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3700000020

第20章

穆罕默德和他的亲属们在断了粮源,没有人肯卖东西给他们之后,不得不向沙漠方向迁徙。穆斯林如果要买粮食,反对派们便抬高粮价,让穆斯林买不起,只好放弃不买。就这样,穆斯林断了三年的粮,不得不以树叶充饥。刚断粮食的时候,穆罕默德命令所有的穆斯林再次迁居到阿比西尼亚,和那里的人通婚。在经过三年的经济封锁后,古莱氏族中有五个头面人物出来反对这样的做法,要求取消和打破这种封锁。赞美真主,残酷的被迫害的日子终于过去了。灾难过后,穆罕默德和他的亲属,以及穆斯林返回了他们在麦加的家园。

经济封锁极大地影响了阿布·塔里布和赫蒂彻的健康。赫蒂彻这位杰出的女士去世了。一个月后,穆罕默德的伯父,把他抚养长大,保护他不受古莱氏族人伤害的阿布·塔里布也相继去世了。两位最亲的人的离世,使穆罕默德悲痛万分,穆斯林把这一年称为“悲伤之年”。阿布·塔里布去世后,反对派对穆罕默德的迫害变本加厉。穆罕默德只好去了塔伊夫。

塔伊夫是位于麦加东南的一个小城市,距麦加约80公里。穆罕默德想在那里传教,也许那里的人会相信他的宗教。可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那里的人不让他传教,而且采用卑鄙的手段阻止他。他们纠集了一些愚昧无知的人、疯子和孩子向他投掷石块,穆罕默德只好拼命逃离,两只脚都磨出了血,最后来到一棵椰枣树下。他坐在大树底下,开始向至尊的真主祈祷起来:

“真主啊,我要向你倾诉,我的力量太单薄了,我的办法太少了,真是丢人。仁慈的真主,您是弱者们的主,也是我的主,让我远离那些给我制造麻烦的人吧!让我远离我的那些反对者吧!伟大至尊的主啊!请别生我的气,我别无办法和力量,只有依靠您了。”

遭到塔伊夫居民拒绝后,穆罕默德回到了麦加。这件事以后,就是在这个“悲伤之年”里,至尊的真主创造了伟大的奇迹,即发生了穆罕默德的登宵①之旅。①“登宵”,原意为“登高”或“上升”,特指传说中穆罕默德登天之行穆斯林根据《古兰经》经文认为,穆罕默德52岁时,于某夜晚由天仙陪同,由麦加到耶路撒冷,又从那里“登宵”,遨游七重天,见过古代先知和天园、火狱等,黎明重返麦加。此后穆斯林将耶路撒冷视为“圣地”,并以每年伊历7月17日为“登宵节。”并在夜晚举行礼拜,

至尊无上的真主创造了登宵之旅,这是为了减轻对穆罕默德的接连不断的迫害,是为了让穆罕默德亲眼看看真主的伟大奇迹。让他见见最宏伟的朝h仪式。夜间旅行就是穆罕默德在夜里从麦加的天房飞到巴勒斯坦耶路撒冷的清真寺。登宵就是穆罕默德登上了天上的最高一层。

在神圣的天房里,穆罕默德在克尔白前祈祷,而他是所有先知中最杰出的一位。然后,穆罕默德登上了天堂的七重天,在一重天里,他看见了阿丹先知;在二重天里,他看见了先知叶哈雅·本·宰凯里亚和尔撒;在三重天里,他看见了优素福先知;在四重天里,他看见了伊德里斯先知;在五重天里,他看见了哈伦先知;在六重天里,他看见了穆萨先知;在七重天里,他看见了哈利里先知。

穆罕默德一步一步往上走,一直走到至尊无上的真主那里,到了那里一定要做礼拜。这是那里的唯一的规矩。真主为我们大地上的人规定了很多的仪式,礼拜是真主为我们大地上的人和天上的使者们规定的仪式。这证明了礼拜的重要性,它是伊斯兰教的基础和根本。谁抛弃了这一点,谁就是抛弃了伊斯兰教的一切,谁履行了拜功,谁就是信仰伊斯兰教,所以我们必须在清真寺的大殿里履行这一仪式。

麦加迎来了黎明,穆罕默德去天上旅行的事在族人中传播开来了。异教徒们感到十分奇怪,他们越发不相信伊斯兰教;相反,穆斯林却对伊斯兰教更加深信不疑。

穆罕默德感觉到传教有困难,于是他决定对前来麦加天房朝觐的阿拉伯部族公开宣传自己的宗教。他紧接着接待了六名来自雅兹里布的人,以后,雅兹里布也叫“光明之城”。穆罕默德见了这六个人,向他们宣传伊斯兰教,启发他们信奉伊斯兰教,给他们诵读《古兰经》。这些人听了穆罕默德的宣讲后,信奉了至尊无上的真主,相信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一年以后,又来了一批朝觐者,他们有十二个人。其中十个人来自赫兹拉吉①部落,两个人来自奥斯②部落。这两个部落都定居在雅兹里布,穆罕默德又接待了他们。那些人对穆罕默德很信任,都发誓要信奉至尊无上的真主,要归顺真主,服从真主的使者,不偷窃、淫乱,不伤害儿童,不嫌弃贫穷,要真诚、讲信誉。这批人回到自己的部落后,又向部落里的人宣传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就这样在雅兹里布慢慢传播开来。又过了一年,有更多的人来到麦加,穆罕默德又瞒着异教徒,悄悄接待了他们。那些人发誓要皈依伊斯兰教,不崇拜他物,听从和归顺真主和真主的使者,如果穆罕默德到他们那儿,他们会好好保护他的。这些雅兹里布人回到自己的城市,那里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又多了一批,伊斯兰教在那里越传越广,人们到处在谈论伊斯兰教。

①②赫兹拉吉和奥斯这两个部落是当时阿拉伯半岛的两大部落。

麦加的反对派对穆斯林迫害加剧的时候,穆罕默德下令穆斯林迁徙到雅兹里布。大批的穆斯林开始悄悄迁移,古莱氏部落的反对派却毫无察觉,所以没有阻拦他们。大批人都走了,只留下穆罕默德和他堂弟阿里·本·阿布·塔里布、他的好朋友阿布·伯克尔还在麦加。这两位也是真主喜悦的人。

麦加的异教徒们都聚集到大厅里-每逢有重大事件,人们从四面八方拥到这里。这次他们在这里讨论如何对付真主的使者穆罕默德,如何对付和他在一起的穆斯林。有人说:

“如果穆罕默德也迁徙到雅兹里布去,这样穆斯林的人数就更多了,接下来,他们会和我们开仗。”

“我们应该做点什么来反对穆罕默德。”还有人这么说。

“我们赶走穆罕默德,把他从麦加撵出去。”第一个说话的人说。

“这不是个办法,把他赶出去,在外面的那些人就会聚集到他的周围,听从他的甜言蜜语和好话。”又有人说。

“那么,还是把他捆住关起来,直到把他饿死。”

“这可不行,不行。”大家异口同声地说,“一旦穆斯林知道了,他们会来找他,把他救走。说不定为这事儿还会发生战争呢。这样做的话,那些穆斯林会不要金钱,不顾自己和孩子而拼命要他的。”

这时,那个让真主讨厌的阿布·哲合里站出来说:

“还是干脆把他杀掉吧!”

“怎么个杀法?他的亲属不会来报复我们吗?”

阿布·哲合里说:

“我们从每个部落里抽一名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每个人给一把剑,然后把他们都召集到穆罕默德家门前。一旦穆罕默德出门,大家一起拔剑刺他,把他活活刺死。这样,他的血就会溅到所有部落人的身上,各部落之间就不可能开仗了。然后,我们再给那些人补偿。”

“这个主意太好了。”所有的异教徒都高兴地喊叫起来,“对,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正当反对派们的阴谋酝酿成熟时,至尊无上的真主立即启示穆罕默德先知,准许他迁徙到雅兹里布。他说:

“不信道的人对你使用计谋,以便他们拘禁你,或者杀害你,或者驱逐你;他们使用计谋,安拉也使用计谋,安拉是最善于用计谋的。”①

①引自《古兰经》“战利品”章第30节。

于是,穆罕默德先知准备迁徙。

穆罕默德把真主命令迁徙的消息告诉了好朋友阿布·伯克尔,阿布·伯克尔非常愿意随同穆罕默德出走。于是,他准备了两匹骆驼远行。

异教徒们准备实施阴谋的那一晚到了。十分凑巧,这一天也正是穆罕默德准备迁徙之日。穆罕默德命令堂弟阿里睡在他的床上,以便迷惑敌人,使敌人把他当成是穆罕默德,半夜时分,古莱氏族的年轻人包围了穆罕默德居住的屋子,等待穆罕默德出门,好一起上去把他捅死。正在这时候,穆罕默德准备出门了,同时也传来了至尊无上的真主的声音:

“我在他们面前设置了一个障碍,在他们的后面也设置了一个障碍,来蒙蔽他们,所以他们看不见。”②

②引自《古兰经》“雅辛”章第9节。

然后,真主让门外的人都打瞌睡,穆罕默德便大摇大摆地从他们身边走了过去,他们一点儿也没有察觉。随后,穆罕默德来到了朋友阿布·伯克尔的家,两个人一同离开了麦加,朝大沙漠的方向走去。他们一直走啊走,最后到达了希拉山洞,在那里躲了起来。

再说那些在门口守候的人们,他们清醒过来后,便朝房门大开的屋子里望去,只见床上有个人躺着,他们以为穆罕默德还在睡觉。最后,当他们得知穆罕默德和阿布·伯克尔已经离开家园时,群起激愤,立刻到各处去搜查。没多久,他们搜到了穆罕默德和阿布·伯克尔躲藏的山洞前。这时候,真主的关怀又来到了穆罕默德的身边。真主下令蜘蛛到山洞口去织网,又让鸽子到山洞口“咕咕”鸣叫。阿布·伯克尔望着洞口,伤感地说:

“穆罕默德,如果他们中有人低下头来朝里看,那么,我们很快就会被他们发现。”

穆罕默德安慰他说:

“阿布·伯克尔,不要忧愁,安拉确实是和我们在一起的。①”

①引自《古兰经》“忏悔”章第40节。

这时候,他们听见门口有人在说话:

“他们肯定躲在洞里面……”

“他们怎么进去?”另一个人马上打断那个人的话,“你没看见洞口蛛网密布、鸽子在孵蛋吗?如果他们躲进去的话,门口的蜘蛛网不就破了吗?这些鸟蛋还不被打碎吗?走吧,走吧,快到别处去搜吧。走吧……”

真主用这样的办法粉碎了敌人的阴谋,保护了穆罕默德先知。《古兰经》里对这件事是这么说的:

“当时,不信教的人们要把他驱逐出境,只有一个人与他同行。当时,他们俩躲藏在山洞里,他对他的同伴说:‘不要忧愁,安拉确实是和我们在一起的。’安拉就把宁静降给了他,而且派你们看不见的军队来扶助他,并且使不信教者的言词变成最卑贱的;而安拉的言词确实是最高尚的。安拉是万能的,是至睿的。”①

①引自《古兰经》“忏悔”章第40节。

穆罕默德平安地渡过了异教徒们搜查这一难关。他们在山洞里过了三个晚上。第四天,穆罕默德雇了一名向导给他们带路去雅兹里布。那位向导是个十分忠厚的人,他叫阿卜杜拉·本·阿里格塔。向导给他们带来两匹骆驼,分别让穆罕默德和阿布·伯克尔骑坐,而自己却牵着骆驼行走在崎岖不平,没人知道的小路上,以便不让人发现。数天之后,穆罕默德平安到达雅兹里布。在那里,所有的人都出来迎接穆罕默德。

穆罕默德在麦地那

穆罕默德在麦加传播伊斯兰教整整过了十三年。在这期间,穆斯林们经受了许多迫害和磨难。十三年后,穆斯林从麦加迁徙到雅兹里布,在麦加只剩下阿布·伯克尔和阿里·本·阿布·塔里布。这时,伟大的真主命令他的使者穆罕默德迁移。于是,忠诚的阿布·伯克尔陪伴着穆罕默德迁徙。而阿里留在麦加,让他把先知的温顺和忠诚传给人们。

从麦加出来没几天后,穆罕默德就抵达了雅兹里布。一到那里,他就看见人们倾城而出,都来欢迎他,男女老少都来了,所有的人嘴里都在吟诵着:

“明月照在我们身上,告别了教友,走过了小道,我们应该感谢,传教者不辞辛劳,号召信仰真主。派到我们这儿的使者啊,你给我们带来了,必需的命令。麦地那因你到来而无上光荣,欢迎你啊,最好的传教者。”

穆罕默德一到达雅兹里布,这个城市就被人们称作“光明之城”麦地那,人们以这个城市的名字为荣。同样,人们也以圣人穆罕默德先知的到来为荣。

穆罕默德先知是骑着骆驼进人麦地那的。他走啊走,当走到一座民宅前面时,当地的人们要求他在那里住下来。人们帮着牵住穆罕默德的骆驼向那里走去。穆罕默德说:“但愿这是真主的命令!”

骆驼一路行走,一直到了房子前的一块空旷地上,这座房子的主人名叫阿布·阿尤布。骆驼卧在地上,穆罕默德从骆驼上下来,说:

“但愿在这儿下来是真主的意愿。”

随后,他们就在阿布·阿尤布家里住了下来。

穆罕默德不管对迁士①和辅士②,都称他们为兄弟,这样,所有的迁士和辅士都成了兄弟。伟大的真主用爱和信仰将他们的心紧紧联结在一起。辅士把迁士称为自己的兄弟,他们在奉献方面是最杰出的典范。真主说:

①迁士,指伊斯兰早期为躲避麦加多神教徒迫害而迁居到麦加以外(如麦地那、阿比西尼亚等)的穆斯林。

②辅士,阿拉伯语音为安萨尔,指早期在麦地那追随穆罕默德的门弟子。

“在他们之前,安居故乡而且确信正道的人们,他们喜爱迁居来的侨胞们,他们对于那些侨胞们所获得的赏赐,不怀怨恨。他们即使有急需,也愿意把自己所有的东西让给那些教胞,能戒除自身贪吝的人,才是成功的。”③

③引自《古兰经》“放逐”章第9节。

迁士们带着他们的信仰,从麦加出走,来到了圣城麦地那,辅士接受了他们。辅士由两大部落组成:奥斯部落和赫兹拉吉部落。然而,这两大部落人中,也不是所有的人都信仰伊斯兰教的。有些人虽然相信真主,但又害怕那部分不信教者,不信教者的首领叫阿卜杜拉·本·艾比·本·萨鲁尔。在圣城里,除了迁士、辅士和不信教者外,还有犹太教徒,犹太教徒分三个部落:克伊努卡厄、古赖赛和奈迪尔部落。

紧接着迁徙,穆罕默德在他从骆驼上下来的那个地方开始建造清真寺。

穆罕默德从骆驼上下来的那个地方周围有一块很大的空旷地,那是属于两位孤儿少年的。穆罕默德请求他们能把地卖给他。两名少年说:

“真主的使者,我们愿意将这块地无偿奉献给您。”

穆罕默德先知拒绝了他们的要求,还是付钱买下了这块土地。随后,他和穆斯林们开始在上面建造清真寺。

穆罕默德和人们一起劳动,一起说话:

“饭要一口一口吃,辅士和迁士是最仁慈的人。”

建造工作马不停蹄地进行着,一直到完工。他们建造的清真寺就是现在的先知清真寺①,里面十分宽敞。当时那里的宣礼是没有名气的,清真寺建造后,真主使它名扬四海。

①即今麦地那圣寺。

紧接着,穆斯林又开始把自己的家园建成和睦、团结、有序的国家。以后,他们又和犹太人一起签下了协议,即敌人一旦袭击这个城市,他们将共同投入战斗,他们都是有信仰的人,不要战争和迫害。

迁徙的第一年过去了,第二年来临。这时,有一半的穆斯林朝拜的方向从耶路撒冷转向了麦加的克尔白,因为穆罕默德在做礼拜时,就是面对神圣的克尔白,也就是朝着克尔白朝拜。他喜欢面对着克尔白做礼拜,这是伟大的真主教他这么做的。

“我确实看见你反复地仰望天空,所以我必须要使你转向你喜欢的朝向。无论在哪里,你们都应当把你们的脸转向禁寺。”①

①引自《古兰经》“黄牛”章第144节。

随后,发生了着名的白德尔战役②,斋月也就从这时二斤始了。

同类推荐
  • 清虚集

    清虚集

    本书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50多篇。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多篇。内容包含了论宗教系统、道教科仪和易理、道教在海外的传播、藏外道书和明清道教、论道教教义思想的结构、上海道教斋醮和“进表”科仪概述、道家科仪中的伦理教化等。
  •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本书讲述从所罗门王起犹太民族700余年的历史,对应《圣经·旧约》的后27卷。该卷讲述了犹太国从辉煌到亡国,犹太人被驱逐出故里四处流亡到重返家园的历史。
  • 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示

    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示

    106岁高寿的本焕长老,在清明节前安详化归而去。总结他的一生,刺血写经、燃臂孝母;忘身求法、建寺安僧;弘法利生、行愿大千。世界浮躁,如何静定?生活的节奏那么快,烦恼那么多,如何解脱?对待名利财富,如何看淡、善用?对待生死,如何超脱?本焕长老给了一个答案:看得开,放得下。
  •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是什么人?有没有可能历史上根本不存在耶稣这个人?这本惊世骇俗的书,不仅提供了耶稣存在的事证,甚至彻底改变了世人心目中所理解的耶稣。它记录了一项为期三年的调查,可以说是新近最。晾人的考古发现:在耶路撒冷陶比奥区出土的第一世纪犹太坟墓,埋葬的就是耶稣与他的家人——他的父亲、母亲、妻子,以及儿子……从墓中遗物一窥耶稣的生活、死亡,以及他与家属之间的关系,无疑让人兴奋不已。曾获艾美奖雅各布维奇和古生物学者佩雷格里诺系统而严谨地分析实物证据,与列为正典或伪经的《福音书》比对,建构了耶稣家族第一幅完整的画面。他究竟是什么人?本书将为你展现一个异于以往面貌全新的耶稣。
  • 禅修与静坐

    禅修与静坐

    蒲正信居士性情淳和,深具慧根。平常爱钻研佛学、医学、武术,自皈依三宝后,尤好禅学和静坐。她的近作《禅修与静坐》一稿,我阅读后,深感她能将正信、正见与修持相结合,有一定成就,值得高兴和赞扬。
热门推荐
  • 命运之月

    命运之月

    这是个魔法横冲的空间,命运之轮不停的转动,把每个人都卷进这无无底的漩涡之中,挣扎,奋斗,不停的攀登,能否在最后登上命运的顶峰,一切……还是未知数。权力,魔法,没人,充斥着生活的每一秒钟,最终谁会走到最好,让我们拭目以待
  • 孕妈妈40周生活全书

    孕妈妈40周生活全书

    为了生一个聪明健康的宝宝,面对怀孕,女性应该如何去做呢?怎样才能使孕期生活更完美,家庭生活更幸福呢?这是每一位育龄妇女都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只有这些问题得到解决,才能顺利度过孕产期,既可以生一个聪明健康的宝宝,又无损自身的健康,为此,我们编撰了次书,旨在帮助广大育龄妇女科学怀孕,健康度过孕产期。本书从准妈妈的角度出发,以生一个聪明健康的宝宝为目的,为保证母子平安而科学全面地论述了怀孕条件、孕前生活、孕期变化、营养饮食、生活保健、异常护理、安胎养胎、科学胎教、产前检查、分娩等方面的问题,让每一位准妈妈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保护好自己就是保护自己的孩子。
  • 灭绝道

    灭绝道

    金戈铁马,纵横千里云天下。美人一笑,十万江山皆如画!得道者,枉天地,修炼者,逐云霞!这个故事便是从凤凰山开始....
  • 无赖娘子太难宠

    无赖娘子太难宠

    二十一世纪的叛逆少女因为逃课跑到天台上去睡觉,谁知道居然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一个刚刚出生的小婴儿身体里。因为家中的家主重男轻女,生孩子生怕了的娘亲将她伪装成了男孩,从此莫家“十少爷”便横空出世。八个月会走路说话两岁能吟诗作诗五岁将夫子撵出家门八岁将教武师傅踢进水井十岁上赌场从此被封为赌神十二岁逛妓院被称为风流少爷十三岁混黑道被京城所有的混混称为老大某人的人生始终遵循着没钱去赌场捞,有钱了去妓院嫖,有事没事上街教训教训流氓,为自己混混老大打响打响名号。原本她在古代的生活过的倒是有滋有味,生活充满阳光,可是这一切都在她坑了太子,打了丞相,抢了天下第一富商之后发生了改变。太子百里风轻:“敢坑本太子,你就要付出代价,明天跟我回宫成为我的太子妃,这事就不和你计较了。”某人懒洋洋的伸了一个懒腰,朝着门外拍了拍手,然后轻描淡写的说道,“殿下,这二十个美女刚刚都坑了你,一并带回去封妃吧!”看着满屋子的绝色“美女”,堂堂太子殿下直接两眼翻白,吐了个淋漓尽致!丞相慕容铭瑄:“四弟,皇上赐婚,我决定带着你逃婚,从此浪迹天涯!”某人瞪着圆圆的大眼睛,很无辜的说道,“二哥,两个男人怎能浪迹天涯呢?你要逃婚直接找个女人私奔就是了,干嘛要扯上我啊?”“本官就是喜欢和你在一起,那些女人我对她们没有兴趣!”富商宋子骞:“四弟,我今天突然发现我居然有断袖之癖,我想我是喜欢上你这个男人了。”某女不动声色的跑到厨房操着一把菜刀,气势汹汹的再次走了进来。“四弟你拿菜刀干什么?”“你不是说你有断袖之癖么,我帮你砍了双臂,那你就名副其实了!”“啊?断袖之癖原来是这么来的?”富商狂晕。本文女主并非女强,有点恶劣,爱耍小聪明,甚至有点点无赖哦!再次重申,作者素质低下,任何涉及人身攻击的留言删无赦!谢谢!推荐花儿自己的文:《山村贵妇》完结文:《金牌女教练》
  • 千秋家国梦

    千秋家国梦

    全书由15篇各自独立的文章组成,犀利的笔触直指现实社会那一个个令人尴尬的沉重话题。其中,《走出古隆中》、《古城荆州》等文热切地呼唤改革,但强烈的优患意识与炽热的爱乡爱国之心始终是本书的主调。作者以地处中华腹心位置的荆楚地区为标本,希望人们冲决封建网罗,摒弃小农意识,通过一个个历史人物的命运遭际、一桩桩历史事件的风云变幻、一处处历史名胜的兴衰荣枯起笔,以跃身现代文明的大潮中去中流击水。毅然穿透那重重的历史帷幕,本书是作家曾纪鑫近几年来思考地域文化、历史名人及现实社会问题的大文化散文著作
  • 幸福背后的心理秘密

    幸福背后的心理秘密

    你不可不知的“幸福指数”——“幸福指数”的概念起源于30多年前,最早由不丹国王提出并付诸实践。他认为,不丹这样的小国不应该跟着别人走,不应只是单纯注重GDP的发展,而应该更全面地重视人们的幸福感。幸福比GDP更重要。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多年来,人均GDP仅700多美元的小国不丹,人民的生活总体来看算得上比较幸福。
  • 男尊女贵之一夫难求

    男尊女贵之一夫难求

    男女比例15:1是个什么概念!满大街跑的都是男人,丑女大妈都成了抢手货,天下再无剩女,这里简直就是女人的天堂。楚雨曼是演技一流的三流女星,前世她被男人厌弃,被男人陷害,重生的她,成了这南邵国的绝世美女。只要是母的,在南邵都金贵的不得了,何况她这个罪臣之女还是个大美女。说是金贵,男人也就只把你当成生育工具!养在深闺,不问世事,巴不得你从此不再出门。是罪臣之女就该被送入女楼吗?被男人欺负,给男人生孩子?她不是良家,也不是妇女,她要做南邵第一剩女!男人怎样,我一个都不娶。女楼——顾名思义女儿家所待的地方。在南邵这是男人们寻欢问柳的地方,因为女子十分金贵,能上的起女楼的人自然非富即贵,现代人称之为妓|院!当然此妓|院和女楼根本不能同日而语。女楼里女子的地位也不比男子差。一般犯了罪的女子会被送入女楼,也有些自愿卖身的,但大都是些人老珠黄的。南邵的婚娶法规。女子一生最少最少娶三人,一般硬性规定是五人,有特殊情况的,可以减少到三人!但南邵绝大部分的女子都会多娶夫。一来家财都归自己所有,因为女子为一家之主。二来,那个女人不想多找个男人服侍。故而南邵的女子,没几个少娶夫的。当然专情的也有,只是很少而已。南邵朝廷。女皇为天,女皇之下由多名优秀的皇夫辅政,帮助女皇打理朝廷的大小事务!说白了女皇就是个傀儡,好在女皇后宫充足,倒也不会寂寞!男女可以同朝为官,只要有本事,你是阿猫阿狗也能封侯拜相。但女子为官人甚少,多由南邵女子好逸恶劳所导致。
  • 山在那里

    山在那里

    散文集《山在那里》,是一个人的述说与回声。我们改变不了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那里的文字,就是他的拓展,凭借凡俗市井中失神的观察,顺着半虚半实的家藤攀爬,他让自己相对封锁的生命得到时空上的延展。这本书,是一座漂流于朝九晚五、无限循环的秩序生活中的、沿途观看一个人内省风景的文字岛屿。
  • 贤妻生存守则

    贤妻生存守则

    她只是小小的六品官家女儿,实在高攀不上国公府这样的名门望族,可她就是在姊妹闺蜜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中,十里红妆风光出嫁了…夫家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三房杂居,二房当家,长辈的多有偏心小心眼。看似和睦,实则暗潮汹涌。安静茹唯有步步小心,谨慎地周旋其中,为自己,为丈夫博得一席之地。而夫家,自有夫家的贤妻生存守则…1、温柔贤惠,通情达理。例如:丈夫看上某个女子要想办法给丈夫娶回来。2、勤劳治家,任劳任怨。例如:累死累活的半夜,丈夫要运动,也必须尽力配合。3、相夫教子,心胸阔达。例如:要调教丈夫言行举止,要管好孩子的教育问题。4、孝敬公婆,团结妯娌。例如:婆婆病了要尽心伺候,婆婆闷了要说话解闷,妯娌闹矛盾要及时调解。5、…娘得!老娘不干了,你TMD可以三妻四妾,我却只能守着你一人,你还嫌弃我没有眼光,看上的女子不合你的心意。你不知道老娘管着一家老小累死累活,哪有什么心情和你做运动!老娘是你老婆不是你老妈,凭什么还要教管你的言行举止?!!总之,这就是安静茹嫁去国公府的生活现状。那啥,可以和离不?某男一个眼神飞过来——你丫的再说一句试试!!哎,丈夫貌似不完全属于她,孩子千真万确是别人的,她咋就这么命苦呢?种田、宅斗、爱情、家长理短、男主腹黑实则一闷骚货色、绝对一对一、小三什么的都是浮云,总之这是一个闷骚男主调教娇妻反被娇妻调教的温馨的文文!!小果归来,嘿嘿,别忘了收藏留言啊,小果鞠躬感谢!推荐小果完结文:《任家五小姐》《长媳》《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