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5400000028

第28章 头脑灵活 善于创新的女人最能赚钱(4)

之前,雅芳没有统一各地区的推广活动。钟彬娴上任后就摈弃了沿用多年的口号“门铃叮咚响,知音雅芳到”,而改为“Let‘sTalk(我们聊一聊)”,并以“TheCompanyforWomen(比女人更了解女人)”为企业宗旨。

钟彬娴了解到雅芳的客户以中产的工作女性为主,经济上未必能应付得了高档的美容产品,但又渴求拥有这些高档品牌所带来的优雅感觉。钟彬娴就将雅芳的产品包装重新设计得更时尚更高档。为了更深切体会顾客的需要,她还亲自做“雅芳小姐”逐家逐户推销雅芳产品,从中听取顾客意见。

在充满女性温情的同时,钟彬娴深谙取胜之道。刚接手时她就承诺,要在2000年将研究及发展的预算增加至46%,并把新产品推出的时间从三年缩短至两年,并完成公司削减数以亿计的成本开支。这个颇具野心的计划,几乎没有人认为钟彬娴会成功。结果,雅芳的供应商从300家大幅削减到75家,从推销人员下订单到商品出仓每一个环节都实施自动化,连运费也重新谈判改进了。所有这些努力,为雅芳节省了令人惊讶的4亿美元。

钟彬娴1999年上任以来,遇到过好几次国际性的业务危机。但是她却在逆境中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仅两年后的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受恐怖主义袭击之前,雅芳的股票市值在钟彬娴上任后攀升了70%,达到了过去52个星期的最高水平——50美元。“9·11”之后的2002年,雅芳股价仍然上涨了19%,雅芳股票每股利润连续三年达到了两位数的增长;活跃的代理商数目也增加了10%;去年在世界绝大多数市场成长态势喜人,其中雅芳(中国)有限公司增长了30%!美林证券的分析师认为:“在钟彬娴领导下的雅芳取得的成绩,显然优异于以往任何一个领导者在雅芳取得的成绩。”

雅芳的销售经验曾经是全球直销方式的成功典范。然而,成立于1886年的雅芳是上门直销模式的开创者,这个巨人般的百年老店如今已是风烛残年,步履蹒跚,目前正处于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关键转折点。随着新经济时代的来临,面对今日美国妇女中3/4外出就业的现实,雅芳过时的一代销售模式已成为老古董了。雅芳渗透到各个家庭的300万直销代表,面对将更多时间消耗在办公室里的新女性阶层,不得不面对“将军把门”的尴尬。Doortodoor的这种不知所措的“时代错位”,严重影响了雅芳的发展。

根据美国化妆品行业一份调查结果,像雅芳这样的直销模式,在整个美国市场化妆品和卫生用品销售中只占到了6.8%,而1999年这个市场的总值有270亿美元,与1995年直销占到的8%比重相比,显然是大大下降了。

雅芳自己也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过去10年中,雅芳的销售额年平均增长率仅有5%。1999年增长率更是降到历史新低,只有1.5%。尽管同年公司的税前利润首次扭转了连续两年下滑的颓势,取得5.49亿美元的营运利润,有了16%的增长。但这种增长给人的印象无异于“回光返照”。

1999年12月,在她上任四个星期后的一次分析研讨会上,她推出了一份“翻身”计划,要开拓全新的产品领域,开发一鸣惊人的产品。最令人惊讶的是,她没有放弃表面上看来已经过时的直销销售方式,同时提出通过零售点销售雅芳产品——这在雅芳115年的历史中从未有过的。

为了能够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了解销售队伍的酸甜苦辣,她自己甚至也加入到销售的行列当中。

在钟彬娴的推动下,雅芳全速进入了传统的零售领域。而基于可能和它的销售代表形成竞争的担忧,雅芳在过去的100年中一直都严守着决不踏进零售业一步的界线,不越雷池一步。如今这样的创新带来了可观的收入。雅芳在全球市场首批设在商场内的专卖柜台一共有50家,很快就吸引了一大批从未尝试过雅芳产品的年轻女性。

此时的钟彬娴在营销模式转型的生死抉择中,又很快将那些专卖柜台授权给当地的直销代表经营,群情为之振奋。很快,在秋天,她又顺利开始了一个最为大胆的改革措施:雅芳专门开辟一条新生产线,其产品专门在大型连锁店,如沃尔玛等大卖场内销售。现在雅芳专柜已经进入了遍布美国各地的零售业巨头J.C.Penney商场内,而且运作非常成功。

如今,雅芳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美容化妆品公司之一,在53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直接投资,拥有4.3万名员工,通过350余万名营业代表,向143个国家和地区的女性提供2万多种产品。2001年,雅芳的年销售总收入达到了60亿美元,利润升幅达到近10年来的最高水平14%。

对于任何一个女人来说,事业的成功仅仅是人生幸福的一半。对钟彬娴来说,能够在家中陪伴家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要在世界许多国家奔波往返。她承认偶尔会感到困惑和内疚,但她面对世人的永远是微笑。这就是一个东方女人最大的魅力。

6.

观念一新,万两黄金——女人必须打破的旧观念

观念还有个时效性的问题,因为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进步,昨天当成真理的东西在今天就有可能是谬误。所以观念要跟上时代,就要不断更新,这都离不开创新的意识。

具体来说,头脑灵活、反应快的女商人在以下方面观念更新得更快,这也正是她们能够赚钱的秘密。

一、“铁饭碗”的观念

当许多地方的女人为挣得一个“铁饭碗”而挤得头破血流的时候,精明的女人已经开始放弃比较显眼的公职身份而去打工或者自己创业。早在1993年,时任温州通用机械厂要职的李秀兰毅然辞去公职,还卖掉了家里的手表、自行车等值钱物品,开始学做皮鞋,这种举动在当时的世人眼中无疑是发疯。

二、“说与做”的观念

精明的女人认为商机就是金钱,抓住就不松手,认为一旦机遇来临要抢抓、快抓、抓紧,而且善于创造机遇,认为只要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不利因素可以转化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条件。

三、“唯上与唯实”的观念

精明的女人本着实事求是的观点,来对待上级的政策,做到从实际出发,唯实不唯上。而许多人则过多强调的是政治观念,常常从政治的高度来理解执行上级政策,强调政策的权威性与严肃性,而忽略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四、“从政与从商”的观念

有人把经商作为实现人生价值、体现人生尊严的一种追求;而许多女人总觉得经商低人一等,认为只有当官从政或者着书立说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经商就是经商,赚钱就是赚钱。这实质上是对儒家传统文化中官本位思想的一种反叛与挑战。许多人受传统观念影响,总觉得经商低人一等,“无商不奸”,认为商人不是一种正经的职业,而把当官从政看作是一种高人一等的职业。

五、“面子”观念

精明的女人认为能赚钱就是最大的面子,敢于抛家舍业,不远千里地去外地创业,干其他人不愿意干的事情而赚钱。而好多女人保守着“远走不如近爬”的陈旧观念,即使下岗回家没活干,宁肯吃老子、靠老公、依社会,也不愿扫大街、刷厕所、擦皮鞋,甘心守着清贫也不愿“掉价”。

六、“人才”观念

有人敢于起用新人、能人,只要能发展经济,就大胆提拔使用,做到惟才是举,有才必用。许多地方在选拔使用人才上,胆子不大,步子不快,在多数情况下是讲情面、看关系、重资历、搞平衡、搞照顾。对新人、能人不太放心、求全责备,或者生怕惹出什么乱子来。

七、“实践”的观念

精明的女人赚钱不等不靠,没有条件就马上创造条件,如“借鸡下蛋,卖蛋还钱”。而不像有些地方的人总是强调客观理由,为自己的懦弱找借口,却不从主观原因上找问题、挖根子。她们的口头禅就是:等一等,看一看。很难有勇气迈出实践的第一步。

八、“抢先”的观念

当一崭新商机出现于人们视野之内时,许多女人还在观望、徘徊甚至研究,因为她们胆子太小了。原来是说“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现在变成了“天鹅肉往往是被第一只癞蛤蟆吃掉的”。抢先占得商机,就抢得了市场的制高点,难怪俗话说“做鬼也要跑到前面”。

九、“择业”观念

男人只要能挣钱不违法,什么都敢干,什么都能干,什么都愿干。而许多女人的择业观念就显得落后,不合心愿的职业不去,脏、苦、累的职业不去,理想的职业就是“钱多事少离家近”。

十、“团队”的观念

男人虽然都拼命各奔前程,挣自己的钱,但必要的时候相互拉一把,帮助一下,不去算计别人。而许多女人由于传统观念和小农意识积淀太厚太深,所以擅长“窝里斗”、“搞内耗”,不能很好地团结协作,生怕别人冒尖,压制、打击新生事物,都是爱嫉妒惹得祸。

十一、“大钱与小钱”的观念

精明人是钱就赚,不管其多少,经常是从赚小钱发展到赚大钱,而在赚大钱后依然小钱照赚不误,大小兼容。而许多女人小钱不愿意赚,大钱又难以赚到。

十二、“竞争”的观念

许多女人习惯追求安逸,满足于生活现状,脑子里装满了旧套套、旧框框,缺少竞争意识,不愿接受新形势带来新机遇的挑战。

同类推荐
  • 谱写生命的乐章:影响你一生的感悟故事

    谱写生命的乐章:影响你一生的感悟故事

    本书编入了中外几百个感悟小故事,从人生感悟、情感感悟、智慧感悟等方面作为切入点,用通俗易懂的小故事来抛砖引玉,以精简准确的人生感悟作为提示和点拨,帮助广大读者从故事中得到启发,更加开朗,智慧,明智地面对人生。
  • 女人这样最聪明:改变女人一生的八堂课

    女人这样最聪明:改变女人一生的八堂课

    同样是女人,为什么有的人能一帆风顺,而有的人却步履艰辛?个中原由不尽言说,但唯有一点却可概括,那就是女人的聪明与否。聪明的女人应该是智慧与从容并存的,具备这种特质的女人才能从内向外雕琢,透出一种让人信服的气质。魅力是女人至尊无上的风韵,总是与高贵、温馨、精美的气质联系在一起。女人是一件华丽的饰物,一份优雅的心情,一种精致的生活,一种永不褪色的魅力……
  • 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

    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

    世界著名学府哈佛大学及美国总统的摇篮耶鲁大学中学子聆听的人生哲理,现在,你也可以与他们共享。
  • 30岁前要知道108个江湖阅历

    30岁前要知道108个江湖阅历

    无论是生意场、官场、职场、情场,还是社交场,都存在江湖。有江湖就有争斗,就有陷阱。尤其是20几岁的年轻人。他们阅历浅,难免会走一些弯路、碰一些钉子、上一些当;也难免在残酷的竞争中吃亏,又或者因为不懂某些规矩而得罪人、办错事。而《30岁前要知道的108个江湖阅历》,就是让那些“愣头青”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拥有那些对人生很关键的江湖阅历,从而少走弯路,少中圈套,少碰墙壁,在工作和生活中顺风顺水、步步登高。
  • 细节决定成功

    细节决定成功

    当今社会已进入了一个完全经济化的时代,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成功良机。因此,任何企业要想发展做大,就需要注重细节。只有细节做好做稳,企业才能做大做强。
热门推荐
  • 逆天宝宝:废材娘亲傲异世

    逆天宝宝:废材娘亲傲异世

    一朝穿越,未婚生子,爹不疼娘不爱,老公妻妾成群不理不睬,那全是因为老娘是废材。一朝毒术震天下,比斗台上放光彩。欺我者,十倍欺回;伤我者,百倍奉还;害我者,挫骨扬灰。
  • 瓦城上空的麦田

    瓦城上空的麦田

    她没有回过头来。 她说我怎么知道呢?不回来就又是忙呗。那种白云好像在慢慢地飘,又好像总是一动不动。李四说他不喜欢她这么回答。那种白云在瓦城是永远看不到的。哪一年她总是一句,望着远处的一朵白云。他老伴经常看着那种湿漉漉的白云发呆。李四说,好像她已经习惯了,他的老伴当时正一动不动地望着远处,她无所谓了,那是一朵湿漉漉的白云,她好像已经不于期盼着他们的回来……
  • 哈,富人都是这样想的

    哈,富人都是这样想的

    本书是一部教你如何驾驭财富的经典。作者以劳动对人类文明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切入点。详细论述了勤劳的美德和节俭的意义,教导人们培养节俭的良好习惯,并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积累财富,为自己的人生做长远的打算。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修真四万年

    修真四万年

    “倘若这宇宙,真是一片残酷血腥的黑暗森林,我们修真者,也会燃烧自己的生命,绽放出微弱的火花!”“哪怕这火花再微弱,再短暂,再渺小,可是只要我们源源不断,前赴后继,终有一日,火花会点燃杂草,杂草会燎到灌木,灌木会蔓延大树!”“最终,小小的火花,会在这片黑暗森林中,掀起燎原天火,照亮整个世界!”****新书已发,灵气逼人!-------------已有两群:老牛会客室202330158(两千人大群,虚席以待!)老牛会客室二群386336065
  • 下一站幸福:幸福如沙漏

    下一站幸福:幸福如沙漏

    天王巨星,天才作家的终极PK!每个女孩子十八岁的时候都有梦,可是她的梦却早在她七岁的时候被人一起带走了。她的幸福是触不到的,她的爱是受过诅咒的。幸福就如沙漏般不断的从指缝间溜走。华丽的忧伤,沙漏般的爱情.....
  • 搞定大BOSS

    搞定大BOSS

    她是傲娇千金,知名企业副董事,却被他一个小职员说无能,还要反炒她鱿鱼!电梯偶遇,他霸道欺近,将她抵上墙角……再三较量,她用天才的智谋,血洗无能败家女的称号,却发现早已丢了芳心。公司突临危机,破产之际,他凛然站出,却是以新懂事的身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最受欢迎的哈佛经济课

    最受欢迎的哈佛经济课

    本书汇集了哈佛教授对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常识的生动解读,把深奥难懂的经济学知识以案例、故事的形式还原为浅显易懂的事理常规,细致讲解了我们每个人的收入、消费、缴税、投资理财、职业规划乃至婚姻选择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和规律,使读者可以更加理性地规划自己的经济生活、找到投资理财的诀窍。
  • 魔鬼说服术

    魔鬼说服术

    魔鬼说服术中没有故弄玄虚的夸夸其谈,也没有太多的卖弄嘴皮子的花招,而是呈献16个非常实用、实在的说服法则。这些法则,让你变得游刃有余,让他人按照你的方式去想或者去做时,感觉很好,很自然,心甘情愿!从不经意的细节入手,教你在第一时间攻破人心,运用最恰当、最巧妙、最有针对性的说服技巧。牢牢抓住人际交往的主动权!
  • 无中生有:中国历史中的诬告往事

    无中生有:中国历史中的诬告往事

    翻开二十四史,诬告陷害的嘴脸与血淋淋的现实让人不寒而栗。那些小人自不必说,他们往往以无中生有为生存之能事。就是有些在正史上留下美名的人也有诬陷别人的记录。当然,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诬陷,诬陷者之所以要犯下这为人不齿的行为.就是因为其中藏着利益。这种利益包括富贵荣华,有时候还是性命攸关。本书分析历史上著名诬告陷害案件的案情和审判情况,挖掘案件背后的思想和人心。每一个案子的来龙去脉都可以挖掘成一个令人深思的道理或者现象。中国历史上的大案绝大多数是诬陷案,此书将这些诬告案件进行梳理,作为透视中国世道人心的窗口.萤新审读它们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