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900000056

第56章 DNA的研究

第六章第二节DNA的研究

 用X光衍法研究DNA 

物理学与生物学的奇妙结合,使在20世纪30年代末学者们开始应用X光衍射技术,来研究生

物大分子的结构(当时主要是研究蛋白质),形成了分子生物学中的结构学派。结构决定着

功能,对结构了解得越精细,则从中推导出功能信息的可能性就越大,准确性就越高。这就

是当时生物学中观念尚未十分明确,但气氛却非常浓厚的还原论。

在蛋白质分子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学者们开始应用X光衍射法来研究DNA的分子结构。

第一幅DNA的X光衍射照片,是由先驱者阿斯特伯里在1938年得到的,但这中间停顿了几十

年。到威尔金斯小组重新研究这个问题时,已是20世纪50年代了。1950年,威尔金斯得到伯

恩实验室作为礼物送来的一份纯净的DNA。这份DNA呈胶状,是一种黏性物质。当威尔金斯用

玻棒点了一下,然后拿开玻棒时,他发现玻棒“带出一条细得几乎看不见的DNA纤维,就像

蜘蛛丝一般”。这些纤维表明其内部分子具有有序的排列。威尔金斯和他的研究生戈斯林,

立即用X光衍射设备拍摄了DNA纤维产生的图样照片,他们得到的照片比阿斯特

伯里的要精美得多。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们保持了DNA纤维的湿润状态,而阿斯特伯里

研究的是干了的DNA薄膜。DNA的X光衍射照片中有明显的几组点组成了十字的一横,提示DNA

的整个结构为螺旋形,但证据并不充分。要弄明白DNA究竟是什么样的螺旋,研究者们还有

很长的路要走。

正在此时,富兰克林加入了研究组。富兰克林生于1920年,她是X光衍射技术的专家。富兰

克林此时也进行DNA的X光衍射研究,并于1952年5月获得一张清晰的DNA的X光衍射照片。

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为沃森(J·D·Watson)和克里克(F·H·C·Crick)提出DNA分子双

螺旋结构模型,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料。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于1962年荣获诺贝尔生理

学医学奖。

 DNA分子的双螺旋模型

在X光衍射照片的基础上,综合DNA化学研究方面的资料,沃森和克里克,特别是沃森,有着

更宽广的眼界,从各专家处汲取所需,而得到新的综合结果,而且这种综合结果比其各部分

更伟大,这是那些不能聚木为林的专家们无法领悟到的。

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分子结构模型的工作始于1951年秋。他们仿照泡林构建蛋白质α

螺旋模型的方法,根据结晶学的数据,用金属片按原子间键角与键长的比例搭配核苷酸。核

苷酸(DNA中的核苷酸是脱氧核苷酸,为简单起见,以下简称核苷酸)是DNA的基本结构单位

。核苷酸有A、T、G、C共4种。1950年,生物化学家查伽夫报道了,他对人、

猪、牛、羊、细菌和酵母等不同生物DNA进行分析的结果。查伽夫的结果表明,虽然在不同

生物的DNA之间,4种核苷酸的数量和相对比例很不相同,但无论哪种物质的DNA中,都有A=T

和G=C,这被称为DNA化学组成的“查伽夫法则”。1952年7月,查伽夫访问卡文迪什实验室

时,向克里克详细解释了A∶T=G∶C=1∶1的法则。1952年春,克里克的朋友,理论化学家格

里菲斯(他是发现肺炎球菌遗传转化现象的F·格里菲斯的侄子)通过计算表明,DNA的4种

核苷酸中,A必须与T成键,G必须与C成键。这与查伽夫法则完全一致,以上这些工作,就成

了沃森和克里克DNA分子模型中A-T配对、G-C配对结构的基础。

1953年2月,威尔金斯将富兰克林1952年5月拍的一张非常精美的DNA的X光衍射照片,拿给

沃森和克里克看,克里克立即发现,DNA是双螺旋的,而且构成双螺旋的两条单链走向相反

。至此,DNA骨架已经浮现。随后,泡林以前的同事多诺告诉沃森,A-T和G-C配对是靠氢键

维系的。克里克提出,与糖—磷酸骨架垂直的碱基只有朝向骨架中心(而不是

离开中心向外),才能保持稳定的氢键联系。2月28日,沃森用纸板做成4种碱基的模型,将

纸板粘到骨架上朝向中心配对,克里克马上指出,只有两条单链的走向相反才能使碱基完善

配对,这正好与X光衍射资料一致。完整的DNA分子结构模型完成于1953年3月7日,星期六。

根据这个模型,DNA分子是一个双螺旋结构,每一个螺旋单位包含10对碱基,长度为34埃(1

埃=10-10米)。螺旋直径为20埃。4月15日,沃森和克里克关于该模型的第一篇论文

在《自然》杂志上发表。同时在这期杂志上发表的有关论文还有:威尔金斯、斯托克和威尔

逊合署的文章,介绍了X光衍射数据的总体证据支持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以及富兰克林和

戈斯林合署的文章,文中展示一幅重要的、精美的DNA的X光衍射照片,并确认了沃森—克里

克模型的合理性。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发现,是生物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为DNA复制提供了构型

上的解释,使人们对DNA作为基因的物质基础不再怀疑,并且奠定了分子遗传学的基础。DNA

双螺旋模型在科学上的影响是深远的。2003年是DNA双螺旋模型发现50周年,科学界举行了

隆重的纪念活动。

 半保留复制方式 

在构建DNA分子的结构模型时,沃森和克里克事实上已经提供了DNA分子的复制模式。他们充

分了解DNA双螺旋的两条链互补(碱基配对)的重要性,这是DNA复制模式的基础。复制时,

DNA双螺旋就像拉开拉链那样,两条链的配对碱基之间的氢链断开,碱基暴露出来,这就形

成了两条“模板链”(母链)。然后作为合成原料的游离核苷酸,按碱基配对的原则结合

到模板链上去。最后,结合到模板链上各有一条新链(子链)形成,原来的一个双螺旋DNA

分子就变成(复制)了两个双螺旋分子。这两个双螺旋分子中各含有一条母链(旧链)和一

条子链(新链)。DNA的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我们不妨从沃森和克里克1953年的原始论文中,引出关于DNA半保留复制模式推测的一段

话:“我们的DNA模型实际上是一对模板,每一模板与另一个互补。我们设想:在复制前氢

键断开,两条链松开、分离,然后每条链作为形成自己新链的模板,最后我们从原先仅有的

一对链得到了两对链,而且准确地复制了碱基序列。”真是天才的推测!这一推测的DNA复

制模式,后来得到了实验事实的充分证明。1957年,泰勒等人应用放射性标记的胸腺嘧啶与

放射自显影技术,证明蚕豆根尖染色体的半保留复制。1958年,梅塞尔森和斯塔尔应用重氮

标记与密度离心技术,证明大肠杆菌DNA的半保留复制。

后来关于DNA分子复制的细节又有了更多的了解。1968年,日本生化学家冈崎等人发现DNA是

“不连续”复制的。复制时,先在DNA模板链上合成一些短的片段,然后再连接成与母链等

长而且互补的新链。DNA合成过程中的这些短片段,后来被称为“冈崎片段”。每一冈崎片

段的合成都需要DNA多聚酶的作用。但DNA多聚酶只能把单个的核苷酸连接到已形成的核苷酸

链上。因此,每一新的片段合成时,需要有一个已存在的片段作为“引物”。

 PCR在试管中复制DNA

目前,已经可以在试管中人工复制DNA。这个体外的生化反应称为多聚酶链式反应(pol

ymerase chain reaction,简称PCR)。这个反应大致是这样进行的:将DNA模板、多聚酶、

作为合成原料的4种脱氧核苷酸和引物,一起加入到一种特制的薄壁塑料管中。之所以要用

壁管,是为了便于传热。先将试管置于90℃的高温中约20秒,使DNA模板拆开成两条链(这

叫“变性”)。然后将试管转置于55℃的环境中约20秒,使一对引物分别结合到两条分开的

模板上去。再在72℃的温度下放置约30秒,使单核苷酸从引物的一端一个接一个地连接上去

,从而复制两条新链。于是,一个DNA双螺旋分子便复制成了两个。再重复一个上述的温度

循环,两个便复制成四个……如此循环下去,便可以得到大量的DNA分子。例如,20次循环

就可使DNA扩增至100万倍。这一切,都可以在带电脑控制的PCR仪内进行,非常方便。

说来有趣,PCR技术是缪里斯在1983年4月一个周末之夜,与其女友(一位化学家)驾车行驶

在通往北加州红杉林县的山间公路上时想出来的。星期一,缪里斯一回到他所供职的西特斯

公司,就以DNA多聚酶为关键词在电脑上进行一次文献检索,未发现有关于DNA体外扩增的文

章。以后的几个月里,缪里斯反复进行实验,结果表明PCR技术是可行的。1984年春,缪里

斯贴出一张海报,叙述了PCR技术,但未能引进起广泛注意。惟一感兴趣的人是细菌遗传学

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当时洛克菲勒大学的校长里德伯格。

最初的PCR技术有一个缺点,就是DNA多聚酶不耐热,在90℃以上的高温即失活。因此,反应

过程中要不断添加新的DNA多聚酶。这不利于实现反应的自动化。1969年,有人从美国黄石

国家公园温泉中的水生栖热菌体内,分离纯化出了耐热的DNA多聚酶,后来的商品名叫Taq酶

。1988年,西特斯公司的研究者们开始在PCR中使用Taq酶。这是PCR技术的重大改进,在此

基础上实现了反应的自动化,PCR技术从而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缪里斯因发明PCR技术面

荣获199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同类推荐
  • 青鸟

    青鸟

    故事从平安夜开始……棣棣和咪棣受蓓丽吕仙女所托,在猫、狗和各种精灵(水、火、面包、糖)的陪伴下进入另一个世界寻找青鸟,来救她的女儿。在光神的指引下,他们经过回忆国、夜神殿、森林、坟地,幸福家园,并到达未来王国……期间经历了千辛万苦,却终究没有得到青鸟。
  • 青少年必知的100种环境知识

    青少年必知的100种环境知识

    进入工业时代以后,人类社会迅速发展。我们在享受自身创造的文明成果的同时,也在无奈地品尝自身行为造成分的环境问题所带来的恶果。保护环境、拯救地球已经刻不容缓!
  • 帮助孩子挖掘潜能的经典小故事

    帮助孩子挖掘潜能的经典小故事

    编者以孩子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为契机紧紧抓住儿童求知欲强的心理特点,以讲述一个个经典生动小故事的形式帮助孩子挖掘自己的巨大潜能,以激励他们从小,树雄心立大志强体魄陶冶心灵等,让他们早日看到自己不可估量的潜能。
  • 开启孩子智慧之门的哲理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开启孩子智慧之门的哲理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开启孩子智慧之门的哲理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讲述了住持抛宝碗教徒弟、吝啬带来苦果、公孙仪不受赠鱼等哲理故事。
  • 谣啊谣,谣到外婆桥:童谣300首

    谣啊谣,谣到外婆桥:童谣300首

    为了使小朋友能够更形象地了解童谣的意义,和孩子一起成长!而且为了更好地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和知识,而且每首童谣后面都有“悄悄话”版块,我们在每页的页脚还附加了“小谜语”。总之这本书可以送给孩子读,所以每首童谣都配有和主题相关的彩色图片,也可以家长和孩子一起读,本书分为上下两册,这本书可以使孩子的内心充满智慧,也可以使孩子的生活充满关爱。这样可以让家长读给孩子听,帮助孩子增长知识和了解生活,共收集了300首生动形象的小童谣
热门推荐
  • 腹黑王爷的庶女宠妻

    腹黑王爷的庶女宠妻

    骠骑大将军府门外,两座威武雄健的石狮子前,明亮宽敞的青石板路上,司徒寒天一家不论男女老少,皆穿戴整齐,罗列而跪,神态端正肃穆,大气不敢出一声。在他们身前,站着数个青衣使者,为首一人头戴圆顶官帽,腰配乌墨锦带,下挂剔透翠玉。他翘着一丝兰花指,缓缓打开了一道明黄色的长绢,扯着尖细的嗓子,朗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司徒将军家长女司徒玉纤蕙质兰心,温婉贤惠,德才皆备,朕闻得其作一曲《凤求凰……
  • 钢之魔法师

    钢之魔法师

    他被穿越了成为大法师的魔宠,然而终极召唤进行时他本来有机会变成个超级强者,却鬼使神差的选择了一个毫无战斗力的辅助天赋,能查看任何人心里的想法,做为化工双硕士学位的亚洲第一实验员,渐渐的他发现魔法什么的,其实真的很简单!
  •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护肤难题一扫光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护肤难题一扫光

    偏方来源:传统经典医药典籍,经过民间千年验证和作者多年医疗实践。撰写原则: 既见效,又安全;既管用,又省钱。所治难题:美白老偏方:日晒、辐射、睡眠不足等因素引起的肤色暗沉、发黄等。保湿老偏方:缺水引起的皮肤干燥、粗糙、起皮屑、油腻、过敏等。祛痘老偏方:下巴长痘、鼻子长痘、额头长痘、痘印、黑头等。祛斑老偏方:雀斑、黄褐斑、妊娠斑、晒斑、黑斑、老年斑等。抗皱老偏方:额头纹、眉间纹、眼下纹、鱼尾纹、法令纹、颈纹等。其他美容老偏方:毛孔粗大、皮肤松弛、大饼脸、黑眼圈、眼袋等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梅山诗稿

    梅山诗稿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所写诗歌集结,主要为古体诗,内容多以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以抒情为主,辅以叙事,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全书由四百多首诗歌组成。以时间为轴串联起来。书名取自书中诗《梅山诗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红楼之蝶玉雍祥

    红楼之蝶玉雍祥

    她,绛珠仙子,本该与紫微星君喜结连理,却奈何爱上了紫魂星君,那个是紫微星君弟弟的人。为情所困的她,跳下星河,只为了忘记前尘往事,只想做一个平凡的人。不料两个男人都不愿意放手,一个个跟随她下凡而来,凡间的他们不再有无上的法力,只是普普通通的人类。她,九天玄女,将绛珠仙子当做亲妹妹来疼爱。看着凡间的她要经受轮回之苦,不忍。终向王母求情跟去凡间,只不过她是真身下凡,拥有着记忆与法术,王母规定不到万不得已不得随便使用法术伤人,否则会遭受五雷轰顶之刑。人间道,林黛玉伴随着百花齐放诞生。他,胤禛,曾经的红线已断,前世的倩影已经远去,此生的他势要抓住那桀骜不驯的人影,原来还有人能让自己有那么多的喜怒哀乐。他,胤祥,不管轮回几世,依旧难忘心中的那个人,这一生他一定要抓住她。他,胤祀,自己温文尔雅的笑瞒过了世人,为什么却骗不过那两个相似的身影?他,水溶,身为白龙王转世的他,前世得不到那个人,为何今世依旧这么残忍?他…看到书名,大家应该猜到了,此文又是一篇关于黛玉的故事。推荐自己的文文:《穿越之成为黛玉》《红楼之禛玉》她,黑道上有名的罂粟冰美人,一次散心不料赶上了八级大地震,跌入山间,本以为此生已了。再醒来却是一个孩童的身躯,记忆袭来,原来这个身体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林黛玉,也罢,就让我给这个柔弱的女子一个崭新的人生。什么?贾琏趁着父亲病重要私自处理林家财产!“林家的人即使死光了,也轮不到包衣奴才来处置主子的财物!何况我林黛玉还活着,你动一下试试!”狠毒的语气陪着阴狠的目光,贾琏一哆嗦。康熙大帝要收我做义女?“有林家小姐这个身份就够了,林黛玉生是林家人,死是林家鬼!想要娶我就要入赘!”一通话下来,一群阿哥傻眼了。贾母来访,“我苦命的敏儿呀!”“我娘确实很苦,因为她在贾府呆了十七年!”黛玉毫不留情的抨击贾母。“做我的福晋,我一生只会有你一个!”胤禛冷着脸说道。“你难道忘了我的话么?要娶我一定要入赘!”黛玉冷着脸,浑身散发着不亚于胤禛的冷气。当经历了重重算计,两个人终于走到了一起,看他们如何笑傲大清,开拓未来。男女主早定,男配女配众多!《凤帝天下》她,雨欣,是FBI的顶尖特工,一次意外事件使她魂归一个历史上从来不存在的王朝。紫国的当朝太女,心狠手辣,才智双全,为其他三国所不容,一朝身死,再醒来已经换了一个灵魂。
  • 影子的范围

    影子的范围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朦胧悲喜

    朦胧悲喜

    安明法的《朦胧悲喜》正是揭示了这样一个主题,在宣扬酒文化的同时,劝诫大家饮酒适量,避免贪杯后朦朦胧胧地误事、坏事、出丑。在他选择出版的小说中,虽然因酗酒出丑、坏事的篇幅不多,但是仍然让我们不难看出其劝诫人们适量饮酒、不能酒驾的良苦用心。至于书中收入的酒后奇遇的侥幸人物,我们也只能从吕蒙正所说的时、命、运方面理解,进而从作者的这种构思中看到其朴实善良、爱憎分明的内心世界,看到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良好意愿。
  • 温州人凭什么发财

    温州人凭什么发财

    温州人在“无资金、无技术、无市场”的情况下白手创业,起点低,风险小,回报率稳定,被誉为“东方犹太人”。他们关注市场,不在乎形式。当人们都在一味地追求“最好”时,温州人重视的却是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东西。温州商人所取得的成绩为世人所注目,吸引着许多人学习他们的经商模式,探寻他们的创业致富精神。《温州人:凭什么发财》从温州人生存理念、思维方式、经商手段、金钱观念、创业精神等方面讲述了他们创业致富的风雨历程。事例生动,故事感人,文笔清新,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是立志从商者必读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