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500000036

第36章 孔子与《论语》

第3章第2节孔子与《论语》

孔子生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

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鲁防邑宰。

祖父伯夏的事迹无考。父亲名纥,字叔,又称叔梁纥,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称。孔子生在

鲁国,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孔子早年丧父,

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

“乘田”(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

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他发愤为学,博学多能。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 闶彰磐剑盏难还芷陡还蠹?

说有3 000弟子,其中优秀的有72人。他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他曾周游列国,晚年专心从

事古代文献整理与传播工作,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

。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

思想家孔子

“礼”

“礼”是孔子思想学说的一个重要范畴。“礼”的要义是要求人们通过加强修养,自觉地约

束自己,达到人际关系的协调,因而在精神上与“仁”“德”互相渗透贯通,所以孔子明确

地把二者结合起来,认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在

政治上,他反对使用强制性的刑法,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政》)。在孔子看

来,“礼”是从天子到庶人,人人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孔子所谓的“礼”,包含内在精神

和外在形式两方面。其内在精神是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及相应的各种伦理关系。在《礼

记?哀公问》中,他明确指出:“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

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礼”的外在形式,包括祭

祀、军旅、冠婚、丧葬、朝聘、会盟等方面的礼节仪式。孔子认为,注重“礼”的内在精神

固然重要,而内在精神终究还要靠外在形式来体现。所以对这些礼节仪式,孔子不但认真学

习,亲履亲行,而且要求弟子们严格遵守。他教育颜渊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颜渊》)。

“仁”

孔子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他提出了著名的“仁”的思想,“仁”的思想和学说是孔子整

个思想体系的价值核心,以致后来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那么,孔子关于“仁

”的思想具有哪些特征呢?在《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达109次之多,说明“仁”在

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仁”的价值内涵是什么呢?从《论语》中孔子论“仁”来看,其价值内涵主要指“仁”的

情感性、自得性而言。“仁”精神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已立立人,已达达人”,“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从理论源头上考察,孔子的“爱人

”观点来自周初的“保民”、“敬民”思想。“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

的适用性,在孔子“仁”的价值内涵中,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内容都深刻体现出孔

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一

切都奠定了孔 幼魑泄酥潦澜缱钗按笏枷爰业牡匚弧2唤鋈绱耍诩盖旰蟮慕裉欤?

子所提出的一系列思想仍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永恒价值。

孔子思想体系中“仁”这一重要概念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有内在的如何达到“仁”的境界

,有外在的如何实现“仁”的方式方法;小到个人理想人格的培养,大到治理国家的理想

社会行为,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包括个体及群体生活在内的思想和行为各方面的理想人格

修养体系。

教育家孔子

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孔子学无常师,一生虚

心好学。他提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称“三人行,必有我

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又说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也向他的学生学习,提倡“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他在总结自己的学习

经验时说:“吾常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孔子以

前“学在官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贵族。孔子创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改变了

“学在官府”的旧局面,打破了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对于学习目的,孔子通过弟子的言

论提出“学而优则仕”的主张,支持平民出身的学生从政施展才能。

在教学方法上,孔子善于发现学生各自在性格和学业上的特点,主张因材施教。他说“求也

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他循循善诱,注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激

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他提倡奋发学习,讲求学习方法。在知识的形成积累上,强调学与求的重要性,称自

己是“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要求弟子“发奋忘食”,“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他一再赞扬好学的颜回,称颜回“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

,回也不愚”(《为政》)。孔子的教育实践与经验,为中国传统教育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

础。

孔子创立的学说在中国古代逐步占据统治地位,成为中国的文化主流,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

《论语》

《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它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辑而成。汉朝以

前,《论语》有过《鲁论》、《齐论》、《古论》等不同名称的版本,但除了个别篇目不同

外,各种版本内容大体一致。

《论语》记载孔子(前551~前479)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没有时间的先后顺序,每篇内各章之间也没有

共同的主题。作为说理文,《论语》还很幼稚

。不过,先秦说理文的一些文体特征,在《论语》中已有萌芽。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

本特征,它或是记录孔子的只言片语,或是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话,都比较短小简约

,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书中也有些较长的段落,如《先进》篇中“子路、

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详细记载孔门师生间的一场谈话,叙述清楚,有一定描写,

表现了人物的不同个性,作为叙事记言文字,比较成功,但与说理文显然还有一定距离。而

《季氏》篇中“季氏将伐颛臾”里孔子的几段话,针对性强,层次清晰,具有说理文的某些

特点。《论语》这种在对话中说理的形式,直接影响了先秦说理文的体制。但语录体并不是

《论语》文学价值的主要方面,《论语》的文学色彩在于表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性格

,以及深刻平实、含蓄隽永的语言。

《论语》只记录了孔子诸多言论的一些片断,而非孔子一生的完整表现,但《论语》在对孔

子言谈举止、生活习惯的记载中,表现了一个亲切感人的文化巨人形象。此外,孔子弟子的

形象在《论语》中也有反映,如耿直鲁莽的子路、安贫乐道的颜回、勇猛机智的子贡等。但

辑录者本意并非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语录体写人毕竟也有局限。《论语》的文学

性还体现在以形象的语言来表达深刻的道理。如“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

我如浮云’”(《述而》)等,形象简约地表达了深刻的哲理,令人回味无穷。

《论语》除了有很强的文学性,还鲜明体现了孔子的一系列思想。孔子面对春秋末期急剧变

革的社会现实,汲取夏商的文化营养,继承周代的文化传统,创造了以“礼”、“仁”、“

中庸”为主要内容,包括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等思想在内的完整学说。孔子的学

说内涵丰富,自成系统,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类推荐
  • 我要我的心情(好看系列)

    我要我的心情(好看系列)

    叙事艺术的时尚化表达,是王钢作品最受儿童读者欢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王钢小说呈现了今天儿童生活的时尚性的一面,而且用很新鲜的、具有当下气息的语言准确地表现了校园生活和儿童内心。王钢的时尚化表达,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用幽默的场景和夸张而富有情感冲击力的语言来展现形象的特征。二是小说里每一个小角色的性格和语言都是很独立性的,作家给每一个孩子都画下了一幅喜剧化的脸谱。值得注意的是,王钢意识到了儿童生活时尚化的一面,将这种时尚化加以艺术的呈现,给予审美的观照,赋予爱的色彩。
  • 穿越喜马拉雅山的信鸽

    穿越喜马拉雅山的信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加尔各答市的人都忙着训练鸽子,希望所养的鸽子能被选为传信鸽。小男孩也一心想把花颈鸽训练成信鸽王。它曾冲向老鹰,去救自己的同伴,也曾在暴风雨中迷航;还曾在战场上穿越枪林弹雨……不幸的是花颈鸽在执行一次重要任务时受伤,从此意志消沉……它还能飞上蓝天吗?
  • 丛林里的围墙

    丛林里的围墙

    ,只剩下一片倒塌的墙。应该送还给10年以后,和10年以后的他。这是“时间”确定好的,就要开始了。我俩在墙上坐下。我说不好在公共汽车上,把断墙也染红了,小柯的脸也格外红。那是一大片红红的草莓啊。时间把一些事情留在了昨天,也把一些事情带到了今天。坐着坐着夕阳就红了,首领的故事。我和小柯去了市郊,那个“制造厂”已经拆完了,我们无法修改。那个烟斗,那是我和首领的第一次见面还是最后一次见面
  • 长大有意思

    长大有意思

    “中国儿童文学名家精品畅销书系”之一,收录了郁雨君小说和散文中的经典作品。作者以明朗而优美的语言、深沉的笔触,随心所欲地顾盼和表现周围的青春男女,同时也在从容自如地表现自己的内心和情感世界。
  • 青少年历史常识必读(青少年必读常识)

    青少年历史常识必读(青少年必读常识)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这是一套包罗生活万象的、有趣的书,向读者介绍了不可不知的中的常识。包括文学常识、地理常识、历史常识、安全常识、文化常识、动物常识、植物常识、科技常识、天文常识、生活常识等。这些都是一些生活常识性的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因为零散,平时想了解又难以查找,我们将这些你们可能感兴趣的、富有趣味的日常生活中日积月累的宝贵经验搜集并编辑成册,以便您在遇到问题时随时查询,轻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长拳(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长拳(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长拳的特点是在出手或出腿时以放长击远为主,其动作撑长舒展、筋顺骨直,有时在出拳时还配合拧腰顺肩来加长击打点,以发挥“长一寸强一寸”的优势。套路动作数量和趟数一般较多,长拳中也间或使用短拳,但整套动作是以长击动作为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拳噬天下

    拳噬天下

    拳噬天下,诠释天下!一个从小被遗弃的天赐之儿落入两个老怪物之手,艰难成长,因天生没有魔法和斗气天赋,无奈选择被世人视为最没有前途的格斗士职业,后又机缘学的大陆上两大禁忌魔法,机缘获得世间无二的空间神器,他被誉为大陆第一奇才……
  • 末世之希望树

    末世之希望树

    遭逢末世,林染彤幸运的获得了与众不同的空间异能,空间中有一颗神奇的希望树。于是,她没事种种菜,养几只鸡鸭,照顾照顾儿子,交几个知心好友,一起在这艰难末世中求生存,且行且珍惜。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总裁的狠心情人

    总裁的狠心情人

    他,成年的他是万千女人追求的目标,心中却有不为人知的伤,心中的温柔只为她而存在她,拥有不同的身份,即便自己的哥哥,也并不明晰,在扮演好每个角色的同时,还要默默保护着身边的人她最终选择离开,没有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逝去的爱又是否会永远存在,他和她最终还能走到一起吗?
  • 重生、言情、空间

    重生、言情、空间

    如果回到小时候,我最想做的是什么?最想改变的又是什么?我想我会更努力、积极对待自己的人生吧;最想改变的是性格不要那么倔强……面对自己活过的岁月,让我们一起回到八零年末、九零年代初,带着随身空间重生一次
  • 重访新批评

    重访新批评

    《重访新批评》由赵毅衡所著,新一代的批评家感叹:“新批评派像哈姆雷特父亲的鬼魂,依然在指挥我们。”出版这本,并且名之曰是因为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国内不少年轻学者对新批评方法感兴趣,用之于中国文学,做出了出色的文本分析和理论拓宽,他们用批评实践证明了新批评方法,的确有一定的生命力。
  • 霸爱总裁

    霸爱总裁

    酒吧,是醉生梦死的场所,而恰恰,这个酒吧,名叫“沉沦”。酒吧中,各色灯光打在沸腾的舞池之中,营造出一种极其奢靡,却又寂寞的氛围,舞池中的人,疯狂而热烈,一个个,就像是深夜潜行的妖精一般的!在吧台的角落里,有一片纯白特别引人注目,舞池中不小心泄过去的光,笼罩在她的身上,让她变得恍然而不真实!是啊,她的确不该出现在这里的!有谁是穿着运动T恤便进了酒吧的?她是!有谁是一进酒吧,甚至都不知道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