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2500000024

第24章 最后攻势(2)

个性总是决定行动。正如怀特利所说:“蒙哥马利想骑着白马进入柏林。”然而,在战争的这个阶段,艾森豪威尔对蒙哥马利已视若路人。艾森豪威尔后来告诉科尼利厄斯·瑞安:“蒙哥马利做事完全凭他个人好恶。他全力诋毁美军,尤其是我,把我们说得与这场战争毫无关系。最后我决定不再和他说话。”

艾森豪威尔想让布雷德利指挥最后这场战役。如果布雷德利处于北翼,艾森豪威尔很可能派他进攻柏林。但第12集团军群位于中部,所以艾森豪威尔决定将主攻方向放在那里,将德累斯顿作为目标。这个路线为红军提供了进攻柏林的最短路线,能够将德军残敌大致分割成两半。为了让布雷德利有足够的兵力,艾森豪威尔将第9集团军从第21集团军群中调出来,交给布雷德利指挥。为了确保与苏军协同作战,他通过电报将自己的意图通知了斯大林,建议红军与盟国远征军在德累斯顿附近会师,并要求苏军说明自己的意图。

艾森豪威尔3月28日发给斯大林的电报在三大国首都引发了一系列活动。苏军首先做出反应。斯大林同意德累斯顿是盟国远征军和红军会师的最佳地点,并说柏林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战略意义。斯大林说,红军计划将用二线部队攻占德国首都。但实际上,红军早已开始“紧急实施”重大的调整。它将柏林作为主要目标,并为此投入了125万人的部队和2.2万门大炮。

英军与俄军一样,对柏林极为重视。因此,他们对艾森豪威尔向德累斯顿进军的计划极其不满,也对他与斯大林直接联系感到不快。他们担心斯大林可能会愚弄艾森豪威尔。蒙哥马利发电报给布鲁克:“我认为我们可能会犯大错误。”英军参谋长们直接向马歇尔递交了强烈抗议。

在美国,罗斯福身患重病,马歇尔负责战争的指挥工作。美军对英方的抗议大为恼火。盟国对艾森豪威尔这位名将的战略大加质疑,这使美方极为反感。艾森豪威尔取得莱茵兰战役的胜利后,英军还对他表现如此的不信任,这使马歇尔大感困惑。他也把这种疑问坦白告诉了英方。

艾森豪威尔不知道马歇尔对英方的答复,还是给马歇尔递交了一份报告,为自己进行辩解。他否认自己改变了计划(这一点与实情不符),然后回击了英方对自己战略提出的批评。他说:“我只不过是遵照布鲁克元帅一直教导我的原则办事,决心集中力量实施一次突击。我的计划无非是将美国的第9集团军调回给布雷德利”以发动主攻而已。在报告的最后一段中,他流露出对英方长久以来的愤懑:“首相及其各位参谋长反对我在莱茵河西部消灭德军的设想。现在德军还未完全被击败,他们就想让我停止这个有数十万兵力参与的作战行动。我认为,我与手下的顾问每时每刻都在研究这些问题,心中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尽早获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第二天,3月31日,丘吉尔再次提出质疑。他发电报给艾森豪威尔:“为什么我们不越过易北河尽量向东推进呢?这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因为南面的苏军看来必定会进入维也纳……如果我们在柏林已然落入我们掌握之中时,有意将其让给他们,这可能会加深他们的现有的认识,自以为一切应当属功于他们。”他想让英军抢先抵达柏林,并要求第9军团调拨给第21集团军群,以实现这一目标。丘吉尔说,这样的解放方案是为了“避免使英王陛下的部队处于意想不到的不利境地”。

根据盟国远征军司令部的办公日志记载,丘吉尔的请求使“艾森豪威尔有些恼火”。他立即口授了一封回电。他重申,自己没有改变计算。他仍然想派蒙哥马利越过易北河,直取吕贝克,而不是柏林。第21集团军群向吕贝克挺进,就能封锁丹麦半岛,阻止苏军进入丹麦。艾森豪威尔坚持称,这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英方认识到,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使艾森豪威尔回心转意,只得无奈接受。风暴开始消退,因为双方都不想分裂。实际上,英方同意将蒙哥马利降为次要角色。丘吉尔敏锐地意识到,战后的世界需要英美的团结,于是主动息事宁人。他在给罗斯福的信中写道:“英王陛下的政府对艾森豪威尔将军完全信任,我们的军队欣然服从他的指挥,由衷钦佩他伟大杰出的品质与性格。我希望大家能铭记这一切。”丘吉尔将这封信的副本寄给艾森豪威尔,并称,如果自己说了“伤害您的话”,他“倍感痛心”。但是丘吉尔仍然趁机说,自己仍然觉得远征军应该攻占柏林。“我认为,我们在与苏军会师之前应尽量向东推进,这一点极其重要。”

这样,虽然英方同意蒙哥马利辖下的第9集团转交给布雷德利,把主攻方向放在德国中部,但他们希望继续探讨如何占领柏林的问题。4月6日,蒙哥马利表明了立场,称自己虽然知道艾森豪威尔觉得柏林并无多大价值,但“我不同意这一看法。我认为柏林绝对是一个有价值的目标,而且确信苏军也会这么想,只是他们可能会假装糊涂。”

与此同时,马歇尔告诉英军参谋长们:“只有艾森豪威尔才知道如何作战,如何充分利用千变万化的局面。”至于柏林,盟军参联会认为“我们在苏军之前占领柏林所得到的心理及政治上的利益,不应凌驾于绝对必要的军事考虑之上。我们认为,当务之急就是消灭和瓦解德国武装力量。”

第二天,艾森豪威尔正确分析了这场争论,说明了自己在最高统帅部所处的地位。他说,自己根据军事形势进行决策,如果参联会希望他根据政治形势指挥作战,他希望得到参联会中上级的新指示。他说,向柏林进军并不可取,并说:“我承认发动战争就是为了达成政治目标。如果参联会决定,盟军攻占柏林比本战区的军事考虑更重要,我乐于调整计划及思路,以便执行这样的行动。”英方知道他们不能使马歇尔改变主意,也就没有做这方面的尝试。参联会没有改变艾森豪威尔的指示。因此,艾森豪威尔继续执行原有命令,目标就是消灭德国武装力量。

4月的头几周中,盟国远征军继续向前推进。盟军在部队的质量、机动性、空中力量、物资和士气方面占了明显的优势。团、连、班各级单位奋勇向前,有时甚至三个人乘着吉普车就向前冲杀,把补给基地远远抛在后面,不顾两翼暴露出来的巨大缺口和位于他们后方的敌军。他们对敌人阵地有个大致了解就四处冲杀,认定德军无计可施。德军最高统帅部有名无实;由于缺乏燃料,大部分德军部队处于瘫痪状态。防线漏洞百出。

4月11日,辛普森第9军团的先头部队抵达易北河畔的马格德堡。辛普森在河上建立了两处桥头堡,一个于4月12日建立于马格德堡的北面,另一个于4月13日建立于马格德堡南面。4月14日,北面的桥头堡被德军的反攻摧毁,但南面那个守了下来。

突然之间,美军似乎有了攻占柏林的机会。俄军尚未开始向柏林进军,辛普森则离柏林不到五十英里。他认为自己可以抢在红军之前杀入柏林,请求布雷德利允许他试一下。布雷德利咨询艾森豪威尔的意见。艾森豪威尔没有同意。辛普森原地待命。

巴顿大感诧异。他的浪漫主义、澎湃激情和博学的军事史知识都使他相信艾森豪威尔正错过一次历史性机遇。巴顿对他的上司说:“艾克,我不知道你这次怎么想的。我们最好尽快把柏林拿下来。”

艾森豪威尔没有同意。他认为占领北面的吕贝克和南面阿尔卑斯堡垒地区“远比攻占柏林更为重要”。他还认为,辛普森不可能抢在苏军之前抵达柏林,因此也就不值得一试。“我们会徒劳无功,一无所获。”虽然辛普森在易北河上建立了一个桥头堡,“但我们要记住,只有我们的先头部队抵达了易北河;而主力离那里还有很远。”

而英方却催促艾森豪威尔派辛普森挺进柏林。4月17日,艾森豪威尔飞往伦敦,与丘吉尔就这一问题展开磋商。他让丘吉尔首相接受了自己的观点。丘吉尔承认,与辛普森的部队(他在易北河上只有5万多兵力,而且无法得到战斗机的支援)相比,柏林东面的红军规模要大得多。这也就意味着,抢先攻占柏林的必将是苏军。

直到1952年,艾森豪威尔仍在为自己未能攻下柏林而感到不安。他千方百计改写历史记录。在回忆录中,他多次提到曾向多位政治家多次就苏军发出警告。在1967年发表的《稍息》一书中,他称早在1944年1月自己就对罗斯福说过,预料美国将和苏联人发生麻烦,但罗斯福不愿听。他还称,自己在1943年就警告布鲁克,如果盟军不尽快重返欧洲,红军就会扫横各国,到时苏联人将难以对付。他可能发出过这些警告,但在《稍息》出版近二十年前,他还写过《远征欧洲》一书,书中对这些事未置一辞。他在战争期间写的东西,也没有流露出他对苏联人的担心。有意思的是,在上面两个例子中,他都说自己在私底下提出了这些观点,而听到这些观点的人却已经去世。

艾森豪威尔还对自己在柏林问题上的决策大加辩解,尤其是在1948年苏联人封锁柏林后更是如此。他多次解释——主要是对共和党人。那些人担心艾森豪威尔曾经受到了斯大林的愚弄——自己完全按照军事局势做出决策,对苏联的威胁早有觉察,并对其他人发出了警告。1952年时的他可能真的希望自己在1945年对苏联人展示了强硬路线,而事实上他却没有这样做。相反,他在投降谈判中,还有在战争最后几周调动手下的部队时,都非常注意公平地对待苏联的利益。

1945年春,德国人急于同美国人建立反苏同盟。4月30日,希特勒自杀,这似乎为其他德国领导人扫荡了建立同盟的重大障碍。他们认为,希特勒死后,西方应该会把德国视为欧洲反对共产主义的堡垒。

卡尔·邓尼茨海军上将试图加速东西方的分裂,从中为德国捞取些利益。他的具体手法就是让德军分批向西方盟国投降。杜鲁门总统答复,唯一可以接受的条件就是所有德军无条件向美英苏三大国投降。丘吉尔与艾森豪威尔支持杜鲁门的意见。

同类推荐
  • 手段:从最小变成最大的S·O·B法则

    手段:从最小变成最大的S·O·B法则

    这是一部风靡全球的“首席执行官之书”,并不以时时抛出格言隽语的俗套来左右读者,也不试图以模具演示的方式来整合读者的思维。在本书中,你看到的是商界内部绘声绘色的故事,这些故事饱含着炽热的激情,有西部好汉的粗话,也有上流豪门的恶谑,甚至不乏街舞式的鄙俚。这里一部权谋书,推进一步说,也是一部商界政治法则书,艾伦·纽哈斯毫不讳言——必要的敌意是获胜的手段,但是我们看到,在回到新闻观上时,作者又提倡着一种可敬的“保守主义”。他的经历,对广大的新闻工作也是不无教益。《手段》不仅是媒体策划人、执行总编和栏目制作人的职业必读书,而且是一切行为经理人——特别是那些处在事业关键阶段的中青年职业经理人的必读之书。
  • 张颔传

    张颔传

    张颔先生是我省考古事业的创始人之一,在新中国考古事业上有重大贡献,其代表性成果为《侯马盟书》,即对1965年在侯马新田发现的春秋末期晋国赵、韩、魏诸国结盟文字进行了全面的考证。张颔先生在史学界、考古界、天文学界、书法界的多方面才华,被社会所广泛认可。《张颔传》由我省著名作家韩石山根据张颔先生的经历,采用采访体的形式撰写而成,是韩石山继《李健吾传》《徐志摩传》之后的又一部名人传记力作。
  • 摩根写给儿子的32封信

    摩根写给儿子的32封信

    本书是世界财富巨擘摩根家族的奠定者——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给儿子小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的信集。它本来是不愿公开的私人信札,是以遗嘱形式密藏的贵重珍品,并且“透露了太多的摩根家族创造财富的秘密和商业的智慧,是培养伟大企业家无可比拟的教材……”。
  • 张居正评传

    张居正评传

    ,以叙述为主,详尽生动的记叙了张居正的成长经历和主要事迹;张居正是怎样一步步走向内阁首辅地位,每章又有不同的小节。并逐步操纵朝政大权,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共八章,进行自己的改革的
  • 艾森豪威尔传

    艾森豪威尔传

    艾森豪威尔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传奇人物。他生命的前52年充满波折、苦闷和压力,但却从未丧失雄心壮志和对成功的渴望。美国第34任总统,陆军五星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年过半百的艾森豪威尔1943年担任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官。1944年6月6日,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1890年10月14日—1969年3月28日),他成功指挥了扭转战局的诺曼底登陆,创造了一个军人一生中最辉煌的胜利。1953年至1961年,他担任美国总统,并被后人认为是20世纪政绩最辉煌的美国总统之一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国宝拾趣

    国宝拾趣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恶少离我远一点

    恶少离我远一点

    “洛小沫,你就不要在想他了,他已经有女朋友了,你怎么还一直忘不了他呢,现在他都不会好好的看你一眼,你这样做不值得,你知不知道。”染雪儿大声的说道,染雪儿的话深深刺痛了洛小沫的心。“洛小沫,你还爱我吗?”夏梓枫问道。“对不起,现在我已经不再爱你了。”洛小沫面无表情的回答道。“洛小沫,我会让你爱上我的,一定会的,”严宇轩大声的说道。“洛小沫,我会让你付出代价的,我不会让你有好日子过。”“到底我该怎么办,是不是要离开所有的人。”洛小沫忧伤的说道。她洛小沫受到了许多的挫折,经历了许多的苦难。他严宇轩发誓要洛小沫爱上他。他夏梓枫想追回洛小沫。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家庭第一:全世界美满家庭都在坚守的幸福法则

    家庭第一:全世界美满家庭都在坚守的幸福法则

    针对现代人对家庭忽视的现象,专为25至40岁的城市主流人群量身打造的。它的问世就是要提醒那些工作狂们,应该多抽出点时间来关注自己的家庭、建设自己的家庭!
  • 天下贰之群英会

    天下贰之群英会

    太古时代,天地混沌,没有天地,日月,山河,生灵。万物还未成形,整个虚无一片。信仰众神的人们根据自己不同的资质和悟性。投入到了不同的门派。不同的人踏上了不同的修真之路......各部族势力纷起,纷争不休,皆想成为大荒人间界统治者。以旌雨楼为首的势力在群雄之中突颖而出。在旌雨楼首领流云焯玛的带领下,力挽狂澜、横扫六合为平定大荒创下了不朽的传奇......我们的时代,自此而始。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别惹四小姐(大结局)

    别惹四小姐(大结局)

    她是名遍黎国的笨蛋丑女!为她那位高权重的爹爹丢尽了脸面!那些自已为漂亮的兄弟姐妹个个嘲笑她!就连婢女下人都瞧不起她!没关系!我郁清(潘素素)忍!什么?她那个传说中的“花少”夫君居然退婚?好!没关系,正好我也不想嫁!哪个王八蛋半夜把她的头剪得乱七八糟?!哪个猪头在她碗里放辣椒?!哪个八婆传她脸上长疮身上长毒瘤?!呼...没关系!真的没关系!我忍!什么?外来使臣送来黄金万两珍奇异兽,只为见她这黎国传说中的第一丑女?!娘的!有钱没地方花啊!什么?举办选美大赛?!关我屁事!啊?让我去给她们做陪衬?!呼,没事没事我还可以忍!什么?让我学狗叫?MD!你们这帮食古不化的猿猴!不让你们见识见识现代人的魅力你们还真当老娘是笨蛋啊!哼!黎国第一美女又怎样?老娘照样鄙视!切!黎国第一才女又怎样?老娘照样踢!额...至于黎国第一美男...哎...啥?他就是那个传说中的“花少?!”
  • 中国清官廉事(新版)

    中国清官廉事(新版)

    清官与廉吏大体同义,其要旨在一个“廉”字。“廉”原指物体露出棱角,朱熹集注《论语》时说:“廉,谓棱角峭厉。”以之比喻人的禀性方正刚直。“廉”又作收敛解,引申为逊让、节俭,进而引申为不苟取、不贪求。故古时将有节操、不苟取之人称作“廉士”;将清廉守正的官吏称作“廉吏”。我们案头的这本周庆苾先生精心撰构的《中国清官廉事》一书,陈列先秦至明清一百多位清官的懿言嘉行,读来直觉清风拂面,深感天地毕竟有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