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4800000001

第1章 治国三策(1)

黄昏,小莲和巢谷走进院落。小莲背着竹筐,里面盛满草药,身上挂着碎草叶,显然是从乡间采摘归来。巢谷也背着一大捆草药,看起来很高兴。采莲迎上来帮小莲卸竹筐,并劝小莲身子不舒服,就不要外出劳作了。小莲微笑着擦汗,说:“我身子好多了,去乡间走一走,神清气爽,又觉恢复了几分。夫人气色不好,我惦记着采点草药,为她调气补血。”说着问起王闰之,得知苏轼和王闰之又吵架,王闰之一直在屋子里发脾气,也不做饭,而采莲要照看迨儿。小莲便捋起衣袖,走向厨房。

小莲走进厨房,惊讶地看到苏轼扎好衣袍,正忙着切肉洗菜。巢谷跟在她身后,在门边远远地看着。

看到小莲,苏轼勉强一笑,故作轻松地说:“小莲,你回来了。今日由我主理厨下,以我这书写锦绣文章之手,将生米煮成熟饭,定然是满室生香,其味无穷。小莲,你且歇着去,今日我要让你们大饱口福。”

小莲在一旁无奈地看着苏轼,说:“先生,夫人见你终日郁郁不欢,才想劝解你,你却嫌她话多,她怎能不生气呢?”苏轼好像没有听见:“小莲,锦绣文章这就下锅了。”说着,把菜倒入锅中,“扑哧”一声响,烟雾腾腾,苏轼掌勺炒菜。

这时,苏辙和史云走了进来。苏轼看到他二人吃惊的样子,说:“子由,你二人来得正好,来尝尝我的手艺。”不想苏辙却郑重地说:“哥哥,我是来向你辞行的。”原来,由于苏辙反对《青苗法》等新法,被吕惠卿、曾布等人排挤出条例司,改任京外闲职。

苏轼一愣,王闰之在里屋听见这话也是一惊。小莲、史云、王闰之接过苏轼手中的炊具,继续做饭。

苏轼和苏辙走出屋外。晚风阵阵,兄弟二人漫步而谈。

苏辙说:“哥哥近来肝火甚旺,嫂嫂有委屈自然也是常理,还望哥哥爱惜身体。”苏轼:“咳,不说这个了。子由,你离开条例司,我看也好。”苏辙感叹说:“新法已经实施,我留在条例司已无意思。再说,条例司已成小人竞进之所,如再不离开,怕真是近墨者黑了!”苏轼说:“子由之言甚是。”

朝廷已准苏辙改任陈州教授,苏轼嘱咐他利用这个机会多读一些书。苏辙回答说:“是。只是我走后,哥哥太孤单了,还须小心保重……”

苏轼感叹说:“唉,子由,如今时势,谁能保重?只有走一步看一步!只管我行我是,何管贵贱生死啊!”苏辙深情地说:“哥哥,父亲和母亲都走了,我只有哥哥一个亲人了。如今我们又要分开,哥哥遇事一定想开些。”

兄弟俩深情而伤感地对望着。头顶上明月高悬……

第二天,苏轼一直送行到汴京郊外。兄弟二人忆及当初苏轼带着王弗、采莲赴任凤翔,苏辙相送的情景,唏嘘不已。苏辙再三让苏轼不要再送,兄弟二人洒泪而别。苏轼望着弟弟的马车直到完全看不见了,才落寞地转身回城……

《青苗法》推行后,王安石向神宗推荐李定,神宗便欲授予李定官职。但是宋敏求、苏颂、李大临三人对他的任命拒不草诏,认为李定母死却不守丧,实是大不孝之人,不能担任官职。神宗便将王安石、李定传进迩英殿。见神宗询问,李定忙跪伏在地,哭泣着说:“……臣非禽兽,焉能有此不孝之举,实在不知吾母为谁。微臣从记事之日起就在伯父家长大。伯父曾告诉微臣,母亲生下微臣就离开人世了。”

王安石也起身施礼,说:“陛下,李定是微臣的入室弟子,微臣可以担保,李定确无此不孝之事。”

神宗见有王安石的担保,登时大悦,便命张茂则去传王珪,并对宋敏求、苏颂、李大临三人十分不满。王安石又指出,宋、苏、李三人抗命不遵,并非只为李定任用之事,而是反对变法。神宗听后,更加生气。这时,王珪趋步而进,神宗便命他拟写两道圣旨:一是擢李定为监察御史里行;二是外贬苏颂、李大临、宋敏求为知州。

李定至此已是泣不成声,他伏地断断续续地说:“谢陛下圣恩。陛下,天下者乃陛下之天下,取舍由君,当臣子的只有唯命是从之理,焉有抗旨不遵之说。不过,因微臣区区一人,而罪加三位学士之身,微臣心有不安。微臣纵有万死,难报吾主知遇之恩,必当肝脑涂地,为陛下尽忠。”

神宗点点头,说:“难得你有如此忠心。变法大业,举步维艰,望卿家为朕分忧。”李定以衣袖拭泪,信誓旦旦地说:“陛下,纵是赴汤蹈火,微臣也在所不辞!”神宗满意地点了点头。

当晚,吕惠卿、李定、曾布三人到王安石府上商量变法事宜。

突然,管家王全进来禀报苏轼求见。王安石正在疑惑苏轼为何事而来,吕惠卿在一旁劝他不要见苏轼。王安石却一摆手,认为吕惠卿并不如他了解苏轼。此时的苏轼虽然也反对变法,与他政见相异,但在王安石心中,苏轼是君子,所以仍是他的朋友。王安石还是不愿意失掉苏轼这个朋友,便决定会见苏轼。

但吕惠卿仍不死心,指出如今反对变法的大臣过去大多是王安石的朋友,而且苏轼又不可能一夜之间改弦易辙,找上门来支持变法大业。所以,见苏轼则是听他那蛊惑之辞、无理之辩;而不见苏轼则是耳根清净、心如磐石,一心致力于变法大业。听了吕惠卿的话,王安石沉吟半晌,便让管家以他已经睡下为由回绝苏轼。

寒风凌厉,苏轼知道王安石不肯见自己,神色木然地走在汴京空荡的街道上,心中冰冷。

他明白王安石还不至于如此决绝,但王安石不擅用人,如今身边群小麇集,已经被吕惠卿、曾布、邓绾这些小人所蒙蔽了,连李定这种人也当个人才放在身边。变法的核心人物亲佞远贤,变法前途着实可忧。面对如此景况,苏轼忧心如焚,一刻不得安坐。

翌日清晨,苏轼决定不再劝谏王安石,而是直接劝谏神宗皇帝。他来到范镇府上,正好司马光在向范镇痛骂吕惠卿,说吕惠卿在朝堂上对《青苗法》所致的民间祸乱只字不提,偏提那万中之一有成效者,妄图偷梁换柱,混淆视听,以塞面圣言路,实是小人行径,实是欺君之罪!

苏轼向二位说明不想再劝谏王安石直接劝谏神宗皇帝的想法。司马光摇头,说:“你不能面圣,圣上也不会见你。”苏轼急切地说:“晚辈心中如坠千斤,更如有鲠在喉,必欲吐之而后快。若能亲口说与圣上,晚辈不信圣上会不为所动。”

范镇起身徘徊思索,说:“圣上以为我等老臣对变法怀有成见,对我等早已言不听计不从。子瞻,你是新人,圣上对你没有成见,也许反倒能听进去。子瞻,就这样办,老夫明日上朝,就向圣上举荐你!”

司马光仍是正襟危坐,心中并不太相信苏轼能够劝动神宗皇帝。但他知道苏轼之才,也愿意让他一试,便决定明日与范镇一同举荐。

苏轼听后大喜,感谢范镇、司马光两位。

翌晨,皇宫候朝房内,大臣们叽叽喳喳议论不止。

四十多岁的范纯仁嚷道:“诸位,有些人蒙蔽圣听,以致圣上为了一个忤逆不孝的李定,竟然把宋敏求、苏颂、李大临三位翰林学士贬了,简直闻所未闻!”

众臣也纷纷表示不满,这个说:“真是小人当道,暗无天日!”那个说:“我大宋历来以孝治天下,岂能容这不孝之人玷污了朝堂圣地!”一时群情激昂、义愤填膺……

忽然,吕惠卿来到房内,大声说:“这分明是诬陷,宋敏求等人罪有应得!”邓绾也忙帮腔,说:“你们连圣上的话都不听,听谁的?”

司马光一听二人又是拿皇帝压人,一副唯圣上之命是从的嘴脸,反驳说:“圣上的话对的听,不对的也听吗?那还要谏官干什么?”

吕惠卿被司马光、范纯仁批驳得无话可说,却认为他二人如此说话无法无天,与造反无异,大声叫道:“反了,反了!”

这时,范镇怒目圆睁,来到吕惠卿近前,喝道:“你说什么?你要造反?”

范镇怒目金刚的气势吓得吕惠卿边退边嗫嚅着说:“范公,你,你不要血口喷人!”

范镇嚷道:“我血口喷人?你说要造反嘛!”众大臣纷纷附和,暗自发笑。吕惠卿尴尬不已。

突然,内侍高喊“时辰到——上朝——”王珪急忙做和事佬,说:“大家不要争了,该上朝了。”吕惠卿趁机退去。众大臣走出候朝房,列队向崇政殿走去……

冬日阳光下,苏轼冷得直呵手,在崇政殿宫墙下徘徊等候……

文武百官在崇政殿内站定后,神宗登上龙台,众臣举笏板高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神宗说:“众位卿家,有事则奏,无事退朝。”

范镇看看司马光,司马光点头示意。不料,范纯仁却抢先出班,询问宋敏求、苏颂、李大临因封还诏谕被贬一事,并指出:根据祖训,诏谕下给翰林院后,作为知制诰,有权封还,不为抗旨。神宗一时无语。

吕惠卿忙出班护驾,说:“陛下,范纯仁曲解祖训。所谓翰林院封还诏谕,拒不拟旨,本不违祖训。但陛下一而再、再而三地下诏谕,翰林院依然我行我素,就是抗旨不遵!”

司马光忍无可忍,出班奏道:“自从祖宗以来,孤远小官,改任京官已是恩优。陛下,李定连个进士都不是,也无政绩,只是个寻常小县的县尉,却提拔成监察御史里行,皆因其善于攀附迎合。况其母谢世,不守丁忧之制,已是大逆不道。此等小人还得以重用,让君子心寒,让百官难堪!”

此时,范镇已是怒气冲天,出班直接质问神宗:“陛下,若是非不分,认为一味迎合变法则为贤;不分好歹,人为一味排除异己则为能,那还要谏官台官作甚?还要上朝听百官言论作何?”

神宗极力压制心头怒火,问宰相曾公亮的意见。没想到曾公亮却施礼回答说:“陛下,老臣年迈昏庸,若再久处相位,必误陛下大业。恳乞陛下恩准老臣,辞去相职。”

朝廷官员立即大哗,神宗也为之一惊,迟疑不决。曾公亮伏地接着说:“陛下,老臣多病缠身,已不能处理政务。与其素食其位,被人弹劾,不如全节以退。恳请陛下体谅老臣风烛残年之苦,即是对老臣皇恩浩荡了。”

神宗无奈地命曾公亮平身,接着召唤王安石、韩维二人出班。神宗说:“朕拜二位为左右相。”王安石回答说:“谢陛下重用之恩。陛下,臣自随陛下变法以来,积怨甚多,恐难胜任。”

韩维也说:“陛下,臣为东宫旧人,陛下重用微臣,恐遭天下异议,亦给陛下带来不利影响,乞望陛下收回成命。”

神宗并不接受,表示其意已决,不能收回。王安石、韩维便叩谢神宗。

范镇、司马光一脸愠怒,王珪则一脸平静。

范镇气冲冲地走过崇政殿宫墙,宫墙下的苏轼正要上前问他如何,范镇连脚步都不曾停下来,边走边说:“气杀老夫,气杀老夫也。子瞻,皇上竟准了曾公亮辞去相位,拜王安石为左相。这个官我不做了,你找别人举荐吧!”

随后,司马光喊着“气杀老夫,气杀老夫也!”气冲冲地走过宫墙,他看一眼苏轼,叹息离去。

这段时间,苏轼精神不振,郁郁寡欢。这一日,苏轼、王闰之、小莲、巢谷、采莲等正在吃饭。王闰之见苏轼茶饭不香,不动碗筷,凝神沉思,便起身给苏轼倒了一杯酒,置于苏轼面前。苏轼举起酒杯,又摇摇头,并未喝下。

王闰之出言询问,苏轼摇头感叹,说:“面君之难,难于上青天啊!”

巢谷放下碗筷,豪爽地说:“子瞻,这又有何难?我带你去面君,走到崇政殿外,谁敢拦咱俩,我就打他个万紫千红,咱俩直接去见皇上。”

苏轼哈哈大笑,说:“巢谷,你这样倒简单。”说完,目光无意中转向小莲,小莲急忙低头夹菜吃饭。

这时,画学博士米芾衣冠不整地来到苏家。苏轼请他到书房说话,米芾说神宗皇帝派苏轼、驸马王诜和他一起去禹州监制钧瓷,苏轼不禁愕然。

原来,自《均输法》施行以来,钧瓷也是由官家统一购买,各种品级的瓷器都是同一个价,故而窑户不再用心烧制好瓷。今年上贡的钧瓷也大不如前,神宗见后大为光火,传监制官米芾责问。米芾说明情由,神宗也一时无法。但太后大寿在即,只好派米芾去禹州官窑为他特制几件,并言明须是极品,以为太后祝寿之用。米芾领命,同时请求派驸马王诜以及苏轼监制,因为苏轼颇懂钧瓷,定能助其一臂之力。神宗点头答应。

米芾此举大有深意,一是让苏轼离开京师,出外散心,钧瓷之美或可令他抛却心中烦恼;二是苏轼一直想要面君,却苦无机会,这次去禹州监制钧瓷,说不定会有转机。

苏轼起初苦笑,摇头称没有领略美妙钧瓷的风雅心情。待听到面君一事,苏轼一愣,终于会意,笑着说:“噢……元章啊元章,人都说你是米癫子,原来你看似疯疯癫癫,心中比谁都明白!”

钧瓷始创于唐代,兴盛于北宋,其名源于“钧台”。钧台位于今河南省禹州市北门里。据文献记载:夏启曾在今城南的钧台坡宣誓即位,故有“夏启有钧台之享”的传说,历代观瞻者络绎不绝。唐代,禹州城北门里建禹王庙,庙前立山门台基,命名“钧台”。此后附近相继设窑烧造瓷器,因地名“钧台窑”,或谓其产品曰“钧瓷”。北宋以来,禹州渐成钧瓷的中心,是当时的五大名窑之一,与汝、官、哥、定窑并驾齐驱。

同类推荐
  • 卑鄙的圣人:曹操4

    卑鄙的圣人:曹操4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3)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活着,因你而美丽

    活着,因你而美丽

    以大量翔实生动的第一手资料呈现出盛志勇院士在我国烧伤医学上的巨大贡献。这同是地是对整个人类未来的贡献。,这是描述我国著名烧伤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盛志勇的长篇传记。作者以尤其动情的笔调咏叹了主人公毕生倾力于青春美丽、生命美丽的烧伤外科学
  • 最具影响力的军事将帅(下)

    最具影响力的军事将帅(下)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军事将帅。如圣马、安东万·约米尼、左宗棠、玻利瓦尔、温菲尔德·斯科特、尤利塞斯·格兰特、加里波第、毛奇。
  • 梁漱溟口述实录

    梁漱溟口述实录

    梁漱溟是一位信奉佛教而又蜚声海内外的儒学大师,性格耿直,敢说敢为。他是毛泽东的挚友、诤友,也是一位身份特殊的老朋友,在三十多年的交往中,有过彻夜友好的长谈,有过面红耳赤的争论,也有在大庭广众之下针锋相对的吵骂,这其中的恩恩怨怨,让人惊叹,也让人称道……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举行开国大典,梁漱溟远在四川未能参加,据说,当天周恩来在天安门城楼上曾感慨地说过:可惜今天的盛会有两个人不在场,一个是梁漱溟,一个是邵明叔。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穿越之教坊使女

    穿越之教坊使女

    比辍学打工苦逼的是被剩下了,比被剩下更苦逼的是莫名其妙穿了,比穿越还要苦逼的是居然被卖到教坊了!我去,我上上辈子到底做了多少孽啊!去死算了!
  • 川菜文化研究续编

    川菜文化研究续编

    本书重点就推进成都美食之都建设中的新形势、新问题、新要求进行研讨。
  • 秋风凉了

    秋风凉了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蓝血精神

    蓝血精神

    最闪耀的蓝血光辉,最强大的蓝血文化,最杰出的军人企业家。蓝血精神:常青企业的高贵基因。以使命感、纪律性和领导力为支柱,以一流的执行力为本质特征。是员工有效自我管理、保证完成任务的“利器”。学习蓝血精神,打造“蓝血斯巴达”团队。
  • 嚣张狂凤倾天下

    嚣张狂凤倾天下

    她,本是秦国的护国大将军,因为莫须有的叛国罪名而跳崖身亡,再次睁开眼睛,发现自己竟重生在了冷国心狠手辣左丞相的庶女身上。她,本是身份尊贵的丞相之女,虽然是庶女,但是做事却从来不考虑后果,心狠手辣,最终却是为了自己的心上人落得个被藏獒咬死的下场。再次睁开眼睛,她眼中毒辣的意味更甚!抢了庶姐的心上人?她不屑,自己还不至于堕落到看上曾经的手下败将,府中的姐妹都看不惯她,要来找茬?她会让她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找茬。京城有云,冷国丞相家有位生的绝色却狠毒的三小姐,虽然美貌倾天下,但是心上也涂满了全天下药性最强的毒药,加上身边还跟着一只恶兽,惹上她不是死就是生不如死。爹是权倾朝野的丞相,本是对府中的事不闻不问的,持着一双让人堕入寒窟般的冷眼看着一切,可是一听说自己的女儿和秦国的凤将军有关系,怎么看她的眼神都炽热了好多?在冷国立太子的宴会上,遇见以前的痛,她的恨意滔天,却始终狠不下心,但她终究放不下自己的不甘心,她的惊艳表现引来了各国皇孙贵族的兴趣,自然还有他,他看见了她眼中隐藏的秘密。一次一次惊险的经历,她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一步一步的走向自己人生的巅峰,也发现了一些被隐藏的很深的秘密。她狂荡不羁的狂凤,像是一阵邪风洗卷整个大地,她是不需要依靠任何人就能飞上九天的凤凰,不过当遇上了那能让自己停泊的港湾的时候,她还是毫不犹豫的依附了上去,毕竟就算是凤凰,也有飞累了的那一天。而他,够资格成为那个让她依靠的人!
  • 多党合作在四川(工商联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工商联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丛书,分设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工商联卷,共8卷,近400万字,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 月光下的人生

    月光下的人生

    948年6月,影响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年轻的读者。他的诗文“语言洗炼”“文笔秀丽”,爱国家。尤其是他那无悔的一生,是一部活生生的人生教科书。他一生追求真理,寻找光明,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赞扬了他的这种民族气节。,爱人生,平凡而又高尚。他虽贫病交加,朱自清的诗文,表现出他对黑暗时局的强烈不满,对现实人生的深沉思考,对光明未来的殷切期待,却在抗议美国扶植日本和拒绝接受“美授”面粉的宣言上签名,能给人以美的愉悦,情的感染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