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100000012

第12章 草根丞相

第3章 陈平——常出奇计,振国之患

第3章第1节 草根丞相

汉高祖刘邦曾问群臣:“吾何以得天下?”群臣回答皆不得要领。刘邦遂说:“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很多人都熟知汉初三杰,萧何、张良和韩信,他们三人光芒四射,使刘邦内有能相,外有大将,这都是他得天下所依赖的人力资源。而在刘邦足以受用的人才库存里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人物,他就是陈平,他和“三杰”都是汉高祖刘邦智囊团中的顶尖人物。现在后人最乐谈的除了他的奇计,就是他的带有“八卦”性质的“私生活”了。其中颇有争议,看法不一,姑且抛开不论,就他的才能来说,不在三杰之下。秦末乱世,英才辈出,有资格被入选司马迁“世家”系列的,只有陈胜、萧何、曹参、张良、陈平、周勃六人。陈平能列其中,可见其功劳是很大的。

如果把他们四人做个比较,陈平和萧何有相似之处,他们担任丞相,脑瓜精明,可担大任,但萧何没有陈平那么多的“心机”;陈平与张良一样信奉黄老之道,但陈平远没有张良的仁道与洒脱;陈平比起韩信,谈不上什么英雄气魄和震撼雄威。但把陈平的综合实力叠加起来,一点也不比他们三人逊色。他出身普通农民家庭,一步步追随刘邦赢得天下,在众多危险关头,屡施妙计,帮刘邦化险为夷,最终位及丞相,久居朝堂而地位依旧。

这点上,“三杰”无法和陈平相提并论。韩信最终走了兔死狗烹的老路;萧何为免刘邦诛杀,自毁名节,锒铛入狱后,再难有作为;张良为避免落个不好的下场选择隐居,修身闲游;只有陈平历尽三朝而荣耀始终。司马迁给陈平的评语是: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陈平是个对汉室有过大功劳的人,而且一生没有遭到过起落,对于汉室来说,陈平是极佳的辅政人选,难怪司马迁还说他一生“岂不善始善终哉!非知谋孰能当此者乎”。

良禽择木而栖

陈平并不是一开始就跟刘邦混,跟刘邦之前,他曾事主二人,分别是魏王、项羽,都没能施展智谋,得到重用,这不是陈平的问题,是主明不明、善不善用人的问题。同一个人在不同人的帐下,作用有天壤之别,在这里说不定是小瘪三,到了那里就被奉为座上宾,在张三家被看成一个可有可无的鸡肋,在李四家就是高层决策者。可以说陈平在投靠刘邦之前是良禽择木的过程。从后来的卓越表现看,陈平的脑袋确实比常人多一根筋,但这根筋在刘邦手下才得到了彻底的发挥。陈平评价自己是个阴谋家,有些自我调侃的意思。他的谋略,刘邦看到了,并最大化提供给他施展的舞台。因此,陈平从转投刘邦初期的受人质疑到进入汉室智囊用了很短的时间,在刘邦手下迅速蹿红。

谈到陈平,有一则故事经常被人提起:小时候,有一年,正逢社祭,人们推举陈平为社庙里的社宰,主持祭社神,为大家分肉。陈平把肉一块块分得十分均匀。为此,地方上的父老乡亲们纷纷赞扬他说:“陈平这孩子分祭肉,分得真好,太称职了!”陈平却感慨地说:“假使我陈平能有机会治理天下,也能像分肉一样恰当、称职。”我们不用马后炮的方式去解读故事本身,来个诗朗诵式的夸赞,说他从小就具有宰相的潜质。客观地分析,事情本身说明了一点,陈平小时候有志向,志向还不小,至于切肉的水平高,顶多说是有当屠夫或厨师的希望,其余的都是联想过多。

陈平出身农民阶层,没有任何政治背景,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草根一个。小时候,家里十分贫困,可他喜欢读书,尤其喜欢黄帝、老子的学说。陈平的哥哥见陈平爱交游,便承担了家中的全部劳动,使陈平有时间出外游学。这样看来,陈平算是个好学青年,但关于其他方面诟病不少。

陈平,年轻的时候“姿态甚美”,帅哥一个,却带有点小混混的气派,而且他的私人问题严重,传说和他嫂子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这样一来,陈平的名声就很坏,到了年纪还娶不到老婆,富人自然不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就是穷人家的,稍稍有些姿色的也不肯,少数几个肯的,多半是歪瓜劣枣。最后,他娶了连“剋”五个丈夫的富家女。

毕竟人都有缺点,谁也不可能生出来就是个完美坯子。但陈平个人能力出众,是个用得上的人物。刘邦看人就这么实用,在项羽眼里的“盗嫂”陈平,在他看来绝对是个难得的谋臣。

在找项羽之前,陈平本来在魏王手下干活,干了一阵子,魏王受谗,陈平投奔了项羽。住了一段时间后,陈平很郁闷,项羽独断专行,勇猛有余、智谋不足,也让他觉得没有前途。再说范增在那儿,他是项羽的“亚父”,根本轮不到他出主意。范增的主意,项羽尚且不听,更别说陈平了。所以他有力没处使,决定去投奔一个会听别人意见的人,好一展他的本事。

后来发生的一切,证明了刘邦没有看错人,没有陈平,刘邦不知道要死多少回。陈平没有投错主,刘邦帐下的陈平像鱼入汪洋,给他展示的空间,他便一发不可收拾。

廉价的智谋

陈平一辈子用计无数,给刘邦和自己化解了不少危险。脑袋瓜一转,似乎计策就能信手拈来,别人想得头晕也没辙的难题摆到他面前,只是小菜一碟。

公元前205年春,因司马卯背楚降汉,项羽迁怒于陈平。陈平不仅遭到了项羽的责备,而且他出的计谋项羽也不再采纳。陈平觉得自己成了受气包,说不定哪天小命不保,尤其是他已看清了项羽是个鲁莽武夫,最终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于是他挂印封金,偷偷地走了。他想起在汉王手下的魏无知是自己的老朋友,不如也去投奔刘邦。

他投刘的时候,有一次渡河不小心上了一艘黑船,就是找你问“要钱或要命”的那种。陈平当然不会像宋江那样束手待毙,但也不极端地进行武力反抗。他先是趁船主不注意把身上的钱财丢入水中,然后主动提出帮船主划船,划了一会儿,借口浑身大汗脱下自己的衣裳,赤条条地坐在船上,当然顺便把自己的破剑放在手边。船主见他衣服时髦,但着实没有任何钱财可抢,何况他还带有武器,这个便宜不好得手而且还带有危险性,还是把他渡过去算了。

大事都能得心应手,小事更难不倒陈平了。类似陈平这种在道德上存在争议,但才高八斗的人物,也只有刘邦能看得上,认真地当一回事用。因为他的标准不是任人唯贤,而是唯才是举。陈平经汉将魏无知推荐,面见刘邦。两人纵论天下大事,十分投机,相见恨晚。刘邦破例任陈平为都尉,留在身边做参乘,并命他监护三军将校。才来的一个道德上有瑕疵的臭小子就得到这么好的待遇,资历老的看不下去了,他们在刘邦面前说陈平品行不端,贪图贿赂,认为这种人不能信任重用。

老将们这么一说,刘邦不得不引起重视,召陈平来质问道:“听说你原来给魏王打工,后来离开魏王投奔楚霸王,现在又来倚靠我,这怎么不让别人怀疑你的信义呢?”刘邦都怀疑了,陈平该如何为自己解围?他的回答很妙:“同样一件有用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作用就不同了。我给魏王当手下,魏王不能用我,我离开他去帮助楚霸王,霸王也不信任我,所以我才来归附大王。我虽然还是我,但上司可不一样了。我久慕大王善于用人,所以才不远千里来投奔大王。我什么也没带,来到这儿,所以什么都没有,才接受了人家的礼物。没有钱,我就生活不了,也就办不了事。如果大王听信谗言,不起用我,那么,我收下的那些礼物还没有动用,我可以全部交出来,马上辞职回家。”寥寥数语,不无道理。小方面,他保住了自己的饭碗,没有被刘邦扫地出门;大方面,他道明了各方的政治优劣,话中有话,间接地拍了刘邦一个既响又客观的马屁。他承认了收受贿赂,剥光自己任刘邦处置。

一席话说得刘邦疑虑顿消,对陈平倍增好感,并重重地赏赐一番,提升他为护军中尉,专门监督诸将。非有智谋者难有陈平出色的临场表现,他又一次成功地解救了自己,从此之后,他完全放开了手脚,在刘邦帐下大干了一场。

送给刘邦的大礼

公元前209年,烽烟四起。英雄人物想踩着时势,登上历史舞台,来一场漂漂亮亮的演出,留名史册。这是理想,最现实的是揭竿而起,为填饱肚子,为满足基本生活需要,打倒皇帝,自己也混个皇帝当。陈胜吴广的起义虽然最后遭到失败,但给后来者提供了蓝本,也为一些志在改变现状的有识之士创造了平台。各地草莽英雄争相在历史的转折点上探出了头,谁生谁死、是非成败难以知晓。今天刚隆重宣布造反,明天葬身山野都有可能。哪个揭竿而起的英雄向处于犹豫抉择中的你送来请柬,你忍不住诱惑跟了他,显得不太明智。侍奉他就是跟定了他,和嫁人的女孩子一样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选择一个有前途的主子,好好发挥积攒了一身的能量显得很重要。陈平择主基本是在这段时间拉开帷幕。当时,魏咎被立为魏王,即陈平的第一个主子。陈平不久辞别父老前往临济投奔魏王,后来又转入项羽手下做谋士。项羽不买陈平的账,他也满心郁闷。直到鸿门宴,他才看到了自己一身才能的希望。

刘邦在鸿门宴上的一系列表现,虽然看起来很被动,但相比项羽的固执、不变通,刘邦的善于用人触动了陈平敏感的神经。才华横溢的陈平陷入了“身在楚营心在汉”的矛盾之中,这一点刘邦心领神会。两个人处于暧昧的政治关系中,彼此心照不宣。正在这时,刘邦被项羽软禁在咸阳。刘邦问计于张良,可张良也身陷敌营,一筹莫展。这时,他们想到了陈平,张良决定试试,暗中去找陈平。

没想到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张良毫不讳言来访的意图,陈平这样答复:“要从项羽身边救出刘邦,首先要调虎离山,必须支开范增,有他在身边,事情就不好办。”陈平请项羽给楚怀王上义帝的尊号,送他到郴州去养老,这样项羽就可以此号召天下了。陈平的话正合项羽的意。

不久,范增上朝见项羽,项羽对范增说:“天无二日,民无二主。”还把陈平的话重复了一遍,说是自己的看法。范增立即附和说:“大王,这事儿还真得解决,宜快不宜迟。而且,这事儿还就得我去。”但范增毕竟也是谋士,不会盲目行事,临行前向项羽提出三“不行”,第一件就是不能让刘邦回到汉中,项羽点头,范增才走。范增后脚刚出,陈平就趁着早朝奏上一本:“现在刚安定下来,必须节约。诸侯们聚集咸阳,每路兵马都不下四万人,军粮的负担极重,若不赶快让诸侯们回国,恐怕老百姓就负担不起了。”

项羽一听,吃了一惊,马上传旨:天下诸侯,路远的给十天期限,路近的给五天期限,在限期内做好回国的准备;唯有刘邦留在咸阳,陪王伴驾。项羽也不是便宜的主,扣住刘邦,在陈平的意料中。他趁各路诸侯返国的机会,让张良使用声东击西的计策。于是,刘邦依张良之意上表,向项羽请假回故乡沛县。

项羽犹疑不决,张良和陈平唱起了双簧。张良先说:“不能叫刘邦回乡取家眷,不然他也许就在沛县称王了。您不如派遣他带着残兵败将回汉中去,再派人去沛县取他的家眷做人质,好教他规规矩矩做人。”

陈平乘机上奏:“陛下都把刘邦封为汉王了,也已经布告天下,臣民共知,却不让他上任,恐怕不足以取信天下吧。人家也许会说,陛下一登位便说谎,那以后发个命令,大家都不听话了。不如听张良的话,把刘邦的眷属当人质,留在咸阳,遣他回汉中去,这样既可以保全信用,又可以约束刘邦,不是两全其美吗?”

项羽想了很久,同意了。陈平出手相救,刘邦回营后立即拔寨起程。声东击西的计策不仅保住了刘邦的性命,更为刘邦日后东山再起赢得了良机。如果不是倾向于刘邦,作为项羽的手下,陈平不会就这么送刘邦一个大礼,对于项羽这可是放虎归山的危险生意。但陈平和刘邦的眉来眼去让他成为刘邦变相逃脱的幕后主谋。在刘邦那里,他是否欣赏陈平还不得而知,但至少陈平在他心中占有一席之地。

同类推荐
  • 历史选择了这10个人

    历史选择了这10个人

    历史人物封藏在字里行间,经过岁月的淘洗,历史是一场戏剧,用人和事件串联起来,生旦净末丑,轮番上场,关键时刻的风云人物总能在剧情的拐点上奏出最强音。他们振臂呼喊,竭诚尽忠,冲锋陷阵,鞠躬尽瘁。
  • 中国历史穿越指南

    中国历史穿越指南

    一次别具风味的历史穿越之旅。一部丰富有趣的历史知识通俗读物。作者仿佛一名“穿越时光旅行社”的“特约导游”,以轻松的笔调、有趣的知识带领读者“穿越”到古代中国的一个个朝代,在那些早已逝去的世界里,走访历史事件的发生现场,遇见心仪的历史名人,体验往昔的风土人情,甚至徜徉于古色古香的大城小街上,过一段虚拟的舌尖上的美食时光。全书以新鲜的形式,把历朝历代各别特色的政治制度、人文风俗、服饰时尚、休闲娱乐等等方面的知识,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
  • 大清王朝2

    大清王朝2

    一个饱尝荣辱兴衰、内忧外患的末代帝国。《大清王朝(套装全4卷)》谱写了大清王朝从一统江山,到辉煌盛世,再到衰败兴国的宏伟史诗,系统地阐述了大清帝国自建立至消亡的历史史实,再现了大清王朝近代三百年的各种风云际会。
  • 国宝拾趣

    国宝拾趣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
  • 非议古人

    非议古人

    柏杨先生说,中国的历史最久,中国的历史书册最多,可是中国人对历史也最懵懂!“非议”古人讲述的不再是遥远的和模糊的古人,而是真实的和接近现代人语言环境中的人生。古人身上不为入重视的一面或者不容忽视的特点,是我们发现和再现古人真实履历的一种尝试,同时也就探索历史与人生的一个入口。
热门推荐
  • 百发百中攻心术

    百发百中攻心术

    所谓攻心,就是利用心理战术来不战而胜。攻心的目的是驾驭人的思想,从思想上使其畏惧,甚至使其诚服,而非利用职权或是武力使其屈服。攻心的关键是根据不同对手的心理对症下药,从而达到你所想要的效果。攻心成功否,效果如何,只看你会下哪种“药”,下“药”的量有多少,“药”性有多大。
  •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管人术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管人术

    全面、系统、分门别类地将现代人生存立世必须具备的智慧告诉您。指导您做适者生存、永立人上的强者。
  • 揭示比尔·盖茨的隐秘财富道

    揭示比尔·盖茨的隐秘财富道

    在“世界首富”耀眼的光环背后,比尔·盖茨身上有许多为人忽视的东西,那就是他致富成名的秘密,他跌倒后重新站起来的经验教训。他经年累月与市场周旋所摸索出来的黄金法则,他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的精神力量。这里旨在把握比尔·盖茨走向成功的奋斗过程,揭开比尔·盖茨敛财聚富的神秘面纱!
  • 穿越,第九个王妃

    穿越,第九个王妃

    新书《裴太太,你已婚!》已经开始连载啦。◇◇本书已上市,出版名《第九王妃》。她叫叶无心,是叶氏武馆馆主的女儿,相亲男想亲近她,被她一脚踢成残废,不料遭天遣一命呜呼。穿越后,她是丞相府温柔、端庄、贤淑的大小姐。呸~~那些都是些什么词,她全不认识。☆☆他叫端木孤辰,是楚国最年轻、睿智、残暴的王,战场上的野狼,手握楚国重兵,是为天下人所忌惮。在他的眼里,女人是麻烦的代名词,更是细作的代名词,死了八个老婆他也不在乎。离上一个王妃猝死刚过一个月,皇帝一道圣旨,要他娶第九个老婆。他冷笑,这皇帝真是迫不及待想置他于死地,他倒要看看他这第九个王妃怎么置他于死地。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左脸比右脸诚实

    左脸比右脸诚实

    我们为什么会相信谎言?因为我们对金钱充满着强烈的渴望。所以看见中大奖的值息会兴奋不已;因为爱情至上,遇见别有用心的人也不知道设防;因为嫉妒心理强烈,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成为别人欺骗的棋子;因为不辨是非,上了居心叵测小人的当。我们怎么捕捉谎官线索? 识破谎言的线索可能出现在说谎者的表情、情绪上;识破谎言的线索可能出现在说谎者的身体,手势、动作等,也可能是他的说话方式出卖了他;识破谎言的线索更有可能出现在事情的来龙去脉中;抑或在你与说谎者的行为互动中就该对对方产生怀疑。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狄青初传

    狄青初传

    《万花楼》(全称《万花楼杨包狄演义》,又名《大宋杨家将文武曲星包公狄青初传》),讲述了英雄传奇人物杨宗保、包拯、狄青等忠臣良将抗击外侮、斥佞除奸、忠君报国的故事。杨、包、狄与奸相庞洪的斗争都写得有声有色,扣人心弦。
  • 懒神降世:爱我请排队

    懒神降世:爱我请排队

    风笑,一个绝色天颜的亡国公主,新婚当夜被夫君一杯合卺酒毒成痴傻,从此被搁置院内,下人都敢随意践踏。风夭夭,一个是风华无限,纤尘不染的远古上神。随性懒散,医术超群。嗜睡,嗜酒,缺心少肺的清庭药神。当她成了她,将引来多少英雄尽折腰?你若无情,我便休。走之前痴傻拂去,一支《九天玄舞》,倾煞世人凡尘眼。姐没别的,全身上下就都是骨气,傲气。从不管你服不服气。从此,江湖上风起一代药神,逍遥惬意。凡间女子穿越重生,据说弱能变强,庶比嫡宠。负心汉通通改吃回头草,悔得肠子都青了。风夭夭是九重天上四万多岁的远古上神,觉得单凭三点也该过得自在。一,以老卖老,可时而不靠谱,时而不着调。二,容颜不老,装嫩也易,不会被人说成不知好歹。三,不瞒别人说,她上头有人。南宫荛:饮过合卺酒,不论轮回几生,你都是我的妻……少正商:可知,轮回几世,我都在等一个会跳《九天玄舞》,心口疼痛的女子。沈慕清:我是魔君两万年前集成的迷幻之姿,是他的心魔,依附他存在,却独立任何爱上你。顾锦枫:我可说过对你是一见钟情?我从不相信一见钟情,对你,却是如此。楚少:你不过一个小丫头,怎会有这么大的魔力?竟能将我的心也一并收了去。天末:我在他的心绪中看到你,他找了你几世,我便看了你几世,一直熟悉进骨子里。我看到你随性的去魔界找他拼酒,看到他与心口插了刀的你喝过合卺酒,看到他陪着你死去,流转人世万年天日……不想,我会爱上你。……来福好文:《母妃乖乖让我疼》他,中兴国摄政王侍妾所出的卑贱之子宗必行。她,摄政王最不得宠的第九妾欢颜。那一年,她冒死救下被兄弟姐妹们推下花池的他。他窝在她怀里笑着流泪:“如有一天我承父位,必娶你为妃。”为了得到她,他机关算尽,无所不用其极……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懒神降世:爱我请排队》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