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1400000001

第1章 序言

为什么要拒绝捧杀

有人捧怎么会是坏事呢?一般情况下,答案是没什么悬念的。然而,如果吹捧你的人并不真正了解你,他的吹捧要么是出于一种泛泛的善意,要么是把你当做一种浪漫的想象,试图通过“移情作用”来刺激他自己,要么是希望从你那里得到某些东西,甚至让你为他卖命,那就应另当别论了。

吹捧中国,如今成为国内外的一种时髦、一种潮流。吹捧者的动机纷繁多样,但不管其动机如何,“树欲静而风不止”,如果中国本身不能自持,那么这些真真假假的吹捧就将使我们失去清醒的头脑,飘飘然,偏移本来设定好的航向。如此,“吹捧”就变为了“捧杀”。

我们的邻居日本就曾遭遇这样的“捧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突飞猛进,只用了20余年的时间就从一片废墟上新建起了一个经济强国。西方世界当年对日本的吹捧一点都不亚于现在对中国的热捧。1979年,美国学者埃兹拉·沃格尔甚至写了《日本名列第一》这本书,书中他指出日本在许多方面超过了美国。然而,不到10年的时间,正当日本春风得意、不可一世之时,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从此陷入了长期停滞、一蹶不振的境地。

殷鉴不远。本书的立意即在于此:经历了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的确拥有了傲人的经济总量和光鲜的都市形象,但是其内在依然脆弱。这种脆弱不仅体现在经济基础的不扎实,人均财富很低,更突出地体现在不均衡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结构扭曲上:地区差距和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基层矛盾和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博弈升级,国家软实力与硬实力无法匹配……至为关键的一点,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未能同步,甚至改革向何处去,也目标模糊。总之,我们尚未冲出制度转型的“历史三峡”,转型还要过大关。在这样的大势下,国人需要做的唯有“冷静、冷静、再冷静”、“清醒、清醒、再清醒”,至于那些真真假假的吹捧,请让我们大声地喊出:“中国拒绝捧杀!”

本书的结构布局大体如下:首先笔者试图记录和梳理这样一种吹捧中国的潮流,这主要体现在本书的第一篇和第二篇。其中,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吹捧中国的潮流首先是来自国外,然后才引起中国国内的热烈回应。

笔者将叙述的起点选择在2004年,因为在这一年,美国人乔舒亚·库珀·雷默提出的“北京共识”概念,一时间在全球不胫而走,随即此概念转化为“中国模式”,讨论的热度一波胜过一波。也就是说,2004年是世界关注中国,同时也是热捧中国的一个新起点。

说到2004年,一个巧合是,许多具有标杆意义的事件都发生在这一年:中国在海外设立了第一所孔子学院;首次公祭孔子;第三次改革论争发端。这一年还被称为“文化保守主义”元年……这些看似不同的主题,实际上都隐藏着一根主线:世界在重新看待中国,而中国也开始重新反思自我并且开始重新看待世界。总之,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在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史中具有某种节点式的意义。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2004年之后,世界对中国的追捧几乎每年都有一个比较突出的事件:2004年,“北京共识”的提出;2005年,美国最着名的三大刊物热捧中国;2006年,中非峰会被认为是“北京令世界惊叹的开始”;2007年,美国学者约书亚·柯兰齐克出版《魅力攻势——中国的软实力是如何改变世界的?》一书,盛赞中国软实力;2008年,北京奥运会让世界惊叹这是“中国主导世界元年”;2009年,两位“大佬”——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和约翰·奈斯比特分别在其出版的《中国30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和《中国大趋势》,大赞中国模式;2010年,英国着名学者马丁·雅克出版《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模式被捧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仅看看这些标题,就可以发现,世界对中国的吹捧是在持续升级的,就像股市里一条不断上扬的K线,看起来十分美妙。本书第一篇选取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和作家作品为线条,试图勾勒出这样一幅图景,使读者看到都是谁在吹捧中国,他们又都说了些什么。

第二篇则是描述中国国内对于海外吹捧中国热的一种回应。在书中笔者描述了以北京大学教授潘维为代表的所谓“中国学派”的一些作品,他们对于中国模式的吹捧比国外的更为直接且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当然,这种对应关系还有更广阔的层面,笔者的总结是,随着中国力量的崛起和西方自身危机的出现,中国社会和知识界产生了3种动向:草根民族主义的狂飙突进;基于重新评价共和国前30年基础上的新国家主义崛起;基于对更久远历史文化因素反思基础上的文化民族主义复兴。

本书的下半部分重在对上半部分所揭示的这种潮流进行辨析。我希望通过这种辨析能为广大读者提一个醒:警惕“捧杀”。第三篇集中分析“捧杀”中国背后的动机、我们自己乐于迎合的心态以及为什么要反对国内出现的3种思想动向。

第四篇则是面向未来的一个深度延展。当下的中国,应当说还有许多迫在眉睫的问题需要去破解。举其大者,一曰仇富,二曰仇官。而此二者总归到一点则是仇视特权。

中国的挑战更重要的还在于,我们的改革进入到一个“迷惘期”,自第三次改革论争开始到现在,改革往哪里去,方向并不明晰。而在对外关系上,中国也同样存在困境。尽管我们付出了百般努力营造中国的国际形象,不过从效果上来看仍有待改进,软实力的打造尚未真正成功,而中国到底该承担多少国际责任,在国际上应当寻找怎样的定位,种种问题,仍需寻找共识。总而言之,不破解这些问题,中国这个大国就是一个“脆弱的大国”。

因此,我们需要的不是吹捧而是担忧,担忧被“捧杀”,我们需要的是脚踏实地地继续改革,攻坚闯关。

总之,一句话,中国拒绝捧杀!

同类推荐
  • 趣味博弈学

    趣味博弈学

    本书将营销同博弈论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一些故事和典型案例进行阐述,内容包括:囚徒困境——非合作博弈、公用地的悲剧——自私的定律、纳什均衡与最优策略、打破囚徒困境等。
  • 读懂世界的第一本经济学书

    读懂世界的第一本经济学书

    面临不计其数的决策与判断,我们都希望能有一种终生受用决策依据和思维方法,面对错综复杂的世界经济,人人都希望懂得一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世界的经济危机,中国的经济崛起,在这之间,经济学能为我们带来哪些启示,能为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梁小民教授以通俗、简介的语言,通过分析一个个经济事件,让我们一本书轻松读懂世界经济局势,让我们在面临某些问题时能够更加睿智、理性地做出最合适的决策。
  • 简单学之资本密码

    简单学之资本密码

    本书是作者在投资、生活、学习、研究、创业过程中领悟并自创、集生活与投资为一体的一门哲学类书籍。是一本能透析生活、市场、人文等世间所有一切规律的书箱。是一本不得不看的书籍,无论你是哪个行业、哪个年龄阶段,都适合阅读,通过对生活常理、资本市场进行分析解读,能让你更近一步的了解世界与未来,了解世间的一切演变规律,让你看清未来,进而把握未来。
  • 教室外的经济学

    教室外的经济学

    这本书,能帮你在需要决策时做出更好的选择,教你如何在经济上做一个精明聪慧的人。
  • 史说新语:历史背后的经济学

    史说新语:历史背后的经济学

    那些枯燥的、呆板的经济学术语在这些美妙的、离奇的故事里摇身一变,立刻鲜活了起来,杯酒释兵权是一个典型的帕累托改进;愚公移山是一种成本最高的选择;司马相如有钱就学坏;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秦始皇为什么焚书坑儒? 郑板桥为什么“难得糊涂”? 在这本书里,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经济学不仅不再枯燥呆板,走进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之中,而且变得像小说一样有趣、精彩、耐人寻味。用轻松、幽默的笔触讲述了很多著名的、精彩的、有趣的历史故事,并将这些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与枯燥乏味的经济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作者避开了人们习以为常的现实生活,用历史故事诠释经济学,用一种全新的视角,用经济学解析历史故事
热门推荐
  • 重生小夫妻

    重生小夫妻

    老天爷:家庭的不幸是对你的磨砺女主:好吧,这个没的选老天爷:重生是对你的考验男主:好吧,这个没的选,也不错老天爷:小三是对你们爱情的......女主(男主):不行!这个不能选!看女主和男主重生回十岁,为了家庭为了幸福为了爱情携手拼搏,披荆斩棘,降妖除魔每天暂定一更,上午十点到十一点左右各位看过的亲们要留下票票呦,别忘了推荐收藏夜雨在这里拜谢啦。
  • 刹那行年

    刹那行年

    秦锦秋遇见林嘉言,是她生命中一场最美丽的意外。林嘉言被寄养在小镇的奶奶家,秦锦秋和他青梅竹马地长大。少女初初有了懵懂情怀,他却突然离开了小镇,消失了音讯。
  • 靠近

    靠近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邪魅王爷:王妃要休夫

    邪魅王爷:王妃要休夫

    什么?穿越了?好吧!好吧!穿越是一种潮流!她自我安慰道!莫名被赐婚?不要啦!她在宰相府里好吃好喝,就不用劳烦他养了!紫兰阁——“小娟,怎么都是素的呀?”这么大的王府,饭里居然连块肉都没有!她可是出了名的食肉动物,怎么甘愿当一条吃菜的小虫!反抗,一定要反抗!打包好东西后,她准备从后院翻墙走人!混蛋的见多了,没见过这么混蛋的!不要以为他的心在她那里,就能套住她!哼!想都别想!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教你学举重(学生室内外运动学习手册)

    教你学举重(学生室内外运动学习手册)

    体育运动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室内外体育运动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主要项目有田径、球类、游泳、武术、登山、滑冰、举重、摔跤、自行车、摩托车等数十个类别。
  • 苦难给我的21个人生哲理 

    苦难给我的21个人生哲理 

    人的一生中,总有一些事使我们的人生不是那么顺利,有的人便在逆境中自甘沉沦或者自怨自艾;有的人却能够发奋图强,走向成功。梅花香自苦寒来。苦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面对苦难时的心态,越脆弱的心越容易堕入深渊不可自拔,而坚强乐观的心永远不会被打垮。正确面对苦难,它能激发愤懑、提供慰藉;它使人生之路满布荆棘,也使我们学会独立。本书以最励志、最精彩的故事来讲述苦难中蕴含的人生哲理,苦也好,难也罢,美好的生活来自逆境中的抗争。接受苦难、利用苦难才是大智大勇的强者。
  • 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四段生死离别的爱情,四对为情所困的有情人,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结论,不论悲喜,但都震撼天地……
  • 舞动真情

    舞动真情

    "本书是以美国著名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的自传为中心,重点反映其与前苏联著名诗人叶赛宁婚恋纠葛的一部书,共分三个部分:一是邓肯在生命最后两年里撰写的《自传》,二是邓肯与叶赛宁婚恋纠葛相关资料的整理,三是叶赛宁诗歌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