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9700000023

第23章 研发策略:“田忌赛马”(5)

1994年之后,由于吕谭平的失误,香港联想连续两年亏损。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联想选择京港整合,将北京联想的资产注入香港联想,成立联想集团。整合本身并不复杂,问题的关键在于需要吕谭平和另外一位合伙人吴礼益出局。

吕谭平和柳传志私交极好,两人既有创业之情,也算得上患难之交。

吕谭平虽然是个名副其实的商人,但极重义气。联想创业早期,做的是IBM PC代理业务。那时候,香港的中间商通常要拿15%的代理费,但柳传志从吕谭平手里拿了500台电脑的代理权,只给了5%的代理费,吕谭平丝毫没有计较。后来,柳传志又和吕谭平做过一单50台兼容机的生意,因为联想方面换货,吕谭平亏了几十万港元,但吕谭平在联想提出要求后,没有丝毫犹豫。正是因为吕谭平这种性格,柳传志才会在成立合资公司时选择他。

香港联想刚创立的时候,艰苦的程度并不比北京联想创业的时候低,但吕谭平从来没有任何怨言。作为香港联想的一把手,吕谭平全身心投入到香港联想的经营中,并曾在北京联想身处困境时出过大力。

柳传志也是一位重感情的人,像吕谭平这样的人,没有人不愿意将其当做朋友。但做企业不是交朋友,当朋友情谊和企业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理性的经营者肯定会以公司利益为重。

当时,如何安排吕谭平,也让柳传志极为挠头。但在意识到吕谭平的确已经不适应联想的工作后,柳传志坦诚地向吕谭平表示希望他离开,并未为了吕谭平的面子或者维护双方的情谊而妥协。

“这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多年以后回顾,柳传志依然对此难以释怀。

吕谭平其实不想离开联想,但他相信柳传志的为人,事后也曾表示,他相信柳传志的真诚,相信柳传志是为了公司,而不是为了个人利益。

应该说这是两个理性的人,通过理性的方式解决了联想发展史上的一道难题,而这种理性就是建立在“公司为重”的信念上。

主动承担

中国文化崇尚谦逊,不提倡展现自我和主动出击。但在联想文化中,一直提倡主动精神。在新的联想文化体系中,要求员工能对公司的事情主动承担、主动负责,能以主动满足客户需求为第一要任,并以之影响他人。

王晓岩曾说过,富有追求精神的联想干部应该做到两条:一是要主动接受任务,当公司交给一项任务,尤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时,要有一种知难而上的精神,不推诿。二是要主动承担责任。当公司根据需要,让员工从业务熟悉的领导岗位,换到一个业务非常不熟悉的领导岗位,而且具有很大的风险的时候,员工要能够顾全公司的整体利益,敢于挑重担、承担责任。

其实,王晓岩就是联想主动承担责任的代表人物。当年,联想实施ERP工程的时候,最初是由朱立南牵头,柳传志夫人龚国兴具体负责实施。在实施ERP之前的高层研讨会上,柳传志曾说过:上ERP,是找死;不上ERP,是等死!事实上,ERP工程的确是一项难度极大的项目,因为需要变动组织架构和权力格局,会让很多既得利益者感到痛苦和不安。

联想高层对此其实心知肚明,在联想档案中就记载着这样一段话:“ERP要改变人们习惯的工作方式、管理方式,一些部门、岗位的职责、权力等都有可能需要调整,而这种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非常剧烈的,因为这种调整可能会与部门的利益、个人的利益相碰撞,因此会遭到习惯性的天然的反抗。如何解决呢?我们必须以大局为重。”

ERP工程启动后,龚国兴兴高采烈地开始投入工作。然而,几个月过去了,公司内部连一点ERP的影子都看不到,有的人是阳奉阴违,更多的人则是不予理会。龚国兴最后向朱立南哭诉:“我不干了!”

问题是显而易见的,根源也不难找出,但如何解决,包括柳传志和朱立南在内,都没有更好的方法。最后,朱立南想到了王晓岩。王晓岩当时是杨元庆的左膀右臂,在联想内部素有“女强人”之称,是一位敢想敢干敢冲的人物。

朱立南知道杨元庆肯定不愿意让王晓岩离开自己,为此还特意请杨元庆吃了一顿他爱吃的安徽菜。

王晓岩当时对ERP并不感兴趣,此前的项目设施,她也和其他人一样置身事外。当朱立南找到她的时候,她也意识到了风险,但就像她自己所言的,要敢于承担责任。或许是性格使然,面对压力和挑战,她痛快地答应了朱立南。

在别人问她为什么会接受这项工作时,王晓岩说:“我总是对未知的东西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潜意识冲动,当时很快就答应了。我心里想,都说ERP很难,它难在哪儿呢?怎么就做不好?我就不信它做不好。”

正是有了王晓岩敢于冒险、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与努力,联想ERP工程才得以顺利实施。2000年1月5日,联想ERP系统正式上线;2月14日,系统正式独立运行。

联想是条船

“谁要是破坏了大船结构,不管你是谁,发现一个,处理一个。”

这句有点狰狞的话,很少会有人想到这是柳传志说的,但事实的确如此。孙宏斌在企业部干得风生水起的时候,企业部利益至上的苗头也逐渐显现。那时候,柳传志的大船结构思想正在形成,对小集团和宗派主义非常敏感。随着公司对大船结构认识的深入,联想的大船文化也从平底快船逐渐过渡到舰队模式。

联想大船文化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

平底快船阶段

创业前三年,联想的组织架构极为简单,内部称之为“平底快船”模式。当时,联想的组织架构按职能进行划分,设有办公室、财务部、工程部、技术开发部和业务部等。早期的联想权力比较集中,各个部门由总经理直接负责,没有过渡的层级。

这种简单的组织结构与创业期企业相适应,只要企业领导人的能力没有问题,就能保证组织的快速反应和灵活应变,有利于推动企业高速发展。对联想相对比较有利的是,公司虽然采取总经理负责制,但王树和、柳传志、张祖祥和李勤等人原本都是同事,关系非常紧密,在工作中能够做到足够的沟通,杜绝了“一言堂”现象。这样一来,这种组织架构既保证了决策的迅速,又实现了领导的集中意志,非常适合刚创业的联想。

大船结构阶段

所谓“大船结构”,柳传志是这样解释的:公司像条大船,向着总裁室制定的目标前进,这是“大船结构”的统一原则;每个部、每个人的岗位目的明确,这就是大船结构的定位原则;各部门之间分工协作,这就是大船结构的合作原则。今天我们要特别强调的就是统一原则和合作原则。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在联想给予一个人最高的赞赏,是夸他/她有大船思想;对一个人最差的评价,是说他/她在划小船。

孙宏斌因为划小船,被送进了监狱;倪光南因为划小船,被送出了联想。这都是因为联想对大船文化的重视。

与大船文化相比,大船结构主要针对公司内部管理,强调的是集中指挥和分工协作。关于大船结构,联想曾总结过五层内涵:一是集中指挥,统一协调;二是各部门实行经济承包合同制;三是实行制度化管理;四是实行集体领导和民主管理;五是思想政治工作与奖罚严明的组织纪律结合。

联想历史上的诸多“天条”,就是在大船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是联想实行制度化管理和强调纪律的结果。随着柳传志对大船结构的认识日益深刻,这一思想逐渐转化成大船文化,也成为联想文化的核心内容。

联想的“入模子”培训,最初就是为了培养员工的大船思想,希望全体员工能够在总裁室的统一领导下,以公司利益为重,严格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从而形成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价值观。

舰队模式阶段

由于孙宏斌事件的影响,联想在执行大船文化时出现了一些偏差,过度强调集权,将原本应该属于部门和分子公司的权力全部集中起来,导致部门和分子公司无法面对市场变化及时决策,严重打击了大家的积极性。

在早期的大船文化影响下,联想公司虽然做到了集中指挥,但却没有真正做到分工协作。1993年,外部市场环境变得严峻起来,创业后一直顺风顺水的联想,第一次没有完成年度销售目标,公司内部也开始出现了分歧。大船结构出现了裂隙,小船又没有动力,大船文化危机来临。

众所周知,在市场环境变化较快的时候,一线人员的反应速度决定了公司的销售业绩。如果单纯强调集权,一线人员随时要层层向上面报告,肯定会耽误决策。在环境的迅速变动下,等到总部作出批示,很多时候机会已经错过了。

好在联想是一家善于学习的企业,柳传志也不是一个固执的人,很快他们就意识到公司的问题所在。面对压力,柳传志让杨元庆出任微机事业部总经理,而杨元庆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整顿与微机相关的部门,希望恢复联想的快速反应能力。在整顿过程中,柳传志也调整了自己的大船思想,提出了集权和分权相得益彰的“舰队模式”。

舰队模式既重视大船文化的统一指挥,又强调平底快船的快速反应。1994年,公司经过整顿后划分为14个事业部,公司总部只负责宏观战略部署,微观层面的产供销等权力全部下放到事业部。这样一来,联想人再次拥有了做主人的感觉,重新焕发了工作的积极性。

柳传志后来总结大船文化时说:一条航船遇到了风暴,由于船长和水手都是主人,谁也不逃生,齐心协力,船就能够避开风险;由于是主人,就能造出更好的大船;由于是主人,就会选更好的航道;由于是主人,达到目的后的结果和自己息息相关,就会奋力不停地创新,努力去达到更高的要求。一批中国的精英——有思想、有抱负、高素质的年轻人在联想居于主人的位置,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精英加入到这个主人行列……

很显然,正是因为权力的合理分配,才让联想在保证集团统一指挥的情况下,让全体联想人依然能以公司大局为重,做到主动承担、尽心尽力。

公司是我家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亲情,企业的家族文化就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中形成的。早期的联想被人称为“不是家族的家族企业”,也出于同样的原因。让人遗憾的是,联想收购IBM PC业务后,为了打造更为现代的国际文化体系,放弃了很多诸如“家文化”等老的联想文化。殊不知,文化并没有新旧之分,也没有现代和古代之说,尤其是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新联想宣扬的国际化文化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让人欣慰的是,在柳传志复出后,联想文化开始回归,联想发展也重新走上正轨。联想家文化的发展与公司创业同步,在1988年正式出现于联想资料中。《联想报》创刊时,创业11人之一的王世英写了一篇题为“公司就是我们的家”的文章,这是联想“家文化”有据可查的最早文字资料。

之后,“家文化”的类似概念被联想内部频繁提及,但始终没有形成正式的官方说法。直到1990年,柳传志在一次内部讲话中说:“我们希望我们公司将来能形成一种类似日本式的管理模式,而不是英美式或香港式的,也就是希望公司能吸引每个员工,使他们热爱公司,以公司为家,而公司呢,也能认真地把职工看成联想家庭的一员。”

有人曾说:在中国众多的企业中,只有少数几家企业的员工能够被人很快判定其所在的公司,联想便是其中之一。这句话隐含的意思是,联想人身上有着一种独特的文化特征,这种特征是联想人共有,也是联想人特有的,是联想人区别于其他公司人员的特色。可以说,正是在家文化的锻造下,联想人才会让人形成这种认识。

正是在家文化的熏陶下,才有了像甘鸿那样的老同志,高烧39度还在为公司打拼,即便从楼梯上摔下来也毫无怨言,而为了节省几毛钱的车费,还曾掉入水中差点淹死。同样是因为以公司为家,柳传志躲在蟑螂满屋的小旅馆里,边哭边给供应商写信讨要货款,连正在住院的夫人都无法顾及。同样是柳传志,为了做到一笔生意,让一位毛头小伙子指着鼻子让他出去,这位中科院出来的颇为清高的知识分子,愣是没有发作,转身出了门。之后又找回来,最终做成了这笔生意。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以公司为家的文化,谁愿意拿自己的身体、尊严、甚至生命来争取公司的利益?

当前,联想的确开始淡化家文化,应该说这并不是柳传志等老联想人愿意见到的,但迫于国际化的要求,以杨元庆为首的新联想人选择了妥协。妥协让联想相对平稳地整合了IBM PC业务,但并没有让联想的业绩出现增长。现在,联想将战略重点重新调整到本土市场和新兴市场,即便新联想人不愿意再提家文化这种太过中国话的概念,但也不能忽视和谐文化、责任心和凝聚力。

同类推荐
  • 经理人必备管理故事与哲理

    经理人必备管理故事与哲理

    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项成就都是经理人员的成就,每一项失败也都是经理人员的失败。中外企业的无数案例都证明了一个结论:经理人员的学习能力、知识视野、理想、献身精神和人格决定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否成功。本书是经理人必备系统丛书之一,阐述了企业管理中的权力问题、决策问题、创新问题、制度问题、文化问题、人性问题、沟通问题等内容,是一本管理者智慧的枕边书。
  • 投资大师讲的理财课

    投资大师讲的理财课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理财的高手。理财高手是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培养的。首先要懂得思维决定财富的道理,理财中一定要知道“你可以跑不赢刘翔,但你必须跑赢CPI(居民价格消费指数)”的道理;要善于把握理财技巧,让自己真正品尝到经济增长给我们带来的果实;要想成为理财高手就不能懒惰,懒惰的人只能是第三个仆人,永远发不了大财;想做掌握了80%的财富的那20%的人中的一分子吗?那就要学会理财;要懂得让钱生钱,不要让钱躺在银行里睡大觉。
  • 管理学知识全知道

    管理学知识全知道

    社会在交流中不断融合,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管理学也逐渐与经济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数学等各种学科不断融合,管理研究的层次在不断深入,管理理论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但更多的时候,人们需要的只是能够实际操作的、简便的、高效的组织管理原则。企业的管理涉及人力资源、财务、组织、生产经营等各个方面,《管理学知识全知道》介绍了企业管理的常识、战略决策、制度执行、成本利润、识人用人、市场营销、权利使用、团队精神、企业创新、企业文化等方面。《管理学知识全知道》具体阐述了企业管理人如何更好地管理企业,为读者展现了全新的管理知识大全。本书由静涛主编。
  • 领导者的工作效率

    领导者的工作效率

    本书由以下四位作者合著:Л·Н·波诺马廖夫(历史学博士、本书责任编辑)、В·П·奇奇卡诺夫(经济学博士,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Г·А·科瓦廖夫(经济学副博士),В·П·马泽林(经济学副博士)。本书综合分析了现代化生产管理体系中领导者工作的各种问题。研究了领导者与劳动集体的相互作用,创造高效率工作的条件及领导方法等问题。在对许多企业的经验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和综合概括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完善经济领导者工作组织和提高其工作效率的建议。
  • 如何创办面条店

    如何创办面条店

    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惠及亿万农民的大事、实事、好事。建设新农村,关键是培养新农民。农村要小康,科技做大梁;农民要致富,知识来开路。茅建民和张宇编著的这本《如何创办面条店》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介绍了面条与面条店、面条店开业的准备、经营技巧、面条店的服务、促销、面条制作技术、面条制作实例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司马懿吃三国5(大结局)

    司马懿吃三国5(大结局)

    热闹的三国,为何最终属于沉默的司马懿?论奸诈不及曹操,比智谋不敌诸葛亮,拼武功,关羽、赵云、吕布随便一个都能灭掉他;翻开本书,看司马懿如何靠数十年如一日的隐忍,击败三国所有英雄,独吞天下。司马懿潜伏曹操身边几十年,任由曹操差遣,他装弱、装傻、装病、装瘫,甚至装死来麻痹敌人、对手、上司、兄弟、朋友乃至家人……翻开本书,看司马懿无与伦比的沉默、隐忍和计谋。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神医毒妃:废物大小姐

    神医毒妃:废物大小姐

    夏清歌,龙溪大陆赫赫有名的废物大小姐,自小与梁家世子爷订有娃娃亲,却不想,十五年大婚在即,梁家为了攀附皇权生了悔意,一场风波自此掀起。退婚不久她竟对容颜倾世的七殿下一见倾心相思成疾,天随人愿,得了太后懿旨择日嫁进睿王府。却不想,大婚没过多久,姨娘伙同庶妹设计,陷害她含冤致死。她本是世界顶尖特工,心狠手辣,擅长伪装,扮猪吃老虎是她的拿手好戏,代号“天使魅姬”,因一次追杀任务被最亲密的人背后捅刀子,误入陌生国度,成为落魄大小姐。祖母不疼?姨娘不爱?庶妹欺凌?退婚未婚夫挑衅?她冷然一笑,都放马过来吧,她夏清歌奉陪到底!十二年装疯卖傻,隐藏风华,一朝重生,倾倒天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狠诀杀伐,斗得人仰马翻哀嚎一片,这…当真是那废物?*【暖暖剧场】某位倾颜绝世的男子眨巴着纯净闪亮的大眼“歌儿?做我的娘子可好?我这般花容月貌的姿色,倾城倾国的容颜被你拐了来,你一定要对我负责到底啊。”某女嘴唇微颤,鄙夷之色升起“我记得,你是自个半夜爬窗户而来的吧?”【男主专情,女主能屈能伸,两人腹黑共轰炮灰。】一生一世一双人哦!绝对爽文!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

    以八项规定为切入口,对八项规定出台的背景,八项规定给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带来的变化、八项规定昭示的执政党的执政理念治国方略以及中国梦蓝图进行了梳理和论述。既是一本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教材,也是一本在党的建设方面起教育、普及作用的通俗理论读物。
  • 都市狂少行

    都市狂少行

    阎君问,这小子应当下几重地狱?判官答,套用《大阴律法》,十八重地狱,似乎都适用又都不适用,不好给予惩罚。阎君想,你小子在阳间混不下去,难道我地狱就那么好混的么?下旨道:那就让他滚回人间,去下第十九重地狱去吧!每个人都在走自己的路但是有些人直到生命的尽头也不知道他们选择的道路的方向。
  • 漓宫挽歌·药引皇妃(出版)

    漓宫挽歌·药引皇妃(出版)

    当今圣上病危,急需童男童女各一千名作为药引,与丹砂一起同焚丹炉,以炼制灵丹妙药......作为药引童女的殷雪漓一进宫便……。殷雪漓遂被打入天牢。而当她再一次跪在皇上驾前,始发现,竟然就是他......☆★★☆殷雪漓:权利巅峰,世事纷纭,谁爱我最深,我又伤谁最重?殷雪翼:漓儿,原谅我颠倒红尘,你可知我一肩担了爱,一肩担了恨......轩辕夜:漓儿,黑暗中你我能走多远?纵然爱得辛苦,却也幸福......司宸墨:漓儿,满目山河,江山瑰丽,若我失去所有,是否还能拥有你?......吉祥的古代文将会是一个系列:歌三阙第一阙:《漓宫挽歌:药引皇妃》(已完结)第二阙:《前世离歌:克夫新娘》(完结)第三阙:《雪銮清歌:王妃吉祥》(完结)吉祥群:39317029喜欢吉祥文的朋友加,敲门砖,故事人物。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张瑞敏谈商录

    张瑞敏谈商录

    本书的主体部分为张瑞敏先生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音像出版版出版的《管理创新与企业发展》VCD光盘的文字内容。但真正可以称作管理大师的惟有张瑞敏。为传播张瑞敏先生的管理哲学,北京国人规范管理推广中心授权我们独家出版张现在敏先生讲座的文字内容,他的许多思想所闪现出来的光芒几乎超越了这个时代的智慧。中国有许多管理者可以称为企业家,并且配备VCD光盘。张瑞敏先生的管理思想是中国现代管理学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传播他的管理哲学,学习他的管理思维,"张瑞敏无疑是中国现代管理的大师,对于每一个从事具体管理工作的人来说意义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