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2500000011

第11章 北非 西西里和意大利(2)

布鲁克本想让这三位副司令架空艾森豪威尔,但他的希望很快就破灭了。这种企图首先遭到了艾森豪威尔本人的反对。他拒绝了英方在地中海作战行动中实施集体指挥的企图。1月20日,当盟军参联会发布命令,指示将作战实际控制权交给副司令时,艾森豪威尔(他当时说自己“满腔怒火”)口述了一份“措辞强硬的电文”,抗议别人干涉他的指挥部署,坚持要维持统一指挥的原则。史密斯恳求他修改一下电文,但是艾森豪威尔只允许史密斯缓和一下语气,但不准改变意思。只要他是总司令,他就要坚决行使自己的权力。他告诉马歇尔:“显然,责任……直接落在我的肩上。”

马歇尔也决心维护指挥的统一。为了帮助艾森豪威尔,他私下告诉前者,自己正推荐他晋升为上将。2月10日,晋升获得批准。四星上将是美国陆军当时最高的军衔(甚至格兰特也只是三星中将而已),1943年时,拥有上将军衔的只有马歇尔和麦克阿瑟二人。

就在两年之前,艾森豪威尔还只是个临时上校。他告诉玛米,晋升的结果是让“我觉得非常谦卑。我没有觉得自己已经‘得偿所愿’,或是觉得自己的主要工作已经完成。我不过是刚开始”。他发誓“永远尽我最大的努力来履行职责”。

在突尼斯,美军占领了战线的南端。他们无所事事,洋洋自得,纪律散漫,对埃尔温·隆美尔的非洲军团毫无准备。这支敌人撤离埃及边境后,经过长途跋涉,即将抵达前线。艾森豪威尔千方百计整顿军纪,提高部队的战备能力,却没有什么成效。责任部分在他,部分在弗雷登多尔。

第2军(由第1步兵师、第34步兵师和第1装甲师组成)兵力过于分散。第1装甲师也被分成A战斗群和B战斗群两部分。最糟糕的是,弗雷登多尔过于担心自己指挥所安全,结果把它设在离前线几英里的峡谷边上,还让二百名工兵修建地下掩体。

艾森豪威尔的领导手段是劝说与暗示,而不是直接插手。虽然他担心弗雷登多尔这种躲在坑道中的做法,在行动上,他只是告诉弗雷登多尔,“最让我不放心的一件事,就是我方某些将军习惯上喜欢守着自己的指挥所”,并请他“务必十分仔细地查看部下是否存在这个问题”。艾森豪威尔提醒弗雷登多尔亲自熟悉地形的好处,还说:“将领就像军队中的其他东西一样,也是可以牺牲的。”但弗雷登多尔对这些暗示无动于衷,继续待在指挥所中。

2月11日,盟军司令部的情报部长报告,突尼斯北部的德军司令冯·阿尼姆将军正从隆美尔亚洲军团那里得到增援,不久之后将对位于第2军防线北端的丰杜克发动主攻。这一情报的来源是无线电侦听。

艾森豪威尔决定亲自赶赴前线,对付阿尼姆的进攻。2月13日下午,他抵达弗雷登多尔的司令部开会,然后彻夜不休巡视前线。眼前的一切使他大为不安。美军仍然是一副沾沾自喜的样子。艾森豪威尔驱车前往A装甲战斗群司令部,趁着月色在沙漠中散了一会儿步。他向东眺望,可以依稀分辨灰暗的群山之中有一个缺口,那就是费德山口。在山口的另一侧,隆美尔和他的非洲军团正在集结。但山口之中却没有什么动静。

凌晨3点半,艾森豪威尔驱车赶往弗雷登多尔的司令部。两小时后,他到达目的地,却得知在他离开费德山口半小时后,德军越过山口,对A装甲战斗群发起了攻击。艾森豪威尔仍然认为,主攻的方向是在北面,这不过是佯攻。他决定赶往自己位于君士坦丁堡的前线指挥所,在那里跟踪整个前线的情况。

2月14日中午时分,他抵达君士坦丁堡,获悉费德山口的进攻是主要方向。隆美尔的装甲部队打败了美军的一个坦克营,击溃一个炮兵营,孤立了美军残余部队。艾森豪威尔花了一天时间,全力向费德地区增派援军,但由于距离太远,再加上道路状况不好,根本无法帮助已被包围的A战斗群。2月15日,隆美尔继续进攻,摧毁了98辆美军坦克、57辆半履带车和29门大炮。A战斗群实际上已经被消灭。

2月16日,非洲军团驶向另一山脉,越过了卡塞林山口。德军眼前是一片开阔地和盟军位于勒凯夫的主要补给基地。局势万分危急。艾森豪威尔要采取补救措施,可以将弗雷登多尔撤职,或是把所有属下换掉。第二个办法有些不切实际,艾森豪威尔也不想在作战期间换掉弗雷登多尔。但他撤掉了自己的情报部长,因为此人“过于迷信单一类型的情报”——无线电侦听(实际上侦听到的情报很准确,但隆美尔根本没有服从上级命令,而是自行发动了进攻)。迫于战局,他拒绝撤换弗雷登多尔。

他紧急调派援军加入战斗。他命令第9师的炮兵急行军735英里赶赴前线,将第2装甲师和第3步兵师的装备交给弗雷登多尔,并向前线输送阿尔及尔和摩洛哥其他部队的卡车、坦克、火炮与弹药。

虽然损失惨重,局面令人尴尬,但艾森豪威尔并没有丧失信心。他意识到,尽管自己对部队再三强调,要消除懈怠,严格执行战场纪律,但这些话并无多大成效。他也认识到,在进攻时遭遇德军所带来的震惊有助于自己达成目标。

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他告诉马歇尔:“战士们学得很快。虽然我相信,现在以生命换来的许多教训其实在国内时就应该未雨绸缪。我向你保证,经历过这场战役的部队,一定会在战斗中做到机动灵活,在战术方面富有效率。”最好的消息是,原先不愿冒着敌人炮火前进的美军士兵,正迅速从隆美尔的打击中清醒过来。美军不再喜欢被动挨打的局面,而是开始踏踏实实地战斗。

然而隆美尔于2月21日通过了卡塞林山口。艾森豪威尔认为,这一情况并非威胁,而是一次机会,因为经过自己的努力,美军火力在攻击点上占有压倒性的优势,尤其是火炮。隆美尔仅有的一条补给线不但漫长,而且通过狭隘的山口,终于使德军露出了破绽。

艾森豪威尔向马歇尔保证:“我们有足够的力量阻止他前进。”除此之外,他还想更进一步。他要求弗雷登多尔立即在隆美尔的侧翼发动反攻,夺取山口,切断非洲军团的退路,最终消灭它。但弗雷登多尔不同意艾森豪威尔认为隆美尔已成强弩之末的判断,而是希望敌人再发动一次进攻,自己采取守势来迎敌。隆美尔审时度势,于当晚开始退兵,并且成功完成了撤军。盟军丧失了稍纵即逝的良机。

从战术上来说,隆美尔取得了一次胜利。他付出了很小的代价,使美军伤亡5000多人,摧毁数百辆坦克及其他装备。但在战略上,他一无所获。实际上,隆美尔帮了艾森豪威尔一个忙。艾森豪威尔在卡塞林会战之前发布了公告。他反复强调,战争极为艰苦,并且一定要让部队认识到这一事实。

但是美军之所以存在种种缺点,艾森豪威尔本人负有最大的责任,原因就是他不够铁面无私。虽然他对弗雷登多尔满腹疑虑,却仍然让他带领部队,听任指挥方面继续一片混乱。他听信了来源单一的情报。在隆美尔最为脆弱的关键时刻,艾森豪威尔未能激励手下的指挥官发起进攻,结果让隆美尔躲过一劫。

卡塞林之战是艾森豪威尔首次指挥战斗。总的来说,他的表现乏善可陈。只是因为美军火力较猛,德军又面临物资短缺,他才没有遭受失败之辱。

但是,艾森豪威尔和美军吸取了教训。他向马歇尔报告,战士们“现在激动不已,做好了战斗的准备”。他本人也是如此。他又说:“从上至下,我们全体将士都认识到,这并非儿戏,决心要大战一场。”他向马歇尔保证,今后他指挥的部队(包括前线部队)“绝不会停止训练”。他撤了弗雷登多尔的职,由巴顿接替。

巴顿到来后,艾森豪威尔向他提了一些建议。其实这些话更适用于艾克自己。艾森豪威尔警告巴顿:“对于任何担负重要职责的人,如果你对他完成工作的能力有怀疑,一定要立即撤换他……与其他迫不得已的事情相比,这件事通常需要更多的勇气,但是我希望你在这方面能做到毫不留情。”

他的老朋友杰罗当时正在苏格兰训练一个步兵师,艾森豪威尔在给他的信中也谈到了上面这一话题。他说:“一定要剔除失职的军官。不要考虑友谊、家庭、为人友善和性情温和这些事,这都与这个问题无关……你一定要严厉。”他说,有必要清除那些“懒惰、懈怠、漠不关心或是洋洋自得的人”。艾森豪威尔本人在这方面能否做到铁面无私,仍有待观察。

巴顿执行军纪非常严厉。他坐着敞篷指挥车,在摩托车警卫的拥簇下,一路按着喇叭四处巡视。看到这阵势,军中人人惊畏。口若悬河的巴顿从不掩饰对英军的蔑视,使美军的自豪感大增。听到英国军官嘲笑美军的作战素质,巴顿怒骂道:“他们会知道我们的厉害。”他质问,卡塞林山口出现危险情况时,英国佬又在何处。但亚历山大告诉巴顿:避免与敌展开激战,不要招惹是非。

看到蒙哥马利给予非洲军团最后一击,而自己只能袖手旁观,巴顿大感恼火。他请艾森豪威尔派他回摩洛哥,以便在那里继续制定进攻西西里岛的计划。艾森豪威尔同意了这一请求,派新到的奥马尔·布雷德利将军(他在西点的老同学)接替了巴顿。艾森豪威尔接着对亚历山大说,在突尼斯战役的最后阶段中,美军必须参战。亚历山大答道,美军在卡塞林山口打了败仗,所以这次他们要守在后方。

艾森豪威尔没有发作,但说话的口气很强硬。他告诉亚历山大,美国把许多先进装备给了英军。如果美国民众觉得自己的军队没有在欧洲战区发挥重要作用,他们可能会坚持采用“亚洲优先”的战略。艾森豪威尔说,最重要的是,亚历山大必须认识到,在粉碎**的战斗中,美军必定会派出大批军队,肩负起大部分重担。因此,必须要让美军士兵对自己的杀敌本领产生信心;倘若只是守在后方,就无法实现这一点。亚历山大试图争辩,但艾森豪威尔坚持己见。最后,亚历山大终于同意将第2军部署在北方沿海的战线上。

说服了勉为其难的亚历山大之后,艾森豪威尔将注意力转向布雷德利。他说,虽然分配给第2军的区域不利于发动进攻,但布雷德利必须克服困难,证明美国陆军的“作战表现起码对得起自己手中的装备”。他指示布雷德利,“周密细致地策划每次行动,集中最大火力支援每次进攻,绝不松懈,务求每个人都能全力以赴……”最后,他提醒布雷德利做事要强硬。艾森豪威尔说,他刚获悉有个步兵营在10人阵亡之后,就请求撤退下来进行调整。这类事情不许再发生。艾森豪威尔说:“鉴于现在情况危急,部队必须完成各自分配的任务。我们必须命令指挥官们身先士卒,确保必要的战果。”

4月的最后一周,艾森豪威尔巡视了前线,对看到的情况很满意。他认为,布雷德利“工作非常出色”。一名英国老兵说,美军第1步兵师是“我见过的最优秀的作战部队之一”。听闻此言,艾森豪威尔倍感欣喜。

战斗进行至5月的第一周,阿尼姆的桥头阵地已经退缩至比塞大和突尼斯城的市区外围。5月7日,英军攻入突尼斯。同一天,布雷德利向艾森豪威尔发出了一份只有四个字的电报:“任务完成。”第2军攻占了比塞大。后续工作就是清除残敌,将轴心国的部队完全赶出突尼斯。

此次战役的最后一周,艾森豪威尔都在前线指挥。战斗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月,他对玛米说,每当自己有些沮丧时,他就会想到“突尼斯寒冷的山地上,那些冒着风雨在泥泞中战斗的士兵”,然后心情就会平复。

5月,他在美国报纸上读到一篇关于他母亲的报道。这篇文章强调了艾达的和平主义信仰和她身为将军的儿子,对此颇有揶揄。艾克在给哥哥亚瑟的信中写道,“新闻记者写的那些俏皮话根本不值一哂,母亲在信仰中得到的欢乐才是我关心的事情。”接着,他也谈到了和平主义者,“这些人只知空谈对战争的痛恨,我怀疑他们是否真的像我这样厌恶战争。”

他说,和平主义者“可能没有见过战场上腐烂的尸体,没有闻过人肉腐烂的恶臭。他们没有到过挤满重伤员的野战医院”。艾克说,他与和平主义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自己痛恨战争,但更痛恨**。他还说:“我对战争的憎恨,永远比不上我的信念。那就是,当战争爆发时,我们每个人……都要听从政府的命令。”他也对儿子说:“战争中唯一一个不可饶恕的罪行就是不能恪尽职守。”

5月13日,困守突尼斯的最后一股轴心国部队投降。艾森豪威尔的部队俘虏了27.5万敌军(其中半数以上为德军),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3个半月前俄军在斯大林格勒抓获的俘虏数。

但艾森豪威尔知道,北非战役历时6个月,不但花费了许多时间,也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他的部队共有10820人阵亡,39575人受伤,另有21415人失踪或被俘,减员人数高达71810人。但战役终于结束,美军获得了胜利。他最大的贡献并不是指挥英美盟军取得胜利,而是在于坚持英美这两个盟友一起战胜敌人。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艾森豪威尔的努力,英美同盟通过了首次考验,比以前更加强大。

艾森豪威尔在突尼斯参加了胜利游行后,与英国政治顾问哈罗德·麦克米伦一起飞回阿尔及尔。当他们乘坐的“空中堡垒”轰炸机经过比塞大上空时,他们看到一支庞大的盟军车队正在朝埃及顺利挺进。麦克米伦碰了一下艾森豪威尔的胳臂。他说:“将军,那就是你的胜利成果。”艾森豪威尔转过身来,眼中闪着泪光,微笑着对麦克米伦说:“我们的胜利。你说的是我们的胜利。”

突尼斯战役临近尾声时,艾森豪威尔将目光投向西西里岛及其他地方。他告诉马歇尔,占领西西里岛之后,他准备进攻撒丁岛和科西嘉岛,然后将它们作为跳板,进攻意大利西部。他意识到,这样扩大地中海攻势的规模与马歇尔的想法完全不同。“‘围歼’计划是正确的方向,我个人对它的信念从未动摇。”艾森豪威尔这样安慰马歇尔。在1943年的夏季,盟军若是一事无成岂不是很遗憾,更何况占领这些地方并不需要很多的投入?——艾克说话的口气像极了1942年7月的丘吉尔。艾森豪威尔指出,地中海早已成为主要战区,所以只要付出较少的额外投入,盟国就能继续保持对德国的压力,满足公众希望军队有所作为的要求。

而马歇尔认为,问题恰好出在这里,因为这是一种得过且过的思想,缺乏战略目标。击败意大利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成为负担,因为盟国不得不通过海运为意大利人提供补给。马歇尔告诉艾森豪威尔:“我们早晚要下决心从英国进攻欧洲大陆。”如果盟军占领地中海的西西里岛之后不再发动其他攻势,进攻大陆的计划也就能早些实施。

同类推荐
  • 咏远有李

    咏远有李

    李咏生前唯一自传作品,出版于李咏四十岁时,四十不惑的李咏在本书中透露了很多不为人知的趣事,道出了一切绕不开的经历、感悟、感恩,当然还有痛苦和牢骚,让我们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李咏。
  • 刘邦传 刘备传 赵匡胤传 朱元璋传(超值金版)

    刘邦传 刘备传 赵匡胤传 朱元璋传(超值金版)

    不靠身世不靠人脉不靠财富只靠奋斗。《刘邦传刘备传赵匡胤传朱元璋传(四大草根皇帝奋斗史超值金版)》看史上最牛四大草根皇帝如何从贫贱底层崛起翻身到权力高层。本书以草根的视野草根的笔触书写草根皇帝的成功传奇历程!本书由禾君编著。,出身再贫寒也能享到大富贵,地位再卑微也能赢得大荣耀
  • 捉弄和珅

    捉弄和珅

    本书从古代典籍中精选晏子、东方朔、侯白、苏东坡、解缙、唐伯虎、刘墉、纪晓岚等二十五位中国古代机智人物的一百多篇趣闻逸事。作品隽永幽默,诙谐风趣,能够给读者带来艺术欣赏的乐趣。
  • 马云创业语录

    马云创业语录

    毋庸置疑,对于正在创业和梦想创业的人来说,今天的马云已经成为一个当之无愧的创业“教父”:从最初的普通高校教师到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帝国”——阿里巴巴的缔造者。马云创业的成功已成了一个美丽的神话。的确,马云给我们带来了太多太多的感悟和启迪。通过阅读本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马云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思想,在创业的道路上“查漏补缺”,从而获得创业的成功。
  • 不是冤家不聚头:鲁迅与胡适

    不是冤家不聚头:鲁迅与胡适

    说到胡适与鲁迅,两大对峙的奇峰,他们有着太多的相同:一样的出生于文化丰厚之地,一样的来自于文脉世家,一样的青春年少便出门求学,最终又一样的漂洋过海留学深造,甚至一样的被守寡的母亲以同样的“母病速归”的谎言诓骗回家,娶了一个同样的没有文化的小脚太太。这太多的相同背后,又有着太多的不同:一个求学金陵,一个求学上海。在金陵的学校,鲁迅过的是比绍兴还要保守、传统的封闭生活。而在上海求学的胡适,则被开放、摩登的殖民文化所陶醉,如鱼得水,如浴春风,用他自己的话说:“自打进入上海后,我几乎没有一天不读报纸。”成山成堆的报纸杂志,兼收并蓄的海派文化,开阔了胡适的心胸,拓展了他的视野,让他看到了世界范围内风起云涌、此起彼伏的文化大潮。
热门推荐
  •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转移是这一趋势和规律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水平的重大战略举措。因此,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加快,农村向城镇转移人口的数量将持续而快速地上涨,农民工市民化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善待生活

    善待生活

    《善待生活》融书本知识的生活经验于一体,行文旁征博引,汪洋瓷肆,语言平易流畅、形象生动。
  • 孙子兵法(白话全译)

    孙子兵法(白话全译)

    本书将《孙子兵法》用白话全文译出,重点突出一个实用的功能,其中既有权威原著,又有通俗译评,同时精心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从军事谋略、经商谋略、处世谋略三个方面对原著进行重新解析、阐释,兼具可读性和典藏性,是一本适合各行各业人士借鉴学习的普及读物。
  • 极品白领

    极品白领

    他被很多人称为是世界上最神秘的一个金融天才!而认识他的人,更多的人认为他是一个鬼才,他的操作总是让人感觉神秘莫测!但是现在,他只是一个白领!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没有完不成的任务,只有找不完的借口

    没有完不成的任务,只有找不完的借口

    让每个员工都发挥主动性的实用指南,全球政治圈,财经圈金字塔顶尖人士最重要的成功素质。“没有完不成的任务,只有找不完的借口”,成功注定属于那些不找借口的人!本书针对企业普遍存在的“借口文化”提供了详细的解决方案,从多角度分析,案例新颖幽默,方案切实可行。
  • 赖上极品夫君

    赖上极品夫君

    哎……人长得美总是会吸引别人的眼球,要不是我江小湖准备走知性路线,当今的亚姐哪还有饭碗呐?可这人也太狂热了吧?“大爷,你都跟了我五天了,我兜里那两块钱都给你了,你还想怎么着啊?”我就是再美也得分个年龄段吧!这老头儿明显超龄嘛!还有,看看他穿的什么啊?难道今年的流行趋势是面袋子吗?脑袋上搞一草标,难道是要卖身葬父?“嗯!”老头若有所思的捋了捋胡须,双眼像手电筒一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