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容易让人丧失理智。人在盛怒之下,容易做出傻事、蠢事。甚至会因一件平常不过的小事,生半天的气。发怒使人远离真理。世界上很少有因为愤怒就使问题和矛盾获得解决的;相反,常常因为愤怒把事情搞僵了,搞糟了。愤怒时,极而言之,极而行之,没了后退之路,没了回旋余地。本来有理,反而变成了没理;本来是小事一桩,结果闹成了大事,甚至不可收拾,盛怒之后,悔之晚矣。要想掌控你的情绪,就要适时浇灭你的愤怒之火,心平气和地面对人生百态。
生气是百病之源
生气是人们事与愿违时做出的一种消极反应,或者是人们经历挫折时的一种后天性反应,是以自己所不欣赏的消极行为对待与自己愿望相悖的现实的精神状态。
生气有积极的表现方式,也有消极的表现方式。具有攻击性的生气表现包括嘲弄、讥讽、敌意、发脾气、乱摔东西、怒骂、殴打和大吼大叫等。当人们以这种方式来表现生气时,他们生气的对象可以直接看到、听到或感受到对方的情绪,它是易辨识、也是易把握的。消极的生气表现却不易察觉,或者以难以捉摸的方式表现出来,如沉默不语、生闷气,它的危害性与危险性更大。当压抑太久的情绪一朝爆发时,你的心理变得不平衡是很容易的事。
中国传统医学也认为生气有损健康。《黄帝内经》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则伤脏;脏伤、则病起”。
从中医角度来看,生气至少有以下十大害处:
气伤脑:气愤之极,可使大脑思维突破常规活动,往往做出鲁莽或过激举动,反常行为又形成对大脑中枢的恶劣刺激,气血上冲,还会导致脑溢血。
气伤神:生气时由于心情不能平静,难以入睡,致使神志恍惚,无精打采。
气伤肤:经常生闷气会让你颜面憔悴、双眼浮肿、皱纹多生。
气伤心:气愤时心跳加快,出现心慌、胸闷的异常表现,甚至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
气伤肺:生气时的人呼吸急促,可致气逆、肺胀、气喘咳嗽,危害肺的健康。
气伤肝:人处于气愤愁闷状态时,可致肝气不畅、肝胆不和、肝部疼痛。
气伤肾:经常生气的人,可使肾气不畅,易致闭尿或尿失禁。
气伤胃:气懑之时,不思饮食,久之必致胃肠消化功能紊乱。
气伤内分泌:生闷气可致甲状腺功能亢进。
俗话说,“人有七情六欲”,七情指的是“喜、怒、忧、思、悲、恐、惊”,怒是其中之一。人与人之间由于性格、修养、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不尽相同,发生某些磨擦或冲突是难免的,愤怒情绪的出现也可以理解,然而,若是经常愤怒,或是愤怒一触即发,往往会使人的身心健康受到损害。
怒往往由气而生。人之所以会被“气”死,这是因为当人发怒时,会出现心跳过速,特别是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往往会因为发怒而引起心律失常,或是发生心肌梗死而导致残疾。
希腊哲学家皮克蒂特斯说:“计算一下你有多少天不曾生气。在从前,我每天生气;有时每隔一天生气一次;后来每隔三四天生气一次:如果你一连三十天没有生气,就应该向上帝献祭,表示感谢。”
俄国大文豪屠格涅夫曾劝告与人争吵、情绪激动的人:“在开口之前,先把舌头在嘴里转十圈。”如果你容易情绪激动的话,不妨试一试这个方法。
情绪掌控
愤怒是射向健康的一支利箭,它不一定能伤害你的敌人,却时时会损毁你自己的健康。所以,聪明的人们,为自己着想,别再动动不动就生气了吧。
发怒影响人的正常思维
老子曾说过:“世人秉性不相同,万事万物有前行有后随,有缓慢有急躁。有的坚强,有的虚弱,有的安稳,有的危险。圣人只是除去那种极端的、奢侈的、过分的东西。因此,圣人是顺应自然而不妄为的。”
现代心理学专家认为:情绪谁都有,即使是大人物,生生气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说穿了,发怒不过是由于外在强烈刺激而引起的一种不良情绪反应,是人身上真正自然的东西。
孙中山先生也曾因为一时的不小心生过气,甚至被部下当面驳了面子。
一天,孙中山在胡汉民的办公室发现了一大堆由他签发,但是被胡汉民束之高阁的手令。他勃然大怒,忍不住拍桌子高声大叫:“展堂!展堂!”
胡汉民匆匆进来,望着孙中山,像是不懂他为什么大发脾气似的。
孙中山脸色苍白,喊道:“我不相信这是真的,这种事情是不可能的!”
胡汉民慌张地问:“先生究竟说什么事情?”
孙中山一下子把胡汉民的公事箱翻了个底朝天,从里面倒出一堆尘封的文件。他的双眉紧锁,气势汹汹,预示着一场风暴的来临。“你还问我什么事?你看你自己做了什么事!”孙中山大声斥骂。
见是这件事,胡汉民凝然不动,微侧着脸,注意地听着孙中山的训斥,最后他问:“先生还有其他的话要说吗?”
孙中山板着脸:“没有了!”
胡汉民冷静地走到桌旁,抓起那些文件,一份一份递到孙中山的面前,自辩道:“这份手令事关升黜任免,处置不当,于理不应颁发;那份手令是关于调兵遣将的,不合机宜,发下去势将贻误戎机;而这几份又是关于拨款过多或过少,自待另行斟酌。”
“即使在专制时代,”胡汉民语气尖锐地说,“也有大臣封驳诏书,请皇帝收回成命的故事。例如唐太宗将以给事中郭承嘏为华州防御使,给事中卢载因为郭承嘏公正守道,屡次封驳,认为他不宜置之外郡,因而他也封还这道诏书,太宗欣然接受,立刻恢复郭承嘏的原职。先生可曾读过这段历史吗?”
“读过。”
“当年先生亲拟中华革命党的党员誓词,其中有‘慎施命令’一条,先生还记得吗?”
“记得。”
胡汉民继续说道:“调和鼎鼐,总理阴阳,原是宰相份内的事。我虽无宰相之名,却有其实。请问先生,今日之事是不是我在行使我应有的职权,尽我应尽的责任?”
孙中山紧盯着对方,一声不吭。
“先生,我在请教你呢。”胡汉民咄咄逼人。
一代伟人孙中山,遇见问题应该沉思冷静去解决,却也会有控制不了自己情绪的时候。说到底,发怒会破坏人们健全的思维能力,使人难以理智地看待和处理问题。
发怒的人大多欠缺理智。灵魂为情感所操纵,打乱了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会使精神陷入混乱状态。
情绪掌控
如果你经常发怒,可以在心情好的时候告诉家人,把你发怒时的形象用照相机拍摄下来,事后你看看自己相机中的模样,准会大吃一惊,羞惭不已。
坏脾气真的改不了吗
有的人脾气很坏,主要的表现就是动不动就发脾气。生气之后也总是很后悔,所以总是想办法去改自己的脾气。
有一个人脾气很坏,常常因此得罪别人而懊恼不已,所以一直想将这暴躁的坏脾气改掉。后来,他决定好好修行,改变自己的脾气。于是他花了许多钱,盖了一座庙,并且特地找人在庙门口写上“百忍寺”三个大字。这个人为了显示自己修行的诚心,每天都站在庙门口,一一向前来参拜的香客说明自己改过向善的心意。香客们听了他的说明,都十分钦佩他的用心良苦,也纷纷称赞他改变自己的决心。
这一天,他一如往常站在庙门口,向香客解释他建造百忍寺的意义时,其中一位年纪大的香客因为不认识字,而向这个修行者询问牌匾上到底是写了些什么。修行者回答香客说:“牌匾上写的三个字是‘百忍寺’。”香客没听清楚,于是再问了一次。这次,修行者的口气开始有些不耐烦:“上面写的是‘百忍寺’。”等到香客问第三次时,修行者已经按捺不住,很生气地回答:“你是聋子啊?跟你说上面写的是‘百忍寺’,你难道听不懂吗?”
香客听了,笑着说:“你才不过说了三遍就忍受不了了,还建什么‘百忍寺’呢?”
这个人最后无奈地说:“哎,我这个脾气看来是改不了啦。”
大多数人生气之后也后悔,但是很少认错,往往会为自己找借口,他们常说:“我天生就这脾气。”“我实在是没办法。”说这话的目的是为自己开脱,求得别人的原谅。
当一个人总是动不动就发脾气,看起来是无可控制时,有时候,我们也会纳闷,难道脾气真的是天生的吗?真的是无可改变的吗?一个人习惯于说自己“就这脾气”时,当我们数十遍地劝谏都无济于事之后,也许我们就会疑惑起来,难道他的脾气真是天生的吗?
先来看这样的禅宗故事吧。
禅师说法时不仅浅显易懂,也常在结束之前,让信徒提问题,并当场解说,因此不远千里慕名而来的信徒很多。
有一天,一位信徒请示禅师说:
“我天生暴躁,不知要如何改正?”
禅师:“是怎么一个天生法?你把它拿出来给我看,我帮你改掉。”
信徒:“不!现在没有,一碰到事情,那‘天生’的性急暴躁,才会跑出来。”
禅师:“如果现在没有,只是在某种偶发的情况下才会出现,那么就是你和别人争执时,自己造就出来的,现在你却把它说成是天生,将过错推给父母,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信徒经此开示,会意过来,再也不轻易发脾气了。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浅显的道理,没有天生的脾气。任何人只要有心,没有改不了的坏脾气。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人之所以暴躁爱发怒,是和大脑神经系统有关。
10岁左右的青少年,正处于大脑前额叶皮层(在前额骨后)发育的阶段,大量的神经连接正处于“改造”之中,而大脑前额叶皮层对感情、道德等情绪有影响,并负责产生行动的神经冲动。大脑的其他部分,在这一年龄阶段之前就基本发育完毕,前额叶皮层是大脑最后发育的部分,发育过程伴随整个青春期。这就导致了发育期的青少年有感情判断失常、举止暴躁等表现,如果他们顺利度过这一阶段,那么就会一切恢复正常了。也就是说,十几岁的孩子为自己开脱可以原谅,而一个成年人说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是毫无根据的。
情绪掌控
脾气并非天生,生活就是心灵的修炼场,想要改变自己,应当从改变心境做起。每天进步一点点,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自己已经进了一大步。
别为小事生气而失控
上班时间快到而公交车却因交通堵塞停滞不前时,你是否会烦躁不安?
工作时计算机突然出现故障导致你的资料全部丢失时,你是否会郁闷不已?
工作中的挫折、生活中的困难、同事间的摩擦、邻里之间的纠纷等等,都可使人生气、愠怒,甚至暴跳如雷。但是你是否想过,生气之后的后果是什么?是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自己的心里还不痛快。
有一家人,坐得好好的正在吃晚餐,边吃边聊。不经意中儿子谈起关于“良心”这个话题。那女主人却顺口说出了一句:“我看你爹就没有良心。“
她丈夫一时觉着失了面子,又无言答对,便“哗啦”一声地把饭桌掀翻了。夫妻二人动起手来,孩子们哭叫声跟着四起,妻子见打不过丈夫,就开始砸锅摔碗,嘴里还不干净地骂着说:“谁也甭想吃饭啦!我叫你们过!”一边喊,一边摔,大人孩子浑身尽粥汤。
可是过不了半晌,她一看自己置买的那锅碗瓢勺都砸个稀烂,就又掩面号啕大哭起来。好热闹的一场闹剧。
固然,生气的时候摔碎可以摔碎的的东西,打破可以打破的物品是一种宣泄方式,但你有没有想过你摔碎的不仅是你的财物,更是你的生活?
一块石头砸在镜子上,我们顶多“刺耳”一下,但一块石头砸在生活上,就会留下“刺耳”的永久的回音。你的生活会被搞得一团糟。
然而,你发泄了之后你就会痛快了吗?如果你的回答是“是”,那么你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欺骗自己。生气的人在他们平静之后往往会为自己的行为而羞愧。
有些人动不动就生气,特别是年轻人。比如,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往往三两句话不对,或为了一点芝麻绿豆大的事情就大打出手,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然而,制怒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是一个人以理智战胜感情冲动的过程。善于制怒不仅需有“忍人所不能忍”的宽广胸怀和以大局为重的精神境界,而且还需要有强烈的自我控制意识。要“制怒”,首先要努力陶冶自己的性情,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理智地将“愤怒”这个“情绪炸弹”扔掉。
清朝林则徐官至两广总督,一次,他在处理公务时,盛怒之下把一只茶杯摔得粉碎。当他抬起头,看到自己的座右铭“制怒”二字,意识到自己的老毛病又犯了,立即谢绝了仆人的代劳,自己动手打扫摔碎的茶杯,表示悔过。与人相处,不分是非曲直、动辄发火,是一种不文明的表现。易怒之人,应像林则除那样,潜心修养,注意“制怒”,心平气和,以理服人,不可放纵心头无名之火,像火柴头似的一擦就着,触物即烧。
下面的方法会帮助你做到制服愤怒。
一、认清你想通过愤怒来达到什么目的
不要被愤怒蒙住了眼睛,看看愤怒背后你的那些欲望是什么。如果你希望和别人交朋友,而他(她)让你失望,你就扇人家耳光的话,那么你就永远失去了和他(她)亲近的机会。相反,你可以说出你真正的感觉:“我很重视我们的友谊,但有些事情威胁到了我们的友谊,这让我很失望。让我们谈谈,一起来解决这个矛盾怎么样?”
二、不要把不满情绪发泄在无辜的人身上
有这样的可能,我之所以对他愤怒,是因为对他发火比较安全?不要把谁当替罪羊,这样没有任何作用,相反会让你的情绪失控,发完火以后你会后悔莫及。如果你成了别人愤怒的目标和牺牲品,你先问自己:“我一定要接受这个人给我安排的位置吗?我一定要为这种事感到受伤吗?”其他人和你一样也会寻找替罪羊。你可以去做志愿者,但不要做“志愿羊”。即便别人选择了你,也可以避开。不要上钩,不要去打和你没关系、你也赢不了什么的战斗。
三、找出获得爱和快乐的方法
你的愤怒有些是来自于你的基本需要和欲望不能满足,你感到深深地受伤或无助,你想要生活中有更多的快乐和关爱。愤怒并不排除爱、感激等积极情感。你可以深爱某人,为他或她感到怒不可遏,但仍然继续爱着他(她)。实际上,愤怒的产生往往是由于爱得太深,我们常说:“爱之深,责之切。”在上述情况下,你需要找出获得爱和快乐的方法,愤怒才会消失。发泄愤怒只会让你更受伤。
四、不要用愤怒弥补自尊
你所谓的愤怒可能是你用来掩饰自己受伤的一种高傲的方式,是你作为人的生存受到了威胁和你的自负受到了伤害时的一种自我保护。但是这种方式不能最终解决问题。为了面子而奋斗只会让你时常感到失落,失落又会让你感到愤怒。
五、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心
真正自信的人是不会为了别人小小的事情就认为伤了自己的自尊心的。很多时候愤怒来自于我们的不自信和不安全感。比如我们常常看到小说中某位小姐在大街上看到一个落魄书生,贫病交加,眼看就要死在街头。小姐十分同情他的遭遇,就想把他接回自己家中照顾。没想此书生不领情,十分愤怒,说自己宁可死也不愿受人恩惠。这其实就是书生的脆弱的自尊心在作祟。
六、关注愤怒,对自己负责
学会区分短期的愤怒和长期的怨恨。找个笔记本记下你在不同情境下对不同人的愤怒程度,并分清自己的愤怒共有多少种类。这会帮助你决定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表达愤怒,表达什么样的愤怒,如何表达愤怒。
不要给愤怒寻找假、大、空的理由,你需要的是解决问题,不是空洞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