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100000012

第12章 草根丞相

第3章 陈平——常出奇计,振国之患

第3章第1节 草根丞相

汉高祖刘邦曾问群臣:“吾何以得天下?”群臣回答皆不得要领。刘邦遂说:“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很多人都熟知汉初三杰,萧何、张良和韩信,他们三人光芒四射,使刘邦内有能相,外有大将,这都是他得天下所依赖的人力资源。而在刘邦足以受用的人才库存里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人物,他就是陈平,他和“三杰”都是汉高祖刘邦智囊团中的顶尖人物。现在后人最乐谈的除了他的奇计,就是他的带有“八卦”性质的“私生活”了。其中颇有争议,看法不一,姑且抛开不论,就他的才能来说,不在三杰之下。秦末乱世,英才辈出,有资格被入选司马迁“世家”系列的,只有陈胜、萧何、曹参、张良、陈平、周勃六人。陈平能列其中,可见其功劳是很大的。

如果把他们四人做个比较,陈平和萧何有相似之处,他们担任丞相,脑瓜精明,可担大任,但萧何没有陈平那么多的“心机”;陈平与张良一样信奉黄老之道,但陈平远没有张良的仁道与洒脱;陈平比起韩信,谈不上什么英雄气魄和震撼雄威。但把陈平的综合实力叠加起来,一点也不比他们三人逊色。他出身普通农民家庭,一步步追随刘邦赢得天下,在众多危险关头,屡施妙计,帮刘邦化险为夷,最终位及丞相,久居朝堂而地位依旧。

这点上,“三杰”无法和陈平相提并论。韩信最终走了兔死狗烹的老路;萧何为免刘邦诛杀,自毁名节,锒铛入狱后,再难有作为;张良为避免落个不好的下场选择隐居,修身闲游;只有陈平历尽三朝而荣耀始终。司马迁给陈平的评语是: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陈平是个对汉室有过大功劳的人,而且一生没有遭到过起落,对于汉室来说,陈平是极佳的辅政人选,难怪司马迁还说他一生“岂不善始善终哉!非知谋孰能当此者乎”。

良禽择木而栖

陈平并不是一开始就跟刘邦混,跟刘邦之前,他曾事主二人,分别是魏王、项羽,都没能施展智谋,得到重用,这不是陈平的问题,是主明不明、善不善用人的问题。同一个人在不同人的帐下,作用有天壤之别,在这里说不定是小瘪三,到了那里就被奉为座上宾,在张三家被看成一个可有可无的鸡肋,在李四家就是高层决策者。可以说陈平在投靠刘邦之前是良禽择木的过程。从后来的卓越表现看,陈平的脑袋确实比常人多一根筋,但这根筋在刘邦手下才得到了彻底的发挥。陈平评价自己是个阴谋家,有些自我调侃的意思。他的谋略,刘邦看到了,并最大化提供给他施展的舞台。因此,陈平从转投刘邦初期的受人质疑到进入汉室智囊用了很短的时间,在刘邦手下迅速蹿红。

谈到陈平,有一则故事经常被人提起:小时候,有一年,正逢社祭,人们推举陈平为社庙里的社宰,主持祭社神,为大家分肉。陈平把肉一块块分得十分均匀。为此,地方上的父老乡亲们纷纷赞扬他说:“陈平这孩子分祭肉,分得真好,太称职了!”陈平却感慨地说:“假使我陈平能有机会治理天下,也能像分肉一样恰当、称职。”我们不用马后炮的方式去解读故事本身,来个诗朗诵式的夸赞,说他从小就具有宰相的潜质。客观地分析,事情本身说明了一点,陈平小时候有志向,志向还不小,至于切肉的水平高,顶多说是有当屠夫或厨师的希望,其余的都是联想过多。

陈平出身农民阶层,没有任何政治背景,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草根一个。小时候,家里十分贫困,可他喜欢读书,尤其喜欢黄帝、老子的学说。陈平的哥哥见陈平爱交游,便承担了家中的全部劳动,使陈平有时间出外游学。这样看来,陈平算是个好学青年,但关于其他方面诟病不少。

陈平,年轻的时候“姿态甚美”,帅哥一个,却带有点小混混的气派,而且他的私人问题严重,传说和他嫂子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这样一来,陈平的名声就很坏,到了年纪还娶不到老婆,富人自然不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就是穷人家的,稍稍有些姿色的也不肯,少数几个肯的,多半是歪瓜劣枣。最后,他娶了连“剋”五个丈夫的富家女。

毕竟人都有缺点,谁也不可能生出来就是个完美坯子。但陈平个人能力出众,是个用得上的人物。刘邦看人就这么实用,在项羽眼里的“盗嫂”陈平,在他看来绝对是个难得的谋臣。

在找项羽之前,陈平本来在魏王手下干活,干了一阵子,魏王受谗,陈平投奔了项羽。住了一段时间后,陈平很郁闷,项羽独断专行,勇猛有余、智谋不足,也让他觉得没有前途。再说范增在那儿,他是项羽的“亚父”,根本轮不到他出主意。范增的主意,项羽尚且不听,更别说陈平了。所以他有力没处使,决定去投奔一个会听别人意见的人,好一展他的本事。

后来发生的一切,证明了刘邦没有看错人,没有陈平,刘邦不知道要死多少回。陈平没有投错主,刘邦帐下的陈平像鱼入汪洋,给他展示的空间,他便一发不可收拾。

廉价的智谋

陈平一辈子用计无数,给刘邦和自己化解了不少危险。脑袋瓜一转,似乎计策就能信手拈来,别人想得头晕也没辙的难题摆到他面前,只是小菜一碟。

公元前205年春,因司马卯背楚降汉,项羽迁怒于陈平。陈平不仅遭到了项羽的责备,而且他出的计谋项羽也不再采纳。陈平觉得自己成了受气包,说不定哪天小命不保,尤其是他已看清了项羽是个鲁莽武夫,最终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于是他挂印封金,偷偷地走了。他想起在汉王手下的魏无知是自己的老朋友,不如也去投奔刘邦。

他投刘的时候,有一次渡河不小心上了一艘黑船,就是找你问“要钱或要命”的那种。陈平当然不会像宋江那样束手待毙,但也不极端地进行武力反抗。他先是趁船主不注意把身上的钱财丢入水中,然后主动提出帮船主划船,划了一会儿,借口浑身大汗脱下自己的衣裳,赤条条地坐在船上,当然顺便把自己的破剑放在手边。船主见他衣服时髦,但着实没有任何钱财可抢,何况他还带有武器,这个便宜不好得手而且还带有危险性,还是把他渡过去算了。

大事都能得心应手,小事更难不倒陈平了。类似陈平这种在道德上存在争议,但才高八斗的人物,也只有刘邦能看得上,认真地当一回事用。因为他的标准不是任人唯贤,而是唯才是举。陈平经汉将魏无知推荐,面见刘邦。两人纵论天下大事,十分投机,相见恨晚。刘邦破例任陈平为都尉,留在身边做参乘,并命他监护三军将校。才来的一个道德上有瑕疵的臭小子就得到这么好的待遇,资历老的看不下去了,他们在刘邦面前说陈平品行不端,贪图贿赂,认为这种人不能信任重用。

老将们这么一说,刘邦不得不引起重视,召陈平来质问道:“听说你原来给魏王打工,后来离开魏王投奔楚霸王,现在又来倚靠我,这怎么不让别人怀疑你的信义呢?”刘邦都怀疑了,陈平该如何为自己解围?他的回答很妙:“同样一件有用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作用就不同了。我给魏王当手下,魏王不能用我,我离开他去帮助楚霸王,霸王也不信任我,所以我才来归附大王。我虽然还是我,但上司可不一样了。我久慕大王善于用人,所以才不远千里来投奔大王。我什么也没带,来到这儿,所以什么都没有,才接受了人家的礼物。没有钱,我就生活不了,也就办不了事。如果大王听信谗言,不起用我,那么,我收下的那些礼物还没有动用,我可以全部交出来,马上辞职回家。”寥寥数语,不无道理。小方面,他保住了自己的饭碗,没有被刘邦扫地出门;大方面,他道明了各方的政治优劣,话中有话,间接地拍了刘邦一个既响又客观的马屁。他承认了收受贿赂,剥光自己任刘邦处置。

一席话说得刘邦疑虑顿消,对陈平倍增好感,并重重地赏赐一番,提升他为护军中尉,专门监督诸将。非有智谋者难有陈平出色的临场表现,他又一次成功地解救了自己,从此之后,他完全放开了手脚,在刘邦帐下大干了一场。

送给刘邦的大礼

公元前209年,烽烟四起。英雄人物想踩着时势,登上历史舞台,来一场漂漂亮亮的演出,留名史册。这是理想,最现实的是揭竿而起,为填饱肚子,为满足基本生活需要,打倒皇帝,自己也混个皇帝当。陈胜吴广的起义虽然最后遭到失败,但给后来者提供了蓝本,也为一些志在改变现状的有识之士创造了平台。各地草莽英雄争相在历史的转折点上探出了头,谁生谁死、是非成败难以知晓。今天刚隆重宣布造反,明天葬身山野都有可能。哪个揭竿而起的英雄向处于犹豫抉择中的你送来请柬,你忍不住诱惑跟了他,显得不太明智。侍奉他就是跟定了他,和嫁人的女孩子一样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选择一个有前途的主子,好好发挥积攒了一身的能量显得很重要。陈平择主基本是在这段时间拉开帷幕。当时,魏咎被立为魏王,即陈平的第一个主子。陈平不久辞别父老前往临济投奔魏王,后来又转入项羽手下做谋士。项羽不买陈平的账,他也满心郁闷。直到鸿门宴,他才看到了自己一身才能的希望。

刘邦在鸿门宴上的一系列表现,虽然看起来很被动,但相比项羽的固执、不变通,刘邦的善于用人触动了陈平敏感的神经。才华横溢的陈平陷入了“身在楚营心在汉”的矛盾之中,这一点刘邦心领神会。两个人处于暧昧的政治关系中,彼此心照不宣。正在这时,刘邦被项羽软禁在咸阳。刘邦问计于张良,可张良也身陷敌营,一筹莫展。这时,他们想到了陈平,张良决定试试,暗中去找陈平。

没想到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张良毫不讳言来访的意图,陈平这样答复:“要从项羽身边救出刘邦,首先要调虎离山,必须支开范增,有他在身边,事情就不好办。”陈平请项羽给楚怀王上义帝的尊号,送他到郴州去养老,这样项羽就可以此号召天下了。陈平的话正合项羽的意。

不久,范增上朝见项羽,项羽对范增说:“天无二日,民无二主。”还把陈平的话重复了一遍,说是自己的看法。范增立即附和说:“大王,这事儿还真得解决,宜快不宜迟。而且,这事儿还就得我去。”但范增毕竟也是谋士,不会盲目行事,临行前向项羽提出三“不行”,第一件就是不能让刘邦回到汉中,项羽点头,范增才走。范增后脚刚出,陈平就趁着早朝奏上一本:“现在刚安定下来,必须节约。诸侯们聚集咸阳,每路兵马都不下四万人,军粮的负担极重,若不赶快让诸侯们回国,恐怕老百姓就负担不起了。”

项羽一听,吃了一惊,马上传旨:天下诸侯,路远的给十天期限,路近的给五天期限,在限期内做好回国的准备;唯有刘邦留在咸阳,陪王伴驾。项羽也不是便宜的主,扣住刘邦,在陈平的意料中。他趁各路诸侯返国的机会,让张良使用声东击西的计策。于是,刘邦依张良之意上表,向项羽请假回故乡沛县。

项羽犹疑不决,张良和陈平唱起了双簧。张良先说:“不能叫刘邦回乡取家眷,不然他也许就在沛县称王了。您不如派遣他带着残兵败将回汉中去,再派人去沛县取他的家眷做人质,好教他规规矩矩做人。”

陈平乘机上奏:“陛下都把刘邦封为汉王了,也已经布告天下,臣民共知,却不让他上任,恐怕不足以取信天下吧。人家也许会说,陛下一登位便说谎,那以后发个命令,大家都不听话了。不如听张良的话,把刘邦的眷属当人质,留在咸阳,遣他回汉中去,这样既可以保全信用,又可以约束刘邦,不是两全其美吗?”

项羽想了很久,同意了。陈平出手相救,刘邦回营后立即拔寨起程。声东击西的计策不仅保住了刘邦的性命,更为刘邦日后东山再起赢得了良机。如果不是倾向于刘邦,作为项羽的手下,陈平不会就这么送刘邦一个大礼,对于项羽这可是放虎归山的危险生意。但陈平和刘邦的眉来眼去让他成为刘邦变相逃脱的幕后主谋。在刘邦那里,他是否欣赏陈平还不得而知,但至少陈平在他心中占有一席之地。

同类推荐
  • 初唐第一猛将

    初唐第一猛将

    我愿以手中七尺长枪,荡尽天下……李恪,已经是封无可封,李治改封李恪为逍遥王并且世袭罔替,他麾下的部队为忠勇护国军……
  • 旧制度与大革命

    旧制度与大革命

    《旧制度与大革命》是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的著作,通过对大量史实的分析,揭示了旧制度与法国大革命的内在联系。本书探讨的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原有的封建制度由于腐败和不得人心而崩溃,但社会动荡却并未带来革命党预期的结果,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民众,最后都被相互间的怒火所吞噬,是研究法国大革命时期历史的必读书。
  • 清朝大历史

    清朝大历史

    本书是孟森先生清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同时也是有关清史问题研究的代表性作品和奠基之作。
  • 每天学一点历史常识

    每天学一点历史常识

    本书包括人物春秋、要事回眸、史迹觅踪、典制与文化、历史典故等。
  • 晁氏水浒

    晁氏水浒

    “咱也来个煮酒论英雄,先说神力。这江湖之上,要说神力,第一当属倒拔垂杨柳的花和尚鲁智深,两膀若无千斤之力,怎能动的树木。”“这便是你孤陋寡闻了,岂不闻小霸王力扛东京数千斤闸门,四路反王这才安然逃出东京,怎是凡人可比。”新书《义气水浒》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小子,你是我的

    小子,你是我的

    QQ群:107583527本群有爱,欢迎来驻【敲门砖】璇文任意小说人物名字!“不准你看除了我以为的女生三秒,不准说别的女生漂亮,出门的时候你要时时刻刻拉着我的手,要宠我,爱我,包容我,保护我,一辈子都不准作出伤害我的事……”霸道的小公主拎着某人的衣领,大声的宣誓着……某人无奈,只能狠狠的将她抱在怀里……当豪门小公主撞上草根校草……他们的撞见一定会是火星撞地球般精彩……
  • 通天

    通天

    ,不死不灭炼器宗师器灵,一个堪比圣人。指引他踏上修行大道。寻宝、有器灵明辨真伪;炼器、把自身炼成不死不灭的器灵正在对他的身体进行改造;美女、李玄从来求精不求多;对待敌人从来只有一种手段,一颗神秘通玄的珠子,带他来到修真世界,看李玄如何杀出一条通天大道
  • 我说嗯

    我说嗯

    这是一本四辑合成的短诗集,第一辑题名为《在路上》。包括《我说嗯》《等待》《我想告诉你》《敲门》在内,共计33首短诗。第二辑《局外者》中灯灯共收集了45首短诗。从《春天的敌人》开始,诗集进入了入第三辑组成。这一辑题名是《灌木丛》,别有意味。当一首《桃花劫》的闪现,灯灯似乎找到了必须革新自己以往的写作真谛,她的诗歌感觉又开始了新一程扫描。在整个第四辑《桃花劫》中,灯灯竟然放进了73首短诗,这是灯灯写作求新,求变,求质,求深的结果。与既往写作经验不同,灯灯把自己的写作视域,逐步从高山庙宇,内心墙壁,移向了烟火缭绕的尘世,移向身边的人事,移向历史场景、生活思考和文化反思。并逐渐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诗作。
  • 本色做人出色做事

    本色做人出色做事

    本色做人,还有如下诸多好处:第一,胸无机智,可免去勾心斗角可能导致的不测之祸;第二,不动心计,自然神怡体舒,活得坦然自在,此乃修身之福;第三,把心思花在学业上,一旦学有所长,便可受用终身。总之,以本色做人,无欺无诈,时间长了,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如果一个人能得人心之顺,就可以风波浪里自由自在的行舟了。做人示以本色,做事一定要全力以赴,不可太过低调。本色做人与出色做事并不冲突、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做事出色的人善于创新,因循守旧不能创新的人很难成就大事;出色做事要善于把握机会、创造机遇。
  • 凤阙倾城:盛宠王妃

    凤阙倾城:盛宠王妃

    一入宫门深四海。从此某郎是路人,深宫之中,暗涌无限,她一步步走来身心俱疲。皇室家族,地位显赫,可她的夫君却偏偏是个四处闯祸的傻子!她生性顽劣,固执,能将她束缚在那黄金牢笼里的,只有那个高傲冷峻的四王爷。他在她情窦初开的孤寂岁月里强势闯入她的世界,却又在她决意舍弃一切荣华随他而去时,将她残忍出卖!心动,心痛,心死,世事却已在弹指间斗转星移……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巴士警探

    巴士警探

    青年作家吕铮继《警校风云》、《黑弈》之后又一警界传奇作品。首度追问情感主题,深入探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书写打扒警察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浪漫、温馨、唯美……警察浪漫小说的攀峰之作!
  • 娇媚国医成长记

    娇媚国医成长记

    一个悲情女孩重生后的幸福生活。前一世带给云依的只有伤痛、悲哀。面对重来的生命,云依决定漠视前世带给她伤痛的一切人和事,一定要活得痛快、开心,完成自己的梦想。但是总是事与愿违,她愿意放弃仇恨,但是那些人却不肯放弃她。就让我们来看看云依怎么将那些恶人一一打败,怎样酣畅淋漓的享受重来的人生。花絮一:杂乱的病房中隐隐的传来了低泣声,云依看向了声音的来源,她是不是看错了?在那儿低低哭泣的居然是莫文丽——她的莫姐姐?呵,一定是看错了,莫姐姐是不是又在演戏啊。云依已经没有时间再去研究了,她彻底的消失了。如果有来生云依希望能有爱她的爸爸妈妈和一个温暖的家。花絮二:“妈妈,爸爸是不是之前留了很多血啊?”“怎么了宝宝?”云妈妈紧张的看着云依,以为她听说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云爸爸也盯着云依看,奇怪这丫头怎么会问起这个。“刚刚我碰到了一个老爷爷,他知道我爸爸受伤了就说要补补血,告诉了我一个方法。”“哦?什么方法啊?”云妈妈的好奇心被吊起来了,虽然她是医生,但是她是妇科医生,对于补血什么的方法并不清楚。“那个老爷爷说他是个什么。。。。。。嗯。。。。。。对了,是郎中。他说受伤后失血过多的用他这个方法最好了。”“哦,是中医啊,那一定有用,宝宝快说说。”“好像是姜汁黄鳝饭,不过要等爸爸伤口恢复了在做给他吃,要不然不好。“那宝宝知道做法吗?”“爷爷告诉我了,还让宝宝重复了好几遍呢。黄山150克,姜汁20克,花生油、盐少许,大米100克。黄鳝削皮去骨,嗯。。。。。。对了洗干净后切成丝,用姜汁、花生油拌匀,等米饭蒸焖到水干的时候,将黄鳝放在饭上面,嗯。。。。。。好像蒸熟了就成了。”“恩,宝宝真聪明,等爸爸出院后咱就做给爸爸吃啊。”“嗯,嗯,给爸爸吃,让爸爸吃壮壮,抱宝宝。”“嗯,嗯,爸爸吃壮壮抱宝宝啊。”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