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是我们出色完成工作的一种智慧,一种路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要思考就能够取得成功。只流于形式的思考层次,对工作中的问题来说,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它也许能取得一时的成效,但长此以往,则会掩盖问题的本质,甚至使问题更加恶化。
§第56封信 在娱乐中体验美好人生
今天这封信所要展开的话题,可能是你们这些年轻人最熟悉的话题了。年轻人贪玩,在你们心中娱乐是件很惬意的事,根本不存在什么困难。谁不喜欢玩啊?可是你知不知道,玩也有玩的方法,玩也有高低档次之分呀。在我看来,许多年轻的朋友在玩的过程中,就像是扬帆出航,等他们出了海才发现没有标明方位的罗盘,更不懂如何驾船。如此贸然出航,要想到达目的地,当然是千难万难。大多数的人不得不带着一身伤痛悻悻返回出发的港口。能回得来还是幸运的,有些人就永远迷失了。
我这么说,并不是无的放矢。我不是一个禁欲主义者,我也从不反对享乐。同牧师一样,我反对的是过分沉溺于享乐。我要对你说的是,要学会真正的享乐,在享受快乐的过程中,体验人生的美好意义。
说心里话,天下做父亲的,没有不希望孩子获得快乐的。我也希望你可以好好地享受这份快乐。但我又不希望你像别的年轻人那样,因为享乐而迷失了自我。
我能想象得出你的一些快乐的经验:比如,工作之余,和几个谈得来的朋友打打牌,用点儿小赌注来增加刺激性。这时你们会玩得很开心吧?要么就是和几个品味不俗的好友共进烛光晚餐,在尝到美味佳肴的同时,通过与他们的交谈,还能得到许多人生的启示。
虽然我是你的长辈,可我更希望你能把我当成密友,无论什么事都可以向我倾诉。我没打算要对你的娱乐方式说三道四,我只希望能成为你人生道路上的一位指引者,并帮你搭起一座桥来选择正确的娱乐方式。
讨论这一话题,我给你的第一个警示是:年轻人容易掉进娱乐的“陷阱”。
年轻人往往只图玩得高兴,而不太在意玩的内容是否有益于身心健康,因而不懂得慎重选择娱乐方式。更糟糕的情形是,有些年轻人玩得失了控,没了节制,甚至迷失了方向,不再是真正的娱乐。
我想你还不至于沦落到如此糟糕的境地。就拿喝酒来说,适量的饮酒是一种很好的享受,尤其是在和知己小酌浅饮时,那感觉更是妙不可言。可是,一旦饮酒过量,甚至发展到嗜酒如命,那就不再是享受了,而是成了摧残身心健康的自杀手段。你说是不是这样?又比如说赌博,在有的人看来,赌博是一种测试运气的极其有趣的游戏。他们才不会管这种“游戏”是否可以使人负债累累,倾家荡产。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你或许已经明白我所说的那两个例子都是非常无聊的游戏,甚至可以说是有害的娱乐方式。可正是这些有害无益的东西,却牢牢地抓住了许多人的心。这些人在玩这些游戏的时候,很少去想玩它是否有意义,靠它来打发时间是否值得。很多人并不是一开始就沉迷于其中的,他们是被朋友或其他人一块儿约出去玩,自己也就稀里糊涂地跟了去,结果最后弄得自己沉溺其间,难以自拔。你现在还很年轻,贪玩我是能理解的,毕竟我也经历过你这个年龄段。但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有必要提醒你,因为年轻不经世事,所以你们在结交朋友和认识问题方面,容易被误导,交友不慎的话,会染上诸多恶习,迷失自我,更会蹉跎青春,糟蹋健康。下面我要讲的这个故事,虽然陈旧却极富说服力。
曾经有个年轻人为了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懂得享乐的人,就跑去看莫利耶鲁的戏剧《落魄的浪子》。看了之后,这位年轻人很欣赏剧中主人公的那份洒脱,于是就想效仿那位浪荡公子哥儿,让自己也成为一名“落魄的浪子”。他周围的朋友都劝他:做个浪子也就够了,千万不能落魄。可朋友们的话他不但充耳不闻,反而振振有词地说:“绝对不行!仅当‘浪子’怎么能行?如果不‘落魄’,又怎么显得出浪子本色。”
你或许会想世上哪有这样荒诞不经的人。可事实上,这就是许多寻欢作乐者的真实写照。
我给你的第二个警示是:享乐也要有合适的方法、达到合理的目的。
关于这点,我不会讲太多高深理论和一些大而无当的大道理。我只要把自己的亲身经历说给你听就够了。虽然这段经历对我来讲是人生的一场耻辱,可为了给你提供切身的参考,对你的人生能够有所警示,我也就不在乎那么多了。
我年轻的时候,也喜好结交朋友,喜欢游乐。只要有人相邀,也不管自己是否真的愿意,就一定答应别人同往。我当初的愚蠢你是想象不到的,连我自己都不相信当初怎么会那么傻。我素来不爱喝酒,可是驳不过朋友的面子,同意和他一道共赴酒宴。第一次喝那么多酒,结果喝醉了。你想象不出我当时是多么难受、恶心,哇哇吐个不停,接连两天醉得不省人事。有了这次失态的经历,本该到此为止了,结果我不但没有吸取教训,还变本加厉了。在那次事件后,又有几个朋友来邀我喝酒,我不但没有回绝,竟然一一应承下来,就是在那段时间里,我的愚蠢与不克制让自己在一段时间内染上了酗酒的恶习。
赌博的情况也相类似。我从来不用为钱担心,也从来没有过缺钱的感受。所以赌博对我来讲,并不是因为钱的缘故。可当时我受社会风气的影响,认为会赌博是成为绅士必备的条件,所以,我不加节制地出入各类赌博场所。虽然我对赌博本能地有种厌恶感,可是在我人生最辉煌的30年里,我几乎不曾完全离开过赌桌。赌博白白耗费了我许多大好时光,至今想来,这件事还是令我悔恨不已。
回首我的青年时代,我觉得自己当初就像得了某种流行性疾病。没来由地就沉迷于游手好闲之中。当然,我也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整日里无所事事地游乐,使自己变得麻木起来,享受不到真正的幸福快乐;花钱如流水,财富锐减;自己不懂得爱惜身体,健康状况也是每况愈下。现在想想,那一定是上天对我放荡行为的惩罚。
我希望你能吸取我的经验教训,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娱乐项目,有自己的主见,不盲从。你可以将自己喜欢的项目列出来,然后与现在自己正从事的各种活动进行一一对比。这样一来,什么可以继续,什么必须立即停止,就一目了然了。
假如可以回到从前,人生可以重来,我一定要按照自己现在所说的来进行娱乐。我深信这样的方式才能真正获得我想要的乐趣。一个真正懂得娱乐的人,是不会出入那些不适合绅士前往的娱乐场所;而一个并不了解娱乐真义的人,则会浅薄地将娱乐等同于吃喝嫖赌等不正当的行为。
其实只要认真想一想就会明白,一个品行端正的人会和一个整天喝得东倒西歪、不知天南地北的醉鬼做朋友吗?又有谁会愿意结交一个输光全部家当,还欠了一身债的赌鬼?一个放浪形骸、满嘴污言秽语的人,会有人乐意与其为伴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真正了解游戏娱乐意义的人不会是个格调低下的人,他至少不会与坏人为伍,沾上满身恶习。即便到了万不得已,不得不做些不良之事时,他也懂得选择对象,尽量将伤害度降到最低点。
孩子,今天的信写了很长时间,我已经很累了,但我很愉快,因为在这封信里,我把一个父亲对孩子最诚挚的告诫完完全全地表达出来了,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延伸阅读
▲如何克服社交中的庸俗习气?
在生活作风方面,庸俗习气是社交的大敌。
第一种庸俗习气是吃吃喝喝。有一种说法:“朋友,朋友,抽烟喝酒。”朋友凑在一起,就是吃吃喝喝。一喝起酒来,便一醉方休,一高兴起来,便划拳行令,甚至酗酒闹事,醉卧大街。固然,朋友交往少不了必要的宴请,如某人升学、参军等大家聚在一起,举杯话别,相互勉励。但是,动辄吃喝则是一种庸俗的习气。还是古人讲得好:“君子之交淡若水”、“友如作画须求淡”。
第二种庸俗习气是玩玩闹闹。朋友在一起玩玩闹闹,也是正常的,有害于友谊的是那种庸俗的玩乐。何谓庸俗的玩乐?芽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看:首先,为什么要玩乐。如果把友谊同玩乐划等号——朋友之间就是为了在一起玩乐,那就是庸俗的习气。如果把玩乐放在从属的地位,朋友在一起玩玩,是为了调节一下气氛,为了休息一下筋骨,交流一下信息,这是正常的、有益的。其次,用多少时间玩乐。如果对打扑克、下棋、跳舞等娱乐活动入了迷,一玩起来就什么也不顾了,甚至通宵达旦,影响了第二天的工作,那就不好了。
第三种庸俗习气是沉溺于玩乐。在工作之余,朋友们登山、游泳、欣赏音乐……这种玩乐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锻炼意志,这与学习、工作的关系,犹如土地的轮作一样,是必要的、有益的。若是沉缅于不健康的活动里,如赌博、斗殴、寻衅等,就是不正常的、有害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逐步完善,为我们开辟了业余生活的广阔天地,我们应让高尚的情趣占领我们的业余园地,从中汲取健康的养料和丰富的知识。
第四种庸俗习气是闲聊扯皮。谢觉哉同志在《交朋友的道理》一文中指出:朋友相聚,不谈工作、不谈学习、不谈政治,只谈些个人间私利私愤的事,这叫做“群居终日,言不及义”。有的人正是这样,聚在一起专谈一些庸俗的生活小事:谈女人,说脏话;讲吃讲穿,比派头,比阔气;互相奉承,比赛吹牛;海阔天空,不着边际,玩笑庸俗,打哈取趣;拉三扯四,搬弄是非……正常的友谊,就要被庸俗的闲聊扯皮蚕食掉了,朋友变成了“帮闲”。
§第57封信 专心致志地做每件事
前几天我收到哈特先生的来信。看了信后,我非常开心。信中主要是谈你的,哈特先生对你赞誉有加。我对你取得长足的进步感到非常满意,也非常高兴。如果你体会不到我的这份喜悦之情的话,那真是令我感到伤心啊。儿子,你取得如此大的进步,做父亲的真是感到非常有光彩,我坚信你今后会再接再厉,更加勤奋用功的。
在信中,哈特先生说你工作非常认真,而且积极主动。因而,你的理解力和领悟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如果你能把这一点保持下去的话,那么以后的工作就会变得更加轻松了。的确如此,我也相信只要工作越努力,你越能从中得到工作的乐趣。
工作的过程中,千万别忘了我一再提醒你的:无论做什么,都要专心致志,做到全神贯注。除了正在做的事之外,其他的事情都不要去想。工作是这样,学习是这样,游戏同样是这样。我希望你学习、游戏的时候能够和工作时一样认真。如果你在做这些事时都不能做到专心,那你无论做什么事,都很难取得成功,就更别提享受成功的喜悦了。
一个人不能全神贯注的,做任何事都不专心,总是三心二意,这样的人通常是难以获得成功的,即便是游戏,他也很难玩得尽兴。
试想一下,在晚会或餐宴上,一个人满脑子都在思索有关逻辑的问题,这个人会是什么样子?我想,如果真有这样的个性人物,他虽然和大家在一起,但他却享受不到和大家在一起的乐趣,因为他的心不在这儿。同理,一个人虽然待在书房里钻研问题,可他的全部心思还停留在前一天晚上的音乐会上。这样的人来做学问,岂不滑天下之大稽。
我一再强调一次只能做好一件事。但如果一天之内除了做一件事外,还能有充裕的时间,那么还是可以做好几件事的。这与我刚才强调的观点并不矛盾,前提是这几件事要分开做。如果你把几件事放在同一时间去做的话,不要说是一天,即便是一年,我看也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已故的德威特先生是著名的法律顾问,外交涉及的国事问题都是由他一手处理的。除了公务他驾轻就熟外,晚上的集会他也是每场必到。令人惊讶的是,一个白天公务缠身、忙碌异常的人,仍然可以抽出充裕的时间来和大家共进晚餐。有时,即便是手边工作繁杂,到了晚上,他仍然可以安排出时间去参加各种娱乐活动。于是有人向他讨教,问他是如何利用时间的。德威特先生说:“这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只要一次只做一件事,今日事今日毕,那么就可以了。就这么简单。”
我认为德威特先生比别人优秀之处在于:他能够做到集中精神在同一件事情上,并使自己不被其他的事务所干扰。这就是他比别人突出的地方。也许正因如此,他才被别人视为天才吧。我们反过来讲,一个做事定不下心的人,他一定也难有收获。此外,一个每天都在哀叹“我今天只做了这一点点儿事情”的人,肯定也不会取得成功。
有的人忙了一整天,临上床前回想一天所做的事,才发现一件事都没做完。这样的人即使是看了两三个小时的书,也不清楚自己到底读了些什么。他的心思不在书上,他读的不过是一个个文字,所以事后回想起来,当然就无法想起所读的内容了。与人交流也是一样,有的人在谈话过程中会显示出自己对话题不感兴趣,这就需随时观察对方,把握好话题,否则自己还在喋喋不休,他人已忍无可忍,到发现时弄得大家都觉扫兴。
一心多用的人去剧场观看演出,他不会去注意剧情本身,而会去注意身旁一同前往的人,或者是关心灯光照明的问题。我可不希望这样的情形发生在你身上。与人相处时,也要像你读书那样,集中精神。读书时是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阅读的内容上;与人相处时,是将注意力投注在对方的所见所闻里,这点极其重要。
我时常会听到有人这样抱怨说,“眼前正在发生某件事,或者别人正在和我说话,可我好像什么都没看见,什么也没听见。当时脑子里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好像是别的什么事,但究竟是什么事,又想不起来……”如果你也时常出现这类情况,我的建议是,你应该认认真真地反省一下自己了:脑子里为什么会想着别的事情呢?这件事情又是怎么出现到脑海中来的呢?是不是真的有必要现在就想这件事?经过这番自我责问,你会发现,当时你并没有想什么“别的事情”,只是脑子一片空白而已。
这时,就会有好心人给你提供建议:“既然没办法集中精力工作,倒不如先将工作放在一边,让自己好好放松一下。”这个建议听上去不错,可实际上,一个精力不集中的人,不仅工作集中不了注意力,娱乐同样也难以集中精力,就算是停下了手边工作,他也无法静下心来好好地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这类人的心态是处于一种患得患失之中,做什么事都显得心神不宁,颠三倒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