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800000031

第31章

第2篇第7章第1节能源安全不容乐观 (2)

而且我们也看到,美国在掌握中东石油控制权的同时,正逐鹿中亚、非洲;日本也在积极加强同海湾、中亚以及非洲国家的关系,它的能源外交可谓是有声有色;俄罗斯不仅力图重返中东,而且还加大了对中亚石油的控制力度;欧盟有些国家不顾美国对两伊的遏制与制裁,积极寻求进入伊朗能源业,甚至与伊朗达成合作协议。目前,东北亚的日本99%以上的石油依靠进口,韩国对石油的需求多年来一直随着经济发展的增长而增长,朝鲜虽有煤炭,但缺乏石油。美国著名能源问题专家K.E.卡尔德把从东北部富有能源的萨哈林穿过朝鲜经日本到中国缺乏能源的福建和广东省称为“东北亚弧形危机地带”,认为由于地缘政治结构和自然资源的差别,能源对这一敏感地带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可能造成大国对抗,加剧地区紧张,也有可能通过新的合作,化解各国之间的矛盾。

长期以来,无论从石油储量、产量还是出口量来看,中东都是世界上石油集中化程度最高的地区。如果来自中东的石油出口被切断,对石油进口国的影响无疑是严重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中国石油进口量越来越大,进口越来越集中于中东的情况下,中东石油对中国的影响也变得越来越大,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未来10~15年内,中国油气的对外依存度将会越来越大,因此,中国迫切需要建立起全球范围内的能源供应体系,以获得长期、稳定、充足和价格合理的石油供应,支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然而,由于西方发达国家一直拥有较多的国际能源话语权,在日趋激烈的国际能源竞争中,中国基本上处于守势,对国际石油市场及能源供应产地缺乏足够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要与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国分享石油资源,其竞争不仅不可避免,而且会十分惨烈。中国要想确保21世纪的石油安全,迫切需要从战略上做出相应的政治、经济和外交安排,建立起全球范围内的能源供应体系,以提高应对石油危机的能力。

油价高企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后冷战时代,人们对石油安全的担心“不再集中在大国之间发生一场全球对抗的可能性上,而是集中在石油价格的稳定上”。按照传统经济理论,原油价格的上扬会很快导致以进口原油为主要能源的国家贸易收支状况恶化,产品价格上升,通货膨胀压力加大,货币疲软,并最终影响经济增长。1990年到1991年石油价格的短期“猛涨”几乎把印度推到了崩溃的边缘。目前,发达国家的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基本完成了“新经济”对传统经济的取代,经济增长对资源投入的依赖度大为减弱。

而与此相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对油气资源的需求将是最快的,加之后备石油资源不足,中国将可能是国际石油资本操纵下国际油价大幅波动和居高不下的最主要受害国。中国石油走向世界的历史很短,尚缺乏应对国际石油市场变化的能力及保障体系。如果再爆发像1973年、1979年那样的石油危机,中国经济能否承受得住石油价格上涨的冲击很值得怀疑。据分析,由于能源工业处于国民经济整个产业链的上游,因能源供应不足所引起的国民经济损失约为能源本身价值的20~60倍;而油价每上涨1美元,整个国家工业的生产就会有7美元的价格泡沫,很容易引发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甚至“滞胀”。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国际油价在23~28美元/桶区间内波动属于合理价位,高于或低于这一价位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均不利。据测算,国际市场油价每涨10美元/桶,美国、日本、欧盟经济增长率就会分别回落0.2%、0.4%、0.5%,而发展中国家则平均回落1.5%。国际油价自2003年起步步高涨,至2005年8月下旬,油价首次突破70美元/桶。近年来国际油价一路走高,2008年1月2日,国际原油价格首次突破100美元大关,达到历史新高,这无疑给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石油进口国,带来了巨大的贸易压力。国际原油价格的急剧上升一方面导致中国进口石油成本大幅度增加,对中国下游产品成本的影响也十分直接。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目前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摆脱粗放型经营模式,中国每创造一个GDP的生产单位,耗油要大大多于发达国家。油价上涨,成本增加将会降低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不利于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油价上涨使石油消费大国之间对石油的争夺更加激烈。目前,美国政府不断加强批判伊朗的调门,发出以武力威胁伊朗的强烈信号,加剧了世界主要石油供应基地中东的不稳定局势,使得国际油价不断飙升。2004年,原油价格上涨给中国带来的直接成本代价是136亿美元,其中原油进口方面多支出约71亿美元,石化产品多支出61亿美元,约占2004年GDP总量的0.9%。2004年的油价上涨对中国经济的直接影响是损失了1个百分点,如果再加上其他间接影响,损失无疑更大。2005年、2006年和2007年国际油价的涨势更为凶猛,给中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

然而,同样遭受油价影响,发达国家受到的损失却相对较小,原因在于它们的单位GDP能耗少于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万元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是日本的9.7倍。所以,中国受油价的影响比发达国家要大,比一般发展中国家也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当前遭遇的是双重能源打击:一是国产原油供应严重不足;二是原油进口遭受国际油价剧烈波动的影响。国际原油生产现已接近极限,油价正处在高度敏感时期,一有风吹草动就有可能非理性地直线上升,甚至引发石油危机。如果真的遇上石油危机,相比西方发达国家,由于中国原油战略储备刚刚起步,储备不足、抗冲击能力不强,中国经济遭遇险情是可以预见的。当前,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高油价对中国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自2004年起已经显现。

“中国能源威胁论”的杂音

近年来,为了获取更多石油,中国企业海外能源收购竞购的动作很大,中国外交官们也一直穿梭在世界各地,与拥有丰富能源储量的国家打交道。十几年前,中国70%的石油进口仅来自三个国家:也门、阿曼和印度尼西亚。从那时起,中国的石油进口来源地开始分散,从苏丹、伊朗、俄罗斯、安哥拉和沙特等国进口大量石油。中国石油集团、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27亿美元入股尼日利亚一处油田区块,打入曾是欧美跨国石油公司的领地非洲;中国积极与委内瑞拉进行磋商,并开始从其进口石油;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中国没有支持由联合国军队干预苏丹达尔富尔地区的冲突,以避免该地区再发生种族屠杀事件;在伊朗核计划问题上,中国与俄罗斯不愿意针对伊朗采取行动,等等。

中国的这些举动,不可避免地引起某些世界大国特别是美国的“高度关注”和“忧虑”。华盛顿的一些分析人士开始谈论将中国与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等国联系在一起的“石油轴心”。美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报告认为,中国成为石油进口大国,将使中美成为波斯湾石油的竞争对手,因而威胁到来自海湾的美国石油供应。美国舆论还渲染中国寻求与伊拉克和伊朗建立军事关系,改变海湾地区的政治格局,鼓噪中国为满足石油需求,“可能会选择流血战争”。

一些西方学者称,中国对能源的“庞大需求”将带来全球性的影响,不仅会使世界原油价格上涨,影响未来生态环境,而且还可能引发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冲突,威胁全球油气地缘政治的平衡。日本也认为中国大量进口石油将引起世界石油市场的混乱,为了维护石油安全,中国可能采取军事手段,从而威胁到地区的稳定与安全……不一而足。近年来,美、俄、日等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上有意无意地干扰、排挤中国石油企业参与海外石油开发的实例,充分说明了西方散布的所谓“中国石油威胁论”其实不过是嫁祸于人或转移视线的无端指责而已。“中国石油威胁论”的论调和各种不负责任及其夸大其词的数据推测损害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对外开放环境,对开拓海外石油资源和建立资源保障体系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同类推荐
  • 中国向何处去

    中国向何处去

    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我们向哪里去?所走的道路选对了,我们就可以避免发展中的陷阱;走错了,我们就可能跌人社会政治动荡、经济低速发展、人民长期不富裕、国家竞争力不强并下降等发展的“中国陷阱”之中。
  • 多党合作在四川(工商联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工商联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丛书,分设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工商联卷,共8卷,近400万字,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 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

    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

    关于克什米尔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有多种解释路径。人们固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克什米尔问题,但对其来龙去脉进行详细考查之后可以发现,它之所以产生和发展无不受亚洲地缘政治的影响。《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1947-1974)》将运用地缘政治理论来对它进行阐释。
  • 新民说

    新民说

    《梁启超:新民说》以1936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的《新民说》为原本,结合编者搜集甄选研究《新民说》问世百年来的影响的学术论文集、社会舆论关于梁启超于中国启蒙思想史上的贡献,依据全书20节文字,在体例上精心设计了发表背景、社会反响、原文赏析、今日看点四个栏目,以求在保留梁任公“笔端常带感情”、催人奋进、令人热血沸腾的文字韵味的同时,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消化这些跨过百年,仍然具有强劲生命力、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宝贵文化遗产。《新民说》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中国社会要实现近代化,首先应当实现中国人的近代化。
  • 2020,期盼中国

    2020,期盼中国

    本书将晦涩的理论以通俗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为读者勾勒出了未来十年的发展图景。其间既有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总体方面的概括,又有各行业、各领域具体且精道的分析与预测。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由于种种原因,在民间宗教的研究领域,对其宗教思想的研究显然滞后于宗教教派演变的研究;而在宗教思想的研究中,对其神灵(学)思想的研究,更是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而鲜有人问津。鉴于明清时期是中国社会中民间宗教的高发期和繁盛期,因此,《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尝试从现代宗教学的角度,以神灵观为中心,结合明清民间宗教各教派的主要经卷宝卷以及其他相关材料,进行认真解读和仔细分析,分别以神灵谱系、神话理论、救赎观念、伦理思想四个部分依次展开。
  • 老婆PK 初恋

    老婆PK 初恋

    你去再找一个女人试试看啊?我敢保证,你永远不会找到我这样好的女人了。”“切,我也敢保证,如果你敢离开我再嫁一个男人,绝对不会找到像我这样完美的男人了!”之后,他们便相拥在一起,互相亲吻着对方。本来幸福而平淡的日子过得好好的,但刘义军的初恋回来了,他们相遇了……
  • 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

    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

    本书从美国特有的民族文化背景谈起,探索美国人为何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如此敌对的态度,美国政治文化为何同马克思主义格格不入。本书还纵论美国在冷战期间和冷战结束之后的反共主义如何表现在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政策之中,指出美国在国家利益受到严重威胁时,意识形态的诉求会让于实际利益的考虑;在国力强盛的状态下,在对手的意识形态诉求也十分强烈的情况下,则在外交中强化意识形态色彩。
  • 中国寓言故事(新课标必读丛书)

    中国寓言故事(新课标必读丛书)

    寓言,在我国文学史上源远流长,它是一种饱含生活经验与人类感悟,焕发智慧光芒与道德色彩的寓言式文学体裁。寓言篇幅短小,语言简练,以简单的故事喻示出深刻的道理。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共同利益

    共同利益

    李云朋到海平市上任的头一天,在海平市街道上碰着一个算命的,他竟然在海平境内的龙化县与司欣颖邂逅,艳遇之后就跟着一场人生挫折,事情的前前后后几乎跟算命先生说的一模一样。这是春天,说他这个人十天后有艳遇,春天是人和大海都不怎么安分的季节。这个年轻的副市长从不信命,可是到了十天后的上午,谁不信迷信谁头疼。,这年头。即使不翻身落马也得脱一层皮
  • 说话有技巧 做事需手段

    说话有技巧 做事需手段

    这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这是一个机会频生、奇迹迭出的时代,这是一个人人都渴望成功的时代,每个人都必须在竞争中求生存,必须在思考和学习中塑造自己,通过本书的学习,你必将学到许多实实在在的成功方法,这些都将成为你今后生活、工作、事业中的指南。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