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900000089

第89章 原子学说的起源

第八章第十三节原子学说的起源

 中国古代学者的观点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人们自然会问,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

呢?

公元前5世纪,我国墨翟曾提出过物质微粒说,他称物质的微粒为“端”,意思是不能再被

分割的质点。

但在战国时代,有一本著作《庄子》却提到了物质无限可分的思想:“一尺

之槌,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说,一个短棍今天是一尺,明天取一半,余二分之一

尺,后天取一半,余四分之一尺,依此类推,永远没有尽头。当然,这里并没有提出,也不

可能提出用什么方法分割的问题。但在那个时代,我国古代学者就能用思辨的方法来这样提

出问题,是难能可贵的。

 古希腊哲人的原子观

公元前4世纪,希腊人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的概念,也认为这是一种不能再被分

割的质点。后来伊壁鸠鲁又把这一概念大大地推进了一步。

罗马人卢克莱修(约公元前99~前55年)曾用诗句阐明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原子观点:

物体或者说物质要素,

都是由原始粒子集合而成;

虽有雷霆万钧之力,

要破坏物质要素也不可能。

……

原始物质,由此可见,是既结实又单纯,

由极小粒子之力牢固抱紧,

但又不是粒子的堆集,

其特征在任何情况下是无穷地单纯。

不能从它夺取什么,

也不许缩小其本性,

原始物质,世世代代,永远长存。

……

原始物质,

在无边无际的真空,

当然不会静止,

反而被迫不断地作各种各样的运动。

……

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代的原子论者认为:一切物质都由最小粒子的原子组成,原子是不

可分割的;原子是客观的、物质性的存在,它是在永恒地运动着的。

德谟克利特和他的老师留基伯共同创立了古希腊的原子论,认为一切事物的本原,是原

子和虚无的空间。按照这种想法,人的感觉器官所感觉到的自然界物质的多样性,都是由原

子的多种排列和各种不同的结合方式产生的。德谟克利特说:“根据现实的感觉,有甜与苦

、热与冷、芳香和色彩的存在。但在本质上,仅有原子与空间的存在。我们认为似乎是本体

的每一样物体,仅仅只有原子与空间才是真正的实质。”德谟克利特用原子论观点分析了一

系列物理现象。他认为,无论是物体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从固体过渡到液体或气

体以及相反的变化,还是物体的味道、颜色等,并不是由于物体内部成分的改变,而是取

决于原子的形状、大小、排列的变化和结合方式。

 原子观点复活

原子是不是真的存在呢?原子是不是构成物质大厦的“基本砖石”呢?一种原子是否能转变

成另一种原子呢?人类为探索这些问题,走过了极其漫长的道路。

一直到18世纪中叶,俄国人罗蒙诺索夫(1711~1765)才把原子观点复活起来。1808年,英国

人道尔顿又加以进一步的总结。这样就结束了化学史上的愚昧的炼金时代,保证了化学向前

健康地迅速发展。因此,化学中的新时代应该说是从原子论开始的。

这个时代的原子论的基本内容有如下几点:

(1)物质是由最小的微粒——原子组成的。原子就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

(2)同种的原子在重量、大小和其他性质上相同。

(3)一切原子都处在不停地运动的状态。

 原子可分

18~19世纪,原子学说处在创立和发展的阶段,它解释了不少物理、化学现象。但是到了19

世纪后期,由于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发现了许多新的现象,旧的原子学说对之无法解释,因

而暴露出严重的缺陷。

当人们着手研究元素以及由它所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为什么会随着元素原子量的递

变而有周期性的变化,以及同族元素性质为什么相似的原因时,对“原子不可分割”论产生

种种疑点:

元素和元素间为什么有这样紧密的联系呢?如果每个原子都是光秃秃的一颗不可分割的最小

微粒,各自独立,互不相关,那么元素间还有什么联系?

元素周期律开始动摇了原子是“不可分割的”这种根深蒂固的信念,而使这种信念受到摧毁

性打击的则是放射性现象的发现。

 道尔顿的原子论

把原子学说第一次从推测转变为科学概念的,是英国一个教会学校的化学教员道尔顿(1766

~1844)。

道尔顿首先研究了法国化学家普鲁斯特,于1806年发现的有趣结论: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质

量都成一定的整数比(定比定律),例如,1克氢和8克氧化合成9克水,假如不按这个一定的

比例,多余的就要剩下而不参加化合。道尔顿自己又发现:当两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有两

种以上时,在这些化合物中,如果一种元素的量是一定的,那么与它化合的另一种元素的量

总是成倍数地变化的(倍比定律)。

为什么元素间的化合总是成整数和倍数的关系呢?道尔顿丰富的想像力,给他以激励。他感

到,这一事实暗示物质是由某种可数的最小单位构成的。于是,道尔顿把这些事实总结概括

,加以分析,提出了关于原子的著名论断:物质是由具有一定质量的原子构成的;元素是

由同一种类的原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由构成该化合物成分的元素的原子结合而成的;原子是

化学作用的最小单位,它在化学变化中不会改变。

 原子分子学说

1811年,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在原子论中引进了“分子”的概念。他认为,构成任何气

体的粒子不是原子,而是分子。单质的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是由几种不

同的原子构成的。

这样,经过不同国家的许多人的努力,才逐步地建立了原子分子学说。

这个学说认为: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保留原物质性质的微粒。例如,糖溶解在一杯水里,糖分

子遍及全杯水,水就有了甜味。

(2)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则是用化学方法不能再分割的最小粒子,它已失去了原物质的

性质。例如,我们平时食用的食盐(氯化钠)的分子是由钠原子和氯原子组成的,氯是有毒的

,显然食盐的性质与氯和钠的性质截然不同;而完全无害的元素碳和氮,组成的化合物却可

以是剧毒的气体氰(CN)化物。

这个原子分子学说比以前的原子学说有了很大进步。过去,在原子和宏观物质之间没有任何

过渡,要从原子推论各种物质的性质是很困难的。现在,在物质结构中发现了分子、原子这

样不同的层次。因此,人们对于物质是怎样构成的问题,认识逐渐接近物质的本来面貌。

同类推荐
  • 我爱和人交朋友

    我爱和人交朋友

    我们有时候常会听到有的同学抱怨自己的朋友没有友情,甚至不讲交情。其实说穿了,之所以抱怨是因为自己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这种要求往往也是非常功利的。所以,我们不必一味追求所谓的“纯洁的友情”,也不要因为要求得不到满足就抱怨别人没有“友情”。其实互利互助,是人际交往的一个基本原则:既要感情又要功利。
  • 给孩子讲点人文知识

    给孩子讲点人文知识

    从盘古开天辟地,说到古文明的骤然消逝后的世界;从人类最初的文字和文化,说到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哲学等。本书使得平日里枯燥乏味的知识,霎时间以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人文画卷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沉浸在这幅美丽的画卷中,乐而忘返,不知归处……
  • 复活节岛的巨石阵

    复活节岛的巨石阵

    失窃的天神钥匙,可怖的地下迷宫,苏醒的远古战神竟然是机器人……还等什么,翻开“奇迹之旅”你就能得到一次前往神秘遗址的机会!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旅途!数轮挑战智力的头脑风暴。
  • 历史探谜

    历史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探索创新,并以此激发中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激发中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的热情,使我们全国的中小学生都能自觉学习、主动探索,真正达到创新素质……
  • 小猪弗莱迪:空中大历险

    小猪弗莱迪:空中大历险

    《小猪弗莱迪》系列童话故事书每册都是一个精彩独立的故事。或是迷案重重、悬疑跌宕的侦探故事,或是意外横生、步步惊心的冒险故事;或是斗智斗勇、充满惊险的间谍之战;或是想像奇特、笑料十足的太空旅行……
热门推荐
  • 千年约:璎珞坠

    千年约:璎珞坠

    【穿越】【萌】【欢脱】【江湖武林朝廷】【傲娇男二货女】【打滚求收藏!戳我咩!2241520703记得敲门砖!】三个好朋友相继以诡异的方式穿越到了一个不知名的朝代,这个世界存在着美好而又危机重重的江湖武林,也有电视剧中的书院赶考、朝廷纷争。少女的小小梦想、情窦初开的懵懂爱恋在这里悄悄绽放……江湖人士、青离山庄、玉峰书院……处处都有惊喜,处处危机四伏,究竟是谁在背后操纵这一切?她们的感情又将如何归属?而成长,就在这一天天惊喜又美妙的生活中慢慢绽放出最靓丽的色彩……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自信与机遇(漫漫求知路)

    自信与机遇(漫漫求知路)

    学会共处,不只是学习一种社会关系,它也意味着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入。从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到当代世界倡导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无不指明了学会与自然“共处”的重要性。这种学习,像其他学习一样,也包括了知识、技能和态度、价值观念的习和和养成。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人需要终身学习。学什么?怎么学?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从本质上来说,成人一生的发展模式和对待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兴趣模式都与三个月的孩子几乎相同。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天煞妖娆:都市女天师

    天煞妖娆:都市女天师

    她是传说中的天煞孤星,能克父克母克兄弟,就算是将来出嫁也是克夫克子。凡是与她交好的男生都会发生意外,轻者伤残,重者死于非命。他是统领鬼域的鬼王,腹黑阴冷,统领鬼军几十万,纵横鬼域,连阎王都在礼让三分,却一直无鬼后。“你们鬼王干什么去了?竟然让那么多鬼到人间捣乱?”苏离右手掐着恶灵的脖子。“天--天师饶命,鬼卜师说鬼后在人间,所以王到人间找鬼后了”“到人间找鬼后?”自己在人间有下‘鬼后’之称,鬼王不会是找自己吧。鬼王跟天师鬼后,开玩笑的吧?虽然她想嫁人,但不想嫁给鬼呀!本故事纯属虚构,没法有事实依据,大家看得开心就好。欢迎大家进群讨论情节:142075076。
  • 结了婚的那些年

    结了婚的那些年

    原书名《结婚十年-枕边人》普通版:结婚的时候他给了一千块,和一辆自行车。正常版:就是两个医生的故事。这篇文说明一下,大概的模式是一张现在,一张过去,也就是单号也单号是相连的,双号和双号是相连的!!!这狗血的简介啊,依然不会写,我自己觉得爱情是游戏,是一见钟情,是最美丽的相遇,是邂逅,作品标签上面有六个选择,看了好半天然后才发现,我似乎和他们都没有多大的关系,请把它当成一个故事来看,万千人海就是你一个。*想你时你在天边想你时你在眼前想你时你在脑海想你时你在心田配乐:哭砂-张杰首长儿媳:**大婶之作:朱砂曲:**处女座囄婚:*伤情之作:毒婚:家长里短之一痒婚:灰姑娘和白马孽婚之门当户对:能作男女:兽婚*好友之作:炎儿,豪门重生一鸡飞狗跳:俺家大月月:酷王爷遇上穿越妃:*景行-首领小夫人:*七儿:上校夫人: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结婚十年:老公,我爱你!》
  • 情天碧箫缘

    情天碧箫缘

    江湖传闻天下有剑如瑞雪春冰、清秋寒霜,薄如蝉翼,剑身出鞘乍现寒冽之气,声若龙吟虎啸名曰:霜之刃,堪称天下神刃。此剑因机缘巧合落于冷庄庄主冷暮之手,风声外漏一夜之间冷庄受强敌所致,屠戮殆尽,留一遗孤幼女冷若霜,后立誓报仇血恨,投身魔教—冥谷,拜师生死门。后成为冥谷八门中杀手,经苦心修习之后武学小成。因身受魔教所致不得以而为冥谷屠杀武林人世。几桩血案后武林大乱,武林盟主叶浩为査究原凶,遣子叶景轩前去查究。叶景轩孤身一人寻至冥谷与冷若霜相识,对此女渐生情愫,多次插手相助之后,冷若霜也渐钟情于他。二人多历波折后冲破正邪教条结为连理时,霜之刃再现,叶景轩生父却为冷家不共戴天之仇,冷若霜决绝而去,叶府大乱,江湖纷争再起,夺剑称霸,为情成魔,武林血雨腥风,为平杀戮,冷、叶携手共战江湖…
  • 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如何做人是一门学问。然而人生的复杂性使人们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洞察人生的全部内涵。要真正做到不较真、能容人,也不是简单的事。做人和做事是相辅相成的。学会了做人,其实也就学会了做事,就知道了该干什么和不该干什么,由此我们的工作交往就会快乐,我们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多,大家就会有成功的希望。
  • 每天读一点世界史(近现代卷)

    每天读一点世界史(近现代卷)

    以风趣的语言将世界历史分为:上古部分: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中古部分:封建社会与基督教的千年;近代部分:西方世界的兴起与支配地位的形成;现代部分:世界大战、冷战与全球化。在这其中,又对各历史时期的著名人物和著名历史事件进行了客观评价,评价并不囿于固有的历史观点,而是从客观公正的角度对他们的历史行为和人生轨迹一分为二。读来风趣、幽默、可读性极强,解决了一般历史书的沉闷、古板。是一部难得的,且适合各个层次的人阅读的历史书籍。
  • 眼川

    眼川

    《眼川》讲述:因为妹妹的病而回到老家的小村庄,像是新的平静生活的开始。为去世的母亲扫墓后,姑姑为了平复兄妹的心情,将他俩带到了那个名叫“眼川”的小溪旁。美丽的景色吸引了他俩,但是异样的视线,却颤抖了哥哥的情绪。原本打算在这样宁静的小村庄里,平静度过父亲不在身边的日子,却发现,一切都不如期望。医院里眼神空洞的少女,眼川旁莫名其妙的请求,让他的疑惑萌芽;即使是最亲的人去世,也不被允许参加的葬礼,将疑惑膨胀;误入的密室,那神秘而恐怖的场所与漠然的袭击者,将他们的疑惑化作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