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1700000004

第4章 向历史学习(2)

以此为开端,一些具有远见的人也陆续把纸币换成了硬通货,并运往英国和荷兰。由此,泡沫就开始崩溃了。为了恢复信用,劳和奥尔良大公从贫民窟征用流浪者,在巴黎街头故意上演了要去路易斯安那州那采金的游行闹剧。但是,没过多久,谎言就被揭穿了。没有采回金子的消息被迅速传播开来,“印度公司”的投资者和纸币的拥有者开始恐慌了。要求兑换硬通货的人迅速聚集到巴黎皇家银行,挤兑现象日趋严重。

这次的货币大投机,在当时被称作“密西西比泡沫”。在约翰·劳离开法国后,约翰·劳的“印度公司”公司以及皇家银行的纸币大势已去,无力回天了。“印度公司”终于于1720年底倒闭,这也宣告密西西比泡沫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它给法国带来了一场繁荣幻觉和至少31亿里弗尔的财政亏空。

在这场投机风潮中,只有少数及时抛出股票的投机家大获全胜,而法国中产阶级及上层社会中数千人破产,法国货币体系也因此动荡不安。几个月前,法国还像是欧洲最富裕、人口最密集、最有自信心的国家;几个月后,它就彻底破产了。从国王到普通平民,法国上上下下都因为印度公司的股票一事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更严重的是,这场通货膨胀运动对当时法国的生产生活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繁荣期,它让人们误入歧途,使生产的劳动者不安所业,只想到股票投机中去碰运气。作坊、工厂和农场都停工了,因为它们的主人都挤到“印度公司”的办公处去了,他们期望着能把自己的名字列到“百万富翁”上去。劳氏“制度”的崩溃,社会从繁荣沦为萧条后,这些小手工业者和资本家受影响巨大,他们把钱赌掉了,再也找不到生产资金。投机崩溃使得贸易和运输都陷入紊乱,这个可怕的危机带来的“后遗症”久久不能痊愈。

密西西比泡沫的破灭连累“银行”这个词在法国被诅咒了几个世纪。时至今日,法国人仍对投资股票市场反应冷淡。他们甚至会尽量回避“银行”这个词,而宁愿用“国民信贷”“里昂信贷”等名称来称呼他们的储蓄机构。

日本,失落的20年

1.升值萧条

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经济正在被“滞胀”困扰着。1980年,美国的通胀率为13.5%,失业率为7%,经济增长率为-0.2%,而与之对应的财政赤字却高达738亿美元,贸易赤字也高达150亿美元。为了克服“滞胀”,里根政府以减税为核心,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同时美联储则在沃尔克的带领下,实施着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沃尔克通过提高利率的办法来抑制通货膨胀。

这一政策的结果是美国出现高达两位数的官方利率和20%的市场利率,短期实际利率从1954~1978年接近零的水平,上升到1980~1984年的3%~5%。

沃尔克的货币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国外投资者,大量的资金开始流入美国市场,从而导致了美元升值。1979年至1985年2月,美元对其他10个发达国家货币的多边汇率上升了73%。

美元升值进一步扩大了美国的贸易赤字。1980~1984年,美国对日本的贸易赤字从150亿美元增加到1,130亿美元,与此同时,日本对美的贸易顺差从,76.6亿美元增加到461.5亿美元。巨大的贸易差额在使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债务国的同时,也使日本成为了世界最大的债权国。1985年,日本对外净资产为,1,298亿美元;美国对外债务为1,114亿美元。

为了增加产品的出口竞争力,美国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本币贬值,以此来改善美国当时糟糕的国际收支状况。1985年9月22日,美国政府召集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到纽约广场饭店开会,讨论五国政府应如何联手干预外汇市场、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地贬值,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问题。

在美国政府的强硬态度下,协议最终获得签订。其后,上述五国开始联手干预外汇市场,在国际外汇市场大量抛售美元,继而形成市场投资者的抛售狂潮,导致美元持续大幅度贬值。

1985年9月,美元兑日元在1美元兑250日元上下波动,协议签订后不到3个月,美元迅速下跌到1美元兑200日元左右,跌幅达20%。在这之后,在美国政府强硬态度的暗示下,美元对日元继续大幅度下跌,最低曾跌到1美元兑120日元。同时由于汇率的剧烈变动,由美国国债组成的资产发生了账面亏损,因此大量资金为了躲避汇率风险而进入日本市场。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美元对日元贬值了50%,也就是说,日元对美元升值了一倍。

随着日元的急剧升值,日本商品出口开始放缓,日本经济形势开始恶化。1986~1987年,正是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从复苏走向高涨阶段,但日本经济却出现了萧条,历史上称为“日元升值萧条”。就当时而言,日本是二战后唯一因货币升值而出现萧条的国家。从二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经济增长率大大高于美国和欧洲主要国家。但是,此后日本经济增长速度大大放慢。

2.日本对策

为了摆脱日元升值造成的经济困境,补贴因为日元升值而受到打击的出口产业,刺激经济的持续发展,日本政府采取了积极地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作为反萧条的对策。

1987年5月,日本政府决定减税1万亿日元,同时追加5万亿日元的公共事业投资,同年7月又补增2万亿日元财政开支。同时,从1986年1月起,日本银行连续5次降低利率,将中央银行再贴现率从5%降到1987年的2.5%,不仅为日本历史之最低,也为当时世界主要国家之最低。而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造成了大量过剩资金。

与此同时,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也进入了高涨阶段,资本市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投机行为。日本政府在此时采取积极地财政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无异于火上浇油。整个日本,一方面是出现了大量的剩余资金,另一方面是投资渠道有限,市场缺乏有利的投资机会,这些资金找不到合适的投资项目。结果,这些钱一股脑儿地流向了以房地产和股票为代表的资本市场。

到1987年秋,世界经济出现了明显的繁荣景象,为了应付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问题,美、英、法、联邦德国等主要经济体都相继提高了利率,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银行也应予以加息。可恰在此时——1987年10月,19日,美国发生了大股灾。虽然在政府以降息等手段的干预下,市场很快恢复了上涨势头,但美国政府却认为日本在这个时点上不应加息。因为欧美政府担心,市场还很脆弱,如果日本在这时加息,必然会导致那些套息资金再次从欧美流入日本,从而引起国际资本市场的波动。

同时,日本政府也不愿意加息。因为一旦加息,可能会使更多的国际资本流入日本,进而推高日元从而减少其商品的出口,再次出现因为升值而引发1986年式的经济衰退。而且,当时日本正在搞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想由出口导向型逐步转变为内需型经济体。在当时日本财经官员甚至学术界看来,要想扩大内需,其关键就在于用低利率来刺激国内的投资和消费,进而减少储蓄。

正是基于这两个原因,日本银行决定继续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维持再贴现率在2.5%的超低水平上不变。

而正是这种极度扩张的货币政策,导致了日本经济体系,到处充斥着廉价的资金,长期的超低利率又将这些资金推入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以日经指数衡量的股价,从1986,年1月的约13,000日元上涨到1989,年末的约39,000日元,上涨了大约3,倍。同期的地价也上涨了约3倍。

当初,日本金融机构对资本市场泡沫的危害认识不足,不仅未能及时地对当时的资本市场现状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估,还争先恐后地给各大企业特别是房地产公司和建筑公司发放贷款,助推了股票和房地产不断升值、信贷规模不断扩大的恶性循环,其泡沫被越吹越大。

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无论是股票资产额还是土地资产额,都还仅仅只有GDP,的一半左右。但是,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股价与地价的暴涨该比率迅速升高。以东京都住宅用地的市价为例,1986年末,该数额尚未超过GDP,但到了1987年底,已迅速增加到GDP的1.5倍。在股市方面也是如此,1988年末,股票总资产额还没超过GDP,但一年后,也就是1989年底,该数额也达到了GDP的1.5倍。对此,日本着名经济学家野口悠纪雄感慨道:“无论如何,我们很难认为这还是正常的增长。”他认为当时的日本经济是典型的泡沫经济。

3.繁荣终结

泡沫总是要崩溃的。20世纪90年代,被认为会持续不断上涨的股价和地价出现了逆转。1989年,日本泡沫经济迎来了最高峰。当时日本各项经济指标达到了空前的高水平,但是由于资产价格上升无法得到实业的支撑,泡沫经济开始走下坡路。

首先是1989年末创下最高纪录的股价,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大幅下跌。1990年12月,平均股价回落到24,000日元左右,创下了一年中下跌40%的记录。1991,年股价相对稳定,但是到了1992年股价再次暴跌,8月中旬,日经指数平均降到了14,000日元附近。与年初相比,下跌幅度超出了30%。其后,随着综合经济对策的实施,虽然股价稍有回升,但在1992,年的10,月,依然低于17,000日元的水平。

由于外国投资者对日本企业的产品品质和全球市场占有率依然保持着高度信心,尽管出现大跌,外国投资者仍不断参与,事实上这也遏制了日本股价的进一步下滑。但是在那些没有外国投资者参与,或者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被参与的市场,情况则大为不妙。直到1990年,仍处于高价稳定状态的东京圈地价,从1991年也开始迅猛下跌。根据1992,年都道府县的地价调查,从1991年7月到l992年7月的一年间,住宅用地的价格,东京都下跌15.1%,大阪府下跌23.8%,而东京市下跌27.5%。日本高尔夫俱乐部会员权和六大主要城市商业不动产价格从泡沫高峰期到位于谷底,分别暴跌了95%和87%,这使得它们的现值只有当初的1/10。

根据辜朝明匡算的结果显示,1990年仅地产与股票价格的下跌,就造成了令人难以置信的1,500万亿日元的损失,这个数相当于日本全部个人金融资产的总和。最终损失还不止于此,从1990~2003年,由于企业需求下降造成的损失相当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20%,也就是说,由于资产价格暴跌,约占国内生产总值20%的企业需求烟消云散了。

回顾这些历史,我们所能够感触到的是,历史总是在我们的生活里无数次地重演着,虽然主演、舞台背景或人物造型有所不同,但故事内容乃至剧情都并没有太大的改变。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那就是无论是18世纪的欧洲也好,20世纪的日本也好,抑或是21世纪的美国也罢,虽然每个时代的人们总认为自己解决了经济周期性波动的问题,他们已经将经济周期熨平——近期中国的一位财经官员就发表过这样的言论:“什么是宏观调控?就是拿熨斗熨衣服,把衣服熨平了,把经济给熨平稳了。调控最终目的是熨平经济周期。”——他们认为经济从繁荣向衰退发展是低度文明社会才会存在的现象。

但实际上却是,经济周期并没有因此而在18世纪终结,没有在20世纪终结,也没有在21世纪的这个头10年终结,我们甚至坚信它也不会在22世纪、23世纪、100世纪终结,除非人类终结。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我们今天所发生的一切,将会像18世纪初法国密西西比泡沫、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大萧条、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大衰退一样,成为未来的经济史学家、财经作家和评论家们所津津乐道的“典型案例”。

繁荣就这样步入萧条

信用扩张下的“繁荣”,其实充满了浪费而错误的投资。随着通胀加剧,人们重新回到固有的“投资/消费”比率上去时,银行信贷的扩张也将随之停止,如此一来,必然的结果是,“繁荣”也会随之停止,“危机”也就不期而至。

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人为刺激虽然能够产生繁荣,但最后的结果必然是衰退和萧条呢?

人们比较喜欢这样来解释危机,即危机是源于消费不足,也就是消费者不能以一个可以让生产者获利的价格进行消费。但正如罗斯巴德所指出的:“这种解释对于资本商品和非消费品来说并不适用,这些行业在萧条时受到的危害往往又是最严重的。”对于罗斯巴德的说法我们认为还是值得信服的,正如密西西比泡沫、日本泡沫和格林斯潘泡沫所昭示着我们的,危机是政府“对市场进行货币干预而造成了‘繁荣——衰退’的周期模式”。政府在货币上采取一种宽松的政策,对市场进行货币干预,这将直接导致银行对商业信贷的扩张。

那么,当中央银行印制新的货币从而提高了货币的发行量——现在通过降息与下调准备金率都可以实现——并把它投向商业领域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呢·正如密西西比泡沫的总导演约翰·劳在其1705年出版的《论货币和贸易》一书里所供认的——首先,扩大货币供给量能够降低利率。

接下来的情况是,商人被银行的通货膨胀误导了,他们误以为银行体系的储蓄资金要高于它实际的数量。于是他们开始大量地借入这些便宜的资金。但人们对未来经济形势发展的不确定,强化了他们的储蓄诉求,同时货币传导也存在着明显的时滞影响。这也就决定了货币供给的增长,很难在短时间内传递总需求,特别是日常的消费需求。也正因如此,货币主要流通于人们日常的商品交易,而需要持有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很难在短时间内上升。这时要想让货币市场重新恢复均衡,只有通过包括股票和房地产行业在内的风险资产价格的上升。

在这样的环境下,当银行供给的资金增加时,商人便拿着他们新得来的便宜的资金从日常的消费品行业向资本商品行业转移,去对需要“更为长期的生产过程”领域进行投资,特别是像股票、房地产这样的“高级生产领域”。

但这些货币却带有某种粘性,就如周其仁教授所做的论述“新增的货币投放到经济与市场后,像具有黏性的蜂蜜一般,在流淌的过程中可能在某一位置鼓起一个包来,然后再慢慢变平。这意味着,那些被释放出来的货币,会以不同的速度,在不同种类的资产或商品之间漫游,结果就在一定时间内,改变了不同种类的资产或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

同类推荐
  • 做好税收筹划的28个方法

    做好税收筹划的28个方法

    本书作者将职场故事和财务工作中的常见问题相结合,用严密的逻辑将财会知识和实操技巧相结合,从税收筹划入手,深入浅出地提炼出28个方法。
  • 世界上最有趣的经济学故事

    世界上最有趣的经济学故事

    为什么女人的衣服扣子在左边,而男人的却在右边?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里,而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
  • 金融理论与实践若干问题研究

    金融理论与实践若干问题研究

    沐浴着中国经济金融改革开放的春风,宁夏金融学会于1981年8月诞生,至今走过了30个春秋。30年来,宁夏金融学会在中国金融学会、自治区社科联的指导下,在主管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的领导和支持下,始终秉承“服务地方经济金融改革发展”的宗旨,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团结和依靠广大会员,潜心致力于科研工作和学术活动,积极培养青年研究人才,充分发挥在金融研究与学术交流中的组织和推动作用。"
  • 新经济,新规则:网络经济的十种策略

    新经济,新规则:网络经济的十种策略

    他是硅谷最著名的预言家。1994年,他预言了Web2.0时代的到来。2012年,他继续预测,在“人机结合”的Web3.0时代,苹果和谷歌的霸主地位将动摇,而微软将是第一个消失的IT巨头。这样精准的预言不会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失控》作者、《连线》杂志创始主编、硅谷精神教父凯文·凯利(KK),继《失控》《技术元素》后,再次预言互联网影响下的经济运行的十个新游戏规则。
  •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3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3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系列中最值得玩味的经济学新体验,成人与儿童都能读懂的经济小说。书中用小狗皮皮的视角,结合人们日常的经济行为。分析出经济学中最质朴的原理,带你轻松享受阅读之旅。
热门推荐
  • 秋千旁的夏日私语

    秋千旁的夏日私语

    《秋千旁的夏日私语--听妈妈讲那些感悟一生的事》和《后花园的秘密领地--听爸爸讲那些大自然的事》、《摇椅边的心灵盛宴--听外婆讲那些人生的事》、《榕树下的智慧课堂--听外公讲那些智慧的事》是一套陪着孩子们成长的伴读书,是除了妈妈以外最贴近孩子心灵的呵护全书。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爵女惹不起:我本猖狂

    爵女惹不起:我本猖狂

    玫瑰花与叶的相随,白与夜的不可相见,存在只为报父母深仇。他是隐世家族的少主,颜色那样的浓烈,优秀而绝对,是你我相吸相引的见证。帅气优雅,从看见她的第一眼只为她而着迷。活一世喧嚣繁华,她是杀伐果决的爵女,相爱美好
  • 杨门女将

    杨门女将

    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野心勃勃,进犯大宋边境。杨宗保奉命出征,不幸以身殉国。穆桂英和杨门女将身负国仇家恨,领兵出征。在战场上,她们遇到了一个劲敌,心狠手辣、精通兵法的西夏皇后——没藏秋水。在火器的帮助下,杨门女将初战告捷,滋生了骄傲轻敌的情绪。没藏秋水再现消失了数百年的方圆大阵,重创宋军。宋军陷入绝境,险些酿成兵变,佘太君力挽狂澜,平息了暴乱,精神上遭到沉重打击的穆桂英冒险前往杨宗保殉国之地,遭遇没藏秋水的伏击,幸得一群身份不明的人出手相助,化险为夷。在一座古老的山寨中,穆桂英邂逅了一个神秘的家族,揭开了自己的身世之谜,也了解到没藏秋水的真实身份和她潜伏在夏国的目的。得到自己族人的帮助,再加上经过改进、威力巨大的火器,穆桂英反败为胜。没藏秋水铤而走险,自立为皇帝,复兴故国。遭到背叛的李元昊选择与宋军联手,绞杀没藏秋水,条件是宋夏签订和约,永不相犯。就在战局峰回路转时,穆桂英遭到政治暗算,被解除了兵权。当她费尽周折,重掌兵权时,却又遭遇了族人的背叛。
  • 御用太子妃

    御用太子妃

    他不会让她成为第二个武则天,所以,他封她为太子妃,太子地位悬空的太子妃,他,是当朝皇帝,她,是被禁足的王爷之女。乱世的喧嚣,兵荒马乱的尘埃,都会落尽,最后的盛世,却是相残的帝位之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至尊妖娆之绝命毒仙

    至尊妖娆之绝命毒仙

    叶依云,生活在苗疆的小小少女,因为端午那日献出的毒蛊一不小心把五毒教圣物金蚕给毒死了,于是怀揣着呆呆的小蛇青青和一个不会响的铃铛开始跑路。机缘巧合之下叶依云解开银坠的秘密,发现自己身怀两系灵根,生母另有其人,过往的一切都被颠覆,然而却在水深火热中毅然踏上了修真之路。●﹏●初出江湖,五毒少女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救到正太白笙一枚,据说出自杏林世家。可是你一小小嫩娃为什么每天都在愁娶不到老婆的人生大事。“小白,你不要跟着我了,去找你妈妈去。”“不行,我不能留老婆大人一个人在这种危险的地方。”叶依云满头黑线“我是毒女,你是医师,我们生下来就是为了互相战斗的!”“才不是,你生下来是为了给不顺眼的人下毒,而我,生下来就是为了让你下毒然后自己治好然后你再下我再治好的…”“可是我比你大。”“我就喜欢年纪大的,懂事儿!”“可是你是木系灵根纯净天生青木元罡的天才,而我只是水土参杂的破败灵根。”“没关系,男人是应该厉害一点的,不然怎么保护自己老婆。”叶依云“我说这话的原因是我觉得木系很差劲,打架的时候不好用。”白笙“…”●﹏●“青青上,咬它!”少女躲在大树后替自己的小蛇加油助威,只听得咯噔一声,牙崩了。“青青你太没用了!”绿油油的小蛇伏在她的手腕上做镯子状。“喂喂喂,你皮这么厚,你妈妈知道么?”粉红色的蝎子尾巴摇啊摇。“喂喂喂,你别过来啊。”尖利的声音传来,惊起了满林的虫鸟。少女对着阳光看向手中的小鼎,一只缩小无数倍的粉红小蝎在里面打转“说了让你不要过来了,你就是不听。”崩了门牙的青青发出漏气的笑声。●﹏●五毒聚首,少女悍然突破灵根极限,强势跨入修真人士梦寐以求的炼虚之境。炼气甲“我会水火两系法术。”叶依云“我能毒死你。”筑基乙“我有本命飞剑,可千里之外取人首级。”叶依云“我能毒死你。”金丹丙“我有宝印曰九曲,能移山填海。”叶依云“我有一个不会响的小铃铛,里面可以养虫子,然后,毒死你。”“…”且看昔日苗疆少女如何成长为一代毒仙,她以毒入道,以毒成仙,却始终保持着善良的本心。从小分离的母亲将最好的祝愿留给她——我一直在你身边。不离不弃的萌宠带她赢得一场又一场的战斗——你以真心待我,我以生命偿之少年用稚嫩的肩膀陪她走过荆棘与坎坷——爱情,与年龄无关最后,叶依云是从了还是从了白笙?那就从了吧。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鲁滨逊漂流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鲁滨逊漂流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是被称为“现代小说之父”的英国著名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在西方文学史上, 鲁滨孙的形象众所周之, 他航海遇险, 一个人漂流到南美洲某荒岛, 靠着双手和工具, 造房子, 修田地、种粮食, 养牲畜, 还从土著的刀下救了一个人, 取名礼拜五, 收为自己的奴隶……鲁滨孙用28年的时间把荒岛建设成为一个世外桃源, 最后又奇迹般地回到欧洲, 成为巨富
  • 橡树路

    橡树路

    “行走”,始终是作者心中一个永远排遣不掉、充满了诱惑和诗意的童话。橡树路,这条已有200多年历史的“租界”,是一座充满了传奇和神秘色彩的古堡,主人公的这次行走是从进入古堡开始的,跨越久远又如此斑驳,但最终他还是立足在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一批人的故事中,因为作者始终认为:这一代人经历的是一段极为特殊的生命历程。本书充分书写了令人揪心的一段现实苦难,但却将最不可思议的一曲童话榫卯契合地嵌入其中,将现实中的“王子”和“仙女”与童话中的一一对应,并将二者的历史渊源神奇地探求追溯,做到了历史与现实、童话与真实的一次无缝衔接。
  • 痞女杠上九千岁

    痞女杠上九千岁

    简介她被敌人劫持,他当着所有人的面说不认识她。她被带上瞭望塔,剥光衣服当众羞辱,他冷眼旁观不说,还想亲手射死她!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笔帐,她聂欢记下了!她是镇国大将军的小女儿,因一场政治婚姻嫁给大曜王朝的凯旋侯——邢浩宇。可惜却在一场战役中被敌人杀死,从而迎来一条顽强不屈的生命。聂欢,专门为人编织梦境的科学研究员,一场科学事故将她带到这个男尊女卑的落后时代,她一来便遭遇前所未有的虐待,简直就是小白菜的生活。继母说她不知羞耻被人看光了还有脸活着。大姐告诉她,侯爷娶她只因圣上旨意,根本不存在情谊,侯爷喜欢的其实是她。二姐嘲笑她不知廉耻,抢了别人的丈夫,活该被敌人抓去羞辱。换做其他自尊心强的早就不知道死过多少回了,可她却顽强的活下来,不光活着,还活的风生水起。丈夫既然爱的人不是她,那好办,临走之前拟写一份《休书》,用工整的字体刻在侯府的承重墙上,要想抹去字迹,你得把房子拆了。三年后,她再次回到这里。原本被人弃之如敝的她却成为整个家族的依靠,所有人都要看着她的脸色行事。不爱她的前夫气急败坏的指控她始乱终弃。不光是他,华丽的转变之后,原本声名狼藉的女人竟然成为皇族权贵向往的女神。面对一干男子,某女风轻云淡道:“师傅帮我算过了,我的真命天子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九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