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35300000006

第6章 小舞台也能经营出大事业(1)

屈身守分等机会

一封上海的来信抢在袁世凯动身前来到陈州袁府。袁世凯接信吓一跳,因为他在上海没有族亲好友,亦没有办过什么公事。但读过信之后,袁世凯呆住了,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浮现在脑海中。给他写信的这人姓沈名翠红,是上海名妓沈丽红的胞妹。说起来,还是袁世凯投奔吴长庆前发生的事。因为科第不遂,自己又不甘寂寞,要谋个前程光宗耀祖,袁世凯便经人介绍,到上海去闯荡。当时的上海是世界大都市,花花世界,鱼龙混杂,想谋个前程谈何容易!年轻的袁世凯一个人住在旅馆里,愁肠百结,就到花柳巷中去寻找消愁良方。一来二去,就结识了沈丽红。其实,沈氏并不叫丽红,丽红是妓院鸨娘为其取的艺名。袁世凯一见丽红,当时就喜欢上了她。哪知丽红是个人世间不多见的奇女子,见袁世凯虽身材矮小,貌不出众,但为人豪爽,颇有大丈夫气概。不久就把他请到家中,拿出自己的体己钱,劝袁世凯早早离开这里,另谋出路;又把自己的胞妹翠红叫出来,说:“您是丽红见过的男人当中最有丈夫气概的。可叹丽红深陷污泥,不配与君终生暖足。这是我的妹妹翠红,我替她做主,她长大后,如蒙不弃,甘愿许配于您,不知您意下如何?”

袁世凯一见丽红动了真情,忙道:“世凯先谢姐姐高看,但姐姐有所不知,不是袁某嫌弃,是因为袁某家中已经有糟糠了。”

丽红却说道:“翠红从小跟着我,为了养活她,我甘愿堕落,不过是想把她养大寻个好人家。我不求您现在怎样,只想您以后能记起我说过的话就行。翠红长大后,她有一天找到您,您看在我的薄面上,不管什么名分,只要肯赏她口饭我就满足了。”袁世凯对丽红的话并没有太在意。离开时,袁世凯把自己陈州的地址给了丽红。袁世凯不久去了朝鲜,渐渐就把在上海的这段风流史给忘掉了。

信是翠红写来的,言称姐姐不久前染病故去,自己在上海举目无亲,忽然想起姐姐临终时说过已把她许配给人的话,于是写了这封信过来。翠红其实是在投石问路。

手握着来信,袁世凯可愁坏了。否认此事,不是他的性格;承认此事,如果翠红当真找来怎么办?于氏倒无所谓,堂叔袁保龄那里怎么解释?李鸿章如果知道此事后,会怎么看自己?想了又想,袁世凯按着地址给翠红写了这样一封回信:先对丽红的离世表示哀痛,然后说自己正忙着应试的事,等此事忙完,一定去上海一趟。袁世凯在信尾特别问了这样一句:手里若短银子使,务必来信告诉他。袁世凯的这封信写得很模糊,他此时此刻也只能模糊。把信送走,袁世凯动身赶往旅顺来见自己的堂叔袁保龄。

袁世凯与袁保龄已经好多年没见面了,一见之下,自然有许多话要说。天已经很晚了,叔侄二人仍在密室里小声说着话。

袁世凯说:“留驻朝鲜的防军即将回撤,朝鲜肯定是不能去了。叔,我想进京去看一看。京里地面大,机会多,说不定能补个实缺呢。您老以为怎样?”

袁保龄叹口气说道:“世凯呀,你的事,为叔这几日也在思考。你现在虽然是五品同知,可你毕竟是捐班,不管在京还是在直隶,想补个实缺,难啊。我以为,你还得想办法进学。秀才大小也算个出身啊。”

一听堂叔把话岔到了科举上,袁世凯慌忙道出一句:“天也不早了,您老忙了一天,早些歇吧。”话毕起身,快步走出去。

望着袁世凯的背影,袁保龄长长叹了一口气,暗道:“世凯聪明伶俐,极有悟性,将来肯定能发达。可他咋就不爱读书呢?”

袁世凯在旅顺一住就是十几天,叔侄俩每天都唠到很晚。有一天,袁保龄要到天津去向李鸿章禀报公事,临走对袁世凯说:“我这次到天津,是要和傅相谈旅顺炮台的事,顺便呢,看看能不能在北洋水师给你谋个职位。你在这里不要走,一定要等我回来。”

袁保龄赶往天津的时候,李鸿章也正在为一件事着急上火着。

《中日天津会议专条》签订之后,为敦促日本早日从朝鲜撤兵,李鸿章不久即给吴兆有、张光前发札电一封,先通报一下中日签约之事,命其收队到马山浦集合,俟北洋军舰到后,即内渡回国赶往旅顺驻扎。李鸿章随后又给丁汝昌急电一封,命其派舰驶往马山浦,接运中国驻朝防军到旅顺口驻扎,不准耽延。哪知中国驻朝防军和日本驻朝军队陆续撤走后,沙皇俄国驻朝鲜公使韦贝(KarlWeber)一见机会难得,马上便与闵妃集团勾结到一起,先控制住朝鲜的军队,妄图变朝鲜为俄国的“保护国”,致使朝鲜的局势更加动荡起来。一见闵妃集团认贼作父,公然在俄国人的怀里撒起娇来,日本倒没什么,李鸿章可受不了了。为什么?因为朝鲜是中国的附属国,这是世界各国尽知的事情,不是谁想改变就能改变得了的。

如今闵妃集团背着中国和俄国大鼻子勾结到一起,这不是公然掌中国的脸吗?李鸿章开始吃不下饭、睡不稳觉了。左想右想,想着想着就想到了大院君的身上。李鸿章私下想:“无论怎么说,大院君都是现国王李熙的生身之父,在国内颇有威望,如果他此时回国,肯定能压制住闵妃的势力。闵妃集团失势,俄国的阴谋便不能得逞,朝鲜的局势便能稳定下来。想到这里,李鸿章不由庆幸:尽管上头早有送大院君回国的圣谕,但因中法战争突起,李鸿章忙于备战、迎战,这件事就耽搁了下来。如果早把大院君送走,事情还当真不太好办。具体由谁护送大院君回国,李鸿章不用细想便有了人选——吴长庆。吴长庆是统兵大员,又在朝鲜驻扎过,对朝鲜的事情比别人知道得多。由他护送大院君,对闵妃集团和俄国公使韦贝来说,都能起到震慑作用。李鸿章不再迟疑,决定给吴长庆发报,让吴速到天津面晤。”

文案却手拿一封电报走进签押房,说:“禀傅相,金州来电,吴军门前天夜里——”文案把电报双手递给李鸿章。李鸿章一愣,急忙拿起电报,用眼快速浏览一遍,随后便是一声长叹:“筱轩刚过完五十岁生日,竟然就这样去了。”回忆起吴长庆戎马一生,跟着自己东征西讨的岁月,李鸿章的双眼红了。也就是这个时候,袁保龄到了。

见到李鸿章后,袁保龄把袁世凯从朝鲜带回来的山参等特产一一拿出来,说:“知道您老太累,这是愚侄世凯从朝鲜特意带回来的十五年老山参,听说解乏好使。”李鸿章拿起山参看了看,发现果然长有十五片叶子,不由道:“十五叶参,不多见啊。你从打到旅顺就一直忙,这颗参,还是你留着用吧。”袁保龄笑道:“您老是在糟蹋东西呀,何况,这原本就是世凯送给您的,我用算是怎么回事啊。”

李鸿章笑了笑,问:“慰亭回来后,情绪怎么样啊?”袁保龄轻轻摇了摇头,又莫名其妙地苦笑了一声,仿佛有什么苦衷。李鸿章忽然长叹一口气,说:“慰亭这次是受委屈了。不过话又说回来,此次若非慰亭坚毅果敢,说不定会出什么事呢。子久啊,旅顺港坞的修建还顺利吧?你可是受累了。”

袁保龄说:“港坞的事您老就放心吧,马上就要完工了。傅相,听说北洋水师要扩充成海军?是不是真的?水师和海军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啊?”

李鸿章一笑:“你说得不错,上头早有把北洋水师扩充成海军的设想。海军的规模自然要比水师大多了,军兵和军舰都比现在多很多。到时候,还要办学堂。子久,你怎么突然问起这事?”

袁保龄一笑说道:“下官一直想让世凯在您老身边历练一下,可一直没有机会。这回好了,我北洋水师就要变成北洋海军了!用人一多,缺分就多,世凯也就多一份机会了不是?傅相,对下官的这点小小要求,您老不会一口回绝吧?”袁保龄是个干实事的人,说话一向直来直去,从不绕弯子。李鸿章敬重袁保龄,一是看在袁甲三、袁保恒的份上,主要也是看在他这点上。见袁保龄直截了当说出自己的想法,李鸿章微微一笑,说:“子久啊,老夫就喜欢和你这种人打交道。有什么想法张口就说,不绕弯弯。你坐了一天船,肯定又累又乏。走,我们去用饭。饭后,你同我计议一下送大院君回国的事。大院君这次,不回去怕是不行了。”

饭后,袁保龄才从李鸿章的口里得知吴长庆病殁的事,不由又是一阵唏嘘感叹。袁保龄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吴长庆不仅把袁世凯带到朝鲜,并且连连向李鸿章保举、重用,使袁世凯年纪轻轻就开始出人头地。仅就这一点,就让袁保龄永远对吴长庆感激涕零。袁保龄不止一次函告袁世凯,他今生忘了谁,都不能忘了吴长庆。没有吴长庆,就没有他袁世凯的今天。但袁世凯对袁保龄的话并没有太放在心上,袁世凯打心眼里瞧不起目不识丁的吴长庆。袁世凯以为,他在朝鲜所取得的成绩和地位,完全是自己打拼出来的。没有吴长庆,说不定他取得的成绩更大、名声更响、地位更突出。

把该办的事情办完,袁保龄又和津海关道周馥会在一处。把袁世凯从朝鲜带回来的特产送给周馥一份,嘱周馥多在李鸿章面前替袁世凯美言几句,为袁世凯在北洋寻一位置。袁保龄非常清楚周馥在李鸿章心目中的位置,周馥一句话,可顶别人万言。想让袁世凯顺利进入北洋,必须打通周馥这一关。周馥在李鸿章心目中的位置当真像袁保龄想的那样重要吗?我们现在就说说周馥的来历。周馥生于道光十七年(1837),字务山,号兰溪,安徽建德(今东至县)人。诸生出身。咸丰末年,避战乱辗转到省城安庆。同治元年(1862年)春,李鸿章组建淮军。周馥应募,深得李鸿章赏识,即“招往办文案”。此后,李鸿章把周馥倚为左右手,无论总督两江还是直隶,每有难决之事,李都同他商量。中法战争爆发,沿海防务吃紧,清廷命李鸿章派专员负责在渤海湾海口一带加强防务。李鸿章即以周馥“随营多年,熟谙工程,究心韬略”,奏委他以道衔督办此事。周馥从五月至七月,终日奔驰于海口南北各要隘,一面“联络营将,会督地方文武,编查民船,严禁接济勾结等弊”;一面督同各处将领,认真勘察各港湾炮台,并绘制北洋地形总图,又绘制大沽、北塘、营口、旅顺、大连、烟台、登州七处要塞分图,并制成部分模型,以供进呈。战争结束,被朝廷赏加二品衔实授津海关道。

是年,周馥又会办电报局事务,经手创办北塘至山海关电报线。翌年夏,奉委筹建天津武备学堂,“开创中国创办武备学堂之始”。十月,参加中法议订中法商民在越南边界通商章程。把周馥料理明白,袁保龄又拜访了一下章晴生。章也是李鸿章身边的当红幕僚之一,地位虽在周馥之下,但能力也不可小觑。离开天津,袁保龄又到京师走了一趟,和自己的几位同年都打了招呼,请他们寻机为袁世凯谋个差事或补个实缺。为了能让袁世凯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袁保龄花在他身上的心血比自己的儿子还多。其实,住在旅顺的袁世凯此时也没有闲着,他利用袁保恒以前的关系,到处写信推荐自己,忙得不亦乐乎。怎奈袁保恒从前的故旧都是些比较刻板的人,不管是谁,先看出身后看顶子,像袁世凯这种非正途出身的人自然入不了他们的法眼。当然也有念旧情的,不是帮忙为袁世凯找差事,而是奉劝袁世侄,丢掉一切取巧心理,下苦工读书考个出身,还说只有这样才是正经。袁世凯快被这些人气疯了,破口大骂道:“有一天老子掌了权,第一件事就是废除八股,让你们这些只会写文章的迂腐穷酸臭书生,全他娘的喝西北风去!”

袁保龄回到了旅顺,小声对袁世凯说:“筱轩军门病殁了,他对我袁家是有恩的。我这里脱不开身,你到金州走一趟吧。你一会儿到账房去支取奠仪,午后就坐便船走。”

袁世凯一愣:“没听说筱翁得病啊?怎么说没便没了?”袁保龄很悲戚地说:“这就是人有旦夕祸福啊!——对了,北洋水师扩充海军的事已被朝廷提到桌面。你的事我已跟傅相说了,求他老在海军里給赏个差事。”袁世凯小声问:“叔父,傅相没有提朝鲜的事吧?防军全部撤回来后,朝鲜还安静吧?”袁保龄皱了皱眉说:“朝鲜怎么样,已经与你无任何干系。这段时间,你还是好好读几本书吧。”袁世凯一听读书二字,头当即“嗡”的一声响,忙道:“叔父还是歇歇吧,我到外面去走走。”袁世凯飞跑出门,好半天才喘过气来。

造化弄人

在金州祭奠完吴长庆之后,袁世凯直接回到了陈州。于氏带着奶妈,领着五岁的儿子克定,把夫君接进书房。袁世凯心情很沮丧,因为在吴长庆的棺柩前,他遇见了张謇。从发病到咽下最后一口气,张謇一直守在吴长庆的身边。袁世凯献上挽幛并丰厚的奠仪后,张謇单把他请进内室,交代他说:“司马大人,这里不是你久留之地。用过午饭就打道回府吧,别忘了替我给观察大人带个好。”观察大人指的是袁保龄。袁保龄是三品道衔,“观察”是当时人们对道员的一种尊称。袁世凯听张謇说话的语气有些不对,不由一愣:“老师何出此言?”一听老师二字,张謇比袁世凯还吃惊:“老师二字张某可不敢当,何况,你袁司马也从未把张某当老师看过。我也不想翻细账,你要不想太难看,还是快快离开这里为好。吴提帅离开朝鲜后,司马大人都做了什么,不独你知我知,连提帅也知。”袁世凯一笑道:“吴提帅对我袁慰亭情同父子、恩重如山。我至今不知道,我有什么地方做了对不起他老的事,老师不妨明言。”张謇连连冷笑道:“你做过什么,没做过什么,那是你的事。我也替提帅给你写过信。你一会儿老师、先生,一会儿又某翁、某兄,愈变愈奇,季直百思不解其故。”袁世凯至此方知道,闹了半天,不是吴长庆挑了自己的理,而是张謇在挑自己的理。袁世凯当晚便离开金州。他懒得与张謇这样的呆书生论理。袁世凯本是个不拘小节的人,在他以为,和张謇同在吴长庆屋檐下讨饭碗,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尽管最初的确和张謇学写过八股制艺,但时间太短,严格说来根本算不上师生。有了这个念头,和张謇往来通信时,有时就称老师、先生,有时又称季翁、张兄,都是一挥而就的事。岂料张謇抓着这些小事论是非,这自然要让袁世凯很是看轻他。说起来,张謇这人也并非袁世凯想象的那样,他看重情义,知恩图报,只是有时做事比较死板。张謇平生最看不起无情无义的人。

因心情不爽,袁世凯沿途耽搁了几天,拜访了几位朋友,游览了几处名胜,方回到陈州。于氏已是急得如热锅上的小蚂蚁,一见夫君进门,马上就迎过来,说:“旅顺叔父打发人送信,让您快去见他。——您怎么才回来?”袁世凯一怔:“我离开旅顺不过二十几天,怎么又要让我回去?快给我收拾一下,让小三子套车,我现在就上路。”

袁世凯推测,估计是差事的事有了眉目。

同类推荐
  • 哲学宗师:笛卡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哲学宗师:笛卡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一百多位中外名人,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本书为该系列中的一册,介绍了理性哲学家——笛卡尔的生平事迹。
  • 中外历史英雄之谜

    中外历史英雄之谜

    无论从道德文章,还是文韬武略各方面看,英雄都是旷世奇才。他们知识渊博,论天下形势如同掌中观文;他们腹藏玄机,帷幄之中可决胜千里之外。
  • 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

    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

    他出身布衣,却开创了大汉王朝;他才干平平,却揽尽天下奇才;他被称为常败将军,却最终打败了西楚霸王。他就是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他是如何掌握天下,又如何成为开国帝王的呢?《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就会告诉你答案。他既见利忘义又胸达大度,他既冷漠无情又惜才爱才。时势造英雄,一代草根成君王。权权谋与智慧,成王败寇后人评!
  • 华盛顿大传

    华盛顿大传

    美国文学奠基人,著名作家华盛顿?欧文以自己真实的笔触,历经数年创作出了《华盛顿传》。这本书的内容详尽、文笔朴实,全面而又清晰地将美国国父的一生向世人娓娓道来。除此之外,它还贯注着作者伴随美国76年的人生体验,所以它不只是一部传记,更是一部伟大而又光荣的“美国建国史”。
  • 世界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世界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世界名人,或以其深邃的思想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或以其叱咤风云的政治生涯影响了历史的进程,或以其在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巨大成就造福于人类。了解他们的生平、思想、智慧,以及人格魅力,必然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重大的影响。
热门推荐
  • 蜀山剑侠传4

    蜀山剑侠传4

    小说以峨眉弟子“三英二云”、“七矮”等的修真学艺、斩妖除魔为故事核心。“三英”之一的李英琼是整套小说的主角,小说详细描述了她从一个普通女子,经过无数次的机缘巧合,得到了长眉真人的紫郢剑以及白眉和尚的定珠,获得了圣姑的一甲子功力,最终成长为峨嵋派后辈中最杰出的人物……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名家名作精选:鲁迅小说(学生阅读经典)

    名家名作精选:鲁迅小说(学生阅读经典)

    诗歌,抒放我们的浪漫情怀;散文,倾诉我们的心灵密语;小说,容纳我们的英雄梦想。每一种文体,都有它不一样的魅力。《名家名作精选》系列收录了22位著名作家的经典之作,这里有他们的离合悲欢,苦辣酸甜,他们为青春歌唱,为爱情幽伤,在特别的岁月写下了特别的文字。让我们随他们的笔迹再回味一遍青涩年代,再温习一遍陈年旧事,让我们再感动一次……
  • 说话办事的技巧

    说话办事的技巧

    人生一世,说话办事是一门必修的课程,然而,不同的人,“学习成绩”却大相径庭,正可谓“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善于说话办事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必然能够御风而行,如鱼得水、万事顺意;反之,便如船搁浅滩、步步难行。为什么有的人身负旷世才学,行走世上却步履维艰;为什么有的人资质平庸,却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说话办事的本领有多高。
  • 世界智慧故事全集

    世界智慧故事全集

    本书有令您眼界大开的历史故事,有充满睿智的名人故事,有奇峰迭起的语言和才艺故事,有悬念百出的逻辑推理故事,有充份体现世界各民族文化的民间故事、寓言故事,还有日常生活中平凡人的智慧故事和商业巨子的商战才智故事…可以在您的成功之路上助您一臂之力。
  • 冒险者传说:追猎与战斗

    冒险者传说:追猎与战斗

    天使也会哭泣,在雨后天空的第一道彩虹,耀眼的光芒,会刺穿枯萎的幻想,梦想不是一种奢望,遗忘的圣域里寻找失落的记忆,最后的天堂中,展开勇气与执著的翅膀,释放自己的力量与悲伤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逆天特工之凤绝

    逆天特工之凤绝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拥有异能的神秘特工,不属于任何国家和组织,专门调查人类认知以外的事物。一次任务她掉进了时间的缝隙,穿越到了一个历史上没有的时代。无论在现代还是古代,她都注定是女王,看她如何在古代混的风生水起,狂妄是她的特权,邪佞是她的本性,美貌和智慧是她的武器,睥睨大地,也只是需要她的一个意愿而已。
  • 骄横魔女养成记

    骄横魔女养成记

    第一次见他,她在心里想:帅哥,别跑,等我长大看我不吃了你!然而他却说:你是我的,谁也抢不走!留给她的是大大的疑惑。第二次见他,她已是美若天仙的少女。。。然而这一别,却介于生死之间……欲知详情,请看后文……
  • 名门毒夫人

    名门毒夫人

    重复播放了好几遍,也没有看清楚女人的脸,只能看到她一丁点儿的发梢在画面中不停地闪动,她的脸孔都被方宇绰强健的体魄遮去了。她是谁?她一定要弄清楚,一定要。她拿起手机,拔通了一串熟悉的数字。“你拔打的电话不在服务区,请稍后再拔。”她抖着手指,连续了拔了好几遍,秘书台小姐都是回答着她同样的答案。这男人去了哪里?她要等他回来,等他回来问个清楚,她抖着一颗潇瑟的心,久久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