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0800000026

第26章 中华成语故事(6)

这个故事出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义不反顾”这个成语就是由这里引出来的。“义”:道义;“反顾”:向右看。“义无反顾”也写作“义不反顾 ”。后来人们多用它形容为正当之事而勇往直前,不徘徊退缩。为什么刀剑解决不了的问题笔墨却能解决?你希望成为司马相如一样的人吗?要怎样才能成为这样的人呢?

134一丘之貉杨恽如何议论君王

西汉汉宣帝时期,朝廷上有个当中郎将的官,名叫杨恽。他是司马迁的外孙,杨恽的父亲也是朝廷的大官,当过大司农、御史大夫,还代理过丞相。杨恽由于告发霍光谋反有功,而被封为平通侯。

杨恽因为受到皇帝的器重,自以为了不起,把朝廷上的大臣们都不放在眼里,还常议论、讥刺汉宣帝,因此遭到一些人的嫉恨。不久,太仆戴长乐被人告发,被捕下狱。戴长乐怀疑是杨恽密告他的,因此在狱中写了一封信,向皇帝告状,说杨恽诽谤朝廷,诅咒圣上。他在信中写道:

“有一回杨恽听说匈奴王单于被人杀了,他发议论说,昏庸的君主不采纳大臣们的善计,自然要得到如此下场。秦二世胡亥宠信奸臣,杀害忠良,所以灭亡。若是他任用贤臣,也许秦朝会持续到现在呢!总而言之,古与今都是一个山丘上的貉。这是杨恽引亡国之事以诽谤当世,违背人臣之礼。”

听说杨恽有这样的行为,汉宣帝非常气愤,但念他过去有功,没有杀他,只是免去了他的官职,让他回家为民。

这个故事出自《汉书·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成语“一丘之貉”,原意是一个山上的貉。貉是一种珍贵的毛皮兽。后来人们用这个成语比喻彼此都是坏家伙;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当我们和朋友在一起时别人会怎么评价呢?千万别让人用“一丘之貉”来形容我们。

135百闻不如一见赵充国如何作战

西汉汉宣帝时期,羌人入侵,攻城掠地,烧杀抢劫。宣帝召集群臣商议对策,询问谁愿意领兵前去拒敌。

七十六岁的老将赵充国,自告奋勇请求前往。他在边界和羌人曾经打过几十年的交道。宣帝问他要派多少兵马?他说:“百闻不如一见,我想亲自到边境去看看,确定攻守计划,画好作战地图,然后上奏。”宣帝同意了。

赵充国带领一支兵马渡过黄河,遇上羌人小股军队,一阵厮杀,捉到不少俘虏。兵士们准备乘胜追击,赵充国阻拦说:“我军长途到此,不可远追,如果遭到敌军伏击,就要吃大亏!”部下听了,都很佩服老将的见识。

赵充国观察地形,了解到敌军兵力部署,又从俘虏口中得知敌人内部的情况,他这才制订出屯兵把守、整顿边境、分化瓦解羌人的策略,然后上奏宣帝。不久,朝廷就派兵平定了羌人的侵扰,安定了西北边疆。

这个故事出自《史记·赵充国传》,成语“百闻不如一见”即由此而来,意思是听到一百次,不如亲眼看到一次,说明多闻不如亲见可靠。“闻”是听的意思。这个成语也写作“耳闻不如目见”或“耳闻不如目睹”。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道听途说终究不可靠。

136不屈不挠王凤为何诬陷王商

西汉时期的一年秋天,国都长安城忽然一阵骚乱,传说大水要冲进城了。汉成帝的舅父、大将军王凤,没有调查研究,就信以为真,劝皇上快躲进船里去。大臣们多数附和王凤的意见,唯有宰相乐昌侯王商,是个诚实耿直、庄重正派的人。他认为不可能有大水突然进城,如果皇上带头逃跑,百姓一定会更加惊慌。他坚决反对王凤的意见。

后来派人查明,长安根本没发什么大水。皇帝称赞王商独排众议,坚持正确主张。对王凤的惊慌失措,表示不满。王凤自恨失言,同时又对王商怀恨在心。

又有一次,王凤的亲戚杨肜在做太守时,玩忽职守,犯下罪行。王商要惩办他,王凤跑来说情,王商没听,坚决罢了杨肜的官。因此,王凤更加怀恨在心。

后来王凤采用阴险手段诬陷王商,汉武帝最后听信谗言,罢免了王商的官职。

这个故事出自《汉书·叙传下》,书中的原话是:“乐昌笃实,不挠不诎。”“不屈不挠”这个成语即由此而来。“桡”,通“挠”;“诎”也当“屈服”讲。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在困难或恶势力面前不屈服、不低头。小朋友,你是愿意成为王凤那样的人还是成为王商那样的人?为什么?

137夜郎自大夜郎国究竟有多大

在汉代的时候,我国西南方有些小国,其中一个是“滇国”,一个是“夜郎国”。有一次汉朝朝廷派了一个使臣到那里去。使臣先到达滇国,滇国的国王问他:“汉朝有多大的地盘呀,它与我相比谁大一些啊?”使臣听了他的话,心中感到奇怪:这样一个还不如大州郡大的小国,怎么还与汉朝相比呢?

接着使臣又来到夜郎国。夜郎国的国王自以为可以和汉朝相比,便问使臣:“汉朝与我的国家相比,哪一个国家大呀?”其实,他的国家同滇国一样,也是只有州郡那么大的一个小国。

这个故事记载于《史记·西南夷传》。书中说:“滇王与汉使言:‘汉孰与我大?’及夜郎国亦然。各自以一州王,不知汉广大。”现在人们多用“夜郎自大”这个成语比喻妄自尊大。可笑吧!两个小国的国王坐井观天,不知道外面的世界究竟有多大,还以为就数自己最大呢!我们可千万别犯这种夜郎自大的错误。

138弹冠相庆官员王吉为什么要赶走妻子

汉朝时候,有个名叫王吉的人,自幼勤奋好学,品行端正。他家住长安,经常读书到深夜,妻子对他十分体贴。他家的东侧邻居院里,有棵高大的枣树,结满枣子的枣枝,越墙垂落在他家院内。王吉的妻子就从枝上摘下一些枣子,送给丈夫吃。

几天之后,王吉发现妻子摘了邻居家的枣子,十分气愤,便把她赶走了。邻居们听了这件事,就都来劝说王吉。王吉的这一举动,受到人们的赞赏。邻里们为此还编了一首童谣,互相传诵:“东家有树,王阳妇去;东家枣完,增妇复还。”王阳是王吉的字。

王吉后来在朝廷当了官,开始是当云阳令、昌邑中尉,后来当谏议大夫。

王吉有位朋友,叫贡禹,他和王吉志趣相同,秉性也相似,当时人们便说他们二人是:“王阳在位,贡公弹冠。”意思是说。王吉当了官,贡禹就可以准备上任了。

“弹冠相庆”出自《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弹冠相庆”这个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弹冠”是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准备当官的意思;“弹冠相庆”比喻因为好朋友当了官而互相庆贺。多用为贬义。王吉既然那么讲朋友交情,对妻子是不是可以宽容一点呢?只因几颗枣就赶走了妻子,你觉得他做得对吗?

139凿壁偷光匡衡怎样读书

汉朝时期,有个叫匡衡的人,非常喜欢读书,勤奋好学。但是因为家境贫寒,买不起蜡烛,夜间无法照明读书。

匡衡邻居家里日子过得挺好,每天晚上都点起蜡烛,屋里照得通亮。他想到邻居家里去读书,可是遭到了拒绝。后来,匡衡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偷偷地在墙壁上凿了一个小洞,邻居家里的亮光就透过来了。他把书本对着亮光,读起书来也挺方便,匡衡读的书愈来愈多,可是他没有钱去买书,怎么办呢?一天,他发现县里有一个财主家里堆放着许多书,他就去帮助财主家干活,不要工钱。财主很奇怪,问他:

“小伙子,你为啥白白给我家干活呀?”

匡衡也不隐瞒,就说:

“我给你干活,不想得到工钱,只想借你家里的书看看,不知你答应不? ”

听说只借书看而不要工钱,财主非常高兴,就把家里的书,全都借给他。从此,匡衡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

这个故事记载在晋朝人葛洪撰写的《西京杂记》里。“凿壁偷光”这个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后来,人们用它形容人刻苦好学。你不读书,知识是不会自己钻到你肚子里去的。我们现在学习条件好了,有的是书读,可有些同学白白放弃学习机会,这样怎么能成为有学问的人呢?

140乐此不疲刘秀如何治国

东汉的光武皇帝刘秀,九岁的时候死了父母,成了孤儿。他是被叔父家养大的。刘秀小时候办事很勤快,特别喜欢种地的事情,他的哥哥伯升因此常常嘲笑他。

刘秀后来当了东汉的皇帝,办事仍然很勤勉。当时战乱刚刚平息,天下百姓都盼望安居乐业。刘秀深知人民不喜欢再打仗了,因此他除非遇到紧急情况,很少在朝廷上谈论战争的事情。有一次,太子请教他如何攻战。刘秀回答说:

“春秋时期的卫灵公,有一次问孔子打仗的事情,孔子说:‘关于祭祀、礼仪方面的事情,我还经常听说过;至于军旅之事,我可没有学过!’我看你也是这样,战争的事情不是你应该接触的。”

刘秀每天处理朝政,十分用心。从天亮开始,一直到天黑才罢手。他经常与大臣、公卿、将军们一起谈论治国的办法,谈到半夜才去睡觉。太子看到父亲这样操劳,就劝他说:

“您虽然有大禹、汤武那样的贤明,可是却没有黄帝、老子那样的养性之福,希望您爱惜自己身体,保养好精神。”

刘秀说道:“我这样操劳,自己感到很快乐,不觉得疲劳啊!”由于刘秀兢兢业业亲理朝政,百姓生活得很安宁。

这个故事出自《后汉书·光武帝纪》。“乐此不疲”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对一件事物发生了兴趣,乐在其中,不觉得疲倦。你喜欢做的事情做起来才不会觉得累。小朋友,你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才不觉得累呢?嘿,但愿你不是因为贪玩才不觉得累就好。

141老当益壮马援的事业如何壮大

东汉名将马援,从小就胸怀大志,他打算到边疆去发展畜牧业。

马援长大以后,当了扶风郡的督邮。有一次,郡太守派他送犯人到长安。半路上,他觉得犯人怪可怜的,不忍心把他送去受刑,就把他放走了。自己也只好丢了官,逃亡到北地郡躲起来,这时恰好赶上大赦,以前的事不再追究,于是他安心地搞起畜牧业和农业生产。

不到几年工夫,马援成了一个大畜牧主和地主。他有牛羊几千头,粮食几万石,但是他对富裕生活并不满足。他把自己积攒的财产、牛羊,都分送给他的兄弟、朋友。他说:“一个人做个守财奴,太没有意思了。”

他常对朋友说:“做个大丈夫,总要‘穷当益坚,老当益壮’才行。”就是说,越穷困,志向越要坚定,越年老,志气越要壮盛。

后来,马援成为东汉有名的将领,为汉光武帝立下了很多战功。

这个故事出自《后汉书·马援传》,书中记载说,“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唐朝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也写道:“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后来人们用“老当益壮”这个成语,说明年老而志气应当更加壮盛。“当”,是应该的意思;“益”是更加的意思。年青人总不能还不如老年人吧!年青人应该更加有志气才是。

142投笔从戎班超为何不做抄写员

班固和班超他们兄弟二人,都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人物。班固是东汉的历史学家,他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编成《汉书》。他的诗和文章也写得很出色,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可是他的弟弟班超,与他正相反,是一员武将。班超奉皇帝的命令,带兵镇守西域三十一年,多次平定匈奴贵族的叛乱,成为卓有功勋的东汉名将。

然而,班超并不是一开始就习武的。他家住在陕西咸阳,因为家境贫寒,他后来搬到洛阳去,替官家抄写文书,靠挣来的钱供养母亲生活,日子过得很清苦。一天,他叹着气说:“唉,男子汉大丈夫应当效法博介子、张骞,到边远地方去建立功业,取得高官厚禄,怎么可以长久地在笔墨砚台中讨生活呢?”于是他把笔扔到一边,断然放弃了抄写工作,从军去了,终于成为东汉的名将。

“投笔从戎”的故事,记载于《后汉书·班超传》。“戎”是军旅、军士的代称;“从戎”即是从军,参加军队的意思。后来人们用这个成语,比喻弃文就武。做不适合自己的工作只会白白浪费时间,只有做适合自己的事才有发展前途。小朋友,从小就要确定自己爱好什么,擅长什么,这样将来才少走弯路。

14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班超如何战胜匈奴

班超是东汉时期有名的大将。公元73年,汉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他带领三十六人去鄯善国(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罗布淖尔西北)协商建立友好邦交。开始,鄯善国的国王对他十分敬重,可是不久却突然变得冷淡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原来,谈判正在进行的过程中,匈奴派来使者,挑拨鄯善国与汉朝的关系,从中进行破坏。因此国王对建立邦交犹豫不决,于是,班超召集部下,商量对付匈奴的办法。他说:“现在匈奴进行破坏、捣乱,鄯善国王对我们的态度冷淡起来,如果他把我们抓起来送给匈奴,那我们不但完不成使命,恐怕要死无葬身之地!”大家一致表示:“事情已经到了这般危险地步,一切都听从你的指挥!”班超坚定地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现在只有乘夜攻破匈奴使者的营垒,把他们消灭,才能很好地完成我们的使命!”大家一致拥护他的意见。

当天夜里,班超带领三十六个壮士,手持刀枪弓箭悄悄摸进匈奴使者的营垒。经过一阵激烈的厮杀、搏斗,一举把一百多个匈奴人全部消灭。

第二天,班超会见鄯善国王,说明事情经过,揭露了匈奴使者的破坏阴谋。鄯善国王见班超如此厉害,有勇有谋,心中既敬佩,又害怕,马上表示愿意与汉朝永久友好。于是,班超顺利地完成使命凯旋。

这个故事出自《后汉书·班超传》。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就是从这个故事中概括出来的,“焉”相当于“怎么”的意思。它的本意是,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现在多用于比喻不勇于实践,就不能取得成果。不真正付出就不会有回报。遇事如果前怕狼后怕虎,那就只能失败了。小朋友,你佩服班超吗?为什么?

144天下无双黄香怎样孝敬他的父亲

东汉时期,有个人名叫黄香。他的家住在湖北江夏这个地方。他的母亲很早就死了,父亲是小官员,父子二人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很清苦。黄香自幼喜欢读书,因此读过许多书籍,文章也写得很好。他对父亲十分孝敬。在炎热的夏天,他用扇子把床上的席子煽凉,让父亲睡得舒服些;到了寒冷的冬天,他先钻进被窝里,把被子焐热一点,再请父亲睡下。因此父亲更爱护他,教给他许多知识。

黄香长大以后,做了官。在他当魏郡太守期间,有一次遭到水灾,当地的百姓被洪水冲得无家可归,没吃没穿。黄香拿出自己的俸禄和家产,分给了受灾的百姓。

因为黄香幼年勤奋好学,学识渊博,对父亲又十分孝敬,所以博得许多人赞美。当时在京城里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这个故事出自《后汉书·文苑列传》,现在常用“天下无双”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本事极高、具有特殊技艺的人,意思是说世界上再没有第二个赶上他的人。其实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天下无双的。但如果我们不像黄香一样将自己的潜力与能力发挥到极致,那么我们恐怕一辈子也成就不了自己。小朋友想一想,我们应该向黄香学习什么呢?

145难兄难弟两兄弟谁的功德高

东汉时期,在颖川这个地方,有个叫陈实的人。他生在贫穷人家,自幼好学,办事公道。后来在太丘县做了县官,更是廉洁奉公,断事公平,百姓很佩服他。他的生活十分简朴,家里没有仆人。他的大儿子元方,小儿子季方,也有很高的德行。陈实出门办事,大儿子在前边拉车,小儿子拿着手杖在后面,路上行人见了,无不称赞他们。

同类推荐
  • 宇宙大发现(自然瞭望书坊)

    宇宙大发现(自然瞭望书坊)

    人类是宇宙演化的杰作,宇宙是神秘莫测的存在。当宇宙的精灵与莫测的神秘结合在一起时,便碰撞出无数精彩的篇章。人类对宇宙的解读和探秘跨越了千年,宇宙的面貌也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人类面前。
  • 昆虫记(超值金版)

    昆虫记(超值金版)

    本书是法布尔以毕生的时间与精力,通过仔细地观察后,深刻地描绘了多种昆虫的生活。它融合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关照虫性,又用虫性反观社会人生,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 难忘的少年时光

    难忘的少年时光

    每个人都是从出生到成年,中间都会经过一个必会经过的时期——少年。少年的时光是那么美好,但是又是那么的令人着迷、怀念,令人难以忘怀。《难忘的少年时光》一书中讲述了“让花朵在受伤处绽放”、“贪婪换来的惩罚”、“不要让冲动左右了你”等故事,跟随本书去回忆自己的少年时光吧。
  • 大学中庸(国学启蒙书系列)

    大学中庸(国学启蒙书系列)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应以德为本。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诚是实现中庸之道的关键。在本书中,编者韩震等人采用活泼插图的表现方式,编选相关的精彩故事,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让青少年在诵读中轻松快乐地亲近本书,更直观、真切地感受本书的魅力,在阅读中积淀文化底蕴,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从而受益一生。
  • 动物世界2

    动物世界2

    大千世界,精彩纷呈。面对五彩缤纷的动物世界,孩子们睁大了惊奇的双眼。鸟儿为什么会飞?大象的鼻子为什么那么厉害?鱼怎么会放电?数亿年前,动植物的出现叩响了沉默。也许,它们有的只是一个细胞,渺小得似乎可以忽视,但它们却宣告了一个不平凡的开始——地球上从此有了生命。经过几亿年的进化繁衍,地球上变得日益充盈。从浩瀚的海洋到广阔的天空,从葱翠的平原到荒芜的沙漠,从赤日炎炎的非洲内陆到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到处都有动物的踪迹。它们或披着鳞带着甲,或裹着厚厚的皮毛,共同演绎着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和盎然生机。
热门推荐
  • 告诉你一个丘吉尔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丘吉尔的故事

    精选了丘吉尔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丘吉尔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爱尔兰咖啡

    爱尔兰咖啡

    相传,酒保为了心仪的女孩,将威士忌融合入热咖啡,发明了爱尔兰咖啡。咖啡的芬芳搭配烈酒的浓醇,在冷冽的夜里让人从掌心一路温暖到心底。一个四分之一爱尔兰血统的台北女孩,就因为听到这个故事,坚持煮出正统的爱尔兰咖啡,而且只在晚上十二点后供应。于是,爱情,就在某个雨夜中,迎着咖啡温柔的香气,得到诞生的灵感。一间小小的咖啡馆,一盏小小的灯,一个异乡的男子,邂逅了一位女孩。他对她的思念,从此再也分不清楚是对爱的想望,或是对咖啡的渴望了……
  • 大牌校花:高校痞丫头

    大牌校花:高校痞丫头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开学前,她遇上了一个不知怜香惜玉的混蛋小子;在家里,老妈还给她找了一个吃软饭的小白脸当爹地;更可气的是,转学的第一天,竟然有绯闻说自己‘不喜欢男人’!一时间,她风靡全校,成为本年度最受欢迎的搞基对象……
  • 凤睨天下

    凤睨天下

    十年前,听家一百三十七口惨遭灭门,只剩年幼的她跪在坟前,指天发誓,生只为报仇雪恨。十年后她携恨归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每个王朝的灭亡几乎都与女人有关。上古的夏商周三代不例外,北狄国帝王也不列外,她要让北帝身败名裂,遗臭万年!当马蹄声踏过北狄国的每一寸土地,广陵散响起,兵临城下,朝堂颠覆,望着跪在脚下的满朝百官,冷冷一笑,早知如何,何必当初。随着北帝灭亡,各国暗潮汹涌,阴谋才刚刚开始,天下注定要变了! 当她拿下那铜面具,倾倒世人,他们是四国的君王,却视她为心尖上的人,为了她血染江山又如何?!为了她弃负江山又如何?!
  • 世界最具精悍性的微型小说(2)

    世界最具精悍性的微型小说(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朱自清散文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朱自清散文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这就是我们出版本书的初衷。本书选材严谨,取舍得当,对学生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对教师教学有很好的参考价值,非常适合广大青少年阅读和收藏。
  • 逆天邪君:盛宠狂傲医妃

    逆天邪君:盛宠狂傲医妃

    前世,活得逍遥自在一身医术让鬼都发愁。睁眼醒来,被世人唾弃糟蹋。玄离霜冷眼相看,手中一针一剑红衣妖娆,她只求逆天改命,,让今日陷她于不仁不义之人万劫不复!他是冷夜君王战场杀神,冷绝对上霸道,风云变换,星象紊乱,她要的很简单,来去自如的世界,俯首称臣的众生,恩爱无双的男人。“女人,乖乖贴在我身边,包你一世无忧。”“男人,想泡我,先看看你的本事”“我的本事好的很,不信你来床上我给你证明!”某女微微一笑饿狼扑食。狂妄医妃对上逆天邪王,是凤鸣九天还是飞龙在天。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潘石屹:我的价值观

    潘石屹:我的价值观

    潘石屹亲笔力作!首次全面而深入地谈及个人信仰!首次深谈与张欣的爱情之路和矛盾冲突!首次系统回顾“万通六君子”创业之路!独家揭秘PM2.5背后不为人所知的内幕!本书内容基于潘石屹“价值观”的理念,从他对房地产市场的认知、商业模式的开发、做人做事的原则、对理想和信仰的感悟、成长中影响价值观的因素、对一些人和事的思考等等众多方面来全方位展现潘石屹的价值观。他在书中首次深谈与张欣的爱情之路和矛盾冲突,畅谈父亲的生存哲学与父子深情,系统回顾了“万通六君子”的创业之路,全面而深入地谈及个人信仰。潘石屹从物质到精神、从生活到事业等众多方面入手,通过真实的讲述展现出自己人生价值观的精华所在,带给大众无穷的榜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