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7200000016

第16章 江南江北几战场(1)

这是太平天国最精锐的部队,只用了五个月时间,行程三千里,就打到了天津杨柳青。

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就组织了北伐。

北伐的总目标是攻克北京推翻清王朝,建立统一全国的太平天国政权。

北伐是按照洪秀全的思路展开的,杨秀清也坚决执行了,他们对北伐应该说是非常重视的。当时太平天国高层核心是天王、东王和北王、翼王,他们是决策者;等而下之的,就是丞相了。丞相也是高层领导人。北伐前夕,太平天国还只设有六个正副丞相,而北伐时主力的统帅就是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地官正丞相李开芳和春官副丞相吉文元,占了一半。他们所率领的军队,原是萧朝贵的前军,是最有战斗力的,攻必胜,战必克,萧朝贵死后,在林风祥、李开芳等率领下,自长沙北上,攻占岳阳、武昌,直到南京城下,势如破竹;在攻破南京后,又东征镇江、扬州,可以说是百战而不殆的一支常胜军。它是太平天国最精锐的部队。

洪秀全、杨秀清就是把这支王牌军放在北伐战场的棋盘上的。他们对北伐有充分的信心。

1853年5月初,林凤祥、李开芳等由扬州回天京受命。洪秀全命令他们率军北伐,“师行间道,疾趋燕都,无贪攻城夺地,糜时日”(《清史稿·洪秀全传》)。

5月8日,林凤祥、李开芳的北伐军主力由扬州出发,乘船千余艘,溯长江西上至浦口登岸,西北走安徽,连克滁州、凤阳、临淮关,并与另支北上的吉文元部在毫州会师。

由朱锡锟、许宗扬等统率的又一支北伐军,由天京渡江至浦口,在途经六合当晚因营内火药爆炸,部队伤亡惨重,许宗扬率一部退回天京,朱锡锟率余部继续北上,在滁州与林凤祥、李开芳派出的接应部队会合,自此三支先后由浦口北上的部队汇成一支大部队,继续乘胜前进,直抵河南重镇归德(商丘),接着很快攻下归德,全歼清军四千,缴获火药二万余斤。河南巡抚陆应谷嫌轿子跑得不快,由两人扶掖逃命。这是北伐战争的首次辉煌胜利。

北伐军的编制是八个军约两万余人,按《太平军目》,一个军应是一万二千五百人,这是虚数。虽然是两万余人,却已是人数众多的军队了。当时太平天国能在第一线作战的将士,不过是五六万人。

在北伐军行进的安徽、河南地区,由天灾饥荒的难民成群结队的参加了太平军;以致当北伐军到达朱仙镇时,人数已远远超过两万了。在朱仙镇,林凤祥等派卒长朱增发等回天京报告并请求增援,但杨秀清因为江北大营围攻扬州,江南大营围攻镇江,兵力吃紧,当时又发动了西征,捉襟见肘,再也无机动兵力可调度了。杨秀清传谕北伐诸帅:“现今铺排镇守天京,不必悬望”。此说据时人解释,现在留军在天京把守,不能再外出往援,嘱咐勿须等候之意。

北伐军已是一支孤军了。

当时的清王朝都城北京,驻防就有二十万精兵,北伐军长驱直进,很容易陷入包围圈而遭失败的。

义无反顾。

北伐军是凭勇气作战的。

7月初,北伐军渡过滔滔的黄河,围攻河南怀庆(沁阳)。怀庆是军事重镇,物阜民丰,有卫河直通山东临清而入运河,顺流而上,直达天津。北伐军就此必须夺取怀庆,并以此补给军需粮饷。当时怀庆守军仅三百人,知府余炳焘等募壮勇万人登陴抵抗,致使攻打多天未下。这时,咸丰帝已命饮差大臣纳尔经额等从东、西、南三面逼近怀庆,对围城的北伐军形成反包围。

林凤祥、李开芳等谁也没有意识到自身所处的危机,在敌人大包围圈里,即使攻下怀庆,也仍处在四郊多垒的被动挨打位置。他们凭作战英勇,有一股韧性,讲逞强,越是硬骨头,非得要啃下不可。林凤祥、李开芳等仍保持当年英勇本色,每次出阵,身先士卒。为了攻下怀庆,下了决心准备打一场持久的攻坚战,为此还砍伐林木,修建了一座巨大的木城,城外挖壕开沟,引水入内,内可守御,外能御敌。

北伐军果然有战斗力,他们还分别打败来自东、南、北三路清援军,首先歼灭了大名镇总兵董占元的三千军队,又击溃了将军托明阿的满蒙劲旅,最后击溃纳尔经额所统的骑兵部队,但怀庆城仍未攻下。

9月1日,北伐军在围攻怀庆五十七天后撤围了。但因久打怀庆长达两个月,贻误了战机,至使清军在北面从容布防。北伐军不能再走直路,只能穿越太行山走山西,再绕一个大圈子入直隶。所以说围困怀庆的陷入误区,已预伏北伐军失败的因素。

进入山西的北伐军相当顺利,主持山西军事的胜保率军尾追,跟着北伐军走出山西。

9月29日,北伐军先锋部队进入河北,冒充纳尔经额旗帜攻占临沼关(永年),纳尔经额仓皇出逃,关防令箭文书和军资尽数丢失。清廷革纳尔经额职,其余将帅也均分别予以惩罚。

北伐军乘胜往北推进,仅半个月,即攻占沙河、任县等十一个县城,随占随弃,清军望风披靡。10月13日,直抵离保定六十里的张登镇;北京大震,举国上下,人心浮动,王公大臣准备逃跑。外间传称,清廷“因预料到北京快要失陷,已诏谕各省巡抚将皇帝的收入送到其老祖宗的封地和现时的行宫所在地热河”。也有传说,已有三万户达官贵人逃出北京,平日有一万八千户的北城区仅剩八千户,大半逃往外地。街道上十室九空。当时前线虽已有满蒙精兵驻守各处要隘,但咸丰帝仍设立都城巡防所,命皇叔惠亲王绵愉总理其事,未几,又命绵愉为奉命大将军,颁给锐捷刀,坐镇北京,以蒙古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为参赞大臣,颁给纳库尼素光刀,出京主持战事,在涿州设大营;并以胜保为前敌总指挥负责正面战场事宜;僧格林沁先后派出蒙古兵六千,配合胜保万余人马,南下深州,围剿北伐军。

北伐军无法突破保定防线北上,他们只得沿滹沱河东进,占献县、泊头和沧州。为占领沧州,北伐军打硬仗竞损失了四千精锐将士,这在过去是从未有过的。林凤祥、李开芳等都丧失了统帅应持有的理智,由此引起不分青红皂白的屠城,以发泄一时之快。他们的报复行为,给北方民众开始留下不良的印象,致使后来的各场战役,攻城略地,大受影响。

时值农历九月,北国深秋季节,林凤祥、李开芳这时似乎才感到把握时机的重要,在攻占沧州后翌日,就弃城北上,可是途中都是大水,将士负重涉水,枵腹奔驰。原来早在北伐军到达沧州前几十天,天津地区风雨大作,河堤决口,再筑再决,大水南趋,沧州北道一片汪洋,这时大水还没有退。僧格林沁早已清楚,北伐军很难从这条道上去进攻北京。可是北伐军的情报工作太落后了,害得全军自陷困难,只得留屯天津城周边的静海、独流和杨柳青。

林凤祥指挥的突围大撤退,就因冻足落后和冻倒路边束手被杀的,就有一万多人,如果再加上水上冻死的、陷泥中自杀的,那就更多了。

北伐军经过长期转战,攻城略地,行程万里,没有后方基地,得地随得随弃,粮食弹药完全靠就地获取,兵员消耗而难以有新补充,因而到了天津附近后,他们改变了战略方针,即以流动作战改为坚守据点,等候天京援军。

天津离北京只有二百里。北伐军又多次派出间谍混进北京,打听清方军事部署和城防,可是这些情报工作人员通常不识字,看不懂公文告示,只能凭道听途说或者是现场直感作为信实。有如,当时的天津城防务极为空虚,当北伐军在间谍向导下,到达离城十里的汪庄子、大稍直口时候,因遭到天津知县谢子澄所率领的地方团练截击,就以为天津有强兵守备,不敢硬攻,就退回去了。

这时,僧格林沁和胜保的军队已分别赶到天津北面的杨村(武清),与天津团练共同防守,尾追的西凌阿、善禄部队也已到达。清军在天津力量骤然增强,攻占天津已是渺望。

北伐军李开芳部前锋驻屯杨柳青和独流,林凤祥部驻屯静海,三地各相距几十里,互为犄角。全部人马有四万余人,含骑兵几千人。

清帅僧格林沁已由涿州移大本营至杨村(武清),由胜保指挥前线战事。北伐军多次击退胜保进攻;但他们只有采取守势,因清军装备精良,拥有所谓五千斤、八千斤和五六百斤神威大炮,另有抬枪、鸟枪手几百名,连环施放,甚受威胁。未几,北伐军放弃杨柳青,坚守独流、静海两地,兵力已减为三万余人。

时值北国隆冬季节,冰封千里,气候寒冷,而北伐军孤军深入,给养多就地获取,但周围村庄尚在水淹中无粮供应,致使在饥寒交迫中,多有饿死冻死的。

北伐军已濒临死亡的临界线上,但仍表现了无畏的战斗精神。

他们仍多次击退敌军的进攻。

有一次,胜保在北京增援部队到达后,督领一万多名将士在雪地上大举进攻独流,李开芳引军迎战,清军先锋大将达洪阿挥师先进,北伐军稍作交锋就佯作不支后撤,清军争先恐后追赶前来,不料陷入了埋伏圈,副都统佟鉴正要回马,被北伐军新战士王小勇长矛刺中,挑下马来,天津知县、团练统领谢子澄见了赶忙来援,王小勇认识是谢知县,走上阵前,大喝一声,把他活捉过来,将士簇拥向前,乱刀杀死,清军全部溃散,神威大炮也丢掉一半。

谢子澄很能打仗,也有威望,他被杀死后,所部团练因乏人主持而人心涣散,而胜保也因为兵败,给以拔去花翎、降四级留任的严厉处分。皇帝还责令僧格林沁移营独流、静海前线,直接指挥战事。

北伐军的粮草火药渐渐短绌了。他们的兵员损折近半,只有两万人,眼见援军渺茫,而四郊多垒,长期困守独流、静海两城,已非长策。

1854年2月5日,林凤祥会同李开芳放弃静海和独流,突围南下。时值大雪纷飞,将士由冰上踏雪、冒着凛冽的寒风,着单薄的衣裤、裸皴裂的双足,在冰路上踏雪行走六十余里,途中艰苦倍至,不成队形。过后又因道路解冻,淤泥节节皆是,行路更难。此时僧格林沁派出的蒙古马队奔驰而至,北伐军将士极大多数是步兵,抵挡不住马队的冲击,损失惨重。据当事者目击,就在突围这天的黑夜急行军,北伐军就因冻足落后和冻倒路边束手被杀的就有一万多人,如果再加上冰上冻死的,陷泥中自杀的,那就更多了。林凤祥、李开芳等安排的这次大撤退,真可以说是大丧元气。

后来有参与这次大撤退的北伐战士,痛定思痛,追忆惨景时批评林风祥,说他“明知冒雪履冰,贼咸伤足,而不稍加爱惜,趋之夜行泥途,死去悍贼过半”(《复生录》)。

林凤祥等北伐军高层确是疏忽了。

来自南中国的北伐军将士行军作战通常都是习惯于赤足、不着鞋袜的。林凤祥等贵为丞相,行军作战都有挂有双铃铛的坐骑,而且还常乘轿子。据记载,林凤祥在北伐行军中所乘的轿有驴车车厢那么宽敞,内铺有温暖的狐裘貂皮,其余丞相和高级官员也可作如是观。

他们有了代步,再不注切、或是没有能想到基层将士的甘苦了。

这场大撤退,使北伐军走进了彻底败灭的死胡同。

自2月上旬到了3月上旬,由静海、独流大撤退的北伐军,被僧格林沁的骑兵牵制在冀中河间、任邱间的束城、米各庄等村集,两军对仗,互有胜负。北伐军度日如年似地盼望援军北上。

3月9日北伐军冒浓雾出束城,攻占阜城。在据守阜城的五十四天里,北伐军仅以万余兵力对抗僧格林沁的三万围军,双方时战时停。故技重演,他们仍株守孤城,还是盼望有援军前来,会师北进。在一次战斗中,吉文元战死。

吉文元战死在哪里,当时就有三种说法:一说是战死在河南怀庆,为清军马队流弹击中;一说是战死在独流,还获得他的尸体,身中三矢;一说就是阜城。

通常多认为是阜城战死说。

但即使是阜城说,也有两种版本:

一家是僧格林沁的报告,内称吉文元是在东门外抗拒,而战死的,“见贼队中有大黄方旗一面,骑马贼目头戴黄风帽,我兵即开炮向击,吉林、黑龙江马队枪箭齐施,射中该逆腰肋等处。旋见该贼目身带三箭,跌马倒地,群逆抢回”。

一家是《复生录》作者的追忆,说吉文元是与清军某军官比枪法而伤命的,“忽一日,伪春官副丞相吉明远(文元)与马队中一蓝顶花翎官员比枪,吉明元(文元)枪药是贼营所造,磺少力缓,枪声同响,而吉枪之甫出,即先中喉身死”。

两说各不同。

咸丰皇帝得悉北援军深入山东境,将至阜城与北伐军会师,大声惊呼:将毙之虎,又生双翼。

林凤祥、李开芳等孤军北上,转战千里,在进入黄河流域接近清王朝腹地后,已深感兵力不足,缺乏后援,就几次派遣人员,装扮成乞丐、贫民南返天京禀报。

可是,太平天国除了天京还有城防部队可充预备梯队,已缺乏足够的机动力量。它无兵可调。

这时江北重镇扬州,经被江北大营琦善的部队等围攻了半年,已到了粮尽弹绝的边缘,城内处处荒荆蔓草、狗、猫、鼠都吃尽,吃到煨牛皮箱、煮钉鞋底。天京政府只得动用了城防部队派赖汉英率众来救,从三叉河进军扬州,救出守军,安全撤退。

拆东墙补西墙。杨秀清就命这支由夏官又正丞相曾立昌率领的扬州守军,另加上夏官副丞相陈世保、冬官副丞相许宗扬(许十八)的部队,组成北伐援军,统领十五军约七千五百人,于1854年2月4日经安徽北上,在攻占桐城、舒城后,又与捻军联合攻占六安州,占正阳关、颖上、蒙城和河南永城,顺利渡过黄河,进入山东,连克单县、金乡、巨野等多县。并于3月31日包围了运河咽喉、商货云集的重镇临清。仅一个多月时间,北伐援军未经大仗,就随得随弃了二三十个府城县城,所过州县,毫无阻滞,如入无人之境。(《咸丰朝实录》)

在此期间,沿途的破产农民、受灾饥民、溃勇、游民和会党成员纷纷参加了北伐援军,使北伐援军人员增加到四万余众。人数虽然增多了,但部队成员结构也就更复杂。曾立昌等又都不懂得不注意对新参加者的纪律约束和组织整顿,以致尾大不掉,为后来全军惨败埋下了伏笔。

咸丰皇帝得悉北伐援军长驱深入山东境地,深恐和阜城的北伐军会师,顿使将毙之虎,又生双翼,再致蔓延。即命僧格林沁派遣胜保、善禄等部会同新任山东巡抚张亮基赴临清州,当他们来到临清北门时,北伐援军正从州城东、西、南三面围攻,胜保和张亮基意见相左,相互弹劾,善禄军躲在远处,置若罔闻。

4月12日,北伐援军在强攻十三天后攻占了临清。原先以为可以由此获取丰盈的粮食,不料在战城前夕,知州张积功已知危城难保,竟将积聚的粮米移于火药局前当城被破时,就将它尽付一炬。

北伐援军夺到的是一座空城。

兵贵神速。北伐援军的主要任务是北上援救林凤祥、李开芳的北伐军。临清离阜城仅二百余里,如果不贪功夺取州城,避实击虚,三四天就可抵达,但曾立昌等却一意想在临清获得补给,以致耽误了大好时机。

同类推荐
  • 大元王朝1

    大元王朝1

    本书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详细解读了元朝的历史,使成吉思汗、忽必烈、元顺帝、耶律楚材等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今人的面前;将蒙古军西征、丘处机与成吉思汗以及蒙元历史上的各种历史事件娓娓道来。对于今人正确认识元朝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世界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世界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以古国文明、社会变迁、战争风云、科学进步,民族革兴、工业发展等事件为多姿多彩的枝叶,使读者们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之余,本书以世界历史为主干,既读了历史,又长了知识,更开了眼界。如果说一个民族的历史像一条千丝万缕拧成的线,世界史则更像一幅由不同画面构成的巨幅长卷,它们自成一体,又相互关联。在这幅画卷上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文明的创造史事实就是时间与空间的革命,当人类登上月球不再是梦想,当踏上宇宙已成为现实,当先进的交通工具将人们之间的距离缩得越来越短,当人类生存的环境及未来命运联系得越来越紧密时,地球变成了一个“村庄”,作为村民的我们每一个人,了解世界历史和世界历史大事就是在了解我们的身世
  • 紫禁城

    紫禁城

    龚学敏以他诗歌追求的纯粹与华丽,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紫禁城重新进行了整体解读,他独自置身其中,演变万般模样,穿龙袍、起龙驾、执令牌、伺贵妃、开启深锁重门,穿行千里烟云,让人别开生面。
  • 极简中国史

    极简中国史

    最简洁、最通俗、最幽默、最精辟!极简方式解读三千年中国历史文化!翻开血泪斑斑的历史画卷看一看,你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中华民族跨越千年,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到今天的文明社会,王朝与政权的覆灭和更迭,带来的不仅仅是杀戮,还有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的一次次进步和融合,在这个同化的过程中,中华文明有过冲突、矛盾、甚至残杀,但国家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
  • 湖广填四川

    湖广填四川

    肖平的《湖广填四川》是一部重说历史的典范之作。作者通过大量相关史料的勾连,以文学化的想象叙述,从屠蜀传说中剥离历史的虚实,重说一段三百余年的移民史。“构架不繁而文字清爽,为同类著作所未见,堪称翘楚。”(流沙河评)全书共分五章,主要从移民们入川的经历、创业的历程以及“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对巴蜀的深远影响入手,全景式地展现了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
热门推荐
  • 做情绪的主人

    做情绪的主人

    人们最关心的莫过于身体的健康,所以,在相互问候的时候最多的话也都是:“身体可好?”“祝你身体健康!”但是,身体的健康不仅仅受到疾病和外来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还是来自心理的影响。心理健康主要表现在情绪上,人体是一个整体,身体的健康与情绪有密切关系。可以这么说: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就保障了心理的健康。是否你在工作中总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是否你在生活中总遇到许许多多不如意的事情?这时,你是否心烦意乱,生气、抱怨、烦恼?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呢?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毛泽东品国学(超值金版)

    毛泽东品国学(超值金版)

    在毛泽东的笔下和口中,古老的国学被赋予了全新的灵魂:它能为现实的革命斗争提供方针政策的指导,它能为开展思想教育工作贡献力量,更奇妙的是,它能与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水乳交融,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原理呈现出大中华气派!对于国学典籍中的成语、典故、诗词歌赋,甚至神话传说,毛泽东能信手拈来,随意驱驰。他能以古典小说中的一个情节来说明一个革命道理,令听者拨云见日:他能从初见者的姓名中寻找到楚辞唐诗,让对办惊叹不已……
  • 爹地,妈咪要逃家!

    爹地,妈咪要逃家!

    本文已入半价书库!!!她不过是帮一个小鬼试了一件衣服,就被他生拉硬拽地成了他的保姆。好吧,她承认,他们家给的薪水诱惑了她。他说,你没什么值得我喜欢的。(你只是我的保姆。)她也说,你是个混蛋男人。(你只是我的雇主。)只是后来——他问,你为什么爱我?她也问他,你为什么爱我?他们又都没有答案。只是他们还是能在一起,而且,觉得天生就该如此。不是别人,而是你。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那些破鬼事儿

    那些破鬼事儿

    恐怖的是,尸体的指甲见长啊,太惊悚了,不知道会不会跳呢。这不,死者的家属他们就请人来剪了。整体的看起来真的很恐怖,很象魔鬼。怎么这么说呢,相信大家见过木乃伊吧,有点像,我是说形状,只是那僵尸更饱泽些。
  • 妖孽难缠:夫君,别碰我

    妖孽难缠:夫君,别碰我

    “夫君,别碰我!”什么?他一定要跟她生个白白胖胖的儿子?!
  • 侯门贵妻

    侯门贵妻

    “我虽为庶女,母亲也不必如此咄咄逼人,非要卖了我为妾!”“你应该感谢我,难不成要学你娘狗一样啃我丢下的屎,你至少可以吃骨头。”她豁然起身,双眼如利刃冰刀直射王妃,“我端木念青在此发誓,此生宁死不为妾!。”庶女为妾,天经地义,她却对着乾坤发誓有生之年绝不为妾,惹来众人嘲笑鄙夷。“她这一辈子嫁不出去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不愿!任人宰割,如狗求活,我不服!嫡母嫡妻宁有种乎?有一男子告诉她,非也。【片段一】“庶出就是没教养,也不知道谁惯的,村妇一般还敢问鼎侯府夫人头衔!”还没回嘴,她身子一软,被人打横抱起,男人阴冷回道:“我教的,我养的,我惯的,我许了头衔,你不服?”【片段二】“请问三小姐可许了人家?”某男跳了出来,大声嚷嚷:“哎呀,我的传家之宝呢?那可是送给我未来媳妇的啊,怎么不见了呢?对了,我好像把它送给谁了,送给谁了呢?”某女满头黑线,抬手,那玉扳指闪着几千瓦的亮光,众人哀叹,原来名花有主......某男得意一笑,知道就好。【片段三】某男与某黄花闺女的父亲密聊,某黄花闺女无耻地听了墙角。“岳父。”......她还未出阁......“那一天,她第一次入宫中毒,被我救了,我们有了肌肤之亲......”口水一呛,身子因为忍得厉害,不由得发起抖来。什么是肌肤之亲?PS【穿越,一对一,宠文,女强、种田】推荐新文:《退婚——傲骨嫡女》
  • 挽红楼之黛心

    挽红楼之黛心

    相貌的熟悉终究抵不过心灵的疏离,原以为是木石前盟,却没料到拥有的记忆只是皮相。几世的纠葛,原来正应了那句话:劫数过后便是缘。其实我一直在想,如果红楼中的宝玉对黛玉来说真的只是“假”的,那在贾府无情地伤害后,黛玉将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本文会带给大家一个不一样的红楼世界,弥补各位看官心中对于这一旷世悲剧的遗憾第一次写文,没有经验,有什么欠缺之处请见谅。对批评指正虚心接受;对意见建议洗耳恭听(当然,夸赞好评咱更高兴);至于侮辱谩骂或是有发泄情绪需要者,请点击右上角小红叉。构建和谐社会人人有责。阿舞的新文:《王妃站住不许逃》也是古言哦,请亲们帮忙增加一点人气啊!简介:她在家中是不受宠的女儿,有她没她一个样。可是在师傅师兄眼中却是捧在手心里的宝贝,但为什么却是任由她跌进那个火坑?一纸诏书,让她不得不回到那个让她厌恶的家中,嫁给了朝中贤名赫赫的王爷。三年,女儿家生命中最美好的年华,就这样葬送在了那一方小小的庭院,和那个冷情之人的身上。当她心灰意冷,选择离开之后,等待她的究竟会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