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教养的人应该像瓷器一样,上彩釉之前就把图案画好,再经过煅烧也不会发生任何改变,以后即使沾染了什么,也容易擦去。一个有教养的人可能会失去很多,但不会丢掉他的勇气、乐观、希望、德行和自尊。这样,即使他失去了很多,但他实际上仍然是很富有的。
★延伸阅读
▲英国的绅士文化
迄今为止,关于英国绅士最准确的定义,出现在1852年出版的一本名叫《大学理念》的书中,作者是约翰·亨利·纽曼。其中,有关绅士的定义虽然篇幅较长,但是表述清楚,值得引用:
绅士的定义就是,他是一个从来不会给别人带来痛苦和麻烦的人。
上述描述既精炼,也相当准确。绅士的主要表现是去清除那些影响个人自由的障碍,他赞同别人的行动,而不愿自己出什么风头。他喜欢所谓舒适、方便的东西,比如一把舒适的椅子、一堆好柴火,它们可以帮助人们驱走寒冷和疲劳,尽管造物主为人类提供了各种休息的工具和热量。
真正的绅士总是小心翼翼,举止得体,避免可能发生的冲突和不快,避免所有意见摩擦或感情冲突,避免所有的猜忌、忧伤、怨恨。他最关切的东西,就是让每个人自在、洒脱;他关注所有同伴,和蔼地对待害羞者,温和地对待陌生人,仁慈地对待可笑之人;他会记住曾经聊天的人,避免那些可能激怒人的不合时宜的暗示或话题;他与人交谈时很少出风头,也从来不会乏味无聊;他喜欢别人,也招人喜欢,他在付出的时候也得到了很多。他从来不说自己,从来不会为了反驳别人,而替自己辩解;他从来不愿意听流言蜚语;他向干扰自己的人,小心谨慎地讲述自己的目标;他完全出于善意,理解周围的一切;他在争论的时候,从来不用卑鄙、猥琐的手段;从来不占用不公正的好处,从来不侮辱人格或使用激烈的言辞,也从来不会含沙射影去攻击别人。从更长远的眼光看,他遵循古代贤哲的格言,即我们应该拥抱自己的敌人,就好像有朝一日他们将会成为我们的朋友那样。他机敏异常,以至于无法面对任何冒犯和侮辱;他公务繁忙,以至于记不住任何对自己的伤害;他疏懒放松,以至于无法承受各种蓄意伤害。他从哲学法则出发,忍耐、宽容、顺从;他承受痛苦,因为他认为痛苦无法避免;他承受丧亲之痛,因为他认为一切已经无法挽回;他坦然面对死亡,因为他认为这是自己的命运。如果参加各种论争,他所经受的学识训练,足以保证自己避免大的失误。
真正的绅士品质并不取决于表面的时尚或礼貌,而取决于道德价值;并不取决于个人的财富,而取决于个人的品质。1900年前后,各种行为、品质包括优雅得体的谈吐、举止、永恒不变的谦逊以及面对重大困难时的从容、勇气,通过公立学校这条途径最终汇集起来。随着大英帝国的迅速扩张而名闻天下,英国绅士的概念于是也明晰起来。
▲优雅的谈吐与优雅的个人形象
早在19世纪初期,就有一些绅士训练手册之类的书籍出版,比如 1802年汉密尔顿·摩尔的《小绅士、淑女指南与英语老师助手》,书中强调:“仅仅拥有绅士应该拥有的一两个条件,并不能算是真正的绅士。要成为绅士,必须同时拥有很多品格,其中,优雅的谈吐与优雅的个人形象一样,都是最重要的方面。”
在汉密尔顿·摩尔看来,学习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找一份工作,而是让人们“成为受欢迎的人,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愉快地面对孤独,经受各种纷扰诱惑”。因此,他与数百年前的卡斯蒂格利纳和克兰顿勋爵一样,强调口才的重要性。而他们主要的区别在于,早先一小部分贵族拥有的古老价值观,如今传播给了更加广泛、富有活力的中产阶层人士。事实上,汉密尔顿·摩尔在强调英语写作和会话的重要性时,显然是为新兴的中产阶层专业人士准备的,比如上、下议院的政治家、参与起诉答辩的律师、布道的神职人员、撰写商业信函的商人等。不过,在强调语言能力培养的同时,他特别强调良好行为举止的重要,比如守时、谦逊、悲悯、审慎、保守秘密,他鼓吹“拥有美德的人生,胜过拥有快乐的人生”。这些价值观组成了绅士概念的基础。
今天,看着一位英国绅士在俱乐部、乡间旅馆的行动,你就能感觉到上述特点。在一家公司,你遇到了一位陌生人,你也许以为他是聋子,因为他的眼睛从未离开眼前的桌子和报纸;他从未流露出自己的什么好奇心,也从未流露出不合自己身份的情感;除了别人向他介绍你,他从来不会与你目光对视;他处事低调,不愿意轻易留下姓名。在旅馆中,他向来不愿意将自己的姓名轻声告诉前台的服务员;如果他送给你一张写有自己家庭住址的卡片,那就可以肯定:他把你当作了自己的朋友。他自我介绍的时候,也总是一副冷冰冰的样子,即便他内心希望结识你或盘算着做些什么。
▲威廉·威克姆:举止造就男人
从前,谈话有礼貌只是举止得体的一个方面,而举止得体是成为绅士的关键。威廉·威克姆所说的“举止造就男人”广为流传,也成为他本人创立的两所学校——温彻斯特公学和牛津新学院的格言。事实上,随着行为举止对绅士阶层日渐重要,相关图书也日益流行开来。英国第一个伟大诗人杰弗里·乔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在《坎特伯雷故事集》序言中,就强调良好的餐桌行为的重要。可见,良好的举止行为在当时是多么不同寻常:嘴唇从不漏食物碎屑,手指头也不会浸入汤里;他能够将食物轻轻举起,不让一星半点掉在胸前。
大约公元1460年左右,也就是威廉·威克姆之后,一位无名作者的《举止行为手册》是为年轻僧侣撰写的。该书前言详细介绍了遇到勋爵时,人们应该怎么做:
遇见一位勋爵大人的时候,请摘下你的帽子或头巾,放到你右膝的位置两次;直到得到许可,方能戴上帽子或头巾。请收紧你的下颚,注视着勋爵大人的脸;手脚不能乱动,不能吐痰、流鼻涕,更不能大声放屁。走进大厅、礼堂时,不要过于紧张,也不要羞怯。
他所讲的内容与威廉·威克姆如出一辙,“无论何时何地,良好的行为造就一个人”。而时刻注意讲话措辞非常重要,因为“话语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早在500多年前,人们就明确抨击三种不文明行为:吐痰、流鼻涕、放屁。这些行为在今天的中国司空见惯,很多人却熟视无睹,不以为然。在一位英国绅士看来,这是三种最令人憎恶的行为,也是那些渴望拥有绅士风度的人应该完全摈弃的。
▲遵守规则的绅士美德
富有的新兴实业家和专业人士的孩子,与豪门贵族的孩子一起学习、游戏,部分冲破了原有的社会壁垒:无论在公立学校之外的头衔和地位如何,他们都必须遵守校内的各项规则和秩序。学校的理念是“使劲玩游戏”,你可以尽力表现自己,但必须遵守规则。这种严守规则的理念深深植根于中产阶层文化,以至于有时候造成了悲剧。
其中,一个不幸的案例发生在1825年,沙夫茨伯里勋爵在伊顿公学就读的13岁儿子,在一场斗殴中丧生。值得注意的是,勋爵拒绝采取任何法律行动控告学校或儿子的对手,他认为那场不幸的斗殴是根据当时的打斗规则进行的。依照这些规则,在任何一方弃权之前,打斗应该继续。事实上,当天大家都喝了些白兰地酒,这也是导致勋爵儿子死亡的主因。为了个人荣誉,勋爵儿子在同比自己年长、高大的对手交锋时表现出很大的勇气,而勇气正是那个年代男性的美德之一。在运动场,在生活中,勇气与公正的结合是绅士应有的品格。
§第24封信 坚忍不拔比教养更重要
前几天,我见到了一个刚从罗马回国的朋友。从他那儿得知,你在罗马非常受欢迎,这真让我感到高兴。相信你到了巴黎,也一定会像在罗马那样,处处受到别人的欢迎,得到殷情的款待。我曾在巴黎生活过,我知道巴黎人对于那些异乡人,尤其是那些品行端正、温良谦恭的游子,非常关切。如果你仅仅满足于现状,那还不够。如果你能让他们真切感受到你不仅喜爱他们,更尊重并喜爱他们为你做的一切,那就再好不过了。
虽然时常向那些帮助过自己的友人表达感激之情并非坏事,但感激的话也不用刻意地挂在嘴边。只要能真诚地将自己的感谢充分地表达出来就可以了。在可能的情况下,你有机会回报对方,不是比总挂在嘴边说感谢的话强百倍吗?即便是去了非洲,如果别人客客气气地善待我,不管对方是什么人,我也一定要充分表达自己的诚挚谢意。
虽然你已做得很不错了,可我还是有必要提醒你一些值得注意的事项。其中有些可能是我已反复提过的,但我希望你不要嫌我嗦。因为有些事再怎么强调都是不过分的。
首先,开朗自信、坚忍不拔比教养更重要。巴黎方面有关手续都办好了,公寓你也可以随时搬进去。这件事我是费了不少心思的。我建议,不管怎样你最好能住半年以上。你知道为什么吗?你想想,如果住在饭店,一遇上个刮风下雨,天气变化,你的惰性一上来,就一定不会去学校了。这于你的学习时间也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当然问题还不仅于此。
住校的话,则有更多机会接触巴黎上层社会的年轻人,你也能尽快地融入到他们的圈子中去。到目前为止,据我所知,在进入巴黎学校学习前,能获得如此前期准备的英国学生,你可是头一个呀。当然,要做好这些前期工作,花费是免不了的。其实花销并不大,我都不觉得心痛,你就更不必担心了。
前期准备工作做得最多的还是你自己。你的法语现在已经非常流利,这点很重要,这意味着你可以快速地融入到巴黎的社交圈中。这可是个巨大优势,克服了语言障碍,你要比其他生活在巴黎的外国人更容易、也能更多地获得当地的社交生活。关于这一点,我没什么好担心的。我感到遗憾的是,前往法国学习的英国年轻人大都无法讲流利的法语。如果仅仅是不会讲当地的语言,也就算了,可是由于他们对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一无所知,结果不仅不能很好地展现自己,更糟糕的是,他们给巴黎的社交圈留下极其不好的印象,也让自己变得越发心虚胆怯。
畏首畏尾、畏缩不前是绝对不可以的。无论交往的对象是男是女,如果自己显得犹犹豫豫,自信不足,那必然会被对方视为不宜结交。无论做什么,如果自己一开始就认为做不到,那也不会有成功的机会。如果从开始就抱着“试着做,或许能成功”,在做的过程中,想方设法地达到目标,同时不忘提醒自己,自己一定能成功。这样,肯定又是另一种情况了。
以你现在的阅历,算得上是丰富的了。有的人并没有特殊的才能,教养也谈不上很好,可是他却能凭借自己的开朗自信与坚忍不拔,努力进取。无论男女,这样的人都很难被人拒绝。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他们也绝不会轻言放弃,更不会灰心丧气。纵使一次次跌倒,他们也能一次次爬起,勇往直前。这样的人最终十有八九都能获得成功,他们也称得上是杰出的人物。
你也可以拥有这样的心态。以你的人品与教养,你肯定能比他们更能取得成功,达到人生的目标。你完全可以乐观地面对自己的人生,你比别人更有资质,更有可发掘的潜力。
不到最后,绝不放弃。在现实生活中,这才是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但是如果你还有不屈不挠的意志,舍我其谁的自信,就更能应对种种挑战。这么说,并不是要你刻意去挑战一些不现实的困难,而是说当你一旦面对问题,就应该想法来解决问题,绝不能轻言放弃。方法总会有的,如果自己解决不了,还可以寻求朋友们的帮助。
回顾人类的发展史,我们会发现,有一些人为发挥自己的韧性,故意策划一些惊人事件,然后让事件朝自己的意愿方面发展。唐·路意·爱伦首相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曾凭借自己的韧性,一再与马莎兰主教交涉,最终订下了庇尔尼斯条约。爱伦首相有着超人的冷静以及顽强的韧性。在谈判桌上他运筹帷幄,为了使国家获取最大利益,他紧抓几个重点不放,直至达成合意的条款。对比之下有趣的是,马莎兰主教有一副典型的英国式臭脾气,他刚愎自用、心胸狭隘、固执己见,而唐·路意则具有西班牙人的沉着冷静与忍耐力。谈判桌上,马莎兰最关心的事是如何阻止巴黎的唐迪公爵再度引发叛乱。因而,他满脑子想的是尽快签订条约,以便尽早赶回巴黎,以免巴黎再遭不测。唐·路意对他的心思了如指掌,于是就在谈判过程中故意不断提及唐迪公爵的事,以此来扰乱对方的心神。为此,马莎兰曾一度翻脸,拒绝谈判。可到最后始终不改其冷静的唐·路意,终于成功地阻击了马莎蓝及其代表的法国王朝意愿,为自己的国家争取到了最大利益,顺利签署了有利于己方的合约。
在一些非常重要的特殊场合,一个人必须要善于判断能与不能之间的区别。如果遇到的问题难度极大,那你就更需要聚精会神、持之以恒,才有可能取得突破。当然,事前的精心部署与处事的严谨态度也是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两大因素。
★延伸阅读
▲体验一下失败的感觉
大浪淘沙,优胜劣汰,成功总是属于那些备尝艰辛、异常顽强的人们!芸芸众生在对成功者头上的光环顶礼膜拜的同时,不禁悄悄地哀叹:成功者如同凤毛麟角,何年何时,成功之神才能对自己格外关照几分呢?在自艾自叹的消极心态中,他们早已错过了一次又一次成功的机会。
当我们纵观历史,横览世界,会不难发现,一个出乎意料却又合情合理的论断如同闪电一样照亮了漆黑的脑海——成功者无一不是战胜失败而来!成功无一不是血汗与机运的结晶!
当你想在未来成功时,你必然会遭受到失败,你有必要去体验一下失败的感觉。能承受住失败的心理才是强有力的心理。
试着去做一件你不可能做成的事,真实地体验一下失败的感觉并学会正确对待失败。
在失败面前,至少有三种人。
一种人,遭受了失败的打击,从此一蹶不振,成为让失败一次性打垮的懦夫,此为无勇亦无智者。
一种人,遭受失败的打击,并不知反省自己,总结经验,但凭一腔热血,勇往直前。这种人,往往事倍功半,即使成功,亦常如昙花一现。此为有勇而无智者。
另一种人,遭受失败的打击,能够极快地审时度势,调整自身,在时机与实力兼备的情况下再度出击,重振雄风。这一种人堪称智勇双全,成功常常莅临在他们头上。
按犹太人的二八黄金律,无勇无智者占人类总数的80%,有勇无谋者与智勇双全者占20%,而在这20%的人中,再次运用二八黄金律,有勇无谋者占80%,智勇双全者只占20%。如果在智勇双全者中按二八黄金律再次分派,那么,所谓真正的成功者占不到1%,至于那些取得终身大成就者,更是少之又少,诚如消极人士所叹,犹如凤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