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上文说到,当人们的眼神交会时,功能多多。可一旦遇到陌生人时,谁能一眼就能看出他的眼神在表达什么、有何动机呢?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传唱至今,就因其深刻转达出了人们对初次相遇之美好的怀念。仅仅是第一眼,当视线笼罩了对方,陌生的人就有了不陌生的默契。而这样的感悟,在异性之间则更为常见。有的是对同性恋者进行调查,让其观看同性和异性的照片;有的是让受试者观看蛇、食品、选举候选人、洗涤剂的包装箱、犹太人集中营的牺牲者、战死者等照片。
初次见面,人们想要了解对方,所能凭借的无非是眼神的交流。表达的还有很多。
在第一次的交谈中,眼睛,是泄露秘密的窗口,是映射内心的镜子。因此,在面对面的交流中,眼睛对双方的行为有着很大的影响。即便是转瞬即逝的眼神也能透露出万千信息,借以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意向。
正因为眼睛传达的信息胜过千言万语,所以许多艺术家在其作品中都是通过对眼睛进行刻画来实现人物的心理描写。著名导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晚年时甚至还要求演员在表演时把自己的动作姿势降低到最低限度,要求“几乎任何动作也没有,只有眼睛在动”。
当某个人直接盯着另一个人,显示出紧张的眼部状态时,他的上下眼皮也会很紧张,眼睛眯成一条缝
瞳孔:最真实的心灵之窗
在西方流传着这样一个赌徒诈骗的故事。狡猾的赌徒们,先用小金额下赌注,并且密切观察坐庄人的反应。如果押中了,就会发现坐庄的人瞳孔骤然扩大,于是他们就大大地加码,结果坐庄的人输了钱还不知奥秘何在。我们且不论这个故事是否真实,但是由此可以说明人的瞳孔变化与人的心理活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人类在母体孕育时,在胚胎里眼睛是大脑的延伸。随着发育分化,眼睛才移出颅腔。但实际上,眼睛仍旧是反映大脑和身体机能的平台。而在眼睛里,瞳孔是最核心的生命机能指示器,其条件反射作用全世界大约都是相同的。瞳孔的大小会发生变化,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环境暗了,就要更多地采光,因而瞳孔会扩大;而在明亮的日光下,就会收缩到大头针的针头那样大小。那么,在亮度恒定的条件下,也不用颠茄或其他化学药品点眼时,人的瞳孔会不会产生大小变化呢?答案是肯定的。
科学家埃克哈特·汉斯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研究了在种种视觉刺激下瞳孔大小的变化。在初期的实验里,埃克哈特·汉斯让男女受试者观看5种照片,来调查瞳孔大小发生何种变化。其结果是:男性的瞳孔在看到女性的裸体写真时更大;女性的瞳孔在观看仅遮盖身体一部分的体格健壮的男性和婴儿的两张照片时更大。照片具有的各种刺激性似乎决定了瞳孔的条件反射作用。
从这些调查结果中,埃克哈特·汉斯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人的瞳孔在其对某种事情有积极情感时扩大,有消极情感时收缩。
具体而言,当一个人情绪低落,态度消极的时候,瞳孔就会缩小。例如,一个失意的人走在路上的时候,他对外界的任何景象都不关注,瞳孔不断缩小,甚至在视线中,外界的环境都变得模糊起来。这时,适当的注视对方是符合社交礼仪的。尤其是一边谈话,恰恰成为人们心理活动的高度显像屏幕,无论是消极、戒备、愤怒、排斥,都将让瞳孔变得很小,而瞳孔这样的变化往往又是无法用意志来控制的。
反之,当一个人在极度恐惧或兴奋时,其瞳孔一般会比正常状态下的扩大3倍。也就是说,身体在极度亢奋的状态下,瞳孔会自然变大。另外,根据调查发现,在恋爱中的男女,在注视对方时瞳孔也会扩张,并且双方也会因为对方的瞳孔扩张而激动。此时,人们认为瞳孔扩大的眼睛是富有魅力和吸引力的。所以,在古代的埃及,女性常常使用一种药水来扩大自己的瞳孔,以增加对异性中的吸引力。
另外,瞳孔的扩大还能激发人的兴趣。一些喜欢在深夜写作的人,通常都喜欢在暗一点的光线下工作,这正是因为在弱光下瞳孔扩大,从而激发自己更大的兴趣。
由此可见,在相同的外界条件下,随着情绪的转变,瞳孔将会出现不同的扩张与收缩变化。它可以十分形象地反映人内心世界的变化,是能单独发生作用的情绪指示器。
埃克哈特·汉斯的这一发现,被进行市场调查的广告业界奉若至宝。他们觉得,如能够利用这一点,就能在商品开始生产之前判定商品及其包装的市场性。
此后,又有人进行了一连串的实验来调查受试者的瞳孔反应。因此,即便是从未相遇过的陌生人,也能互相在对方的目光中寻找自己想要的信息——友善或敌意。然而,未必都有明确而决定性的结果产生。即使是诱发消极情感的视觉刺激也有扩大瞳孔的时候。
说到底,即便瞳孔的扩大与情绪的诱发、注意力的集中有关,也不能确定好恶感觉中的哪一种是诱因。所以,广告业界最终失去了对这一问题的关心。但扑克迷和麻将迷们至今仍在观察对局者的瞳孔。此外,某些教师也在上课时把基础代数之类的教科书放在学生面前加以观察,认为瞳孔扩大者是值得注意的学生。
现代的科学实验和调查证实了古代埃及女性用颠茄液来突显眼睛的美感是不无道理的。埃克哈特·汉斯在20世纪80年代实施的调查里,还使用了女性收缩瞳孔的脸部照片和仅扩大瞳孔而不改变其他的修正照片。他把几个女性的这两种照片放在一起,让男性受试者观看后做出评价。结果,男性对瞳孔较大者全部都有好感,对瞳孔较小者全都评价不高。
利用颠茄那种有毒药用植物液点眼来扩张瞳孔者,现在已不多见,但在眼部化妆方面,与古代人相比,现代人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只不过大多数以眼睑膏、眼霜、眉笔、睫毛膏之类新型美容物品取代了颠茄而已。而为使自己的眼睛引人注目而精心挑选眼镜框的女性也大有人在,一边注视对方的脸孔,且日益成为时尚,引发了一场“美瞳”风暴。
正由于瞳孔的每种变换同人类的情绪有很大关系,人们每个由大脑传递出来的情绪信号,都将在瞳孔的变化中得到体现。结果,很无辜的瞳孔就这样成了内心情绪的“出卖者”。
双眸:灵魂的镜子
灵魂何在?灵魂储藏在你的心中,闪动在你的眼里。德国著名心理学家梅赛因说:眼睛是了解一个人的最好工具。此言不虚。语言可以说谎,但眼睛不会。
孟子在《离娄章句上》第15章中有一段观察人的眼神来判断人心善恶的论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嘹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眼睛昏花)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藏匿)哉?”
这段话的意思是:观察人的方法,没有比观察人的眼睛更好了。眼睛不能掩盖人们内心的丑恶。一个人心中正直,眼睛就显得清明;心中不正直,眼睛看上去就不免昏花,听一个人讲话,观察他的眼睛,这个人内心的好坏又怎么可以隐藏得了呢?
孟子这段精彩的论述,说明了一个人的内心动向,必然会反映在他的眼睛里。心之所想,不用言语,从眼神中就会找到答案,这是每个人无法隐瞒的事实。常常有这种情况,有些人口头上极力反对,眼睛里却流露出赞成的神态;有些人花言巧语地吹嘘,可是眼神却表现出他是在撒谎。
眼睛是灵魂的窗户,它毫不掩饰地展现你的学识、品性、情操、趣味、审美观和性格。戏剧表演家、舞蹈演员、画家、文学家、诗人都着意地研究人们的眼睛,认为它是灵魂的一面无情的镜子。一个敏锐的人,总是善于捕捉人们瞬息万变的眼神,洞察对方的内心。
眼睛放出的神采,它的类型是那么繁多:心胸博大、为人正直的,眼神明澈、坦荡;心胸狭窄、为人虚伪的,眼神狡黠、阴诈;志怀高远的,眼光执著;为人轻薄的,眼光浮动。因为克己,眼神内敛;因为贪婪,眼神暴露;正派而敏锐使眼光如利剑出鞘;邪恶而刁钻则使眼光如蛇蝎蛰伏。渊博的人,眼中透出了悟;无学的人,眼中似乎只存疑窦。自信者,眼神坚而毅;自堕者,眼神晦而衰。
也许你貌不惊人,眼小如豆,但它可能流露出华美的气质;也许你美目流盼,但却可能有一个蜷曲衰败的灵魂在其中沉睡。
作为一个生理器官,能够博得对方的好感。这样做的人,眼睛转动灵活机警,眼光清晰、水分充足;一个疲劳的人眼睛就会显得乏力无味、目光呆滞、眼光浑浊;一个乐观的人眼睛通常充满笑容,善意十足;一个消极的人往往眼睛下拉,不敢正视别人的眼光。
著名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刘晓英教授说:一个诚实的人的眼睛是自信的,说谎的人的眼角会不自觉地往上翘或者眼睛转动速度比说话的节奏快,很多大公司企业主管在面试时都能发现这个特点。面对一个诚实的人,他的眼睛坚定浑厚,眼神沉重踏实,你会觉得他对自己的行为有着坚定的信念;他的叙述充满了说服力和感染力,让人不容置疑。
说谎的人在心理上是不确信的,他的眼神漂浮无根,说话没有底气和正气,面对这种人,你会觉得他在讲述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事情,没有信念和可信度;这种类型的人在生活和事业上很难达到既定的目标。
既然眼睛能映射出入内心的感受,那你是否能在见到对方的眼睛时,就可敏锐地捕捉到其内心的话语呢?
人们在吃惊或有防备的时候,会把眼睛睁得特别大,再加上一些面部表情,例如,眉毛会抬起,且向上弯曲,而下颌下垂,双唇分开。在你看到这些现象后,就可以完全肯定,这个人正在震惊中。
若你与某人谈话,他眯起双眼,皱起前额,并不住地对你进行打量,那么他在怀疑你说的话。他希望用眼睛的审视在你身上找到蛛丝马迹,以肯定自己的判断。由于其主要表达一种不确定、不认可的态度,所以这种情况也经常出现在当某人对某个决定没有把握的时候。实际上,第一次与陌生人的眼神接触,瞳孔的变化,甚至用有色隐形眼镜来改变自己瞳仁颜色者更不乏其人,从眼睛还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一个健康、精力充沛的人的眼睛通常明亮有力,夫妇俩对簿公堂,人们希望对视觉的刺激尽量减少。他用眼睛盯着别人,用以宣泄内心的感受,甚至达到吓唬对方或威胁对方的目的。
一个内心恐惧眼睛会直愣愣地大睁着,好像要把那预示着迫近危险的最细微的动作都看个一清二楚。这种状态下,发出动作者的下眼皮很紧张,但同吃惊的情绪不同的是,感到恐惧的人的面部表情很不一样,他们的眉毛抬起并锁在一起,呈水平线形态。
电影《克莱默夫妇》里,为争得对儿子的监护权,通常都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和温和的性格,当听证与辩护对克莱默夫人不利时,她抬起那双闪烁着泪花的眼睛,直勾勾地望着丈夫,眼睛里透露出处于绝望无援中渴望丈夫念夫妻恩爱之情的求助感。此时,任何言语,任何动作,都不及这双眼睛诉说的力量。
眼神交汇时绽放的光芒
只有当两个人彼此眼神相交时,才算是真正形成了互相沟通和交流的基础。眼神是心灵之窗,心灵是眼神之源。各种研究调查的结果表明,对话时的眼神大致有五个功能,即调整说和听的交替,观察对方的反应,表达意义,表达感情,传达对双方关系性质的信息。
说话者往往是先注视对方之后才开始对话,不久再移开视线。阐述完自己的意见,就会观察对方的反应,同时发出自己打算听取对方意见的信号,并再次注视对方。
对听话者来说,除了表达自己想要说话的意图,还要在对方阐述完一个意见后,及时看一下对方。一旦错过这一注视的时机,就等于奉还了自己发言的机会。例如,对方在讲话时,你低头做着笔记。当对方讲完后,你抬起头,对方就会知道你有话要说。如果对方讲完了你依然低着头,对方只能在自己已经说过的东西上添加点什么,或者保持沉默直到你抬起头。
在谈话中,相互注视的情况一旦少了,那就意味着:这种谈话缺乏双方或者某一方的积极参与而气氛尴尬,或者表明谈话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了。对方持续移开目光,是表示不感兴趣的信号,但有时却不过是因为对方有点害羞,或心情不佳,或有些疲倦。
说话时有着仓皇眼神、不断东张西望的人,会使人紧张。有时,某人匆忙一瞥的视线方向暴露了其眼下关心之事的线索。所以,在这种场合,人们总想尽快离开此人。
谈话之际,为了检视对方的关心度、理解度以及对这些话的容忍度也常使用目光。简而言之,对方对自己的注视程度成了判断此人注意力集中度的标志。
当谈话双方都陷入对某一问题的思考或者对临时出现的状况不知道如何反应时,一般都会相互移开目光,这也是调查结果已经证明了的。原因是伴随着精神向内集中,并且也容易成为较好的倾听者。,而且这时新入眼帘的任何东西都不能与自己眼睛的焦点保持一致。例如,不是很熟悉的男女在谈话时不小心进行了身体的接触,这时双方都会因为不知道如何反应而把视线移开,同时用不相关的话题把注意力岔开。
对话中眼睛的另一个功能是听者和说者相互传达如何评价自己同对方的关系。根据调查,如果我们把自己的交流对象当做中等地位的人物,则自己的注视和对方的注视均达到最大限度;如果对方的地位极高,则为中等程度;如果对方地位很低,则达到最低限度。
在谈话对象是可信赖的人时,出自自己的注视更长更频繁,谈话对象是自己喜欢的人时也同样。然而,对讨厌的人,人们有时也进行冰冷的凝视。
对于求爱时眼睛的使用方法已经引起很多作家和学者的注意。对于企图保持更亲密关系的对象,无论男女均运用“秋波”这种传统方法,也得到科学调查的印证。一般而言,订了婚的男女,相互注视会增多;想从此成为亲密伴侣的男女之间,双目交视的时间也会来得更长。
关于这一主题,海伦·布拉温所著的《性和独身女性》做了极为有趣的描述。其中提到:一个独身女子若在西餐馆等公共场所选中一个男子,她会直接深情地凝视其眼睛,然后,回过头来与同伴聊天或阅读杂志。接着,她会做出一种挂念的姿态,再度同样凝视那个人,随即垂下头来。如此往复三次,常常就会诱惑对方、引起对方对自己的兴趣。结论是:暗送“秋波”,至今仍是求爱者的致胜手段。
眼球的转动、眼皮的开合、视线的转移速度甚至方向,以及眼睛与其他动作配合而产生的诸多奇妙复杂的身体语言,时刻传递着信息,进行着交流。下面,就让我们透过眼睛来解开一个个神奇的身体语言密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