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9900000015

第15章 战争中的新星(5)

9月15日,为了使主要军官认识到“火炬”行动准备工作的重要性,艾森豪威尔召集史密斯、克拉克等将领举行了一次会议。由于紧张的工作,军官们脸上都写满疲惫,但他们都精神振奋。艾森豪威尔看了所有军官一眼,缓缓地说:“大家辛苦了!我知道,在座的很多人为‘火炬’行动的准备工作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意识到准备工作意义重大。‘火炬’行动不是普通的行动,一般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大家务必要把它当做一次严重的危机看待!为达到胜利的目的,必须在人类能够做到的范围内,尽一切可能做好准备工作!”听了此话,少数军官低下了头,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工作做得不到位。

有个军官开口问道:“将军,我们连什么时候开始战斗都不知道,现在准备的……”没等他说完,艾森豪威尔就接过他的话说道:“是的,我们是不知道具体的进攻时间,但可以肯定这场战斗很快就会打响。也许一个月,也许在明天,也许就在今晚!你们都准备好了吗?如果不做好充分的准备,等你们接到命令准备出发的时候,也许你们发现脚上连鞋都没有!”最后,艾森豪威尔鼓励大家说:“我坚信,‘火炬’行动一定会取得胜利!”

后来,在艾森豪威尔的建议下,登陆时间由原计划的10月8日推迟到了11月8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法国为保住半壁江山、保全海军舰队,与英国分道扬镳,成为纳粹德国的“走卒”。对此;英国政府非常气愤,两国关系开始恶化。鉴于此,美国政府认为,远征部队除了少数空军外,尽可能全部由美国部队来执行任务。英国首相丘吉尔同意这样做,但他提出了自己认为非常高明的建议。他得意地说:“为了稳妥起见,还是让英国有经验的部队参加行动,他们可以穿上美国军装。因为都讲英语,不会那么容易就被法国人发现的。”但是罗斯福总统和艾森豪威尔坚决不同意这样做,拒绝了丘吉尔的提议。艾森豪威尔说:“这是欺骗,是让狡猾的英国人盗用我们的名声去骗朋友,而不是敌人。”最后,英、美达成妥协:为了赢得北非法军的信任,美军部队首批登陆,英军随后上岸。美军主要负责地面作战,英军只负责海上防务。

法国向纳粹德国投降后,德国和意大利在法属北非直接驻扎的军队不多,但法国维希政府在那里有一支不可忽视的军事力量。自从确定了“火炬”计划之后,英美两国渴望寻求一种减少登陆损失的方法,甚至兵不血刃地登上非洲大陆。如果能不动多少干戈地开进北非,不仅在北非的行动稳操胜券,而且还有希望让北非的法军与盟军协同作战,一起攻打德意军队。所以对盟军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争取驻北非的法军倒戈。英美两国政府曾考虑,让在伦敦的法国将军戴高乐参与“火炬”计划,最终为了安全起见还是放弃了。

正当艾森豪威尔紧张筹划登陆的具体部署时,他接到通知:罗伯特—墨菲将来伦敦和他进行一次密谈,并将与他讨论北非复杂的政治形势。墨菲的公开身份是美国驻北非高级官员,实际上他是一名直接对罗斯福总统负责的高级情报人员。他此行的目的是遵从罗斯福的指示,向艾森豪威尔汇报有关法属北非的政治局势,并为挑选北非的合作人选提出相关建议。

1942年9月16日中午时分,墨菲秘密地来到伦敦,同艾森豪威尔将军进行了长达24小时的密谈。墨菲说:“将军,你可以任用亨利·吉罗将军,他曾是法国一位有名的军事将领。尽管他目前没有一兵一卒,但他在法国军人中享有很高的威望,能够一呼百应。”墨菲见艾森豪威尔有些怀疑,就继续说道:“我曾和一位比较有影响力的人—一驻阿尔及尔军团司令的参谋长查尔斯—马斯特将军谈过,他曾向我保证,如果吉罗到阿尔及尔,所有法国殖民部队都会听他指挥。因此,我认为任用吉罗的话,盟军将会顺利在北非登陆。”艾森豪威尔觉得并不能完全信任吉罗,他对墨菲说:“好的,我会考虑你的建议。”

在会谈即将结束的时候,墨菲询问盟军登陆的日期,以便告诉北非的法国朋友配合登陆作战。艾森豪威尔断然拒绝道:“不行,无论如何,我都不能让法国人了解这个秘密。”墨菲急躁地说:“将军,这样会给合作带来困难。”艾森豪威尔坚决地说:“先生,假如法国人知道了进攻日期,德国人很快就会知道,而且他们会立即将军队开进阿尔及尔。不过,你可以告诉法国人,我们将于二月的某一时间进军。”

墨菲返回阿尔及尔后,发来了两份电报。一份说,马斯特将军表示,让吉罗担任最高统帅,他才会参加盟军的战斗;另一份说,海军上将达尔朗的儿子向他保证,他父亲愿意与盟军合作。达尔朗是维希部队总司令,如果能以他取代手下无一兵一卒的吉罗将军,对艾森豪威尔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但是达尔朗诡诈多端、声名狼藉,不可轻易与他合作。经过反复考虑,艾森豪威尔决定暂时和吉罗合作,并准备和达尔朗适当地接触。他希望通过与两个人的合作,使盟军顺利登陆。事关政治和外交政策,在采取行动前,艾森豪威尔必须得到上级的指示。于是,他向丘吉尔汇报了情况。丘吉尔听后,沉思良久才说:“如果一定要将法国海军搞到手,你就必须去拍达尔朗的马屁!”最后,丘吉尔因为考虑政治影响,他让艾森豪威尔视情况发展而定。

为了给三天后的正式行动做最后的准备,11月5日,艾森豪威尔冒险飞抵“火炬”行动的临时司令部——直布罗陀。总司令部设置在山洞中,寒冷潮湿的空气中,时时发出难闻的臭味。此时,艾森豪威尔已经顾不上这些,他的心思全在几天后的战役上。他在心里对自己说:这是我第一次指挥战役,一定要干得漂亮。尽管艾森豪威尔缺乏高级指挥官的经验,但事实证明他的许多决策是正确的。

参加作战的英美军队共有13个师,665艘军舰和运输舰,其中包括3艘战列舰、7艘航空母舰、17艘巡洋舰、65艘其他作战舰艇,分成东部、中部、西部三个特混舰队。首批登陆的部队为7个师,其中有4个美国步兵师、2个美国装甲师和1个英国步兵师,大约11万人。此外,还有几个空降营。盟军计划使用1700架飞机做空中保障,其中绝大部分都驻守在直布罗陀。

11月8日,“火炬”战役正式打响。

英国海军少将布罗斯率“东部”特混舰队,在阿尔及尔及其东、西两面登陆;美军弗里登少将指挥的“中部”特混舰队在奥兰登陆;巴顿率领“西部”特混舰队在摩洛哥海岸登陆。

盟军登陆的时候,遭到法军的抵抗,前方战斗在激烈地进行,不论形势多么严峻,也不论自己多么焦急,艾森豪威尔始终表现得很乐观。他说:“我公开讲话的时候,总是表现出乐观和必胜的信心,我的悲观和失望总是留在枕边和日记里。”他在日记中写道:“我只能在漫长的等待中打发时间……我经常幻想有一天能当上指挥官,却从来没有想过现在这个职位,我成为直布罗陀战役的总指挥……我必须有个孙子,当我胡须发白的时候,我就可以和他坐在湖边钓鱼,给他讲战争中的故事。”

为了不让玛咪担心,艾森豪威尔给她写信说:“我很安全,你不用担心。战争是代价昂贵的事业,我必须脚踏实地、尽我所能地工作,让可怕的战争早点儿结束。”尽管艾森豪威尔尽力让玛咪放心,可她怎能放心得下?每当和人谈起自己丈夫的时候,她总会说,一想到战争,她就全身发抖。

11月8日凌晨,有关登陆的消息纷至沓来。为了让法属北非当局停止战斗,并希望法军在联军对德国的战争中能给予相应的帮助,克拉克将军和吉罗将军飞往阿尔及尔。吉罗做了一次广播讲话,宣布他将领导法属北非,并命令法军停火。然而,吉罗的影响力和墨菲说的完全不一样。非洲的法国人根本不重视吉罗,对他非常冷淡,他的演讲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任用吉罗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这令艾森豪威尔非常失望。

11月8日下午7时,驻守阿尔及尔法军投降,盟军登陆成功。他们完全控制了阿尔及尔的局势,达尔朗也被控制在股掌间。这时,艾森豪威尔的司令部收到了一份电报,说达尔朗海军上将在阿尔及尔,因为他曾疯狂地迫害反维希政府的人士,所以大多数人都希望逮捕达尔朗,并将其绳之以法。到底要不要逮捕达尔朗?艾森豪威尔非常冷静,他明白:目前除了达尔朗,没有任何官员能把北非法军带领到盟国这边。若达尔朗能对达喀尔和土伦的法国舰艇发一道命令,盟军就有希望立刻减轻地中海潜在的军事威胁,还可以增加自己的水面舰艇;如果他宣布停止抵抗,那么北非法军可能会立即停火。逮捕达尔朗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但痛快之后,盟军在北非的行动就要付出惨重的代价,牺牲无数年轻的生命。他想起临行前丘吉尔首相对他说过的话。丘吉尔说:“尽管恨达尔朗,但为了使他把舰队带到盟军这边来,即使让我爬行一英里我也会毫不犹豫地照办。”

同时,艾森豪威尔也很清楚:同维希分子接触的话,一定会引起那些敏感的英美人士的强烈反感,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残酷的战争。艾森豪威尔的时间并不多,他必须当机立断。矛盾重重的艾森豪威尔,把自己关在了办公室,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他嘴里叼着一支雪茄,烦躁地来回踱步。整个房间弥漫着烟雾,气味非常刺鼻。突然,他捏灭雪茄,下定了与达尔朗合作的决心。后来谈起此事,艾森豪威尔说:“我知道这是个必须立即在当地处理的问题,要是把它提交华盛顿或伦敦去处理,将会被他们的讨论延误时机,这意味着付出流血和苦难的代价。”

艾森豪威尔下令,让美国将军克拉克与正在阿尔及利亚的达尔朗谈判,迫使他命令在卡萨布兰卡和奥兰的法军停火。11月9日,克拉克奉艾森豪威尔之命,在阿尔及尔圣乔治大饭店与达尔朗谈判,要求他发布停火令。在美军的强大压力下,达尔朗宣布停战。

9日,弗里登少将指挥的“中部”特混舰队仍无进展。双方已经激战了几天,直到11月10日,美军装甲部队从南部突人奥兰,逼近法军司令部。中午,奥兰法军宣布投降。

战斗异常激烈,艾森豪威尔不断收到美军战斗顺利的战报。可是,艾森豪威尔却非常气愤,因为法西斯德国才是真正的敌人,他不想把子弹浪费在法国人身上。最糟糕的是,每失掉一分钟就意味着会贻误在突尼斯的战机。艾森豪威尔只想让法国人停火,立即向东推进。

巴顿成为全军关注的焦点,他在西部的进攻遇到相当大的抵抗。艾森豪威尔非常担心摩洛哥,11月10日,艾森豪威尔在给巴顿的电报里,将心中的烦躁表露无遗。电报里写着这样的话:

亲爱的乔治:

奥兰和阿尔及尔都成为囊中之物。

现在,唯一的“硬核桃”在你手里。请问你还在等什么?快点儿把它砸碎吧!艾克艾森豪威尔焦急地给留在伦敦的参谋长史密斯打电话,他说:“如果巴顿明天中午拿下卡萨布兰卡,我就为他请功,申请三星中将的军衔。”

实际上,巴顿已经开始砸“硬核桃”了。后来,摩洛哥的守军无法抵挡进攻,又听到了达尔朗停战的消息,所以也宣布投降了。于是,美军登上摩洛哥海岸,占领了卡萨布兰卡。

11月11日早晨,法国人和盟军全面停火。盟军登陆北非进展得相当顺利,损失不是很大。

盟军内部的分歧

虽然达尔朗同意停火,但仍然拒绝指示突尼斯的维希法国部队抵抗德军。而此时,希特勒给法国维希政府施压,要求他们同意德军在突尼斯登陆。在希特勒的压力下,维希政府答应在西西里岛和撒丁岛为德国人提供空军援助。11月9日,维希政府宣布,正式与美国断绝外交关系。不久以后,希特勒迅速派空运精锐部队和坦克部队去突尼斯,11日早晨,意大利的6个师和德国的机械化部队占领了法国的“自由区”,维希政府垮台。

艾森豪威尔最关心的是向突尼斯进军,和德意法西斯军队作战。他说:“一切都取决于突尼斯的法国人。只要他们头脑清醒,我们可以避免好几个星期的战争。而且还可以避免付出生命和物资的代价,为向突尼斯进军营造一个可靠、稳固的后方。”为此,艾森豪威尔准备与达尔朗合作,不管他多么声名狼藉。此时,达尔朗的态度也有了变化。艾森豪威尔决定立即准备,促使与达尔朗尽快达成协议。

11月13日,艾森豪威尔从直布罗陀飞到阿尔及尔,会见了达尔朗,并签署了“达尔朗协议”,该协议任命达尔朗担任北非高级专员。经过罗斯福和丘吉尔的批准,达尔朗协议正式生效。艾森豪威尔表示,只要法军和平民听从达尔朗的命令,盟军不会干涉法国对北非的行政控制。但艾森豪威尔在协议中强调,这只是他代表盟军签署的军事协议,美英两国政府没有任何形式的政治承认。

达尔朗声明说,他将在北非承担全部政治责任,同意让盟军在北非自由行动,利用港口、铁路和其他设施。他还向法国海军下达了命令:土伦海军决不能让舰艇落人德国人手中。当德国人前来夺取法国舰队时,看到的却是让人难以相信的场景:土伦港的军舰都被炸沉了。原来,法国海军为了不让军舰落人德国军队和盟军手中,海军指挥官下令炸沉了军舰。艾森豪威尔称之为“令人同情但毫无意义的自杀”。和达尔朗的合作,使“火炬”行动进展迅速。阿拉曼大捷之后,盟军很快就占领了除突尼斯以外的北非全境。

尽管如此,达尔朗协议还是遭到了人们的非议。在达尔朗协议公之于世之后,在英国、自由法国内部、美国舆论界,都引起了强烈的不满,谴责之声铺天盖地。许多人把协议称为卑劣肮脏的勾当。人们本来以为盟军进入北非后,那里将掀起一场反对纳粹控制下的维希政府统治的暴动。结果人们失望了,不但没有暴动,反而签订了一个在他们看来不可思议的、龌龊的协议——盟军与他们不共戴天的敌人签订的协议。因此在他们心目中,北非登陆的胜利、阿拉曼战役的胜利,也因此黯然失色。

史密斯从伦敦打电话给艾森豪威尔,说英美上层社会中的不满情绪日益严重。虽然史密斯早就料到会出现不满情绪,但绝对没有想到批评会如此猛烈。为此,艾森豪威尔失去了良好的公共关系,人们攻击他是一位头脑简单的将军,他感到难过极了。司令部办公室里,艾森豪威尔望着桌上的一大堆报纸发呆,久久说不出话来。翻开报纸,总能看见长篇累牍的关于“达尔朗协议”的报道。艾森豪威尔是法西斯主义者、百姓的敌人、头脑简单的将军等刺眼的标题,令他头晕目眩。他的脸色很难看,强忍着怒火,把视线从报纸上移开。艾森豪威尔打开了收音机,一阵和谐的旋律飘进耳朵,他的心情放松了许多。然而,音乐过后,他的怒火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3)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巴顿(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巴顿(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人类五千年的战争史上,曾涌现出许多叱咤风云、功垂青史和富有传奇色彩的优秀军事将领。在他们中间,有一位被誉为“热血与豪胆”的将军,他以其鲜明的个性、敏锐的感觉、娴熟的战法和高超的指挥艺术导演出一幕幕战争活剧,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思和争论。他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杰出将领、陆军四星上将巴顿。
  •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2)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5)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中国古代圣人传

    中国古代圣人传

    中华文明史上曾产生过许多杰出的圣贤哲人,其作为、其思想、其成就一直对后世有着重大影响,不仅为华夏各民族所尊崇,而且在世界文明史上亦有重要地位。组编《中国古代圣人传》一书,旨在为进一步传播、交流、弘扬华夏文明做贡献。
热门推荐
  • 天峫神兵

    天峫神兵

    南宫家废物南宫诀羽之子--南宫林诺,天劫将至,被天邪附体,成为一代邪神,由于从小没有见过父母,所以天生寡言,最后居然是一场阴谋!尚重天上,为了在这个世界上能生存下去,所以学会了生存之道,在这个世界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征程!
  • 神级农民系统

    神级农民系统

    新书《惊奇道人》已发,跪求新老读者支持。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情迷妖孽师兄:闺秀来袭

    情迷妖孽师兄:闺秀来袭

    “上穷碧落下黄泉,不管你去了何处,我必随了你去的……”他情意绵绵道。“上天我恐高,入地我怕脏,咱小孩子家家的,便老老实实地在地面上待着吧!”她踮着脚尖,拍了拍他的头道。她,本是娇娇弱弱一闺秀,奈何爹爹不疼、哥哥不爱,竟将她送往荒山野岭去拜师。奸师父笑里藏刀将她哄,众师兄恃强凌弱把她欺,妖孽皇子仗势欺人将她骗。“容儿,你忘了我吧……”什么?还想甩了她?他敢!且看她心思细腻降师父,智勇双全斗师兄,浓情艳意驭夫君,风光无限霸天下!
  • 如何纪

    如何纪

    农村出身的一介书生张向北,阴差阳错地娶了副市长苏剑的女儿苏书慧,此后一路青云直上。妻子的“优雅、端凝、雍容”在他看来只“适于堂皇的客厅”,缺少他要的“闺帷中的旖旎情致”。苏剑的妻子,这个“万千宠爱集一身的市长夫人”趁着每月到郊外圆月寺上香,奔赴与情人的约会,她渴望的是激情,是“疯狂的,惊艳的,生命的华彩章节”。作者将笔触深入个体家庭“幽暗的内核”,从副市长苏剑父女两代人表面光鲜的婚姻中探幽发微,直击暗疾丛生的人性。
  • 你的旧爱,他的新欢

    你的旧爱,他的新欢

    婚姻该是女人的另一个天堂——世界在他身后,原来那么的辽阔。陆言恒这三个字,对若若来说,就是一切。你怎能说不爱就不爱。“陆言恒,告诉我,这是你的决定么?”他却连话都懒得再说一句。“陆言恒,我签字就是了。”他抬了抬冷峻的眉眼:“好。”林若若笑了笑,温暖安定:“言恒,如果我说,我怀孕了,你······”“不可能。这方面的安全措施我一向做得很好。”林若若带着满身的伤痛跑到丽江,中国的艳遇之都,完全是因为许棠的唆使:“全中国又不是只有陆言恒这么一个男人,若若,去丽江吧!寻找一段美好又浪漫的二婚!”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一点一点的从生活,慢慢进入生命。绅士,俊朗,专情。那个时候的她,颓废不安,亮晶晶的眸子里装满的全是灰败,看上去脆弱不堪。即使你曾给过我伤害,我如今依然相信爱情。陆言恒,现在你的眼里,我只不过是旧爱罢了;但世界这么大,谁又知道下一秒,我会不会成为别人的新欢。我虽然爱过你,可是已经学会放下了你。可是后来,是谁步步紧逼不容抗拒。嫁给他的时候,她20岁。离婚的时候,她不过25岁。
  • 重生纣王玩转封神

    重生纣王玩转封神

    一个宅男,玩着封神系列的最新款网游,意外回到了殷商末年的修真世界,以最大反派“纣王”的身份重生。老天爷很讲原则,给了“宅男版纣王”一项大福利:游戏系统代替了他的心脏跃动。从此,他能出入封神游戏空间,调用游戏技能和材料,召唤游戏宠物……。“金手指”给力,他绝对不允许亡国身死的命运最终降临!他要进行划时代变革,他要改写封神榜,他要实施以哪吒、雷震子为首的神仙养成计划,他要拯救以妲己为代表的全天下迷途少女……
  • 重生之大文豪

    重生之大文豪

    重生与地球相似的异界,脑中平白无故多了一个搜索引擎。他写的《陆小凤传奇》、《楚留香传奇》让武侠小说重新焕发新的活力。他写的《福尔摩斯探案集》、《东方快车谋杀案》被众多侦探迷奉为经典。他写的《凡人修仙传》、《斗破苍穹》连续蝉联月票榜。他写的《人性的弱点》全球卖出九千万册,被纽约时报评为“除了圣经最精彩的书”。他写的《机器人系列》,创造了著名的‘机器人学三大法则’,被称为科幻圣经。他写的《变色龙》、《一碗清汤荞麦面》、《最后一课》等等多次被选作语文课本教材。他写的《达芬奇密码》、《傲慢与偏见》等名著,被多次改编为电影。他写出了无数经典歌曲,无数经典的剧本,还画出了无数热血漫画。“他的出生,是自上帝创造人类之后,世界史上最伟大的事情,将他那颗大脑等价兑换,所得到的金币足可以买下整个米国,他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之王!”——《时代周刊》
  • 穿越之红颜泪

    穿越之红颜泪

    梦瑶被选为幸运者穿越到异时空汉朝的宁国,参选秀女,巧遇当今皇帝萧墨轩,彼此不和的双方暗生情愫,自尊和骄傲让他们不能正确看待对彼此的爱意,双方僵持着,在小人一次次的布下的陷阱中伤害对方。梦瑶绝望地离开,同时也带走了墨轩的心。在分开的时间里,从旁人口中得知彼此的消息,跟随对方或喜或忧,辽国太子诸葛芷见梦瑶对墨轩依旧不能忘怀,反而愈加发现用情之深。遂决定发动大规模战争,彻底把宁国打败,把墨轩打败,把梦瑶的心抢过来。不想在战役中带着梦瑶逃跑,反而在逃跑过程中促进了墨轩和梦瑶情谊的发展。当时梦瑶已经身中剧毒,绝望的诸葛芷,最终选择死在墨轩的手上、梦瑶的面前,让她记住自己放手的样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走向孤独

    走向孤独

    胡杨红柳从此烙印在心的深处,成为一种生命感觉。我从大地之上、之中得到的启迪,我把相当一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田野调查上,由此而发出的思之种种,应是我写作生涯中最值得庆幸的一段历程,更确切地说是河西走郎以西,至少在这举世滔滔皆言利的年代,我曾在旷野中呼告守望,了解中国土地荒漠化、江河与湿地等关于生态环境的状况,我没有变得更为浅薄,风沙线和干裂的土壤以及大漠戈壁,但,深刻与高贵是谈不上的,大约有十七八年了,尤其是和大地之上的万类万物相比,我怎么能连根带叶地理解一根小草?我该如何去感觉在荒漠中兀自高大,走得最多的是西部,而到了秋天那叶子金黄得醉人的独树胡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