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1500000006

第6章 经济基本面:生在中国,你了解中国吗?(6)

供给学派猛烈抨击凯恩斯主义的高税率财政政策,特别是攻击累进税率的高税率,认为这严重挫伤企业经营积极性,使储蓄减少,利息率上升。高利率必然使投资萎缩,导致生产增长缓慢,削弱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造成国际收支赤字扩大,加剧通货膨胀。高利率是美国滞胀病的根源。

为了使美国经济从困境中挣脱出来,供给学派认为应对美国经济机制作出正确的分析。当前美国根本问题不是需求不足,而是供给不足。供给不足的原因则是储蓄不足引起投资不足,储蓄与投资不足又是由于高利率造成的。只有大幅度减税以增加个人收入和企业利润,促进储蓄和投资,刺激工作与经营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增加为市场生产的商品量。

减税,特别是降低边际税率能促进生产增长,并可抑制通货膨胀。拉弗、万尼斯基、肯普等坚信美国税制已进入禁区,并且宣扬正是高税率挫伤了人们的劳动热情,阻碍了个人和企业储蓄与投资,这就必然导致生产率增长缓慢、生产呆滞,出现商品供给不足、物价上涨。这时再加上人为地扩大需求,通货膨胀势必加剧。通货膨胀又使储蓄和投资进一步萎缩,生产更加呆滞;还使纳税人升进高税率等级,而实际收入并未增加,纳税负担因而更重。

因此,供给学派竭力主张大幅度减税,特别鼓吹降低边际税率的作用。他们认为减税能刺激人们多做工作,更能刺激个人储蓄和企业投资,从而大大促进经济增长,并可抑制通货膨胀。他们还宣称,减税后政府税收不致减少,还会增多。即使出现财政赤字,对经济也无关紧要。经济增长后,赤字自然缩小会消失。

供给学派减税主张的特点是首先减少所得税,而且是边际税率。因为他们认为富人的储蓄能力比穷人大得多,多削减富人纳税就会多增加储蓄。其次着重减免资本收益税来鼓励资本、房地产投资。拉弗甚至提出废止课征公司利润税。此外,要大幅度降低税率,至少要像《肯普-罗斯减税法案》那样3年内降低个人所得税率30%。

供给学派认为,减税不仅不会加剧通货膨胀,而且即使存在着“货币充斥而商品匮乏”的通货膨胀也会自然消失。这是因为减税能刺激储蓄,增加投资,从而刺激供给,促进经济增长,增加总产量。供给学派还认为,减税与“收入均等化”之间存在着一种彼此促进的关系。因此通过减税不仅可以增加产量,而且还能扩大就业。

供给学派虽然承认减税刺激经济活动存在“时差”,但是坚信“时差”不会很长。一旦经济活动扩大后,政府增加的税收将超过减税开始时缩减的税收;而且认为减税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有些影响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表现出来。总之,供给学派认为持久地降低税率,能刺激人们储蓄,提高储蓄率,从而增加商品和劳务的供给。从长期来考察,由于商品和劳务的增加,将会开辟新的税源,使税收总额随总产量的增加而增加,财政将会保持收支平衡,一切经济活动都将正常地、顺利地进行,所以减税政策就是长期地经济稳定政策。

1987年,美国开始实施号称“第二次美国革命”的《1986年税制改革法案》,就是供给学派减税政策主张的最大实践。其特点是大幅度降低税率,个人最高税率从过去的50%降低到28%,档次由14级(从11%到50%不等)简化为2级,即28%和15%。公司和企业最高税率从过去的46%降低到31%。同时,为了避免所谓合法的“偷税漏税”,减少或取消了许多减税优惠。这次税制改革,也把里根保守主义经济信条的实践推向一个高潮,它使美国的经济结构以至消费、储蓄、借贷、投资行为模式为之改观,而且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冲击。

供给学派认为,大幅度减税的直接后果是政府支出的减少,因此,减税而不削减政府开支,那就会扩大财政赤字。所以,供给学派要求大幅度削减政府支出,特别是政府支出中的巨大的军事开支和社会福利开支。

供给学派指责说,战后美国政府的所谓“转移性支付项目”,如食品券、失业救济、医疗津贴、子女扶养津贴、劳动保险等等,这是为了把美国标榜为“福利国家”的一种装饰,实际上弊病无穷,不仅对生产起着严重的抑制作用,而且早已进入效果递减的境界。因此,供给学派主张尽量削减社会福利计划支出,包括降低保险津贴和福利救济金额、严格限制领受条件。政府只举办必要的福利设施,停办那些多余的福利项目。

供给学派对于每个经济滞胀的诊断分析是完全合理的,但是其“药房”并不好,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减税并不造成财政收入减少的说法不靠谱,历史上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减税都造成了政府财政收入的减少,这些又导致了财政赤字,最终形成了高额的债务,这也是这些国家迟迟走不出经济危机的原因所在。虽然供给学派强调平衡预算,但是政府支出是刚性的。一旦收入减少,平衡预算就是一句空话。

其次,供给学提出减税是为了刺激储蓄,但这在现实中也不成立,国人是否储蓄是与多种因素有关系的,而不仅是税收一种原因,因为供给学派用减税刺激储蓄的方法并没有效果,金融危机之前是美国历史上税收最低的时期,但也是美国历史上储蓄率最低的时期。

第三,就美国的问题来说,当时美国实行的是军事凯恩斯主义,这并不能促进经济发展,美国需要做的就是停止军事凯恩斯主义。

就中国的问题来说,中国的企业税收并不重,中国在货币政策紧缩之前,中国经济一直就如脱缰野马势不可挡,因为中国并不存在通过减税来刺激经济的需要,甚至中国经济也不需要刺激,中国面临的问题并不是经济停滞,而只有通货膨胀。

当前中国的通胀和当时美国的通胀在原因上是相同的,都是因为实行凯恩斯主义导致的供给不足,不过中国只要放松货币政策,就可以增加供给,从而消灭通货膨胀。笔者指出中美两国国情的不同,就是不希望大家错用供给学派的药方。笔者虽然推崇供给学派的分析范式,但绝不主张对供给学派不加分析地生搬硬套。

凯恩斯主义实行的是“需求管理”,可以称之为“需求学派”,它在立论基础上与供给学派是完全相反的,因为供给学派来根治凯恩斯学派的弊端是对症下药的。

目前危害中国经济的最大因素之一就是非法融资,非法融资已经演变成较为普遍的融资行为。当下的民间借贷,不论是规模还是利率都几近“疯狂”。目前,自然人、企业法人、上市公司、商业银行、公益基金都参与到民间借贷或者高利贷之中。以往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民间借贷规模较大,但现在经济落后的地方也开始疯狂放贷。

当前蔓延全中国的非法融资大约分为这样几种情况:一是许多企业通过几天的非法融资资金搭桥,继续获得银行信贷,这是较为安全的部分,但能够获得银行贷款的企业数量越来越少;二是风险较大的非法长期融资,借贷的企业抱着最后一线希望,认为货币和财政政策将趋于宽松,或者政府将放松房地产调控,到时以房地产的溢价能够偿还高利率。显然,这是极端不靠谱的赌徒心态,当然这两种最终都要依赖于货币政策的宽松,如果没有货币政策的宽松,这些都将演变成恶性事件,温州、宁波等地最近就接连出现企业老板“跑路”现象,大家都在等待央行进行货币政策调整。

如果中小企业难以归还本息,资金链条就要断裂,风险就要爆发。从目前来看,巨额信贷资金通过各种途径进入非法融资,最终不排除引发中国式的次贷危机。

货币学派的经济理论不是绝对真理,我们没必要将其奉为神明。今日中国,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企业在高利贷面前铤而走险;另一方面有数万亿的存款躺在央行“睡大觉”,这简直是人间最荒诞的事情。

当前的中国需要的是“扭转操作”,那就是同时采用“提高利率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方法,提高利率属于从紧的货币政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属于从宽的货币政策,两者同时进行,一松一紧,可以保持原有的货币政策基调和力度都没有变化。但这样却可以释放出一定量的货币,缓解市场上的资金紧张,从而提高供给,消灭通胀。

如何看待中国战胜经济危机的秘密及副作用?

面对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欧洲拾起了哈耶克主义,美国拾起了货币主义,中国拾起了凯恩斯主义。结果3年下来,实行哈耶克主义的欧洲仍然岌岌可危,实行货币主义的美国毫无起色。实行凯恩斯主义的中国虽然有些通胀,但经济总体运行还算差强人意。当然还有一类国家真正地采取了自由放任主义,如埃及、利比亚,这些国家则发生了政权更替。

美国已经在错误经济政策面前悬崖勒马,预期中的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并没有出台,取而代之的是总额4000亿美元的扭转操作,即在2012年6月底前买入4000亿美元剩余到期时间在6年至30年之间的国债,并卖出到期时间在3年或以下的国债。

中国的主流学者大都反对中国实行凯恩斯主义,但实行凯恩斯主义的中国民众大多都有工作,而不实行凯恩斯主义的美国却出现了实质上高达两位数的高失业率,而且今日的美国6个人中就有一个人靠向政府领取食品券维持生活,也就是平均每两个家庭就有一个人靠政府救济维持生活。在中国,主流学者都信奉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但摆在眼前的事实是,信奉弗里德曼的美国人搞了两轮的货币宽松仍然没能挽救经济,货币主义已成“鸡肋”。奉行弗里德曼的中国几乎将货币政策拉到了有史以来最紧的程度,仍然没有彻底解决通胀问题,现已证明弗里德曼失灵了,这样的主张我们信它何用?

中国主流学者一直非常迷恋哈耶克主义,欧洲更是坚定的哈耶克主义执行者,大幅度提高退休年龄,大幅削减社会福利,铁腕镇压工会运动和民众的示威游行,继续推进公有资产的出售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结果欧洲经济也并没有出现起色,甚至根本看不到希望。中国有学者希望用哈耶克主义取代凯恩斯主义,但是欧洲有福利可削减,而中国的社会福利根本经不起削减,所以说,中国实行哈耶克主义根本就没有现实性。

中国能够实行凯恩斯主义有其现实原因。凯恩斯主义也是“奢侈型”经济调控方法,不是每个国家都有实行的可能,如像美国、日本、“欧猪五国”这些已经负债到了破产边缘的国家是没有能力实行凯恩斯主义的,他们选择货币主义和哈耶克主义其实也带有非常被动的成分,这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前面所说的“政客型经济模式”,这些国家的政客早已出卖了自己的国家,这些国家的国民早已不知不觉地背上了百年都难以还清的债务。

中国能够实行凯恩斯主义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国有银行体制是能够实行反周期放贷的原因

首先,经济危机后,人们都奉行“现金为王”,这时候人们往往将自己的储蓄变为现金,这也是每次经济危机时都会发生民众疯狂挤兑现金、银行倒闭情况的原因。中国实行的是国有银行制度,银行以国家信用做担保,民众不用担心银行发生倒闭,因此也就不会发生挤兑现象,这样银行就可以放心放贷。

其次,在经济危机时,企业的盈利状况不确定,银行一般都惜贷,因此越是经济危机时,企业贷款越困难;但中国是国有银行,接受国家的宏观调控,可以在经济危机时加大信贷投放量,这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私有银行制度所不能做到的,也就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不能做到反周期的经济调节。因此中国在经济危机时,不但没有发生信贷紧缩或信贷冻结,反而加大了信贷投放量,这是国家一直坚持国有银行制度的原因,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

中国的高储蓄率让信贷投放成为“有源之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枪炮就没法打仗”,这些道理并不过时。干什么都需要钱,钱从哪里来?肯定是银行储蓄。一个经济体如果没有了任何的储蓄,那它就失去了任何抵御经济危险的能力;只有银行有了储蓄,国家才可以实施反周期的经济刺激措施。

放宽存贷比限制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为银行放贷开闸

存贷比即银行“贷款总额/存款总额”,是衡量银行放贷程度的一个关键指标。一般情况下,四大国有银行中的工行、建行的存贷比都维持在50%多。去年底中行的存贷比达到了72%,接近75%的监管红线。比中行72%存贷比更刺眼的数据是,多家股份制银行的存贷比接近甚至已经超过75%,其中深发展85%、中信银行83.1%、华夏银行76%。2009年全国一季度增量存贷比已达到81.2%的水平,仅低于1997年的99.7%和1993年的107.5%。

不仅各大银行充分放贷,中国中央银行也多次调低存款准备金率来支持银行放贷,从2008年9月份到2008年12月份共四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一个国家,储蓄率的高低是衡量这个国家抵御经济风险能力的主要标志。如果说高储蓄率是保证经济高速增长的前提条件,那么合理的存贷比控制则是保证国家可以成功应对经济危机的条件。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带给中国的经验与启示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让人们清楚了一个道理:一个国家必须拥有足够多的外汇才可以抵御金融风险。亚洲金融危机并不是什么智慧的较量,而纯粹是一场硬碰硬的战争,比拼的是谁能动用的资金更多,考验的是国家的外汇储备数量。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贸易长期赤字,外汇储备不足,甚至赶不上索罗斯所能调集到的资金量,因此他们并没有成功击退金融攻击者。中国利用自己的外汇拯救了香港。有人评论索罗斯攻击东南亚,实际上是想教训一下中国,然而他不但没有教训到中国,反而让中央政府赢得了巨大的威信,倒是帮了中国一个大忙。

有储蓄才能抵御经济风险

2008年经济危机也应该吸取一个教训,那就是国家必须有一定的储蓄,没有储蓄也就没有抵抗经济危机的能力。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银行没有储蓄,不得不请求中国购买其债券,也就是向中国人民借钱。在希腊,因为没有储蓄,也不得不向国际社会求援,而这些援助都带有非常苛刻的条件,都要承受非常高的利率,基本上相当于借高利贷,结果造成了国内大规模的抗议。如果这些国家能够有自己的银行储蓄,何至于落到如此地步。

同类推荐
  • 你一定要知道的经济常识全集

    你一定要知道的经济常识全集

    经济学是一门经世济民的实用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其研究对象,既包括政策制定者如何“经纶济世”,也包括一家一户一人怎样消费、购物、储蓄、投资的小计划。所以说,经济学是一门生活化的学问,它就在我们身边。本书摆脱了经济学惯有的复杂与枯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其内在的深刻原理与奥妙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使读者轻松了解经济学的基本面貌。同时,将经济常识同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联系起来,便于读者用经济学的视角和思维来开展行动,从而培养经济头脑,创造人生财富。
  • 20几岁每天学点经济学

    20几岁每天学点经济学

    本书从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入手,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向20几岁的年轻人介绍一些最基本、生活中最常用的经济学原理,从而让年轻人在轻松的阅读中探究生活中常见现象背后隐藏的经济规律,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理性地处理自己的日常行为,理性地规划好自己的人生。
  • 金融潜规则

    金融潜规则

    《金融潜规则》所讲述的故事是在帮助人们回答以下一些问题:从古老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到塞里格曼的发家史中,人们是否可以发现在那个年代里,争做权贵代理人是攫取财富的重要途径?黄金作为贵金属货币,是否曾经引发许多不同阶级之间的金权较量?法律在金融家面前到底是什么?是套在头上的紧箍咒,还是一纸空文?战争吞噬许许多多无辜的生命,却致富了一批又一批居心叵测的阴谋家?商业并购到底水有多深?金融市场中的欺诈何其多,然而这一切又是如何发生的呢?金融市场是赌场?谁在背后操纵着世界各国的政坛?金融机构的“保护伞”是什么?谁主宰着这充满着贪婪与杀戮的金融江湖?
  •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

    还原生活细节的规律,寻找现实背后的真相。本书通过简洁明了、幽默风趣的方式将那些高深的经济学道理用平白易懂的解释娓娓道出,让你摆脱啃大部头经济学著作时的费力和烦躁,随时随地在享受阅读的乐趣中学会有用的经济学知识。
  • 中国未来发展的六大趋势

    中国未来发展的六大趋势

    新世纪,中国社会意义最大的、最为根本的变化,莫过于社会结构分层趋势的发展和深化。当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已不再是改革开放前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构成成分在中国已经具备,凡是现代化国家所具备的社会阶层,都已经在中国出现,只是各个阶层规模有大小区别而已。
热门推荐
  • 家有两萌宝:只要宝宝不要夫

    家有两萌宝:只要宝宝不要夫

    第一次见面,这个妖孽男拉着她挡桃花说她是他女朋友飞机上她睡着了,他偷袭她,说她是他未婚妻机场大厅,为了不让她离开,这个混蛋说她是他老婆一天之内,她从单身成了混蛋男的女朋友、未婚妻、老婆秦墨涵觉得这天是自己二十三年来最倒霉的一天她恨不得掐死这个妖孽男池司阳却觉得这一天是他二十六年来最幸运的一天老天爷让他遇到了自己心仪的女人秉持母亲大人的教导,看上了就要紧紧的圈住这个女人他是娶定了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迷离档案

    迷离档案

    一个精于行为心理分析的心理咨询师,遇到离奇凶杀案件,每一个案件都仿佛与他相关,这是一场心理的博弈,离奇,诡异……最后,当走近真相才发现所有的一切包藏着一个惊天的谜局。
  • 血液科速查手册

    血液科速查手册

    血液科作为医学领域十分重要的学科,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适应我国医疗制度的改革和满足广大血液科医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临床血液科医师的诊治技能和水平,我们组织国内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工作的专家、教授,结合他们多年的临床、科研及教学经验,编写了《血液科速查手册》一书。《血液科速查手册》内容由三部分组成,共分五章:(1)血液科常见症状的诊断(第一章):包括症状的特点和由该症状引起的常见、少见和罕见疾病。(2)临床常见血液科疾病的诊疗(第二至四章):包括血液科常见疾病的概述、主诉、临床特点、辅助检查、治疗要点。
  • 股民基民赢利一点通

    股民基民赢利一点通

    炒股票、买基金需要一份激情,更需要一本能够指点迷津的书籍。股票市场瞬息万变,涨跌捉摸不定,基金种类各具特色,风险无处不在,引领牛市淘金狂潮,不管风云变幻,我自屹立潮头。熟练炒股基本功,不会炒股也会赢,基金投资有诀窍,赚钱容易心舒坦。
  • 妃上云宵

    妃上云宵

    她的一生是一个传奇。出生时是不详人,一道圣旨却令她麻雀变凤凰成为和亲公主。又因着她的绝世容貌,被太后钦册为美人,成为对付受宠昭仪的棋子。她生性单纯率真,如何能圆滑的在宫中生存?她一点也不想侍伴君侧,可谁来救她出苦海?俊逸太子斗胆向老爹请呈:父皇,赏她给儿臣做太子妃。倾刻间,她从他的女儿变成他的女人,又变成他的儿媳。可为何,高贵的天子,在见到她的那一刻心肝惊痛一下......以为能躲过尔虞我诈的宫斗,却不料皆是命中注定宠绝后宫。一步步血腥谨慎,她能否到达荣极的云宵?
  • 爱上你,黏上我

    爱上你,黏上我

    雨荷是美丽的,是那种纯纯的,清丽脱俗的美丽。她温婉可人,但眉宇间绝对不缺少清高的气质。药店里的人都喜欢她,包括小工、老板和老板娘,因为她是如此的娇弱和楚楚动人。
  • 女性烟火

    女性烟火

    女作家空灵和她出狱的诗人丈夫来“西部一线天”采风时已是第二年的秋天。第二年的秋天是个什么样的秋天呢?这真是个硕果累累的秋天。这个秋天埋葬了很多往事,又开始了很多新的故事。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