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5900000005

第5章 进入中央(2)

顾顺章一被捕,当即叛变,供出中共中央在上海的5个秘密机关的地址,即向忠发、周恩来、瞿秋白的住处以及中共中央秘书处、中共中央特科所在地。这一重要情报用密电发往南京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却落在潜伏在那里的中共特工钱壮飞手中,迅即告知周恩来等转移,才使中共中央在上海的机关避免了被一网打尽的灾难。

顾顺章的叛变,使中共中央极为震惊,决心调派最为可靠的人负责特科。周恩来把这一重任交给了陈云。

这样,陈云在危难之际,担任了极为重要的职务,即中共中央特科书记。

特科,中共专门负责惩处内奸、叛徒及保卫中共中央机关的工作,是中共中央的要害部门。

特科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最初,在1927年6月,中共江苏省委机关的会议刚散,便被国民党特务包围,使陈独秀之子、中共江苏省委书记陈延年被捕。紧接着,又因原共产主义青年团江苏省委宣传部长兼秘书长韩步先和上海总工会书记张保臣的叛变,使继任者中共江苏省委代理书记赵世炎被捕。

陈延年和赵世炎双双被杀害,促使中共考虑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去对付国民党的特务,对付叛徒和内奸。于是,中共江苏省委便建立了一支“红队”。

不久,中共中央机关从武汉迁来上海,也建立了“红队”。

1928年秋,周恩来把这两支“红队”合并在一起,成立了一支“红色恐怖队”。

这支队伍最初由从苏联学习回来的谭保全负责。

“红队”,又称特务工作科,科长为顾顺章,直属中共中央军委领导。据当时参加过这一工作的周惠年回忆,特务工作科下属四个股,即特务股、情报股、保卫股和打击土匪的“土匪股”。

特务工作科后来简称特科。

1928年11月14日,中共中央常委会作出决定,成立由向忠发、周恩来、顾顺章三人组成的“中共中央特别委员会”,专门负责反奸工作和中共中央机关保卫工作。

中共中央特科改由中共中央特别委员会领导,由周恩来直接指挥,顾顺章负责。

这时的特科,下分四个科:

第一科为总务科,负责总务,例如租住房、选择会议地址和掌管财务等。

第二科为情报科,负责搜集情报,掌握敌情,对敌方的侦控机构进行反间谍工作。陈赓为科长。那时,陈赓化名王庸,人称“王先生”。

第三科为行动科,负责打击对中共中央机关构成威胁的叛徒、特务,负责中共中央机关的安全工作。实际上就是原先的“红队”。以顾顺章为科长。

第四科为交通科,主要任务是保障上海及全国各地秘密交通网的正常运行,也负责中共中央的地下无线电台的报务工作。科长为李强。

其中,第二科建立后,便开展反间谍工作。1928年,杨登瀛便成了第一个中共特工。杨登瀛,又名鲍君甫,他是陈立夫的亲信,是国民党中央驻上海的特派员。他为中共提供了大量机密情报。

紧接着,在1929年底,第二科又派出三员干将,潜入国民党高级特务机关。这三名干将便是李克农、钱壮飞和胡底。其中,钱壮飞担任了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主任徐恩曾的机要秘书。

在顾顺章叛变千钧一发的关头,正是钱壮飞发挥了重要作用,才使中共避免了重大损失。

顾顺章叛变后,中共急令钱壮飞以及李克农、胡底,还有陈赓,立即撤离上海。主管情报工作的周恩来着手重整特别委员会。

周恩来点将,调来陈云主持特别委员会。在新的特别委员会会议上,周恩来宣布,由陈云、康生、潘汉年三人领导,陈云负总责,康生为副。

周恩来还宣布:

陈云兼一科科长,直接领导总务、财务、交通等工作;

潘汉年任二科科长,负责搜集情报、侦察敌情和反间谍等工作;

康生兼三科科长,负责指挥、执行保卫及警报等工作。

这样,特别委员会在陈云领导下,重整旗鼓,开展工作。

向忠发叛变供出了陈云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就在这时,叛变了的顾顺章仍在上海秘密跟踪,终于发现了向忠发的行踪。

于是,发生了静安寺探勒汽车公司前的那一幕……

向忠发被捕后,迅即叛变,使任弼时夫人陈琮英以及中共中央工作人员张纪恩等被捕。

1992年7月2日,在笔者采访张纪恩时,他给笔者看了一本如今颇为鲜见的书,书名曰《转变》。这是国民党中统局编印的内部用书,供那些反省院中的中共被捕者“学习”使用,出版于1933年12月。书中收入80份中共高中级领导人被捕后所写的自首书。其中,便有《前共党中委兼总书记向忠发的自供》。

向忠发的自供中,有两处提及陈云。

一处是他交代了“特务委员会”(即中共中央特科)的组织情况,指出陈云为“总负责”(亦即中共中央特科书记),原文如下:

三、特务委员会。

从前是我和周恩来、顾顺章,但自顾顺章被捕后,经人报告,闻已自首,遂施行改组了。前由顾顺章负责,现改为廖成云(笔者注:即陈云)负责,其组织如下:

1.廖成云,总负责(前江苏省委)

2.赵云(笔者注:即康生)(第三科——红队)

3.潘汉年(第二科——侦探)

4.杨森(第一科——社会及各种技术)

5.陈寿昌(第四科——交通)

向忠发的自供另一处这样提到陈云:

赤区接济者:在赤区中所没收或抢掠的财物,统统都换成现金,再由在芜湖开设金铺子的同志张人亚兑换成现洋及钞票,交来上海给中央。前后由我经手有两次:第一次,1930年6月由闽西运来700两;第二次1930年底,由赣西南运来2007两。由这两批款内提出800元组织商业机关,派陈绍禹做老板——现由廖成云负责支付。此外尚有许多大批现金由赤区运来,但都不是我经手的。

向忠发还供出了交通主任喻泽时住上海戈登路戈登里,共青团总书记秦邦宪(博古)住上海古拔路横路3号,等等。幸亏陈云及时获悉向忠发叛变的消息,通知中共中央机关及有关人员大转移。不然,连陈云自己也难以逃脱这场大搜捕……

向忠发虽然叛变,仍于被捕后的第3日——1931年6月24日——被枪决于上海龙华。向忠发曾跪下来苦苦哀求饶他一命,也无济于事。

向忠发一命呜呼,使王明惊惶失措。

本来,王明早就想当中共中央总书记,而向忠发之死,为他当总书记提供了最好的机会。然而,王明深知留在国内工作,每时每刻都有人头落地的危险。于是,王明宁可不当总书记,而向共产国际表示,要去莫斯科,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王明想坐在莫斯科进行“遥控”。

向忠发已死,王明又要远走,中共中央不能不进行改组。

经王明提出,经共产国际东方部批准,在1931年9月,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成立,成员共6人,即博古、张闻天、卢福坦、李竹声、康生、陈云。这6人之中,不设总书记,只指定博古为总负责。

这样,陈云进入了中共临时中央领导核心。

1931年10月中旬,王明离开上海,前往莫斯科。

1931年12月上旬,周恩来因工作需要离开上海,前往江西红区,亦即江西“苏区”。

1932年3月,27岁的陈云在上海担任中共临时中央常委,兼中华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

在“一个深晚”会见了鲁迅

1932年12月11日夜晚,在上海北四川路拉摩斯公寓3楼4室,鲁迅设家宴招待客人。据当天的《鲁迅日记》载:

治馔六种邀乐扬、维宁及其夫人。夜晚,三弟亦至。

“维宁”,即瞿秋白,而“乐扬”则是冯雪峰。

那时,国民党政府悬赏2万元捉拿瞿秋白。在1932年11月下旬,瞿秋白和夫人杨之华不得不躲避到鲁迅家中。当时,鲁迅因去北京探望生病的母亲,不在家。许广平曾这样回忆瞿秋白的到来:

我还记得:他和杨大姐晚间来到的时候,我因鲁迅不在家,就把我们睡的双人床让出。

11月30日,鲁迅回到上海家中,就安排瞿秋白夫妇住在公寓中的另一房间。

瞿秋白夫妇在鲁迅家住了半个来月,中共地下组织派出“史平”前来接出他们,以便转移到另一安全的处所。

这位“史平”,也就是陈云。

在一个细雨蒙蒙的夜晚,陈云来到鲁迅家里,见到了鲁迅。陈云陪着瞿秋白夫妇在雨中离开了拉摩斯公寓。

1936年10月26日,为了纪念鲁迅,陈云写了回忆文章《一个深晚》,记述这个难忘的夜晚。这篇文章署名“史平”,最初发表于中共在法国巴黎创办的《救国时报》第64期。

陈云写道:

1932年阴历十一月的某一天,大约是深晚11时许了,我坐着一辆黄包车,把戴在头上的铜盆帽挪低到眉毛以下,把吴淞路买来的一件旧的西装大衣的领头翻起盖满两颊,由曲曲弯弯的小路到了北四川路底一路电车掉头的地方就停下了黄包车。付了车钱,往四边一看,没有人“盯梢”,我就迅速地走进了沿街的一座3层楼住宅房子的大门。这是一座分间出租的住宅,走进大门就是楼梯。大约是在3层楼的右首的那间房间的门口,门上有着一个同志预先告诉我的记号。我轻轻地扣了两下,里面就出来了女主人。我问:“周先生在家吗?我是×先生要我来,与×先生会面的。”女主人就很客气地请我进去。

秋白同志一切已经准备好了,他的几篇稿子和几本书放在之华同志的包袱里,另外他还有一个小包袱装着他和之华的几件换洗的衣服。我问他:“还有别的东西吗?”他说:“没有了。”“为什么提箱也没有一只?”我奇怪地问他。他说:“我的一生财产尽在于此了。”

他问我:“远不远?”“很远,我去叫3辆黄包车。”我说着,正想下楼去叫车子,旁边那位50以外庄重而很关心我们的主人就说:“不用你去,我叫别人去叫黄包车。”说着就招呼女主人去叫黄包车去。这时候,秋白同志就指着那位主人问我:“你们会过吗?”我和那位主人同时说:“没有。”秋白同志说:“这是周先生,就是鲁迅先生。”同时又指着我向周先生说:“这是×同志。”“久仰得很!”我诚恳地尊敬地说了一声。的确,我是第一次见鲁迅。

他穿着一件旧的灰布棉袍子,庄重而带着忧愁的脸色表示出非常的担心,恐怕秋白、之华和我在路上被侦探、巡捕捉了去。他问我:“深晚路上方便吗?”“正好天已下雨,我们把黄包车的篷子撑起,路上不妨事的。”我用安慰的口气回答他。我是第一次与鲁迅会面,原来不知他哪里人,听他的说话,还多少带着绍兴口音。后来我把秋白、之华送到了他们要去的房子里,问起秋白同志,才知道鲁迅确是绍兴人。

一会儿女主人回来说:“车子已经停在门口。”我说“走吧”,就帮助之华提了一个包袱,走到门口。秋白同志向鲁迅说:“我要的那两本书,请你以后交××带给我。”又指着我向鲁迅说:“或者再请×同志到你这里来拿一下。”我就顺便插口:“隔几天我来。”

正想开门下楼去,之华还在后头与女主人话别。我们稍微等了一下,鲁迅就向秋白同志说:“今晚上你平安到达那里以后,明天叫××来告诉我一声,免得我担心。”秋白同志答应了。

一会儿,我们三人就出了他们的房门下楼去,鲁迅和女主人在门口连连地说:“好走,不送了。”当我们下了半只楼梯的时候,我回头去望望,鲁迅和女主人还在门口目送我们,看他那副庄严而带着忧愁的脸色,表现出非常担心我们安全的神气。秋白同志也回头望了他们一眼,说:“你们进去吧。”他们默不做声地点了点头。当我们走到了二层楼梯口,才听到三层楼上啪的一声关上了房门。

秋白同志自从1932年××同志被捕以后,侦探到处在追逐他。他病得又很重,住在鲁迅家里已经好久了。虽然鲁迅当时也为暗探四面跟踪着,但是鲁迅终于把秋白同志安全地保护了几个月。后来因为外面已经有些“风声”,所以我们就把秋白同志搬到另一个地方。

我们本来还要到鲁迅家去替秋白同志拿那几本书,我也很想再去会会鲁迅,后来因为别的原因,很快地离开了上海,所以没有再去。我这第一次的会见鲁迅也就成了最后一次的会见鲁迅了。

同类推荐
  • 抓住每分钱:洛克菲勒大传

    抓住每分钱:洛克菲勒大传

    约翰·D洛克菲勒,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财团的创始人,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人。自16岁从商到55岁退休,洛克菲勒创造了美国商业神话,从无到有创建起自己的财富大厦,谱写了平民阶层奋斗崛起之歌,是“美国精神”的耀眼典范。晚年,洛克菲勒开始投身慈善事业,捐款总计5.5亿美元,在世界医疗、教育、环保等多个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树立了慈善运作管理的典范,开启了慈善新时代。
  • 扶棺谏君:海瑞

    扶棺谏君:海瑞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胡雪岩全传

    胡雪岩全传

    胡雪岩的人生事业,因为介入政治集团而起,也因为自己所在集团的不得势而迅速衰落。这也正是封建官商所受到的历史局限所在。也正因为如此,后人对胡雪岩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胡雪岩所在的年代是封建社会,没有民主集中制,也没有合理的政策保护商人的利益。正因为“当官”的说了算,故此商要和官拉上关系,再加上自己的“智”,才会让生意有保障,才有可能实现赚取利润这一从商的基本原则。胡雪岩和官拉上关系,必须给官一些“糖衣炮弹”,阅读此书,应从正面吸取营养,学其精华,去其糟粕。
  • 中外历史名将之谜

    中外历史名将之谜

    《中外历史名将之谜》从读者的角度出发,从中外历史上众多的名将中选择了十几位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力图将这些著名将领的人生经历尽可能全面细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把众多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谜题掀开其神秘的面纱,给读者一窥真相的阅读快感。在写作风格上,《中外历史名将之谜》也力求通俗易懂、精准生动,注重其中的趣味性与可读性,以满足不同层面读者的阅读需要。我们真诚地希望这本全真、立体的《中外历史名将之谜》能够使读者在轻松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获得更广阔的认知视野和想象空间。
  • 曾国藩家书大全集(超值金版)

    曾国藩家书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精选了曾国藩家书一改过去各版本形式,将曾国藩生平分为京宦生涯、窘困的团练大臣、人生巅峰、余晖残照四部分。在讲解曾国藩家书的同时,以这种简介的形式方便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曾国藩其人、其事、其思想。
热门推荐
  • 当爱情只剩残骸

    当爱情只剩残骸

    没有性感撩人的身姿,也没有万众宠爱集一身的环境,但她有一颗豁达开朗的心,一个天使一般美丽的笑容。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草原之花:布木布泰

    草原之花:布木布泰

    《草原之花——布木布泰》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草原之花布木布泰传奇的一生。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被迫成为勇者的村姑

    被迫成为勇者的村姑

    --情节虚构,变成了某本蛋疼勇者与魔王故事里的肥婆反派。原著的作者是个变态,请勿模仿,林天音发现自己重生了。整个故事里都没几个正常人,因此她只能努力变得更变态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后宅那些事儿

    后宅那些事儿

    掩埋在时空中后院的女人们,争的,也许并不只是男人的宠爱。业务骨干高安琪对宅斗并不是很热衷,来到这个时代她只想吃好喝好过好自己的日子,可是,为什么她就遇到一个逗比呢?直爽淡漠女VS阴狠二逼男
  • 手的十种语言

    手的十种语言

    著名画家黄秋雨失踪两天之后,尸体在颍河里被一个渔人发现,市公安局刑侦支队队长方立言奉命侦破这起命案。他在调查中发现,黄秋雨生前创作的组画《手的十种语言》中的最后十幅全部以女性裸体为内容,这其中牵涉到了市委书记的妻子,而黄秋雨被盗的日记和绘画,似乎都与这有关。就在命案调查接近真相的时候,被追捕的犯罪嫌疑人突然死于一场车祸,而两年前试图谋杀黄秋雨的凶手也浮出水面,使案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 婚姻那道坎儿:弃妇有晴天

    婚姻那道坎儿:弃妇有晴天

    罗琳目睹了丈夫和小三在一起,她心痛和愤怒。她的上司又对她表达爱意,也是他把罗琳婚姻里的危机揭发出来,他用意是什么?他对罗琳的真的是一见钟情?当发现闺蜜叶夏的一个暧昧朋友时,罗琳震惊了,怎么会这样?罗琳成了弃妇,她结识了林峻熙,一个事业有成的男人,他会在罗琳、一个弃妇的这滩死水中激发出怎样的波澜呢?
  •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下)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下)

    中国人对于自我民族性格的审视是近代才开始的。之前的中国一直是东亚的政治文化中心,向来是输出文明。直至十九世纪下半叶与西方列强的数次战争,中国才发现与正视这个世界中还存在与中国性格迥异的强大文明这个事实,中国人不得不面对差异,分析差异,并试图改变民族性格,以救亡图存。与此同时,涌入中国的外国人也对这个传说般的古国睁大了观察的眼睛,他们发现不仅他们的武力和商品征服不了中国,他们的科学与宗教也对中国人影响甚微,从此中国人的性格成为近代中国改革和外国人研究中国颇为核心的一个论题,此后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文化思潮虽然以政治、文化为主题,其深处却一直涌动着中国人对自己民族性格的肯定或否定、保留与改变的矛盾,这种矛盾一直延续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