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100000035

第35章 关外惊喜 (1)

第8章 袁崇焕——功高明主眷,心苦后人知

第8章第1节 关外惊喜 (1)

努尔哈赤永远的痛?

公元1626年,

明天启六年,

正月,

辽东宁远城,

临战前的大地绷紧了神经;

后金努尔哈赤亲率倾国之师南下,

城楼上,袁崇焕泰然自若,坐等十三万铁骑的到来。

宁远城的士气让人很难想象此前明朝的辽东边境发生了一连串变故。袁崇焕只是一个宁前道的小官,却带领满桂、祖大寿、何可纲、左辅、程维瑛、朱梅等将领坚守阵地,大力整顿宁远,积极备战。

首先,袁崇焕制定依城而守的战略。当时的形势,敌人势大,明军辽东主将高第一听说努尔哈赤南下,像老鼠见了猫,只是捕捉到了一点声息,就吓得龟缩回关内老巢,还下令前线将领一起撤回躲起来,期望他们慷慨相助几乎不可能。袁崇焕强敌在前,西边蒙古自身难保,东边朝鲜提心吊胆。整个关外大地,宁远,一个被明朝丢弃的小孩,没有跟上龟缩的大部队,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孤独无助,等任群狼撕咬。努尔哈赤早就看好了这块辽东大餐,正气势汹汹扑来。因此,开门出战只有失败,凭坚城固守才是上策。袁崇焕吸取多处城池失守的惨痛教训,坚决不出城外野战,拼死固守。不管敌人再怎样诱惑、激将都不出去。归结起来,袁崇焕守卫宁远的三大要点是:孤守、死守、固守。

其次,要鼓舞士气。本来就是远离主力,孤军作战,本来就是以多打少,如果没有高昂的士气做后盾,宁远城将丢弃精神和刀枪的双重武器裸奔在辽东平原上,任清军宰割。为此,袁崇焕在提升士气上做足了工夫,他同总兵满桂,副将左辅、朱梅,参将祖大寿,守备何可纲,通判金启倧等,集合众将士,誓死守御宁远。袁崇焕血书文告,让将士传阅,更向士卒下拜,激以忠义。在他的感染下,全军将士同仇敌忾,士气高涨,“咸请效死”。没有士气的军队是可怕的,士气高涨的军队更可怕。

袁崇焕同时部署官兵,给众将划分“责任田”:总兵满桂守东面,副将左辅守西面,参将祖大寿守南面,副总兵朱梅守北面;满桂提督全城,彼此相互援应。袁崇焕则坐镇于城中鼓楼,统率全局,督军固守。

有了精神支柱和明确的任务分配,构筑坚固的城池和架设大炮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提上日程。袁崇焕在宁远城上,实施“以台护铳,以铳护城,以城护民”的部署。他在宁远城设置红夷大炮即西洋大炮。红夷大炮为葡萄牙制造的早期加农炮,具有炮身长、管壁厚、射程远、威力大的特点,专门用来对付骑兵。明朝中央先是从葡萄牙进口红夷大炮4门,又增加一张26门的订单,共计30门,其中18门镇守都城、1门毁坏、送往山海关11门。袁崇焕采用茅元仪、王喇嘛等的建议,将那11门运入城,制作炮车,架设在城上,备足弹药,由接受国葡萄牙人系统培训的孙元化、彭簪古等人训练炮手。在冷热兵器过渡时代,这11门西洋大炮的弹药足以喂饱后金的骑兵。

袁崇焕又下令前屯守将赵率教、山海关守将杨麒,凡是宁远有兵将逃回来,一概抓住斩首。山海关有他的上司辽东经略高第镇守,袁崇焕的职权本来只能管到宁远和前屯,山海关总兵杨麒他是管不着的,但这时还管他什么上司不上司,在他眼里,此时没有什么比退敌更重要。选择当逃兵的后路没了,逃了也是死,还死得没有价值,不如和敌人轰轰烈烈地干一场,死得其所。袁崇焕这一招起到当年项羽破釜沉舟的效果。他杀牛宰马慰劳将士,将全部库存的白银放于城上,传令,有能打退敌兵、不避艰险的,当即赏银一锭。如临阵退缩,立斩于军前。

一切准备就绪,敌人还没到来,先来了客人。

当时朝鲜大使带翻译官韩瑗去北京朝见皇帝,刚好到达宁远。二十四日,袁崇焕热情招待使节及其随从,邀朝鲜使者同坐战楼观战。朝鲜使节见守军镇定,感到奇怪。袁崇焕和将领闲谈,探子报清兵攻到,袁崇焕乘轿上战楼,一点儿也不着急,又和韩瑗等人谈古论今,似乎战场上即将发生的一切都在他脑袋里回放了好几遍。过了不久,忽听得一声大炮,声动天地。韩瑗大惊,吓得抬不起头来。袁崇焕笑道:“贼兵到了!”打开城头窗子,向外望去,外面黑压压一片,城中却声息全无。

袁崇焕一声令下,城楼上火炮齐鸣,弓箭齐发,后金军死伤惨重,只好退军。第二天,后金军又来犯,他们把裹着生牛皮的战车推到城墙根,准备凿城穿穴。袁崇焕立即亲率士兵挑石堵洞,又令城上大炮加强火力猛攻敌阵。努尔哈赤生平第一次遇到强悍难缠的对手。他在营前指挥作战,忽被飞来的炮石击中,受伤坠马,血流不止。后金军见主帅受伤,匆匆收兵。在归途中,努尔哈赤死于军中。

宁远一战是军事天才努尔哈赤自二十五岁征战以来打的唯一的一次败伏,他败了,上天也没有给他机会报仇。时年袁崇焕43岁,初历战阵;努尔哈赤已68岁,久经沙场。努尔哈赤在宁远遭到用兵以年来最严重的惨败,遗憾归天;袁崇焕则一战成名,后来清军也不得不承认“议战守,自崇焕始”。

宁远,进入山海关的藩篱,宁远若失,则山海关吃紧,京城危险系数大增。这场胜利挽救了大明,是“八年来贼始一挫”的一个大胜仗,也是“遏十余万之强虏,振八九年之积颓”的一个大胜仗。天启帝又惊又喜,称袁崇焕“深足为封疆吐气”,因为大明王朝足足有七八年没尝到胜利的滋味,这七八年来皇帝抬不起头见朱氏祖宗,如今宁远大胜值得细细品评。

制度的偶然之得

宁远之战是明朝自有辽事以来,明军对后金军的第一个大胜仗,明人称之为“宁远大捷”。但是,宁远战前,形势对袁崇焕极为不利。

自后金闹事以来,明朝对后金大战三场,明军打一仗,败一仗,无一胜绩,而且都败得一塌糊涂。

万历四十七年,辽东经略杨镐率明军十八万、叶赫兵两万、朝鲜兵两万,兵分四路,分别为山海关总兵杜松、辽东总兵李如柏、开原总兵马林和辽阳总兵刘絍,以杜松部为主力,大举攻清。相比明军强大的兵力,清兵仅六万人,但清军集中兵力,专攻明军西路一路。战斗的结果:马林、刘絍、杜松、李如柏四路总兵阵亡,全军覆没。

天启元年三月,辽东统帅袁应泰率军应战,七万兵大败,清兵占领沈阳,又击破了明军的两路援军,再攻辽阳,袁应泰上吊自杀。

公元1622年,袁崇焕任兵部主事不久,努尔哈赤向广宁进攻,王化贞领兵十四万出战,全军覆没,广宁失守,王化贞被打进大牢后被杀。

总兵战死或入狱被杀,军队无几人生还,国土接连沦丧,清兵所到之处,几乎没有不被摧毁攻破的。至宁远大捷,明朝的阵亡薄上已有十四个总兵,许多人对辽东总兵一职十分敏感,谁也不想去送死。辽东军心涣散,谈清兵而惊慌失措,像见了狼一样,敌人来了,拔腿就跑,到辽东基本上意味着有去无回,逃亡气息弥漫前线。

清兵三次以少胜多,势如破竹,锐不可当。自万历四十六年到那时,四年多的时间内,明军损失了数十万大军。清军先后攻占抚顺、开原、铁岭、沈阳、辽阳,直逼山海关。

清军引以为豪的天命汗努尔哈赤在占领广宁后的四年间,办了件大事——迁都沈阳。天启五年(1625年),努尔哈赤将都城由辽阳迁到沈阳。后金都城的西移,表明努尔哈赤要进一步巩固在辽沈地区的统治,进而对明朝作出更大的举动。但是,努尔哈赤先派兵攻夺旅顺,不急着张口吞掉辽沈,而是耐心等待时机。这次得到孙承宗罢去、高第龟缩关内、宁远孤守的情报,决定吃下宁远城。正处于巅峰时期的努尔哈赤,向一位疆场新手、白面书生、年轻气盛的袁崇焕,要发动一场倾国之师的军事进攻,石头碰鸡蛋大概也就这样。

前方吃紧,魏忠贤这颗毒瘤还在执著地致力于把明朝朝政闹得乌烟瘴气。

同类推荐
  • 明清惊天大案

    明清惊天大案

    《明清惊天大案》精选了明清两朝11个著名的惊天大案,以通俗的笔调对它们进行解读和剖析,让读者在品味这些历史事件的同时,也能对中国的近代史进行一番梳理和思考。元朝是个短命的王朝。蒙古人的铁骑虽然曾经纵横欧亚大陆,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版图最为庞大的帝国,但他们在治理国家和统治民众上实在不是行家里手,短短的160余年,元朝的统治就从终点回到了起点。
  • 多难兴邦

    多难兴邦

    从屈辱到崛起,中国等待了太久。当五千年的画卷在“鸟巢”轻盈舒展,这一刻,我们等了整整一百年。一百年来,世界格局改变太多,不变的是我们对崛起的求索。世界是国家、民族同进步、共生存的大舞台,无论是和平年代还是战争时期,大国始终是这个舞台上的主角,演绎一段激扬年华。
  • 一寸河山一寸血5

    一寸河山一寸血5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本册为第5册,主要讲述了1938年到1941年,抗日战争反攻阶段的历史。
  • 新史学讲演录

    新史学讲演录

    历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但历史研究的观念和手段却与日俱进。本书据著者近年在北京大学等校的讲演写成,阐述并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历史研究的种种趋新的倾向:一、突破“大写历史”的理念和以民族国家为历史研究中心的方式;二、注重以往史家所忽略的“边缘”层面,提倡“自下而上”的新文化史的研究;三、倡导“记忆研究”,将普通人对过去的口述回忆纳入历史研究;四、回应全球化的挑战,尝试全球史的写作,以求在新的认知基础上,重拾、重建史家叙述历史演变、诠释历史走向的传统。
  • 变革风生(1980-1989)

    变革风生(1980-1989)

    本书综述了记载了自1980年至1989年以来中国近代历史大事件。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

    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

    《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是特别针对现代初阶唐诗爱好者而编辑的唐诗选本,是新时代的唐诗基本读本。注讲上以言简意赅为标准,对入选作品仅作必要的注讲,讲清楚需要注意的字音、字义、典故、修辞、背景,易读易查,使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花最少的气力理解一篇作品。
  • 萝莉遭遇腹黑美男:PK我的恶魔校草

    萝莉遭遇腹黑美男:PK我的恶魔校草

    他腹黑,他冷血,他傲慢,他高高在上!他是贵族学院的学生会权利会长,他是一连六届的校草,他是全市最大企业的唯一法定继承人,他是所有人都羡慕不已的人物。但是他却和完全毫不起眼的她,因为一个神秘的日记本纠缠在一起。为了找到那个日记本,他捉弄她,折磨她,想尽千方百计要开除她!但是这个女生的石头吗?居然这么倔强?好吧,他承认他爱上了她!而且,这是他的一个小小的阴谋,但是他们却不知道,紧随而来的是一个更大的阴谋......
  • 裸体问题

    裸体问题

    关键在于山鬼的舞台着装。赞成者中则青年人表示欣赏,中年人表示理解,反叛是东方大学的流行色。按才子们的编排设计,都会引起他们的喝彩。激进的人们觉得,老年人表示宽容。中文系硕士研究生况达明为首的几位才子把屈原的《山鬼》搬上舞台的设想,被薛荔兮带女罗的山鬼几乎谈不上有什么着装。正象他们预料的那样这设想引起了尖锐对立的反响。粗略地划分一下,当时,又都有激烈的反对者。,这古老带来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闷。同样的,哪怕类似于美声合唱中的一声狗叫,三种年龄层次中,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面提出来的。任何打破这种沉闷的标新立异。反叛的直接对象即是东方大学自身的古老
  • 孽妃

    孽妃

    ★文案★三千宠爱在一身,苏乔恃宠却不骄。温驯动人之下,她素手纤纤,挑起宫战无数。妃嫔,可以侍寝,不可以怀孕,这是她的底线。这个底线无关争宠,只是为了,,,血统!月妃也好、紫妃也罢,无论她们出身多么高贵,都不配为大泽皇家延续血脉。只因,这个帝王亦是贱种!★★精采一现★★★强势的攻占,妩媚的承欢,却换来意外的咆哮:“那个男人是谁?夺了你身子的男人,是谁?”压下心底的怒与恨,浅笑吟咛,吐气如兰:“皇上在乎的,是这个吗?臣妾并未放在心上呢!”★后宫初见,尉蓝惊醒于她的阴狠:“何时,你竟然视人命如草芥,连未曾面世的婴孩也不放过?”抬头浅笑,还是那抹纯真:“怎么?哥哥心疼了吗?可知同样的一条生命,也曾因为哥哥而葬生娘胎。哥,可曾心痛如斯?”★策马疆场,看着箭雨斑波落下,满目血流成河,夜狼亦心惊转身:“这,真是你想要的吗?”红颜一肃,温柔如故:“将军何出此言?野泽王野心勃勃,皇上病重宫中,本宫不过是代驾而征、尽心报国而已。我不杀敌、敌亦杀我,将军,双手满是血腥,却还参不透死生吗?”★★细致行文★★“乔儿。。。”令他痴狂的背影一颤,慢慢转过身来,纤细的身姿不盈一握,红唇轻启微微一笑:“皇上,是,在叫臣妾吗?”不,不是。是,就是。她明明就是苏乔,不是他的灵乔,可为什么两人的身影总在他的面前交织?一个饱满柔韧、一个纤细温馨,明明是那样的不同,可总是扰乱着他的神经。他爱的灵乔,早丧生在大火之中,一场为了他而燃烧了两百零九条人命的大火!!!爱他的苏乔,却在宫中,巧然一笑,依门盼着他的临幸。------每一夜的侍寝,都是她的恶梦。醉生于温柔缱绻之中,赤臂轻揽着他埋首的精壮,红唇中逸出的,究竟是忘情的吟哦,还是,耻辱的噬咬。。。“乔儿。。。”他深情的唤。“皇上,是,在叫臣妾吗?”倩兮一笑,她轻声询问。他脸上刹那一现的,是迷茫。不是,也是。她就是这样的,要让他纠结,时刻在身上演绎着那个让他魂牵梦萦的身影,只为了提醒他,爱的存在,可何况不是在提醒着自己,恨,依然在。。。肚子里的孽种,唯有陨落,是对每一条背负在她身上的血债,偿还的利息。。。★人物★---风灵乔,风族之主。她是泽内的雪莲花,纯洁大气,尊贵而略带调皮。内定的皇家之媳,爱上了那个身份并不尊贵的男人。当爱情敌不过血统、当阴谋噬杀了纯真,她,已不再是她。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火如何灼痛它自己

    火如何灼痛它自己

    塞巴斯蒂安·荣格尔自创了一门专业,他复活了自然的戏剧与人类的本性。很少有作家到过地球上如此迥乎不同且求生艰难的角落。没有人提供过对于极端事件的更触目惊心的思考线索。从美国西部闷烧的雷电山火,加勒比海惊心动魄的鲸鱼捕捞,克什米尔危机四伏的旅行,到科索沃腐烂发臭的集体坟墓、塞拉利昂无情无义的钻石交易,再到阿富汗无止无休的炮火硝烟,《火如何灼痛它自己》一书向人们展示了世界上最危险的一些地方和局势中的细枝末节。
  • 麻雀也称王

    麻雀也称王

    我拎着背包,冲出教室,一把抱住同伴大叫:“耶!放假啦!终于熬到这一天了!!万岁——!”大家一拥而出,我拍拍同伴的肩,得意地笑:“我这回要去找我老妈,跟她在考古现场玩上一阵子。”去没想到这一去,我就还真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