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面临的十大威胁是什么?
1.能否保住贸易顺差的局面
当一个国家长期出现贸易逆差时,这个经济体离崩溃也就为时不远了。当年,亚洲四小虎的经济之所以会出现问题,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当年在对外贸易上存在逆差;阿根廷经济出现问题,也是因为贸易逆差;美国经济出现问题还是与贸易逆差有关系,中国现在确实存在贸易顺差,且外汇储备非常丰富,好像长期性贸易逆差是一个离中国非常遥远的事情,但这种可能不是没有。首先,随着中国劳动力价格的上升,中国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可能下降;其次,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对海外资源需求的依赖度增大;再次,中国入世的红利已经享受殆尽,中国出口市场不可能无限扩大下去。这三个方面同时作用,中国很可能出现贸易逆差,何况中国现在的贸易顺差额已经不是很大。
2.消费型社会倾向
目前,舆论界出现了一股将中国建设成“消费型国家”的倾向,但经济增长最终要靠产能的扩大,而产能的扩大归根结底是靠投资的增长,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靠走高消费的道路保持经济增长的。
美国的三次大规模经济危机都是过度消费造成的,人们喜欢将美国看作消费型国家的成功案例,而将日本看作向消费型国家转型的成功案例,但事实上是,美国并没有成功,在美国中产阶级负债累累,不少的家庭已经破产,而穷人用高利贷的方式购买了住房,但是由于房价泡沫的破灭,导致房子被银行收回,自己无家可归;在日本中产阶级社会解体,国家债务缠身,难道这就是我们期待的社会现象吗?这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3.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倒退
150年前,大英帝国称霸于世界贸易体系时,中国无意中成了当时世界贸易的最大受益者。因为中国的陶瓷、丝绸、茶叶在西方太畅销了,这时英国人开始想一些歪点子,那就是进行鸦片贸易,中国开始禁止鸦片贸易的时候,战争也就开始了。现在,这样的情况又出现了。美国掌握着世界贸易的秩序。在现在的贸易秩序中,中国再一次成为了最大的受益国,或是即将成为世界贸易的最大受益国,上次以鸦片战争收场,这次如何收场还不知道。上次西方用坚船利炮来对付我们,这次将如何对付我们,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做好准备。
4.城镇化和生产要素价格改革
国企改革造成的问题刚刚消化完毕;住房、教育、医疗三大改革的社会问题尚未找到解决良策;义务教育回归到了公益;二次医疗能否成功,结果有待观察;民众普遍受到高房价的煎熬。中国的城镇化推进和市场要素价格改革已经拉开了大幕,这两样改革是中国目前最突出的风险,去年一个自来水价格改革就激起社会如此的反应,如果这两样改革不能处理好的话,对普通民众来说仍然是一场浩劫。
5.国内资产泡沫化
资产泡沫化是中国最大的风险所在。现在对社会影响最大的无疑是房地产泡沫和股市泡沫。中国的股市泡沫最终以崩盘结束,中国股市的崩盘之所以没有对中国产生太大的影响,主要是因为中国现在炒股的人还非常的少,因此股市崩盘波及面也小。现在最危险的是房地产泡沫,中国房地产泡沫之大,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年的日本,中国需要做的是引导房价合理回落,但无论如何,房地产对中国的危害已经形成,无论是让先前的买房者吃亏,还是后来的购房者接受高房价,中国总是会有一批人吃亏。
6.提防外部金融攻击出现新形式
近年来,中国一直将西方当成老师,可是老师欺负学生的情况,再次发生了。在中国的银行海外上市时,美国的投行拼命地贬值中国银行的价值,可他们自己却大幅购买我们的股票,结果中国损失巨大;华尔街将石油、铁矿石价格炒高后,骗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铁矿石用户,签下带有对赌性质的套期保值合同,结果中国又亏了1000多亿元;另外,中国购买黑石的股票等都大亏;中国在与海外金融公司打交道的时候,基本上是亏多赚少。当然,现在中国尚未遇到像东南亚金融危机那样的金融大劫掠,况且有了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前车之鉴,国际金融大鳄如果想对中国进行金融攻击,可能不会采用以前的形式。如2008年引诱中国签订套期保值合同则是国际金融攻击的一个新形式,在这种新形式面前,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根本就派不上用场。总之,中国必须提高警惕,既要防止国际金融大鳄采用旧的方式对中国进行金融攻击,更要预想到新的金融攻击形式,如套期保值这种对赌性质的金融攻击形式就让中国猝不及防;另外,中国的外汇储备买了美国的国债,我们要防止他们在这方面玩出什么花样来。
7.居民储蓄持续走低
虽然中国的总储蓄率一直维持在高位,但中国的居民储蓄没有呈现出增长趋势,反而可能会出现下降趋势。一方面,随着买房、买车等信贷消费的扩张以及中国普通民生压力的不断加大,储蓄率很可能出现下降;另一方面,随着各种金融产品的丰富,占储蓄大部分的富人将储蓄将更多的转变为金融资产。因此,从长期看,中国的居民储蓄将呈现下降趋势,而中国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储蓄资金。如果储蓄资金下降,那么很可能影响到我们的投资规模,进而影响到经济的发展速度。
8.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价格上升
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过大学生短缺,也曾出现过技工短缺,现在的中国则已经进入技工短缺的阶段。在此阶段,中国应该注重机械化、自动化技术的使用,而不是简单地放弃某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因为通过机械化的深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完全可以将一些原本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改造为非劳动密集型产业。20世纪80年代之所以出现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大转移,是因为当时自动化技术还不完善,现在自动化技术已经非常的成熟,像纺织行业就已经出现了自动化纺织机,这种新型机械在广东东莞大朗这个全国非常重要的纺织基地已经得到了应用,因此中国通过自动化的应用,完全可以将一些原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留在中国。
中国出现了新的“脑体倒挂”,中国白领和大学生的劳动力价格增长缓慢,但是中国技工和普通的劳动力价格却上涨得非常快。中国普工的劳动力价格基本与大学生相当,而中国技工的劳动力价格已经略高于刚毕业的大学生。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工人的主流,生产成本的升高必然会推动劳动力价格的升高。
9.公共部门追逐利益倾向
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的资源型企业和中国的银行机构,也是公共部门,如中石油在国内赚了钱,然后大把地拿到国外去分红,这些分红都是国内人民的血汗钱。中国的银行不把钱贷给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而是到国外去购买一些债券。中国的储蓄总量是一定的,如果在国外多买些债券,那么用于国内建设的钱就会减少。中国现在有一种舆论思潮,就是将垄断行业开放给民营企业,笔者认为这种做法不妥当。中国的国企存在的垄断行业具有天然垄断的属性,无论是国有企业经营,还是民营企业经营都摆脱不了垄断,因此,让国企回归公益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