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4700000027

第27章 没有材料的自传(26)

沉闷……是没有思想的思想,却厌倦于思想。是没有感觉的感觉,却因感觉而焦虑。是没有回避的回避,却因回避而感到厌恶——所有这一切都可称之为沉闷,但却不是沉闷本身,而是沉闷的最佳释义或诠释。按照我们的直接感受,沉闷就好比是悬挂于灵魂城堡的护城河上的吊桥,这架吊桥已被收起来,我们只能凝视着城堡周围的土地,却不能涉足半步。在我们内心,某些东西将我们与自己隔离开来,有如我们的呆滞,那些分隔物是一条环绕自我疏离的肮脏沟渠。

沉闷……是没有痛苦的痛苦,没有欲念的期待,没有理由的思考……沉闷就像被消极恶魔侵占,被虚无蛊惑。巫师和女巫通过造出我们的模型,然后折磨模型,按照他们的推测,这种折磨就会通过某种灵魂转化体现在我们身上。我要说,沉闷就像这种形象转化,如同小妖将邪恶的符咒施与我的幽灵而非模型。符咒施与我的内在幽灵,而在我灵魂内部的表层,贴上或钉上了写满符咒的纸片。我就像一个出卖幽灵的人,或者说,更像被这个人出卖的幽灵。

沉闷……我努力工作。我履行着实用道德主义者们眼中的社会责任。我履行这种责任,或者说听任这种命运,不需要耗费太多努力,也没什么明显的困难。然而有些时候,正好在工作或休息期间,按照道德主义者们的说法,我应当去享乐,我的灵魂被一种苦楚的惰性淹没,我感到厌倦,不为工作,也不为休息,而为自己。

我甚至对自己无所思索,又为什么会厌倦自己?如果我什么都不曾思索过,又会如何呢?我忙于记账或稍作憩息时,宇宙之谜浮上心头了吗?生命的普遍性痛苦突然在我的灵魂中呈现出来了吗?为什么被赐封贵族的人连自己的身份是什么都不知道?这是一种虚无感,一种没有食欲的饥饿,一种与过度抽烟或消化不良时生理上的大脑和胃有着同样感觉的惰性。

沉闷……或许,它是我们灵魂深处因没有信仰而产生的不满,是沮丧的孩子(我们内心就和这个孩子一样)因我们没有给他买最好的玩具而感受到的失望。它或许只是人们心中安全感的缺失,他们需要一只援手来引路,在感情深处的黑暗道路上,人们更多感受到的是无法思考的寂静夜晚,无法感受的空落街道……

沉闷……心有上帝的人不会感到沉闷。沉闷是神秘论的缺失。对于缺乏信仰的人来说,甚至怀疑也是办不到的,甚至他们的怀疑主义也缺乏质疑的能力。是的,沉闷是灵魂缺乏自欺欺人的能力,是思想缺乏虚构的阶梯,心灵凭借这条阶梯可以坚定地登上真理之巅。

思考的沉重

通过类推,我得知饮食过度意味着什么。我通过自己的感觉而不是胃得知了这一点。有些天,当我想得太多,我的身体变得沉重,姿态笨拙起来,我感到自己一动也不能动。

在这种情况下,消失了的幻想的残余几乎总像是一颗肉中刺,从我平静的麻木中显露出来。我在无知的基础上制定计划,在假想的基础上建造大厦,永远不会发生的事情使我眼花缭乱。

在这些奇怪的时刻,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不过是我的附属品。我不仅忘了责任的概念,还忘了存在的想法,我从身体上厌倦了整个宇宙。我的所知和所梦使我昏昏欲睡,用同样的强度使我的眼睛发痛。是的,这时我比任何时候都了解自己,我是躺在无人之地的树下打盹的乞丐。

去旅行的主意

去旅行的主意间接引诱着我,就好像这个完美的主意在引诱别的什么人,而不是我。整个世界的大全景横贯我警觉的想象力,像一种多姿多彩的乏味;我追溯一个愿望,就像一个人疲于做出手势,潜在的风景和预想中的一样乏味,这种倦怠像刺骨的寒风蹂躏着我虚弱无力的心灵之花。

旅行如此,书籍也是如此,一切都是如此……我向往一种博览群书的安静生活,以古人和现代人为伴,这种生活使我通过他人的感觉来重建我的感觉,内心充满矛盾思想,这些矛盾思想建立在沉思者和思想者(多数为作家)之间的矛盾基础上。但是,我一从桌上拿起书,读它的想法就消失了,读书的身体动作剔除了所有读书的欲望。同样,如果我碰巧走近站台或出发港,旅行的想法就减弱了。我重新回到两种毫无价值的状态中,我(我同样毫无价值)确信如此:不起眼的路人般的日常生活,和醒着失眠的梦境。

读书如此,一切都是如此……我一想起什么事,这种想法就打断了生活的平静,我满怀抵触情绪,抬眼望着属于我的西尔芙a,可怜的人,如果她只学唱歌,或许她会是个歌声动人的生灵。

记忆中的琴声

我第一次来到里斯本时,曾听到公寓的楼上传来琴声,一个我至今未见到真人的姑娘在用钢琴弹奏枯燥的音阶。如今,通过一些不可思议的浸润过程,我发现,在我内心仍响起那些音阶的弹奏声,如果楼下的门敞开着,声音仍然清晰可闻。曾经弹奏音阶的是一个姑娘,如今已成为其他什么人,一个成年女士,或者已不在人世,在松柏成阴的白色墓地里长眠。

我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孩子,但是,现实中的钢琴弹奏声与记忆中的声音并无差别,以至于当声音欲扬先抑时,同样是缓缓的手指动作,同样是有节奏的单音。不论我感受或思考它时,心中难免涌起一种朦胧而焦虑的忧伤。

我不为失去童年而哭泣,但我为一切而哭泣,这一切包括我失去的童年。我为时光的流逝而哭泣,但这是一种抽象而非具体的流逝,这种流逝通过一种来自楼上不间断的重复音阶折磨着我的大脑,毫无特征,悠长而深远。这是一种没有什么可以天长地久的巨大之谜,它不是真正的音乐,而是连续不断的锤击声,就像荒诞不经的记忆深处,流淌着一种怀旧之情。

我的眼前缓缓出现一幅画面,画里是我从未见过的客厅,一个我从未见过的学生至今仍在弹钢琴,他的手指认真的弹奏着永远不变、业已消失的音阶。我看见,我再次看见,我重构我的所见。楼上的一家人让我产生一种昔日从未有过的怀旧之情,虚构出一种飘渺的冥想。

然而我猜想,这一切只是一种替代品,我所感受到的怀旧之情并不真正属于我,也并非真正抽象,而是从来路不明的第三者那里截取来的一种情感,这在他们那里是情感,在我这里则是文学,正如维埃拉所说,是文学性的。我的悲伤和痛苦都来自臆想的感觉,怀旧使我双眼热泪盈眶,而这种怀旧也是通过想象和臆测去构想和感受的。

随着一种来自世界深处、形而上的键盘敲击声,这种敲击声连续不断,坚定不移,那个学生一遍又一遍弹奏着钢琴的音阶,也来回敲打着我记忆的脊椎。那些昔日的街道行走着另一些人,如今的街道已物是人非。那是已辞世的人们以一种透明的存在方式在向我述说。那是一种我因做过或没做过什么而产生的懊恼。那是夜的潺潺流水,在寂静的楼房间流淌。

我想在心里大声呐喊。我想要停止、打破和摧毁这不能录音的留声机,它在我心里弹奏不休,却不属于我,这是一种无形的折磨。我想让其他载体代替我的灵魂,让我的灵魂离我而去,飘然独行。听这种音乐让我发疯。到最后,我——在我多愁伤感到讨厌的思绪,在我薄如蝉翼的肌肤,在我过度紧张的神经——成为敲打音阶的键盘,这个键盘属于我们记忆中讨厌至极的个人化钢琴。

像大脑里某个部位不听指挥一样,音阶一直在弹奏,一直在弹奏,在我上下弹奏,在我来里斯本住过的第一所房子里弹奏。

尼莫上校之死

最后,尼莫少校去世了。不久,我也会离开人世。

在那一刻,所有童年时光继续存在的可能性都被剥夺。

嗅觉

嗅觉是视觉的怪异表现方式,能通过无意识出人意料地勾勒出动人心弦的景观。我常常体验到这一点。我漫步在大街上,毋宁说什么也没看见。我放眼四望,看着每个人都能看见的东西。我知道自己走在大街上,但并没有意识到,这条街的两边由人类之手建造的形状各异的建筑物组成。

我漫步在大街上。面包房那边飘来的香甜的面包气味令我反胃,我的童年在远处飘然呈现,另一家面包店出现在梦境里,曾经的一切悄然逝去。我漫步在大街上。突然,我闻到小杂货店外的斜架子上飘来一股水果香,心中泛起我在乡下度过的短暂时光——何时何地我说不清楚——那里有果林和我童年时代心中的平静祥和。我漫步在大街上。木箱制造者那里飘来的木箱气味意外地使我失去平衡:我亲爱的韦尔德!你出现在我面前,最终使我快乐,因为通过回忆,我回归了文学的真实。

我的悲剧

我的人生最大的悲剧是已读过《匹克威克外传》。(我无法回到第一次读起它们的往昔时光。)

得到意味着失去

艺术用一种虚幻的方式使我们从潦倒中解脱出来。当我们感受到丹麦王子哈姆雷特所遭受的不公正和苦难时,我们自己的遭遇就变得微不足道,它们因属于我们而卑微,因卑微而卑微。

爱情、睡眠、毒品和酗酒是艺术的基本形式。更确切地说,它们和艺术产生同样的效果。但爱情、睡眠和毒品都会带来幻灭。爱情使人厌倦或失望。我们从睡梦中醒来,睡着时我们就不再活着。在毒品的刺激下,我们以毁灭身体为代价。但艺术不会带来幻灭,因为从一开始我们就接受了幻觉。我们不用从艺术中醒过来,因为我们做着梦,却并未睡着。在欣赏艺术时,我们也不用缴税或受罚。

由于我们从艺术中获得的愉悦在某种意义上不属于我们,我们不必为它付出代价或过后抱憾不已。

我指的是一切不属于我们但通过艺术带给我们快乐的东西——逝去的痕迹,一个给别人的微笑,一抹晚霞,一首诗,客观存在的宇宙。

得到意味着失去。去感受并未得到的东西意味着存续和保留,因为这么做就是汲取事物的精华。

与爱无关

这件事与爱情无关,是爱情之外的事情,值得一知……

压抑的爱,比爱的真实体验更能体现出爱的本性。贞洁可以是开启深刻理解力的钥匙。行动自有所得,但会带来混沌。占有即是被占用,进而失去自我。唯有思想可以看穿现实而又不至沦陷。

无穷与永恒

基督乃一种情感形式。

在万神殿中,诸神都有自己的空间,他们排挤对方;他们都拥有王座与至高无上的权力。诸神在这里无所不能,因为这里没有限制,甚至没有逻辑秩序,各式各样的不朽交叠在一起,允许我们去享受各式各样的无穷与各式各样的永恒之共存。

神与人

历史上并无确定之事。在秩序井然的时期,万物尽皆可鄙,在混乱时期,万物尽显高尚。衰落的时代富于精神活力,伟大的时代欠缺智慧的灵光。万物混淆交融,真理只存在于想象之中。

因而,如此多的崇高思想落入粪堆之中,如此多的发自内心的渴望失落在湍流中!

神与人——他们在我眼中都一样,尽皆拥有不可预知的命运,混乱不堪。在这间普普通通的四楼房间里,他们从我的梦中穿过,神与人对于我的意义,相比他们对于相信他们之人的意义,不会更多。警觉而单纯的非洲人的神,偏僻地方野蛮人的动物神,埃及人那些人格化的象征,希腊人光辉灿烂的神,罗马人生硬的神,太阳神和爱神密特拉,因果和慈善之神耶稣,围绕着同一个基督产生的不同变形,新城镇里的新近诸神——所有这些神明组成了一次充满谬误与幻想的送葬之旅(或许是朝圣之行,或许是葬礼)。他们行进着,走在他们身后的是梦。这些梦是投射在地上的空洞阴影,然而最差劲的梦想家则认为那些梦境扎扎实实地扎根在那里:没有身体或灵魂的悲惨思想——自由,仁爱,快乐,更美好的未来,社会科学——在黑暗的孤寂中向前移动,如同乞丐偷来的皇家长袍组成的列车拖拽着的落叶。

革命派的错误

革命派把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贵族和平民、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区分开来,是一个愚蠢而严重的错误。人和人的唯一区别只在于对社会的适应和不适应,剩下的就是文学和劣等文学的区别。如果一个乞丐适应社会,那么明天就可以成为帝王,尽管这么做他将失去乞丐的品性,甚至要越过边境丧失国籍。

在这间狭小的办公室里,这些想法令我宽慰。办公室蒙尘的窗户对着一条阴郁的街道。这些想法令我宽慰,我以世界意识的创造者们为伴——譬如鲁莽的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教育家约翰·弥尔顿,流浪者但丁·阿利吉耶里……甚至,如果允许我提及,还有耶稣基督,他在这个世界如此渺小,以致他的存在都遭到历史学家的怀疑。国会议员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参议员维克多雨果,国家元首列宁和墨索里尼等则组成另一个完全不同的阶层。

这便是暗影里的我们,身处小杂役和理发师中间,组成人类社会……

世界的一边,坐着威风凛凛的国王,声名显赫的君主,光环耀眼的天才和圣人,至高无上的领袖,妓女,先知和富人……另一边,坐着我们——街角的小杂役,天马行空的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幽默的理发师,教育家约翰·弥尔顿,售货员,流浪者但丁·阿利吉耶里,还有那些被死神遗忘或眷顾的人,以及那些被生活遗忘或从未被眷顾的人。

统治自己

统治世界始于统治自己。世界的统治者既不是诚者,也不是不诚者,而是一群用做作和无意识意欲在自己身上创建真正忠诚的人。这种忠诚构筑他们的力量,使其他人的虚假忠诚黯然失色。惯于自欺欺人是成为政客的先决条件。唯有诗人和哲学家才能看到世界的本来面目,因为只有他们才被赋予脱离幻觉的生活。看得越清越无为。

没有自由的灵魂

意见即粗俗,即便这个意见并分出于真心。

每一个真诚的例子都令人无法容忍。不存在真正与自由的心灵。就此而论,根本没有自由的灵魂。

真正的人

万物尽皆脆弱、平庸且无谓。我看到了怜悯的伟大昭示,那似乎揭示了充满悲情色彩的忧伤灵魂的深度,可我发现,那昭示只延续了片刻,那昭示充满了言语,这些话形成于——多久我会带着沉默的洞察力来观察于此——与怜悯相似的感情之中,像观察的新鲜感一样迅速消失,抑或形成于慈悲灵魂晚宴的红酒之中。表露出来的人道主义情感,喝掉的白兰地数量,以及杯中酒或冗长的焦渴带来的痛苦而做出的伟大举动,三者之间始终存在直接联系。

所有这些人都把他们的灵魂出卖给了魔鬼,那魔鬼便是地狱里乌合之众中的一员,对卑鄙和懒惰渴望至极。他们整日醉酒,过着浮华与懒惰的生活,无力地死在了言语的垫子之上,死在一大堆蝎子之中,它们的毒液顺着嘴巴向下流。

关于这些人最特别的事情就是他们全都没有一点重要性,任何意义上都是如此。有些人给主流报纸写文章,在虚无中获得成功。其他人在专业领域出人头地,成功了却一无所成。还有人当上了有名的诗人,然后相同的灰烬让他们的愚昧的脸变得苍白无比,他们都是坟墓里经过防腐处理的死尸,手被放在屁股上,还保持着活人的姿势。

同类推荐
  • 古文鉴赏辞典

    古文鉴赏辞典

    为了帮助广大读者阅读、理解古文,内容力求简明,疏通文义;译文以准确生动的语言翻译古文,用白话文向读者展示古文风貌;鉴赏则包含写作背景、内容、主要艺术手法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力求以简练、精要的艺术分析,解释文章内容、情蕴等。通过对古文的全方位解读,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和艺术情韵。
  • 致一百年以后的你:茨维塔耶娃诗选

    致一百年以后的你:茨维塔耶娃诗选

    《致一百年以后的你:茨维塔耶娃诗选》是二十世纪俄罗斯诗人茨维塔耶娃的诗歌选集。译者苏杭先生精选了一百来首茨维塔耶娃脍炙人口的短诗,并首次译出长诗《山之诗》。作为主要以诗歌创作名世的诗人,茨维塔耶娃在创作手法上有相当的创新,她披露感情时更热烈、更大胆、更横放杰出。
  • 话题中国文学史

    话题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悠悠三千年演变发展的历程,早已汇集成一条起伏蜿蜒、波澜宏阔的漫长河流;而它各体兼备,于世间万物众象无不包纳涵盖、尽收之笔端眼底的复杂构建,也显示出一种气象恢弘、异常绚丽丰繁的巨大空间容量。所以,力图描述其多样化的表现形态与承传生新、消长盛衰的进化现象,探究那凸显的外在形式和深层潜注贯通的艺术特质,以给出较切实恰当的审美与社会文化层面上的价值评判,由之认定它在寻觅、确立民族—国家的灵魂或自我精神面貌上的标志性意义,换言之,即尝试着为文学编写撰作总结性的“史”的工作也相应而生———这同样可谓是渊源久长且古老,因为中国本来就有浓厚的历史情结、强烈的历史意识,是一个拥载了悠远史学传统的国家。
  • 土塄上的孩子(高平作家丛书)

    土塄上的孩子(高平作家丛书)

    夯者脸上开心的笑容,幽默风趣的夯歌,瞎子富才与高平鼓书,心地善良的父亲母亲……作者用朴实的文笔,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幅充满乡土气息的温馨画面。使我们在感受人间真情的同时,也仿佛看到了,作者那颗善良、朴实的心灵。城市化的今天,乡村正远离我们而去。“我确信乡村会永远存在,而且会以一种稳定的姿态坚守着脚下的土地”。多么善良朴实的百灵啊!我深深地为她这份对土地对乡村的执着而感动着。
  • 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

    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

    在叙述中,说者先要被说,然后才能说。主要靠主体意识回向自身才能出现。《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由赵毅衡所著,本书介绍了叙述行为、叙述主体、叙述层次、叙述时间、叙述方位、叙述中的语言行为、情节、叙述形式的意义等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供读者阅读学习。
热门推荐
  • 荀子进取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荀子进取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火爆王爷下堂妃:替嫁小丫鬟

    火爆王爷下堂妃:替嫁小丫鬟

    “王八爷,你……给我滚!”火爆王爷步步紧逼,她险些丢了命。他是八王爷,不是王八爷!这死女人!“女人,装什么清高,竟然敢替嫁进我王府,不就是为了引本王的吗?”他残忍的笑容凝固在唇角,看着她满身的青痕……自此那一刻,她决定要报复他。传言这王爷杀人不眨眼,怪不得将军府的小姐誓死不嫁,却让她从将军府替嫁过来了,果然是杯具呀!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散文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散文研究

    中国当代散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容,走过近半个世纪的坎坷历程。文学发展的动态过程必然伴随着历史、时代、社会的源流脉络获得同步发展。因此,从纵向的、发展的角度考察新时期湖北散文的发展态势,厘清来龙去脉,对整个中国散文史的建构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在这种历时的统照下,湖北散文的演进过程呈现出以下三个阶段的基本理路。湖北散文始终以沉寂之姿努力地寻求新的发展前景,它的艺术生命力在创作队伍、作品数量、审美拓展上顺应了时代需求,形成了色彩纷呈的局面。
  • 瑶族校花的浪漫情缘

    瑶族校花的浪漫情缘

    纵然是错,也需是美丽的诱惑;纵然跌落,也要有绚烂的丰美。回首,只看到那个促夏夜,却惊觉,错,居然也是心不甘。未曾见到烛光燃起,也未曾聆听你的心声低语。美的东西原本是最经不起衰老的,一旦老去也是最让人目不忍睹的;越是璀璨的开始,也就会如流星般消失得越快,仿佛是你的心。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二十几岁要懂得的99条人生经验

    二十几岁要懂得的99条人生经验

    年轻人突破发展瓶颈的必读经典,全面提升处世智慧的必备图书,涵盖了最经典的案例、最实用的生存法则和最具针对性的处世技巧。99条人生经验让你人生少走一些弯路,在面临挑战、遭受挫折、感到无望、心情沮丧时,汲取奋斗拼搏的力量。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王爷霸情

    王爷霸情

    她是现代冷血杀手,无心无性,以傀儡之姿在暗无天日的深渊中无尽畅游。当生命中第一缕阳光映射进她的心,还没来得及体认何为情爱,他就被死神招了去。随即,她又在墓地被莫名的力量带到古代,行穿越之实,在这里,她不再是杀手,而是女人,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以为,这会是她生命的转折,不意,逃脱了禁锢的她又一次被命运的枷锁套牢,这一次,她不是冷情杀手,而是他的玩物推荐新文:《王爷囚妾》同为王爷系列,给亲全新的视角,与众不同的故事。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