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9900000015

第15章 瑶沟村的一轮日头(4)

待那骑车的姑娘到我近前一看,我就从地上弹了起来。

是雯淑!

她把车子骑到我面前才下来。

我说:“你不是说你不会骑车嘛?”

她说:“你发烧你还蹲在大门口?”

“轻了……”我说,“会骑车你骗我干啥呀?”

“想让你带我……”她答,“后天考数学,我把复习范围给你拿来了。”

从她手里接过抄的复习范围题,我很冷地看她一眼:“你是可怜我们家买不起自行车……”

她睁着惊恐的眼:“连科哥……”

“以后,你自己骑车上学,我步行……全校人都知道你不会骑车子,可你是可怜我……”

“我骑车回来路上没人见。快考试了,你别这样连科哥……算我对不起你,你以后还带我……你看镇上有哪个同学步行去高中?你要步行我也步行……”

说着,她竟想哭。

我心里一热,也想哭,觉得自己不该哭,就真的没有哭。

从那一天开始,直到放了寒假又开学,她果真没自己骑过一次自行车。全校学生、全镇的大部百姓都以为她压根儿不会骑车子。

期终考试完,就放了寒假。在那寒假里,我才真正明白,我的家境是不允许我把高中继续读下去的。仅仅因我读了那没用的高中,就使家里凭空又增添了几分贫寒,几分辛酸。

过年了。

因给大姐治病,家里的小麦全都粜了出去。到了年前,娘把缸、罐扫了一遍,没有一把面,也没有一粒小麦。在春日暖暖的院落里,我们一家人都静静坐着,为到底去不去舅家借十斤小麦而犹豫不决。

娘说:“去吧,我再去丢一次脸,不能让娃儿们过年吃不上个白面扁食。”

爹不吭。他又开始吸烟了。烟布袋和烟锅里装满了芝麻叶子,只要他用力一吸,烟锅里就会升起一股火焰,所以他吸得总是很慢、很轻。

几个月的光景,二姐已经变成了一个很有主见的人。她坐在爹的对面说:“娘,不去借。一来舅家也不宽绰,二来开春也没啥还……过年我们用红薯面包饺子。穷日子穷过,不能让别人瞧不起咱。”

二姐话音刚落,大姐忽然在上房门口,就“哇”的一声哭起来。她拿自己的双手,一耳光一耳光打着自己的脸,大声在咒着自己:“我咋的不死呀!我咋的不死呀!我牵累了一家人,我咋的不早些死了呀……让我快些死了吧……”

这时候,我一下扑上去,抓住大姐的双手,跪在她面前:“姐,大姐……不是因为你、不是因为你,我们谁也不怪你……真的不怪你……”

大姐不理我,她一下接一下地拿头往身后的墙上撞。二姐过去抱着大姐的头,哭着哀求道:“大姐,你别这样……别这样。你的病不是轻了嘛……过年了,你越这样家里就越没心思过年啦。姐呀,你别这样……别这样大姐……”

听了二姐的话,大姐愣一下,就猛地从我手里把她的右手抽回去,放在自己嘴上狠狠咬一口。

我们一家都怔了。

血从大姐的手背上往地下扑嗒嗒地滴。大姐望着手背上的伤口,才慢慢静下来,木呆呆地望着远处。

爹很悠长地叹了一口气。

娘坐在原处压着嗓子哭。

这一天是腊月二十九。

大年三十那一天,我们一家人都没走出大门,也没烧饭,直到村里各户放响了熬年的夜鞭,二姐才去蒸了一锅红薯,捣了半碗蒜汁。吃完,就都准备早早上床了。睡的时候,爹把我和二姐叫到他床前,让我们坐下,静静地看了我们姐弟好一阵,突然问:“爹没本事,过年不能让你们吃上扁食,你们不恨爹吧?”

我和二姐,都咬着嘴唇,向爹摇摇头。

爹说:“不恨就去睡吧……天冷。”

又默默坐一会儿,二姐就拉着我离开了爹。

在上房里,爹、娘住南间屋,大姐、二姐住北间屋。我住的厢房,一间是灶伙,一间我睡,连同放家什。屋里很乱,七七八八的东西,横的竖的搁放着。期终考试后,雯淑没来做过功课,我就连那张旧抽屉桌也不曾收拾了。点上油灯,披着棉袄,钻在被窝里,我望着屋里的一切,心里乱极了。墙角的蜘蛛网在年三十的夜风里一掀一掀;饿疯了的老鼠,叽叽叫着,在我的屋里跑来跑去寻着吃食,有时就沿着床腿,爬到被上盯着我。我看着脚头那瘦弱的老鼠,心想它为什么不走呢?为什么不搬窝儿换家?难道我家也有它留恋的地方吗?

院里有了脚步声。

二姐在敲我的门。

“小弟……”

我应了声,老鼠跑走了。

“我想好歹总是过年,”二姐进来说,“我们该去陪爹娘熬熬年,不然他们会觉得孤单的,会觉得我们姐弟不懂事……大姐已经去了。”

我起了床。推开屋门时,发现眨眼间院里落了一层白雪,且还在飘絮一样下着。稀了的鞭炮声,不时地从镇子的方向噼噼啪啪地传过来。门口的两棵老榆树,在风中抽着响亮的鞭子。我们瑶沟村,就像枯井一样陷落在耙耧山下,黑沉沉的,没有一丝声息。各家房上都没有积雪。我望了一眼小小的家屋,望了一眼茫茫的天,身上打了个寒战,去上房了。

大姐在爹娘的床前,生了一盆剥去粒儿的玉蜀黍穗儿火。我们姐弟三个围着火盆,陪伴着爹娘。爹娘都在被窝里躺着,面向我们。火光映在他们脸上,把他们的脸映得十分光亮。我们都看见,爹娘脸上的皱纹里,流动着对儿女孝心心满意足的神情。那一夜,我们一家人,说了很多的话,爹娘一般都静静听着,很少插言。说到鸡叫时,有了瞌睡,大姐的腰不能久坐,就去睡了;我在小靠椅上打盹儿,二姐就让我去挖来两碗红薯面,端来白菜馅儿,开始包红薯面扁食。

红薯面是不能包扁食的,可二姐却用温开水,把红薯面和得如白面一样柔韧。我搬来一张小桌。二姐把和好的红薯面团放在火盆边,这就开始了。她擀叶儿,我包。她擀的叶儿就像杨树叶子一样大小,圆圆的,每片叶上都散着热气。爹娘看着我们,一言不发,也不睡。我包的扁食,是双手对撮成形的,每包一个,都放在高粱秆儿大盘上,整整齐齐,像一队队搬家的老鼠。包一会儿,实在困了,就到院里挖一把白雪在脸上搓搓。当我第三次去院里挖雪时,爹娘也都睡着了。二姐说,瞌睡你也睡吧!我说不瞌睡。二姐就说,听我讲个故事吧,听了你才会不瞌睡。

我说讲吧姐。

二姐说,在很早很早的时候,有一个公主,长得非常非常漂亮。这位公主到了十八岁,该招驸马了,就向全国贴了告示。告示上写道:谁如果把父亲、母亲的两颗心挖出来献给她,她就嫁给谁。就这样,普天下想娶公主的小伙子,谁也狠不下心去挖亲生父母的心……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忽一日,有个卖柴汉,到镇上卖柴时,看了告示。就回去和老伴商量说:我们的心让儿子挖去吧!老伴说:只要儿子能娶到媳妇,那就挖去吧!儿子回来时,父母说:儿子,你把爹娘的心挖去献给公主吧!儿子就跪下来,说儿子不敢呀!这时,父母就每人拿了一把快刀,忍着泪,忍着疼,挖出了两颗心。儿子接过那两颗热气腾腾的心,说爹呀娘呀,儿子赶快把这两颗热心献给公主,等儿子做了驸马,回来好好葬埋二老。父母就摆摆手说:快去吧儿子,别管爹娘,心凉了也许公主就不要啦。儿子向父母点了头,就告别父母,左手托着父亲的心,右手托着母亲的心,飞快地朝皇宫跑过去。他跑啊跑啊,累得直喘。在夜里翻越一架大山时,一不小心,摔倒在地上,两颗心滚出很远,如何也找不到了。正急时,右手里那颗娘的心在一蓬草里说:儿子,娘在这里,你慢点跑,摔伤没有?于是,他找到了娘的心。接着,在一蓬干树叶下,左手托的那颗爹的心说:儿子,爹在这里,你慢点跑……到前面向左拐,有一条近路,直通皇宫。于是,他又找到了爹的心,捧着,按爹指的道路,在天亮日出时,终于到了皇宫。向公主献心时,爹娘的两颗心都还散发着热气……公主接了小伙子献的两颗心,高兴极了,就嫁给了这小伙……小伙成了驸马,过上了荣华富贵的日子,从此就忘了爹和娘。爹和娘在家等着儿子回去给自己安葬后事,可等呀等呀,再也没有等到儿子,爹娘的尸体就长长叹了一口气,被野狗和老鸹吃掉了……

姐姐讲这个故事时,不看我,自顾自地讲着,手下的叶片儿擀得很快。她擀一个,就往小桌角上扔一个,故事讲完了,那叶片儿就堆成了一个小铁塔。

可我,却一个扁食也没包。我忽然觉得,比我大一岁的二姐,其实比我大了许多许多。看着我那黑了瘦了、再也没有学生样的二姐,我默默咬了好一会儿下嘴唇。

末了,我问:“二姐,我会成那没良心的儿子吗?”

放下擀杖,二姐坐下和我一道包着扁食,看了我一眼,很淡地说:“我和大姐早晚都要出嫁的。爹娘老了,是要靠你养活的。”

我说:“二姐,我会好好照顾爹娘的。”

二姐说:“就怕你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爹娘。”

这时候,床响了。原来爹和娘都没真的睡着,他们正睁眼看着我们姐弟俩。接下,谁家放响了第一挂新年鞭,炸开了年三十的静夜。跟着,同村的,镇上的,耙耧山那边的,村村户户,都响起了鞭炮声。我感到胸里被震得哐当哐当响,就像几辆老破的牛车,在凸凹不平的石子路上叮当着一块走动。姐依然在包着最后几片叶儿。我呆呆地盯着窗上被震得哆嗦的窗户纸。面前的高粱秆子盘儿上,小桌上,摆满了土灰色的红薯面扁食。稍远一些看,不再像老鼠,而像大小一样的土坷垃或者颜色一样的鹅卵石。姐包完最后几个扁食,说小弟去吧,去把外间抽屉里的一挂鞭放掉,也除除穷气。我说等人家都不放了再去放,也引来一个村人邻居的注意。姐说叫你去你就去,要人家注意干啥儿。我去,拉开抽屉一看,就明白了姐的意思。那鞭是100响,躺在抽屉里十分可怜,二指宽,半尺长、半指厚的一挂。我们都说那是老鼠尾巴鞭。照风俗说,家里再穷,就是卖房卖地,也要买挂大响鞭,在初一早日燃放燃放,除除邪气,炸炸穷气。可我没想到,我们家连白面扁食都吃不上了,还能去买挂大响鞭。其实,爹可以把猪圈棚的椽子再扭下一根,卖上块儿八角的,就可以买挂五百响的鞭……

去拿那鞭时,我的手抖了。可我拿得很快,放得也很快。我生怕左邻右舍听到我家的鞭炮声。幸亏,两边邻居在我放鞭时,他们的大鞭都响了好一阵,在我放完时,又响了好一阵,没谁注意到我家的鞭炮声……

依照惯例,放完鞭炮,就是煮扁食,晚辈娃儿到老人的床前磕头拜年。拜年是要给钱的,五毛、一块不等。没钱了两毛也行,但绝然不能不给。正因为这样,爹娘就不让我们打开大门,生怕有人拜年进来。

村街上老早就有了娃儿捡臭炮、拜大年的脚步声。那年我十五周岁,我忽然觉得比那些娃儿大了许多许多,或许比起来,我已经是一个大人了,再也没资格和他们一道去捡臭炮、拜大年了。可去年初一,我初中二年级,一大早还和他们一块儿去干那些事情的。我真可怜我自己,和别人一样过了一年,长了一岁,我却就成了一个大人,而人家却还是孩娃……

东天透了微亮的时候,二姐把扁食煮熟了,在灶房唤我去端。第一碗是供奉给爷爷奶奶的。爷爷奶奶的神灵牌位在正间屋的条桌上。我把那大半碗红薯面扁食放在爷爷、奶奶的牌位前,跪下给爷爷、奶奶磕了三个头,心里默默说:

“爷,奶,扁食不是白面,你们将就着吃几个吧……等你们的孙子长大了,以后每年都让你们吃白面、肉馅的扁食……”

回头,该给爹、娘、大姐端扁食了。他们都还睡在床上。往年,端扁食前,我和姐都要先在爹、娘面前磕头拜年,说:“爹、娘,新年好,身体健康!”爹娘就很高兴地笑着,从枕头下摸几张崭新的两毛或一毛的新票儿,给姐们一张,给我两张。姐因为是姐,她们总是不要。看姐不要,我也就连说“不要不要”。虽然说不要不要,我却总是伸手接了。今年,去给爹娘端扁食前,我问了姐:

“给爹娘拜年吗?”

姐说:“不拜啦。”

我说:“不拜……好吗?”

姐说:“好。”

我知道,姐怕爹娘从枕头下摸不出那几毛钱会伤心。这样,我们破例没给爹娘拜年,就把红薯面扁食端上了。

爹、娘很高兴我们没拜年。

第一次吃红薯面扁食,十分新鲜。面皮儿甜津津的,白菜馅儿却又咸又香,这就把扁食显衬得十分清爽可口。我们一家人,各人都是吃了两碗。快吃完的时候,朦胧的亮光,从窗里浸了进来。昨夜落的一阵白雪,仅仅是给地上铺层白色的单子,所以亮光浸入屋里时,好像天已大白。其实,还是很有几分朦胧。就这个时候,有人敲了大门,一下一下,极有礼节,好像怕惊动啥儿。

我问道:“开不开?”

爹说:“敲一阵人就走了。”

然那敲门的节奏没变,声音却越来越大。最后,我就推下扁食碗,去开了大门。

敲门的是雯淑。

我把门打开,就见她穿一件灰色的的卡小大衣,棕红色的麻毛领子竖起来,围着她那冻得通红的圆脸。那时候,过富裕日子的人才能穿件蓝布斜纹的小大衣。不消说,的卡大衣也只有雯淑才能穿到身上。门开了,她问我咋不开门,我说都在上房吃扁食,没听见。她就把大衣领子翻下来,径直走进上房,走向我爹、娘的床前。

一看是雯淑,一家人都呆住了。

雯淑笑吟吟地站着,面对我爹、娘,正要开口说话时,看见了我娘搁在床边的碗,那碗里漂着几个红薯面扁食。她又朝爹的碗里瞟一眼,立马,脸上的笑意没有了,怔着,呆一会儿,转过半边身子,对着我爹说:“大伯,我给你拜个年……祝你新年好!”

说完,雯淑向爹鞠了三个躬。

爹满脸通红,说着“好、好……”放下扁食碗,两只大手就伸开,捏着;捏着,伸开,不知该让那大手做着什么事。

跟着,雯淑转过身,朝围着被子坐在另一头床上的娘又鞠了三个躬,说:“大娘也新年好……”

娘张了张嘴,啥话也没能说出来,把手伸到枕头下摸摸,又空手抽出来,望着爹。爹向娘摇了一下头。这当儿,二姐看看爹娘,尴尬一阵,就从后边走出来,从口袋取出一张又脏又烂的两毛钱,上前拉起雯淑的手。

“雯淑妹……你不嫌少吧?”

雯淑推着二姐的手:“姐,我不要。真的不要,我不是来挣钱的……”

姐说:“接着,好歹是我们家的一点意思。”

娘和爹都在床上说着让雯淑接钱的话。扯拉得久了,雯淑硬是不接,我就在一边冷丁儿道:“不要就算啦,有啥让!”

家里人都莫名地看着我。

雯淑瞟我一眼,从姐的手里接去了那两毛钱。这样,雯淑就坐了下来。二姐又生了一盆火烤着。雯淑和我们一家人说了很多不疼不痒的话,到天大亮时,说要走了,还要到公社去拜年。说她爸是让她去公社的几个值班干部家里拜年的,她一出门,就跑二里多路来了我们家。

雯淑走时,我没去送她。二姐让去,我没去。不知为啥,我好难受。我不想见她。

寒假将尽,我们家就面临着一个新困难——开学,我就要交六块钱学费。

我不知道该如何张口向爹讨这六块钱。过完初一,就寻找着向爹要钱的机会,一直到过了正月十五,再有两天就开学报到,还是没给爹说。到了十六,实在憋不下去了,我就跟在爹的屁股后转悠。那天日头很好,前晌时,尤其温暖。天空上挂着透亮的薄云。正月是农闲时节。村里的女人们,都聚在村头,纳着鞋底,抱怨着娃子们脚上有嘴,穿鞋像吃鞋;男人们则纯粹一点活儿也不干,到村南的一个阳坡窝里,往地上一滚,晒舒适暖儿。

同类推荐
  • 爱或不爱是一种状态

    爱或不爱是一种状态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有一棵什么苗在心地疯长

    有一棵什么苗在心地疯长

    八月天,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小说《遥远的麦子》《黑神的别样人生》《低腰裤》《父亲的王国》等。现任某报社记者。
  •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吴、蜀、魏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等脍炙人口的人物形象。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克丽丝汀的一生(下)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克丽丝汀的一生(下)

    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流光溢彩,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
  • 女生文科宿舍

    女生文科宿舍

    林城大学后山在夜幕下如同一个身形诡异的怪兽,它仰着头,仿佛在怒吼,又仿佛是在无声地恐惧着什么。一团乌云飘过来,月亮慌不择路地躲了进去。深沉的夜幕仿佛被染了色,顿时一片漆黑。一个人影从前面的小树林里走了出来,可以看得出来,那是一个女孩,穿着一件粉色的连衣裙,在漆黑的夜幕下显得格外清晰。女孩走得很快,脸上似乎带着泪,她边走边擦,一副伤心欲绝的样子。
热门推荐
  • 宠妻之大婚难停

    宠妻之大婚难停

    七年后再踏进这个城市,她如何想的到会再与他重逢?那么巧合的利用,人群中他们一眼就认出彼此却还要淡定从容的共舞一支,之后……中午十一点半,一身稍微正式紫色连衣裙的靓丽女子挽着一位身着黑色西装的高个子男人从容的走出机场。女子的俏颜被那副白色边框的大墨镜遮住了大半,粉润的唇却依然那么夺目迷人。看着多年没再踏足的城市,她却只是嫣然一笑,然后一切云淡风轻。……
  • 将门铁血毒妃

    将门铁血毒妃

    推荐最新新文《妖妃难驯:爷,夫人又撩汉了》夫君和亲妹乱伦,把她剖腹杀子,姨娘庶妹把她挖眼断腕,丢入太妃墓殉葬。一朝重生,化身修罗。欺主恶奴,乱棍打死!恶毒渣男渣女,剥皮抽筋!伪善姨娘庶妹,制成人彘!外界传闻,一笑艳绝天下的秦家嫡女秦时月,心如蛇蝎,杀人如麻,却喜佛,杀生佛心,世人称之妖女。鬼王九皇叔,弑天杀神,冷酷无情,挥动鬼军屠城三十万,无人知深浅某日,帝都传来秦时月和秦王殿下成亲消息,天下大惊,妖女和鬼王结合,必定祸害天下。果不其然,她善妒,她独宠,她恶毒,冠上祸国殃民的名声。她陪他君临天下,他把她宠成,无恶不作,无法无天的恶女。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每天一堂业绩课

    每天一堂业绩课

    如果你还在为每日的业绩发愁;为不得好客户而苦闷;为同行的竞争而憔悴,那么这说明你还不够强大,你需要对你的职业补课。每天一堂业绩课,每天一条销售秘籍,恶补你的职业素养,让下单更轻松。
  • 父母的觉醒

    父母的觉醒

    《父母的觉醒》是一本从心理与情感层面讲述教养之道的书。“觉醒”意味着对我们经历的一切事情保持清醒,按照现实的本来面目去接受和应对它,而不去妄图控制或改变它。也就是说,我们在教养孩子的时候,要依从他们的本性,接纳他们的本真。父母的觉醒与改变是教育的真正开始。父母只有安顿好自己的身心,才能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健全的人。
  • 穿越之寻到红楼去爱你

    穿越之寻到红楼去爱你

    他叫水溶,一个让人无比郁闷的名字,只因为老爹是超级红楼迷。抗议多次无效,只能认命,却不曾想这个名字却是开启他命运的钥匙。什么?那个从天而降的女子居然就是袅娜的林家黛玉!与他相伴一生的佳侣?等等!书中的林黛玉不是与贾宝玉情投意合吗?怎么会.~"砰!”一声枪响,黛玉如同风中花瓣一般飘落在他怀中。“不!”水溶绝望地嘶喊着,痛苦不可言状!老天既然要自己爱上黛玉,为何要还要这般残忍的将她带走!“我要回去了.记得.我.”黛玉眼睛合上的一瞬,水溶的心崩溃了.~这就是红楼的世界吗?那个该死的北静王爷居然是皇上的情敌!还好自己聪明,轻易摆脱!玉儿!为何你从没告诉我本该锦衣玉食的你竟然如此凄凉;为何你从没告诉我天杀的贾家不止谋了钱财,还要谋人!玉儿!从今以后,定不再让你受得丝毫委屈,为了你,我寻到红楼!--------------------------------------------------------------------------------------------------推荐宛颐新文《红楼之碧水盈玉》无穿越,无玄幻,单纯的一篇红楼同人,白水般淡淡的感觉。水玉一直是主角,这次也不例外。一张地图,牵出了野心,三分天下,鹿死谁手?慈爱的祖母为何渐行渐远,亲情的温暖如何竟昙花一现,骨肉血亲抵不过万丈权柄谋算,最初的呵护已淡淡消散。只,那一双眼眸为何还会在梦中出现?沉静的心波澜不宁,却是心头萦绕已久不曾?原以为自此陌路,不料却再次相见…宫廷深深深几许,调包计,调进的是谁?成全了谁?兜兜转转,真真假假,水玉缘自有天定…-------------------------------------------------------------------------------------------------宛颐的第一部红楼作品《穿越之溶心傲玉》欢迎大家去踩踩~~~~~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给自己点个赞

    给自己点个赞

    本书是一部超人气励志暖心文集,由豆瓣、人人、微博上最受关注的一批作者联合打造,数十万粉丝共同关注,超百万次点击量,共同探讨如何这复杂的世界里面对平凡的自己,只有相信自己是最好的,才能够迎来更好的未来,屡次成为热门话题,被众多网友疯狂转发参与。这个世界上,只有自己,才能挺自己一辈子。网络人气作者治愈暖心文集,数十万粉丝共同关注,超百万次点击量,要相信,你是最好的自己。
  • 佣兵的战争

    佣兵的战争

    高扬是一个军迷,一个很普通的军迷,爱刀,爱枪,爱冒险。一次意外,高扬跑去了非洲,结果不幸遇到了空难,侥幸活命,却从此只能在枪口下混饭吃了,因为他成了一个雇佣兵。一个军迷,能在国际佣兵界达到什么样的高度?请拭目以待吧。
  • 尴尬大全

    尴尬大全

    农民企业家刘老麻告诉我个消息,说离县城二里来地的沙沟正在拍卖荒山荒坡,一亩荒山才500块钱,可以使用50年;咱们干脆合伙买它个百儿八十亩的,治理上一番,不用三五年就把全部投资给挣回来了;你们也当作休闲,种种树,养养花,钓钓鱼,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具有行云流水的节奏。还有个什么离子来着? 我说,该书倾情演绎了小县城知识分子的生存境遇,汇集了他们日常生活中俯首即拾的种种尴尬、窘迫、不堪与无奈,幽默诙谐之余,更有着淳厚的沂蒙乡土风情享受。评论界称其成功首先是语言上的特色,负氧离子。,更兼一派乐天知命的明亮和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