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7700000016

第16章 小心谨慎,得意不忘形(6)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曾国藩虽官位显赫,但他生怕“清名满天下”,于是适时将名利推让一些,以便更好与人共处。

曾氏名满天下,名门望族,时人称“天下第一世家”。

在河南少林寺有一块奇异的石碑,上有释迦牟尼、孔子、老子三人的合体像,一为佛祖,一为儒圣,一为道尊,上刻有碑铭赞语:“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门。”说是江河百流,终归大海,教理不同,方法各异,却都能达至最高境界。

曾国藩就如这样一块石碑,身上刻有中国不同传统文化流派的印迹,他世事洞明却又纠缠其中,入世与出世相统一,成为中国文化一个独特的景观。

曾国藩喜欢读《庄子》,因为它的豁达对人的胸襟有多方裨益。《庄子》上讲:“淡然无极”,“淡而无为”,诸葛亮也有“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之说,就是说人要清静、超脱。然而曾国藩很多年来就“清静不得,超脱不了”,总是焦虑多多。一是他名利心太切,二是他俗见太重。平定天京,曾国藩可说大功已就,他给弟弟曾国荃写信说明了他想“功成身退”的意思:

“开缺辞爵之件,本拟三请四请,不允不休。昨奉十四严旨诘责,愈无所庸其徘徊。大约一连数疏,辞婉而意坚,得请乃已,获祸亦所不顾。”

然而他并没有及时抽身,而是听从清政府的安排督办“剿捻”事务。勇猛如僧格林沁者“剿捻”4年,却全军覆没,以身殉职,换了曾国藩,自然也好不了多少,很快便遭败绩,捻军攻破了曾布置的防线。这一次,曾国藩“屡败屡战”的精神没有得到朝廷的安抚,却遭严厉申饬,为此,他心灰意懒,准备了种种理由奏请开缺:

臣病势日重,惮于见客,即见亦不能多言,岂复能殷勤教诲?是臣昔日之长者今已尽失其长,昔之短者,今则愈形其短。臣不欺饰于大廷,亦不忍负疚于隐微,唯有吁恳天恩,准开协办大学士两江总督实缺,并另简钦差大臣接办军务。臣以散员留营,不主调度赏罚之权,但以维系将士之心,庶于军国大事毫无所损,而臣之寸心无怍。

一句“以散员留营”道出了曾国藩的真实想法。因为一旦所奏开缺准请,摆在他面前的道路只有两条:一是回籍休养,一是驻京赋闲,这都不是他所愿意的,因为这意味着他将从众人瞩目的位置上消逝,“大凡才大之人,每不甘于岑寂……好自耀文彩。近待徐松龛中丞与地方官不合,复行出山。其有过人之才,故不愿久居林下。”曾国藩既怕回乡遭地方官排挤,又怕留在京城成为政治斗争的中心,此时的他百思不得良策,大有看破红尘之感,“只恐清名天下满,九州无处匿韩康。”

同治五年(1866),朝廷令曾国藩回两江总督任,“剿捻”事务交由李鸿章专办。曾国藩失去了一个全身而退的机会。

老子曾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就是告诫人们过分自满,不如适可而止;锋芒太露,势难保长久,金玉满堂,往往无法永远拥有,富贵而骄奢,必定自取灭亡。只有功成名就,激流勇退,抛弃一切名利,才合乎自然法则,才能永久。人须知足,方能长乐。

在名与利上,最能体现“全生保真”精神的历史人物当数范蠡了。他在帮助越王勾践灭吴之后,便以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以处安为由,激流勇退,放弃上将军之名和“分国而有之”的大利,携西施隐居于齐,改名换姓,耕于海畔。范蠡的退隐,就是害怕功名利禄会给自己带来性命之忧。他的忧虑很快便得到证实,与他共助勾践的文种,因不肯退隐,贪恋在国中享用的尊荣贵利,结果被勾践找个理由处决了。

“荒冢一堆草没了”,人生的结局是一样的,何必非要勉强一定站在成功上面,人生的乐趣尚有许多,决不是仅有成功的喜悦荣耀一种。

曾国藩于咸丰四年(1854)在湖南老家招募兵勇,创立舟师,训练湘军,自与太平军开战后,运筹帷幄,谋勇兼备,知人善任,调度有方,屡建奇功,多次受到清廷的恩赏和嘉奖。咸丰十一年(1861)十月,两宫皇太后授权曾国藩,统辖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军务,节制提督巡抚以下各官,可谓权绾四省。同治元年(1862)正月,又加授“协办大学士”,从而成为清朝自开国以来权势、地位最高的汉臣。而曾国藩的弟弟们也兵权在握,四弟曾国荃统兵近二万,由于屡立战功,仅同治元年就受到了清朝最高统治者的七次表彰;五弟曾国葆也统兵五千之众。曾家兄弟权倾朝野,曾氏家族堪称“天下第一家”。正如曾国藩自己所云:“余家目下鼎盛之际……近世似此者,曾有几家?”家门的极盛,并没有使曾国藩得意忘形,却使他感到忧心忡忡,且小心翼翼。他深明“日中则昃,月盈则亏”之理,他说:家道的长久,不是凭借一时的官爵,也不是凭借一两个人的发迹来维持的。当家道鼎盛的时候,要做家道衰败时的考虑。上天既能使我们处于今天丰厚顺达的境地,就能使我们处于明天艰难困苦的境地。这样的经验教训,历史上举不胜举。

霍光,字子孟。汉朝人。是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异母弟。由于霍去病的关系,霍光十几岁便入朝做官。武帝朝为奉车都尉,后擢为大司马、大将军,受武帝遗诏,辅佐幼主,位居五辅臣之首,执掌朝政20年,勤政纳谏,轻徭薄赋,百姓充实,四方少数民族归顺,连辅二代皇帝,鞠躬尽瘁,恪守臣道,未尝有过。然不晓“人满天概”之理,致使族党满朝,权倾朝野。霍光死后,汉宣帝亲政,夺了霍氏家族的大权。之后又以谋反罪,铲除了霍氏家族。霍光在世时,宣帝对之十分惧怕:“光从骖乘,帝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然而,在他去世后,族人却遭到了残酷的杀戮。所以人们说:“霍氏之祸,萌于骖乘”。

俗语云:老年疾病,都是壮年招得;衰时罪孽,都是盛时作得。因此,曾国藩在信中告诫弟弟们要以霍光为鉴:斗斛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天概之。上天惩罚一个人是无形的,常常借助于人之手。霍氏的势力太强大了,上天就借汉宣帝来削平、限制他的势力;像霍氏那样,等到别人来限制,为时已经太晚了。咱们家族正处于鼎盛时期,所以我们兄弟要自律自戒,不等上天来惩罚限制,也不等别人来惩罚限制,我们自己应该主动想办法限制自己。曾国藩针对弟弟们买地建房上的挥霍,银钱取予上的不谨慎,言谈举止的傲慢等,提出了自我限制的方法:“廉、谦、劳。”“俭而不奢,居官清廉。”他希望弟弟们“俭以养廉”,每用一钱,均须三思。不妄取分毫,不寄银钱回家,对亲族不随便馈赠;在为人处事上,要做到内心谦虚,外表恭让,切忌颐指气使,气焰嚣张;在为朝廷办差上,要竭诚效劳,恪尽职守。只有在“廉、谦、劳”三方面潜心修炼,“正己为先”,才能够持盈保泰,家道长久。

人们总喜欢以家世、金钱、地位等这些单纯的客观现象或外在条件去衡量一个人的荣辱毁誉,把它们看成是永恒不变的东西,却忽视了主观的、内在的、可变的因素,从而犯下了许多错误,造成了诸多悲剧。曾国藩的过人之处在于他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于得失无常,兴衰浮沉有一种透彻的理解。这种独具慧眼的思想和认识,对现今那些居官自傲,贪赃枉法,稍有一点地位和荣誉就沾沾自喜,忘乎所以的人,不失为一剂良药。

曾国藩认为,功高名显,必然会带来对自己的嫉妒和仇视,所以与人分享利益和名誉是曾国藩的一贯做法。每次打仗,他都不以首功自居,而是将下属或是同僚的名字放在前头。例如,在担任两江总督时,为了搞好关系,曾国藩就特别注意将满人都督官文的功名摆在自己之前。后来,曾国藩费尽心思将长江水师改经制水师,这样一件很大的事,曾国藩又将官文的名字推到自己前面。这是为什么呢?曾国藩分析了官文的为人。官文既仇视湘军,又沾了湘军的光。不是湘军的胜利,哪有他的一等伯爵?贪名贪利,毫无定识,更无风骨,为了促成水师制,不让他反对,对于这样的贪官,只能给他点好处,他才会站在你这边。因此在给太后、皇上的折子里,如果建议改制后的长江水师统领让官文做,大家都做他的副手,他一定会乐意。这样既可以减轻官文对湘军的嫉恨,又可拉拢他一起做事,借此消除满人对湘军的仇恨和排挤。后来水师的发展证明了曾国藩推出一个满人担任领头的做法,获得了极大成功。

自古名利太过都是祸害,与人分享才能与人共处。在曾国藩做官后期,正是凭着这样一种对人谦让,与人为善的原则,才使他晚节得保,并在韬光养晦之中达到最高峰。

在人们的一生中,处处都有风波险阻,遭遇功名利禄,面对这个复杂的社会,谦让才是处世的妙方。做到恭谦让人,争斗就会停止,忿恨才会平息,积怨才会化解,天下再大的祸患都会冰消雪化于“让”字之中。平常的人如果能够把握住它,则可以免除灾祸而获得幸福。

12.抱残守缺乃最高境界

物极必反,盛况过后,衰落便随之而来。湘军维护清朝政府的重大作用让曾国藩在国内影响颇大,凡与之为敌者,必然会失败。社会动荡时候,曾国藩自然能与各方势力抗衡,但社会安定后,情形则会突变。曾国藩能够看到长远,分析前景,不求功德圆满,而宁愿抱残守缺。

1868年5月,曾国藩被授予武英殿大学士。其后,由于筹办剿捻后路军有功,又被封云骑尉世职。一年数迁,曾国藩可谓荣耀之至,这表示清政府对他很是倚重。可是时过不久,一大批湘军官员纷纷被开缺回籍,如陕甘总督杨岳斌、陕西巡抚刘蓉、广东巡抚郭嵩焘、湖北巡抚曾国荃、直隶总督刘长佑。这不由得使曾国藩警醒起来,他在给郭嵩焘的信中提到:“官相(官文)刚才有署直隶之信,不知印渠何故开缺?近日厚(杨岳斌)、霞(刘蓉)、筠(郭嵩焘)、沅(曾国荃)次第去位,而印(刘长佑)复继之,吾乡极盛困难久耶,思之悚惕。”

党徒的被排挤不能不使曾国藩为自己的末路忧心,而且他日益感到朝廷对自己的冷淡和疏远。对为宦不得罪巨室更有了一层深切的体验:就是宦海之途不自由啊。

这一切都是为什么呢?曾国藩明显感到,有一个阴影一直围绕着他并与他为难,这就是曾国荃弹劾官文一事。

官文是旗人,在汉官密布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深得清政府的器重,授以湖广总督之职。胡林翼任湖北巡抚时,知其不可撼动,遂处处推美让功,以笼络官文,使得湘军在诸事上均比较顺利。胡林翼死后,官文与湘军关系维持着表面的和气,但实际上已变得十分疏远。后来,曾国荃接任湖北巡抚,与官文同城,骤然间双方的关系紧张起来。

因为湖北按察司唐际盛与曾国荃的至友黄南坡仇隙很深,于是唐际盛便怂恿官文,奏请曾国荃帮办军务,以使其离开武昌,免于督抚同城。由此曾国荃便与官文结怨,并伺机进行报复。

曾国荃先是奏参唐际盛,接着就弹劾官文。由于曾国荃营中无文员,奏折草拟后无人商量,只有曾纪泽在营中,但又不知参劾官文后的政治利害,因此奏折发出后,语句多不中肯,且文句冗长,首尾不相顾。

曾国荃怕曾国藩知道后,阻挠其弹劾官文,因此故意背着他。外间知道曾国荃参劾官文后,不仅湖北的士绅持反对态度,就是曾国藩的门生故吏也认为此事大为不妥。曾国藩闻讯后十分担忧,惟恐由此开罪了满洲贵族,于以后不利。因此,曾国藩在事先和事后均表示出忧虑之情,不太赞同此举。在1865年9月《致沅弟》的书信中,他嘱咐曾国荃说:“顺斋排行一节,亦请暂置缓图。”原因是,“此等事幸而获胜,而众人耽耽环伺,必欲寻隙一泄其忿。彼不能报复,而众人若皆思代彼报者。”总之,“弟谋为此举,则人指为恃武功,恃圣眷,恃门第,而巍巍招风之象见矣,请缓图之。”随后,曾国藩又在给曾国荃的书信中说:“顺斋一案,接余函后能否中辍?悬系之至。此等大事,人人皆疑为兄弟熟商而行,不关乎会晤与否。”再过10天,曾国藩已得知奏参官文的事已发,反复叮嘱曾国荃:“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一再告诫:“福益外家若专在胜人处求强,其能强到底与否尚未可知。即使终身强横安稳,亦君子所不屑道也。”

曾国荃奏折中具体列举了官文七条罪状。事情发生后,经反复筹思,曾国藩便“密折保官(官文),请勿深究”。可是,曾国藩此举,却引起了外间的纷言,一时间曾国藩“劾老九”之语,纷纷扬扬,使得曾国藩无言以对,只有“麻木不仁处之”,以静观其变。

慈禧太后那拉氏心里清楚,此次参劾纯属湘系与满洲权贵之间的权力之争,而捻军正盛,还需要利用湘淮两军出力。因此,她开去官文的湖广总督职,留大学士衔,回京后又令其掌管刑部,兼正白旗都统。表面上顺从了湘军所奏,实际上对官文也没有什么损害。

这件事对曾国藩触动很大,官场本来就危机四伏,必须谨慎小心,如何还敢得罪巨室,为自己树敌呢?

曾国藩虽然平生谨慎,忍让为怀,但是遇到与自己为敌,暗中败坏自己的人,他也决不手软。他与胜保之间的明争暗斗,就是一例。

胜保,字克斋,苏完瓜尔佳氏,满洲镶白旗人。1840年举人,考授顺天府教授,历官光禄寺卿、内阁学士等。1853年在河南、湖北、安徽、直隶、山西、山东等地镇压太平军,咸丰皇帝特赐神雀刀,许其先斩后奏,权势显赫。1857年2月以副都统衔帮办安徽、河南“剿匪事宜”,进攻捻军。但胜保以“客军办贼”,无自练之兵,无治饷之权,所以每战辄败,人称“败保”。胜保虽“不知兵,尤不晓事”,但“满腔忌刻,其志欲统天下之人”,对异军突起的湘军总想染指,从1858年到1859年,曾千方百计想并吞湘军,非但没有成功,反而激成与“楚军不相容”的尖锐矛盾。1860年秋,英法联军进攻京津,胜保奉命节制八旗禁军及各路“勤王”之师,奏准调鲍超军北上。曾国藩、胡林翼一眼就看穿了胜保欲吞并湘军的险恶居心,是“挟君命以谋夺楚军者”,因此采用“按兵请旨”之策,请求由曾、胡一人亲自统兵北上,挫败了胜保的企图。

湘军势力伸入安徽时,曾、胡认为,胜保不走,自己就无法在安徽站稳脚跟,因此,必欲挤胜保出安徽而后快。但胜保并不好对付。在朝中,他有恭亲王奕撑腰。这还不够,他虽不知兵,但也知“无兵不能自立”,没有坚强的武力后盾,别想与曾国藩的湘系集团相抗衡,因此,使出招降纳叛的本领,培植亲己武装。他招抚过李昭寿,后来招抚过宋景诗,而最终与苗沛霖“相为倚重”,苗沛霖集团成了胜保与湘系集团抗争的法宝。

两派纷争不已,形同水火。但政治形势决定胜保与曾国藩的满汉之争必败无疑。

同类推荐
  • 大清孤儿:清末传统士人的宿命解读

    大清孤儿:清末传统士人的宿命解读

    清朝最后一批士大夫们,用自己的经历和人生书写出了上承大清下启民国的那段历史。本书从不同的侧面记录了他们在这样一段特定的历史时期中的迷茫、痛苦、奋进与革新。他们的人生是当时中国历史的缩影,他们的曲折就是当时中国的曲折。
  • 嫁入蒋家的女人们

    嫁入蒋家的女人们

    嫁入蒋家的17个女人,似都有一个共通点:她们一概美丽、坚毅、聪慧,一肩挑起命运中的磨难与煎熬,不但活出自己的价值与光采,并在时间的臂助之下,一手将家族的悲剧,扭转成圆满的结局。她们不同的命运:有人疑被政治谋杀(章亚若及蒋纬国第一任夫人石静宜);有人婚姻失和,愤然叛离蒋家(蒋孝武的第一任妻子汪长诗)。有人无怨无悔地照顾失智失能的丈夫10数载(蒋孝文的妻子徐乃锦);有人爱上有妇之夫,并且幸结连理,一生和乐(蒋经国之女蒋孝章)。有人视继子女如己出(蒋孝武的第二任妻子蔡惠媚);有人甚至在丈夫过世后,代丈夫祭扫前妻的坟墓(蒋纬国第二任妻子邱爱伦)。
  • 中国古代才子佳人故事

    中国古代才子佳人故事

    才子与佳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多见诸中国古代小说,寄托着从古至今中国人的爱情乌托邦。两千年前的《诗经》,在开篇就为我们描述了男女相恋。中国古代最为人称道的爱情故事,莫过于那些才子佳人的相知与相守的感人轶事!其中: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坚守,陆游与唐婉的凄美,无不深深感动着一代代的人!古人读书的最好境遇或许是“红袖添香夜读书”了,而茫茫凡尘能有一位红颜知己可谓人生之幸事!
  • 罗斯福大传

    罗斯福大传

    本书详述了罗斯福传奇的一生,剖析了罗斯福的政治风格及政治谋略,给大家呈现一个真实而完整的政治领袖。希望本书能让您更多地了解罗斯福,用罗斯福的智慧、魅力和魄力,去充实自己、鼓舞自己、从而走向人生的辉煌。对于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来说,本书都会是个不错的启发工具。
  • 政治江湖:杜月笙的1931

    政治江湖:杜月笙的1931

    混江湖,不了解杜月笙,注定不得善终;混官场,不了解杜月笙,注定籍籍一生;中国帮会三百年来第一人,在民国江湖的腥风血雨中,他凭什么做成“谦谦君子”,在民国政坛的波诡云谲中,他稳坐钓鱼台,是什么,让杜月笙在乱世之中游刃有余?是什么,让杜月笙总能在危机之时,全身而退?
热门推荐
  • 天价猎爱游戏

    天价猎爱游戏

    【四少系列一】“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特助,负责我的一切事务。是一切哦!”“苏总,我只是助理,不是保姆。”她一脸淡然。“不听话,扣薪水!”邪肆总裁坚定无比。“……”妖颜特助顿时无语,谁叫钱是她的致命伤?什么豪门前夫,什么劲敌情敌,什么妹控董事……猎爱游戏,谁定输赢!因一场阴谋,她逃离豪门夫家;借一张妖颜,他认出她的身份。一张妖颜,天价身份,猎爱游戏,步步惊心。【苏锦墨vs向希留】
  • 气场修炼术

    气场修炼术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气场。对于我们来说,让你改变命运!,让他人接受我们的影响,心理学家会告诉你,最理想的气场是亲和力和压迫力的结合?我们培养气场的目的是影响他人。培养气场,如果你问什么是气场,让你身价百万!增强气场,气场就是感觉;交际学家会告诉你,气场就是影响力。这两句话都对,但分开说却不完整。甚至让别人按照我们的思维去行事
  • 创业故事会

    创业故事会

    本书选取了100个成功创业者的创业计划。在他们之中,有归国学子,有网络英雄,有初出茅庐的大学生,也有下岗工人,但不管是什么身份,他们都在自己的创业道路上撑起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他们也挥洒过汗水,流过眼泪,经历了种种磨难,才开创了一片新天地。该书从每一位创业者的身上发掘其取得成功的因素,也分析他们创业路上失败的原因,帮助读者找到创业成功的助燃剂,希望每一个渴望创业成功的人,都能够从本书中得到促使你更加努力拼搏的力量。
  • 尝欢掠爱

    尝欢掠爱

    十年前,拥有平凡家世的他喜欢上了她,却被她轻蔑甩掉,并嘲笑他永远都是一副窝囊样,穷酸相!就是那六个字‘窝囊样,穷酸相’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十年间,他努力上进,视任何女人为粪土,不为所动,爱金钱胜过爱女人!十年后,他们再次相遇了,而这一次情况完全颠倒过来,是她企求他给她一次机会---工作的机会。她要挣钱养家,这一切都怪她老爸当年生意失败之后,成了一个酒鬼,还是个糊涂鬼,一心想要重新来过,却稀里糊涂地被人下套,骗了个精光,害得她赔上多年的积蓄不说,还不得不在前任男友的手下打工,却没有想到前男友只是利用了她,想让她背黑锅并离开公司。心有不甘的她前去找董事长理论,却不曾想他竟摇身一变成了跨国集团的董事长儿子还是新任的总经理!他冷笑,老天都觉得不公,都要给他报复的机会,他又岂能拒绝?这次,他会把所有的一切羞辱一切痛苦连本带利通通都讨回来----随心作品交流新群号:60031218敲砖石:随心作品中任何一个角色名字.《销魂夜之默契情人》〈销魂夜之冷心情人〉正式开坑!会有完全不同的精彩呈现在大家面前哦!
  • 杀生大帝

    杀生大帝

    天州大地,仙魔佛妖,一幅波澜壮阔的修仙画卷。且看夏国太子莫之澜,如何一步步踏至巅峰,睥睨八方。执吾之名,手刃苍生!
  • 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松下幸之助(1894—1989),被人称为“经营之神”——“事业部”、“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等日本企业的管理制度都由他首创。松下幸之助为人谦和,无论见了谁都点头哈腰,他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经营哲学:“首先要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如果你想用最短的时间学习日本式管理的精髓,那么最好的入门书就是阅读松下幸之助的教诲和哲学。松下幸之助一生共出版了60多种著作,累计达数百万字。他的著作被译成英、法、德、中等20多个国家的文字,在全世界广泛流传。书中那些令亿万人为之倾倒叹服的经营秘诀,为人们打开了一道通往经营成功的大门。
  • 穿越相府八小姐:教主皇后

    穿越相府八小姐:教主皇后

    她,二十一世纪。让人闻风丧胆的女杀手冷魅,既然死于呼吸不上而窒息,穿越到被杀害的丞相府八小姐。本以为,优柔寡断的她,只是空有好皮囊。确没想到,这身体本身还是个武林高手,暗夜的教主。更没有想到这个时空还是奇异无比……他,高高在上的帝皇。无意中,看见了一颦一笑,倾国倾城的她,朕要定你了!她懒洋洋说:”皇上了不起呢,见谁要谁,你以为都是你娘生的啊!”他愤怒的朝她怒吼:“不知死活的女人!”她只状似掏掏耳朵,我没聋!(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萌妃嫁到:王牌懒后掌天下

    萌妃嫁到:王牌懒后掌天下

    【宠文1V1】她这一世的使命,是要拆散九十九个姻缘,只拆男女不拆基。初去兰纹大陆实施任务,却被封灵力成为无用废柴惨遭羞辱陷害。看她如何韬光养晦,冲破封印,破茧成蝶!从今起她纤纤素手谋天下,空间拥有百只魔宠,令人闻风丧胆!只是……慕名前来的桃花一朵接一朵,却反被他拆散掐断?不是她负责拆散姻缘吗?眼前,这美到极致的魔君太子,还要自己给他拆散姻缘?雪萌眼睛一亮:“太子你长得那么好看,为什么不要魔妃,你是断袖吗?”某男攫住她的下巴,靠得极近:“是不是断袖,现在让你知道……”闻言,她倚在门边云淡风轻一笑,懒懒挥手,“关门,放妖兽狼宝。”这是一个腹黑魔界太子,护短一个古灵精怪笑面虎的吃货恋爱史。
  • 屋顶上的金达花

    屋顶上的金达花

    “小子,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奴隶!”裴宥苏甩了甩手中的契约,傲慢地看向面前的崔智元。她,裴宥苏,出生豪门,从一降生起就过着如公主般优越的生活。她任性,她嚣张,她不可理喻,所幸有着如骑士一般的柳权锡默默包容她所有的坏脾气。公主对骑士不屑一顾,却偷偷暗恋着校园王子仓闵,为了能够顺利接近他,裴宥苏利用所掌握的崔智元的把柄,威胁他与自己订立主从契约,并以卧底的身份潜伏在闵仓身旁,为她制造表白的机会,但这份儿戏般的契约却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当骑士对她不再包容,当穷小子变身贵公子,当王子依然若即若离……当一切都向着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不断摇摆的情感轮盘,最终将会停在何处?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