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9900000011

第11章 战争中的新星(1)

艾森豪威尔终于被分配到军中,总算如愿以偿。他工作十分忙碌,经常要带领部队到野外演习。他说:“在军中,我的事情很多,忙得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从来没有连着睡过两小时。虽然很累,但与部队在一起我总是非常快乐。”

备战的日子

第二次世界大战愈演愈烈,美国各地都在积极训练后备军,参与战争的迹象越来越明显。1940年2月,艾森豪威尔一家回到美国。玛咪非常高兴,因为终于摆脱了那个又潮又热的地方。艾森豪威尔并没有玛咪想得那么简单,回国对他而言,不仅摆脱了糟糕的环境,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自己能参加战争的希望。作为一名职业军人,他两次错过了参加潘兴将军远征军的机会,甚至连“一战”的枪炮声都没有听见过。而这次,希望就在眼前,他非常渴望从事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艾森豪威尔非常适合军队的各种工作,因为他思维敏捷、反应灵敏、熟悉军队的各项业务。

回国之后,艾森豪威尔终于如愿以偿。他被派到驻加利福尼亚的第15步兵团担任副团长,并兼第一营营长,他的工作主要是帮助训练新兵。艾森豪威尔对新任务非常满意,他终于摆脱了长达8年的办公室参谋或助理的工作,不用再从事制定军事计划的工作了。与士兵和武器打交道,从此和部队在一起生活,他兴奋极了。这一年,是艾森豪威尔从事军旅生涯以来最舒心的一年。他在写给朋友杰罗的信中说:“我经常要带领部队到野外演习,工作十分紧张……我晚上都冻僵了。太忙了,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我从来没有连着睡过两小时的觉。虽然累极了,但是这种生活真好!与部队在一起,我总是快乐的。”他在给另一位好友奥马尔·布雷德利的信中说:“我现在过得非常愉快。像军队中其他人一样,我的事情很多,问题成堆,但这种有趣的工作令我很快乐!”

此时,艾森豪威尔的家庭生活也是幸福美满的。回国后,玛咪的健康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他们的家又成了俱乐部,玛咪和以前一样热情地款待客人。令艾森豪威尔夫妻自豪的是,儿子约翰被选派到西点军校学习。在选拔考试中,他得了95分,排名第一。儿子如此争气,玛咪在与客人聊天时有了新的内容。艾森豪威尔觉得脸上增光,连走路都挺起了胸膛。

其实,艾森豪威尔完全没有必要刻意挺起胸膛。50岁的他,身体依然非常结实,看上去就像只有40岁。野外生活和部队繁忙的工作,使他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尽管已经有50岁了,但他的体型仍然像运动员一样健美。他浑身上下都透着生气,走路时步履轻松,双目炯炯有神。美中不足的是头发稀少,只有几缕浅棕色的头发披在后脑勺和脑袋两侧。

为了适应战备需要,美国在加紧扩充和训练新兵。战争一旦爆发,训练的部队必须能够承担防御敌人袭击的任务,而且还要作为回击的先锋力量。美国全军上下都在为这一目标而努力。这项任务在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的领导下进行,计划在1939年至1942年之间,军队的数量由19万扩充到500多万。而且这支军队全部采用全新的装备,在组织、纪律和战术方面将进行彻底改革。

在组建新军中,艾森豪威尔恪尽职守,一天工作长达18小时,每周工作7天。他亲自制定训练时间表,给新任命的下级军官上课,进行视察,领导全团进行野外演习,研究欧洲战争的经验教训,同时改进部队的装备和战略战术。

艾森豪威尔要求非常严格,对士兵他从来不迁就,他认为那样不能实现训练目的,不能鼓舞和保持士兵的高昂士气。在训练过程中,艾森豪威尔尽量从实战需要进行训练。他觉得只有坚持让已经精疲力竭的士兵们继续操练,才可以暴露出弱点。这对将来参战是有好处的,平时多流汗,战时就会少流血。在作风方面,艾森豪威尔特别痛恨军人的拖拉懒散,他认为这是很坏的习惯,特别是正规部队绝对不能有这种习惯。当看到军官们办事瞻前顾后、磨磨蹭蹭时,他总是无法抑制心中的怒火。他要求士兵,特别是军官,必须机智灵活、快速积极、全力以赴地去做好所有的工作。因为在战争中,任何事情都是十万火急、不容延误的。为了提高军官们的素质和水平,艾森豪威尔费尽心思,制定了多种训练计划。虽然艾森豪威尔对士兵严格要求,但他不管走到哪里都能无拘无束地与士兵们打成一片,倾听他们的意见,为他们解决问题。为此,他深受士兵爱戴。

艾森豪威尔认为军官中无能的人淘汰得越早越好。他发现很多军官在和平时工作得很出色,但在战时却不符合要求。之所以这样,就是他们经受不了战时精神和体力的严峻考验。艾森豪威尔让他的部队进行艰苦的训练,主要是为了发现哪些军官可以一连很多天睡眠不足却能挺得住,哪些人在不断地做出决定和执行决定后仍能保持饱满的情绪和旺盛的斗志。经过艾森豪威尔的严格训练,原来军队的13000名军官全部达到了要求。

1940年9月,艾森豪威尔收到驻本宁堡的第二装甲旅旅长巴顿的来信,非常高兴。巴顿在信里告诉艾森豪威尔,很快要成立两个装甲师,这在美军历史还是第一次。巴顿有希望指挥其中一个师,他不知道艾森豪威尔是否愿意在他的领导下工作。艾森豪威尔立即回信说:“这太好了。我想在你的师中指挥一个团。这或许是奢望,我差不多还有3年才能得到上校军衔。但是我有信心能很好地指挥一个团。”巴顿回信说:“我要请你担任参谋长或者团长。你可以告诉我,你想担任哪一种职务,我们在一起会成功的。”

艾森豪威尔害怕接到陆军部的调令,因为他当参谋官时享有很高的声誉,很可能有人请他去当参谋,从而使他失去上战场的机会。许多在各地任职的朋友告诉他,曾有很多将军寻求他担任师、军的参谋长。一想到1918年他曾两次失去参加战斗的机会,他就痛苦得不能忍受。艾森豪威尔想在巴顿的领导下指挥一个装甲团,而不想去做参谋工作。于是,他向在华顿盛的马克·克拉克求助,请他去见参谋长,希望能进入装甲部队。他曾在日记中写道:“我的野心就是指挥巴顿手下的装甲团。在别人看来,我可能是个自负的人,但目光远大是没有错的,只要能在装甲部队任职,我就非常高兴”。

1940年11月1日,巴顿将军再次写信要求艾森豪威尔赶紧申请调动,他说,很快这个军将有10个新来的将军,要是有门路,你就赶紧想办法吧。艾森豪威尔非常着急,他只是一个中校,怎能与将军竞争?他心里很清楚,自己的军衔太低,即使申请,也肯定会遭到拒绝。他曾写信给陆军部的一个军官发牢骚说,他很吃惊,对军衔这类事情这样苛求。一个毕业25年的人,只差两年半就可以得到他的银鹰肩章,为什么不调整一下军衔?这样的话,陆军部就可以把他调到想去的地方。

1940年年底,艾森豪威尔收到在陆军部计划处担任副处长的杰罗的电报。邀请艾森豪威尔到作战计划处工作,并要求艾森豪威尔立即回电。

一想到去华盛顿担任参谋,艾森豪威尔就感到难受。他给杰罗写了一封长信,他对杰罗的信任表示感谢,而且非常愿意杰罗做他的上级,但如果可以选择的话,他情愿留在部队。如果不能选择,他会在作战计划处认真工作的。当时想要他的人很多,艾森豪威尔成为很多将军争抢的人。1940年11月,驻路易斯堡的第三师师长汤普森向马歇尔将军请求派艾森豪威尔担任他的参谋长。马歇尔与杰罗商议后,同意了汤普森的请求。最终,他还是被安排在参谋的位置上。艾森豪威尔沮丧地说:“我又一次拿起了笔,而不是枪,一直以来我都在躲避参谋这个职位,然而陆军部没有一个人听我说话。”虽然因为当参谋长他成为高级军官的左膀右臂,但并没有减少他对参谋工作的厌恶。他说:“我渴望指挥部队,哪怕只有几个兵我也愿意。我早就厌烦了参谋工作。”尽管艾森豪威尔这样说,但他在做参谋工作中并没有丝毫懈怠。

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将军很清楚艾森豪威尔的能力,1941年3月,他派艾森豪威尔到第9军任参谋长,整个西北地区全部都是第9军的驻地。3月11日,艾森豪威尔被晋升为上校,这是他一生中最高兴的晋升。取得如此尊贵的军衔,艾森豪威尔觉得是值得庆祝的。按照惯例,获得晋升的军官都要为同事举办一场聚会,让他们吃喝玩乐’,艾森豪威尔很乐意请客。聚会的时候,他很欣慰,高兴得差点儿将闪亮的新徽章别在了身上。

1941年6月,艾森豪威尔接到了新任命。马歇尔派他到第3集团军担任沃尔特。克鲁格中将的参谋长。6月底,艾森豪威尔一家动身到第3集团军司令部所在地休斯敦就职。7月1日,艾森豪威尔一家抵达休斯敦。这一天对艾森豪威尔一家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在艾森豪威尔和玛眯结婚25周年的纪念日里,他们又回到了当初结婚的地方。艾森豪威尔送给玛咪一块镶有钻石的白金手表作为礼物,这是他用在菲律宾积攒的钱买的。玛咪非常喜欢这块手表,在她后半生一直戴着。玛咪非常高兴又回到了熟悉的、充满美好回忆的地方,而且她的丈夫现在是上校,他们有资格住一幢非常漂亮的房子。房子是带花园和草坪的旧式砖房,四周还有遮阴的走廊。

按照军队的规定,上校可以配一名勤务兵和一名副官。艾森豪威尔平生第一次有了勤务兵。在布告栏,玛眯贴了找一名勤务兵的启事。一位曾在纽约当侍者的士兵成为艾森豪威尔的勤务兵,人们都叫他米基。他的勤快和忠诚很快赢得了玛咪和艾森豪威尔的喜欢。作为艾森豪威尔最信任的勤务兵,米基陪他度过了整个“二战”。艾森豪威尔亲自挑选了自己的副官,他选中了欧内斯特.R李中尉,大家都亲昵地叫他特克。艾森豪威尔对这位副官非常满意,不久办公室里诸多事务性工作都由他来做。

1941年8、9月期间举行的路易斯安纳演习,是美军参加“二战”前举行的规模最大的军事演习。演习计划是红蓝两军的“战争”,即克鲁格领导的第3集团军是蓝军,他领导24万人“侵入”路易斯安纳;利尔将军的第2集团军是红军,他以18万之众“保卫”路易斯安纳。经过激烈的“战斗”,第3集团军按照艾森豪威尔制定的计划,包抄了第2集团军,迫使其撤退,蓝军大获全胜。马歇尔进行这样大规模的战争演习,主要是为了找出装备上的缺陷和训练中的不足,同时也为了发现军官中有才能的人。最终,他达到了目标。

为了筹划这次演习,艾森豪威尔花费了很大的精力。他几乎不睡觉,每天都忙于视察各个连队的准备情况。令他伤脑筋的是他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去连队下达各种具体指示,因为他发现有些领导不称职,根本没有按照要求去做。

演习期间,部队要不断转移,这使伙食成为比较麻烦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艾森豪威尔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当他得知一位名叫马蒂·西尔德的厨师发明了一种便携式移动厨房,可以解决问题时,他便立刻亲自去视察。西尔德本来以为视察是例行公事,他没有想到艾森豪威尔那么认真。

演习开始以后,艾森豪威尔就一直住在宿营地的帐篷里。整个演习过程中,他的帐篷成为高谈阔论的场所。军队中的各级军官都喜欢到他的帐篷里来,他们进行严肃的讨论,偶尔也大发牢骚,甚至会说一些黄段子。不管他们谈论什么,艾森豪威尔总是欢迎他们,即使谈论占用了艾森豪威尔有限的睡眠时间,他也毫无怨言。他习惯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从他们的牢骚中发现问题。艾森豪威尔发现士兵、军官们发完牢骚以后,他们工作得比以前更卖力了。因此他总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路易斯安纳演习是1941年最引人注目的大事,被广泛报道。《纽约时报》军事记者汉森·鲍德温报道说,如果是真的战争,利尔的部队就被消灭了。在专栏《华盛顿巡礼》中,罗伯特和德鲁·皮尔逊报道说,是艾森豪威尔构思并制定了击溃第2集团军的战略计划。罗伯特还对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艾里克·塞瓦莱德说,要特别注意一位叫艾森豪威尔的上校,他比别人更懂道理。于是,记者纷纷聚集到艾森豪威尔的帐篷里,来采访演习的相关事情。这些记者大部分都是热血青年,他们也渴望了解如果美国参加战争,国家将会面临什么处境。记者们被热情、坦率、平易近人、风趣幽默的艾森豪威尔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们说,他这里不但是一个坦率交谈的地方,而且是一个放松的地方,有时甚至可以喝上一杯、听到一些不文雅的笑话。塞瓦莱德后来回忆说:“艾森豪威尔是个思维敏捷、精力非凡的人。”

面对铺天盖地的宣传,艾森豪威尔非常谦虚。他真诚地说:“我不明白为什么会得到这些荣誉,这应该属于克鲁格将军。”这位谦逊的秃顶上校,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41年9月,艾森豪威尔被提升为准将,贺信像雪片一样飞来。他在授衔仪式上向国旗致敬的动作被记者捕捉到,他们通过电讯将照片发送到全国各地。照片上的艾森豪威尔魅力无穷,这时新闻界和美国人民才发现艾森豪威尔竟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上相的人之一。一位叫艾克斯尔·尼尔森的朋友写信给他,请他送一张有亲笔签名的照片。艾森豪威尔回信了,他在信中风趣地写道:“想到有人要我的照片,我打算立刻寄出去——要是你改变主意就糟糕了。难道你就不想要五张或更多吗?”

演习结束后,艾森豪威尔返回圣休斯敦堡的驻地。军官们坚持列队欢迎艾森豪威尔的凯旋归来。艾森豪威尔表示反对,可是军官们坚持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敬意。事后,艾森豪威尔给在华盛顿的克拉克写信说:“我历来反对这类事情,可我毫无办法阻止他们这样做。”

演习结束后,艾森豪威尔进行了认真总结。他接受了专家麦克奈尔德的建议,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装备、通信、训练、下级军官的选拔和高级指挥官的任命上。在他给总参谋部杰罗的信中,道出了对高级军官的担忧。他说:“在这支军队中,每一位高级指挥官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带领一支部队达到高水平的训练标准,是需要巨大的精神力量和魄力的。只有不动摇决心的人,经过高度专业训练才能成功。实际上,这些品质很难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有些军官很有能力但缺乏魄力,而另外一些军官则相反。作为高级指挥官必须要有铁石心肠去开除不称职的军官,即使是朋友也不能例外。”后来艾森豪威尔成为高级指挥官,他才认识到这么做会有多困难。在整个战争中,他最痛苦的就是解除他的同学或朋友的作战指挥职务。

同类推荐
  • 血胆将军:巴顿

    血胆将军:巴顿

    《血胆将军·巴顿(插图版)》: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追思文化大师

    追思文化大师

    现在,一个新的世纪已经毫不迟疑地来到了我们的面前。经过差不多一百年的努力,中国终于赶上了世界前进的步伐,从积贫积弱中崛起,成为我们人类大家庭中最有活力、最有希望的国度。就人类的发展历程来说,一百年的时间不算长,而对于中国来说,二十世纪的一百年却是非常之关键、非常之重要的。没有这一百年的努力变革,中国将仍然像沉睡的病狮一样,不能振作,难以进步。
  • 李勣:与大佬们过招的日子

    李勣:与大佬们过招的日子

    茫茫乱世,英雄逐鹿。纷纷义族,几易其主。在名将如星河般的隋末唐初,为什么他能历事三朝,出将入相,屡经变故屹立不倒,最终成就不朽事功?
  •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全传

    本书立足翔实史料,以杜月笙一生的事迹为主线,力求再现杜月笙跌宕起伏、极富传奇的一生。黑白两道纵横任我,亦正亦邪毁誉由人,20世纪初的大上海繁华兴旺,风云诡谲,许多人带着梦想赤手空拳来此闯荡,能出人头地的却只是凤毛麟角,上海滩教父杜月笙就是其中一个。他慷慨大气却又狡诈多端,为人豁达却又投机钻营,体恤民情却又心狠手辣,他的性格亦正亦邪,行事亦黑亦白,一生不曾加入任何政党组织,却始终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纵观三百年帮会人物,杜月笙实属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集大成者。
  • 韩非子权术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韩非子权术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热门推荐
  • 霸道校草霸道爱

    霸道校草霸道爱

    “抬起头看着我!”一声很温柔的声音响起。这声音不大,却引来了一群同学的围观。“抬起头看着我!”见我并未抬头,他再次开口。为了能早点脱离,我慢慢的抬起头,一怔,天哪,怎么会是他,他可是我们学校公认的校草级的男生宫陌涵,我撞到了他,我居然撞到了他,该怎么办……“我,我,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害怕的连说话都连串不起来。宫陌涵扼住我的下巴,让我的眼睛直视着他,然后眇了眇周围围观的同学们嘴角扬起淡淡的一抹笑意:“伊怜梦,做我女朋友,我喜欢上你了。”很简单的一句话,白痴都能听得懂。
  • 农女的秀色田园

    农女的秀色田园

    池莲蓬穿越而来,成为贫穷农家院里的小农女。两年,好不容易家中安定,娘亲身怀双子,却不想,坏事接踵而至——爹爹伤病卧床,舅妈贪财无情,村民耍赖撒泼,家中拮据难捱。当困难到来之时,小农女也当自强不息,奋起迎战!————莲蓬夜半数家产,薄田茅屋——银子没多少?苦逼!娘亲身怀双胞胎,不能劳作——据说是男胎?好事!爹爹意外摔断腿,卧床养伤——没有劳动力?惨了!姐姐出门遭欺负,大打一架——媒婆不上门?愁人!亲戚上门来撒泼,打人骂架——仇恨值满格?记着!————池莲蓬握拳,有了银子好办事,咱要致富:八岁稚龄太小?没事,姐姐先上!创业资金没有?没事,山里去找!恶霸流氓捣乱?没事,溪头顶住!——【溪头卧剥莲蓬】——溪头:莲蓬,我眼中都是你。莲蓬:猪头,我衣服都湿了。溪头:莲蓬,我帮你。莲蓬:溪头,你剥我衣服干嘛?溪头:娘说,洞房花烛夜,溪头剥莲蓬。莲蓬:。。。——这故事还可以这样介绍——这是一个叫莲蓬的农女发家致富,同家人一起对阵各种极品的过程。也是一个叫溪头的农夫抓耳挠腮,终在洞房夜如愿卧剥莲蓬的故事。——且看小农女如何打造属于她的秀色田园!——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夏了夏天

    夏了夏天

    曾几何时,少年和少女们不知忧惧地穿梭在夏日校园,升学率、排名等词汇只是生活的镶嵌,真正连绵成广阔世界的是真实、单纯与爱。总有人说,初三能让人一夕成长,但是,这样的成长,是否也是最后青葱岁月的心灵的祭奠?少年和少女们在校园里穿行,分数已经成了生活的镶嵌,充盈他们的是真实、单纯与爱。只是最后,他们终将离开。
  • 首富

    首富

    本书描写的是一群传说中的人们。他们都是各在自国家中最富有的那个人,那个被神话笼罩,被颂歌环绕,被嫉妒淹没的人。本书将还原他们的创业历程,致富秘诀和神秘生活。同时还将告诉你,这些首富,其实都是一个个可以被逼近和超越的人。
  • 穿过骨头爱上你

    穿过骨头爱上你

    我不知道我与桃笙之间的爱到底是雾是树还是旷野,我只知道离开他的日子里,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念他。我忧伤因为我心中的爱。它像藤蔓一样,纠缠得我不能自拔……桃笙,我从未奢望,有一个人会不计较我的过往,而真心真意爱上皮囊后的这具朽骨。有时在想,我们的初遇,我忘掉了。你会不会也这么把我忘得一干二净呢?或许对你来说,记住我这样一个无足轻重的白骨妖精无甚好处,尽管我想留在你的记忆里……或许你的话是我想太多了,或许我是不清醒。我把自己画进了一个时空的圈子里,画地为牢,然后就这么固守着对你的心存希望。我是不是很傻?那天晚上睡着之后我习惯性的转身,然后顺理成章抱住你的脖子。听你说,乖,安心睡,有我在。你嘴角柔软的弧度,温暖的掌心,十指相扣,所有的都是我所期待的……作者话:这是一个幽默搞笑而又抵死缠绵的爱情故事。(当你看够婴儿看够未成年看够不伦看够虐恋,你不妨点开此文,它将带给你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凌歌的作品:[完结]《顺手牵‘狼’》:[完结]《钦差女国舅》:[完结]《殿前欢》:(此文已入半价书库)假如你喜欢凌歌的文字,假如你相信凌歌,请注册会员收藏以及推荐投票,你的支持,永远是凌歌的动力!!我的圈子我做主:http://m.pgsk.com欢迎亲们加入探讨!~~~~~~~~~~~~~~推荐好友无意宝宝的火文:《七夜宠姬》~~~~~~~~~~~~~~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荧河踏浪

    荧河踏浪

    本书收录了作者21篇新闻作品。其中1-8篇是作者在黄石人民广播电台实习期间采写的部分新闻稿件,除了在电台播发外,还被《黄石日报》刊发。9-21篇是我到湖北电视台工作后留存的部分稿件。
  • 小孩妈咪

    小孩妈咪

    点进来的亲请注意,本文绝非小白文。喜轻松小白文者,可以绕道走,(*^__^*)嘻嘻……本书简介和内容略有差异。【场景一】“你怀了我欧阳家的骨肉,我要娶你为妻。”欧阳逸辰盯着面前一张洋娃娃般的面孔,冰冷开口。麦小穗翘首凝望眼前帅死人不偿命的大帅锅,眼冒桃花,口水泛滥;“嘿嘿,我们是不是在哪儿见过啊?麻烦您提个醒儿。”【场景二】温热的水流喷洒在高大健美的身躯上,水珠儿顺着纹理分明的肌肉蜿蜒而下,男人随意的把一头黑色短发抚向脑后,大手在如雕刻般的五官上一划而下,成功拭去脸上的水珠,眼神却不经意瞥到磨砂门板上透明处的一双“色迷迷”偷窥的大眼睛。四目相对。“彭!”一个站不稳,娇小的身躯从椅子上重重跌下,摸摸摔得生疼的小屁股,低声诅咒一下该死的硬质地板,抬首回眸,却见一具模特般的健壮男性躯体赫然屹立在面前,上身袒露,腰间只简单系了白色的大毛巾,没擦干的水珠儿顺着微微泛着古铜色的肌肤蜿蜒而下,欧阳逸辰冷冷的站在小穗的面前。“嘿嘿,我就是路过,听见洗澡间里有水流声,然后……我绝对不是故意的哦,我就是……就是……”就是特意搬了个椅子好更方便看而已。“你要干什么?”紧紧的护住自己的小身躯,看着直直逼近的欧阳逸辰,小穗踉跄着后退到一个墙角,心中微微一颤。仿若根本没听见她的话,大手轻轻滑过她小巧的下巴:“你应该把这个先擦掉……”呃~~口水……【场景三】“我们离婚吧。”他直视着面前已经惊慌失措的人儿,眸子里不带一丝温度。一瞬间,大脑一片空白,怔怔的望着眼前深爱的男人,不敢置信:“是为了她么?”【场景四】“麦小穗,当年的分离是迫不得已,今日你休想再逃脱我的手心!”“破镜即使重圆,仍然留下难看的疤痕。纵使你追我到天涯海角,我亦难改初衷。”【场景五】“妈咪,我们再要一个爹地好不好?”天使般的小脸庞,亮晶晶的眼睛里闪耀着渴望的光芒。“小蔷已经有一个爹地了啦。每个小朋友都只能有一个爹地的,不可以要第二个的。”多年的风霜,洋娃娃般的面庞中多了一丝成熟的风韵。“可是为什么思晨姐姐有两个爹地呢?”“这个……”浅浅的女儿国圈子开通啦,欢迎大家去做客(*^__^*)嘻嘻……网址:http://m.pgsk.com/1215332本文暂定为一天一更,心情好时两更,偶而抽风三更!推荐好友的文:(排名不分前后,内容绝对精彩!)穿越之嫁给傻王爷魅惑宠妃诱冷君独爱杀手夫君皇后哪里逃吸血女王绝世小帝师独霸大亨狼心极品财迷王妃老公,我错了
  •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袁益民先生在教育评估体制创新方面所做的这一研究是一项有益的尝试。《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从我国教育评估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问题出发,以比较开阔的视野,分析描述了教育评估体制的一种新的愿景。论述中既有一般性的介绍,也有深入的分析;既有心得体会,也有理论反思;既有现实感言,也有真知灼见;既有问题的探讨,也有具体的建议,相信该项研究将能引发更多对于教育评估方面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