗句为题记,这是小林大学时代最喜爱的诗句:“在我的内心深处,有猛虎在细嗅着玫瑰。”
这些照片上的纸页,这些纸页上的古文,这便是得以幸存的原著文本。这文本就其体例而言,似是与太史公的纪传体一脉相承,而就其题材而言,又颇具唐传奇的色彩。中国最早的“话本”产生于北宋,在此之前,唐传奇均是以文言文写成。古代文言与现代汉语之间原本并非泾渭分明,小林只是对原文作了最低限度的译转,也可以说是一种复述。原著虽无标点,译本却也并未妄增一句。
我望着古籍版本学家们的鉴定报告发呆,这其中有我原先未曾留意的一页鉴定,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善本室原主任沈津先生的鉴定。沈先生跟随版本目录学家顾廷龙先生三十多年,堪称是当今古籍版本学界国宝级的人物。小林在那页鉴定报告上特别注明,依据纸质和字体,沈先生看见原书的第一眼,一秒钟即断定其为明末版竹纸“麻沙本”。所谓“麻沙本”,主要是指历史上由福建建阳麻沙镇刻印的书籍。宋明时期全国有三大刻书中心:杭州刻印的为“浙本”,四川刻印的为“蜀本”,建阳刻印的为“建本”,又称“麻沙本”。“麻沙本”萌芽于五代十国,兴于宋,盛于明,亡于清,其中以宋明本成就最高,影响最大,历史上建阳刻印书籍数量居全国之冠,因而享有“图书之府”的美誉。建阳也是宋代大儒朱熹的故里。史载当年建阳有条五六百米的长街,那里家家都卖书,天下书商贩者如织。朱熹也曾在那“图书一条街”上开门面卖书,其著作中也留下了这样的“广告语”“麻沙版书,行四方者,无远而不至。”
沈津先生也在评语中指出,宋版“麻沙本”如今已是罕见的古董,而大量的明版“麻沙本”虽在那场“文化革命”中被焚毁,民间却依然有不少留存的珍本,有“官刻”,也有“坊刻”和“家刻”。“坊刻”是为行销,“家刻”是为私藏,这部《无尽藏》当属“家刻”。
《无尽藏》确是“家刻”,此乃《建阳林氏宗谱》中的一册。
这册麻沙版《无尽藏》卷目有九卷,卷九有目无辞,而明版刻印者仍保留其卷号。这个明刻版目录也显示有序言,但序页已不复存在。
在原著翻拍本中,跋语的作者是明末士林领袖钱谦益。钱谦益(公元1582—1664年)字受之,号牧斋,晚号牧翁、蒙叟、聋騃道人、没口居士、绛云老人、东涧遗老、虞山老民,天下学者知与不知,皆称其为“虞山先生”。这位“文坛大宗伯”以诗文名扬天下,也是慧眼独具的史家和藏家,晚年他从无语堂偶得此书格外珍视,不惜重刻并亲笔题跋,且于文末联署二号,或许是因藏者谓其“原本为宋活字刷印”!小林信中特别指出,个中隐情抑或与“南京情结”有关。
我在古纸堆里寻找那座“石头城”,那是这部《无尽藏》事件和人物的背景。长江天堑,虎踞龙蟠。自东吴至民国,这座城市屡屡成为逐鹿者定鼎或偏安的首选地。秦淮西流,大江东去。千年之后的今日,栖霞山上的七级舍利塔依然是林仁肇改建后的状貌。那也是当今中国最高的一座舍利塔。那舍利塔上依然刻有《金刚经》中的那名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一切如泡影,历史亦如是。唐宋之间的五代十国,那是怎样的一个大乱局!五代最后一个朝代是后周,十国最强盛的一个是南唐(公元937—975年)。自烈祖称帝到后主降宋,南唐历先主、中主、后主三代,享国不足四十年。这与中国最早的帝国倒是有一比:始皇帝的帝国只有十五年!而真正可比之处更在于,秦朝和南唐都是仅传三世即覆亡。“前缘竟何似,谁与问空王?”
陆放翁在其《南唐书》中也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唐有江淮,比同时割据诸国地大力强,人材众多,且据长江之险,隐然大邦也。若用得其人,乘闽、楚昏乱,一举而平之,然后东取吴越,南下五岭,成南北之势,中原虽欲睥睨,岂易动哉!”
“昔贤多使气,忧国不谋身。目览千载事,心交上古人。”在诸多有可能改变南唐命运的因素中,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是林仁肇。林仁肇之于南唐犹如袁崇焕之于大明王朝。他们都是“国之长城”,而末代帝王们总是惯于“自毁长城”。
南唐名将林仁肇(公元?—973年)是建阳人,《建阳林氏宗谱》是以林仁肇为始祖,而这部《无尽藏》叙写的是开宝六年那个中秋的旦夕祸变。原著叙事者名号不详,但其身份明确无疑就是林仁肇之子,就辈份而论,他应是这部林氏宗谱中的第二代。宗谱中本该有他的名号,可惜这部分文字已是漫漶不清,纸页上满布指痕和黯淡的血印。
历史是胜者的清单,而真相存乎于谎言的罅隙中,存乎于个体的记忆中。借用瓦尔特·本雅明的话说,这部著作呈现的是“来自远方的亲身经历”,一种“命运的场景”。这场景笼罩在阴冷和虚浮的雾霾里,我在这雾霾和蜃景中看到了它的重现。科学家说福岛大地震缩短了地球的自转时间,而在古人这部《无尽藏》的跋语中,分明也有“日促月短”的慨叹。冥冥之中的印证,真使人不寒而栗!
一部尘封千年的书稿,一部私藏的“信史”。这是南唐一国的宿命和写真,也是所有朝代的预言和缩影。人去书留。这是书的命运,也是人的命运。小林说,他在先人的幻影中看见了自己的身影,这其实是一个大轮回,他说先人的志业就是自己的志业,先人的著作就是自己的著作。他说他要为历史作证,也是为自己作证。
有人说所有的河流都是同一条河流,我要说所有的死亡都是同一种死亡。一本书并不比一个人的生命更重要,而今生命已逝,这书稿便是他曾经活过的证据。我为小林作证,其实也是为自己作证。造化弄人,也在捉弄我这般蠢人。在我愚钝的想象中,那位林公子的形象俨然就是小林的形象。一个家族的千年基因究竟会有怎样的遗传?我在无限时空的幻觉中看见这重合的影像,这是我所见到的真实形象。如此确切的真实感,一如我案头的这部书。
有关可怜的小林的事迹,我所拥有的也只是这些传闻和感想,还有这些破碎的记忆。我本应去那个南方小城寻访一番,可对于大病初愈的我来说,当务之急是要让更多人见识这部书。有心的读者想必能够体谅我,甚至也会因此感激我。我与你们分享这个故事,其实是为拯救一种记忆,这其实是我们对抗遗忘的唯一方式。至于我这位小兄弟,对于他的人品和遭际,你们不可能吝惜自己的同情,而待读完他的这部书,你们不可能不有所感悟。
作为这部书稿的编者,我自是诚惶诚恐,战战兢兢。小林译书,绝不妄添一句,鄙人编稿,更是不敢擅改一字。我深知好书比人的生命更长久,我是想在这部有望流传久远的作品上投下自己的身影,而题跋批注原本就是古人留名的一种便宜,我便试着为这文本添加了编注。生命无法自证,唯有活在别人的记忆中。读者诸君,请宽谅我这点可笑的虚荣心吧!记忆的碎片定格在老照片上,记忆中的小林俨然就是过去的我,俨然就是我二十多年前本真的样子,而今他却成了一个远逝的幻影,而我们谁又不是一个幻影!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请原谅我这番必要的罗嗦。作为搞过天文的人,我深知仰望星空的意义。今晚的月光很好,我的精神也分外爽快。我知道自己此前的二十多年全是发昏,也知道自己如今有了得救的希望,而在这样一个做错事不再被人原谅的年纪,凡事须得十分小心。我深知自己业障深重,所以虽已尽力做了这桩好事,却也不愿在此留下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