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满意地离开了商店。7天后,衣服不再掉色了,乌托完全相信这家商店了。
崛场雅夫告诉我们:许多人没能给人留下好印象是由于他们不善于注意听对方讲话。他们如此津津有味地讲着,完全不听别人对他讲些什么,许多知名人士都是重视注意倾听的人,而是只管说的人。
如果你想让别人听你说,那么你首先应做一个善于倾听别人讲话的人。
要记住:与你谈话的那个人,他对自己的事情比对你的事情更感兴趣。
语言技巧需要不断提高
如果你想让别人听你说,那么你还要不断提高你自己的语言技巧。只有那些高超的、有内涵的话语,才会容易被别人所接受。
人际交往离不开说话。有一位商业界的名人,除了做生意之外,他的成功更是企业团体争相仿效的对象。因此,除了生意往来之外,他还经常受邀到各地演讲。尽管工作及演讲活动是如此忙碌,他还是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然而,在他35岁那一年,医生对他宣布:“你得的是突发性肾炎,这是由于疲劳过度所引起的疾病。你必须暂停工作一阵子!”因此,在这之后的一个月,他暂停了所有的演讲活动。
一个月之后,这个人接到某工商协会的演讲邀请。在演讲前夕,他在自己面前放了一台录音机,然后请太太坐在前面,“即使只有一位听众,也可以试一下是否有要改进的地方。”然后就开始模拟演讲,听过模拟的录音带之后,他发现了两个缺点。
一是“嗯!”这样舌头打结的声音,听得非常清楚而刺耳。在一句话与一句话之间,这种接不上来而发出的迟疑声,在听众听来非常刺耳。“即使是下意识所发出的声音,对于一位职业演讲者而言,也未免太丢脸了!”他说。
二是“啊!”的语尾助词太多了。适当的词尾助词有美化语句的作用,但太多的语尾助词听众非但感受不出柔和,反而会觉得:“这个人说话的语尾助词也未免太多了吧!”
现代人愈来愈重视说话的技巧,市面上也出版了不少有关如何增进说话技巧的书籍,不少业务员都有过阅读这一类书籍的经验。然而,却很少有人在看了书之后进行实地练习,并利用镜子来检讨自己的缺点。所谓的镜子还包括了反映声音的镜子——录音带。
利用“声音的镜子”有下列两种方法:
(1)利用小型的录音机。这种袖珍型的录音机可以放在公事包内,随时录下实际与顾客的对话以供事后检讨。或许在刚开始的时候你会因为正在录音而有些不自在,但投入工作之后就会忘了它的存在。事后听听自己的说话方式,就可以发现自己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在自己的家中对着镜子,把当天进行过的对话重新表演一次,并录音检讨。
说话的技巧必须通过长期的经验累积才能得以改进,而不是靠读书,或参加研讨就可以学到的。除了学习及记住一些技巧与原则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善加利用“声音的镜子”来自我检讨。
应变:会说话,说好话
言谈举止能直接反映出一个人是博学多识还是孤陋寡闻,是接受过良好教育还是浅薄粗鲁。
一个不善言谈、沉默寡言的人很难引起众人注意。在社交中能侃侃而谈,用词高雅恰当,言之有物,对问题剖析深刻,反应敏捷,应答自如,能够简洁、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自己思想与情感的人,就会表现出不同凡响的气质和风度。作家丁玲回忆与鲁迅先生谈话时说:“鲁迅先生谈吐深刻、严密、有力而又生动,句句吸引我们。渐渐谈下去愈来愈强烈地发射出真挚的热情,又有一种严峻的强大威力,从他瘦削的脸上透出来。”言谈如果能使人听得入迷,产生一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那么别人就会心甘情愿地听你说。然而,高雅的谈吐是无法伪装出来的,卖弄华丽的词藻,只会显得浅薄浮夸;过于咬文嚼字,又会使人觉得酸涩难懂。交际中应做到不背后议论人,讲话注意分寸,要背后表扬人,多讲他人优点,少当面批评人,指正其缺点,尤其不要油嘴滑舌,不要讲粗话。
无论是日常生活的寒暄,或是正式场合的交谈,说话都要谨慎,尤其是注意用词,要根据场合、对象说最恰当的话,不适当的言语,不仅是不礼貌的行为,同时也易得罪他人。该说的时候不说,不该说话时却滔滔不绝,都是不礼貌的行为。
要想说好每一句话必须自我长期训练,切实把握每一个学习的机会,久而久之,自然能完整表达自己的意思,并具有说服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由日常生活中所培养而成,只要在平日多加留意,不但可增添自己的魅力,也会带给他人难忘的印象。
理想的交谈是思想的交换,可是,很多人却以为理想的交谈是一个人机智或口才的精彩表现。我们大多数人都应该庆幸,因为要使别人乐于听我们讲话,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困难。
怎样让别人喜欢听你讲话呢?
(1)说话要有善意:这里所说的善意,也就是与人为善。我们与别人说话的目的,在许多情况下是希望让对方了解自己的真实用意。所以,只要这个目的能够达到,就没有必要特意挑剔。
(2)说话要尽量客观。有些人在说话时动不动就夸大其词,这样,无论听者或是被说到的人,难免会产生反感,认为这人说话有点不着边际。比如,明明是一对男女青年在正常地说话,他可以把别人说成是在谈情说爱;明明别人是在争论问题,他却说成是“碰在一起就争争吵吵闹个没完”。像这样信口开河的说话习惯,很容易惹是生非。
(3)要学会会说话。会说话的人一般都具有以下特点:①充满热情,让人感觉到,他们对于生活中所从事的各种活动怀着强烈的感情,而且他们听别人说话也会很认真。②能从崭新的角度看事情,能从大家熟悉而又不在意的事物中提出令人意料不到的观点。不会喋喋不休地谈论自己。不表白,不自吹。③有好奇心,他们经常对某件事追根究底,表现出想要知道得更多的兴致。④有宽广的视野,他们思考、谈论的题材超出自己生活的范畴。既实事求是又纵横乾坤。⑤有自己的谈话风格,个性鲜明、惹人喜爱。⑥有同情心,他们会设身处地替他人分忧。⑦有幽默感,不介意开自己的玩笑。
聆听:善于听从他人的劝谏
能够取得成功的人都会清楚:不能给予他人忠言的人,不是真诚的人;不接受他人忠言的人,则是一个失败的人,正视自己的弱点,虚心纳谏,定能走向成功。
唐太宗是个有“广开言路,虚心纳谏”美名的皇帝。他曾问魏徵:“人怎样才能不受欺?”
魏徵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太宗深以为然,但太宗在纳谏的过程中,自我中心意识也时时露头,例如他最喜欢的小女儿出嫁时,其嫁仪排场要超过大女儿。为此魏徵直言谏阻。太宗到后宫见到长孙皇后发狠道:“总有一天要杀掉这个乡下佬!”皇后问是谁,太宗说:“魏徵当众侮辱我!”皇后不敢多话,马上换上朝服煞有介事地向太宗祝贺:“古语说得好‘君明臣直’。魏徵的直是陛下英明的缘故,妾特向陛下祝贺。”太宗听了长孙皇后的话才消了怒气。其实皇后用的还是巧妙的恭维话解决了问题。
唐太宗到了晚年,批评性的话语也不大听得进了。那些敢于进谏的大臣先后去世,他跟大臣们议事,常常是夸夸其谈,务必压倒对方为止。他刚强高傲,日胜一日,以至生活上好色自戕,竟服食方士凡药。政事上又有多处缺失,如大修宫殿,对高丽穷兵黩武;特别是在接班人问题上严重失策,让平庸无能的儿子李治(唐高宗)接位,导致后来武后专权。唐太宗在虚心纳谏方面,虽有“善始”,却没能有“慎终”。
在人的自我中心意识中,包括了对自我评价的提高和对自身弱点、缺点规避缩小的倾向。人们在许多事物面前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客观的态度,但是,当人们面对恭维和奉承,或是一点小小的赞誉,就很难不陶醉。
伊索寓言里乌鸦经不住狐狸恭维自己“羽毛美”“嗓子动听”,竟张开嘴唱歌,结果失去了嘴里的肉。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有这种自高自大的弱点,普通人物听到赞誉之词飘飘然,大人物亦在所难免。地位越高,权柄越重,越容易受阿谀奉承的包围,许多小人正是利用人性的这一弱点以售其奸的。