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劳善良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根本。
从小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美德,避免让孩子养成坐享其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好习惯;培养宝宝的善良就是让孩子富有爱心,不仅关心他人,还关心小动物和花草树木。
对勤劳善良的培养,要在日常生活中,言传身教,慢慢培养。
懒虫是怎样炼成的
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份劳动就有一份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幸福便可以创造出来。
——鲁迅
曾有人在500个小学生中做过一项劳动调查,结果显示低年级学生27%不会洗脸,37%不会穿衣服,30%不会扫地,97%不会整理书包;中年级学生57%不会洗碗,60%不会整理房间;高年级学生63%不会烧饭,57%不会钉纽扣。
也许当面对这组数字的时候,父母们才会对比一下自己孩子的日常表现。确实,现在的孩子似乎自理能力越来越差,什么事都做不了,还什么事都不愿做,就像一条小懒虫。这是怎么回事呢?
父母的教育意识出现问题
有一位母亲,对儿子百般宠爱。无论衣食住行,母亲从来没让儿子比别人差。
家务活儿全由母亲一手包办,孩子连手都没插过。母亲的想法是:“只要孩子好好学习,别的什么都不用他干,学习好了,将来能有出息,比什么都要好。”
可以说,在某些方面,孩子没有辜负母亲的希望。比如说学习,从小学起,孩子的成绩就名列前茅,考中学的时候,考了全校第一名,家里奖状一大摞,母亲为此心花怒放,觉得每一天都过得特别愉快,感觉特别骄傲。
可是有一次,母亲突然得了阑尾炎,住进了医院。在母亲住院期间,孩子一次也没去看过她。出院回家,等待她的不是孩子关切的脸,反而是没完没了的埋怨。孩子埋怨母亲这么久不在家,爸爸顾不上他,他连饭都吃不好。还埋怨这么久没人给他洗衣服,他连干净衣服都没的穿。还有这么久没人搞卫生,家里像猪窝。埋怨了一通之后,孩子咣的一声关上了房门,连一句病情都没问。
这位母亲再也不觉得骄傲了,她觉得特别后悔,如果从孩子小时候起,不是除了学习之外什么都不让他做,今天也不会成为一个连自己都不能照顾,连妈妈的病痛都不知道心疼的孩子。
像这位母亲一样忽视对孩子进行品德和劳动教育的父母,在我们今天并不少见。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缺吃少穿在绝大多数的家庭里已经成为了永远的历史。在独生子女的生长环境里,六个成年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吃有最好的,喝有最好的,穿也有最好的,连玩儿的用的都是最好的。孩子所受到的教育恐怕就只有兴趣教育和将来步入学校后的文化教育了。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由于父母缺乏劳动教育意识,导致孩子整个的童年时期的劳动教育基本上是缺失的。孩子不能亲自参与劳动的过程,体会劳动的辛苦和品尝劳动的果实,无法得到意志的磨炼和培养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性格,反而学会了懒惰攀比和花钱。所以才会有大批的孩子长大以后好逸恶劳、不工作、不赚钱,要他去务农他讨厌风吹日晒,要他打工他认为被限制自由,要他去经商他讨厌早出晚归,让他学习他认为太费脑筋,结果一事无成,靠啃老度日。这些失败的孩子无疑都有失败的父母,娇生惯养,不为孩子养成勤劳的习惯,导致孩子缺乏劳动的观点、习惯和独立生活的能力,这个责任是要由父母来负的。
孩子没有参与劳动的机会
小孩子在幼儿时期都会有比较强烈的参与劳动的意识,比如孩子想自己穿衣、吃饭,喜欢帮父母做事,喜欢和父母一起做家务等,这都是很好的劳动培养机会。但由于家长的意识淡漠,总是对孩子的事大包大揽,怕孩子吃苦受累,每当孩子出现这些欲望时,大人就会“爱心泛滥”,阻止孩子的行为。但这个时期正处于孩子对于劳动的敏感时期,没有在这时得到充分的劳动锻炼,没有养成勤劳的好习惯,错过这个时间段,想让孩子再次发自内心地有劳动的欲望,是难上加难的。其实有很多事,孩子不是学不会,也不是不想学会,而是父母没有给孩子学习的机会,而机会错过了,就不太容易再重新找回来。
达·芬奇说:“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勤劳是人立身修德的最基础要求,是形成其他美德的原动力。它能磨炼人的意志,锤炼人的品质,使人更懂得努力追求,并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从来没有经历过劳动的孩子,不懂得来之不易,过于安逸的生活会消磨他们的意志力,极易养成坐享其成、坐吃山空的不良品质。这些道理,希望我们今天的父母们能引以为戒,重视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不要再养小懒虫。
懒惰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但它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的各种因素综合影响而成的。如果孩子已经变成了“小懒虫”,父母一定要下定决心,鼓励孩子一定要和懒惰分手。虽然克服懒惰像克服任何一种坏毛病一样艰难,但决心与努力一定会换来好的成绩。
吸引孩子参与劳动
如果儿童让自己任意地不论去做什么而不去劳动,他们就既学不会文学,也学不会音乐,也学不会体育,也学不会那保证道德达到最高峰的礼仪。
——德谟克利特
尔泰认为:“劳动可以使我们摆脱三大灾祸:寂寞、恶习、贫困。”许多家长都会抱怨现在的孩子什么都不会做,对孩子的未来表现出担忧。但具体到自己的身上,怎样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吸引孩子参与到劳动中来,对于很多家长来说还是一个难题。这一小节,我们来和大家探讨一下吸引孩子参与劳动的话题。
为什么要让孩子参与劳动
孩子有劳动的欲望
孩子天生并不懒,在他学会说话、走路之后,自我意识也开始越来越强烈地表现出来,这时,他对于任何事都有强烈的参与意识。这种表现是非常明显的,比如父母帮他穿衣服的时候,他固执地坚持“我穿、我穿”,妈妈希望有人帮自己递一下东西,他固执地喊“我拿、我拿”,还有他看到大人扫地,就会去抢笤帚,并且说“我扫、我扫”,看到大人在洗碗,他也卷起袖子踮起脚尖把小手往水池里伸,看到爸爸修理板凳,他也拿起小锤子左敲右敲。在他看来,干活儿就像做游戏一样有趣。
孩子有劳动的权利
参与劳动会让孩子体会到劳动过程的乐趣和艰辛,懂得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还可以学会处理问题的技巧,并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而这些都是在为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基础。孩子有责任承担未来的种种重担,他当然也有权利拥有承重的能力,我们成年人在责怪一些孩子不能担负起明天的同时,也要考虑一下我们是否在他们儿时剥夺了让他们掌握生存和承重本领的权利。
劳动是孩子的义务
我们很多父母都认为成年人有承担各种劳动的义务,比如家务劳动。但却常常认为孩子太小,这些事不是他们该做的,即使孩子偶有参与,也被认为是在帮助父母做事。实际上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孩子参与劳动,不是在“帮爸爸妈妈干活儿”,因为作为一个家庭成员,他只要具备了一定的劳动能力,就有责任自觉地承担能力范围之内的劳动,这是一种家庭义务。不让孩子参与劳动,就是阻止孩子为家庭尽应尽的义务。
怎样吸引孩子参与劳动
孩子本身有参与劳动的欲望,所以在吸引孩子参与劳动的问题上,父母首先要注意不能打扰孩子的劳动积极性,而是应该利用孩子的这种欲望,想办法给他参与劳动的机会,让孩子的这种兴趣变成习惯。
给孩子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
大人干活儿的时候,孩子总在周围忙来忙去,恨不能亲自动手来做这件事,参与意识极强。这时,父母不要总想把孩子从身边赶走,而是要给他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让他体会到参与的快乐。比如爸爸站在椅子上换灯泡,可以要求孩子帮助自己扶椅子,让他把换下的旧灯泡放到桌子上,或者把新灯泡递给爸爸。
具体到不同的年龄。三岁左右的孩子,可以参与一些临时性的劳动,比如整理玩具,给大人递拖鞋,帮忙拿小工具等。四岁左右的孩子,应该开始参与一些固定的劳动,比如每次打扫房间时,都由他擦桌椅,每次吃饭前后,餐具收他来收放。
五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安排一些独立完成的家务了,比如洗碗筷、手帕等。
需要注意的是,让孩子参与的劳动一定是他力所能及的,至少也应该是通过一些努力能够做成功的事情,千万不要让孩子做他根本做不到,或者做不好的事。这样会让孩子失去自信心,也失去对劳动的兴趣。
利用孩子的“英雄意识”培养他的劳动兴趣
小孩子的“英雄意识”表现在对“被需要”的重视上。当爸爸妈妈表现出特别需要他的帮助的时候,他的行动意识往往特别强、特别积极。这是培养孩子劳动兴趣的好机会,爸爸妈妈一定不要错过。
但是,在用这种办法让孩子参与劳动的时候,“演技”一定要好,千万别让孩子产生反感。比如带孩子去买菜,你可以让孩子分担一个小袋子,这时你要表现出很累的样子对他说:“东西这么多,妈妈真的是拿不动了,你帮妈妈拿一个好不好?”孩子把袋子接过去,你要感谢他,路上还要时常地表扬几句,比如假意自言自语地说:“哎哟,我可真幸福,孩子还这么小,就能帮妈妈干活儿了,要是没有孩子帮我,我自己拎那么沉的东西,可要把我累坏了。”这样,孩子的英雄意识就更强了,他甚至可能转过头来再从你的手上抢其他的袋子拿,而且每次和你一起买菜的时候,他都会这么做。
演技不好的父母可就不一样了。有的父母一边唠叨着:“你都这么大了,什么也不知道干,大人拎这么多东西,你好像没事的人一样。”一边把袋子塞到孩子的手里,一路上还不停地唠叨:“你靠边走行不行……都跟你说了让你不要跑跑跳跳……一会儿要是把东西掉在地上,你看我打不打你……”这样的表现能培养出一个勤快的孩子才怪呢。
爸爸妈妈要注意言传身教
榜样的力量同样体现在这一方面。首先是态度上的榜样。爸爸妈妈对劳动的态度要端正,不要有任何厌恶劳动的言行,相反的要常常在家里说劳动的好处,比如收拾过屋子之后,对干净的屋子发表一番感慨,看到电视镜头里脏乱的环境,要表示厌恶等等。
其次是行动上的榜样。在有的家庭里,脏衣服换下来之后不及时洗,总是一直攒着,直到所有的干净衣服都被穿成了脏衣服,实在没有可换的了,才无可奈何地大洗一场。平时每一餐吃完,碗筷也没不会及时洗,而是放进水池,下一餐用干净的碗筷,直到所有的碗筷都用光了,再也没有干净碗筷可用,才无可奈何地刷洗。
这都是不好的习惯,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也会学到这种懒惰的习惯。
此外,气氛也很重要。有的家庭里,所有的家务活儿都由一方来做,比如爸爸什么都不做,所有的家务都由妈妈来做。爸爸即使有时间,也不会帮妈妈的忙,而是要么坐在一边看书、看电视,要么上网,甚至可能做“监工”,这对孩子的影响都是极坏的。在进行家务劳动时,家庭的每个成员都应该参与其中,每个人负责的项目要有明确的分工,互相之间要做好配合。如果父母一方,或者其他家庭成员处于劳累、生病的状态中,其他人要有意地对孩子表示要一起把这位家庭成员的活儿分担下来,这也有助于让孩子养成体谅别人、关心别人的习惯。
不要把家务劳动和物质奖励挂钩
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把参与劳动和物质奖励挂钩。有的家庭会把每项家务劳动明码标价,用金钱吸引孩子参与劳动,这种方法受到很多人的推崇,认为可以培养孩子的生存意识,让孩子知道赚钱的不易,同时也能让他体会到“花自己赚的钱”的快乐,还能主动学会理财。但我们却不太支持这种做法,因为这种方法不利于孩子的劳动自觉性和主动性的养成,对于劳动目的的判断也容易极端。
把劳动作为惩罚孩子的手段也是不对的。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千万不能以做家务劳动的方式对他进行惩罚,这会导致孩子对劳动失去兴趣,产生逆反心理和消极情绪。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要让孩子懂得自己照料自己。他不用帮助就知道怎样穿鞋子,怎样穿衣服,怎样脱衣服。在他的欢乐中,映照出人类的尊严。
——蒙台梭利
培养一个勤劳的孩子,首先要教会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连自己的事都不能做好,又怎么有能力去做其他的事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指首先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的原则
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原则很简单,就是成年人要控制住自己的手和嘴,不要阻止孩子的行动。
成年人对孩子的“爱”已经成了影响孩子劳动意识的罪魁祸首,使相当多的孩子的自理能力不能合理发展。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成年人对孩子的爱总有些过分,孩子在什么年龄想做什么事,根本得不到有力的支持。大人总会说“你还小,还做不了”,这种心态对于孩子的自理能力来说是具有毁灭性的。只有孩子的父母家人真正意识到这一点,孩子才有可能养成勤劳的习惯。
在这个过程中,还发生了一种怪现象,那就是孩子明明已经有很强的自理能力,却在不同的人面前有不同的表现。比如在爸爸妈妈面前,孩子吃饭、穿衣、做家务,每件事都做得很好,可是一去爷爷奶奶家,只要爸爸妈妈转身一走,就什么都不做了。
我们在前面的小节里曾经提到过这样一件事。假期的时候,爷爷奶奶想孙子,把孙子接走了。几天后妈妈去看儿子,奶奶家的门没插,妈妈轻轻地推门进去,正看到卧室的门打开着,他的儿子仰面朝天地躺在床上,奶奶正在给他穿裤子,刚刚穿上一条腿,正在穿另外一条。妈妈还没来得及说话,一旁的爷爷看到了她,赶忙对孙子说:“你妈妈来了。”只见那孩子鱼跃而起,麻利地把裤子穿好,又拿起上衣迅速地穿到了身上。妈妈很生气,孩子本来自理能力很强,自己的事几乎全部能自己做,可是一到爷爷奶奶面前,就变成了什么也不会做的小婴儿,吃饭要喂、衣服也要爷爷奶奶穿。妈妈曾经不止一次因此批评孩子,但爷爷奶奶很生气,背着爷爷奶奶批评孩子呢,又不起什么作用。妈妈想来想去没有什么好办法,又不能不让孩子去爷爷奶奶家呀,真是一筹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