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又是一年春,三年了,看着当年的新坟已成了长满新草的小山包,明因边拔着坟头的杂草边说道:“娘,我和爹明日就要去樊城了,只留下你一人在这八里庄,我和爹也是很舍不得,但是爹说要走必定有爹的道理,不过你放心,一得空我们就回来看你。”
此时,陆原拎着一个描着童子放炮仗的竹编食盒走上山坡来。
“爹!”今早要上山来,爹说还有事,让明因先来。
“嗯。”陆原应了一句,放下食盒,打开盖子,一阵袭人清香香四散开来。只见陆原端出了一盘白色呈花状的糕点出来。
明因知道,是杏花糕。娘爱吃,每年春天都会摘些新鲜的杏花来做。这三年,每逢娘的忌日,爹都会亲手做一份。爹不说,明因也不说帮忙,似乎这是父女俩的默契,也似乎,非得爹亲手做,才显出这心意。
“知道为什么你娘这么喜欢杏花糕么?”陆原盘了腿,随地坐在了坟前,“我和你娘自小就
相识,她爱吃杏子,又爱杏花,我便试着用杏花给她做了碟糕点,其实一开始做的真的不好吃,我偷偷尝过的,只是你娘不忍,便硬说是好吃,我是知道的。”陆原似是自言自语,又似是在对明因说,又似是在对着面前的小丘说。明因也不搭话,杏花糕的事,她是知道的,娘以前就说过。她知道,这是爹对娘的一种怀念。每到这个时候,她都会让爹单独待着,自己往山坡绕一圈。
正是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的时节,故而缓坡处,小溪两岸的杏林,杏花白粉嫣然,开得绚烂。当初将娘葬在此处,也和这缓坡处的杏林有着极大关系,爹说,这样,每年春天,娘都能看到她最爱的杏花了。
在溪边找了处干净的石头,明因便坐了下来,心中默默念叨着这一年来发生的趣事,似是这样,娘就能听到了。
正当这时,一阵歌声从不远处传来。
明因起身,顺着歌声的方向走去,轻手轻脚的,怕惊扰了那唱歌的人。
红花初绽雪花繁,重叠高低满小园。杏花开得繁盛,挡住明因的视线,隐隐见到,似乎是两个女子。只听得: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明因识字,除开医书食谱,也杂七杂八地看了许些书,虽不会吟诗作词,但还是看得懂听得清的。对这女子所唱,粗粗听来,句句尽诉离愁,曲子婉转哀怨,似乎是在思念情郎。
正想着,便听一女子道:“小姐,谢公子既已去,你也不该继续沉迷此道,万一老爷夫人知道了,可怎么是好啊!”
“巧心,我与谢公子情投意合,可为何他却不愿我告诉爹娘呢?我想他,我好想他!”
还真是思念情郎啊!这主仆两还真有意思,跑到这荒郊野外的,就为了唱歌念情郎?明因心下觉得好笑。
“小姐!不是巧心说你,依巧心看来,那谢公子本不是真心要与小姐共结连理,只是见小姐也爱听曲儿,便结了个伴罢了,小姐不该自欺欺人的!如今那谢少爷已回樊城,那樊城乃烟火繁华地,那谢家又是樊城数一数二的大户,怕是一回去,那谢少爷便将咱这八里庄丢到脑后了吧!”唤作巧心的丫鬟说的有些愤懑不平。
“可……可是……他说我便是他的知己了啊!还说能遇知己如此,此趟出行也不枉费了啊!”
“小姐……那谢公子也无承诺与你,你这不是……巧心只想劝小姐,不要再沉浸于那些劳什子的曲子,您看您这半月来昼夜弹唱的,人都瘦了一圈了。”说完便传来那小姐传来低低的呜咽声,稍少又传来那丫鬟轻轻的哭泣。
明因听着,觉着毕竟是人家的事,偷听墙角不怎么好,转身便走了。
“明因,怎么去了这么长时间?我还琢磨着去找你呢。”见明因回来,陆原站了起来。
明因举起拎着一个袋子,“前面杏花开得好,我摘了些回来,还有这个。”说着打开袋子,拿出一株小苗,“爹,我们就快离开八里庄,我想在娘坟前栽上一株杏花,好陪着娘。”
陆原没说什么,只点头说好。
种好了树苗,明因将那一袋子的杏花铺满了小丘,父女俩便走了,留下那胭脂万点的小山丘
和身姿挺拔的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