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2.抓住机遇的臂膀
在一个画室里,一个青年站在众神的雕塑面前。
他指着一尊塑像好奇地问道:“这个叫什么名字?”那尊塑像的脸被头发遮住了,在它的脚上还生有一对翅膀。
雕塑家回答:“机会之神。”
“那为什么它的脸藏了起来呢?”年轻人又问道。
“因为在它走近人们时,人们却很少能够看见它。”
“那它为什么脚上还生着翅膀呢?”青年又追问道。
“因为它会很快飞走,一旦飞走了,人们就再也不会看见它了。”雕塑家答道。
这生动而形象的描绘,阐明了这样一个朴素而深刻的道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贺尔威说:“机会是时间之流中,最好的一刹那。”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机遇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利用。
机遇,来去匆匆,瞬息而过。古谚语说得好:“机会老人先给你送上他的头发,如果你一下没有抓住,再抓就会撞到他的秃头了。”不失时机地、准确地把握机遇,对步入成才之路的青年至关重要。握住机遇的关键是要思维敏捷、及时捕捉,莫让它轻易溜走,以致一失“机”成千古恨。
机遇不是一个温文尔雅的来客,它并不会戴着白锡带、穿着燕尾服、头顶高帽主动与你会晤的。它对任何人都是公正的,它能悄悄地来到所有人的身边。有的人眼疾手快,将机遇迎来做客;有的人却麻木呆滞,使到嘴的“鸭子”逃之夭夭。
你只有不断地醒目地亮出你自己、展示你自己,找到赏识你的人,吸引他人(包括名人、伯乐)的关注和重视,你才有可能找到机遇。过于含蓄,羞羞答答,不敢亮出自己才能的人,得不到“伯乐”重视、社会认可,那就是必然的了。
李明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公司百多号人里有不少资深人士,可谓人才济济,他在这里没有优势。但是李明工作很踏实,不仅能像其他同事那样把老板交代的任务完成,而且喜欢琢磨本职工作之外的事儿。因此经常是下班后同事走了,他还在办公室里找事做。
一天,当老板经过他的门口时,看到他还在,便打了一个招呼,李明便与老板聊上了。话题转到工作上,李明谈到了广告策划、内容制作以及经营等方面的想法,其中不乏对当前广告策划工作的建议。
自然,李明引起了老板的关注,于是他主动找李明聊工作里外的话题。虽说下属中不乏人才,可在自己的工作之余还这么关心公司发展的却很少见。渐渐地,老板对李明另眼相看,觉得李明会是一个得力的助手,决定任命李明做自己的助理。
机遇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它的到来,条件往往十分苛刻,且相当稀缺难得,它并非那样轻易得到。要获得它,需要极大的“投入”,才会有“产出”,需要高昂的代价和成本,这就是准备相当充足的实力、雄厚的才能功底。机遇相当重情谊,你对它倾心,它也会对你钟情,给你报答。但机遇绝不轻易光顾你的门庭,不愿意花费“投入”的人,也绝然得不到它的偏爱与回报。喜剧演员游本昌深有所悟地说:“机遇对每个人都是相等的,当机遇到来时,早有准备的人便会脱颖而出;而那些没有任何准备的人,只能看着机会白白地流失。”
机遇绝非上苍的恩赐,它是创造主体主动争来的,主动创造出来的。机遇是珍贵而稀缺的,又是极易消逝的。你对它怠慢、冷落、漫不经心,它也不会向你伸出热情的手臂。主动出击的人,易俘获机遇。守株待兔的人,常与机遇无缘,这是普遍的法则。你若比一般人更显出主动、热情的话,机遇就会向你靠拢。
机遇是稍纵即逝的火花,一旦失去,再要拥有它就不容易了。当机遇向你靠拢时,尽管还带着某些不确定因素,这时最明智的做法是,眼疾手快,当机立断,将它抓获,以免转瞬即逝,或是日久生变。握住机遇,需要眼力和勇气,还需要韧劲和耐心,需要不断地尝试,吃千般苦,历万道岭,多方出击才能寻觅到它。
当你确定明确的奋斗方向,有坚定的信念,一面勤奋地、精心地积累,并时时刻刻准备“接纳”机遇时,就有可能得到机遇女神的青睐。
我们要像樱树那样,在静静地等待着春天的到来,却也无时无刻不在蓄精养锐。人在待机之时,不能放松蓄锐养神的积累功夫,而且要时时窥测方位,审时度势,见缝插针,以寻求有利自身发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