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000000064

第64章 电子领域新革命

第六十二章电子领域新革命

集成电路的发明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无止境的。晶体管与电子管的诞生,实现了电子器件的小型化。19

58年,世界上第一块硅集成电路的制作成功,又揭开了新的“微电子时代”的序幕。

思想闪光观念革命

晶体管取代电子管之后,电子计算机的体积大大缩小,可靠性大大增强。但是,随着对电子

计算机功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使用的晶体管、电阻和电容等元件愈来愈多。甚至已经达到几

十万、甚至几百万个。这样积少成多,电子计算机又渐渐地“胖”了起来,要想在飞机、人

造卫星、导弹中装上复杂的电子设备,体积和重量再次成为问题。人们又在思考,怎样才能

使晶体管等元件变得更为小巧轻便呢?

当初,也有不少人设法缩小电子管的体积,但体积太小,阴极发射出的电子数量就少,以致

法工作。晶体管则不存在这样的障碍。晶体管刚问世时,它真正的工作部位的体积只有半粒

芝麻那么大。即使这“半粒芝麻”,我们还可进一步将它缩小到针尖那么大小。从原理上讲

它可以小到和分子相比较的地步。但是,晶体管即使做得那么小,还解决不了问题。因为每

个晶体管都有三只脚,它们既是晶体管对外沟通的导线,又兼作晶体管的支架。这三只脚怎

么处理呢?总不能用细到几乎看不见的导线来代替吧。这样细的导线不仅焊起来吃力,而且

一碰就断,机器的可靠性大成问题,岂不是弄巧成拙吗?

达默在50年代首先提出来虽然单个的晶体管不宜做得太小,但可以将许多晶体管、电阻、电

等元件做在一起,使用时可以少连很多线,以缩小体积、提高可靠性。何况许多电子部件本

身就是

固定组合,例如触发器、放大器等。这就是集成电路的设计思想,是电子学在观念上的一次

大革命。可惜当时由于工艺水平的限制,达默未能亲自将他的科学预想变为现实,他的设想

还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珠联璧合电路升级

达默的科学预想,终于在美国的土地上生根、开花。一位初出茅庐的美国年轻的电机工程师

——杰克·基尔比首先将这一预想变为现实。

1923年11月,基尔比生于密苏里州杰裴逊城,1947年毕业于伊利诺大学物理系,1950年获威

斯康星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58年夏天,当时担任美国德克萨斯仪器公司副经理的基尔比,

接受了一项设计电子微型组件的任务。所谓微型组件,就是把分立的电子元件尽可能做得小

些,

把它们尽可能紧密地封装在一个管壳内。在设计过程中,基尔比敏锐地发现,这种微型组件

的成本高得惊人,制造这种微型组件的打算不切实际。怎么办?他想

到达默的理论,下决心按照这种新奇的办法试一试,把包括电阻、电容在内的一切元件都用

半导体材料制作,使它们珠联璧合,形成一块完整的微型固体电路。

基尔比的试制工作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把电阻、电容等元件改由硅材料制作,用腐蚀出的

硅条作电阻,硅上的氧化层作电容;第二步,把电阻、电容和晶体管全做到一块硅片上。半

个多月的苦干,终于结出硕果。1958年9月12日,世界上第一批(共3块)平面型集成电路——

相移振荡器制成了。翌年3月,该集成电路首次在美国无线电工程师协会举办的展览会上展

出。

几乎与此同时,美国仙童公司的诺依斯等人也在进行集成电路的研究。他们曾经在晶体管的

发明人肖克莱的手下工作过。基尔比发明集成电路的消息传来,更加鼓舞了他们深入研究的

决心。他们发现,基尔比仅仅是在一块半导体材料上同时制造出几个元件,而元件之间还要

靠纤细的金属导线焊接起来,这样并不能发挥“集成”的作用。于是,他们采用平面晶体管

制造工艺,依靠硅晶体氧化生成的二氧化硅对掺杂的屏蔽作用,并在二氧化硅的表面上沉积

金属作为导线,从而不用焊接而形成了完整的集成电路。

因此,实事求是地说,是基尔比发明了第一块集成电路,而诺依斯则使集成电路的制造更专

业化,并将它推向工业化生产。

集成电路的出现,适应了电子技术发展的需求,主要是实现了电路的微型化、高速度、高可

靠和低成本。

无论是计算机、电视机、雷达还是别的什么电子仪器,在诞生之初并不能很快得到广泛应用

,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设备的体积和重量太大。比如现在早已普遍使用的电子手表,其核心是

一块包括大约3 000个晶体管的中规模集成电路。倘若用晶体管和其他分立元件来组成这个

路,那么这块“手表”大概要比一台电视机还要笨重。由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微型计算

机,其功能早就超过了50年代所谓“大型”计算机。这就是集成电路带来的微型化。

微型化的同时带来了高速度。因为尽管电信号的传播速度是300 000千米/秒,但这也意味着

,信号每通过30厘米的导线,就要延迟1纳秒的时间。倘若电子设备是由几十万、上百万

分立元件组成,它们之间的连线总长度就十分可观,每一个信号仅仅在这些导线上通过,延

迟的时间就会达到若干毫秒,这对于要处理大量信号的现代电子设备来说是无法容忍的。

随着电子设备中元件数量的增加,可靠性也显得越发重要。例如,一个包括300万个晶体管

的处理器,假如用分立元件来组装,即使每个元件能可靠地工作100万小时(这是根本不现实

的),那么平均每20分钟就会出现一次由于元件失效造成的故障,而为了排除这个故障又不

知要费多少时间!

集成电路上的所有电路都是一次性制造出来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和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制造

成本相差并不悬殊。这就像照一张集体合影的成本并不比照单人照片更贵一样。

全面出击重大突破

集成电路的发明是继电子管、晶体管发明之后,电子技术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集成电路诞

生后,很快被用于电子计算机中。集成电路的电子计算机,称为第三代电子计算机。

影响最大的第三代计算机,是国际商用机器公司(英文缩写为IBM)生产的IBM360计算机系统

——人们称之为“第三代电子计算机的里程碑”。

在电子计算机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发展时期,IBM公司使用的元件主要靠外购,而在第三代的3

60系列计算机的开发中,该公司开办了几个元件厂,自行生产集成电路,只外购少量元件。

从此,IBM公司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制造公司,也是一个具有先进水平、规模很大的

元器件研制生产单位。

IBM360计算机系列在1965年问世。由于它具有通用性、系列化和标准化等优点,性能价格比

(性能与价格之比)高,取得了极高的利用率。到1970年7月1日止,共售出32 300台,对美国

至全世界的计算机行业都有着深远影响。无论是日本和西欧,还是前苏联和东欧,都纷纷参

照和仿制IBM360制造与360系列机兼容的机型。从此,向IBM系统靠拢、看齐,成了计算机行

业中一种世界性的趋势。

技术结晶电子革命

集成电路是现代高技术的产物,这是毋庸置疑的。

看似并不引人注目的集成电路,却是整个电路的核心。在一块芯片上集成越来越多的电子元

件,主要不是靠扩大芯片的面积,而是不断缩小每个元件和元件间连线的尺寸,这就带来加

技术的革命——超精细加工技术。实际上,现代集成度超过百万元件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

芯片面积仍然在1厘米2以下。

1964年,包括4个“逻辑门”的小规模集成电路出现了。

几年以后,人们已经能在米粒大小的硅晶体上制造出包括几十到几百个元件的中小规模集成

电路。习惯上,人们将包括不超过10个逻辑电路、元件数在100个以内的的集成电路称作小

规模集成电路,而将包括10~100个逻辑门电路、元件数在10~1 000个的叫做中规模集成

电路。

1967年,大规模集成电路出现了,它的标志是在一块硅晶体芯片上包含100~5 000个“等效

门”,即功能相当于这么多逻辑门电路,元件数在1 000~10万个的叫大规模集成电路。

10年后的1977年4月,一块面积只有30毫米2的硅晶体上,竟集成了13万多个晶体管,从而

标志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诞生。

20世纪90年代以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更加迅猛,包含300万~500万个晶体管的

计算机中

央处理器和随机存贮器早已商品化。有人预言,到本世纪初,在一块芯片上集成上亿个晶体

管是完全可能的。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纳米技术(1微米等于1 000纳米)在集成电路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集成电路的诞生,带来了电子领域的根本性革命。它对航空航天技术、自动化技术、激

光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微型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则可以说是集成电路发展的最高成

就。另一方面,集成电路的急剧发展也使得电子产品的价格性能比急剧下降,达到了空前的

普及,从而使人类真正进入电子化时代。

同类推荐
  • 给孩子讲点国学精粹

    给孩子讲点国学精粹

    要将浩瀚的五千年历史凝结为一本指南书,考虑到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生活经历,优中择优地遴选出一些既有代表性,又有趣味性,更有权威性的点,汇集成这样一本书。但愿它能给每一个父母的教育添一点活力,为我们的少年成长添一块砖瓦,也为每一个家庭添一段美好的时光。
  • 世界最具幻想性的童话故事(5)

    世界最具幻想性的童话故事(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陪伴孩子成长的爱国故事

    陪伴孩子成长的爱国故事

    《陪伴孩子成长的爱国故事(注音版)》主要内容简介:“红枪白马”女英雄赵一曼、抗日名将张自忠、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八女投江、爱国志士闻一多、“烈火金刚”邱少云、黄继光惊天一跃堵枪眼、“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等。
  • 改变青少年一生的30种思维方式

    改变青少年一生的30种思维方式

    本书主要以小故事,大道理的方式,分别从多个方面,细致地讲解了如何着力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
  • 雄狮去流浪

    雄狮去流浪

    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
热门推荐
  • 绝世轻狂:雇佣兵女神

    绝世轻狂:雇佣兵女神

    穿越前,21世纪洛轻狂为妹妹所不容,跳崖自杀。草包五小姐洛轻狂调戏聂三少被踢死,再次清醒过来,21世纪的雇佣兵洛轻狂已然带着记忆重生…草包褪去了一身的污渍,如云的秀发之下竟是一张绝色的容颜!雇佣兵的重生,洗去了一身的铅华,只为走向强者之路,一世轻狂!
  •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心经》是流传最广的佛经,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本书以《金瓶梅》解《心经》,使之更加容易理解,开篇先录《心经》全文,标以白话。主体是“心经七品”,每讲一个主题,就讲几个《金瓶梅》里的人物,正讲反讲,反复讲解。前置“开讲的话”阐明主旨,及“心经夜谈”深入人生感悟,与主体文字照应。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穿越之幸孕生活

    穿越之幸孕生活

    并且又嫩了一回,不过穿越大神好像并没有给她太多的好运,没钱没势的进入钟情自己原配夫人的将军府里做小妾,仁杞应该算比较幸运的换了穿越这种方式让自己逃过了空难,不过这接二连三的双胎是怎么回事!仁杞只能从儿子们身上获得部分尊严,让自己更好的生活下去……没有男人,儿子也很好啊!
  • 魔尊媚世

    魔尊媚世

    从不谙世事的小师妹到血洗武林的罗刹,其实也只是一霎那而已。这次,从每个人都可以欺负两下的魔物废材到人见人怕的魔鬼,不知道又要多久呢?风逍遥,本是师兄弟宠爱的小师妹,但是却不知道什么时候,一切都变了!只为一本传说中的秘籍,风逍遥遭遇了背叛,最亲师兄弟连手将她重伤。风云而归,她一身杀气,如地狱死神,一人血洗武林,却在最后心里那一根不忍的弦让她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原来对敌人的心软,就是对自己的残忍。魔刀妖月最后时刻,带着主人风逍遥带到了异世。她,一个大家族的嫡女,同时也是第一将军的第一继承人。可惜却是一个废物的本尊——没有任何魔法实力!于是嚣张跋扈的日子,危机四伏!正主‘意外’身死,风逍遥灵魂入住。欠我的,都得给我还回来!异世大陆的平衡被打破,她的到来,又将掀起怎样的腥风血雨。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礼让三分;人再犯我,我还一针;人还犯我,斩草除根!看凤逍遥如何在魔法纵横的异世逍遥九天!轻松版:被人抛弃了,没事,不是有个帅哥收留我吗?还是个有既有势力又有实力的帅哥,你们有吗?被家族里的人谋害,没事,这不是还活得好好的吗?不过,还不死心,你说我该怎么回报你们好呢?我不反抗,并不代表我好欺负啊,我可没打算就这样放过你们!魔法是什么?不懂!魔法元素又是什么?不知道,那怎么回报呢?没关系,俺是穿越的,有十星的精神力,还有段誉的吸星大法!你打过来,俺就吸收,再用慕容复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打过去,哈哈哈……管你什么魔法师还是大魔导的,我照打不误!看一个啥都不会的菜鸟级人物,如何一步步扮猪吃老虎,赢得自己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宠!尽请期待!本文过程NP,结局NP,也带点小小的雷人!不喜勿批,不入就好!本文宗旨:雷死人不偿命!温馨提醒:请大家千万别在打雷的夜晚观看!推荐安安的一对一新文:《悍妻的宠物夫君》嘿嘿……看名字就知道很YD啦,大家多多支持,多多收藏啊!推荐安安自己的完结NP文:《悍妻的绝色夫君们》(古代NP,帅哥多多滴有!)《重生一一轻媚撩人》(现代NP,帅哥比上面那个少一点点!)推荐安安死党的文文:《错吻豪门》妩媚重生《懒做地主婆》流泪的天空《重生--我的妩媚》妩媚重生《我的古代小夫侍》襄儿不怕《误睡总裁房》沁沐星辰
  • 人人都能当老板

    人人都能当老板

    为别人打工,还是自己当老板?一个决定将改变你的一生。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要想干出一番自己的事业就必须拥有胆识和魄力。本书展示打开财富之门的创业历程,为你解密从打工仔到当老板的成功诀窍,它是创业者的指南,成功路上的帮手,助你早日实现老板梦。
  • 爆笑地主:妖夫倒插门

    爆笑地主:妖夫倒插门

    因一声呼唤,竟倒栽了到了举目无亲的异时空……别人养鸡下蛋,养狗看家,她却要养个吃银钱的胎记……某男:你问我多大,是不是想嫁给我?某女:嫁你个大头鬼,就是看你长的顺眼,才问问你是不是个老怪物。某男:晴儿,你现今芳龄几何?某女:嗯?你这样问,是想娶我呢,还是想嫁我啊?某男:卖给你吧。(情节虚构,切勿模仿)欢迎点击新文:绝色医女:师兄,借个种
  •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从雍正八年(1730年)开始,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朝政府七次发兵征讨一个只有县级建制的弹丸之地;民国年间,此地的归属权在川藏双方相互争夺、谈谈打打、打打谈谈中摇摆不定;直至1950年,解放军未经战斗将此地解放……两百多年来,清廷官兵、西部军阀、国民党军队、西藏地方军队乃至英国军队等,都以不同的方式介入这个地方,搅得风生水起这就是瞻对!瞻对地处康巴,康巴人以强悍闻名,而瞻对在康巴人中更以强悍著称。当地人也以此自豪:瞻对就是一块铁疙瘩!本书以瞻对200余年的历史为载体,将一个民风强悍、号称铁疙瘩的部落“融化史”钩沉出来,讲述了一段独特而神秘的藏地传奇。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