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3100000027

第27章 有一颗谦卑心,你会更清醒(1)

佛说: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傲慢,也不要使你的谦卑缺乏智慧的成分。

卑一山还比一山高。人不可自视过高,必须懂得谦虚为怀的道理。一个人若高傲自大,自然心中狂妄,不屑他人作为,无法接受别人的意见。

只要是人,总会有弱点的,又怎可骄满自大,而阻碍自己与他人交流、切磋学问的通道呢?骄傲对自己来说,失去了进步的机会,实在是不明智的。

忌狂妄

在井底之蛙的眼里,它只有头顶上那一小片天空,而那天空下最伟大者,莫过于自己了。于是志得意满,鼓腹而鸣,其结果可笑可叹。

“鼓空声高,人狂话大”。举凡狂妄的人,都过高地估计自己,过低地估计别人。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狂妄自大只会让人哭笑不得。

“装孙子”的经历

《西游记》里孙猴子当初学艺时,是踏踏实实下过工夫的,全然没有后来的飞扬跋扈,因为他知道自己当时“没啥本事”。他漂洋过海,行程万里,来到西贺洲,打算拜菩提老祖为师。菩提老祖是西贺洲有名的神仙博导,门徒众多,门槛极高,压根就瞧不上这猴子,立马就要将他撵出去。孙猴子没有半点猴急,“装孙子”一样苦苦哀求说自己漂洋过海这么多年不容易,老师您这样就把我打发了,岂不是令人心寒。说完后在门前长跪不起,以示诚心。菩提老祖看这猴子心挺诚的,就勉强收下他,赐名“孙悟空”。

孙悟空总是习惯抓耳挠腮、手舞足蹈,上课时没少挨老师打手板,但他会说话会拍马屁,解释说“听老师讲到精彩之处喜不自胜,才有此兴奋举动,望师父恕罪”,这招让菩提老祖很受用。孙悟空在西贺洲潜心修行,这一学就是7年,把所有初级科目都学完一遍。接着,菩提老祖问他以后要往哪个专业方向发展,孙悟空心眼挺多的说“想先听听师父的意思”。菩提老祖就一一列举了“术”、“道”、“流”等主流专业,孙悟空觉得都不适合自己,就统统拒绝了。菩提老祖急了,拿戒尺在孙悟空脑袋上重重敲打三下,生气地走了。

孙悟空挨打后反而挺高兴,他领悟了师父的用意:打他三下,是要他三更半夜去“吃小灶”。果然,菩提老祖教了他一些高深的压箱底的本领,如三灾避法、地煞72变、腾云驾雾等。就这样,孙猴子踏实用心学得一身真功夫,然后拜别师父后以“海归”身份回到花果山发展自己的事业,直到后来跟着新老板唐僧西行除妖修成“斗战胜佛”的王牌经理人正果。

一喝之重

翰林学士苏东坡性喜禅学,因与照觉禅师论道,谈及“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的话后,自觉有所悟,因而做了三首诗偈,分别表明未参禅前、参禅时及参禅悟道后的三种境界。

未参禅前的心境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皆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到了参禅时的心得是: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原来无别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及至参禅悟道后的境界是: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苏东坡自有些禅悟后,对禅学佛理自视更高,因此,当他听说荆南玉泉寺的承皓禅师禅风犀利高锐,机锋深妙难触,心中极为不服。他自恃才学,又喜辩难,决定微服求见,以试承皓的禅功。初见面,即下难题:“听说禅师禅悟功高,请问禅悟是什么?”

承皓禅师不答反问:“请问尊官贵姓?”

“姓秤!乃秤天下长者有多重的秤!”苏东坡回以机锋,自觉高明,得意不已。

承皓随即大喝一声,从容问道:“请问这一喝有多少重?”

苏东坡无言以对,才心悦诚服,礼拜而退。

苏东坡自视甚高,把自己比做秤,竟要去秤秤禅师的“重量”,即要量量禅师到底有多少货色。谁知,禅师仅仅发出的一声喝,他的“秤”就因不堪重负而“失效”了。可见,苏东坡与禅师的差别何止十万八千里!这就告诉我们,禅的境界是无法称量的!

做人不要恃才傲物

清代有名的经学家、史学家、文学家毕秋帆是江苏镇江人,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相媲美的《续资治通鉴》就是他编纂的。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毕秋帆任陕西巡抚。赴任的时候,经过一座古庙,毕秋帆进庙内休息。一个老和尚坐在佛堂上念经,人报巡抚毕大人来了,这个老和尚既不起身,也不开口,只顾念经。毕秋帆当时只有40岁出头,英年得志,自己又中过状元,名满天下,见老和尚这样傲慢,心里很不高兴。老和尚念完一卷经之后,离座起身,合掌施礼,说道:“老衲适才佛事未毕,有疏接待,望大人恕罪。”

毕秋帆说:“佛家有三宝,老法师为三宝之一,何言疏慢?”

随即,毕秋帆上坐,老和尚侧坐相陪。

交谈中,毕秋帆问:“老法师诵的何经?”

老和尚说:“《法华经》。”

毕秋帆说:“老法师一心向佛,摒除俗务,诵经不辍,这部《法华经》想来应该烂熟如泥,不知其中有多少‘阿弥陀佛’?”

老和尚听了,知道毕秋帆心中不满,有意出这道题难他,不慌不忙,从容地答道:“老衲资质鲁钝,随诵随忘。大人文曲星下凡,屡考屡中,一部《四书》想来也应该烂熟如泥,不知其中有多少‘子曰’?”毕秋帆听了不觉大笑,对老和尚的回答极为赞赏。

献茶之后,老和尚陪毕秋帆观赏菩萨殿宇,来到一尊欢喜佛的佛像前,毕秋帆指着欢喜佛的大肚子对老和尚说:“你知道他这个大肚子里装的是什么吗?”

老和尚马上回答:“满腹经纶,人间乐事。”

毕秋帆不由连声称好,因而问他:“老法师如此杰才,取功名容易得很,为什么要抛却红尘,皈依三宝?”

老和尚回答说:“富贵如过眼烟云,怎么比得上西方一片净土!”

两人又一同来到罗汉殿,殿中18尊罗汉各种表情,各种姿态,栩栩如生。毕秋帆指着一尊笑罗汉问老和尚:“他笑什么呢?”

老和尚回答说:“他笑天下可笑之人。”

毕秋帆一顿,又问:“天下哪些人可笑呢?”

老和尚说:“恃才傲物的人,可笑;贪恋富贵的人,可笑;倚势凌人的人,可笑;钻营求宠的人,可笑;阿谀奉承的人,可笑;不学无术的人,可笑;自作聪明的人,可笑……”

毕秋帆越听越不是滋味,连忙打断他的话,说道:“老法师妙语连珠,针砭俗子,下官领教了。”说完深深一揖,便带领仆从离寺而去。

从此,毕秋帆再也不敢小看别人了。

古人云:“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为人处世虽不能妄自菲薄,也不可自高自大,总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高看自己小看别人。做人要谦和、宽厚,千万不可恃才傲物。

懂得低头,才能出头

隐峰禅师从马祖禅师3年,自以为得道高深,终于“千年的媳妇熬成婆”,有出头之日了。于是有些洋洋得意起来,觉得本寺庙师兄弟没人能跟他比高论低。他听说远处有位石头希迁禅师很了不得,于是备好行装,来向马祖辞别。

马祖禅师看出隐峰有些心浮气傲,决定让他亲自碰一回钉子,特意提醒他:“小心啊,石头路滑。”这话一语双关:一是说山高路滑,小心石头牵绊栽跟头;一是说那石头禅师机锋了得,弄不好就会碰壁。

隐峰却不以为然,扬手而去。他一路兴高采烈,挺胸抬头,迈着大步直奔石头希迁禅师处一试禅道。

一到那里,隐峰就大声叫着要找石头禅师。看到石头禅师,隐峰也不说什么,只是绕着法座走了一圈,并且得意地问道:“你的宗旨是什么?”

石头连看都不看他一眼,而是两眼朝上答道:“苍天!苍天!”(禅师们经常用苍天来表示自性的虚空)

隐峰不知道石头禅师是不是在回答自己,愣在那里,无话可对。

回来后,马祖听了事情的始末,告诉隐峰:“等他再说‘苍天’,你就‘嘘嘘’两声。”意思是你石头用“苍天”来代表虚空,到底还有文字,可这“嘘嘘”两声,不沾文字。

原来这么简单。隐峰记住了,满怀信心欣然上路。他以为这次怎么也能战胜那位石头禅师了。但是,这次当他问了和第一次一样的问题时,岂料石头却先朝他“嘘嘘”两声,这让他措手不及。他待在那里,不得其解。自己竟然还没嘘出声,就被噎了回来!

出来的时候,因为没顾上多看,结果狠狠地撞在了禅院的门框上,疼得他一边不住地用手揉搓,一边看着比他身子矮一截的门。

石头禅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来访问我的最大收获,也正是我想告诉你的。要出头得先低头;出头不要强出头。”

隐峰这次没有了当初的傲慢,丧气而归。回来后,他毕恭毕敬地站在马祖面前,听从教诲。马祖点着他的脑门:“我早就对你说过‘石头路滑’嘛!”

一粒种子,如果不肯忍受被泥土埋藏的苦闷,只想享受温暖的阳光、新鲜的空气,那么它永远也不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人都有出头的欲望,但出头不可强出,勉强去做,成功的可能性并不高。生活中,时刻不要忘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一个人只有先低头,埋头做事,才能有所作为。而且你越是低姿态,对方也就越乐于帮助你,从而有助于达成实现生存和更高远的目标,最终出人头地。

肯自省

罗曼·罗兰说:“在你要战胜外来的敌人之前,先得战胜你自己内在的敌人;你不必害怕沉沦与堕落,只要你能不断地自拔与更新。”

一个人是否具有反省能力对其为人很重要。反省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和机缘。它在任何人身上,都会发生大效用。

反省所带来的不只是智慧,更是夜以继日的精进态度和前所未有的干劲。

都是我的错

在深山老林里,有两座相距不远的寺庙。甲庙的和尚经常吵架,人人戒备森严,生活痛苦,乙庙和尚一团和气,个个笑容满面,生活快乐。

甲庙的住持看到乙庙的和尚们天天和睦相处,相安无事,心里非常羡慕,但又不知其中的奥妙所在。于是,有一天他特地来到乙庙,向一位小和尚讨教秘方。

住持问:“你们有什么好方法使庙里一直保持和谐愉快的气氛呢?”

小和尚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因为我们经常做了错事。”

正当甲庙住持感到疑惑不解之时,忽见一和尚匆匆从外面回来,走进大厅时不慎摔了一跤。这时,正在拖地的和尚立刻跑过来,一边扶他一边道歉:“真对不起,都是我的错,把地拖得太湿,让你摔着了。”

站在大门口的和尚见状也跟着跑过来说:“不,都是我的错,没有提醒你大厅里正在拖地,该小心点。”

摔跤的和尚没有半句怨言,只是自责地说:“不,不,是我的错,都怪我自己太不小心了。”

甲庙住持看了这精彩的一幕,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了乙庙和尚和睦相处的奥妙所在。

自责既是对他人的道歉,也是对自己心灵的解脱,它既可以化暴戾为祥和,也会使人真心相对。逃避责任只会引起人与人之间无谓地争吵,使隔阂加深。

自己错了不责怪别人

天刚破晓,朱友峰居士兴冲冲地抱着一束鲜花及供果,赶到大佛寺想参加寺院的早课,谁知刚一踏进大殿,左侧突然跑出一个人,正好与朱友峰撞了个满怀,将他捧着的水果撞翻在地,朱友峰看到满地的水果忍不住叫道:“你看!你这么鲁莽,把我供佛的水果全部撞翻了,你怎么给我一个交代?”

这个名叫李南山的人,非常不满地说道:“撞翻已经撞翻,顶多说一声对不起就够了,你干吗那么凶?”

朱友峰生气地说:“你这是什么态度?自己错了还要怪人!”接着,彼此咒骂,互相指责的声音就此起彼落。

广圄禅师正好从此经过,就将两人带到一旁,问明原委,开示道:“莽撞的行走是不应该的,但是不肯接受别人的道歉也是不对的,这都是愚蠢不堪的行为。能坦诚地承认自己的过失及接受别人的道歉,才是智者的举止。”

广圄禅师接着又说道:“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必须协调的生活层面太多了,如:在社会上,如何与亲族、朋友取得协调,在教养上,如何与师长们取得沟通:在经济上,如何量入为出:在家庭上,如何培养夫妻、亲子的感情,在健康上,如何使身体健全,在精神上,如何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能够如此才不会辜负我们可贵的生命。想想看,为了一点小事,一大早就破坏了一片虔诚的心境,值得吗?”

李南山先说道:“禅师!我错了,实在太冒失了!”说着便转身对朱友峰说道:“请接受我至诚的道歉!我实在太愚痴了!”朱友峰也由衷地说道:“我也有不对的地方,不该为点小事就发脾气,实在太幼稚了!”

广圄禅师的一席话,终于感动了这两位争强好斗的人。承认过失是智者之举。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敬君子方显有德,怕小人不算无能,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

退一步自然幽雅,让三分何等清闲,忍几句悠悠自在,耐一时快乐神仙。

万事得成于忍,与其能辩不如能忍。退一步、让一步来成全别人,即是修养。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真正勇敢的人,应当能够智慧地忍受最难堪的侮辱。你能把忍工夫做到多大,你将来的事业就能成就多大。

不忘检点自己

有一天,佛陀对弟子们提出一个问题:“一个受过佛法教化的人,和一个未受过佛法教化的人,当他们遇到快乐的事物时,同样会有‘乐受’的感觉;相反的,当他们遭逢悲伤痛苦的时候,同样会有‘苦受’的感觉。那么,已受教和未受教的人到底有什么差别呢?”

弟子闻言,彼此面面相觑,无法作答,只得请佛陀慈悲开示。

佛陀说:“一个没有受过佛法教化的人,遇到痛苦的时候,往往悲不自胜,甚至榜徨迷惑,不知如何安顿自己,这就如同中了第一支箭以后,又中了第二支箭一样感到痛苦不安;相反,有佛法的人,遭逢痛苦的时候,绝不徒然悲叹,乃至怨天尤人,自乱方寸,因为他已经有智慧,不会再受第二支箭的痛苦。”

“一个佛教徒身处乐境之中也绝不放纵自己,因为一旦陶醉在快乐之中而放逸身心,第二支箭便会带来苦受。”佛陀又继续阐述乐受的道理。

佛陀开示后,弟子们个个庆幸自己能过着佛化的生活,不为苦、乐所惑,尤其对于“不受第二支箭”的譬喻,个个心有戚戚焉,自此更加惕厉自己切莫放逸,以免受到第二支箭的苦。

人往往沉湎于享乐而不能自持,或者深陷于哀痛而不能自拔,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是一种耻辱,被第二支箭射中更是一种不幸。唯有以“觉悟”之心,时时检点自己才是无上的智慧。

无果禅师为了专心参禅,在深山里一住就是20余年,这些年来一对母女一直悉心照料他。然而20多年来,他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成就,他认为自己无法在那里修行得道,所以打算出去寻师访道,解除心中的疑惑。

临行前,母女对他说:“禅师,您再多留几日吧,路上风寒,容我们为您做一件衣服,再上路不迟。”禅师盛情难却,只好点头答应。

母女两人回家后,马上着手剪裁衣服。衣服做好了,再包了四锭马蹄银,送给无果禅师作路费。禅师心怀感激,接受了母女两人的馈赠,于是收拾行李,准备第二天一早就走。到了晚上,他坐禅养息,半夜里突然出现了一个童子,后面有许多人吹拉弹奏,扛一个很大的莲花座,来到禅师面前说:“禅师,请上莲花台!这就是你要去的地方。”

禅师心想:“我的修行还没有到这种程度,这种情况来得太早了,恐怕是魔境。”无果禅师于是就不再理会他。童子一再说:“机会就只有这一次,错过了就再也不会有了。”万般无奈,无果禅师就把自己的拂麈插在莲花台上。童子和众人便高兴地离去了。

第二天早上,禅师正要动身时,母女两人手中拿了一把拂麈来见禅师,问道:“这可是禅师之物?昨晚怎会从家中母马的肚子里生了出来?”

同类推荐
  •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由于种种原因,在民间宗教的研究领域,对其宗教思想的研究显然滞后于宗教教派演变的研究;而在宗教思想的研究中,对其神灵(学)思想的研究,更是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而鲜有人问津。鉴于明清时期是中国社会中民间宗教的高发期和繁盛期,因此,《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尝试从现代宗教学的角度,以神灵观为中心,结合明清民间宗教各教派的主要经卷宝卷以及其他相关材料,进行认真解读和仔细分析,分别以神灵谱系、神话理论、救赎观念、伦理思想四个部分依次展开。
  • 悟道:星云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课

    悟道:星云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课

    星云大师以佛教精义为根底,对世俗社会的万千进行最智慧的阐释。让我们和星云大师一起活在当下,感悟幸福,了悟人生得失盈亏,离苦得乐,慈悲做人,智慧做事。 
  • 读佛即是拜佛:真实的唐僧

    读佛即是拜佛:真实的唐僧

    唐僧玄奘,年少时跟随兄长出家,于藏经楼专职抄写佛经,过目不忘。28岁时,不顾朝廷禁令,冒死偷渡玉门关,独自一个人踏上漫漫西行取经之路。沙漠中迷路,高山遇雪崩,六次遭强盗,甚至被异教徒当成活人祭品……沿途艰险不断、诱惑不断,玄奘未曾动摇。4年时间,1400多天,玄奘终于穿过西域二十四国,于公元631年到达西行目的地——印度那烂陀寺。此后十余年,玄奘游遍印度,虚心求学,吸取各宗各派之精华。在曲女城辩法大会上,玄奘与大乘佛教斗法、与小乘佛教斗法、与婆罗门教斗法、与各派智者斗法,18天无一人挑战成功,一举成为全印度第一高僧,征服全印度,修得正果。
  • 佛教故事选萃

    佛教故事选萃

    本书选取的佛教故事包括:鹦鹉救火、女颜象、弟兄俩、看远不看近、火灾、摩诃罗学祝词、牛奶变醋等。
  •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大忙人的清心咒,听佛学高僧揭秘不忙碌的智慧, 老百姓的草根禅,随禅宗大德参悟不烦恼的人生。 谈佛论禅,于五行方外观自在; 修心养性,在红尘俗世悟禅机。
热门推荐
  • 我的原始人男友

    我的原始人男友

    【都市现代文,一对一,搞笑轻松宠文,不喜者勿入,轻点叉叉即可。】林野:非洲原始丛林野人一枚。林洛:清秀可爱小女人一枚。当他一遇见了她,百炼钢立刻化为绕指柔,本来霸气的英雄人物瞬间化身为萌物忠犬宠溺暖男!只要她一个,只宠她一个!非洲原始森林——相见:“滴答——”,下雨了吗?林洛感受到头顶的一点湿意,不由得感到奇怪,刚刚还是晴天,怎么······啊!思维在林洛抬起头的一瞬化成了泡沫!蛇,好大的蛇!刚才头顶上的那滴不是雨,而是它的口水!就在林洛以为自己就要成为眼前这条巨蟒的盘中餐时,忽然,一块大石不偏不倚地打中了蛇头,巨蟒之前完全没有防备,猛然被打中,明显愣了一下,不过只一秒,警戒地迅速回过神来。巨蟒转身看向偷袭者,神情恼怒,舍下了明显战斗力为零的林洛,朝向武力值更强大的对手飞速行进着。直到眼前巨蟒消失了好一会儿,林洛才意识过来,自己还没有被吃掉,自己还活着!里拉加斯加岛——相处:牛神节,勇斗。“洛,你想要‘火彩’吗?”林野不理帕卡莎,殷勤地看向林洛。“勇斗”就是每个男子都可以上去进行一番搏斗,决出最厉害的人,也就是这场比赛的冠军,赢家可以得到最终的奖励则是——‘火彩’。“别,你伤口才刚好。”林洛急忙拦住林野,对他身上的伤还是很担心。“我没事,洛,你要相信我。”话音一落,林野纵身一跃上了高台,恩,这样洛也会用敬佩欣赏的目光看着自己了吧!“咦?这个人是谁?”路人甲疑惑地说道;“我也从没见过他啊!”路人乙也加入讨论;“是啊,这个人面生地很呐!”路人丙也不甘落后。一番较量之后······“哇!”赞叹有之。“赢了?他居然赢了莫刹!”惊讶也有之。“太精彩了!”,“太棒了!”更多的是周围络绎不绝的欢呼叫好声!中国B市——相爱:“哇,好香!林野,你做了什么啊?”林洛发现自己以前都没有这么好吃的,可现在林野的厨艺是越来越好了,比自己做的好得不是一丁点!林洛忙跑进厨房,林野身上围着一个有点破旧的围裙,那是之前林洛用的。可是你能想象一块冰山穿着粉红色围裙给人的诡异感吗?至少林洛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是无比的震惊,脸都忍不住扭曲了!可现在,小小的厨房里,烟雾缭绕,满是饭菜的香味,林野系着围裙拿着勺的样子竟然让林洛觉得莫名的感动!有一个男人愿意赚钱养你,有一个男人愿意为你洗手作羹汤,有一个男人愿意把他的所有全部给你!
  • 环锁春秋

    环锁春秋

    仇恨与冰冷的人生,只因一次出手相助全然改变了。硬挤进生命的阳光,将心中的黑暗尽数驱散。当相诺相随天涯的俩人在遇到仇恨、权利、名望、宝藏、绝学、婚约重重阻挠时,是相弃相怨,还是相守相恋?环锁春秋,环你一世风华,锁你一生温柔。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刀霸

    刀霸

    在数十年前,江湖上出现了一个无人不惧的大魔头穗台,他最可怕之处,并不在那心狠手辣与独霸江湖的野心。而是他那绝毒惊世的魔功,不仅能取人性命,更可改变身体机能,祸延下代,令他的敌人,永世也抬不起头,过着暗无天日的悲惨生活。刀霸无敌刀终于明白了,世人...
  • 穿越千年:为君痴狂

    穿越千年:为君痴狂

    看过很多穿越的,你看过穿越成怪物的吗?看过很多无赖的,你见过如此无赖的吗?她,平凡的不值一提,却身兼重任;他,正值年华,却被命中注定;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走在一起,却得知了一切都是场计划好的阴谋,他们的爱能否继续下去,他们又将何去何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装魔

    重装魔

    “仅代表和谐之神,惩罚不守序之徒!”这是在非典型无限世界中。一名拥有恶魔身躯的研究人员找到自己的目标后,与敌人互相坑爹的故事。如果人类掌握1000年后的科技,在现代人看来其实和魔法无异。足够好的科学家配合无限丰富的材料,再加上各个世界之中的各种科技,最后将给无限世界带来怎样的颠覆?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花季里跳荡的思想脉律

    花季里跳荡的思想脉律

    这套丛书由8本书构成,是国内文学和语文教学论方面的知名学者优势互补,为中学生提供的“青春读书课”。它克服了文学专家文选式读物可能缺乏教育学阐释的弊病,也克服了教学论专家所编读物可能选文与解读不当的弊病。编撰的目的是:选择课本之外的、古今中外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教育学的加工,提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每本书都以“忧患意识”、“生命礼赞”、“大自然:温情澎湃的歌”之类的闪耀着人文精神光辉的语句把几十篇佳作组织成若干单元。单元内部由以下板块构成:单元人文内容概述、作家作品简介、作品、解读、话题、相关资料索引。这套丛书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开发语文学习资源、培养探究能力的教学观念,有助于中学生积累人文知识、品味人文精神、抒发人文感悟。这套丛书竭诚为中学生的成长加油!
  • 爸爸妈妈,请这样爱我

    爸爸妈妈,请这样爱我

    天下的爸爸妈妈都是一样的,一样的想给孩子最多最好的爱,一样的希望孩子快乐、成才,可让很多爸爸妈妈感到困惑甚至寒心的是,孩子的性格、习惯、能力等不尽如人意,孩子甚至排斥、厌恨他们。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爸爸妈妈,请这样爱我》中呈现了很多出现各种常见问题的孩子,以及他们的爸爸妈妈是如何对症下药纠正或培养孩子的案例。从中我们会听到孩子的心声:爸爸妈妈,请你们不要对我太好,不要给我太多,不要为我做太多;爸爸妈妈,请你们试着有时候懒一点、坏一点、狠一点,不要宠坏我、骄纵我,也许这样,我会成长得更好,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