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000000011

第11章 建筑物的保护神

第十章建筑物的保护神

避雷针的发明

雷雨中放飞冒险捉“天电”

避雷针的发明是以莱顿瓶的诞生为标志而开始形成的电学的首次实际应用。讲到避雷针,我

们不能忘记电学的先驱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年~1790年)。他是美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物理

学家,他的“费城实验”(风筝试验)对大气电学的研究做出了贡献,并发明了避雷针。在当

时,他几乎成了电的化身,这不仅因为他创造了正电、负电、电池、电击、电刷、导体等现

在仍然使用的电学专用词汇,更因为他“从天空夺得了闪电”而震动了世界,影响至今。

18世纪以来,物理学家们在获取静电的同时,发现静电互相作用能产生类似小雷那样的火花

和响声,但是却没有人考虑到雷与电之间有什么联系。后来,莱顿瓶能贮存静电,使电学实

验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做大型电火花放电实验的人越来越多了。但泽市长克拉拉特用几个

菜顿瓶连接起来组成莱顿瓶组以搜集贮存大量的静电,并用这大量的静电产生出了在100米

之处都能看得到的大火花。经过大量的电火花放电实验,人们开始考虑雷是否也是一种放电

现象?

1749年,40多岁的富兰克林兴致勃勃地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

1752年7月的一天傍晚,美国费城市郊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富兰克林带着他的儿子,迎着

雷电去放一只他精心制作的用白色丝绸做成的风筝。风筝上安着一根尖细的金属棒。风筝用

麻绳系住,麻绳的头上分开两叉,一边系一片铜钥匙,另一边系着一段丝线。他放松绳子,

风筝便借着风势,扶摇着直上云天。富兰克林一手握着丝线,一边甩开大步奔跑着,追着被

大风吹得飞快的风筝。

目睹着这一幕,人们惊讶极了!这不是疯子吧?除了疯子,有谁会在这样的雷雨天带着孩子来

放风筝呢?他们怎么会知道,富兰克林正在冒险进行一项惊人的科学实验——引取“天电”

。开始,并没有什么异常的现象。富兰克林正在纳闷,突然,随着一个电闪,他顿时觉得握

丝线的手像被千万根细针刺扎一样,当他用手去靠近那钥匙时,他的手指尖上立刻像有魔法

似的迸出火花来。富兰克林感到一阵麻木,立刻被击倒在地上。但他心里非常明白,他的实

验成功了,他引取了“天电”。那火花就是电,这跟他在实验室里用实验方法产生的电火花

是一模一样的!

他让儿子立刻用事先准备好的莱顿瓶接上麻绳,像神话中的所罗门把魔鬼关进瓶子一样。莱

顿瓶立刻就开始充电了,富兰克林真的把“天电”“捉”进了他的瓶子里!全世界都震惊了

,一向被看做是天神施威的雷电不过是带正电的云和带负电的云相遇而形成的一种强烈

的放电现象。它跟摩擦产生的电是同样的东西。

这次“风筝试验”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方面,它证明了闪电确实是一种放电现象;另一

方面,它导致了避雷针的发明,这是电学的首次重要应用。

1752年,富兰克林最先发明了避雷针,不久即在美国推广使用。随后,英国、德国等也陆续

安装了避雷针。从此,富兰克林发明的避雷针成为千万座楼房、高塔和一切高大建筑物的保

护神。

尖端避雷针建筑保护神

避雷针是根据金属棒的尖端容易吸收电流的原理发明的。在高大的建筑物顶上竖一根金属棒

,棒的下端用一根绝缘材料包裹的金属导线连接起来,一直连通到地下。这样,当雷电朝建

筑物击来时,强大的电流就会被金属棒吸引,顺着导线直通到地下,使建筑物免遭雷击。

富兰克林的研究成果使静电研究进入动电研究的新领域,给电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在避雷针的形状问题上,曾出现了一次争论。1772年,为了保护火药仓库避免雷击,英国政

府组织了一个研究对策委员会,避雷针的发明人富兰克林被任命为委员,在讨论中,对避雷

针的形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人说避雷针的顶端应该做成圆球形。有些人狂热地支持说

:“对!自古以来,圆就表示完美无缺!”“不对!”富兰克林反驳说安装避雷针的

目的是避雷,只有做成尖头,才易于放电,从而避免雷击……”。结果,富兰克林的主张被

采纳。

1776年,美国爆发了独立战争,要求跟英国脱离从属关系。富兰克林作为美国人,积极为独

立运动奔走呼号。这样一来,他受到了英国人的憎恶,连他发明的避雷针也一起遭到攻击。

出于政治需要,1780年,英王乔治三世亲自发布命令:“把克攸王宫以及其他地方的尖头避

雷针砸掉,统统换成圆球的。”并把当时的科学权威、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约翰·普林格尔叫

来:“教授,为了大英帝国的利益,请你公开宣布,圆头避雷针比尖头的更要安全可靠。”

为了维护科学的尊严,普林格尔坚定不移地答道:“陛下,许多事情可以按您的愿望去办,

但这件事违背自然规律,我不能照办!”“岂有此理!”国王咆哮了。第二年,普林格尔被迫

辞了职。但是富兰克林的避雷针却已深深扎在人们的心里。

风筝试验是富兰克林一生中最光彩的篇章。在其后的日子里,他继续进行各种科学研究。除

电学方面外,他在光学、化学、热学、植物学方面都建树颇丰。即使在晚年,他还信心百倍

地展望了科学的未来。他曾这样写道,“科学的迅速发展使我有时感到遗憾,我出生得太早

了。”

瓦饰早妙用更新又换代

事实上,我们聪明的祖先远在西方之前就发明了避雷装置,并一直沿用了几千年。据《后汉

书》记载,一次,当时的未央宫遭雷击起火后,有一位名叫“勇之”的方士向汉武帝建议,

在宫殿的屋脊上安装“鸱鱼”来防止灾难。从此后,我国古建筑的屋脊上大多安装了这一类

金属瓦饰,有的是龙,有的是飞鱼、雄鸡。虽然,它们形状各异却都是尖状物指向天空。尽

管没有引导线与地面连接,但大雨淋湿的屋檐和墙壁自然起到接地的作用。即使是猛烈的落

地雷也通常只是击毁了这些高于屋脊的瓦饰,而保全了建筑物的主体。

大约在三国时期,工匠们也意识到接地的重要,他们在筑造古塔时,顶部安上了钢铁制造的

“葫芦串”,自然着眼于避雷的目的。而且还把它与涂了金属粉末而容易导电的塔心柱连接

起来,柱下又设置了贮藏金属的龙窟,组成了一套十分完整的避雷装置。如江苏省高淳县的

保圣寺塔始建于公元229年的三国时期,塔高315米,远远高于周围的建筑群,由于塔顶安

装了4米高的铁制古刹,至今历经千年从未遭到雷击。1688年西方传教士马卡连来华在《中

国札记》上写道:“中国有些建筑物的屋顶上有一种叫做龙的装饰物,它头部仰向天空,

张着嘴,这些怪物向上伸出的舌头是根尖端的金属芯子,另一端和埋在地下的金属相接,能

让雷电跑到地面去而不伤害建筑物。”就按这位西方人的记载来算,也比富兰克林要早70年

。

当然从现在的眼光来看富氏的尖端避雷针并非尽善尽美。1977年美国纽约市遭到巨大雷击,

输电系统全被破坏,此后美国科技界对避雷针做了更新换代。

今天使用的新颖避雷针外形像鸡毛掸子,它的中心是一根管子,顶端引出2000根细细的导线

,导线呈辐射状,它可以驱散聚集在建筑物周围的静电荷,有很强的避免形成闪电的能力。

我国武汉水利学院解广润教授发明的半导体消雷器,当带电的乌云笼罩其上时,会冲出1米

高的电晕火花,直冲云层与天空里的电中和,从而避免了雷电的形成。

同类推荐
  • 灰色童话书

    灰色童话书

    《灰色童话书》是一本38篇童话组成的小集子,由著名学者、童话创作人安德鲁·兰编著。收录了著名童话《福图内特斯和他的钱袋》《德希米尔和德希米拉的故事》《不解的魔法》《尤蒂和她的七个哥哥》……那些美丽动人的想像伴随多少人走过他们的童年?那些扬善避恶、催人进取的情节是多少人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在这个集子中安德鲁·兰先生将为我们展现他的彩色神奇世界。
  • 路易莎阿姨的趣味儿童故事

    路易莎阿姨的趣味儿童故事

    孩子一般都爱听故事。简短易懂而富有哲理的故事既可丰富孩子的知识面,又能引发孩子思考,启迪智力,并学会一些做人处世的道理。《国际大师儿童精品绘本系列:路易莎阿姨的趣味儿童故事》具有丰富有趣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还可以拓宽孩子的视野,并有助于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还可拉近亲子间的距离。
  • 飞沙走石:风灾与风暴的防范自救

    飞沙走石:风灾与风暴的防范自救

    本系列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灾害”、“火场危害”、“交通事故”、“水上安全”、“中毒与突发疾病”、“突发环境污染”等,书中主要针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灾害问题作了详细解答,并全面地介绍了防灾减灾的避险以及自救的知识。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我们衷心希望本书能够帮助青少年迅速掌握各种避险自救技能。
  • 责任(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

    责任(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

    针对当代少年儿童应具备素质,把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按关键词归类,精编成《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责任》。精选五十多篇小故事,每个故事后设计有“换位思考”与“成长感悟”小栏目。用以充分调动孩子们思考问题的积极性,给孩子们以无限启迪。书中故事娓娓道来,插图生动有趣,可让孩子们在快乐的阅读中收获知识。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二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二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汇集了众多的寓言故事,文笔简练、故事耐看,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热门推荐
  • 中华词源(超值金版)

    中华词源(超值金版)

    每一个词的背后郜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故事,每一个俗语的形成都记录着一段历史生活。在故事中r解词汇的历史、典故、深意,使你成为一个更懂表达和倾听的人。《中华词源(超值金版)》精选汉语中妙趣横生的近千个历史典故,可以让广大读者朋友充分体会词语的奥妙,了解历史的真相。为完成《中华词源(超值金版)》,我们参考研究了大量专业书籍,从人类灿烂的文明中撷取最光辉、最耀眼的词语典故一一辑录在此,希望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词语的来源。
  • 简单学之资本密码

    简单学之资本密码

    本书是作者在投资、生活、学习、研究、创业过程中领悟并自创、集生活与投资为一体的一门哲学类书籍。是一本能透析生活、市场、人文等世间所有一切规律的书箱。是一本不得不看的书籍,无论你是哪个行业、哪个年龄阶段,都适合阅读,通过对生活常理、资本市场进行分析解读,能让你更近一步的了解世界与未来,了解世间的一切演变规律,让你看清未来,进而把握未来。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仙界独尊

    仙界独尊

    我们是诸天轮回之地的城管,我们是诸天万界的片警,我们是轮回秩序的守卫者,我们是一切轮回偷渡穿越客的噩梦我们来自诸天万界,为了实现同一个梦想:杀光一切轮回者,抢光一切穿越者,榨干所有经验值!我们是轮回禁卫!……………………仙界的废墟,诸天轮回之地,最后的守土之人!
  • 会来事的男人有回报

    会来事的男人有回报

    会来事儿的人,能够使难成之事心想事成;能够在紧要关头化险为夷;能够在商战中左右逢源;能够迅速说服他人,赢得宝贵的合作机会;能够受到上司的重视,深得同事的喜爱、赢得下属的尊重……本书立足于现实,取材于生活,通过大量的故事及生活实例来告诉你如何历练“会来事儿”。
  • 夫君未正名

    夫君未正名

    她喜欢独来独往,哪怕是娘亲也疏离于她,原以为,日子就这般淡如止水,哪料,姐姐身受毒害,无可奈何之际,她只好只身犯险潜往敌城,殊不知,途中巧遇并对自己施以援手之人,竟是那敌城之主。据传言,他临风玉树,文韬武略,却心狠手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破天

    破天

    本已站在世界巅峰的神级人物,却因为一个古朴的戒指,成为异世界一个药师家族的废物公子。从此便开启了一段精彩绝伦的破天之路!他实力远超同龄人,却又无数次面临生死的考验!这是一个让你可以兴奋到爆的故事!顺我者强,逆我者亡,红尘滚滚,天地苍茫,看我如何一剑刺破天芒!
  • 儒教与道教

    儒教与道教

    当前世界上存在着四大文化区,即基督教文化区、伊斯兰教文化区、佛教文化区、儒家伦理文化区,前三大文化区都是以宗教为中心形成的,而以中国为中心的儒家伦理文化区,虽然其内部也存在宗教,但整个文化区的凝结核心却是儒家的伦理文化,一种以家庭文化为基础的文化。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