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近年来的经济困局,伯南克以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为例予以说明。他认为,所谓的传统理念就是坚持“危机对于消除金融系统在繁荣时期积聚的泡沫是必需的”,在伯南克看来正是出于这种认识,当时的央行才未采取举措去阻止银行倒闭,由此导致金融系统瘫痪。他认为,正是因为他和他的团队吸取了上述教训,才制定出如此到位的应对之策,才令“全球经济躲过了一次与大萧条相当,甚至更严重的巨大灾难”。
而这又何尝不是格林斯潘的理由呢?1987年10月19日,也就是格林斯潘出任美联储主席后的第69天,也是他宣布加息后的第45天,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价格指数急跌508点。这相当于道琼斯指数中的股票市值一天损失22.6%,幅度几乎是众人皆知的1929年股市崩盘时单日下跌幅度的两倍。格林斯潘在危机中展示了自己的“魄力”,当天股市收盘后,美联储大量买入国库券,巨额现金直接流入卖出国库券的银行家手中,风声鹤唳的金融系统被注入了大量流动性。第二天股市开盘之前,格林斯潘发表了简短的声明:“美联储会始终坚守它作为中央银行所应负的使命,随时准备为经济和金融系统提供流动性。”
1994年5月,在向参议院银行委员会所做的发言中,格林斯潘对美联储自1989年以来的行为做了如下解释:
由于觉察到债务递增带来资金压力所引发的后果,我们从1989年春季开始对货币市场放松管制。家庭和企业不愿再借贷和消费,贷款人也不再愿意授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信用紧缩现象。为了尽全力克服上述金融压力,我们在1992年整个夏天逐步调低了短期贷款利率,直到1993年末,我们都将该利率维持在少有的低水平。
细读上面两次发言,我们可听出其言外之意就是其应对政策如此到位,以至于令当时的经济躲过了一次巨大的灾难。
这就是伯南克和格林斯潘,如果非要找出他们之间的差异,我想这种差异亦不过是前者更有学者的憨直,而后者更具政客的狡猾,如此而已。
被忽视的资产负债表衰退
从这两位美联储主席的发言中可以看出,在他们看来,衰退是由于资金供应方受到冲击,使得企业融资发生困难而导致的。其深层根源是,货币需求旺盛但供给却不足,进而影响到有着旺盛的货币需求的实体经济,经济由此而恶化。
货币刺激派之所以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其根源在于错误的假定,他们固执地认为,所有的企业,在任何时候都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只有在企业无法募集到所需资金的时候,经济才会发生衰退。货币刺激派将问题归咎于资金供给方,也就是包括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内的放贷方。基于此,他们坚定地认为在应付经济波动时,货币政策要比财政政策更为有效。
但辜朝明指出,很少有企业会在面临严重的资产负债表问题时,还将目标设定为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早在1933年,欧文“费雪对当时的金融危机进行分析时,就明确指出:当高度负债的个人和商业机构陷入金融困境时,他们通常不是进一步扩大投资,而是选择卖掉资产用来偿还债务。辜朝明认为,经济危机时,任何一个负责的、诚信的、理性的企业,都会将企业的运营目标从原来的利润最大化转向负债最小化,以保障自己不会因资产负债表的进一步恶化而破产倒闭。
也正是因为如此,辜朝明认为这时经济之所以疲软,其根本责任不在货币的供应方──中央银行,而是货币的需求方──个人、家庭和商业机构(当然也包括那些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银行)。他认为经济衰退是因为资本或资产市场泡沫破裂后,市场价格的崩跌造成泡沫时期过度扩张或过度杠杆的企业资产大幅缩水,导致资产负债表失衡、资不抵债,因此个人、家庭和商业机构虽能正常运作,但已是陷入技术性破产的边缘。此时,这些单位的目标改变了经济学的假设,从原来的“利润最大化”转变为当前的“负债最小化”,即使利率再怎么低,这些单位不仅会选择停止借贷,还将拿出能够利用的现金流优先偿债,以修补难看的资产负债表,并期望尽早走出技术性破产的阴霾。基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有时甚至于偿还完债务后,还将继续拥有现金而不愿意去借贷和投资,这就导致了经济衰退的延长。同时也将导致整体经济出现个体理性而集体非理性的合成谬误,在这个时候货币政策是失效的。
辜朝明的观点显然是受到英国经济学家拉尔夫“乔治“霍特里(RalphGeorgeHawtrey)的信用僵局论的启发。英国财政部财政调查局局长出身的霍特里认为,到这时降低利率已经不能刺激任何借贷活动。他在其1913年出版的《商业的盛衰》一书里,引用了英格兰的一句俚语“你可以把马拉到水边,但你却不能让马喝水”来形容这种状态。
从真实到非真实经济周期
在这本书里,霍特里还进一步指出,常见的经济周期有两种不同的演变方式:
一种是外部冲击。在这一点上,他显然是继承了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的外部冲击或偶然事件说。唯一不同的是,在小穆勒的模型中,外部冲击催生经济繁荣,而霍特里的观察视角则恰好相反。他认为经济的衰退,往往是因为某些外部因素所推动,进而造成一连串涟漪式的反应,其影响会从一个行业蔓延到另一个行业。但是,在初始的冲击结束之后,这些波动就会减弱,或者有时会消失。对于这种波动,他将其称为“真实的经济周期”。
另一种则是内在的货币不稳定性。霍特里相信货币体系具有内在不稳定性,他将因为货币体系内在不稳定性而导致的波动称为“非真实的经济周期”。
在这方面,辜朝明也做出类似的划分。他认为,经济衰退至少有两种不同的形式,“由于企业资产负债表问题造成的衰退”和“由于经济周期造成的衰退”。他认为当发生前一类衰退时,企业的首要目标往往是负债最小化而不是利润最大化。这个时候,降低利率令信用扩张的办法不能刺激任何借贷活动。因为为数众多的企业都正埋头还债,以修复糟糕的资产负债表。从这点而论,辜朝明的认识无疑是正确的,单这个问题他确实把对了脉,可惜的是他没能进一步去深究资产负债表为什么会恶化这一问题,最后自然开出了一付糟糕的方子。当出现这种状态时,他认为只有政府主导的财政刺激才能改变经济环境。关于这一点,我们在上一小节里已有过讨论。
至于另一种衰退,也就是“由于经济周期造成的衰退”,辜朝明认为是适合于格林斯潘和伯南克的理论的。那就是,那些身陷其中的企业,这时候的主要目标还是以利润最大化为主。因此,这个时候货币刺激政策无疑是应对该类衰退的最佳工具。
对于这一观点我也是颇为存疑的。
我很认同克莱门特“朱格拉(ClementJuglar)的说法:“没有发生萧条,反倒是说明了某些方面出错了。而萧条的到来,则说明了我们的经济处于正常的运行轨道……”在我看来这就如同春去夏来、冬去春来一样的正常。反而我们不能够想象的是,一个没有昼夜交替,而保持某种单一状态的日子会是什么样的。正如同老子所说的:“大曰逝,逝曰远。(泡沫大了就会破灭,破灭了就会越行越远。)”我们也知道,“远则必反(远了又必然会令其归返),周行而不殆(反复运行而不止)”,这就是道,这就是危机本身。
我的理解是,危机之所以会发生,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个世界虽然在局部、在相对空间和时间框架内有被认识的可能性,但在全部、在绝对的空间和时间框架里,却又是绝对不可被认识的。也就是说,人类在变化的环境面前认识是有限的,这也就决定了,人与其所生存的环境永远存在着巨大的信息不对称性。但人类显然从情感出发,并不情愿处于这样一个被动的位置,总认为自己能够认识世界甚至于改造世界,自认为变化中的事物总处于自己可控的范围。这样一来,往往就产生了很多不切实际的预期,从而引发危机。但所幸的是在危机中,人们可以渐渐地对这种自认为基于理性、实则非理性的预期行为予以一定程度的修复。整个社会也就从原来的非理性状态,恢复到相对的理性状态。但在这种状态下,在节节成功的鼓励下,人们灵魂深处的自负又被重新唤起,这样一来又为新一轮的危机埋下了伏笔。
在经济领域也是如此,人类本身认识的有限性,决定了市场中的需求方和供给方永远都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也正是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性,最后往往会被演变为啤酒效应,这种效应聚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失控,而这种失控就是危机。所以说,只要存在交易就存在危机,因为人类理性的有限性,因为事物的发展轨迹决定了这种可能,这种可能就是客观真理,就是自然规律,它是不会随着人类的主观意志而发生转变的。所以,从市场机制本身的作用看,繁荣-萧条的这种波动,是属于正常的经济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