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1500000015

第15章 流动性泛滥与中国泡沫(7)

在东亚危机中,固定汇率是这些国家外向型经济成功的基础,但同时也导致了危机的发生。为维持固定汇率,东亚国家失去了对利率和货币供给的控制。根据“蒙代尔三元悖论”原则,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制和货币政策非独立性三者的组合是一个可行的选择,但是这一组合在现实中有效的前提是假设一国外汇储备无上限。

实际上,现实中一国的外汇储备不可能无上限,一国的外汇储备总量再巨大,与规模庞大的国际游资相比,其力量也是薄弱的,一旦中央银行耗尽外汇储备仍无力扭转国际投资者的贬值预期,则其在外汇市场上将无法继续托市,固定汇率制也将彻底崩溃。

因此,一国即使放弃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在巨大的国际游资压力下,往往也很难保证固定汇率制度能够得以继续。亚洲金融危机深刻地体现了这一点。国际游资不仅卷走了这些国家宝贵的外汇储备,也使得这些国家的固定汇率制归于失败。

危机是一个事件,而改革与重组则是一个流程,制度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么主动改变制度以顺应历史大趋势,要么通过危机强制性地改变整个局面。我们不能改变历史,但今天我们在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全球市场环境中作出的决定,可以改变世界并同时改变我们自身。

所有的社会变革都有着路径依赖的特征,我们现在作出的决定可能是未来成功的基础,但也可能为未来埋下祸根,是福是祸皆取决于我们自己的选择。如果我们总是将成功归因于自己,而将失败归咎于别人罪恶的阴谋,那么我们将永远在失败的烂泥塘里打滚。

计划体制下的“短缺”与“泡沫”

在很多研究者看来,泡沫只是自由市场经济制度下的专利,与计划经济没有联系,事实不是这样的。有研究者曾提出“结构性泡沫”一说,“在一个经济体中存在着一些不好的、虚假的甚至‘带毒的’东西,而且是不可持续的。并且,这种泡沫状的东西是由特定结构在经济体内部所造就的,是不可避免的”王键。结构性通胀与中国的结构性泡沫。中国改革论坛网,2011年8月30日。

所谓的“结构性泡沫”广泛存在于经济实体之中,从有形到无形,从食品、药品等一般消费品到公共领域,乃至精神世界,无所不在。对于结构性的定义我们不敢苟同,我们更倾向于用“经济增长泡沫”来定义,意指增长的无效性,或者是我们常说的为GDP而GDP的产物,明知道是无效、浪费的事情,也得去做。这种事情,百害有一利,那就是可以增加GDP,满足某些特定的需要。在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其实充斥着很多这样的经济增长泡沫。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曾经有过“经济奇迹”,以至于赫鲁晓夫可以在联合国脱下皮鞋敲桌子,并威胁西方说“我们终将埋葬你们”。许多西方学者都大感震惊,有些人甚至预测到了20世纪70年代,苏联的经济就会超过美国。

事实上,按照苏联官方的数据,1950年苏联就已经是世界第二工业大国。1950—1980年,苏联工业增长速度远远高于所有西方发达国家,农业生产增长速度也比几个西方大国快。1980年,苏联计算,国民收入和工业生产分别为美国的67%和80%。三联书店编。世界经济统计简编1978。上海:三联书店,1979。尽管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苏联经济发展速度慢了下来,但依然在3%左右。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也很厉害,1938—1980年,工业生产增长最少9倍,快的达到60多倍,而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中增长最快的意大利也仅有7倍多。三联书店编。世界经济统计简编1982。上海:三联书店,1983。但就是这样辉煌的经济成就,因为制度的转变一夜之间崩溃了,几十年创造的价值毁于无形。是财富太玄妙,还是制度太玄妙,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是经济增长泡沫的崩溃。

市场经济制度下的泡沫是投机过度导致的资产泡沫。人性中对财富的追逐欲望导致人类不断地冒险,创新、投机与泡沫也就随之出现。在熊彼特看来,企业家天生冒险的精神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创造性毁灭”,市场经济在创造巨大价值的同时也毁灭着价值,但因为创造得多,毁灭得相对少一些,因此不停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创造性与毁灭性同源。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企业家,也没有企业家精神,加上长期的金融压抑,货币不允许追逐商品和资产,计划经济体制下资产泡沫表面上就不存在,而是表现为“短缺”。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内认为,“短缺”源自国家与企业间的“父子”关系,预算软约束使政府和国有企业存在着极强的“投资饥渴症”,各级政府都力图为本部门争取尽可能多的投资份额。

事实上,“投资饥渴症”也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即使是在市场经济制度下,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也都倾向于不断加大投资的原因。这种内生于计划体制的再生能力缺少导致的“短缺”其实是“泡沫”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短缺与经济增长泡沫相生相伴。

资本主义在“创造性毁灭”中不断通过泡沫的破灭完成市场的自我纠偏,计划经济则由于制度刚性使经济缺失自我纠错能力,导致经济长期失衡。

中国泡沫的制度基础

毋庸置疑,中国已经存在严重的资产泡沫,产生泡沫的原因自然是流动性过剩。但中国的泡沫又与日本及东亚的泡沫有着极大的制度性差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执行的是“经济增长优先”政策,为了发展经济,公平、公正都可以让路,在追求GDP增长的道路上,各级政府的运作基本上都“公司化”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过多。

政府干预经济始于罗斯福新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及东亚国家经济的成功一度引起了对于政府干预经济的热烈讨论,随着新自由主义的崛起以及苏联、东欧的崩溃,政府干预经济也就成为非常之时的非常之举了,不再是市场经济中的常态。

在中国渐进式改革中,总体趋势是经济逐渐走向自由化,但由于计划体制的桎梏,我们现在正走在“半计划半市场”的轨道上,政府对经济的介入不仅是宏观调控的问题,而是直接插手经济。各级政府拥有分配包括土地和资本在内的重要经济资源的巨大权力,可以通过直接审批投资、市场准入许可以及价格管制,直接干预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

政府行为不仅作用于宏观管理层面,而且直接作用于企业层面。在国民经济运行中,政府既制定交通规则,又充当警察,还可以决定“车辆和行人的方向”;既是足球比赛上的裁判员,又是教练员,还是运动员。身份错乱,行为必然乖张,越位、失位现象同时存在。

对经济的过度干预不仅造成了寻租和腐败现象,也大大降低了经济发展效率。政府官员是人,是亚当·斯密所说的“经济人”,远没高尚到不食人间烟火的程度。不仅政府机构需要谋求内部私利而非公共利益,作为政府官员的个人也不可避免地利用权力寻租,当政府本身掌握着强大的稀缺资源的分配权力,且监督机制远没完善时,寻租和严重的腐败就将尤甚。

除此之外,政府官员还是“政治人”,当其政治利益目标与公共管理目标发生冲突时,后者将被取代或忽视。寻租和腐败,政治目标替代公共利益,这些都将造成资源的错误配置,从而降低经济发展效率。

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必然造成政府规模的膨胀。柏林大学的阿道夫·瓦格纳教授早在19世纪就提出,政府就其本性而言,有一种天然的扩张倾向。我们在21世纪初朝着“小政府大市场”方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机构改革,但短短几年时间里,改革成果已化为乌有。公务员这个职业已成为千百万人追捧的目标。

政府规模和权力的膨胀,进一步刺激了政府对经济的介入,在我国的很多地方,对经济的过度干预已经演变成政府主导型经济,有的甚至变成典型的掠夺型经济: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对普通百姓的掠夺。投资决策失误率30%左右,政府主导型经济亟待改变。每日经济新闻,2005年9月15日。至于为GDP而GDP、无效的经济增长、投资浪费、数字虚增,在我国也比较多见。

第二,占据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

纵观中国洋务运动以来的企业形态,占统治地位的无非有三种:官商合办、官督商办、官办。无论哪种形式,权力始终居于核心位置,既制定游戏规则,又直接配置资源。这种官商结合的模式,并没有因为中国在经济领域的市场化改革而有实质性的、彻底的变化,“国退民进”的步伐从2002年开始出现停滞,并有了“国进民退”的说法。

在国企改革中,我们远未能建立起良好的运行和监管机制,国企本质上还是政府职能的延伸,其运行效率必然受到损害,而国有资产的流失以及腐败的高发也属必然。

第三,金融抑制。

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金融已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实现了转型。一些大的金融机构实现了资产重组、资本充实和上市,公司治理得到了改善。但中国的金融抑制也是显而易见的:行业进入的严格审批,利率和汇率的严格管制,创新能力的不足,货币不可自由兑换和流动,等等,都构成了巨大的金融抑制。

近年来,中央银行通过人为压低存款利率对储蓄进行隐蔽性征税,并将之补贴给了银行、贷款企业。据估计,在2008年第一季度,对这些储蓄的隐性征税额为255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4。1%。居民储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尽管一直在提高,但居民利息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却在大幅缩减。隐性的利息税,不仅压抑了国内的消费需求,也将储蓄更多地推向了资产市场。

金融抑制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国内金融业,减少了中国政府干预人民币升值的成本,但事实上却未能减少金融的脆弱性。通过金融抑制,中央银行将成本和风险层层传导到别无选择的储户身上,一定程度上反而是放大了系统性风险。

缺少竞争的金融机构,虽然近几年账面利润不断创出新高,但背后的根本原因却是我国有着全世界最大的存贷差,其风险控制机制、定价与创新能力依然羸弱。过低的贷款利率,不仅导致银行贷款需求过度,官商合营的企业得到了绝大部分的金融资源,而效率较高、创新能力较强的中小型企业却生存维艰,整个社会的资本利用效率不可避免地大幅降低。

与此同时,巨大的地下金融市场的出现将不可避免。地下金融本质上是高利贷,遵从的是“丛林法则”,失于监管的地下金融将会给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增添巨大的风险。民间高利贷动辄几亿几十亿元,牵涉大量的人,一旦资金链断裂,极可能造成社会的大范围动荡。

第四,创新能力不足。

如果说中国企业没有创新能力,那是肯定不对的。比如,食品里加苏丹红、牛奶里加三聚氰胺、通过瘦肉精改良猪种,这些都是中国企业的“创新”,只是这些“创新”不太受欢迎。很长时间以来,中国企业的竞争能力都体现在价格战、成本战、模仿战上,作为发展中国家,这是不可避免的一个阶段,但问题是,当我们的成本优势用尽之后,我们还有什么竞争能力呢?

国企不用说了,是有竞争能力的,因为垄断可以提价,可以有效转移成本,还可以设计出若干让你看不懂的消费套餐,把“3G”变成“G3”,弄得你不稀里糊涂地花点钱仿佛就对不住自己似的。这也是创新,只是这种创新看起来和往牛奶里加三聚氰胺一样可疑。

在科技创新上,我国是不错的,航空航天和军事工业等方面,中国的技术实力在世界上都还位居前列。然而,在民用技术领域,中国却达不到世界中等水平。国家的很多重大科研同一般民用领域基本上脱节,制度性缺陷使中国缺乏把技术开发同民用领域相结合的动力。

企业的自主创新更多地停留在口号和简单模仿上,企业在技术引进上敢于花钱,因为它的效益立竿见影,而对消化、吸收却吝于投入,从而导致无法完成技术的升级,也培育不出强大的技术创新团队。中国已是世界贸易第二大国,但出口产品中拥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的只有10%;中国是制造大国,但重要技术装备却主要靠进口;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不断增加,但是不仅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而且每年要为软件技术标准向外企支付高额的费用。

克鲁格曼曾指出,过去150年间,先进国家的国民平均所得之所以能够持续成长,主要原因在于科技进步。据麻省理工学院的罗伯特·索罗教授估计,美国国民平均所得长期提升,80%是由科技进步促成的,资本投入的增加只能解释其余的20%。

而中国经济过去30多年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高投入、高储蓄,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教授看来,这与其他东亚国家、地区差不多,除了规模超大和环境资源更加恶劣之外,没有什么特别的。钱颖一专栏。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中国经济。爱思想网。清华大学的黄亚生教授更是认为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GDP增长主要得益于由政府组织的基础设施、城市建设以及城市化方面的大规模投资。黄亚生专栏。中国经济增长的南柯一梦。爱思想网。

第五,稳定的政治架构。

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结束了长达百年的分割局面,得到了全民的支持,建立了新中国。虽然经历了“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灾害,也经历了长达十年的严重动荡,但这并未从根本上破坏共产党的执政基础。改革开放的成功,更是加强了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此外,中国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控制系统”丁学良。辩论“中国模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包括五大部分:正规的国家及其系统,专业的控制体系,共产党和共青团组织,以工作单位和城镇居民居住点为单位的社会控制网络,新兴的高科技。这五大部分有效地保证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的相对稳定,但我们因此也付出了很高的“维稳”代价。

中国社会结构的超稳定性也让老外刮目相看,因为他们无数次预言中国将很快崩溃,但中国却总是没有,这在他们看来不可思议。其实,长期的封建制度使绝大多数中国人只知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在读书人看来,乱世如果能做上忠臣,那是无上的光荣,甚至于有些人刻意追求的就是在故宫午门前被掀开裤子打破屁股,以求博得一个忠臣的名分。

所谓的天赋人权、生而平等的观念,那只是五四运动以后的舶来品,远没有深入到中国的文化中去。后来,有些老外明白了:我们不了解中国,不知道中国人在干什么,他们根本就不讲什么天赋人权,在老百姓心目中,是规则意识大于权利意识,这是中国社会保持稳定的主要原因。于建嵘专栏。当前的社会冲突与制度变革。爱思想网。

同类推荐
  • 从零开始读懂博弈论

    从零开始读懂博弈论

    博弈论是在西方哲学、经济学、心理学、信息论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出来的思维利器。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存在着博弈,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问题都能够运用博弈论来寻找最佳的解决之道,用博弈智慧来指导生活决策。《从零开始读懂博弈论》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博弈论的基本思想及运用,通俗易懂,饶有趣味,并寻求用博弈的思维智慧来指导生活和工作。读者可以在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中轻松领会博弈思维的精髓,获取开启人生智慧的金钥匙。
  • 经济学的陷阱全集

    经济学的陷阱全集

    是馅饼还是陷阱?陷阱布阵处处玄机为我们展现最真实的经济生活,圈套连环招招奇谋为我们提供最智慧的经济法则。认识了馅饼或者陷阱背后的经济学,我们最终才能做出理性的决策和判断,才能更好地行走于社会。本书教会你看透经济学的真实面目,分清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
  • 金融潜规则

    金融潜规则

    《金融潜规则》所讲述的故事是在帮助人们回答以下一些问题:从古老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到塞里格曼的发家史中,人们是否可以发现在那个年代里,争做权贵代理人是攫取财富的重要途径?黄金作为贵金属货币,是否曾经引发许多不同阶级之间的金权较量?法律在金融家面前到底是什么?是套在头上的紧箍咒,还是一纸空文?战争吞噬许许多多无辜的生命,却致富了一批又一批居心叵测的阴谋家?商业并购到底水有多深?金融市场中的欺诈何其多,然而这一切又是如何发生的呢?金融市场是赌场?谁在背后操纵着世界各国的政坛?金融机构的“保护伞”是什么?谁主宰着这充满着贪婪与杀戮的金融江湖?
  • 哈佛教授讲授的300个经济学故事

    哈佛教授讲授的300个经济学故事

    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拉弗曲线、破窗理论、银根紧缩 、市场泡沫、金融危机……这一系列陌生又严肃的经济学术语让我们面对经济学总是提不起劲。不过经故事包装,他们又变得亲和、好沟通。如果你是经济学的初级入门者,用故事来解释经济学再适合你不过了。
  • 策划那些事儿

    策划那些事儿

    为什么地大物博的俄罗斯近几年大赚石油美元,普京总统却忧心忡忡,如履薄冰?为什么日本在高速公路上一路欣喜狂奔的时候,却在突然之间掉入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大悬崖?……“小样,别以为穿个马甲我就认不出来了。”以史为鉴,了解那些重大策划,让你轻松看透波云诡谲背后的真实。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心理课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心理课

    30岁后是人生的一道关口,30岁后的人生需要解决方方面面的问题。如果没有良好健康的心理,将难以掌控自己的人生局面,把握命运的航向。自助者天助,解铃还须系铃人,命运并非天注定,改变心理可以改变生活,30岁前的心理修炼决定你30岁后的人生格局。本书精选了33堂心理精华课,对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阐明了塑造积极心态的方法途径,提供了社交、职场、爱情、生活、财富等各种场合中的心理战术,引导读者在30岁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提高自信,以健康的心理迈人社会大世界中,游刃有余于人生的各个场合,掌控自己的人生,创造精彩幸福的生活。
  • 雷霆战姬

    雷霆战姬

    1,雷霆战机驾驶员维内托:身材娇小却有高傲的御姐心,为了证明拥有超越外表的实力而逞强努力。虽然傲娇却对人类的感情很敏感,好强却单纯,恋爱史一片清白。2,庄言:第二代驾驶员液态生命维持系统开发者,恋爱史一塌糊涂。3,庄言和维内托在一次体检中认识了。(本周每天三更!六个小时更一章!)
  • 魅世女帝:强娶摄政王

    魅世女帝:强娶摄政王

    那一夜,她身重迷药,神思恍惚之际,竟然霸王强上弓的把贵为摄政王的他吃干净抹嘴走人。朝庭之上,她是高高在上古圣国最尊贵之人,当今的天子,而他则是以辅助天子为任,冷酷无情的摄政王。深宫宅院,耍的是手段,是阴谋,在这后宫之中,她步步为营,与他并肩携手,这一场皇位争夺,到底是谁的天下?皇位,那高处不胜寒的位置到底是凤凰涅槃重生还是绝路逢生。要江山,还是要美人……
  • 应聘世界500强

    应聘世界500强

    我不理解今天的年轻人为什么总是乐意跳槽?我从进入投资业以来,一直坚守我的工作,不管是繁荣还是萧条时期。如果你不喜欢的工作就不要去,否则就要全心全意。 ——通用前总裁/杰克·韦尔奇 。 ——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找工作跟找爱侣一样,许多卓越的企业家均是从一份好的工作起步的。我也不可能有今日的成就。如果当年我不进入GE,事前要仔细观察,事后在尽心尽力,"精彩评论: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并且要一辈子相伴,永不放弃。 ——微软总裁/比尔·盖茨 "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误惹不良拽殿下

    误惹不良拽殿下

    落也音不小心把姜邵炫踹入河里,她误以为他是“女生”,吃了豆腐就跑路了。被弟弟逼迫巧退花痴女,半路却被他吻了,这家伙还拽拽的说她是刺猬。她意外看了他的身体,他竟然说“你把人家的身子看光了,说什么也要对人家负责。”黑灯瞎火的她都没有看清楚,绝对不能负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异世风尸游

    异世风尸游

    自古僵尸无外乎金木水火土五行属性,他却不在五行之列。面对陌生的世界他只想快些回到主人的身边,保护主人的安眠。可是天地间的一切都已经在大神通者的掌控之中,他被渐渐的卷入了大神通者之间的游戏中。游戏?进行中……
  • 情驻天涯

    情驻天涯

    “你就像它。”他摘下戒指仍在脚下,“只是个玩具,想扔就扔。”相恋多年,原来一切只是她的一向情愿!?“对不起,他只是不想你伤心!”机场外她心痛欲绝,“亲爱的,你一定要回来。我会一直等着你!”一封绝望的书信,一场无望的等待,这是一首悲伤恋歌……
  • 病弱相公风华妻

    病弱相公风华妻

    现代的她为复仇而选择灭亡,是浓烈的爱,还是深刻的恨?再次睁开眼时,她发现自己居然重生成为了陌生古代的丞相府嫡出千金。由于母亲早亡,姨娘和庶出的姐妹恶毒陷害,最终死亡。重生的她拥有了驾驭风的能力,生活虽然一帆风顺,但是却总感觉少了些什么。他是体弱多病的九皇子,与世无争,却屡次遭人暗算,看破人生。遇到她后,总是扮小可怜,扮柔弱,只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他是前世的爱人,却因为隔离而疏远,今生是否一如前世般如花似梦。前世的恩怨纠葛,今生的爱恨情仇。如果这就是爱情,那么我愿意尝试。看女主如何自力更生,智斗小人,轻松生活。精彩抢先看片段一“我美吗?”方非婧站在十七楼楼顶,对着拿着手机站在楼下的新郎赵梓默问道,唇边带着让人看不懂的笑容。楼下围着的是看热闹的群众,其中有几个是因为担心呢?“美,很美。婧儿,你在楼顶干什么?危险,听话,下来啊。”赵梓默急切的声音中带着显而易见的恐慌,周围的吵嚷声更让他的心里不安。“呵呵,既然这么美,你很高兴吧。再告诉你一个让你更高兴的事,好不好?”“婧儿,你要说什么下来说好不好?我去接你。”“我怀孕了呢。都快三个月了,怎么样,很高兴吧。”她的声音没有一丝温度。“真的吗?婧儿,我要做爸爸了,我真的要做爸爸了,是我们的孩子,哈哈。你先下来好不好?”虽然很高兴,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心里的慌乱越来越多。非婧朝下看了一眼:“好啊,当然好,现在我就下来,这是送给你的礼物呢,你可要一辈子记得啊,呵呵。”说完她便纵身往下一跳。身影像一片雪花,美丽异常。“不,不…”他飞快的向前,却没有接住,只来得及听到最后一句“喜欢吗?最重要的东西被人毁掉的感觉,你可要好好品尝啊…”片段二三年之后的再次回归,好像大家都不是很欢迎呢,这一批又一批的杀手还真是不辞辛苦,前赴后继的不怕死啊。“主子,你先坐好,我去解决”似梦柔和的声音响起。“嗯,去吧,我先睡一觉。”软软又无害的音调回答道,只是声音越来越小。…“主子,好像不是找我们茬的,杀错了…”“哎,为这些可怜又没运气的娃子们默哀,可是最可怜的还是我们,居然直接由主角变成打酱油的了”如花俏皮的回答道。“那是来杀谁的?”软软的声音带了一些趣味。“那边那个马车里的。”似梦无奈的说道。“好吧,去叫他们给钱,劳务费。”洛之水最后结尾。片段三“为什么?”不知不觉她就问出来了,同时周围的人也开始回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