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一年冬天,他带伽利略去朋友家做客,当时气候异常寒冷,天上飘着鹅毛大雪,街上、房顶上,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小伽利略非常高兴,跟在父亲后面,一边蹦跳着,一边唱着歌。
忽然,他停住了脚步,望着漫天飞舞着的雪花,问:“爸爸,为什么春、夏、秋天下雨,冬天却下雪呢?”
“冬天气候寒冷,雨在空中凝聚成雪花才落下来呀!”
“那,雨水没有颜色,雪花为什么都是洁白的呢?”小伽利略沉思片刻,又追问爸爸。
爸爸被问住了。
文森佐认为,像伽利略这样思想活跃、敏捷的孩子,以后是不会长期甘愿接受宗教教条束缚的;修道院中枯燥、令人窒息的生活,伽利略也会忍受不了的。他把伽利略从修道院带回家,对他进行了耐心劝说。
对于父亲的劝说,伽利略一点也不能理解,他还是准备回到修道院去。哪知文森佐对学校说伽利略有一只眼睛长期有问题,不能看书、学习了,需要治疗。
学校同意他把伽利略带回了佛罗伦萨的家中。
对于儿子的固执己见,文森佐还是耐心地说服开导,终于使伽利略放弃了当修道士的草率决定。通过父亲朋友的帮助,他进了比萨大学,正式接受医学的教育。
在那里,他认识了一些数学家。本性好奇的他,会时常提一些奇怪的问题,比如“行星为什么不沿着直线前进?”等等。
有一次,伽利略得知着名的数学家利奇要来比萨讲学,他就准备了很多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去请教利奇。
在比萨大学,伽利略凭着刻苦钻研,勤学勤问的精神很快就学会了关于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方面的知识,并且深入地掌握有关物理方面的杠杆、浮体比重等理论,从此渐渐走上了科学研究的道路。
若不是当初伽利略父亲的因势利导,伽利略的才能恐怕就会终生埋没在修道院里了,我们的科学史就会失去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古人云:“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
父母应细心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善于做孩子的伯乐,将自己的孩子变成最优良的千里马,让他驰骋千里。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能及时地发现孩子的长处和特点,就意味着掌握了孩子未来正确的发展方向。
仅仅发现孩子的特点和长处还不够,作为父母还应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教育。
比如,你的孩子喜欢在草丛里捉虫子,挖蚯蚓,你千万不要遏制他(她),你应该陪孩子一起玩,给孩子讲些小知识,或许你的孩子在将来会成为真正的生物学家;若你的孩子喜欢读书、作画、唱歌、下棋,你就应该尊重他(她)的爱好,引导他(她)遨游知识的迷宫。
古人云:“顺天木以致其性”,因势利导,从孩子的特点和兴趣出发,你的孩子就会从一匹可爱的小马成长为腾飞的千里马。
15、孩子是一缕白丝
——肯尼迪对孩子的教育
有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叫肯尼迪,由于他晚年得子,因此对孩子十分宠爱。
小肯尼迪十分调皮可爱,可是,爸爸老肯尼迪却觉得这个孩子到处惹是生非,担心他将来会闯祸,不能像自己一样,成为一名“上层人士”。
有一天,老肯尼迪带着儿子经过一家被自己收购的染丝厂,看见工人把一缕一缕洁白的丝丢进染缸里,白丝立刻变了颜色。
老肯尼迪非常感慨地说:“白丝本来是多么纯洁呀,可是丢到黄色的染缸里,就变成黄色;丢到绿色的染缸里就变成绿色,我们每个人在一出生的时候不是都一样的吗?但因为后天处在不同的环境,受到不同的影响,就变成各种各样的人了。”
聪明的小肯尼迪听了,仿佛若有所思。渐渐地,他不再到处惹是生非了,而是专心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里学习。
老肯尼迪惊喜地看到儿子的变化,他不再对孩子的未来担心了,也不再打击孩子了,只是在他闯祸后,对他讲明事情的结果,并告诉他是他错了,他可以避免这些失误。孩子的错误越来越少,变得十分懂事。十多年后,小肯尼迪成为当地最着名的企业家和慈善家。
每一个天真无邪的儿童都是一缕纯洁的白丝,而环境则是一个大染缸,好的环境就像一个色彩明朗的染缸,染出来的丝明艳耀眼;不好的环境却像一个色彩混浊的染缸,染出来的丝黯淡无光。遗憾的是,丝一经染过,再怎么洗也不能恢复本色了。
我们的孩子也是一样的,身处环境的好坏,对他们的教育,未来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父母和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教师。首先对孩子实施教育的是父母而不是别人,对孩子发生持久性影响的也是父母而不是别人。孩子最早获得的一切知识、能力、本领都是父母或家庭中的其他人教给的;孩子的性格、品德、作风、习惯也都是在父母的影响下形成的。
父母是孩子最理想的登天梯,他们愿意孩子踩着自己的肩膀去攀登,无数实践证明了家庭最早期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能攀登多高,能走多远。
孩子总是把父母当作自己最坚实的后盾,而且是一座非常有力、永远不会倒塌的后盾。
16、给孩子一个好环境
——孟母对孟子一生不同阶段的教育
孟子是中国战国时期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着有《孟子》一书,历史上有“亚圣”之称。而孟子能够成为“亚圣”,能取得在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体系中仅次于孔子的地位,多得力于他的母亲。
孟子早年丧父,他的母亲克勤克俭、含辛茹苦地抚育儿子,日子过得很艰苦,但母亲对孟子从慎始、励志、敦品、勉学以至于约礼、成金,几十年如一日,丝丝入扣,毫不放松。她既成就了孟子,也为后世留下了一套完整的教子方案,她本人也成为名垂千秋万世的模范母亲。
孟子取得的成就与母亲的早期教育密切相关。
孟子的父亲是一位怀才不遇的书生,为了光宗耀祖,他离别了妻子和尚在襁褓中的儿子,远赴宋国游学求仕,三年过后,带给孟母的却是睛天霹雳般的噩耗。从此孤儿寡母开始了坎坷的人生旅途。孟母下定决心,一定要以自己的力量,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谋取衣食所需,把儿子教养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孟子的母亲深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家原在马鞍山下的一个小村子里,屋后的小山包上有很多坟茔,村中儿童追逐嬉戏,会经常看到丧葬的情形。
一天,孟母看到孟子和三五个小朋友在模仿大人们的礼仪,扮演丧葬的过程,她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她想,孟子这样下去肯定不是办法,可是总不能把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关在家里,只有改变居住环境了。
经过一番周折,孟家母子搬到了十里外一个名叫庙户营的小村,这里是一个小型的交易集市,每隔几天,附近的百姓们,手拎肩挑一些自己的土产来到集市交易,讨价还价之声不绝于耳,非常喧嚣热闹。
这场面对换了环境的孟子来说更有吸引力,耳儒目染,孟子和其他小伙伴们也学会了锱铢必较的模样。孟母还是放心不下孟子,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再搬一次家。
孟母不想让儿子成为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也不屑于儿子沾染上锱铢必争、惟利是图的市侩之气,她一定要为儿子选择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她第三次又把家迁到了离邹城学宫不远的地方,虽然房子破旧一些,但是孟母还是带着儿子安安心心地定居下来了。
由于从小接触的是学者,耳濡目染,孟子长大后,就学习了礼、乐、射、御、书等,为以后成为着名的学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是环境的产物。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其所处的环境有着特殊的作用。不同的环境,会形成不同的积习。孟母“三迁”,为的就是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让孩子健康地成长。
孟母不但重视外界环境对孩子的影响,而且还深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的道理,非常注重自身对孩子品行、人格的教育。
她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告诉孟子: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也就是“言必行,行必果。”当孟家还在马鞍山的那个小村子居住时,看到邻居杀猪,孟子不解地问母亲:“邻家的猪好好的,为什么要杀掉它呢?”孟母当时正忙,便随口答应:“给你吃!”孟子十分高兴,一下午都在等着能吃肉,孟母为了不失信于儿子,从仅存的一点生活费中,拨出一部分钱给孟子从邻家买了一块肉,让儿子吃了个痛快。
还有一次,在孟子读书时,一天放学回家,看见母亲正在织布,便扔下书包,准备出去玩。
母亲叫住了他,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还不是和过去一样。”孟母见他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便拿起剪刀,一下子把织好的布剪断了。
并且告诫他说:“你荒废学业,就像我织布一样,现在布没织完而从中间剪断,就永远不会织成一匹完整的布。
“求学的道理,也是如此,必须将纱线一条一条织上去,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积丝才能成寸,积寸才能成尺,最后才能织成一匹完整有用的布;读书也是一样,要努力用功,并且持之以恒,经过长时间的累积,才能有成就。否则就像织布半途而废一样,一旦前功尽弃就毫无用处了。
“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是为了增长知识,有了学问,将来你就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你现在如果荒废了学业,将来就不免要做很苦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
孟子听完母亲这番教导,受益很深,从此由早到晚勤学不止,后又拜子思为师,终于成为天下闻名的大儒。
孟母晚年,身体仍十分硬朗,对孟子的督教也从未放松过。孟子也十分敬爱母亲,他除了周游列国那一段时日以外,大多数的时间,都留在老母身边。为了母亲他不忍远离故国谋求更大的发展,只是在齐国担任了一个清闲的教授职务。
光阴如梭,悠忽之间,三十年岁月过去了。此时的孟母已年逾古稀,而孟子也已过知命之年了,他为自己整日无所作为,长吁短叹,闷闷不乐。孟母知道原因后,又对儿子说出了一段千古名言:
“夫妇人之礼,精五味,擅酒浆,养舅姑,缝衣裳而己,故有闺内之修,而无境外之志。以言妇人,无擅制之义,而有三从之道也,故年少则从乎父母,出嫁则从乎夫,夫死则从乎子,礼也。今子成人也,而我老矣!子行乎子义,吾行乎吾礼。”
几句话就使孟子心中豁然开朗了,于是孟子收拾行囊,准备再次周游列国,这次孟子的游历受到了各国人民空前的尊敬与欢迎,可惜就在孟子扬眉吐气的时候,孟母却溘然辞世了,在归葬故乡——马鞍山时,乡邻们争相在路旁祭奠,对这位伟大的母亲极尽哀思。
孟母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她的伟大之处又岂止“精五味,置酒浆,养舅姑,缝衣裳”和“三从之道”,她更重要是能在儿子的各个成长阶段,给予不同程度的教育。
17、让孩子走出家庭
——泰戈尔父亲的旅游教育
罗宾德拉纳德·泰戈尔(1861-1941),出生于印度,是着名作家、诗人、艺术家。
泰戈尔在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诗人,文、史、哲、艺、政、经等,他几乎样样精通。其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热情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曾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外国出版发行。
泰戈尔一生硕果累累,他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和大量文史着作,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还谱写了许多着名的歌曲。
泰戈尔的家族是印度一个古老的贵族世家,在种姓制度中属于最高贵的婆罗门种姓。父亲代温德纳特是位生活简朴、纯洁的智人和隐者,在社会上被尊称为“大仙”。他赞成孟加拉的文化启蒙运动,支持社会改革,对吠陀和奥义书都深有研究,是个哲学家和宗教改革家。
他对子女的管教很得法,儿子泰戈尔的智慧和个性的发展深受父亲的影响。
泰戈尔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们的饭菜同珍馐佳肴无法同日而语。今天的孩子将会讥笑我们的穿着。在不满十岁时,不论任何情况下都不许我们穿鞋袜。冬季在衬衫外最多加上一件棉背心。
那时我们从来没想过,我们的吃穿是很差的……我们只要获得一点东西,就会感到心满意足。从果皮到果肉,我们从来舍不得扔掉一星半点。今天家境富裕的孩子所获得的食物,多半没有被消化而给糟蹋掉了。”
泰戈尔很庆幸自己的成长命运,他不仅避开了因长辈的溺爱而变坏的危险,反而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强健的体魄。
他在《我的童年》中写道:“我一点也不比那些乱吃硬塞的孩子瘦弱,而且可以说更有力气……我把衣服、甚至鞋袜都浸湿,也不会伤风感冒。秋晚,我躺在露天的阳台上过夜。”
泰戈尔建议那些想使自己孩子身体好的父母,都能像自己父亲一样,不用任何方式来宠爱孩子。对此,他幽默地说:“这样做不但给你节省了伙食费,还节省了请医生的钱。”
代温德纳特也从不干涉子女的自由。
泰戈尔在《回忆录》中写道:“父亲一生不干涉我们的自由,有几次我的作为违背了他的情感和理念,他只要稍加暗示,就可以制止住的,但他没有这样做。他认为,内心禁忌的力量未产生之前,最好还是等待,消极地接受某种意见,是不会使人痛快的。
他深知,没有爱而单纯地执行命令是虚假的。他懂得真理的道路迷失了,还可以复得,但用外力强迫一个人或使一个人盲目地接受真理,最后倒会阻碍他走上真理的道路。”
父亲还有意识地广泛地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生活的条件和机会。
在泰戈尔12岁那年,父亲为他主持了成人仪式。仪式结束后,代温德纳特问儿子是否愿意跟他一起去喜马拉雅山旅游。泰戈尔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他当然愿意!
在桑地尼克那些日子里,代温德纳特为在孩子身上唤起自信和责任感,让他掌握钱财,计划每天的生活开销。
旅行到阿默尔特萨尔时,父子俩又逗留了更多的日子。这里的人是有神论者,他们的宗教要义强调一元神梵天的基本精神和人的友爱。父亲定期带泰戈尔去庙里吟唱颂神曲。这一活动大大丰富和陶冶了泰戈尔的情操,令他终身难忘。他们游览了许多名胜古迹,后来进入喜马拉雅山区。大自然的美使小泰戈尔陶醉了。
在这里,泰戈尔开始了他心旷神怡的山居生活。每天破晓前,父亲身裹红披巾,手执油灯,来床前叫醒泰戈尔,与他一块背诵梵文颂词,然后父子俩到山间林中做逍遥游。回来后,父亲教他一小时英文,然后跳进冰冷的水中沐浴。下午仍是读书散步。傍晚,父子俩在屋外平地上促膝而坐,儿子给父亲唱自己喜欢的颂神曲,父亲却给儿子讲述初级天文知识。
泰戈尔与父亲一起度过的四个月的野外旅游生活,是他童年时代最幸福快乐的日子,也是他一生最有价值的感受。
每当忆及此事,他总是十分感激父亲,是父亲使他认识了生命的真谛。
我国古代对于人的成长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要求。泰戈尔的父亲正是这样培养了他的儿子。攀越山峰、游览胜迹、长途跋涉、颂诗读书,这对于一个文学家的幼年来说,其意义不但是一段快乐奇妙的时光,更是一种受益匪浅的经历。这对泰戈尔日后的发展,无疑具有基础性的培养作用。
18、公平对待每个孩子
——汤川秀树的母亲对孩子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