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36400000002

第2章

他是一个矮个子中学生,脸上长满了青春痘。他朝那两个瘫软在地的女孩子奔跑过去。他站在她们面前,看了看她们,然后就惊恐地大叫起来,不好了,肖莉莉她们死啦,肖莉莉她们死啦——

操场上打篮球那几个男生怔住了。

不一会,他们也奔跑过来。

有人说,赶快去向老师报讯!

有一个同学就往教师宿舍楼跑去,那时,教师们正在午休。

一个女孩在阳光下微笑地死去。

这是在深夜里,那个陌生男人在电话里告诉石萍的事情。那个男人是谁?在天亮后,阳光照在石萍上班的路上时,这个问题已变得无关紧要,哪怕是那只莫名其妙地出现莫名其妙地消失的死鸟也变得无关紧要。都市里的阳光和乡村里的阳光是否一样?石萍心里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那个女孩阳光下的神秘死亡让她敏感的内心颤动不已。

在赤板市的新闻界,石萍并不是一个优秀的记者,几年来,她一直没采写出一篇有分量的社会新闻。晚报社会新闻部的袁主任对她一直反感,按他的话说,他对石萍是恨铁不成钢。石萍并不认为自己能力差,而是自己的运气不好,碰到几个好的线索都被别人抢先了一步下手。她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十分勤奋的记者,虽说没采写什么有分量的稿子,但上稿率是不低的。她有时也不能容忍袁主任对自己的偏见,她会赌气地说,大不了不干了。话是这么说,她要不干记者这一行,还真不知道干什么好。

石萍一来到报社,她就直奔袁主任办公室。

袁主任也刚到办公室,他正往衣架上挂他那顶长舌太阳帽,他看见石萍进来,脸色不太好看。其实,在石萍眼中,他的脸色不拉下来也让人不舒服,苍自而又略显浮肿,一定是房事过度或者熬夜过多。袁主任朋友多,晚上有很多应酬,这在报社里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袁主任坐在了办公桌前,对石萍说,小石,有什么事么?

石萍无来由地皱了皱眉头说,我发现了一条新闻线索。

袁主任用手摸了摸干燥的头发,轻描淡写地说,说来听听吧,什么重要的线索。

石萍觉得眼睛干涩,还有点痛,她强调地说,袁主任,我没有说是重要的线索,而是说我发现了一条新闻线索。

袁主任用不信任的目光审视了一眼石萍,然后说,那你谈谈你发现的线索吧。

石萍的目光停留在袁主任苍白的脸上,说,西县水曲柳中学的一个女学生在阳光下微笑着死了,她死得很奇怪……

听完石萍的话,袁主任陷入了沉思。

石萍在袁主任沉思的过程中,在想这样一个问题,袁主任会不会同意自己去水曲柳乡采访。

出乎石萍意料的是,袁主任从沉思中抬起了头,兴奋地对石萍说,你打个电话去证实一下,看看是不是真的有这样的事,如果有,你马上就出发,挖个深度报道出来,你就立大功了。去吧,事不宜迟。

石萍怀疑地看了看袁主任,这——

袁主任说,快去吧,痛快点!

石萍这才走出了袁主任的办公室,她想,袁主任可是头一次这样兴奋地和自己说话,是不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水曲柳乡村是山区,从赤板市到西县的水曲柳乡村要倒一次车,赤板市没有直达水曲柳乡村的车。石萍赶上午10点20分到西县的长途班车,将近12点半才抵达西县。下了汽车,石萍觉得肚子咕咕叫了,石萍走出脏乱的西县汽车站,心里莫名地颤抖了几下。她老觉得身后有一个人在跟着她,可她每次回头,茫茫的人群中,她找不到那个跟着她的人。她在汽车站外面找了个看上去比较干净的小食店,要了碗肉丝面。

西县对石萍而言是个陌生之地。

在陌生的地方,石萍总是无所适从。她不像别的记者,下基层采访总是喜欢给当地的宣传部打电话,要人接要人送要人陪的,那样子她更不习惯,会更加无所适从。

石萍坐上汽车时,就想打个电话给史未来,但她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尽管她当初是那么的爱他,恨不得为他奉献一切,哪怕是牺牲自己的生命,但现在她觉得自己和那个叫史未来的男人已经没有一点关系了。她以前以为爱一个人是不会改变的,可以长久的,她现在完全否认了当初的这个想法。

如果你从一碗肉丝面里吃出一个蚊子,或者一只苍蝇,在赤板市最偏远最落后的山区小县西县,那是属于正常的事情,你去消费者协会投诉也无济于事,消协的人会笑着对你说,多大的一点事呀!可是,从一碗肉丝面里吃出一只蟑螂那就是怪事了。饿急了的石萍面一端上来,就迫不及待地吃起来,快吃完那碗肉丝面时,才在碗底发现了那只蟑螂,她看到那只蟑螂就呆了。

呆了一会,她就站起来朝小食店外走去,走到门外,她大口大口地狂吐起来,她吐得头晕脑胀,眼泪鼻涕一齐落下,吐得苦胆水都出来了。一条秃尾巴狗抢过来,吃她吐出来的秽物。西县的人极爱看热闹,不一会,就围上来许多人,嘻嘻哈哈地看她吐,他们似乎都知道,这个狂吐的女人是个外乡人。

石萍吐完了,她站在那里平静了一下才拨开围观的人群走进小食店,她发现自己碗里的那只蟑螂不见了。她对一个长得很胖的服务员说,叫你老板来!

胖服务员笑嘻嘻地说,我们这里没有老板。

石萍提高了声音,那叫你店里的负责人来。

胖服务员又说,我们店里没有负责的人。

石萍拿她没有办法,最后,她背起行囊,对胖服务员说,你不把负责人叫出来,我就走了——

胖服务员没有理她,她去端菜给另一桌的客人去了。

这时,门外看热闹的一个人冷冷地说,小姐,你不付钱是走不了的,这里是西县,不是你们大城市,在这里,是没有道理好讲的,你吃了人家的面,就要给钱,否则,你怎么走。

石萍气恼地对那人说,可是,可是我在面里吃出了蟑螂!

门外看热闹的人哄笑起来。

又有一个人对石萍说,吃到蟑螂算什么,又没往面条里放毒药,吃蟑螂又不会死。

这人的话又引起了一场哄笑。

石萍不管那么多了,她不顾一切地往门外走。

站住!

她的身后有人大喝一声,那喝声底气很足。

石萍回头一看,是一个穿着白衣服手拎着一把菜刀的厨师模样的人,他长得高大粗壮,粗大的鼻头红得可怕,他接着对石萍说,本店从来没有吃饭不付钱就走的人!

石萍转过了身,她质问他,难道你可以随便在客人的面条里面放上蟑螂么?

他瓮声瓮气地说,什么蟑螂,蟑螂在哪里,你这分明就是诬陷人嘛!你如果在我们店里能够找出一只蟑螂来,我就把它活活的吃了。

石萍此时气得说不出话来了,证据显然是被销毁了,她现在是死无对证,面对店方的无赖行径,她一点办法也没有,她气得眼泪都快掉落下来,在赤板市,如果碰到这样的事情饭店老板早就出来赔礼道歉了,没想到在西县,会是这种情形。

菜刀在石萍面前比划了一下,他说,快给钱吧!

石萍急了,她说,我是《赤板晚报》的记者!

他冷笑了一声,记者,哼!记者吃饭就可以不给钱了,你以为记者是什么东西呀!就是国家主席,在我这里吃了饭也得给钱!

门外看热闹的人又哄笑起来。

石萍无奈,她掏出10元钱,放在了桌子上,忍着不让泪水流下来,就冲出了小食店的门。拿菜刀的人在后面叫道,记者,回来,找你5块钱,一碗面哪能收你10块钱呢,这不成了黑店了。

石萍心里恨恨地说,你这不是黑店才怪!

她必须马上离开西县县城,赶往水曲柳乡村,在这里,她一刻都呆不下去了。她甚至产生过回赤板的念头,但这个念头很快就被她否定了。她正想着什么,小食店的那个胖服务员追了上来,她把一张皱巴巴的5元钱人民币塞进石萍的手中,然后小跑着回店里去了。

她相信自己很快就会忘记那只蟑螂,她内心牵挂的是那个花骨朵般的女孩儿的死。一个女孩子的死让她善良的内心备受煎熬。

石萍搭上了一辆开往水曲柳乡村的农用车,因为从西县县城发往水曲柳乡村的班车已经没有了。农用车是经过改装的拉客的交通工具,这在西县这样的落后地方十分流行。农用车的后面改成了一个小厢,小厢上放着两排座位,坐挤一点的话,每排座位可以坐4个人,一辆车就可以坐8个人。据司机说,要是碰到运输的高峰期,这个坐8个人的小厢里可以塞进去12个人,那样很难想象人怎么能够自由地呼吸。万幸的是,现在不是高峰期,石萍坐上的这辆农用车上连她在一起也只有4个人。

一个是老太太,满脸的寿斑,看上去有70多岁了。她一言不发地坐在那里,两眼空洞无物,脸上一点表情都没有。另外一个是个中年农村妇女,她的脸很圆,眼睛深陷。还有一个人是个男青年,精瘦精瘦的,两只眼睛很小,却很有精神,他的小眼珠子异常的明亮。

石萍觉得除了老太太的目光痴呆,另外两个人的目光都时不时地在她脸上掠过。因为小食店的事情,石萍对西县人已经没有什么好感了。在农用车突突地往水曲柳乡村行进的过程中,石萍感觉到那个男青年想和她搭话,可每次他的目光落在石萍的脸上,石萍就把头扭开了。

农用车在国道上行进了约摸半小时,就拐进了一条不规则的坎坎洼洼的沙石道路,据说,这样的乡间公路在西县山区到处都有。进了乡间公路,坐在农用车的后厢上就不舒服了。石萍的屁股一颠一抖的,心也怦怦乱跳,她担心到了水曲柳乡村,自己的屁股也会像发面馒头一样肿起来,全身也会散架。没有办法,她只好咬着牙,忍受着这几十公里的坎坷路途。

农用车在山路上滚动着,一路上的山清水秀倒让石萍心里有了些安慰,但她心里一直在想着那个死去的女孩子,这无论如何也是令人感伤的事情,石萍后来根本就无心观看山里的迷人景色了。如果她是为了躲避丈夫来散心的话,那么她或许会心情随着山野的美景而爽朗起来,忘记城市里的喧嚣和夫妻之间的情感之狱。

一路上,车上的人都是无言的。

他们的静穆让石萍觉得窒息。

那个男青年还是老用目光瞟她,她还是不愿意搭理他,她内心有一道防线。

车开了约摸两个多小时,在一个山坳里,车突然就熄了火。

石萍听到前面的司机骂骂咧咧地下了车,他说,妈的,这段时间邪门了,车每次到这个地方都要熄火。

车上的人没有理他,还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石萍下了车,她问司机,车要多长时间才能修好?

司机打开了车头的盖子,在检查着,他头也不抬地说,鬼知道,看运气了。

石萍又问道,离水曲柳乡还有多远。

司机的声音很冲,多远?难道你是第一次来么?翻过那个山坳就到了,也就是10几分钟的事,妈的,真是邪了,每次车开到这鬼地方就要熄火。

石萍没再和司机搭话,她的目光往不远处的一座山峰上眺望,那山峰上林木茂盛,阳光的背面一片阴森,她忽然感觉到有股冷气朝她迎面扑来,她的心颤抖了一下,这时,一朵巨大的浮云遮住了阳光,整个山地阴冷起来,石萍浑身冒起了鸡皮疙瘩。

司机突然对她说,上车吧,在这地方最好不要下车。

石萍问他,为什么?

司机十分不耐烦,你这个人怎么这么罗嗦,告诉你不要下车就不要下车,问那么多干什么,我又不会害你!

石萍又无言了。

她想上车,可是,她看到了一群飞翔的鸟儿。

那些飞翔的鸟儿让她想起了昨晚的那只死鸟。想起那只死鸟,石萍突然有些害怕。她的目光却追随着那群飞翔的小鸟,双脚被什么吸住了,她立在那里一动不动。那群鸟儿飞到不远处的那个山峰时,石萍看到了这样一个情景:有两只鸟儿在空中像是突然被什么击中,垂直地掉落下来,另外的鸟儿惊叫着掠远。

那两只垂直掉落的鸟儿落到了森林里,再也找不到踪影了。

石萍还在凝视着,她身上越来越冷,她突然感觉到有什么事情要在自己身上发生。

石萍正在想入非非,那粗鲁的司机已经上车了,他已经发动了农用车,司机朝她吼道,喂,城里女人,快上车吧,否则把你一个人留在这里!

石萍从愣神中清醒过来,她赶紧爬上了车。

石萍一上车,还没坐稳,车就突突地滚动了。石萍的身子摇晃了一下差点掉下车去。对面坐着的那个中年妇女用怪异的目光看着她。

果然,不一会,水曲柳乡村就呈现在了石萍的面前。

那是一个山间的小盆地,一条小溪从中间流淌而过,村庄分布在小溪的两边。石萍看到了那所中学,它就坐落在村头的一片空地上,没有围墙,她是通过那个偌大的操场断定这就是水曲柳中学的,因为操场上有许多学生在运动。远远望去,学校里显得十分的正常,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

石萍觉得自己有些迷惘。

水曲柳乡最热闹的地方是在乡政府的周围。在乡村公路两旁,有几家饮食店和小旅馆,因为在西县汽车站的教训,石萍不敢投宿那些小旅馆。她找到了乡政府招待所。乡政府大楼是新建的,有些堂皇,像模像样地代表着它是本地最高的权力机构。乡政府招待所却显得陈旧。乡政府招待所是两层楼的楼房,看起来有些年头了,是那种砖木结构的老式楼房,楼梯和楼板都是木头的,走在上面嘎嘎作响。

乡政府招待所冷冷清清的,石萍不知道这里是否有另外的客人,这穷乡僻壤的,估计来的人稀少。招待所接待室里只有两个女人,一个半老徐娘,一个小姑娘,半老徐娘打扮得有些洋气,头发还是烫过的,看上去略胖,但也有几分姿色。那个小姑娘脸很黑,穿着也显得土气。半老徐娘叫李美凤,是乡镇府招待所的所长,小姑娘叫秀秀,是乡政府招待所的服务员。其实,乡政府招待所就她们俩人。

石萍在接待室登记后,李美凤就让秀秀带石萍上楼。李美凤把楼上东面最靠里面的一个房间安排给了石萍。

石萍在秀秀的引领下,通过长长的走廊,走向了那个房间,那个房间的门上有一个牌牌,上面写着三个字:214。

秀秀开了锁,推开了214房的门。一股子霉气扑面而来。

秀秀进去了,赶紧打开了窗。

同类推荐
  • 尘归尘 土归土

    尘归尘 土归土

    荆自以为还算得上一个清心寡欲的女子,她没料到自己会对一件身外之物这么念念不忘。那是一只天然水晶手镯,玲珑剔透的,却不是一味的冰清玉洁。无论戴在腕上,还是置于白缎精制的匣子里,总泛着微黄的银光,浸透了几千年的月色一般,有一种旷古而寂寥的景象。荆却总疑心这个光洁透亮的圈子,是用了眼泪凝固的冰制成的,那幽幽渺渺、隐隐约约的黄,正是泪水才有的颜色。而她即便不用手,哪怕只用了目光去触摸,也能感觉出它从里到外的沁凉。
  • 钱眼

    钱眼

    历史上富人发家的方式有很多,但李家可谓独树一帜!大家族的传奇铸就了“讨债鬼”的不平凡:为求当家,他代替大伯坐牢;为谋发展,他开始了多元经商之路;为求官位,他从商人爬到道尹;他开炉房,开钱庄,办报纸,修铁路。
  • 遇到女魔头

    遇到女魔头

    世上并没有未完的故事,只有未死的心。如果你不甘离去,就只有自己坚强走下去。
  • 章台柳

    章台柳

    《章台柳》,清代言情小说。小说叙述唐朝天宝年间,郑州南阳书生韩翊进京应试。李王孙曾为其爱姬柳氏建章台以居,而韩翊与章台柳后相互钟情。李王孙遂将柳氏许嫁韩翊。小说敷衍唐传奇《柳氏传》而成,演叙安史之乱前后韩、柳二人的恋情及悲欢离合,展示了社会动荡中才子佳人的生存状况。
  • 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

    本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历史与神怪题材相结合的完美典范。作者许仲琳运用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广博的宗教知识,将民间流传的封神故事整理成一部伟大的神魔巨著。小说中所包罗的各路神仙及魔怪数不胜数,许多人物形象如姜子牙、哪吒三太子、二朗神杨戬、雷震子、土行孙等等,早已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
热门推荐
  • 荆棘领域

    荆棘领域

    挥剑,斩开荆棘!冲锋,勇往直前!神辉,照耀一切!这是一个帝国最后一位神辉骑士受恶魔诱惑后发生的故事。
  • 如果时光忘记了

    如果时光忘记了

    五年前,他把她从黑暗的地狱中救出,却又亲手将她推进绝望的深渊。五年后,他们再度重逢。他为了私心,明知她已有男友,却执意纠缠,甚至不惜赌下整个集团。她清楚他只是拿她当妹妹,却控制不了日渐沉沦的心……那些年,那些鲜血淋漓的回忆,那些连时光也治愈不了的伤痕,是孽缘天定,抑或是人为的精心算计?当谎言的外衣层层剥落,当真相步步逼近,他们的爱情,该何去何从?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篇小说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篇小说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上对文学作品的最高肯定,是世界各国文化的精髓。《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篇小说精品》共收录了1905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片小说精品4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可供学习、欣赏、借鉴的世界短篇小说经典之作。该书1995年12月初版,现经修订整理后再版。《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篇小说精品》由毛信德和李遵进担任编著。
  • 下堂娘子追夫记

    下堂娘子追夫记

    成亲当晚,她的丈夫竟然跑到了青楼喝花酒,她只身前往情敌房间,强行带走她的“相公”,不料两人同时含冤入狱,最后流放在外,遇上了宰相、太子、公主等人……各种阴谋诡计迎面而来,是甘心屈服,还是见招拆招?(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中国2012年度诗歌精选

    中国2012年度诗歌精选

    2012年的中国诗歌相对于以往,更加安静与结实了。安静指的是诗人的胸怀。诗人与诗人之间,无论是网上还是各种关于诗歌的集会,前些年那种相互之间的指责、诋毁,甚至谩骂几乎没有了,留下的是真正的诗歌论争的声音。起眼东西南北,各路诗人、各种拳脚与路数都认清了一个道理,“拿作品说话”。以往那种各自“我是天下第一”的幼稚已经随风飘去。结实指的是创作的姿态以及作品呈现出的思考。尽管我们现在很难在众多的诗歌里挑出一首成就一个诗人。但平心而论,即使朦胧诗时代、即使“第三代”留下的“经典”,与现在诗人们的创造相比,现在的诗歌从技术层面、思想层面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
  • 碧血关山

    碧血关山

    亡国之恨、破家之仇未报,心爱之人偏是仇将之女,爱恨情仇纠结在一起无法化解;异宝现世,江湖豪杰追逐争抢,掀起轩然大波。本书故事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真使人目不暇接……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误窃天下

    误窃天下

    【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职业大盗穿越成王妃,美男和珠宝洗干净等我!她是超级大盗,身手敏捷,聪慧腹黑.一次意外地许愿却穿越时空,成为九王爷私养的宠妃。她不过只是想盗块宝石,没想到却误窃了他的心,误窃了这天下!
  • 在北大听的12堂经济课

    在北大听的12堂经济课

    爱尔兰的哲学家埃德蒙·伯克曾说过:“骑士时代已经过去,随之而来的是智者、经济学家和计算机专家的时代。”或许很多人对经济学概念还很陌生,觉得这是一门遥远而专业的学问。但是,经济学与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等息息相关,影响着人生的每个阶段。即使你头脑中并没有“经济”的意识,经济学也会在你身边体现和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