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3200000024

第24章 秦文(4)

庄辛先引鄙语和汤武、桀纣之典,劝谏襄王及早“失之东隅,而收之桑榆”,其手法已得刘勰“明理引乎成辞,征义举乎人事”(《文心雕龙·事类》)之妙。接着便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侃侃说来。他广引博喻,如数家珍:蜻蛉、黄雀、黄鹄、蔡灵侯,凭其细致的观察、生动的描摹,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形象逼真的画面,其怡然自得的情态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显得何等的逍遥!可却不知“世界中无论是物是人无小无大俱在危机中”(《古文析义》):蜻蛉被五尺童子“调饴胶丝”,而下为蝼蚁所食;黄雀于“倏忽之间,坠于公子之手”;黄鹄也“折清风而抎”,调于鼎鼐之中;蔡灵侯被子发系以朱丝而见之。此一席谏说,形成奔腾浩荡之势,如滚滚潮水,一浪高过一浪。

四个“因是”“其小者也”,五个“不知”,层层紧逼,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前三个层次用“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反复,后两个层次用“而不以天下国家为事”反复,既有整体美,又有层次感,且语势一层高过一层。其中俯、仰,左、右,上、下,南、北等词成对使用,构成了对仗之美。句式上,对句、散句和长短句交错使用,音韵铿锵,富有音乐的节奏美。辞藻上,像俯啄、仰承、甘露、茂树、奋翼、凌清风、飘摇、溪流、驰骋等类词在文中俯拾即是,既有动态美,又有色彩美,显得缤纷多姿,妙趣横生,确为“瑰丽可观”。

本篇以其清新流丽的语言,婉逊纤约的韵味以及引喻连环、由物设人、比物连类的修辞手法赢得了无数古今学者的喜爱,历来被推为《战国策》中的上品。那整齐而错落有致的句式,华美而绚丽多彩的词藻,还有引喻铺排手法的运用,早已使之获得“策赋之流”“后世七发”的美誉,从历代名人的评说中我们不难看出,本文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都是相当深远的。

■ 妙评

只起结点缀正意,中间纯用引喻,自小至大,从物及人,宽宽说来,渐渐逼入。及一点破题面,令人毛骨俱悚。《国策》多以比喻劝君,而此篇辞旨更危,格韵尤隽。

——清·吴调侯、吴楚材《古文观止》卷四

宋玉、唐勒、景差,祖屈原从容辞令,莫敢直谏。太史公云尔,是其楚风乎?庄辛殆其流也。纤约婉秀,下开建安。

——清·浦起龙《古文眉诠》卷十四

林西仲曰:“楚襄王以不用庄辛之谏,致失郢都,悔而征辛至楚。”细思此时,除劝慰数语外,无可措辞。若为谋善后之策,尚无着手处,是篇只追叙楚襄既往之失,在“不以天下国家为事”一句,又嫌其涉于突,故缓缓从他物他人引起,见得世界中不论是物足人,无大无小,俱在危机中过日,好不惊悚!

——近代·胡怀琛《古文笔法百篇·先喻后正法》

■ 触龙说赵太后 (选自《战国策·赵策四》) ■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①。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②。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③!”

左师触龙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④。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⑤。窃自恕,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⑥。”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⑦。”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鬻耳⑧。”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于身⑨。”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⑩。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11}。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12}。”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13}。”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14}。”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

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15}。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16}’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17}?”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18}。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19}?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20}。”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21}?”

【注释】

①太后:即赵威后。新用事:刚开始执政。

②强谏:极力规劝。

③唾:动词,吐唾沫。

④盛气:怒气冲冲。揖:《史记·赵世家》作“胥”。“揖”当是“胥”字传写之误。胥,同“须”,等待的意思。

⑤徐趋:慢慢地跑。古代臣见到君应快步走,以示恭敬。触龙托言足疾,不能急行,故做出“趋”的姿态,以表对太后的恭敬。

⑥窃自恕:私下原谅自己。玉体:贵体。郄(xì):同“隙”。有所郄:有所欠缺,意为有些不舒服。

⑦恃:凭借。辇:古代帝、后所坐的车,由两人共挽。

⑧鬻(zhù):同“粥”。

⑨和于身:使身体舒畅和适。

⑩色少解:怒气稍微消了些。

{11}贱息:对人谦称自己的儿子。息,子。不肖:原指不像父亲那样好,引申为不贤、不成材。

{12}愿令补黑衣之数:希望能让他补进黑衣卫士的数目里。黑衣,指王宫卫士,当时王宫卫士都穿黑色军衣。没死以闻:冒着死罪把这个请求说给太后听。

{13}填沟壑:这是古代谦称自己死的说法,意即死后无人埋葬,被扔在山沟里。

{14}媪(ǎo):对年老妇人的敬称。燕后:赵太后的女儿,嫁给燕王为后,故称燕后。贤于:胜过,超过。

{15}持其踵为之泣:握住她的脚后跟为她哭泣,因燕后登车后,赵太后在车下,所以只能摸着女儿的脚后跟为之哭泣,表示舍不得女儿远嫁。

{16}必勿使返:一定别让她回来。古代诸侯的女儿嫁到别国后,只有亡国或被废弃才回到本国。这句意为赵太后祈祷女儿不要遭到不幸。

{17}三世:三代,指赵武灵王、赵惠文王、赵孝成王。赵之为赵:言赵氏由一个大夫之家而建立赵国的时候。赵烈侯原是晋国大夫,后与韩、魏共分晋国,于公元前403年,才开始建为赵国。赵王之子孙侯者:赵王的子孙封侯的。

{18}重器:古代把宗庙朝廷中的钟、鼎等礼器,当做国家权力的象征,叫重器。

{19}山陵崩:古时对国君、王后死去的避讳说法。

{20}恣:任凭。使之:派遣他。

{21}子义:赵国的贤士。守金玉之重:保有大量的金玉财宝。

【鉴赏】

赵惠文王死后,孝成王年幼,由威太后摄政。秦国趁机攻赵,连下三城,赵国危殆,向齐国求救。对方则提出须以太后爱子长安君为人质方肯出兵,遭太后怒拒,且出言激烈,满朝文武无可奈何。此等形势之下,左师触龙从容无畏,迎难而上出来游说太后。他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从扯家常入手,用一番委婉诚恳而富有人情味的劝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进一步晓之以大义与利害,终于使太后答应将长安君质于齐,从而使赵国度过了这场危机。

文章最大的亮点就在于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触龙的劝谏技巧。面对盛怒偏执的赵太后,触龙没有像其他大臣那样一味强谏,而是巧妙地采用了迂回曲折的战术来说服赵太后。

首先避其所忌,求同存异。他抓住老年人的共同点,闭口不谈为质之事,仿佛只是关心太后的日常生活起居以及健康状况,并讲述自己的相关经验,借此消除太后的对立情绪,缓和了气氛,使太后由“盛气”而“色少解”,为劝谏创造了良好条件。

接着投其所好,引起共鸣。触龙利用赵大后的爱子心理,从自己为小儿子安排出路说起,使太后撤除精神防线,在放松的状态下逐渐引出对爱子女问题的讨论。此时他仍然不触及为质之事,而以太后希望出嫁的燕后不回来为例,顺势提出了真正爱子女的原则是为之“计深远”,使得太后深以为然。

最后以史为鉴,发人深省。他精当地剖析了历史上赵王、诸侯子孙不能继承祖业的教训,由远而近地从侧面展开进攻,摆出“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的可怕现实,批评了赵太后的短视行为,指出为子女“计深远”就要让后代有功于国以求自立。这一席话,设身处地,高屋建瓴,不由得赵太后不心悦诚服,终于慨然应诺,“恣君之所使之”。

本篇行文曲折,波澜起伏,结构严谨,情节完整,描写生动,引人入胜。全篇通过对话,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了触龙这位忠诚为国、深谋远虑、视野开阔、能言善辩的谋臣形象,可谓神形毕肖。且叙述语言也极为简省到位,如表现赵太后态度转变的过程,只用了“唾面”“盛气”“色少解”“笑曰”“诺”十来个字。而文中提出的爱子女必须为之“计深远”的原则,对“人主之子”及“人臣”“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的告诫,即使在今天也仍闪烁着进步思想的光芒,具有深远的借鉴和教育意义。

■ 妙评

左师之谏,得力在先叙两人老景。所谓同病相怜,太后不和之色安得不解?其初来时,若不为长安君而来;及言长安君,又若止为长安君计深远,闲闲说入,令威后自然感悟。

——清·过珙《古文评注全集》卷三

通篇琐碎之笔,临了忽作曼声,读之无限感慨。左师悟太后,句句闲语,步步闲情,又妙在从妇人情性体贴出来。便借燕后反衬长安君,危词警动。便尔易入。老臣一片苦心,诚则生巧,至今读之,犹觉天花满目,又何怪当日太后之欣然听受也。

——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四

左师言固善矣,亦会值赵太后明智,易以理谕耳。

——清·姚鼐《古文辞类纂》卷二十六

老臣老妇,款曲细烦,令人无可加怒。说到儿女之事,只作闲论,并不着急,听者自然意解。其语言文字,当日所有举动之传神,口吻之中节,则作者摹写精细处。有一毫火气,说不成此事;有一毫火气,构不出此文。说妇人有说术,强谏非术也。通篇全反“强谏”二字。

——清·高嵣《国策钞》卷上引俞桐川评

■ 鲁仲连义不帝秦(选自《战国策·赵策三》) ■

秦围赵之邯郸。魏安釐王使将军晋鄙救赵①。畏秦,止于荡阴,不进。

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因平原君谓赵王曰:“秦所以急围赵者,前与齐闵王争强为帝,已而复归帝,以齐故②。今齐闵王益弱,方今唯秦雄天下,此非必贪邯郸,其意欲求为帝。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秦必喜,罢兵去。”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

此时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闻魏将欲令赵尊秦为帝,乃见平原君曰:“事将奈何矣?”平原君曰:“胜也何敢言事!百万之众折于外,今又内围邯郸而不去③。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令赵帝秦。今其人在是。胜也何敢言事!”鲁连曰:“始吾以君为天下之贤公子也,吾乃今然后知君非天下之贤公子也。梁客辛垣衍安在?吾请为君责而归之④。”平原君曰:“胜请为召而见之于先生。”

平原君遂见辛垣衍,曰:“东国有鲁连先生,其人在此,胜请为绍介,而见之于将军⑤。”辛垣衍曰:“吾闻鲁连先生,齐国之高士也。衍,人臣也,使事有职,吾不愿见鲁连先生也⑥。”平原君曰:“胜已泄之矣。”辛垣衍许诺。

鲁连见辛垣衍而无言。辛垣衍曰:“吾视居此围城之中者,皆有求于平原君者也。今吾视先生之玉貌,非有求于平原君者,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⑦?”鲁连曰:“世以鲍焦无从容而死者,皆非也⑧。今众人不知,则为一身⑨。彼秦,弃礼仪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则肆然而为帝,过而遂正于天下,则连有赴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⑩!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赵也。”辛垣衍曰:“先生助之奈何?”鲁连曰:“吾将使梁及燕助之,齐、楚固助之矣。”辛垣衍曰:“燕则吾请以从矣;若乃梁,则吾乃梁人也,先生恶能使梁助之耶?”鲁连曰:“梁未睹秦称帝之害故也;使梁睹秦称帝之害,则必助赵矣。”辛垣衍曰:“秦称帝之害将奈何?”鲁仲连曰:“昔齐威王尝为仁义矣,率天下诸侯而朝周,周贫且微,诸侯莫朝,而齐独朝之。居岁馀,周烈王崩,诸侯皆吊,齐后往。周怒,赴于齐曰:‘天崩地坼,天子下席,东藩之臣田婴齐后至,则斮之{11}。’威王勃然怒曰:‘叱嗟!而母,婢也!{12}’卒为天下笑。故生则朝周,死则叱之,诚不忍其求也。彼天子固然,其无足怪!”

辛垣衍曰:“先生独未见夫仆乎?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邪?畏之也。”鲁仲连曰:“然梁之比于秦,若仆邪?”辛垣衍曰:“然。”鲁仲连曰:“然则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辛垣衍怏然不悦曰{13}:“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先生又恶能使秦王烹醢梁王?”鲁仲连曰:“固也{14}!待吾言之: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纣,纣以为恶,醢鬼侯。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15}。文王闻之,喟然而叹,故拘之于牖里之库百日,而欲令之死{16}。曷为与人俱称帝王,卒就脯醢之地也?

“齐闵王将之鲁,夷维子执策而从,谓鲁人曰{17}:‘子将何以待吾君?’鲁人曰:‘吾将以十太牢待子之君。’夷维子曰:‘子安取礼而来待吾君?彼吾君者,天子也。天子巡狩,诸侯避舍,纳筦键,摄衽抱几,视膳于堂下{18},天子已食,退而听朝也。’鲁人投其籥,不果纳,不得入于鲁{19}。将之薛,假途于邹。当是时,邹君死,闵王欲入吊,夷维子谓邹之孤曰:‘天子吊,主人必将倍殡柩,设北面于南方,然后天子南面吊也{20}。’邹之群臣曰:‘必若此,吾将伏剑而死。’故不敢入于邹。邹、鲁之臣,生则不得事养,死则不得饭含,然且欲行天子之礼于邹、鲁之臣,不果纳{21}。今秦万乘之国,梁亦万乘之国,俱据万乘之国,交有称王之名,睹其一战而胜,欲从而帝之,是使三晋之大臣不如邹、鲁之仆妾也{22}。且秦无已而帝,则且变易诸侯之大臣{23}。彼将夺其所谓不肖,而予其所谓贤;夺其所憎,而予其所爱。彼又将使其子女谗妾,为诸侯妃姬,处梁之宫,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24}?而将军又何以得故宠乎?”

于是辛垣衍起,再拜,谢曰:“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而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吾请去,不敢复言帝秦!”

秦将闻之,为却军五十里。适会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击秦,秦军引而去{25}。

于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连寿{26}。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

【注释】

①鲁仲连:一称“鲁连”,战国时齐国高士。生平好为人排忧解难,不仕于诸侯,其高节为后世所称颂。魏安釐(xǐ)王:战国时魏国国君,魏昭王之子。

②客将军:原籍不在魏国而在魏国为将,故称客将军。辛垣衍:姓“辛垣”,名“衍”。间人:潜入,从小路进。因:通过。争强为帝:周赧王二十七年,齐闵王与秦昭王同时称帝,故言。

③百万之众折于外:指秦赵长平之役(前260年),秦军大破赵军,赵降卒四十万被坑杀,百万是夸大的说法。折:损伤。内:深入国都。

④归之:使之归,即让他回去。

⑤绍介:即介绍。

⑥使事有职:任出使之事,有一定的职守。

⑦玉貌:仪容相貌,古代称人的敬辞。

⑧本句意:世上那些认为鲍焦由于心胸狭隘而死的人,都是不对的。鲍焦:春秋时的隐士,因为不满当时的社会,抱树绝食而死。无从容:指心地不开阔。

⑨今众人不知,则为一身:现在一般人不理解鲍焦,认为他只是为自身(而死的)。一说此二句意为:一般人不懂得坚持大义,只是为了个人打算。

同类推荐
  • 当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

    当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

    然而,人们忘情地读诗、读小说,看戏剧……也一样忘情地鉴赏散文!散文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我们又该沿着怎样的路径去寻幽访胜呢?不妨随着编者的脚步,来学习欣赏散文吧,从形式到内容。本书收录了多篇当代散文,散文既无诗歌的音乐节奏,也无小说的故事情节,更无戏剧激烈的性格冲突,总之,并且由专家、名家为你解析、引导你鉴赏每一篇散文。这些散文的作者有:巴金、王蒙、刘白羽、张抗抗、老舍、余光中、刘心武、秦牧等等等等。,散文的确好像是显得太平常了一点
  • 大搜捕

    大搜捕

    本书内容包括:苍山出奇兵;大漠追凶记;扫荡假烟“王国”;押钞车血案;梦断金山等
  • 火车头震荡:宜万铁路始末

    火车头震荡:宜万铁路始末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作为古蜀道中最艰险的南部通道,宜万铁路线上山高壁陡,河谷深切。岩溶、顺层、滑坡、断层破碎带和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分布广泛,是目前国内铁路中最困难、最复杂的铁路。作家赵瑜用感性的文字为读者展示了其中的惊叹、悲伤、感动和震撼。377公里的宜万铁路,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 难得的心思

    难得的心思

    桌子上放着一沓书稿,是同仁徐志良即将付梓的新闻评论集《难得的心思》。翻看书稿,不禁为志良感到高兴。为他的收获,更为他的耕耘。
  • 怎能忘记(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怎能忘记(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是什么人?有没有可能历史上根本不存在耶稣这个人?这本惊世骇俗的书,不仅提供了耶稣存在的事证,甚至彻底改变了世人心目中所理解的耶稣。它记录了一项为期三年的调查,可以说是新近最。晾人的考古发现:在耶路撒冷陶比奥区出土的第一世纪犹太坟墓,埋葬的就是耶稣与他的家人——他的父亲、母亲、妻子,以及儿子……从墓中遗物一窥耶稣的生活、死亡,以及他与家属之间的关系,无疑让人兴奋不已。曾获艾美奖雅各布维奇和古生物学者佩雷格里诺系统而严谨地分析实物证据,与列为正典或伪经的《福音书》比对,建构了耶稣家族第一幅完整的画面。他究竟是什么人?本书将为你展现一个异于以往面貌全新的耶稣。
  • 雄霸西洋

    雄霸西洋

    意外穿越到大明洪武年间的特种兵文朔在大明朝混的风生水起,泡美女、杀倭寇、造船出海、征服蛮夷、数银票数到手软……就连皇帝的妹妹竟然是也不放过,谁会想到他竟然是个假太监呢?
  • 后妈奋斗史

    后妈奋斗史

    但是事情果然可以如她所愿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坚决不当后妈。这是徐北的决心
  • 段家主母心太狠

    段家主母心太狠

    她历经情殇,淡漠不语,穿越时空,性情大变,不再是那个娇纵跋扈的冷家大小姐。跟随高人隐居在谜谷,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却因为义父当年所欠下的人情债,她不得不出谷,帮助段家走出困境。嫁给了俊美无俦的短命鬼,他被道德礼教束缚的厉害,成天女子应当自重挂在嘴边。冷冬儿嫁入段府,做过许多大事情,与蛮横,不知廉耻的姨娘对着干,当面教训花心风流的公公。与坏心眼的小叔子大打出手,摆平段家顽固,守旧的长老。敢遮住全天下人的眼睛,将公公塞给相公,排挤她的女人在新婚之日丢给公公,当下来了一场老少恋的世纪婚礼。隔日,骄傲的三姨娘不得不喊自己的侄女为妹妹,此事一度成为杭州城的笑话。日子过得如此逍遥,当时空转换,她再次回到原点,面对曾经心爱的青梅竹马,又该如何?宅斗,种田,江湖,此书作者无能,只会写一对一,不喜者勿入。筱萋的群号:123678201、79253157,开门砖是书中人物的名字。想与亲一起讨论书中的情节。推荐好友的文文妖娆小桃:《废后,桃花纷乱》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鬼面夫君之妖娆太子妃

    鬼面夫君之妖娆太子妃

    她,慕熙,男生眼中的女神,花瓶眼中的女汉子,学渣眼中的学霸。一次地震中,不幸没逃脱出来,英年早逝.不过深受上帝喜爱的她,上帝给了她一条活路。她,慕容熙,人尽皆知的傻子,但却被当做掌上明珠。灵魂互换,傻子不再傻。她慕熙便是慕容熙,既然穿越了,那就好好活着!可是,为什么她慕熙刚来没几天就被相亲?这是搞哪样?“一对天价的镯子就想娶我?不可能,我的爱情我做主。”被人劫持,找寻失去的记忆.女帝之路,坎坎坷坷。还好有他陪伴。他,南楚国不受重用的太子爷?没权没势?只有那容貌是惊为天人?“亲爱的,我不只长得帅,我身材也好得很,你看看吗?”某男邪恶的说。一统大陆,只为与你并肩看这世间繁华========无良片段来一套=========“皇太子,我喜欢你。”一位眉清目秀的女子低头羞涩的说完,等待某太子的回答。某太子瞄了一眼眼前的女子,然后开口道:“个子没有太子妃高,皮肤没有太子妃白,长相没有太子妃好看,脑子没有太子妃聪明。看来你这辈子没人要了。”说完,便落下马车的帘子,直接走人。心想,还是他的女人完美。女子一下子坐在地上哭了起来“小姐,今天太子又被告白了。”慕容熙的贴身侍卫汇报着“知道了。”慕容熙笑着吃着盘子里的水果“爷回来了。”某太子回到府中,走到慕容熙身旁,伸手一挥,就变成自己就坐到椅子上,而怀里抱着慕容熙的姿势。腾出一手从盘子里拿出一颗葡萄,送到慕容熙嘴边。慕容熙见此,张口一咬。“砰!”某太子心想,这咬葡萄怎么是这声儿?往桌子上一看,一把明晃晃的菜刀放在那里“妞儿,这是?”“这位小妞,我看你太受欢迎了,让大爷我心里很不爽,要不你毁容吧。”慕容熙撅着嘴生气地说道“这就不用了。爷的这张脸可是为了咱们的夫妻生活增添“色”彩的。”某太子把这菜刀扔出屋外,然后抱起慕容熙。转眼间,两人就跑到了床上。“你又来!”慕容熙想起之前的威武夫妻生活,顿时气焰就下去了“妞儿,别怕,爷好好服侍你。”某太子邪魅地一笑“不要.唔.”=======片段结束========本文一对一,男皇女帝。宠文,成长,男女主角身心绝对干净。欢迎各位来跳坑~我在底下接着你们~
  • 人在江湖

    人在江湖

    ,单枪匹马干起了替人讨债的行当。当了她的保镖。韩铁子以他的正直、机智和勇敢不仅赢得了女老板的敬重、两位姑娘的爱恋,当过特种兵的韩铁子为躲避一场飞来的横祸,来到古城讨生活。后被珠宝行的女老板看中,他凭着一身的武功。全书反映了当今社会底层民众的生活百态和社会矛盾的冲突。一次偶然的机会,更是由于竭力为农民兄弟讨要工钱而受到农民工的拥戴和信赖
  • 不是归人,只是过客

    不是归人,只是过客

    她只是个宅女为何苍天也不让她好过?她只是个宅女为何苍天也不让她好过?她明明就是为了救朋友而来的为何还要扯上这些幺蛾子什么的?其实——本文就是一个真正的宅得有滋有味的女子为救朋友而到了一个让她晕头转向的古代,有一个让她晕头转向的身份,最后晕头转向中发誓要找到朋友一起回家的故事。
  •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对我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坏处:首先,会大大妨碍我们了解自己祖国的历史。其次,会使我们对生活中许多和传统文化有关的现象感到费,解。此外,不懂文化常识,还可能使我们在许多场合“出糗”。为了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丰富的文化常识,扩大自己的文化视野,《每天读点文化常识(插图典藏本)》选取了读者感兴趣又实用的文化常识,内容丰富,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涵盖了在生活中及与人交往谈话中所能涉及到的几乎所有领域,如天文历法,民族地理,王朝皇族,官制法律,礼仪宗法,军事兵器,宗教风俗,饮食器用,建筑交通,文化艺术,医药科技等。
  • 好父母 教品德

    好父母 教品德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但究竟怎样才能让孩子真正成才呢?难道成才就是考高分,拿高学历吗?难道有了很高的学历就是成才了吗?未必呀!对孩子来说,一生最为重要的就是他的品德。儒家经典《大学》中说道:“德者,本也;财者,末也。”也就是说,对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德行,财富是次要的。孔门四科(孔子门生必修的四门课程)分别是: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也是把德行放在第一位,而文学,即知识的学习放在最后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