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场既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同时,也能够影响和感染他人,让他人和你一样具有积极乐观的态度。“气场”不是“吸引力法则”,却远比“吸引力法则”更为强大。作为一个演讲者,没有气场是无法让台下的观众产生共鸣的。
初次演讲的人
初次演讲的人,一般都有着迫切的成功欲望,但正因为这样,才容易走向两个极端:(1)轻视理论,盲目实践;(2)死抠理论,忽略实践。两者的结果都是屡讲屡败,事与愿违。
究其原因,前者忽视了演讲作为一门严肃的科学所具备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忽视了对演讲理论的深入学习和研究,企图通过浅薄的个人经验去盲目摸索或简单地模仿以形成高水平的演讲能力。要么单纯地把演讲能力等同于口头表达能力或普通话水平甚至演讲稿的写作水平,以偏概全;要么专在态势语言上下工夫,钻牛角尖;要么错把演讲理论当成可有可无的调味品,以几个演讲名人的某次演讲或几句名言作为指南,夸夸其谈。这些人要么难辨真伪,无所适从。要么视理论为要诀,一招一式都非得从书本上讨说法,被理论束缚了手脚。初次演讲者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引起注意。
1. 理论与实践
任何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实践都是盲目的实践,演讲更是这样。演讲是在特定的环境中,由演讲者的品德修养和语言表达、听众心理、信息传播价值及方式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综合行为过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科学的演讲理论是从演讲实践中概括、抽象出来的,熔铸了哲学、美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逻辑学、文学和历史学等许多门类的科学成果。
事实证明,没有一个人的演讲能力是天生的,而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经过长期的艰苦实践,才是古今中外一切著名演讲家成长的共同道路。初学演讲的人,应该抛去浮躁,系统地掌握有关演讲的基本概念、演讲稿的写作、口语表达技巧、演讲中的机变艺术、演讲设计等知识,使科学的理论和扎实的实践相结合,开展有序、有效的演讲活动。
2. 内容与形式
一般来讲,演讲的内容与形式决定了演讲的类型。比如,拿即兴演讲与专题演讲的关系来说,我们一般把经过演讲者深思熟虑并备有演讲稿的演讲称为专题演讲,而把演讲者兴之所至、有感而发,在没有准备或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所发表的演讲称为即兴演讲。专题演讲和即兴演讲是两种常见的演讲方式,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但并无孰重孰轻之分,更无不可逾越的鸿沟。而一些初次演讲者往往急功近利、好高骛远,认为专题演讲是念稿子、背稿子或装样子,是人人皆可为的没水平的表现,即兴演讲才能体现一个人的真实口才,所以,一味追求即兴演讲而竭力否定常规演讲,初登讲台就毫不准备或只拿个简单的提纲就即兴演讲一通。 这些人渴望出口成章、一鸣惊人,而结果往往是语无伦次、纰漏百出。当然,我们不否认,即兴演讲能真实体现演讲者的水平,但并非以“没有准备”为其根本特征,更不能说“兴之所至,有感而发”才是它的灵魂,更何况所谓备有演讲稿的专题演讲,也并非只是机械地照本宣科或背诵讲稿,即使是十分严肃郑重的会议上非照稿宣读不可的,也应该是边看讲稿边看听众。
另外,我们也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在常规演讲中,一些演讲者为了追求理想的演讲效果,机智灵活、随机应变地从当时、当地听众的实际(如时间不充足、听众不耐烦、演讲主题临时改变、天气地点变化等)出发进行一些即兴演讲,或者放弃准备好的演讲稿,即兴发表演说。这些事实都说明常规演讲和即兴演讲之间并无非此即彼的矛盾,我们学习演讲也就没有厚此薄彼的必要了。一个演讲者高水平的即兴演讲能力离不开常规演讲能力的培养,而一个只具备常规演讲能力、缺乏即兴演讲能力的人,也只能算是演讲台上的“半桶水”。所以,对初次演讲者来说,应该脚踏实地地进行长期的心理素质、思维方式、语言技巧等各方面的艰苦训练,全面培养各种演讲能力。
3. 演讲与“讲”、“演”
演讲前要不要写演讲稿?演讲时带不带演讲稿?这大概是一些初学演讲者常常遇到的难题。有些初学者认为,演讲稿无非就是演讲前下点儿工夫写就的一篇作文而已,念熟甚至背下,如果允许带上台就照着念,否则就照原样背出来。演讲稿就起这点儿作用吗?这就涉及了演讲中一个重要问题,即如何正确处理演讲稿与演讲的关系。
演讲稿,顾名思义,就是为演讲而准备的文字材料。由于演讲的类型和方式以及演讲者的水平等因素的差异,对演讲稿的要求会有所不同。一般说来,严肃郑重的常规性演讲,如公务报告、学术研讨,由于各自的政策性、权威性、科学性和真实性等的严格要求,都必须事先备有“全稿式”讲稿,并且可以或者必须在台上照稿宣读;而劳模报告、经验交流等类型的演讲,则既可以准备全稿,以便胸有成竹、从容上阵,在有限时间里抓住问题的关键,揭示问题的实质,也可以只写出梗概或基本观点,临场充分发挥、灵活应变。至于“兴之所至,有感而发”的一些特定场合的即兴演讲,虽然由于时间的紧迫没有准备或没有充分准备,但也应在情况允许的范围内迅速打出腹稿或列个提纲,以免上台后信口开河。
初次演讲者往往人为地割裂了演讲稿与演讲的有机联系,要么把心思全放在演讲上,只考虑上台后如何去“演”去“讲”,对演讲稿为演讲服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即使有充分的时间也不愿去撰写演讲稿,或者写了也当成可有可无的道具,显示出心态上的浮躁;要么倾尽全力在写上下工夫,典故、格言连篇累牍,忽略了从演讲稿到演讲之间语体上的有机转换,失去了口头语言应有的通俗、朴素、简短、流畅等特点,失去了演讲的可听性,上台后唯稿是从,不敢越雷池一步,结果把演讲变成作文朗读或作文背诵。我们认为,作为初学演讲者,不但应认真撰写演讲稿,还应充分把握演讲稿的写作要求,努力达到演讲稿为演讲服务的目的。
4. 口头语与态势语
我们通常把仪表、风度、表情、手势等非口头语言统称为态势语言。毋庸讳言,和谐、自然的态势语言是演讲成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古今中外很多著名的演讲家十分重视态势语言的作用,但演讲作为人类重要的交际活动,首先是一种口语行为,不同于电影、电视、戏剧等表演艺术。
一些初学演讲者为了追求轰动性的演讲效果,很容易过分夸大态势语言的作用,把演讲的“演”理解为演戏,脱离具体的演讲内容,或者借鉴一些喜剧明星的表演技巧,如,模仿口技演员学鸟鸣马嘶,模仿小品演员学老年人说话、走路等;或者按演讲前精心设计的表情、排练的动作上台表演;或者简单学习一些演讲名家的演讲习惯。这些片面的做法往往给人矫揉造作的感觉,使演讲的形式与内容貌合神离。
还有一些初学者竟把演讲的失败归结为会场临时改换而使他难以调整“动作”。这种观点虽是少数,但也绝不是偶然。作为一个初学演讲的人,如果过分夸大态势语言的作用,渲染态势语言的魅力,势必哗众取宠、舍本逐末,使演讲失去本来的意义,而只有把丰富深刻的演讲内容、准确熟练的口语表达能力与和谐、自然的态势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是做好演讲、获得成功的必由之路。
情真方可感人
人是感情动物,语言所负载的信息,除了理性信息外,还有感性信息。这种感性信息,内涵十分丰富。其功能不仅要诉诸人的理智,更要打动人的情感。“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这里的推心置腹就是指话语真诚。所谓真,是指不矫揉造作,不言辞虚浮,能够保持说话人的自我本色。所谓诚,就是真心真意,不掩盖,真情流露。
林肯和美国上议院议员道格拉斯是竞选中的对手。他们曾在伊利诺伊州进行过一场轰动美国的著名辩论。在这场辩论中,林肯不仅取得了胜利,而且获得了誉满全美的“诚恳的亚伯”的称号,道格拉斯却被听众戏称为“小伟人”。道格拉斯是个阔佬,他为了推销自己,特地租用漂亮的专列,车后安放一尊大炮,每到一站就鸣30响,配以乐队的喧闹,声势之大,为历史之最。并口出狂言:
要让林肯这个乡下佬闻闻贵族的气味。
林肯则买票乘车,每到一站就登上朋友们为他预先准备好的马拉车。面对道格拉斯的挑战,他以退为进,沉着应战。在一次演讲中,他说道:
“有人问我有多少财产,我有一个妻子,三个儿子,都是无价之宝。此外,还租有一个办公室,室内有办公桌一张、椅子三把,墙角还有一个大书架,架上的书值得每个人一读。我本人既穷又瘦,脸很长,不会发福。我实在没有什么可依靠的,唯一可依靠的就是你们。”
林肯的真诚首先在不讲排场,与选民拉近心理距离;内容上,贴近常人之心。谁没有妻室儿女?他却称他们是无价之宝。这是情感认同。租用的办公室,家具少,书架大,投合选民们理想中的总统形象,即廉洁、勤奋、富有学识。这样的自我介绍,不无幽默,这是形象的心理认同。最后,不把自己当做选民的救星,而把选民当做自己唯一的依靠,得体的恭维,从而获得心理的亲近认同。通过这些推心置腹的讲话,林肯获得了选民的普遍认同,从而一举获胜。
在交际过程中,要使对方感受到情感的真实,说话人的话语一定要受发自内心的充沛的情感支配。一位作家曾说:“说话人装着对自己所说的话毫无情感,把自己隐藏在幕后,也不理睬听众是谁,不偏不倚、不痛不痒地背诵一些冷冰冰的条条儿,玩弄一些抽象概念,或是罗列一些干巴巴的事实,没有一丝丝的人情味,这只能是掠过空中的一种不明来历去向的声响,所谓‘耳边风’,怎能叫人产生兴趣,感动人,说服人呢?”
只有被感情支配的人才能使人相信他的情感是真实的,因为人们都具有同样的天然倾向,唯有最真实的生气或忧愁,才能激起人们的愤怒或忧郁。
正当希腊面临马其顿王国的入侵,面临亡国和失去自由的危机的时候,希腊著名演说家德摩斯梯尼做了一次著名的演说,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语都充满着发自内心的极为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感,他热情洋溢地说:
“即使所有民族都同意忍受奴役,就在那个时候,我们也应当为自由而战斗。”
从这洋溢着爱国热情的语句中,人们看到了一颗真挚的拳拳之心,因而他的演讲,激励了无数的希腊人从聆听演说的广场直接奔赴战场,连向家人作一声道别也认为耗费了时光。他的敌人,马其顿的国王腓力见到这篇演说词,也不由感慨地说:
“如果我自己听过德摩斯梯尼的演说,连我也要投票赞成他当我的反对者领袖。”
“感人心者,莫先于情。”能让对手击节赞叹,这其中蕴涵了多么真挚、奔涌的情感,这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感从心底的火山喷发,产生了惊天动地的力量。
控制好开始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无论何种演讲,开始总是关键。
一般来讲,在演讲开始后的几十秒钟内,听众通常会决定是否接受你的演讲,即要不要认真听你讲下去。有趣的是,我们准备演讲从来不是从开头入手,而是先确立演讲的目的,然后围绕目的收集材料,并将材料加以组织整理,最后要做的才是着手准备开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选择正确而恰当的开头方式。
1. 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演讲开始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吸引并集中听众的注意力。演讲时获取听众注意力的方式应随题材、听众和场景的不同而改变,一般可以运用事例、逸闻、经历、反诘、引言、幽默等手段达到此目的。
麦克米兰石油公司副总裁迈克斯·艾萨克松在一次演讲的开头便运用了引言和反诘的方法来吸引听众:
“我们都知道,演讲是件很难的事。但是请听听丹尼尔·韦伯斯特是怎么说的吧,‘如果有人要拿走我所有的财富而只剩下一样,那么我会选择口才,因为有了它我不久便可以拥有其他一切财富’,那么,为什么许多有才华的人偏偏害怕演讲呢?”
2. 激发听众兴趣
从本质上说,听众是很自私的,他们只是在感到能从演讲中有所收获时才专心去听演讲。演讲的开头应当回答听众心中的“我为什么要听”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