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600000096

第96章

第十一篇第95章竺可桢的科学救国之路

20世纪中国气象事业的史册上,镌刻着这样一个名字——竺可桢。这位早年留美的中国气象

学家、地理学家,以其强烈的爱国心和责任感,为中国自己的气象学研究和应用的宏伟大厦

奠定了坚实基础,是中国近代气象事业的主要奠基人。

 生平简介

竺可桢,1890年出生于浙江绍兴东关镇一粮商之家。他幼时聪明好学,从2岁开始认字,15

岁进入上海澄衷学堂。他身材瘦弱,被同学胡适讥笑说活不过20岁。竺可桢闻此话后下决心

锻炼身体,风雨无阻。后来他的身体始终健康。

1910年,竺可桢以优异成绩取得赴美留学生资格,进入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农学院。1913年毕

业后,他又到哈佛大学地学系攻读其幼时即喜爱的气象学。1918年他以论文《关于台风中心

的几个新

事实》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他先后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和东南大学等教授气象学和地理学,

为中国培养了第一代地理和气象工作者,所编写的《地学通论》是中国较早的现代地理学著

作。

1920年,他与当时中国第一个乘飞机上天的女性张侠魂结婚。

1928年,被任命为中央气象研究所所长,并于当年他在南京建立第一个由中国人管理的气象

台,打破了外国人对中国气象事业的垄断。

1936年,他出任浙江大学校长。在任13年间,他为浙大建设倾注了全部心血,提出

“求是”二字为校训。抗战期间,浙大为避免陷于日寇铁蹄之下而向山区搬迁。竺可桢为选

校址在外奔波,妻子张侠魂与次子竺衡先后病逝。抗战胜利后,竺可桢对浙大师生反对独裁

、争取民主爱国运动给予支持,所以在校内科学、民主和

进步思想始终占上风,以致国民党特务骂浙大是“共产党的租界”。

1949年4月,他拒绝国民党要他去台湾的要求,前往上海等待解放。

1949年7月,他应邀到北京参加全国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会,在随后成立的中

国科学院任副院长(郭沫若任院长)。他首先着手组织成立了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又主持完

成了划分中国自然区划、制定国家大地图集等工作。他还先后组织了多次大型综合考察活动

,足迹遍布全国各地。

1962年6月,他以72岁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0年定居北京后,他开始研究物候学,于1963年出版《物候学》一书,为中

国农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晚年,他又发表了汇集其毕生研究成果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

变迁的初步研究》,引起世界轰动。

1974年2月7日,他病逝于北京,享年83岁。

 烽火硝烟中打造“东方的剑桥”

竺可桢在担任浙江大学校长的13年中,领导浙江大学在抗战中辗转千里,把浙江大学由一所

地方性大学建设成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综合性大学,被外国人称为“东方的剑桥”。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前夕,浙江大学的学生们为了呼吁停止内战,全面抗日,举行了一次又

一次的游行请愿活动。当时的校长对学生实行法西斯式的管理,遭到学生们的驱逐,学校局

面失去控制。

浙江大学当时虽是国立大学,但规模很小,只是一个地方性大学。蒋介石希望自己的家乡能

有一所像样的大学,于是委任竺可桢去整顿浙江大学。

1936年4月下旬,竺可桢来到了浙江大学。然而,没多久,国内的时局就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

“八一三”淞沪抗战之后,杭州的形势岌岌可危,竺可桢不得不带着浙江大学的师生告别美

丽的西湖,撤离杭州。

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机在枪炮声中落到了头上,竺可桢开始认真思考在这种背景下办学的方针

和宗旨。

当时一年级的新生搬到了天目山,在开学典礼上,竺可桢作了《大学生之责任》的演讲

。他说道:“在这困难严重的时候,我们更希望有百折不挠、坚强刚果的大学生,来领导

民众

,做社会的砥柱。所以诸君到大学里来,万勿存心只要懂了一点专门技术,以为日后谋生的

地步,就算满足……

“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要

做什么样的人?”

随着日军的侵犯,浙大不得不迁出浙江省,前往江西泰和。为了保证图书和仪器设备完

好无损,每次搬迁,竺可桢都事先周密筹划,亲自打前站,事无巨细,样样挂心。

后来,竺可桢带领浙大师生又迁到了广西的宜山。这个地方“宜山宜水不宜人”,疟疾的威

胁,日军飞机不断的空袭轰炸,使师生们面临着重重危机。

然而就在这里,竺可桢将“求是”作为浙江大学的校训,勉励学生要像科学家布鲁诺那

样,宁愿被烧死在火刑柱上,也坚信地球是围绕着太阳运转的。

最后,浙江大学辗转5 000多里,于1940年安定在贵州的遵义和附近的湄潭与永兴。

“在重庆与贵阳之间叫遵义的小城里可以找到浙江大学,是中国最好的四所大学之一…

…遵义之东75公里的湄潭,是浙江大学科学活动的中心。在湄潭可以看到科学研究活动一片

繁忙紧张的情景。在那里,不仅有世界第一流的气象学家和地理学家竺可桢教授,还有世界

第一流的数学家陈建功、苏步青教授,还有世界第一流的原子物理学家卢鹤绂、王淦昌教授

,他们是中国科学事业的希望。”英国剑桥大学物化学教授李约瑟博士,在英国的《自

然周刊》杂志上这样描述他对浙江大学的印象。

在遵义期间,竺可桢写出了《二十八宿起源考》,这是他在担任浙大校长时惟一的一篇科

学论文。

1946年,抗战胜利后,浙江大学返回杭州。这个时候,浙江大学已经从抗战前只有文理学院

、工学院、农学院的规模,发展成了拥有文、理、工、农、法、医、师范7个学院,25个学

系的综合性大学了。

 始终如一的求是精神

竺可桢所走的道路,是20世纪前期的中国进步知识分子追求真理和光明的道路。

20世纪初,美国政府将八国联军向清政府勒索的巨额白银(史称“庚子赔款”)中付给自己的

部分

拿出,作为在华开办学校及招收中国留学生赴美的费用,实际是想用中国的钱培植亲美势力

。竺可桢正是第二批利用“庚款”赴美留学的70名公费生之一。旧中国内战频繁,这批学生

回国后大多经商,或投奔军阀,只有竺可桢等少数人坚持“科学救国”的艰难道路。

留学回国后,他看到中国没有自己的气象站,气象预报和资料竟由各列强控制,便著文疾

呼:“夫制气象图,乃一国政府之事,而劳外国教会之代谋亦大可耻也。”在抗战爆发前的

十余年间,他靠着水滴石穿的韧劲,不辞辛苦,在全国各地建立了40多个气象站和100多

个雨量观测站,初步建立了中国自己的气象观测网。

在此过程中,他又同帝国主义者的控制图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竺可桢坚持全国所有

气象电报都由中央气象台集中广播,并改使用英国殖民者规定的英制记录为国际通用标准。

1937年,竺可桢去香港出席远东气象会议,港督安排晚宴时竟然把中国代表排在末尾。竺可

桢认为这是故意损害中国国格,绝不能容忍,与另两名中国代表一起愤然离席以示抗议。

全国解放后,竺可桢大力关注中国的农业生产。1964年,他在《论我国气候的特点及其与

粮食生产的关系》一文中分析了光、温度、降雨对粮食的影响,提出了发展农业生产的许多

设想。毛泽东看到此文后,专门请竺可桢到中南海面谈,对他说:“你的文章写得好啊!我

们有个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工、管),只管地。你的文章管了天,弥补

了八字宪法的不足。”竺可桢答:“天有不测风云,不大好管呢!”毛泽东幽默地说:“我

们两个人分工合作,就把天地都管起来了!”

在科学研究中,竺可桢一丝不苟,事必躬亲。抗战中浙江大学几次迁移,虽条件极其艰苦,

每到一地竺可桢总不忘收集资料,开展科研。他随身总带着四件宝:照相机、高度表、气温

表和罗盘。71岁时,他还参加了南水北调考察队,登上海拔4 000多米的阿坝高原,下到险

峻的

雅砻江峡谷。

竺可桢具有惊人的毅力和韧劲。他年轻时就掌握了英、法、德三种外语。解放后,年

过60的他又开始学俄语,一直坚持到70岁,终于能阅读俄文资料。

自1917年在哈佛大学读书开始,竺可桢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其中主要记录了气象研究的各

种资料。由于战乱,只保存1936年到1974年2月6日的日记,共计38年37天,竟然一天未断!

这些日记页页蝇头小楷,一笔不苟,共计800多万字,令人叹为观止。在他去世前一天,还

颤抖着在日记本上记下了当天的气温、风力等数据。

1974年初,病危中的竺可桢决定:把七年来一万多元存款作为党费交给组织。这笔巨额党费

,表现出这位气象学大师对祖国,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

同类推荐
  • 不可不读的最悬疑的侦探故事

    不可不读的最悬疑的侦探故事

    在成长的道路上,最快乐的体验是求知;在探索的过程中,最需要的帮助是引导。希望这本书能带领小朋友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遨游,让它成为你的良师益友!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中外励志故事100篇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中外励志故事100篇

    故事是这个世界上最让孩子喜爱乃至着迷的事物。《让孩子受益一生的中外励志故事100篇》精心挑选了古今中外闪烁着智慧之光的各类故事,它们有着曲折生动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幽默风趣的语言、耐人寻味的寓意。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这些美好的故事将会一直陪伴在我们左右,影响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受益一生。
  • 搜寻野人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搜寻野人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乐乐淘、小猴和博士这次坐着魔毯来到了另一个地球上的诡异位置——神农架。神农架各个方面在他们眼中都神奇诡秘,但他们来到此地最想解决的就是野人之谜。不像别的科学家来到此地只是,采集到野人留下的蛛丝马迹,乐乐淘、小猴和博士跟野人多次照面,还误闯了野人谷,面对野人的围攻,他们该如何应对呢?
  • 狼王梦

    狼王梦

    《狼王梦》实质上是一个梦想追寻的故事。作品以日曲卡雪山山麓为背景,讲述了为实现狼子当上狼王的梦想,母狼紫岚忍痛割爱,不惜以牺牲母爱的代价来训练狼子的成长。不幸的是,狼子们却在残酷的狼群竞争中先后死于非命。最后,为着狼王梦想的延续,为保护刚出生的狼孙,绝望中的紫岚在与老雕的搏斗中孤独地死去。《狼王梦》是“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最令人震撼的代表作,是让无数人动容的动物小说经典。而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小说更具吸引力,是因为它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虚伪的表象,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
  • 昆虫记:昆虫与蘑菇(第10卷)

    昆虫记:昆虫与蘑菇(第10卷)

    中国唯一全译插图本,跨越两个世纪的传世经典,献给所有敬畏生命、热爱生活的读者,它们捕猎、相爱、生儿育女,它们诈取、被杀、朝生夕死……昆虫的世界从不绝望,它们永远生机勃勃。卷九:圆网蛛的电线报,大自然向我们展示了狼蛛、圆网蛛和蝎子等昆虫为了生存不懈努力的画面,证明人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在同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之中,昆虫也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昆虫的生命也应当得到尊重。昆虫吃东西是为了活下去,而我们人类中的一部分人,活着的目的只是为了吃东西。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最强女修

    重生之最强女修

    被逐出师门?惨!被同门围攻,还被炸得粉身碎骨!惨上加惨!大难不死,必有后福?随身空间,异宝萌兽,灵丹剑诀!这后福是不是来得有点逆天?那她可真得逆一回天!PS:小舞的书友群98318558有兴趣的亲们可以加一下
  • 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

    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

    18岁以前,你的经济条件由你的父母决定。而等到18岁以后,贫穷还是富有,就由你自己负责了。《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不只是为年轻人编写的,它同样适用于所有的不分年龄段的经济学“门外汉”,以及作为大学里经济系相关专业的预科教材书,它起着开启经济学“大门”的作用。《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的重点不在于要求你能掌握那些深奥的理论或者学会使用数学、图表之类的工具分析经济问题,而是在于逐步引导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现实经济中的各种问题,并做出决策。“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换句话说,就是“用合理的方式去思考”。
  • 情系人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情系人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幽灵伴侣

    幽灵伴侣

    本书中收录了英、法、俄等国家的世界顶级灵异小说大师的代表作,其中不乏古典巨匠,也有新锐先锋,如伊迪斯·内斯比特的《半根石手指》,欧文斯·莱顿的《鬼船》,亨利希·冯·克莱斯特的《古堡惊魂记》,等等。
  • 精细化管理一本通

    精细化管理一本通

    作者从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物料管理、设备管理、现场管理五个层面逐级展开,为国内生产制造型企业的生产、销售、研发、项目、采购等部门的质量管理提供了精细化的解决方案,是一部使精细化管理得以有效落实的工具书。本书不仅适合企业高层管理者使用,还可作为企业培训师、咨询师和高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
  • 初见葵色日光

    初见葵色日光

    他伸出苍白的指尖触碰那些可怖的小触须,头顶缓缓长出一对缠绕着黑紫色瘴雾的角。它们是恶魔的象征。,狭小的空间里,少年蠕动了一下蜷缩着的身体。湿漉漉的黑色绒毛细密地保护着尚未破壳诞生的他,一如妈妈最温柔舔舐
  • 重生之歌坛传奇

    重生之歌坛传奇

    一场车祸,让他拥有了另外一个世界自己的记忆,脑海中多了无数经典的歌曲。“他因‘新锐女生’而崛起,但‘新锐女生’却因他而传世,他是唯一一个因为女生选秀节目而成名的男生!”“这是一个奇迹,从来没有人能做到他这种地步!”“他就是传奇,流行乐坛因为有他而无限精彩!”“自从他声名鹊起后,不仅国内的金曲奖没了悬念,就连欧美的格莱美也没了悬念!”“他是歌手的金手指,可以让任何人成为歌王或者歌后!”“其实,我只是音乐的一个传播者。”面对荣誉,叶落如是说。
  • 紫禁城

    紫禁城

    龚学敏以他诗歌追求的纯粹与华丽,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紫禁城重新进行了整体解读,他独自置身其中,演变万般模样,穿龙袍、起龙驾、执令牌、伺贵妃、开启深锁重门,穿行千里烟云,让人别开生面。
  • 李玫的价格

    李玫的价格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在劫难逃:豪门第一少夫人

    在劫难逃:豪门第一少夫人

    家境突变,强遭退婚,莫小暧的生活危机四伏。十年前的狼狈少年,炫目回归,手上却多了一纸合约……为期一年,她必须留守他身边。于心底的男子,她闭上心扉断了念想。上一辈的恩怨,他一并算在她的头上,在今后的追逐中他们彼此还能否换回重来一次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