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2500000018

第18章 诺曼底登陆与法国的解放(4)

诺曼底之战进行得并不顺利。位于右翼(即西面)的美军发现自己战斗的区域满是被灌木篱笆、堤岸和坍塌道路分隔开的小块田地。坦克无法行动,步兵只能沿着一个个篱笆逐步推进。面对德军灵活而顽强的抵抗,盟军进展缓慢,代价不菲。位于左翼的蒙哥马利曾发誓第一天就攻下卡昂,但是到了六月底却没能兑现诺言。盟军在诺曼底成功登陆后不到两周,喜悦变成了失望。英美两国的关系由此趋于紧张,而艾森豪威尔与蒙哥马利之间也出现了不和。

由于他们两人性情截然不同,难以共处几乎是命中注定的事。艾森豪威尔喜欢交际,而蒙哥马利离群索居;艾森豪威尔与参谋人员打成一片,所有的决定都和部下商讨,蒙哥马利在营地里独处一隅,吃睡都在一间嵌木活动房里(那是他在沙漠中从隆美尔手中缴获的战利品);蒙哥马利亲自起草命令,由上至下进行传达,而艾森豪威尔会等待手下参谋人员的一致意见,通常让他的作战军官起草最后指示;蒙哥马利在妻子去世后,不再接触女人,也不抽烟喝酒。艾森豪威尔谦逊,蒙哥马利自负。蒙哥马利曾自许:“我已完全献身于自己的职业。”

对于指挥,蒙哥马利的确做了深入研究,但对于如何将自己的思想传递给别人,他却没有研究。他说话的样子似乎总是高高在上。他对于某个问题越认真,傲慢的态度就越明显。蒙哥马利的骄傲自大甚至引起了英国军官的反感,多数美国人则觉得无法忍受他这个人。一个美国人曾说:“他长着猎犬似的长鼻子,小小的褐色眼睛滴溜溜乱转,活像是瑟伯漫画中的兔子。”他的洋洋自得激怒了众人。

性格上的差异是造成两人关系紧张的重要因素。但更关键的是,两人在战略和战术方面存在根本分歧,在盟军中还担任着不同的职位。艾森豪威尔的军事理论主张直截了当,积极进攻。像1864年弗吉尼亚荒野中的格兰特将军一样,他赞成沿着整个战线不断发动进攻。他主张直接进攻,相信大部队的毁灭性威力。有人曾经说他具有大规模生产的思想,这一点倒也属实,但稍有偏颇。他来自一个大生产社会,像所有优秀将领一样,他想在战场上运用国家的力量。

对蒙哥马利而言,“很显然……艾克和我在战法上截然不同。”蒙哥马利相信“敌乱我不乱”。他想在狭窄的战线上发起进攻,突破德军防线,直插目标。

此外,艾森豪威尔既对盟国参联会负责,也要对英美两国政府负责。蒙哥马利在理论上对艾森豪威尔负责,但实际上他听从布鲁克的指导。蒙哥马利是英国在欧洲大陆作战的高级将领,因此他自认为应对他的国家利益负责。要打败德军,英军既无人力,亦无物质资源。而且他们在1914至1918年期间认识到,蛮干无异于自杀。蒙哥马利提出,要凭借计谋与策略来击败在法国的德军,而艾森豪威尔却想通过直接较量来战胜敌人。

7月1日,艾森豪威尔前往诺曼底,目的是激励手下的各位司令官。他告诉布雷德利,自己“只带了一床铺盖、一名副官和一个勤务兵”,只需要“一条遮着帆布的战壕”。他在那里待了五天,视察部队,查看战场,和布雷德利及美军军长和师长交谈。他们都不愿意艾森豪威尔出现在他们那里,因为他们的司令部都是德军零星炮火的目标。艾森豪威尔的老朋友、第15军军长韦德·海斯利普直接请艾克离开。他说:“不要认为我担心你可能死掉,我只是不想让人说,最高统帅在我军的地盘里遭到不幸是我的责任。如果你想被打死,请去别的地方。”

艾森豪威尔曾经征用一辆吉普车,由英国副官詹姆斯·高尔特和一名勤务兵陪同,在无人护送的情况下,亲自驾车在乡间转来转去,甚至设法绕到了德军防线的后面。所幸太平无事。直到他到达第90团的司令部,有人说出他到过的地名,他才知道自己曾经身临险境。美军士兵们很喜欢艾森豪威尔开吉普车的样子。当他开车经过时,他们都会欢呼,吹口哨。

7月4日,艾森豪威尔前往一个战斗机机场视察。在那里,他得知飞机即将起飞执行一项任务。艾森豪威尔说,他想一起去,从空中看看这片灌木丛生田野。陪同他的布雷德利不同意,但艾森豪威尔坚持要去。他爬上野马式战斗机,最后说了一句:“好吧,布拉德(译注:布雷德利的昵称),我不飞到柏林去。”

他回到布希公园之后,对乡间的战斗未能取得进展而失望,甚至觉得自己不可能突破这个可怕的国家。特德和史密斯都对他说,这是蒙哥马利的过错。他们坚持要艾森豪威尔迫使蒙哥马利行动。特德抱怨道,蒙哥马利不公正地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空军,并说“陆军看起来没有准备自己打仗”。

艾森豪威尔给蒙哥马利去了一封信,但口气太软,更像是陈述希望达到的目标,而不是要求后者采取行动的强硬命令。7月12日,巴顿在日记中评论道:“艾克被英国人绑住了手脚,却仍不自知。可怜的家伙。我们实际上没有最高统帅——没有人当家做主,来说明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在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部,众人普遍觉得艾森豪威尔根本管不住蒙哥马利。有人开始猜测“如果蒙蒂(译注:蒙哥马利的昵称)被撤职,谁会接替他”。对艾森豪威尔而言,这种解决问题的简单办法根本不可行,因为蒙哥马利得到了英军、布鲁克及英国民众的一致支持。此外,艾森豪威尔无权撤换英军高级将领。在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部中,能够认识到这些道理的,只有最高统帅一人。而这些事实解答了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为什么艾森豪威尔能够容忍蒙哥马利?答案就是,因为蒙哥马利在指挥体系中的地位不可动摇。所以他别无选择,只能与这个令人气恼的英国将军进行合作。

不过,真正威胁到蒙哥马利地位的是特德的建议。他希望艾森豪威尔将司令部迁往诺曼底,亲自指挥陆上作战。蒙哥马利知道,他需要争取时间。这倒不是为了保住他的职位,而是为了将艾森豪威尔留在英国,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指挥权。

7月18日,蒙哥马利终于发动了代号为“古德伍德”的进攻。进攻开始阶段,在空军大规模轰炸的支援下,一切进展顺利。但蒙哥马利损失401辆坦克,伤亡2600人之后,攻击中止。英国第二集团军夺下卡昂,占领了几平方英里的土地,使德军伤亡惨重,但是战争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蒙哥马利宣布,他对战果感到满意。

艾森豪威尔很不高兴。他怒骂道,占领七英里的土地需要7000吨炸弹,那按每英里1000吨的代价,盟军根本不能通过法国。特德指责蒙哥马利要对“英军的失败”负责。远征军最高司令部的军官迫切地想知道,蒙哥马利会不会受封成为贵族,进入上议院或是出任马耳他总督。

这一切完全是不负责任的胡乱猜测。战后,艾森豪威尔说自己认为最高统帅的权力应该更大。他应该有权将任何一名部下撤职,不管他国籍为何。但是,就算1944年艾森豪威尔拥有这种权力,他也不会使用它。考虑到士气问题和蒙哥马利广受拥戴的事实,他不会提出撤换蒙哥马利的请求。

在史密斯和特德的催促下,艾森豪威尔给蒙哥马利写了一封信。他说:“时间最为关键。”他催促蒙哥马利再次发起攻击。许多美国军官认为,蒙哥马利之所以犹豫再三,是因为英军的兵力严重不足。英国不能补充第2集团军受到的损失,因此经受不起全面进攻带来的伤亡。艾森豪威尔说,从长远来看,现在发动进攻能够减少伤亡。

每个人都情绪低落,脾气暴躁。经过七周的战斗,盟军突入内陆最深处只有25至30英里,前线宽度仅有80英里,既缺乏机动空间,也无法将在英国境内等候部署的美军运过来。美军仍在灌木丛生的乡村挣扎,挺进的速度以码而不是以英里计算。“古德伍德”行动失败,蒙哥马利拒绝再次发起进攻。报纸上到处都能见到那个令人恶心的词:“僵持”。

但是黑暗之中仍有两个亮点。截获的无线电情报显示,德军已经是强弩之末。而且布雷德利正在制定“眼镜蛇”行动,准备在右翼突破。艾森豪威尔在给蒙哥马利的信中写道:“现在我们把希望寄托在布雷德利身上。”

到7月23日为止,在诺曼底登陆的美军总兵力达77万人,其中第1集团军死伤7.3万。登陆的英、加军队为59.1万人,死伤4.9万。大批可以立即投入战斗的美国后备役部队正在英国待命,准备投入战斗。与此同时,德军在诺曼底部署了26个师(其中6个为装甲师),用以阻击盟国远征军的34个师。盟军虽然处于攻势,却并未占据多少地面优势。此外,德军的第5集团军仍然毫发无损地驻守在加莱海峡。这意味着德军在增援能力方面要强于盟军。

艾森豪威尔的优势是继续掌握了制空权。布雷德利计划在“眼镜蛇”行动中利用空中力量突破德军的防线。一旦他取得成功,艾森豪威尔就打算立即从英国调来援军,正式组建巴顿的第5集团军,并派它赶赴布列塔尼,夺取那里的港口。

空军面对的就是天气问题。只有在合适条件下,他们才能发挥作用。根据计划,“眼镜蛇”行动将于7月21日开始实施。当天,艾森豪威尔飞抵诺曼底,亲自见证此次行动。天空浓云密布,只有他乘坐的B-25在独自飞行。他抵达目的地时,大雨倾盆。布雷德利告诉艾克,进攻已经推迟,并且责怪他这么糟糕的天气还敢坐飞机。艾森豪威尔扔掉湿透的香烟,微笑着说,当最高统帅的唯一乐趣就是没人能不让他坐飞机。

他看着滂沱大雨,又说:“我死的时候,他们应该等一个雨天,然后在暴风雨当中把我埋了。这样的鬼天气可真要了我的命。”

第二天,雨继续下,他飞回了伦敦。24日,仍然在盼望晴天的他给布雷德利去电,催促他在天气允许的时候全力出击。他说:“在此关键时刻取得突破能够使总体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他还让第1集团军“竭尽全力,寻找一切有利战机”。如果突破成功,“战果将难以估量。”

布雷德利基本上不需要别人的催促,但蒙哥马利却正好相反。艾森豪威尔要求第2集团军在“眼镜蛇”行动开始时发动攻击。他向布雷德利承诺,自己将亲自过问此事。因此,给布雷德利发完电报后,艾森豪威尔就飞往蒙哥马利的司令部。史密斯写道,艾克想要的无非是“前线的盟军协调一致,全面出击,最终使我们的部队行动起来。他在前线像一个橄榄球教练一样四处奔忙,激励大家奋勇杀敌”。

蒙哥马利和布鲁克对这一切十分反感。布鲁克在给蒙哥马利的信中写道:“很显然,艾克觉得(指挥第2集团军的)迈尔斯·登普西将军未能恪尽职守。同样,我们也看得出来艾克根本不了解战争。”英国军官一致认为,艾森豪威尔不知道“平衡”这个概念。蒙哥马利认为,如果大家全都参与进攻,也就意味着没有一支部队有能力实现决定性突破或是扩大战果。布鲁克抱怨说,艾森豪威尔“显然……对全线进攻有些认识。这想必是美军的作战理论”。

特德也对艾森豪威尔有所不满,但像以往一样,他也不同意蒙哥马利和布鲁克的意见。7月25日上午,盟军开始实施“眼镜蛇”行动。当天,特德给艾森豪威尔去电话,质问为什么蒙哥马利没有多出力,而艾森豪威尔对此如何处置。艾克说,自己已经与丘吉尔谈过,两人都对蒙哥马利这次准备全力出击表示满意。特德“一点也不满意,反而有些半信半疑,暗示首相肯定骗了艾克”。艾森豪威尔和布彻说到了这次谈话,并说自己能够满意地解决这些问题,因为“只要一打胜仗,所有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事情不出他的所料。“眼镜蛇”行动的第二天,美国第1集团军突破了敌人的防线。艾森豪威尔正式起用巴顿的第3集团军。布雷德利升任第12集团军群司令,下辖第1和第3集团军。考特尼·霍奇斯将军任第1集团军司令。

8月1日,巴顿大展神威,开始迅速突破布列塔尼。两军对峙的严梦终于结束。艾森豪威尔大喜过望:“这是好消息。”8月2日午饭前,布彻在布希公园的大厅里见到艾森豪威尔。最高统帅笑容满面。他说:“如果截获的情报正确,我们攻下了布列塔尼,把诺曼底的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8月7日,艾森豪威尔在诺曼底设立了前进指挥所。军帐搭在格朗维尔附近的一个苹果园里。此处离莫尔坦不到25英里,是德军反攻的必经之路。他接见了布雷德利。两人一致决定,除派少数兵力驻守莫尔坦外,命令手下所有师迅速向南挺进。他们用美军炮兵部队巩固两翼,并调来了战斗轰炸机。

盟军在莫尔坦的冒险获得了回报。第30师在经典的防御战中守住了阵地,而盟军的飞机和大炮重创了德军的坦克。8月9日,德军停止反攻。加拿大和巴顿的部队即将对敌构成包围。盟军攻势全面展开。所有部队密切配合,全力消灭德军的第7和第5坦克集团军。这两支敌军都位于巨大的突出部,北面是莫尔坦,而最南面位于法莱斯—阿让唐一线。布彻写道:“艾克不断催促蒙哥马利和布雷德利,告诉他们不能满足于寸土之得,重要的是消灭敌人。”

但是加拿大军队进攻缓慢。未遇顽强抵抗的巴顿势如破竹。到8月10日时,德军已基本被包围,巴顿的部队只给德军留下一条补给线,其余道路尽数切断。8月12日,巴顿的先头部队抵达阿让唐。而加拿大军队还未攻下法莱斯。

求胜心切的巴顿想要穿过集团军的边界线,把缺口堵死。他打电话给布雷德利,恳求道:“请让我向法莱斯进军。我们可以把德军赶下海去,重演敦刻尔克一幕。”布雷德利没有同意。他不相信巴顿有足够的能力挡住突围的德军。另外,他认为加拿大军队能够合围。

同类推荐
  • 希特勒(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希特勒(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希特勒1933年爬上德国总理宝座。他加紧重新武装,疯狂向外扩张,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但在强大的苏联红军和英、美盟军的打击下,希特勒霸占欧洲和世界的美梦终被粉碎。
  • 千古圣人:孔子(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千古圣人:孔子(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本书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千古圣人孔子,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血胆将军:巴顿

    血胆将军:巴顿

    《血胆将军·巴顿(插图版)》: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

    在春秋五霸中,勾践是一个最为复杂的人物。他既是一个亡国之君,又是一个中兴之君。在吴国为奴期间,他饱尝常人不能忍受之耻辱。归国后,他卧薪尝胆,把自己放在低卑的位置上去敬信群臣,集合众谋,通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转弱为强,灭了强吴,旋即北上,大会诸侯于舒州,成为中原之霸主。危中求存的政治环境,造就了勾践阴阳相违的双重人格。他是一个政治家、谋略家,韬光养晦的集大成者,又是一个阴谋家。
  • 唐太宗十讲

    唐太宗十讲

    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位少有而独特的帝王。唐宗宋祖,历来是中国古代帝王的表率。提及唐太宗,盛世景象犹在眼前,干百年来难以消逝。唐太宗没有用权术和铁腕驾驭大臣,而是靠信任;他并不顾忌皇帝“永远正确”的面子,而是鼓励大臣进谏;他更没有搜刮天下以满足个人私欲,而是提倡以民为本,富国安民。他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古代帝王的楷模,是古代帝王的道德标兵。
热门推荐
  • 必知的战车枪械

    必知的战车枪械

    任何一个朝代或者一个国家的开始与终极,都是伴随着军事战争的开始或终极。军事历史使政治历史更加集中与清晰,更加丰富与生动。青少年若想培养自己的军事爱好,必须从多方面去了解军事知识,学习军事历史,掌握军事动态。这样才能对世界军事形态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并为维护和保卫世界和平作出自己的贡献。
  • 追寻理想足迹(人生高起点)

    追寻理想足迹(人生高起点)

    人生的智慧丰富多彩,成功的方法许许多多,如果你想把握住未来的人生,那末,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就会裨益多多。这套《人生高起点:卓越人生素质培养文库》,将精彩的人生哲理、实用的人生途径、最有说服力的人生经验,尽收囊中,送给广大读者,目的就是启迪读者对人生的思索,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感悟,让读者在智慧的海洋中,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
  • 一场落花

    一场落花

    女主角杜雨在他乡遇上了初中时暗恋的男生,为了能得到优秀的他的青睐,没有文学细胞的她去参加校文学社,却在无意中得到了主编的悉心照顾和教导;球赛上在强悍对手面前,她和自己的团队努力的意志也赢得了情敌的敬意。期间,她经历了入社退社风波,但是依然努力向上;年少无知的她也曾伤害过一份美丽的友情。经历过表白被拒,友情大考验,中毒风波。她与好友何语嫣、夏菲菲对友情爱情有着不同追求和态度。与笔友顾宇有着别人不能理解的纯真的友情,却在一次远途约会中,把所有的美好都破坏了。在短短的几天里她经历了一生中也许都不可能遇到几件的事,远途赴约却被自己所信任的朋友放鸽子;父母离婚;流言蜚语的恶意中伤;好朋友的孤立;所爱的人的不信任;好友也在这时被发现生重病,危在旦夕。当她不知该何去何从的时候,对她伸出援助之手的人却是那个情敌,然而在打算开始新生活的路上,遇上了灭顶之灾??????
  • 穿越之重新长大:迷你小皇妃

    穿越之重新长大:迷你小皇妃

    被暗恋男友的女同学推一把,她跌到山下臭水沟华丽丽的穿越了……太子失踪了,五岁她变成楚国的假大王,亲了蓝将军的脸,牵了小尚书的小手,搅得七皇子休妾休妻,全皇宫鸡飞狗跳……
  • 等待机会不如创造机会

    等待机会不如创造机会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科学工作者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某项观察、实验时的偶然发现,称之为机遇;把某人得到贵人的提携,或者在困境中遇到转折点,从此走上成功之路的现象,称之为机遇;把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活动中出现的,起带动促进作用的新情况、新目标,称之为机遇;把能促进事业获得成功的偶然的,或一闪即逝的现象、先兆或时机,称之为机遇。
  • 双剑

    双剑

    一款仙侠游戏……曾经的回忆……冲榜期间,票、收藏、点击、爪子……全部留下!顺便补充一句:冲榜期间苍蝇蚊子很多,大家不用准备什么苍蝇拍!咱们是有身份的人……什么是有身份的人?请看六十四章……
  • 重生之玉枝

    重生之玉枝

    陈骋,女,具有过目不忘和预测危险的能力。出生时有严重的心脏病,11岁因病离世。死后重生在几千公里之外的深山中一位叫玉枝的同龄女孩儿身上。而且,她必须在山中至少生活六年。六年后,陈骋回到家乡,迎接她的又会是怎样的纠葛?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如何纪

    如何纪

    农村出身的一介书生张向北,阴差阳错地娶了副市长苏剑的女儿苏书慧,此后一路青云直上。妻子的“优雅、端凝、雍容”在他看来只“适于堂皇的客厅”,缺少他要的“闺帷中的旖旎情致”。苏剑的妻子,这个“万千宠爱集一身的市长夫人”趁着每月到郊外圆月寺上香,奔赴与情人的约会,她渴望的是激情,是“疯狂的,惊艳的,生命的华彩章节”。作者将笔触深入个体家庭“幽暗的内核”,从副市长苏剑父女两代人表面光鲜的婚姻中探幽发微,直击暗疾丛生的人性。
  • 不可不读的最励志的成才故事

    不可不读的最励志的成才故事

    在成长的道路上,最快乐的体验是求知;在探索的过程中,最需要的帮助是引导。希望《悦读成长系列:不可不读的最励志的成才故事》能带领小朋友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遨游,让它成为你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