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4400000027

第27章 拿破仑的外交诡辩(3)

拿破仑皇帝一身黑色披氅,在这样阴暗沉闷的季节里真让人感到有些不自在。大屋没有任何其他人,迈迪尼一脚跨进门槛时,不知是天热还是心虚,额头就直冒汗。然而,身着戎装的皇帝却安然自若,他略微一抬头就看到了奥地利老臣。

“嗯,你好!调停特使,我们的鸽子,你终于飞来了!迈迪尼先生,你是否感到东奔西走十分辛苦?”

拿破仑锐利的目光直刺迈迪尼的内心。

迈迪尼赶紧鞠躬,礼拜道:

“尊敬的陛下,神勇的陛下,我愿意为您效劳。”

拿破仑却不屑一顾,他手扶着腰间闪光的指挥刀柄,一针见血地问道:“你和沙皇私下签订了密约,是吗?那个红头发鬼,给你什么好处?”

迈迪尼不禁双腿发抖,但是他仍然努力挺直腰板,试图辩解。哪知,滔滔不绝的拿破仑驳倒了他的一切借口。

但是,随后拿破仑又把话题转向了轻松。这时候,迈迪尼问皇帝:

“陛下,您何必如此不顾一切呢?您总让人发抖呀。其实,我只不过是想让您在和平的钟声中回到巴黎,做您的皇帝,长久而平安!”

拿破仑马上又厉声道:“你的目的就是如此吗?让我不战而退,让我失掉荣誉?,那是不可能的!”

“你竟然要我以土地换和平,真是如此简单吗?世人谁不知道拿破仑帝国是个大统一的国家?我知道进地狱的路,但我的领土一点也不会割让给别人。无论是沙皇、普鲁士国王还是奥地利皇族,都是世袭的爵位,不管停战多少次都能回到他们的首都。而我呢?最多只会流放他方,因为我是从士兵爬上皇帝宝座的。”

拿破仑说完这番话,迈迪尼完全被震撼了。没有什么比被人当面揭穿阴谋更让人感到羞耻的了,这样在外交中便天然地处于劣势,没有权力再要求什么了。不过使用当面质问的手段也要冒一定的风险,那就是再也没有妥协的可能了。阴谋的存在本身就具有无限的杀伤力,使得双方不得不硬拼下去。而在狐狸和狮子的选择中,拿破仑却很好地把握了分寸和尺度。

178.布下迷雾

马基雅维里说:我们这个时代的经验表明,那些曾经建立丰功伟绩的君主们却不重视守信,而是懂得怎样运用诡计,使人们晕头转向,并且终于把那些一本信义的人们征服了。可见对于外交而言。赤裸裸的利益和欺诈是司空见惯的。

拿破仑尤其善于布置连环局、制造谍中谍,到处发放迷雾弹,让人信以为真、自投罗网。1805年10月1日,拿破仑从法国的斯特拉斯堡出发,去对付英国与奥地利、俄国新结成的同盟。

行前,他跟自己的妻子约瑟芬告别,拿破仑觉得非常痛苦,但一想到自己要去成就大事,也就释然了。

拿破仑军事生涯在1805年的夏天,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峰。

拿破仑所要对付的英、奥、俄之间的联盟,是三国为了防止法国主宰欧洲而第三次结成的。

拿破仑当时和庞大的进攻英国的舰队一起呆在布伦港。大军团已经做好了上船的准备,只等纳托维尔和冈托姆的联合舰队扫清多佛海峡的阻碍便渡海远征。

不过,拿破仑已经意识到在其大后方正酝酿着一场滔天战祸。

7月31日,他特别写信给他的外交部部长列朗塔。信中说:

“我从意大利的一个双重间谍那里获得了一份绝密情报。这个情报表明,法国与奥地利之间有一场避免不了的战争。对这一点,奥地利人也相当清楚。

请你准备一份给奥地利驻法国大使尼伯龙根的照会,并在你认为应该给他的时候转交给他。请注意,在用辞上尽量避免强硬直露,应写得生动而有情理。”拿破仑的这封信无疑把法国的意图明明白白地表露了出来。

对法国皇帝来说,最重要的问题并不是立即向奥地利发动一场大战,而是要先给英国一次致命的打击。英国当时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其海军实力足以傲视群雄。拿破仑称霸世界,当然得跟英国发生正面交锋。这似乎是迟早的事。

8月9日,拿破仑得知维纳尔夫的舰队刚刚从西印度群岛返回,他极为高兴,并把这视作能与英国作战的好兆头。

但是,结局往往并不是等待中的样子。过了几天,拿破仑就知道了维纳尔夫的舰队在费罗尔港附近被考尔德所拦截。又过了几天,另一个坏消息便接踵而至。冈托姆从来就未曾离开布勒斯特。拿破仑发动对英战争的计划受到了打击,幻想破灭了。

就在此时,拿破仑设了一个看似愚笨、实则充满智慧与玄机的局,让奥地利往里面钻。他又写了一封信给列朗塔,信中隐瞒了他的真实想法:

“请你向奥地利大使转达我的关注,我在巴黎等待着他的答复。如果这位尊敬的大使先生在我限定的期限内不予答复的话,我就会作出相应的举措。我将进入永久中立的瑞士并拆除我在海峡沿岸建立的兵营。我不愿意看到奥地利方面拖延搪塞,我更不愿意看到在罗蒂斯有任何外国军队驻扎。奥地利军队必须返回到原来的驻地,否则,法国就要向他们开战。”

这封信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当列朗塔将这一讯息照会奥地利驻法国大使时。这位大使不禁心中窃喜。他想:想不到聪明一世的拿破仑也有犯傻的时候。

奥地利几乎已经肯定了法军将从意大利方向发起主攻。于是,当局下令将奥军大部分精锐部队调至奥意边境,以对付法军的突然袭击。

不久以后,拿破仑又玩了一个花招。他写信给康塞雷巴说:“目前,奥地利军队正在大规模地武装集结,而我希望他们能够放下武器。如果他们不按照我的意愿去做的话,我会考虑率领20万军队与其进行一场鱼死网破的大决斗。不过,奥地利跟我交战完全是以卵击石,他们根本没有力量抵挡住我的势头。并且,在目前,在欧洲,还没有哪个国家的军队能够与我匹敌。我将成为欧洲霸主。”

写这封咄咄逼人的信,拿破仑有两方面的考虑:

一、显示法军志在必得的坚定决心。

二、制造假象,让奥地利以为自己仍然裹在布伦港。

拿破仑的这封信很“自然”地落入了奥地利间谍手中。当奥地利皇帝看了这封信后,对拿破仑有了新的认识。奥地利皇帝认为:拿破仑不擅于军事谋略,他以前打的胜仗,只不过是偶然因素起了很大作用。于是,他很放心大胆地向军队下达了准备与法国作战的命令。

这正中拿破仑的下怀。他早已经将兵力部署妥当,将士们磨刀霍霍,欲刺穿敌人的心脏。

11月26日,拿破仑指示贝尔蒂埃大军团进占汉诺威;28日,曼特拉兵团开始进军沙赫渡。最后的进军令是由法皇大本营发出的。法军以20个步兵师、11个骑兵师。286门野战炮,计17.8万人的兵力打响了对奥地利的战争。

到次年5月6日,奥地利军队的军力已不足以维持继续作战。奥皇向拿破仑请求休战。7月8日,法国和奥地利签订了着名的《普莱斯堡和约》,奥地利将威尼斯割让给法国。这就是轻敌的代价。在外交上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欺诈才是外交的常态啊。

179.掩人耳目

外交中利用间谍是十分平常的事情。《三十六计》中有反问计,即“敌有间来窥我,我必先知之,或厚赂诱之,反为我所用;或佯为不觉,示以伪情而纵之,则敌人之间,反为我用也。”三国时期,赤壁大战前夕,周瑜巧用反间计杀了精通水战的叛将蔡瑁、张允,就是个有名的例子。在外交上更是常用将计就计的招数,把敌人引人自己预先设下的圈套。

拿破仑在卢森堡宫宣誓就职时,法国还处在第二次反法联军的包围中。他深知一个新政府在旧政府的废墟上兴起时,如果国家处于战争状态,笼络人心的最好机会,是提出和平的前景。因为和平总是民众向往的目标。所以,他一上台,就急于照会各国,他已进入执政府,并向英、奥、俄三国君主建议尽快停止军事行动。

1799年的圣诞节,他向英王乔治三世和奥皇弗兰西斯二世发出私人函件,暗示以现状为基础来和平解决一切重要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他还暗示奥军应照原有和约撤回到阿迪杰河一线。英国国王没有理睬拿破仑的来信,只让大臣回复了一封傲气十足的函件。这位大臣在这份函件中说:

“如果法国真诚渴望和平,那么,现实的和持久的和平的最好和最自然的保障就是让法国原来的王室复位。这个王室统治法国已达数百年之久,并使法国国内安享太平,在国外备受尊敬。无论何时王室统治的恢复,将立即排除和平谈判的一切障碍。”

与此同时,英国首相威廉·皮特在下院猛烈攻击拿破仑。他用古罗马西塞罗的话坚决拒绝和谈建议:“为什么我再一次拒绝媾和呢?因为这种和平是不可靠的、危险的,因为这种和平是不可能缔结的。”

得到英国的答复后,1800年1月7日。拿破仑向军队宣布道:

“军人们,对于你们,我不仅要求你们保卫疆土,我们还必须侵入敌国。”

同类推荐
  • 西游记:演绎的人生智慧

    西游记:演绎的人生智慧

    通过对《西游记》的故事情节、艺术形象、人物的语言行动以及文本所展示的内容等方面的关照,探讨其中深含的思想哲理及人生智慧,挖掘其哲学和智慧层面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提供一个对《西游记》除却文学艺术视界之外的、文化与生活智慧角度的考察与评析,开拓其作为经典艺术作品的当代现实意义。
  • 人生智慧的25堂课

    人生智慧的25堂课

    繁忙紧张的现代人忙碌着一项项大事业,那些智慧的故事蒙着灰尘静静地躺在脑海深处。直到有一天,他们抱着自己的小宝宝,才想起去买本童话书,给孩子们讲故事。真的只有孩子们才需要故事吗?有许多人生智慧故事很精彩,可惜太长;有许多人生智慧故事很精简,但已流传甚广。在《人生智慧的25堂课》一书里,作者龙柒精挑细选,力图为大家献上一份精彩的人生智慧课,滴水藏海,小中见大。翻开《人生智慧的25堂课》,慢慢去读吧,慢慢去做吧,不要让智慧消化不良,融入血液的营养才是真正的收获。
  • 做人与处世

    做人与处世

    小阀门酿成大悲剧,细节是一种创造,细节之中隐藏机会,细节产生效益,魔鬼在细节,细节是关键所在,细节贵在执行,莫为蝇头小利所迷惑,处处留心皆学问,细心才有灵感
  • 再苦也要笑一笑

    再苦也要笑一笑

    人生在世不过短短数年,要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名利如云卷云舒般坦然才能无意。我们的人生是短暂的,如果把功名利禄、荣耀光环看得太过重要,那么很容易迷失在那些肤浅的东西上,从而丢失了人生的真谛。《时光文库:再苦也要笑一笑》用通俗的语言,将人生浅显而又深刻的生活哲理向您娓娓道来,希望它能够让您重新感悟人生的真谛和美好,放下过去的包袱,面带微笑走上新的征途。
  • 犹太人商业禅机

    犹太人商业禅机

    犹太商人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商人,犹太生意之所以成为智慧的生意经。就是因为智慧与金钱的同在与统一。","犹太商人是商人中的智者,更是商人中的魔鬼,他们能够从零开始,从一无所有起步,最终成为亿万级的富翁。冒险是犹太商人的习惯,犹太民族特有的冒险精神令犹太商人在产品上,在经营手段上,在许许多多方面打破常规,引领变革。任何东西到了犹太人手里,都会变成商品,他们早已把合同、公司乃至文化、艺术甚至于他们的上帝都商品化了
热门推荐
  • 刘伯温后人盗墓手记

    刘伯温后人盗墓手记

    刘伯温的嫡系后人刘季北上闯荡,鬼使神差的宿命下,住进了北京四九城出了名儿的邪地鸦宅。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刘季进入了鸦宅禁地,发现了的大量尸蜡……从此,刘季走上了探索成吉思汗皇陵之路,也因此身陷几大古老家族的世代恩怨之中。而后,盗墓四大派系的人马纷纷登场,国内外黑白两道同……
  • 苦水塔尔拉

    苦水塔尔拉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人性的优点(大全集)

    人性的优点(大全集)

    作者为了撰写这本书,曾经读过所有作者能找到的、有关此题意的资料。包括迪克斯报纸信箱回答、离婚法庭的记录、双亲杂志,以及多种著名的著述。同时,作者还雇用一位受过训练的人去研究、探索。他费了一年半的时间,在各图书馆中阅读作者所遗漏了的资料,探究各种心理学的专集,阅读多种杂志文章,探索无数的伟人传记,要找出各时代大人物是如何应对人生的。可以说。作者是世界上听过“克服忧虑”的演讲最多的人。除此之外,作者还接触过成百上千的“克服忧虑”的经验。有些是他人寄给作者的,还有一些是在班上得过奖的。总之,这本书绝非来自象牙之塔,也不是如何克服忧虑的学院派研究报告,而是一本记录成百上千位成年人克服忧虑的报告。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儒道至圣

    儒道至圣

    这是一个读书人掌握天地之力的世界。才气在身,诗可杀敌,词能灭军,文章安天下。秀才提笔,纸上谈兵;举人杀敌,出口成章;进士一怒,唇枪舌剑。圣人驾临,口诛笔伐,可诛人,可判天子无道,以一敌国。此时,圣院把持文位,国君掌官位,十国相争,蛮族虎视,群妖作乱。此时,无唐诗大兴,无宋词鼎盛,无创新文章,百年无新圣。一个默默无闻的寒门子弟,被人砸破头后,挟传世诗词,书惊圣文章,踏上至圣之路。感谢阅文官方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沉没的羔羊

    沉没的羔羊

    学校车棚凶杀案背后的凶案;《纸面具》:流水村庄里畸形恐怖的洞穴展厅,在绝望和深情的诡异纠结中,看警察李俊怎样一步步解开谜团。最后时刻,到底是正义战胜邪恶还是绝杀复仇,让我们拭目以待。
  • 重生幸福人生

    重生幸福人生

    许菡雯莫名回到了14年前的医院,既然老天让她重新过一次,许菡雯觉得不能辜负了老天的好意,于是她充分利用自己是重生人士的优势,甩掉负心丈夫,斗倒无耻小三,并利用前世有限的认知,努力让自己和女儿的生活过得风生水起,最终不但自己找到了新的生活伴侣,也将女儿培养成为设计大师,飞扬人生,享受重生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